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31页

生而能見了。是名見法見佛。舍利乞慈氏為釋十二因緣甚深之義。
一心奉請佛說法身經(拜觀同上)  宋中印度沙門法賢譯。
  說法身化身二種功德。法身中具明增一法數。
一心奉請佛說十號經(拜觀同上)  宋中印土沙門天息災譯。
  佛為阿難說。
一心奉請稱讚大乘功德經。妙法決定業障經(拜觀同上)  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第二唐于闐國沙門釋智嚴譯。
  佛住法界藏殿。德嚴菩薩問。何緣是新學菩薩之惡友。佛言二乘人。乃至寧墮地獄。不應起二乘作意。明謗大乘罪及釋大義名義。
一心奉請佛說四法經。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拜觀同上)  唐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初譯。第二譯。但小異耳。
  佛在祇園。為比丘說。一不捨菩提心。二不捨善知識。三不捨堪忍愛樂。四不捨阿練若。
一心奉請大乘四法經(拜觀同上)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在祇園。文殊以葢供佛。明供無厭足。說種種四法。說三十五住菩提法。說離十慢。
一心奉請佛說大乘百福相經。及佛說大乘百福莊嚴相經。佛說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拜觀同上)  唐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譯。二譯同。第三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初禪作魔王。後身作初發心。
  佛在舍衛國。普妙宮。文殊問如來福德量。佛明十善福。輪王福。帝釋福。自在天福。初禪二禪摩醯首羅福。辟支後身菩薩福。如來毛孔福。八十隨好福。八十隨相文福。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轉增勝。又二種法生如來身。一勝願力。二方便力。
一心奉請大乘造像功德經(拜觀同上)  唐于闐國沙門提雲般若譯。
  佛往忉利天。優填王初造佛像。佛從天下。深讚之。并答彌勒滅業障事。
一心奉請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及佛說作佛形像經(拜觀同上)  附東晉錄。附後漢錄。
  佛在拘羅瞿國。為優填王說。
一心奉請佛說造塔功德經(拜觀同上)  唐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譯。
  佛在忉利。為觀音說。分別一四句偈義。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當書寫。置彼塔內。
一心奉請佛說右繞佛塔功德經(拜觀同上)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在祇園。偈答舍利弗。
一心奉請佛說樓閣正法甘露鼓經(拜觀同上)  宋中印度沙門天息災譯。
  阿難問云何種清淨善根。作曼拏羅。作如來形像功德。佛為廣說。
一心奉請無上依經。及佛說未曾有經。佛說甚希有經(拜觀同上)  蕭梁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第二後漢失譯人名。第三玄奘譯。二三皆第一之首尾二品。
  校量造佛功德品。佛答阿難 如來界品。如來境性不可思議。煩惱所隱。名眾生界。修菩提道。說名菩薩。出離煩惱。過一切苦。除垢清淨。說名為佛。於三位中。一切處等無罣礙。本來寂靜。依如實知。依無量修。正覺眾法。悉平等如。住無餘涅槃。不捨利益眾生事 菩提品。明如來最極清淨轉依。常樂我淨功德。超過聲聞緣覺大地菩薩三種意生身 如來功德品。明一百八十不共之法。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六十八法。六十八者。十力。四無畏。三念處。大悲。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種如來獨得 如來事品。十八事最妙最上。因百八十法而成 讚歎品。阿難偈讚 付囑品。十法持此經。書寫供養乃至修行十法。
一心奉請佛說諸法勇王經。及一切法高王經。諸法最上王經(拜觀同上)  劉宋罽賓國沙門曇摩蜜多譯。第二元魏中天竺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第三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等譯。
  佛在竹林。新出家比丘。問畢報施恩事。佛以入僧數修僧業得僧善利答之。次問發大乘心。佛言不在三法。三問。三止之。佛放白毫光。照大千界。眾集。舍利弗三請。佛為說阿耨達池喻。廣顯發心功德。謂無能報恩者。唯漏盡及發心耳。次較持經功德。為發心者說性空法。魔軍落地。佛亦勅其持經。
一心奉請佛說施燈功德經(拜觀同上)  高齊烏萇國沙門那連提黎耶舍譯。
  佛在祇園。告舍利弗。有四種勝妙善法。為一切眾生無上福田。若七眾以燈供養。福不可思議。於現在世。得三種淨心。於臨終時。得三種明。又得見四種光明。便生三十三天。於五種事而得清淨。還生人中。出家持戒。又得四可樂法。四種清淨。又若住大乘施燈明者。世世得八種可樂勝法。八種無量勝法。又以燈施說法者。得八種無量資糧。又見他施燈生隨喜。得八種增上法。又歎五法難得。一人身。二信法。三出家。四具戒。五漏盡。次偈讚發大心為最。
一心奉請浴像功德經。及佛說灌頂經。佛說灌洗佛經。佛說浴像功德經(拜觀同上)  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淨譯。第二西晉沙門釋法炬譯。一名灌洗佛形像經。第三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一名摩訶剎頭。第四唐迦濕蜜羅國沙門寶思惟譯。惟聖堅譯。云四月八日。宜如佛初生以香水浴像。
  佛在靈山。清淨慧問涅槃後云何供養。佛言供舍利弗如芥子。得十五功德。應用香水作壇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