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16-中国撰述礼忏部-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唐-宗密-第57页

二天)空居(四天)分次第  化生(唯化生也)化物(或自或他)仛因緣  五衰相在何名樂  只勝人間八苦煎  四萬由旬山四鎮  妙高半腹四王天  閻浮五□春秋帀  方得初天一日全  壽命定經五百歲  身長半里貌堪憐  繕那八萬彌盧頂  忉利驕尸糒最潤  四八宮垣居四角  身長一里壽千年  空居有四天天勝  五欲知時(夜摩此云時分。知五欲時分)知足賢(受五欲時。易知足故)  樂變五塵為受用  全他化出我周旋  漸增身量俱盧舍  一半二三等倍前(一俱盧舍三里。夜摩天一里半。兜[〦/(孿-子+十)]身長二里。樂變化二里半。他化三里。故云等倍前)  人世積年為晝夜(人間二百年。夜摩一晝夜。人間四百年知足為一日。人間八百年。樂變化一日。人中一千六百年。他化一日)  雲中宮闕布聯聯  乘斯日月上天壽  二四八千萬二千(夜摩壽年二千歲。知足四千歲。樂變化八千歲。他化壽年萬二千歲)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
第五 中八偈 述四禪
(注。釋多約十地論也)。
  有人宿世善根長  又遇真門更發揚  諸愛皆知可厭惡(釋經初二句也)  心心愛惡二俱忘(棄惡樂捨也。愛也)  俱忘之意名為捨(釋捨字也)  樂捨心存豈是當(標樂字之過也)  由此還滋根本愛(釋樂心過失之狀)  遂成有漏屬無常  捨之漸次多方便  四禪八定離災殃  四定義名次下說  四禪行相且先彰(四禪天八支一三各五。〔二四〕一尋伺喜樂定。二內淨喜樂定。三捨念慧樂定。四捨念中受定。中受者。不苦不樂也。若約不離者。一離五欲十惡五蓋。二離尋伺。三離喜。四離樂)  一離欲惡兼諸蓋(離鄣支也)  尋因(對治支也)喜樂(修行利益支)以為良(如土石山頂有水。有定為二支所依。餘三准之也)  二離尋伺(離鄣支也。以內淨一心。為對治支也)唯喜樂(利益支也如純土山頂之上。有池水也)  第三離喜(喜是鄣也。以捨念慧三法。為對治)樂堂堂(利益也如純土山在池也)  第四都忘(忘樂及先除苦憂喜。為離鄣支)唯住捨(捨念清淨。為對治支。以不苦不樂。為利益支。此地於樂如重病。觀聽妙音樂也)  離八災難最清凉(八者。尋。詞。憂。喜。苦。樂。出息。入息也)  後漸離前前具後  皆能靜慮勝難量(比上讚禪是定慧等)  空天有定而無慧  欲界慧多定又尫(尫者。劣弱也)  唯此四禪定慧等  聖凡同入用偏強(入四無色如處中。入四空。如處虗空也)  四空定者都無色(俱舍云無色謂無色蘊)  四蘊為身無定方(或色界修成。命終隨處即住故)  超諸色想(小乘云。修時且在欲色界故但超想。大乘即決定唯滅於色想也。謂初修時厭第四禪色等。如病如[病-丙+(雍-〦)]。如瘡如刺。無常苦等。故得離想。故云超也)虗空住(作無邊虗空想。能滅色想。心安空定名住)  超空(外念麤故)住識識無疆(疆者邊也。知緣空。先是識故。於淨六識。能了知安住勝解。得入此位)  超識住於無所有(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無所有也)  細想雖在(緣於無想也。非如無想定及滅盡定。故諸教云。非非想也)麤想無(又超無所有想也)  此四想名無色界  從茲(茲者。非想天也)邪正各分張(外道計為涅槃〔究〕竟不究竟法及佛故墮也。若知此患更必上求。上求上進時。上無所緣。竟無所得。滅而不轉。則得滅受想定。故邪正各分張也)
  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第六 中十偈 述上二界
便現有為善果者  由前禪定所住持(釋善字也)  苦麤障離名增上(釋增上字)  未契真源名有為(釋有為也)  欲界命終生此處(在欲界。修此禪等也)  色無色界是其依  就色有無分二界  蘊之五(色界)四(無色界也)理應知  欲界約麤而簡此(問欲界亦有色。何不名色界。答。以有欲。異於上界。故別立名)  此唯有色故名之(無欲故云唯)  色界四禪十七處  下三九處(除第四禪天)是雲基(以雲為所仗之基址)  初禪眾輔王稱梵(初是梵眾。次梵輔。三梵王。為三天也)  下天欲染此初離(初離欲染。故名梵也。梵者淨也)  次謂小光無量淨(小光。及無量光。并淨光。是為三也)  語時口裏出光耀(從此得名)三禪三處身心淨  少(初名少淨)無量(次名無量淨也)徧(最上名徧淨也)順尊卑(上上轉勝故。名順尊[(白-日+田)/廾]也)  第四八天空裏住(如下所別)  無雲(一也)見即福生時(二也)  廣果世間福廣大(三也)  習無想者亦於茲(四也。是外道)  次五淨居皆聖者  無煩(一也)無熱(二也)更何疑  靜慮果彰名善現(三也)  次名善見見精微(四也)  色最後邊為究竟(五也)  更無有處色過斯  空處(一也)識(二也)居無所有(三也)  想麤無二修非□(四也)  壽心增勝排為上(用心及焉俱勝色故。位居其上。非處所在上也。其處無定也)  欲色命修識不移(在欲界習成命修。便於〔九〕欲界而住。色界亦然)  梵眾人天長半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