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73页

襍阿含經。及襍阿含經(拜觀同上)  前附秦錄。後附吳魏二錄。
  二經皆於大部中撮要。譯出別行。
一心奉請佛說七處三觀經(拜觀同上)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出襍阿含第二卷及三十四卷。
一心奉請五蘊皆空經(拜觀同上)  唐大薦福寺沙門義淨譯。
  初為五比丘說苦空無常義。亦出襍阿含第二卷。
一心奉請佛說聖法印經(拜觀同上)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說空無欲無我無常清淨之業。出襍阿含第三卷。
一心奉請佛說法印經(拜觀同上)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說三解脫門為聖法印。出襍阿含第三卷。
一心奉請五陰譬喻經(拜觀同上)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沫泡燄蕉幻五喻也。出襍阿含第十卷。
一心奉請佛說水沫所漂經(拜觀同上)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與上同。
一心奉請佛說不自守意經(拜觀同上)  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說自守不自守法。出襍阿含第十一卷。
一心奉請佛說滿願子經(拜觀同上)
  附東晉錄。請略說法而往化惡國。出襍阿含第十三卷。
一心奉請轉法輪經。及佛說三轉法輪經(拜觀同上)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第二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
  於鹿野樹下手撫飛輪。三轉四諦行法 第二經即最初為五比丘說法 兩經出襍阿含第十五卷。
一心奉請佛說八正道經(拜觀同上)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出襍阿含第二十八卷。
一心奉請難提釋經(拜觀同上)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為此釋說五法六念。出襍阿含第三十卷。
一心奉請佛說馬有三相經。及佛說馬有八態譬人經(拜觀同上)  後漢西域沙門支曜譯。二本同。
  前經說善。後經說惡。喻惡比丘。出襍阿含第十三卷。
一心奉請佛說戒德香經。及佛說戒香經(拜觀同上)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第二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
  說戒香順逆普聞。勝世間諸香。出襍阿含三十八卷。第二經同。
一心奉請佛說相應相可經(拜觀同上)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說善惡人各以類相聚。出單卷襍阿含中。
一心奉請本事經(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
  一法品第一 無明蓋 貪愛結 一劫身骨 心意染汙墮惡趣 心意清淨昇善趣 皆由自業 意為前導 破僧 僧和 一結斷時餘亦斷。所謂我慢 不放逸 捨貪。捨欲。捨瞋。捨恚。捨癡。捨覆。捨惱。捨忿。捨恨。捨嫉。捨慳。捨嗜。捨慢。捨害。 念佛。念法。念眾。念戒。念施。念文。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 知貪瞋癡覆惱忿。恨嫉慳耽慢害 修慈 外強緣無如善知識 內強緣無如正作意 惠施果報 犯戒報 持戒報 妄語無慚愧有慚愧 最勝有情入 邪見過 正見益 心速疾回轉。
  二法門第二 根門不守護飲食不知量 守護知量 惟作罪不修福 唯福無罪 苦樂二速行 二遲 惡戒惡見 善戒善見 作不作各二 法智類智 世間智出世間智 真出家不真出 於惡應了知惡厭背 不淨斷食慈悲斷瞋 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有見無有見二纏 隨證有餘或不還果 有慚有愧 靜慮聽法 聖尋求非聖尋求 慚愧 不害尋思永斷尋思 力法二輪 奢摩他毗鉢舍那 慧及解脫 無明慧明為惡善上善 轉無明愛轉於法輪 剃髮乞求二果 二有情墮地獄。一破戒二謗他 父母恩難報 業智無欺誑 父母應供養 財施法施 財祠祀法祠祀 法言宴默 言說宴默各有善惡 思擇力修行力 業壽相隨 短壽長壽行 所緣行相作意行相 生死相乖無間不調伏死調伏死 襍染法清淨法 有見無有見互為冤害 世間正見出世正見。
  三法品第三 劣勝解妙勝解有情。三世各相親近 三因三緣。能感後有無明業愛 貪欲耽著受用不見過患三因緣生多過患 三欲天不出生死 三似驢鳴 增上三學 調善戒法慧 無學戒定慧 三種樂事應持淨戒 三種香不如戒香 等子勝子劣子 應修三善根等 三尋思能令退失。一親里二利養三妒勝。又一事業二談話三睡眠 淨信施物福田三法和合現前。生無量福 三不堅易三堅身命財 三無漏根 三有情應親近。一劣二等三勝 老病死三冤賊 施戒修三福業 佛法僧最勝 三大師。一佛二無學三有學 三時諸天集會歡喜。一發心出家二如法持戒三依法證果 三事天勝於人。長壽端嚴快樂。
一心奉請佛本行集經(拜觀同上)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發心供養品 受決定記品 賢劫王種品 託兜率品 府降王宮品 樹下誕生品 從園還城品 相師占看品 私陀問瑞品 姨母養育品 習學枝藝品 遊戲觀囑品 捔術爭婚品 常飾納妃品 空聲勸厭品 出逢老人品 淨飯王夢品 見病人品 路逢死屍品 耶輸陀羅夢品 捨宮出家品 剃髮染衣品 車匿等還品 觀諸異道品 王使往還品 問阿羅邏品 答羅摩子品 勸受世利品 精進苦行品 向菩提樹品 魔怖菩薩品 菩薩降魔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