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品辨。隨所成正覺門。調生亦爾。故云成熟不思議眾生界。
普光師子幢菩薩(至)出生一切佛國土解脫門。
修行福海。嚴出剎海。
普寶燄妙光菩薩(至)神通境界無迷惑解脫門。
以深妙智。觀難思境。故多處不迷。多劫不厭。
普音功德海幢菩薩(至)示現一切佛土莊嚴解脫門。
如一逝多林會。頓現一切淨土。會會皆爾。念念現殊。
普智光照如來境菩薩(至)甚深廣大法界藏解脫門。
法界含攝無盡。故名為藏。觀佛法界之身。一毛即無分限。七梵本中。名普覺悅意聲菩薩。得親近承事一切佛供養藏解脫門。謂佛昔行因。無佛不供。今成佛果。無眾不歸。猶如百川馳流趣海。
普清淨無盡福威光菩薩(至)菩薩無邊行門解脫門。
準梵本。應云普清淨無盡福威光菩薩。得出生一切神變廣大加持解脫門。謂徧剎充塵。劫窮來際。皆佛加持之力。九梵本中。即普寶髻華幢菩薩。得普入一切世間行出生菩薩無邊行門解脫。門即今經中威光菩薩法門是。由脫第八法門及第九菩薩之名。遂令第九法門繫於第八之下。譯者之謬矣。謂若無大悲不入生死。則不能出菩薩行門。如不入海安能得寶。此即化他成己。
普相最勝光菩薩(至)出現一切諸佛境界解脫門。
即依體起用。
△二偈頌。
爾時淨德妙光菩薩摩訶薩(至)即說偈言。
十方所有諸國土(至)一切苦難皆消滅。
頌文前已配釋。欲表菩薩法門互入。故不結法屬人。後段亦然。
△三十異名菩薩亦各得一法門二。初長行。
復次海月光大明菩薩(至)一切佛國土方便解脫門。
得成菩提四種方便。一地位。二度行。三調生。即行位所作。四嚴剎。通二利因果也。或一地一度滿。或地地諸度滿。此一為總。下九皆別。然不出上四。多顯調生。
雲音海光離垢藏菩薩(至)種種差別處解脫門。
徧轉法輪。
智生寶髻菩薩(至)現清淨大功德解脫門。
普示滅惑。
功德自在王淨光菩薩(至)種種莊嚴解脫門。
普嚴場會。
善勇猛蓮華髻菩薩(至)顯示一切佛法解脫門。
以法隨機。
普智雲日幢菩薩(至)永住無量劫解脫門。
為物永存。
大精進金剛臍菩薩(至)一切無邊法印力解脫門。
法印悟物。
香燄光幢菩薩(至)乃至成就智慧聚解脫門。
頓顯始終。
大明德深美音菩薩(至)一切大願海解脫門。
同佛往修。
大福光智生菩薩(至)徧法界甚深境界解脫門。
光顯如來難思之境。
△二偈頌。
爾時海月光大明菩薩(至)即說頌言。
諸波羅蜜及諸地(至)悉稱其根而雨法。
文並可知。
真如平等無相身(至)普應十方而演法。
初句所證性淨法身。言無相者。示真如相。身即體義。在纏不染。出障非淨。凡聖必同。故云平等。次句出纏法身也。真如出煩惱障。故云離垢。出所知障。故云光明。又塵習雙亡。故云離垢。真智圓滿。故曰光明。淨法身者。揀於在纏。後半體用無礙身。由出纏故。應用無方。約理則體用無礙。約用則止觀雙運。故得果則寂照為身。即用之體故寂。即體之用故智。體用既無。不在佛身。有何量耶。故能普應十方。此句正顯化用。故經云。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智慧與法身。處處應現往。即斯義也。
法王諸力皆清淨(至)一切國土皆明顯。
△八座內眾流十。初明出處。
爾時如來師子之座(至)如是一切莊嚴具中。
座即是總。寶等為別。如是下結廣從略。非獨輪等。故云一切。所以此能出者。良以座該法界。依正渾融。一一纖塵。無不廣容。普徧座所徧剎。恒在座中。故從中出。非是化也。若約法空之因及法空之座。則萬行為嚴。能生菩薩。
△二顯眾類。
一一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皆是菩薩故。
△三列眾名。
其名曰海慧自在(至)善勇猛光明幢菩薩摩訶薩。
出處既多。名亦多種。略舉上首十名耳。即如次十方。
△四結眾數。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眾多佛剎微塵數同時出現。
嚴具非一。故有眾多剎塵。
△五興雲供。有標列結。
此諸菩薩各興種種供養雲(至)有佛世界微塵數。
△六供眾海。
彼諸菩薩一一皆興(至)於一切道場眾海相續不絕。
眾多菩薩。各興剎塵供雲已。重疊難思。況相續不絕。而諸供具皆稱雲者。乃有多義。謂色相顯然。智攬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逈無所依。應用而來。故來無所從。用謝而去。故去無所至。而能含慈潤。霔法雨益萬物。重重無礙。有雲像焉。上下諸文。雲義皆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