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鈔(中二)引僧祇云。若俗人先有信心供養眾僧。造立寺舍。令彼退減。是名汙家。多論云。若作種種惡業。破他信敬善心名汙家也。作不清淨穢汙垢濁。又得惡果。名為惡行。又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種種信施物。為三寶自身。乃至一切。而與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汙。家。何以故。凡出家人。無為無欲。清淨自守以修道為心。若為俗人。信使往來。廢亂正業非出離故。由以信施物與白衣故。即破前人平等好心於得物者歡喜愛樂。不得物者縱使賢善。無愛敬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凡在家俗人。常於三寶。求清淨福。割損肉血以種善根。今出家人。反持信物。贈遺白衣俗人反於出家人所。生希望心。又若以小物贈遺白衣。因此起七寶塔。造立精舍。乃至四事。滿閻浮提。亦不如靜坐。清淨持戒。即是供養真實法身。
諸文戒行門第六
諸文戒相文第七
約行明相
鈔(上一標宗)云。四明相者威儀行成。隨所施造。動則稱法。美德光顯故名戒相。記問云。釋相篇中以戒本為相與此異者。答。此約行明。彼就法辨。然則行必循法。法必軌行。文云。動則稱法。豈不明乎。
約法列相先敘列意
鈔(中一釋相)云。依之修行善識其種相者。便發生定慧。克翦煩惱。若暗於所緣(記云。所緣即境。或可即指教相)。隨流染惑。豈能反流生死。方更沉輪苦趣。所以依教出相。具顯持犯。必準此行之庶無禍害焉(害即三塗。不唯免害。能生定慧)。記云。問。何者為相答。如後釋戒三科束之。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開不犯。總為相矣。更以義求亦為三別。一犯與不犯。二犯中有輕重不同。三有方便根本差別。統論其相。不出心境。如不更解。
正明列相
又云。四明戒相。語相而言。有境斯是。緣則綿亘。攝心通慢。今約戒本。人並誦持。文相易明。持犯非濫。自餘萬境。豈得漏言。準例相承。薄知綱領。
記云。相有形狀。覽而可別。前明戒法。但述功能。次明戒體唯論業性。後明戒行。略示攝修。若非辨相則法體行三。一無所曉。何以然耶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學者。於此一門。深須研考。然相所在。唯指教詮。大略而言。即二百五十。篇聚不同。一一篇中。名種差別(名即夷殘□墮提吉。種即婬盜殺妄摩觸等)。一一種內。有犯不犯。一一犯中。因果輕重(三種方便為因。五篇正罪為果。重即夷。輕即吉。中間相望)。犯緣通別(通緣七種。一出家五眾。二無重病。三心相當。四無命難。五無梵難。六稱本境。七趣正果。別緣據諸戒不同。如婬具。四盜具。五成犯等)。舉要示相。不出列緣。緣雖少多。不出心境(列緣即上別緣。境即前境。心即犯心)。罪無自體。必假緣搆(緣總通別)非境不起。非心不成。若曉此意。類通一切。皎如指掌。
次決篇聚五七不同
鈔又(中一篇聚)云。今且分七五不同。具有三義則入五中一者名均(五篇各定無上中下之[巳/丌])。二則體均(犯夷同報)三者究竟均(不為諸篇作方便故)不具此三。通入聚攝。而六七差分者。亦有義意。六中合突吉羅。以同體故(同是果罪)。七中離惡說。以過多故(比篇罪多。且據身口兩分。身造名惡作。口造名惡說)。問。上具張六聚名體。請知五篇七聚。名相如何。答。言五篇者。一波羅夷。二僧殘。三波逸提四提舍尼。五突吉羅。言七聚者。一夷。二殘。三偷蘭遮。乃至第七惡說。記云。篇聚名通不必偏對。唯約五七以分均雜。故疏云。縱使聚從五位。義具三均。篇名在七。本因雜攝是也問。若約戒本自有八篇。今分五七。如何相對。答。今言篇聚。不局戒本。但是立名。統収眾罪。若以五數。以對戒本。三十九十。合之為一。不定滅諍。總歸吉羅。然本立。名不逐文相。但使律儀所制境徧塵沙。因果重輕。統歸五七。但五収根本。七雜本因耳。
示僧尼戒相廣略
又云。問。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則五百此言虗實(五百之言。乃出智論。與律不同。故問決之)。答。兩列定數約指為言(約即略也)。故諸部通言。不必依數。論其戒體。唯一無作約境明相。乃量塵沙。且指二百五十。以為持犯蹊徑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為所防。今準智論云。尼受戒法。略則五百廣則八萬。僧則略有二百五十。廣亦同尼律儀。
更推三性為列相本
(性即心體。體唯即一。隨緣逐念。乃有萬差緣念雖多。無非三種。以體召用。故云三性)。
又云。一者善心犯戒(雖非麤惡。然是無知。結業乃輕。違制無別)。謂如僧祇中。知事比丘。闇於戒相。互用三寶物。隨所違者。並波羅夷或見他厭生。與其死具。看俗殺生。教令早與。勿使苦惱。此並慈心造罪。而前境違重不以無知。便開不犯。由是可學。皆結根本。即律文云愚癡波羅夷乃至吉羅亦爾。又如薩婆多云。年少比丘。不知戒相。塔上拔草。罪福俱得。若論來報。受罪則輕。由本善念。更不增若。不免地獄。由違受體。若犯性。戒具受三罪。謂業道也。及以違制。若犯遮戒。如壞草木。但得一罪。以化教中本不制故。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