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9-诏令奏议

6-元代奏议集录-元--第165页

制以惩恶。盖礼乐兴则教化洽,法制严则奸贪惧,未尝数赦以病民也。唐太宗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赦惟及不轨之辈。古语有云:『君子不幸,小人之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夫养稂莠者,伤禾稼;惠奸凶者,贼良人。朕有天下以来,尝须慎赦。盖数赦,则愚人尝冀侥幸,唯欲犯法,不复能改过矣。」诚哉,太宗之斯言也!昔我世祖皇帝即位之初,未尝肆赦。临御既久,圣德深仁,丕冒天下,是以刑政肃清,礼乐修举,奸贪知惧,善良获伸。故中统至元之治,比隆前古。钦惟圣天子承顺天心,子爱百姓,发号施令,必先至仁,践祚伊始,已降宽恩。然自近岁以来,赦宥太数,诚恐奸人贪吏各怀侥幸,大为奸利,非国之福也。夫以世祖皇帝在位三十五年,肆赦者八。近自天历改元至元统初岁,六年之中,肆赦者九。盖敷恩宣泽,虽出于朝廷之美意,然长奸惠恶,诚为政者所当慎也。伏愿自今以始,近法世祖皇帝之所行,远鉴唐太宗之所言,使中外臣民,洗心革虑,守法奉公,知非常之恩,不可复觊。不胜幸甚!(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乞增广国学生员
国家典章,兴隆庠序,敦崇劝勉,责在宪台。夫成均实风化之原,而人材乃邦家之本,是宜增广员额,乐育贤能。
昔者,世祖皇帝既定中原,肇新百度,知为治必资于贤者,而养贤必本于学官。至元七年,初命中书左丞许衡为国子祭酒,以教公卿大夫之子弟,是时学徒未有定额。其后政教既修,学者寖广。迨至仁宗皇帝,增多至四百员。然而近岁以来,员额已满,至使冑子无从进学,殊非祖宗开设学校、广育群材之美意也。盖自昔国家未有不由作兴英贤而能为治者也。故汉室中兴,圜桥门者亿万计;李唐受命,游成均者三千员;人材之多,近古未有。洪惟国家海宇之广,庠序之盛,又岂汉唐所可比拟?独于学徒员额犹少。方今朝廷治化更新,嘉惠儒术,至于学校长育人才,尤为先务。宜从都省闻奏,量拟增添生员一百名,内蒙古、色目五十员,汉人五十员。应入学者,并如旧制,钱谷所费,岁支几何?人材所关,实为至重。如此,则贤能益盛,俗化益隆;其于治道,实为有补。(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请详定朝仪班序
朝觐会同,国家大礼,班制仪式,不可不肃。夫九品分官,所以着尊卑之序;四方述职,所以同远近之风。盖位序尊严,则观望隆重,朝廷典宪,莫大于斯。迩年以来,朝仪虽设,版位品秩率越班行,均为衣紫。从五与正五杂居,共曰服绯。七品与六品齐列,下至八品九品,盖亦莫不皆然。夫既踰越班制,遂致行立不端,因忘肃敬之心,殊失朝仪之礼。今后朝贺行礼,听读诏赦,先尽省部院台正从二品衙门,次及诸司院局,各验职事散官序立。正从班次,济济相让,与与而行,如有跻躐品秩、差乱位序者,同失仪论,以惩不恪。庶几贵贱有章,仪式不紊,上尊朝廷之典礼,下耸中外之观瞻。(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论台察纠劾辨明之弊
尝谓纠劾贪邪,在乎公天下之好恶;辨明诬枉,所以着一人之是非。好恶既公,则恶党消而奸弊息;是非既着,则善类伸而治化兴。
钦惟世皇肇立台宪,登明选公,欲四海人才之来集;扬清激浊,务一时公论之持平。比者风纪之司,论列涉于轻易,或因察识之未审,故致辨论之多端。自昔国家皆有国是,国是既定,则邪正判而公道行;国是不明,则事非杂而人心惑。宋宰相王曾语谏官韩琦曰:「近见章疏,所陈甚佳,高若讷多是择利,范希文未免近名。要须纯意为国家事,斯其谏论之良法欤!」夫天生人才, 【(固)】 【[足]】 【【(固)】【[足]】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二改。】 周一世之用,作而成之,则才常有余;沮而弃之,则才恒不足矣!然公族贵冑,必生于阀阅之家;而谋士轶才,或出于山林之下。故伊尹聘于有莘,傅说起于版筑,孰曰出身之卑贱,岂论家世之寒微?此古者数路用人,未尝滞于一也。
夫法令朝廷所定,廷尉天下之平。或笞或杖,受宣者必申于中台;或降或黜,无例者必定拟于刑部。是慎重于守法,不敢轻 【(易)】 【【(易)】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二删。】 于用刑。今动辄曰省院台勿用,则当用者宣政、资政之选乎?是降为杂职矣。又曰有选衙门勿用,无选者孰敢用乎?是不复得叙矣。且职官犯赃,犹有一贯至三百贯之分;至论其罪,则有殿降 【[叙]】 【【[叙]】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二补。】 不叙之别。岂有一遭论列,或犯在革前,或事涉疑似,辄坐杂职任用之科,终身不叙之罪,岂法之平允哉?且犯罪者至于流远,家属尚留于京师;被劾者未至当刑,起遣即归于乡里。盖缘无事可寻,琼森于掇拾,洁白素着,特为之污染,致使高尚之人闻而退藏,有志之士亦为敛避。当路兴乏全材之叹,后世有国无人之讥,其于世道甚为关系!
夫孰贤孰否,在君子固自信而不疑;去泰去甚,当言者宜核实以详审。今始者一人纠言其罪,次者一人辨明其非,三人共列于一堂,何以酬酢 【[乎]】 【【[乎]】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五十二补。】 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