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徧。如是讀誦。營事諸業。並定頭數。計功自勵。若有不至。此即懈怠。何名畏罪。即地獄人。如是鞭心。如是立志。雖名麤業。世中罕有。縱或行者。多著名利。諂誑自高。復是輭賊。羅剎妻也。若欲行時。須具五緣。一請十方諸佛菩薩等。為明證人。以我心微。假強緣故。如諸佛等。常在目前。但罪垢故。如盲不見。動心緣事。佛已先知。何況淨眼對面行罪。深可慚也。故諸行人。若微起惡。常思佛前。則愧息也。二誦經呪。為妙藥也。隨經能治。但不至心。若不專緣。情則馳散。故制束心。在於口也。三說己罪名。如涅槃說。為惡不善等。四立誓言。從今已往。福始罪終。乃至成佛。懺悔本宗。斯為要也。故雖行懺。後出懺場。還尋故惡者。由本結心。不牢固耳。所以諸習。還相圍繞。可不見耶。五如教明證。當緣塵境。或夢或覺。非是妄心之所變耶。又非魔鬼之所惑耶。若是魔者。我之所行未出魔境。魔何由來。將非我業之妄現耶。令我心著重起倒耶。若知唯心。境不滅者。將是我心之所妄耶。如是覆疎。本即非本。何由靜妄。知妄非真。即此非真。還傳妄耳。如斯反識。分了妄因。又識此了還知從妄。不爾欣慶。隨妄不返。深須早練。不容自誑。俗中識者。年至五十。知四十九非。何況學道。而懷習著。則不可也。記引莊子云。遽瑗年五十。知四十九年非。又論語云。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則知爾前未達天命。動成非也。
又事鈔云。懺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則理懺。二則事懺。此之二懺通道含俗。若論律懺。唯局道眾。由犯託受生。汙本須淨。還依初受。次第治之。篇聚立儀。悔法準此。若據通懺。理事二別。理據智利。觀彼罪性。由妄覆心。便結妄業。還須識妄。本性無生。念念分心。業隨迷遣。若論事懺。屬彼愚鈍。由未見理。我倒常行。妄業翳心。隨境纏附。動必起行。行纏三有。為說真觀。心昏智迷。止得嚴淨道場。稱歎虔仰。或因禮拜。或假誦持。旋繞竭誠。心緣勝境。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報。或有輕受。並如佛名方等諸經所明。言理懺者。既在智人。則多方便。隨所施為。恒觀無性。以無性故。妄我無托。事非我生。罪福無主。分見分思分除分滅。如人醒覺。則不眠醉(三種無生理觀。及五乘犯罪等文。並入觀法門中。為顯理觀。通於受懺故也)。又云。然則事懺罪業。福是順生。理懺妄本。道則逆流。一出一入。條然自分。愚智兩明。虗實雙顯。故諸行者。並識自心。若樂罪時。須修事懺。若樂福時。須修理觀。理通深淺。如上所明(性相唯識三種無生。並在前明)。
理事相須行者正要
濟緣又云。問。修理懺人。須禮誦否。答。愚智兩分。事理無二。上智達理。不礙修行。中下昧空。故存漸誘。應為四句。總攝群機。一得理失事。一心禪觀。外闕莊嚴。如有目無足。不能前進。二逐事迷理。計功分課。不了緣生。如有足無目。不知所從。三理事雙運。目足相資。萬行圓修。必至彼岸。四理事俱昧。盲而無足。愚癡惰慢。終無出期。是知理事各立。未免偏邪。空有一如。是真修習。故曰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諸佛菩薩。歷劫熏修。華竺祖師。終身苦行。此理深密。何可盡言。略示大途。粗分緇素耳。
斥世行懺棄制取化
事鈔又云。佛法東流。行此法者亦少。縱有行悔。則棄小取大。依佛名方等而懺者。余意所未安。由心懷厭欣。未合大道。但篇聚依教自滅。業道任自靜思。皆嫌發露可羞。而業由羞故結。此正藥病相治。不得不行。
大小所明滅否之相
業疏又云。有人言。大乘懺者。得滅業也。一者理深藥妙。二發悟悔過。起治行勝。三多身修業。非一形證故也。今解云。經雖說滅。不了義也。望後理觀。遠通說耳。但地前故業分段所攝。用以招生。若據小乘。增上忍中相似無漏。惡道女業方得不受。故成實云。得世上見。雖來往生死。乃至百千世。終不墮惡道。若論別報。無學未免。故有貫惱之苦。碎身之痛。地獄燒身。飢餓切體。復何可論。一思至此。業之善惡。俱不可作。古人有言。慎莫作善。斯有遠旨。如造世善。生極有頂。娑婆三界。更增苦諦。如燒金丸。不可觸也。記云。大乘地前三賢。尚有分段生死。則知不滅。小乘忍位。方免惡道。則知爾前。業亦未滅。成論世上見。即世第一。又過忍位。則知內凡以上。將隣聖位。無漏慧勝。方能滅業。
犯重開懺不足僧數
鈔引十誦云。若犯重戒。如法乞羯磨。佛所結戒。一切受行。在大比丘下坐。不得與大僧過三夜。自不得與白衣沙彌過二夜。得為僧作布薩自恣二羯磨。不得足數。母論云。與白四悔法已。名清淨持戒。但此一身。不得超生離死。然障不入地獄。業疏云。又就律中懺重之相。雖非即數。有可收理。盡形行學。障地獄故。
資持又云。問。懺既清淨。那不足數。答。戒德劣故。不任僧用。問。既不足數。開懺何為。答。若不求懺。財法兩亡。僧須滅擯。由懺淨故。得入僧中。但不足數。又復能除獄報。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地獄之苦。頓然清淨。豈非益耶。問。世中皆云。小乘無懺重之文。今諸律中。云何開懺。答。律開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