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71页

拜觀同上)  宋中印土沙門法天譯。
  佛為給孤獨。說過去長者明彌摩羅行大施會因。展轉較量功德。不如歸戒慈心。亦即須達多經。
一心奉請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即中阿含黃蘆園經。
一心奉請佛說梵摩喻經(拜觀同上)  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即中阿含梵摩經。
一心奉請佛說尊上經(拜觀同上)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即中阿含釋中禪室尊經。
一心奉請佛說兜調經。及佛說鸚鵡經。分別善惡報應經(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第二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第三宋中印土沙門天息災譯。
  皆即中阿含鸚鵡經。
一心奉請佛說意經(拜觀同上)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即中阿含心經。
一心奉請佛說應法經(拜觀同上)  竺法護譯。
  即中阿含受法經下。
一心奉請佛說分別布施經(拜觀同上)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即中阿含瞿曇彌經。
一心奉請佛說息諍因緣經(拜觀同上)  施護譯。
  即中阿含周那經。
一心奉請佛說泥犁經(拜觀同上)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說惡人墮泥犁之苦。亦說五天使者問辭。即中阿含癡慧地經。
一心奉請佛說齋經(拜觀同上)  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即中阿含持齋經。
一心奉請佛說優婆夷墮舍迦經(拜觀同上)  附宋錄。
  亦即上經。而五念法稍異。
一心奉請八關齋經(拜觀同上)  劉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說前五戒皆盡壽。第六齋去。乃一日一夜。與前經大同小異。但無五念法門。
一心奉請八種長養功德經(拜觀同上)  宋中印土沙門法護譯。
  略明發心受齋戒法。
一心奉請佛說[鞥-合+(白-日+田)]摩肅經(拜觀同上)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即中阿含[鞥-合+(白-日+田)]摩那修經。
一心奉請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拜觀同上)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即中阿含愛生經。
一心奉請佛說十支居士八城人經(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
  即中阿含八城經。
一心奉請佛說邪見經(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今附宋錄。
  即中阿含見經。
一心奉請佛說箭喻經(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即中阿含箭喻經。
一心奉請佛說長阿含經(拜觀同上)  姚秦罽賓國沙門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第一分初。大本緣經第一。說七佛事 遊行經第二因阿闍世王問伐鄰國事。為比丘說七法六法。歷敘入涅槃分舍利事 典尊經第三。般遮翌子。說梵童為忉利天說過去大典尊臣事。以之問佛。佛為說究竟梵行法 闍尼沙經第四。此云勝結使。乃摩竭國王。命終生四王天。為毗沙門作子。述梵童為諸天所說法。佛即以之酬阿難請。
  第二分四姓經第一。為二出家婆羅門。說四姓平等作惡墮落。作善超昇。見諦證道 轉輪聖天修行經第二。誡勅比丘。當自熾然。當自歸依。謂修四念處觀。并說古先聖王治世。末後出家。至第七王。不如法治。漸生惡法。致成減劫。刀兵劫後。漸次修善。倍倍壽增。至八萬歲時。慈氏出世。是故比丘當修善法。則壽命延長。謂四神足顏色增益。具戒品安隱快樂。成四禪財寶豐饒。行四等威力具足。見四諦力能降魔 弊宿經第三。童女迦葉。為弊宿婆羅門種種說法。破其斷見。歸依設會。死得生天 散陀那經第四。此居士往梵志尼俱陀處。梵志段佛。佛至其處。為說苦行淨不淨法。折伏梵志 眾集經第五。佛勅舍利弗說法。因說種種增一之法 十上經第六。佛勅舍利弗說法。因說十上法。謂多成法。修法。覺法。滅法。退法。增法。難解法。生法。知法。證法。各各增一至十。共五百五十法 增一經第七。佛為比丘說。多成法。修法。覺法。滅法證法。皆增一至十 三聚經第八。佛為比丘說三法聚。謂趨惡趣。趨善趣。趨涅槃。各增一至十 大緣方便經第九。為阿難廣說十二因緣甚深義 釋提恒因問經第十。為帝釋說。因調有想。因想有欲。有愛憎。有貪嫉。乃至共相傷害 阿[少/兔]夷經第十一。為房伽婆梵志。說善宿比丘事。及說破世見事 善生經第十二。為善生長者子。說離四惡行。禮敬六方佛 清淨經第十三。因周那沙彌。述外道徒眾門諍事。佛為說無諍正法。 自歎喜經第十四。舍利弗向佛師子吼。稱說如來難及之法 大會經第十五。諸天集會。佛為結呪。
  第三分阿摩晝經第一。沸伽羅娑羅。遣其弟子阿摩晝觀佛相好。阿摩晝輕慢釋種。佛出其種姓之因。并為說妙法。如大小持戒犍度所明。次令得見相好。還白厥師。師來見佛。觀相設供。為阿摩晝悔過。除白癩病。自復悟道。生不還天 梵動經第二。佛誡比丘。於毀三寶者。不得懷忿。於稱讚者。亦勿歡喜。凡夫寡聞。直讚小緣威儀戒行。唯賢聖弟子。能以甚微妙大法光明讚佛。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