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144页

華經儀式(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集。
一心奉請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拜觀同上)
  沙門仁岳撰。
一心奉請集諸經禮懺文(拜觀同上)  唐西崇福寺釋智昇撰。
  上卷共有六段。下卷約求生西方。明六時禮法。
一心奉請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拜觀同上)  宋耆山沙門遵式撰。
  第一決疑門。一疑師。二疑法。三疑自。今竝決之 第二行願門。一禮懺門。即世稱小淨土懺。二十念門。三繫緣門。四眾福行。
一心奉請淨土境觀要門(拜觀同上)  元虎谿沙門懷則述。
  深明約心觀佛。境觀不二法門。
一心奉請蓮宗寶鑑(拜觀同上)  元廬山東林寺善法堂主優曇普度集。
  念佛正因第一。九十四章 念佛正教第二。凡十九章。 念佛正宗第三。凡八章 念佛正派第四。凡二十二章 念佛正信第五。凡六章 念佛正行第六。凡十四章 念佛正願第七。凡七章 念佛往生正訣第八。凡十二章 念佛正報第九。凡五章 念佛正論第十。凡二十五章 附楚山示眾念佛警語。曉山勸修淨業箴。
一心奉請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拜觀同上)
  附隋錄。未詳作者。
一心奉請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拜觀同上)
一心奉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拜觀同上)
  門人灌頂撰。
一心奉請天台八教大意(拜觀同上)  門人灌頂撰。
  前佛後佛。自行化他。究其旨歸。咸宗一妙。佛之知見。但機緣差品。應物現行。為實施權。故分乎入。頓。漸。秘密。不定。化之儀式。譬如藥方。藏。通。別。圓。所化之法。譬如藥味。
一心奉請國清百錄(拜觀同上)  纂人同上。
  卷第一二。立制法第一。敬禮法第二。乃至王重請書第五十。卷第三四。王謝義疏書第五十一。乃至論放生書第一百 後有戒應題。有嚴序。及新添智者大禪師年譜事迹。
一心奉請永嘉集(拜觀同上)  唐慎水沙門玄覺述。
  舊分十門。慕道志儀第一。戒憍奢意第二。淨修三業第三。奢摩他頌第四。毗婆舍那頌第五。優畢叉頌第六。三乘漸次第七。事理不二第八。勸友人書第九。發願文第十 幽谿法師新定十門。歸敬三寶第一。發宏誓願第二。親近師友第三。衣食警戒第四。淨修三業第五。三乘漸次第六。事理不二第七。簡示偏圓第八。正修止觀第九。觀心十門第十。幽溪有註二冊。可作四卷。尚未入藏。甚妙。南北兩藏皆無禪宗二字。流通作禪宗永嘉集。幽溪作永嘉禪宗集。
一心奉請金剛錍(拜觀同上)  唐荊谿尊者述。
  序曰。圓伊金錍。以抉四眼無明之膜。令一切處。悉見遮那佛性之指。偏權疑碎。加之以剛。假夢寄客。立以賓主。觀者恕之。
一心奉請始終心要(拜觀同上)
  唐荊谿尊者述。
一心奉請十不二門(拜觀同上)  唐荊谿尊者述。
  一色心。二內外。三修性。四因果。五染淨。六依正。七自他。八三業。九權實。十受潤。即釋籤中結釋十妙文也。以是妙觀大體。故後人錄出別行。
一心奉請十不二門指要鈔(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敘曰。十不二門者。本出釋籤。豈須鈔解。但斯宗講者。或示或註。著述云云。而事理未明。解行無託。荊谿妙解。翻隱於時。天台圓宗。罔益於物。爰因講次。對彼釋之。命為指要鈔焉。葢指介爾之心。為事理解行之要也。
一心奉請修懺要旨(拜觀同上)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初通敘四行。二正明法華。三結歸止觀。
一心奉請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拜觀同上)  法孫繼忠集。
  四明沙門。謹用為法之心。問義於浙陽講主昭上人。
一心奉請天台傳佛心印記(拜觀同上)  元傳天台宗教興教大師懷則述。
  深明性具圓宗。直至人心見性成佛。不同餘宗緣理斷九。
一心奉請天台四教儀(拜觀同上)  宋高麗沙門諦觀錄。
  本宗八教大意。而詳於名相。略於前三教之十乘。
一心奉請天台四教儀集註(拜觀同上)
  元南天竺沙門蒙潤集。
一心奉請宗鏡錄(拜觀同上)
  宋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一心奉請景德傳燈錄(拜觀同上)  宋景德東吳沙門道原纂。
  先敘七佛并偈 始自摩訶迦葉。終於南岳第九世。青原第十一世。共祖師一千七百十二人。內九百五十四人。有語見錄。餘七百五十八人。但存名字。盡二十六卷 寶誌。善慧。南岳。天台。僧伽。萬迴。豐干。寒山。拾得。布袋。十人。及諸方襍舉徵拈代別語一卷 南陽大寂。乃至法眼等十二人廣語一卷 讚。頌。偈。詩。一卷 銘記箴歌一卷。
一心奉請續傳燈錄(拜觀同上)  不出編錄人名。
  彙目義門云。靈谷寺沙門居頂編。始自汾陽昭。終至天童禮。及諾菴肇。共三千一百一十八人。內一千二百零三人。有語見錄。一千九百零七人。但存名字。
一心奉請傳法正宗記(拜觀同上)  宋明教禪師契嵩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