异。急用前方加入西洋参石膏大辛凉法与之。痰喘顿止。而
身热亦愈。始恍然于白喉病之标本传变。从前医治之或得或失。一一了如指掌。且深
悉张氏郑氏耐修氏三先生之书。虽各有心得。实未能穷极源流也。于是潜心探索。汇
集众长。证以经谊。参以阅历。迟之数年。作白喉订正论一卷。呈政于蛰庐主讲。主
讲曰。是论虽详。然头绪繁多。篇幅长冗。恐阅者未易贯彻。盍仿吴鞠通氏着温病例
为白喉条辨。庶几纲举目张。作者既易于发明。阅者复易于寻绎。余曰。善。退而作
条辨一十五条。稿既脱。因为叙其大旨。虽当仁不让。于张氏郑氏耐修氏三先生之
言。间多指摘。然非三先生开先河之功。余亦安能遽集其成也。后有作者。倘能阐发
微旨。匡兹不逮。岂特余与三先生之幸。抑天下生灵有浓望焉。
\x光绪二十三年岁丁酉夏月\x



<目录>

<篇名>辨病源第一

属性:阳明燥令司天之年。或秋冬之交。天久不雨。燥气盛行。邪客于肺。伏而化火。至初
春雨水骤至。春寒外加。(夏至后发者更重)少阳相火。不能遂其条达之机。遂挟少阴君火。循经
络而上与所伏之燥火。互相冲激。猝乘咽喉清窍而出。或发白块。或白点。名曰白
喉。互相传染。大人易治。小儿难治。
时疫喉症。不外外感六淫为病。六淫者即经所谓风寒燥湿暑火六气是也。历考古人
喉科方论。言风火者固多。言寒湿者亦颇不乏。独未有专言燥气为病者。盖内经脱
秋伤于燥一条。后人遂有燥气不为病之说。至沈自南喻嘉言始各有所得。各出方
论。沈氏以化气为湿为主。故立方偏于苦辛微温。喻氏以复气为火为主。故立方偏
于辛凉甘寒。赖吴鞠通氏有燥气为病。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数语。而燥气发病之理始着。后之治燥气者。亦有门迳可入。(欲治白喉者非先读沈喻吴三先生之书
恐终无从下手)此症之发。必于燥气盛行之年。且见症经脉传变治法。无一不与燥火二字吻合。故
知病属燥气无疑。(详观后辨自明)唯间多挟少阳相火少阴君火而发。不得不兼治耳。郑氏梅
涧虽言此症或遇燥气流行而发。而支离庞杂。尚非真能探及源头者。至张氏漫言火
热。(喉症属火热者比比皆是)耐修氏言肺之灼。由于胃之热。胃之热。实由于肠之寒。模糊影响。
全无确见。更不足辨矣。大人小儿治法本同。何分难易。实以小儿在五六龄以内
者。未识人事。看验服药。处处不能如法。故治之较难也。



<目录>

<篇名>辨经络第二

属性:素问阴阳别论篇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指少阴。一阳指少阳。少阳主相火。
少阴主君火。故凡一切风火喉痹。莫不揭重二经主治。而白喉则独以手太阴为本。以
二经为标。盖二经为病。主风火。而太阴为病。主燥气。其有传及他经者。皆非白喉
本有之症。或因循不治。与治不得法。火毒漫延。累及他经也。知其所在。以法治之。
张氏绍修曰。此症当作足三阴受病传至于肺。且引十二经脉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
舌本散舌下。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上入颃颡下络舌本为
证。不知十二经之脉。除足太阳外。其余十一经。皆内循喉咙。不独足三阴也。且
既言足三阴受病。必有足三阴见症。今内经伤寒具在。可复按也。足厥阴为肝。素
问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疼。
手足躁。不得安卧。而伤寒论厥阴篇提纲。亦言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
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今白喉初起。有是候乎。足少阴为肾。刺热篇曰。
肾热病者。先腰痛 。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
不欲言。其逆则头痛员员澹澹然。而伤寒论足少阴篇提纲。亦言少阴之为病。脉微
细。但欲寐。今白喉初起。又有是候乎。足太阴为脾。刺热篇曰。脾热病者。先头
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而伤
寒论足太阴篇提纲。亦言足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
痛。今白喉初起。又有是症乎。既无是症。其不得妄指为足三阴明矣。唯刺热篇肺
热病一条。所列之候。与白喉初起。一一吻合。(详下症治第一条)而一阴一阳结为喉痹。亦为古
来治喉家所自祖。圣训昭然。不知征引。反凭虚悬揣。以毫无关涉之足三阴当之。
或泛言肺肾。或言胃热肠寒。愈去愈远。甚矣着书之难也。此症于初起时认明三经
脉候。有无兼症。对病用药。未有不应手奏效者。即已误治。传及他经。亦须细心
察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