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22-素问识-第89页

经以后之说。此言胃脉者。必别有所候。
逆者
甲乙。作气逆者。
人迎甚盛
张云。即终始篇等所云。人迎三盛。病在阳明之谓。
精有所之寄则安
吴本。作精有所倚。则卧不安。注云。脏。阴也。主静。故脏有伤损。则有不足 之患。阴精有所偏倚。则有亢甚之害。均之令人夜不安也。简按诸家顺文解释。
义难通。吴据甲乙而删改。但精字仍旧文。殆为明晰。今从之。
不能悬其病
吴云。不能悬其病于空。使之不我疾也。马云。悬者。绝也。按逆调论第六节。有不得 卧而息有音者。诸证尤详。但此曰不安。则不能安寝也。与彼有异。
偃卧
高云。正卧也。评热论云。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故举而复问。
肺者脏之盖也
痿论云。肺者。脏之长也。心之盖也。灵九针论云。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 腑之盖也。
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
马云。此当见于两尺也。吴张同。简按本经无寸关尺之说。此特言左右尔。
必非两尺之谓也。
不然
马吴张并仍甲乙。然。作知。志高从旧文释之。故属强解。
此逆四时
志云。脉合四时。故冬诊之。左右脉皆当沉紧。今左脉反浮而迟。是逆四时之气矣。
病在肾颇关在肺
吴云。关。关系也。志云。肾主冬气。而又反浮在左。故当主病在肾。颇关涉于 肺。当为腰痛之病。简按甲乙。无关字。奇病论云。其盛在胃。颇在肺。句法正同。
肾为腰痛之病也
甲乙。无肾字。
颈痈
痈疽篇云。发于颈者。名曰夭疽。其痈大而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 薰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其真安在
吴云。真。正治之法也。简按当仍甲乙作其治。
异等
志云。等。类也。高云。颈痈之名虽同。而在气 在血。则异类也。
痈气之息
马云。以小针开除。而去病者。正以痈间有气顿息。不至甚也。吴。息。改 。云。 。
腐肉也。针。铍针也。所以去针肉。张云。息。止也。痈有气结。而留止不散者。治宜甲针以开除其气。气行 则痈愈矣。高云。颈痈。而气之止息者。其病在气。宜以针开通其气。而除去之。此气息成痈。而有针刺之真 法也。颈痈而气盛血聚者。其病在血。宜石刺出血而泻之。此血聚成痈。而有石刺之真法也。此所以同病异治。
而皆已也。简按说文。 。寄肉也。徐锴曰。息者。身外生之也。故古谓赊赁生举钱。为息钱。旋生土为息壤 也。方言。作KT 。王释为死肉。吴则为腐肉。无所考据。张注允当。今从之。
同病异治也
吴。此下。补肤顽内陷者。宜灸以引之十字。云。以上文有其问。故僭补之。张兆璜云。
陷下者。又宜灸。始言针灸。而后止言针石者。盖此篇。论五脏之相传。而肾脏之气。已传于肝。故止宜针宜 石。设或有回陷于肾者。又常灸之。此虽不明言。盖欲人意会。读者宜潜心参究。不可轻忽一字。简按吴补固 僭矣。而张注亦凿。俱不可从。

灵癫狂篇云。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通评 虚实论云。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又千金方云。狂风骂詈。挝斫人。名热阳风。即怒狂也。
暴折而难决
马云。此人者。因猝暴之顷。有所挫折。而事有难决。志不得伸。吴云。暴折而抑之。
不得剖决。志云。决。流行也。高云。决。散也。简按吴注为是。
阳明者常动
马云。灵动输篇。言是阳明独动不休。故凡冲阳。(即跗阳)地仓。大迎。下关。人 迎。气冲之类。皆有动 脉不止。而冲阳为尤甚。
巨阳少阳不动
吴云。巨阳。有委中。昆仑。少阳。有悬钟。听会。其脉皆不甚动。于其不甚动者。
反动大疾。此阳厥善怒。而狂之候也。
动大疾
马云。大。当作长。简按非也。
夫食入于阴
张云。五味入口。而化于脾。食入于阴也。藏于胃以养五脏气长气于阳也。
生铁洛
张云。即炉冶间锤落之铁屑也。其属金。其气寒而重。最能坠热开结。平木火之邪。故可 以下气疾。除怒狂也。凡药中用铁精。铁华粉。针砂。铁锈水之类。皆同此意。简按本草经。作铁落。唐本注 云。落。是铁皮滋液。黑于余铁。陶谓可以染皂。云是铁浆。误矣。苏颂图经云。铁落者。锻家烧铁赤沸。砧 上打落细皮屑。俗呼为铁花。是也。初炼去矿。用以铸 器物者。为生铁。再三销拍。可以作 者。为 铁。
亦谓之熟铁。此说是也。别录云。铁落。一名铁液。故王云。为铁浆非。是生铁液也。高云。洛。烙同。烙饮 者。转赤为乌也。赤而乌。可以平巨阳之气。迂谬尤甚。圣济总录云。铁落。染皂铁浆。是。上一味。每服重 汤内温一盏饮之。食后。此不读王注及唐本。乃袭陶谬也。
为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