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27-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清-书玉-第32页

故此六日。宜作諸善業。不應洗浴也。
  集。凡入浴。當將淨衣。掛淨竿上。觸衣。掛觸竿上不得浴堂小遺。不得共人語笑不得洗僻處。凡有瘡癬。宜在後浴。或有可畏瘡。猶宜迴避。免刺人眼。默念此偈呪。
  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唵。跋折囉惱。迦吒莎訶(三遍。此是淨身呪)
  【記】四大共成曰身。形相所現曰體。身者。我也。謂以水濯我身也。欲以水洗者。以其身有垢故。溫室洗浴眾僧經云。有耆域醫王。願請佛。及菩薩。僧。入溫室洗浴。佛讚善哉。佛言。耆域洗浴之法。當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報。何謂七物。一。燃火。二。淨水。三。澡豆。四。酥膏。五。淳灰。六。楊枝。七。內衣。何謂除七病。一。四大安隱。二。除風。三。除濕痺。四。除寒。五。除熱。六。除垢。七。身輕明目。何謂七福。一。所生無病。二。相貌端嚴。三。身香離垢。四。肌澤光鮮。五。多諸侍從。六。口齒香潔。七。衣服自然。是為七福。有此利益。是故如來。聽僧洗浴也。身心無垢者。謂入浴之時。了知身心本無塵垢。忽悟觸因。謂水因為所觸之因。塵體乃能觸之緣。心本無生。垢從何有。塵本無染。體亦常淨。能所如幻。二邊俱空。中間覺解之性。安然光潔矣。故楞嚴會上。跋陀尊者。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果能如是體會。則內外光潔矣。福田經云。有比丘名阿難。白佛。我念宿命。生羅閱祗國。為庶民。時生惡瘡。治之不瘥。有曰當浴眾僧。其水洗瘡可愈。我即到寺。設浴供僧。如法洗瘡。乃愈。從此所生端正。金光晃昱。九十一劫。常得淨福。賢愚經云。首陀會天。下閻浮提。請佛及僧洗浴。設甘美之食。阿難白佛。此天往昔作何功德。相好奇特。佛言。昔毗婆尸佛時。彼為貧家子。恒傭作自給。聞佛說洗僧之德。乃勤施少錢。辦洗具。并設食請佛僧。由此生首陀會天。此光相七佛以來。千佛出世。亦皆如是。故號淨身。十號具足也。
  洗足
  【記】身分最下曰足。西域比丘。出門多跣足。是故凡至僧伽藍。必先洗足。方可入寺禮敬也。
  若洗足時。當願眾生。具足神力。所行無碍。
  唵嚂莎訶(三遍)
  【記】足者。止也。謂身分到此止故。具足者。圓滿義。神力者。神通道力也。謂智澄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謂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所行無碍者。正顯神力之妙用也。當知菩薩修道不出行解二門。若但解無行。猶弗解也。若但行無解。猶弗行也。行解雙兼。滿足六度。則神力無不具足。所行無有障碍矣。是故行一波羅蜜。具足無量波羅蜜。無量波羅蜜。不出此一波羅蜜。故曰所行無碍也。
  沙彌十戒相。
  【記】如律所明。沙彌者。出家之小眾。比丘稱為大僧。對大而言。故名曰小。未剃髮時。名為淨人。捨離恩愛。投師出家。名為沙彌。剃度之法。如剃度正範中明。鬚髮既除。故受稱也。十戒者。始從不殺。乃至不持寶物是也。以此十法。能止形上諸惡。故名曰戒。觸境逢緣。守持不犯。故名曰相。薩婆多論云。受持禁戒為其性。搭衣持鉢表其相相從性發。性依相修。性相交成。故名為體。是沙彌本所受持。為比丘戒之階梯。菩薩戒之根本。故曰沙彌十戒相也。
  集。沙彌有二種。一。形同沙彌。二。法同沙彌。若但剃度。未沾戒品。名曰形同沙彌(謂衣鉢不具。律儀不知。其形相雖同。由無戒攝。非五眾數故)。若受十支淨戒。名曰法同沙彌(謂衣鉢具足。同學律儀。精持淨戒故。律云。沙彌有四應知。一知佛。二知法。三知僧。四知戒相。沙彌知和尚有五。一知名字。二知相貌。三知世壽。四知法臘。五知種族也)。法同中。又分三種。自七歲至十三歲。號驅烏沙彌(增註云。謂其年幼未堪別務。惟令為僧守護榖麥。及於食厨坐禪等處。驅遣烏鳥。以代片勞。兼生福善。無致坐消信施。虛度光陰也。從行彰名。故云驅烏也。律云。有長老携兒出家。同入村中乞食。世人譏言。沙門有兒。何知正法。佛制以後。非年十二者。不得出家。復次阿難。有檀越合家疫病。兒皆盡死。惟有一子。恒在市上拾粒自活。阿難行過。兒隨後喚公公。阿難不聞遂去。居士譏言。沙門釋子。他有足時。強親如父。如子。今見衰喪。而不顧錄。小兒追呼不已。阿難顧視識之。呼言子來。隨入祇桓。向禮佛足。佛問阿難。如何不度。答言。佛制不得度年減十二者。是以不度。佛言。此小兒能驅食上烏否。能持戒否。能一食否。若能如是。聽度出家。凡欲剃度者不可說出家樂。當告其苦。五分云。若度人時應先問為何等出家。若言為衣食故不得度。若言為求善法。厭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應度。驅烏沙彌。准病比丘殘食。眾鳥啄食。沙彌能驅烏。得少分利。以消信施故。阿難言。此小兒者。能驅烏。能持戒。能一食。佛告阿難。若小兒盡能爾者。聽令出家。如度羅睺羅法。故有驅烏一種也)。十四。至十九。號應法沙彌(謂已受佛戒。其年正與二法相應。一能事師。執勞服役。二能修習禪誦故。此與前法是一。不者。即入下名字類中矣)。二十已上。號名字沙彌(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