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不住于涅槃。寂默是智。不住于生死。此乃娑婆世界說法之主也。千百億化身者。言變化之多也。今且言三。一。大化身。如梵網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帀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接引三賢故。二。小化身。如法華云。即趣波羅奈。為五比丘說。接引二乘故。三。隨類化身。謂猿中現猿。鹿中現鹿等。隨類化現。接引一切故。譬如千江散影。長空止見孤輪。萬口傳聲。空谷曾無二响。應化無窮。法身不動。亦猶是也。無而忽有曰化。假聚五蘊為身。既以現身受純陀供。又有別受大眾之供。則一應一化也。又智與理泯。以報合法。能起大用。隨機普應。說法利生。故名為化。三身無礙。兩足稱尊。故名為佛。先報後化。故居第三。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記】經云。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謂彼佛光明。及與壽命。無有量故。智論云。無量有二。一者。實無量。諸聖人所不能量。如虗空。涅槃。眾生性。是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如須彌山。大海水。斤兩滴數多少。諸佛菩薩能知。諸天世人所不能知。如涅槃經云。唯佛與佛。其壽無量是也。十號俱彰。三身圓顯。故名為佛。此乃西方教主。接引眾生。舉西方一佛。以例餘九。彌陀已成。故居第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記】梵語彌勒。漢言慈氏。姓也。南天竺婆羅門子。名阿逸多。翻無能勝。具足當云慈無能勝。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願同此號。即得慈心三昧。又昔為婆羅門時。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悲華經云。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是即慈隆即世。悲臻後劫。至極之慈。超出凡小。故無能勝。神通廣大。威德無窮曰佛。布袋和尚頌云。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在世間。世間人不識。觀音玄記云。底沙佛時。慈氏與釋迦如來。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彌勒多遊俗姓家。棄捨所習誦。所以果在後熟。為龍華教主。當來人壽八萬歲時。此佛出世。三會說法。初會。度九十六億人。二會。度九十四億人。三會。度九十二億人。皆證阿羅漢果。凡在釋迦牟尼佛法中持戒修行。及造福者。皆得於龍華會上授記成佛。故處處經中。佛告彌勒偈言。汝所三會人。是我先所化。九十六億人。受我五戒者。次是三歸人。九十二億者。一稱南無佛。皆得成佛道。此舉補處以例過去。該通三世。當來下生。故居第五。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記】十方者。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也。過現未來曰三世。佛佛皆供曰一切。分身無量。徧十方剎。故曰諸佛。若論往古劫海之現在諸佛。即今稱為過去。即今現在。乃過去之未來。亦為未來之過去。所以出息入息。一剎那間。而成三世。又諸佛者。謂盡東方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不可說諸佛。悉皆現前。受我供養。餘方亦然。此乃總結供養一切佛也。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記】大智者。揀非用外之智也。謂一切諸佛。皆依文殊而發心故。又善財始見。即發大心。故慈氏語善財言。汝先得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入解脫門。皆文殊力也。微密經云。梵語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信也。楞嚴經說。是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有佛號龍種上尊王佛。央掘經說。是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慈恩上生經疏。引經云。未來成佛。名曰普現。佛地經云。妙吉祥者。一切世間親近供養讚歎故。又真諦云。於怨親中。平等利益。不為損惱故。又生時有十種瑞故。正音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智也。經云。諸佛之母。釋迦之師。大智獨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梵語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同佛所證。謂之覺。無明未盡。謂之情。謂能發起大智大悲。覺自有之佛性。惟智故。上求佛果。惟悲故。下化眾生。有了悲智。方可利生。設無智。則佛道難成。設無悲。則眾生難度。智悲雙運。故名菩薩。此乃二利之通稱也。文殊具根本智。以信解是成佛根本。故經云。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既信解是成佛根本。受食後自當精進修持。以冀發生定慧也。
大行普賢菩薩。
【記】大行者。揀非權小之行也。萬行之所莊嚴。故稱為大。供養一切。心無厭足。故名為行。梵語邲輸跋陀。此云普賢。悲華經云。我行要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更汝字。名曰普賢。行無不徧曰普。佑上利下曰賢。以周徧佑利。故名普賢。然行為修道之首。非行則福慧不能生。施心不能普。六度不能修。眾生不能度。故諸佛菩薩。無有不從行門中出也。然文殊是能起之信解。普賢是所起之萬行。互相融攝。表依信起行。行能顯理故。
大悲觀世音菩薩。
【記】大悲者。專用悲心以化度也。誓願弘深。故稱為大。尋聲救苦。故名曰悲。梵語阿那婆婁吉低輸。此云觀世音。觀。是能觀之智。音。即所觀之境。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非智不能起行。非行不能興悲。以表受此飲食。願要智悲同運。廣化眾生。故立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