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98页

。其末名龍寶神王。
一心奉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連珠記(拜觀同上)
  宋玉峰沙門釋師會譯。
一心奉請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釋(拜觀同上)  宋北印度沙門施護譯。
  三寶尊菩薩造。釋大域龍菩薩所造頌。
一心奉請法華[糸-八]義釋籤(拜觀同上)  唐天台沙門湛然述。
  昔於台嶺。隨諸問者。籤下所錄。晚還毗壇。增而飾之。
一心奉請法華文句記(拜觀同上)
  湛然述。
一心奉請觀音[糸-八]義記(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一心奉請觀音義疏記(拜觀同上)  知禮述。
  即釋義疏也。後附天竺寺沙門遵式釋重頌云。第二重頌。是隋煬帝大業中。智者滅後。笈多所譯。方入大部。故疏闕釋。
一心奉請涅槃[糸-八]義發源機要(拜觀同上)
  宋錢塘沙門釋智圓釋。
一心奉請大乘百法明門論解(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窺基述。
一心奉請大乘起信論疏(拜觀同上)
  唐西太源寺沙門釋法藏譯。
一心奉請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拜觀同上)
  宋長水沙門釋子璿錄。
一心奉請肇論新疏游刃(拜觀同上)  元大白馬寺沙門釋文才述。
  科一卷。新疏九卷。游刃一卷。
一心奉請摩訶止觀輔行傳宏決(拜觀同上)  唐毗陵沙門湛然述。
  述此緣起。凡有十義。一為知有師承。非任胸臆。異師心故。二為曾師承者。而棄根本。隨末見故。三為後代展轉。隨生異解。失本依故。四為信宗好習。餘方無師可稟承故。五為義觀俱習。好憑教者。行解備故。六為點示關節。廣略起盡。宗要文故。七為建立師解。使不淪墜。益來世故。八為自資觀解。以防謬誤。易尋討故。九為呈露所解。恐有迷忘。求刪削故。十為隨順佛旨。運大悲心。利他行故。
一心奉請止觀義例(拜觀同上)  湛然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第二所依正教例。第三依正消釋例。第四大章總別例。第五心境釋疑例。第六解行相資例。第七喻疑顯正例。
一心奉請止觀大意(拜觀同上)  湛然述。
  因員外李華。欲知止觀大意。略報綱要。初敘承。二敘教觀。三敘教。四敘觀。
一心奉請觀心論疏(拜觀同上)
  隋天台國清寺沙門灌頂撰。
  以上東土論及論釋。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七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八
一心奉請立世阿毗曇論(拜觀同上)  唐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地動品 南閻浮提品 六大國品 夜叉神品 漏闍耆利象王品 四天下品 數量品 天住處品 歡喜園品 眾車園品 惡口園品 襍園品 波利夜多園品 提頭賴吒城品 毗留勒叉城品 毗留博叉城品 毗沙門城品 天非天鬥戰品 日月行品 云何品 受生品 壽量品 地獄品 小三灾品 大三灾品。
一心奉請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拜觀同上)  一名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舍利子說。唐大慈恩寺沙門玄奘譯。
  緣起品第一。世尊遊力士生處住其所造初成臺觀。命舍利子代宣法要。舍利子承命結集法毗柰耶 一法品第二。有三門 二法品第三。有二十七門 三法品第四。有五十門 四法品第五。亦五十門 五法品第六。有二十四門 六法品第七。有二十四門 七法品第八。有二十三門 八法品第九。有十門 九法品第十。略有二種 十法品第十一。略有二種 讚勸品第十二。佛從臥起。讚善勸持。
一心奉請舍利弗阿毗曇論(拜觀同上)  姚秦天竺三藏曇摩崛多共曇摩耶舍譯。
  問分。入品第一 界品第二 陰品第三 四聖諦品第四 根品第五 七覺品第六 不善想品第七 善根品第八 大品第九 優婆塞品第十。
  非問分。界品第一 業品第二 人品第三 智品第四 緣品第五 念處品第六 正勤品第七 神足品第八 禪定品第九 道品第十 煩惱品第十一。
  攝相應分。攝品第一上 相應品下。
  諸分。遍品第一 因品第二 名色品第三 假結品第四 行品第五 觸品第六 假心品第七 十不善業道品第八 十善業道品第九 定品第十。
一心奉請阿毗達磨法蘊足論(拜觀同上)  一名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大目乾連造。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學處品第一。明優婆塞五戒 預流支品第二。明四種法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證淨品第三。明四不壞淨。一佛證淨。二法證淨。三僧證淨。四聖所愛戒 沙門果品第四。明四聖果 通行品第五。明四通行。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 聖種品第六。明於衣食臥具知足。及樂斷樂修聖種 正勝品第七。明四正勤 神足品第八。明欲。勤。心。觀。四三摩地 念住品第九。明身。受。心。法。四觀 聖諦品第十。明四聖諦 靜慮品第十一。明四禪法 無量品第十二。明慈悲喜捨定 無色品第十三。明四空定 修定品第十四。明四修定。一得現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