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起慈心。始終照看。毋違佛意。
集。律制具五德者。方聽看病。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應與。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涕吐。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乃至差。若死。五。能為病者說法。己身於善法增益。雖不久看病苦。但一見時。即謂此偈呪。以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
【記】八福田者。謂佛。聖人。僧。三種。名敬田。和尚。阿闍黎。生我法身。父。母。生我色身。此四名恩田。救濟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種皆堪種福。故名田也。若人能盡力從事此八種者。亦猶農之力田。則獲秋成之利也。一。佛田。謂覺道俱圓。位登極果。恭敬供養。罪滅福生。故名佛田。二。聖人田。謂菩薩。緣覺聲聞。者登覺岸。果證無生。恭敬供養。即獲勝福。故名聖人田。三。僧田。謂處眾和同。敬順無諍。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名僧田。四。和尚田。此云力生。謂力能生長法身。養智慧命。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名和尚田。五闍黎田。此云軌範亦云正行。謂羯磨。教授等。五種。軌範後學。紏正修行。恭敬供養。即獲福利。故名闍黎田。六。父田。謂資形撫教。養育劬勞。恭敬供養。雖無求福之念。竭力盡心。自然獲福。故名父田。七。母田。謂懷躭乳哺。恩重山丘。固當竭力奉養。豈有求福之心。而盡心孝敬。自然獲福。故名母田。八。病田。謂見人有病。即當念其苦楚。用心救療給與湯藥。則能獲福。故名病田。如上七種。皆不及病田勝者。如來憐愍病苦故。
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
唵。室哩多。室哩多。軍吒利。莎嚩賀(三遍。此是消萬病呪)
【記】急患為疾。疾甚為病。乃愁痛之際。皆因四大不調之所致也。僧祇律云。人身假地。水。火。風。和合而成四大。地大者。皮毛骨肉也。水大者。精液涕唾也。火大者。周身煖氣也。風大者。運轉動搖也。於中一大不調。則生百一種病。然病有兩種。一身病。草根樹皮。可以療治。二心病。非法藥不能救治。是以大小乘戒。嚴制看病。故如來諄囑云。若有供養我者供養病人。及說看病有五種功德。故菩薩見一切病人。作自己病想。不但以草根樹皮之藥療治。兼以柔軟之語。安慰其心。則身心二病。皆可愈矣。然眾生情見各執。其病不等。故菩薩應病發藥。斷其病苦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者。不和為諍。便為對病之方也。由其空觀現前。了知此身。如幻如化。故於一切境無所著。於自性離我所。作是觀時。則知此身。悉皆空寂。華嚴疏云。四大乖違成病。知空。則永無所乖。故云離乖諍法也。大凡見疾病人。不惟持此偈呪。各宜猛省自己。生死交臂。貴賤如塵。何得惜之。既知幻身非久。應當增起念頭。努力為道。
剃髮
【記】削除鬚髮曰剃。髮者。從耳以上之通稱。亦云薙髮。亦云落[髟/米]。在石頭度丹霞。則云剗佛殿前草。
集。文殊菩薩所集剃髮日。初四。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九。默誦此偈呪。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
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三遍)
【記】剃除者。身心俱離故。口下為鬚。口上為髭。兩頰為髯。今但稱鬚髮者。舉此以該餘也。佛制出家人。不許畜鬚髮。養頭陀。所以別僧俗之相。如僧相不成。還同俗漢。但形同俗相。易為獲罪。既不能行。受復何益。故須剃也。若能如是遵行。則煩惱可除。道果可期。然僧俗既別。而所行自不同於流俗也。故當願與一切薙鬚髮者。同願。同行。遠離煩惱。至究竟寂滅也。又當願者。不但剃除一鬚一髮之煩惱。當願無始以來。六根。六塵。如山。如海之煩惱。直向智慧刀下。盡情斷除。故曰寂滅。又遠離煩惱者。謂修道之士。乃離塵脫俗之侶。願要斷三界之結使。離生死之愛纏。希求菩提極果。志趣涅槃之樂也。
沐浴
【記】洗濯曰沐浴。謂濯身洗垢也。半月一浴。濯其色身。堪以載道。半月布薩。沐其戒身。定慧發生。故譬喻經云。佛以臈月八日。神通說法。降伏六師。度諸外道。外道感恩。白佛言。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請僧洗浴。以除其身垢。臈月八日。浴僧准此。
集。律制比丘。半月一浴。不得過。除病時。熱時。作時。風時。雨時。道行時。不論。又則沐浴。當擇其日。所忌者六齋日。斯日諸天下界。察其善惡。宜修善作好事。所謂六齋日者。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記】六齋日者。毗婆沙論云。每月初八日。二十三日。帝釋勅四天王各治一方。四王遣輔臣觀察世間人民善惡。每月十四日。二十九日。四王遣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惡。每月十五日。三十日。四天王親自按行天下。有慈孝父母。恭敬三寶。及尊長者。有修行六度。持八戒齋者。便上忉利。以啟帝釋。諸天相慶。而言減損阿修羅。增廣諸天眾。則降善福。注祿增算。如不修善。持齋。唯造惡業者。諸天憂患。而言阿修羅種多。諸天種減少。降以不祥。減祿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