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含靈。皆應受戒。攝者。納義。外聞內納。永持勿失也。佛位至遠。云何受戒即入。葢此戒是千佛相傳心地。佛佛繇此成佛。受佛戒。豈不即入佛位耶。又惡無不除。善無不備。生無不度者。佛也。而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者。三聚戒也。此受戒所以入佛位也。問。位既同佛。何不名佛。而名佛子。答。位雖同佛。功德未圓如儲君決當正位。今在東宮。名王子也。名之王子必紹王位。名之佛子。必紹佛位。豈細故哉。
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發隱。佛自重戒。故敕大眾至心。今誦戒於千載之下。可不如對佛面。如聞佛語乎。恭者外肅。敬者內虔。內外精誠。是名至心。心地戒品。若非至心何繇得入。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
疏。釋迦牟尼。化主大聖釋尊也。樹下得道。因名道樹。
發隱。今初字。聯後文初字為意。初成道果。即最初結戒。急先務也。
無上正覺。即正徧知號。
今曰正覺。正中自具正徧二義。波羅提木叉標菩薩者。簡非聲聞。是大乘菩薩法也。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疏。爾雅云。善事父母為孝。孝即順也。
發隱。戒雖萬行。以孝為宗。師僧者。是己和尚。非泛僧也。經舉三種孝因。疏唯釋一者。父母於人。最為切近。舉一以例餘也。又師僧三寶。亦名父母。法身繇和尚教誨之力而生。即法身父母。慧命繇三寶熏修之力而得。即慧命之父母也。道而曰至。揀非偏淺。蘭盆疏云。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孔子贊孝曰至德要道。又謂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而程子亦以性命孝悌為一事。孝曰至道。其誠然乎。孝名為戒者。結而斷之。直以孝名戒也。法苑云。戒即是孝。謂眾生皆吾父母。不殺不盜。是即為孝。意正同此。然是戒名為孝。未是孝名為戒。今明孝順自具戒義。如孝順父母。則下氣怡聲。言無獷逆。名口戒。定省周旋。事無拂逆。是名身戒。深愛終慕。心無乖逆。是名意戒。順止惡義。恐辱其親。名律儀戒。順行善義。思顯其親。名善法戒。順兼濟義。拾椹回兇。捨肉悟主。錫類不匱。名攝生戒。師僧三寶。亦復如是。以要言之。但能孝順。自然梵行具足。戒之得名。良以此耳。優婆塞戒經云。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者得罪。正言孝是戒也。亦名制止者。言制止亦以孝名也。制為戒法。以止其惡謂之制止。今惟孝順自不造惡。豈非制止。孝經云。孝親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亦止惡意也。上戒字。泛指戒體。下制止。則指所列戒品。如十重四十八輕是也。只一孝字。可概戒義。故下制戒中。十重第一二三四以至第九第十。皆曰孝順心。輕垢第一十三十七二十九三十五四十八。亦皆曰孝順心。至於餘戒。多舉父母為言。則是貫徹乎十重之始終。聯絡乎四十八輕之首尾。一孝立而諸戒盡矣。
合注。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師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三寶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須孝順也。繇此得至無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
疏。瑞者。信也。欲說大事。前須放光。故稱為瑞。光是色像之勝。放勝光明。召有緣眾。同來聽戒。戒是諸善最勝。能滅惡生善。口放者。表釋尊今日宣說大乘菩薩戒法。
發隱。勝事欲興。休徵先現。況此心地戒。道傳千佛。化被羣生。莫大於此者。安得前無瑞應耶。口放有二義。一者。表此戒法金口敷宣。二者。表此戒法。菩薩聽受而成勝果。從佛口生也。
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疏。十六國。名出長阿含。
發隱。合掌身業淨。至心意業淨。耳聽則心專而言寂。口業淨。聽法者當如是矣。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
發隱。此萬世誦戒立法之始也。半月半月者。望日晦日也。月勤二誦。恐遺忘也。又白月黑月。喻善業惡業應自考也。
合注。此日誦戒。名為布薩。正呼為褒灑陀。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淨義。言長養善法。淨除不善也。佛尚自誦。何況餘人。佛既自誦。益知至佛乃廢之說。非盡理矣。
疏。汝等下。凡舉五位人。一。發心。謂共地菩薩。二。十發趣謂初十心。依梵網列名。一捨。二戒。三忍。四進。五定。六慧。七願。八護。九喜。十頂心。三。十長養。謂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施。六好說。七益。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剛。後十心。一信。二念。三迴向。四達。五圓。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慧。十不壞心。五十地。謂登地以上。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方便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共地菩薩者。十信發心。與佛共地。一云即三乘共十地也。發趣長養金剛。分初中後。名三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