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微細能所緣因緣法義)。
第五吽字門。一切法因不可得故(因無所得故。果亦無所獲)。
第六頗字門。一切法果不可得故(由果無所得故即成究竟圓滿法身無漏法)。
第七吒字門。一切法無諍故。
由一切法無諍故。一切法本不可得。由一切法無所得故。一切法本無生。由一切法無生故。一切法我不可得。由一切法無我故。一切法真如不可得。由一切法真如無所得故。一切法因不可得。由一切法因無所得故。一切法果不可得。由一切法果無所獲故。即一切法離諍。由一切法無諍故。獲得清淨無戲論實相三摩地。周而復始。由一念清淨心相應故。獲得無礙般若波羅蜜。無始時來。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一時頓滅。十方一切諸佛及本尊現前。不久當獲隨意所樂世間出世間悉地。成就現身。證初歡喜地。菩薩十六大生。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婦人患月水恒出。及一切男女鼻孔出血者。取囉娑善那人莧菜根。各收二兩。秔米泔汁及蜜。共和為丸。加持二十一徧。分為小丸。大如梧子。如法服之。其病即瘥。
若患鼻塞。又鼻中臭氣不通者。取沙糖鬱金華及酥。搗和如膏相似。灌之。即瘥。
若患半日頭痛。以前藥摩之。即瘥。
若人患眼。以藥摩眼上下。即瘥。
若人痿黃不能食。腹中氣塊。喘息不平。咽喉大痛。取石鹽阿魏藥訶梨勒茴香子乾薑蓽苃胡椒七味。等分各取半兩。共擣為末。沙糖和丸。如棗大。空腹一服。每服一丸。無所忌禁。能令顏色肥好。豐足氣力。
以上諸藥。皆以牙印加持一百八徧。然後方服。
諸方有用牙印加持呪語者。其印相。以左手小指。[打-丁+必]於無名指根背上。次以中指。屈從無名指後。[打-丁+必]壓小指背上。仍屈其上節。與無名指相側著。次以食指(即第二指)。屈中節。壓著小指甲。指頭向掌。與無名指相側著。次以大指。斜捺食指及中指二甲上。亦復與無名指相側著。無名指直豎向上。真言曰(此牙印之真言也)。
唵。烏吽。訶那杜那末他。毗闍夜。闍夜蹉囉夜潑
若人卒得心痛鬼疰。及中惡者。作此印印其痛處。誦此真言四十九徧。其痛即差。
若人中毒卒死者。手捻耳。挽口就耳。誦小心真言二十一徧。加持水七徧。洒面。復誦二十一徧與服。即蘇。
若人患失心病。東西狂走。或脫衣坐。或亂頭髮。或取塵土以污其身。復欲行房。數數喫食。皆言不飽。或相打殺。不避水火。如是種種多端。決定知是鬼入身中。令作此病。行人與作二肘水壇。手執香爐。供養諸佛。燒安息薰陸二種香。病人頭上作護身印。數誦真言。不一二日。其病即瘥。
若被毒藥入腹中者。手執刀子。至心誦真言一百八徧。以此刀子遙畫彼人身上。即差。
誦此呪者。若欲食時。為軍荼利出食少分。誦真言七徧。所在之處。恒隨擁護。日日作之。金剛軍荼利心大歡喜。長不遠去。治病大驗。
此甘露金剛法。於治病最宜。然或不得好夢。不可去。或病人家使者來。面向西南西北。其病不差。或使者舉左手。數數摩面。皆不吉祥。若去。即失名聞。
一心奉請密跡力士大權神王(即穢跡金剛也)真言曼荼羅法(拜觀同上) 佛於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臨入涅槃。有螺髻梵王。將諸天女。共相娛樂。不來覲省。時諸大眾。驅小呪仙。往彼令取。纔嗅穢氣。鎖禁中圍。復策金剛持呪而去。乃至七日。無人取得。爾時根本智佛。常樂寂光乃以後得智大徧知神力。隨在心。化出不壞金剛。即自騰身。自梵王所。指其穢物。變為大地。二部呪仙。各還神通力。梵王發心來至佛所。(手印用金剛拳等)真言曰。
唵(引)(一)(○上音讀。從胷引聲至喉中。俗傳讀作甕音。恐未可信) [口*佛]咶啒[口*聿](二) 摩訶般囉(二合)(三) 很那碍(四) 吻汁吻(五) 醯摩尼(六) [口*微]咭[口*微](七) 摩那棲(八) 唵斫急那(九) 烏深暮(十) 啒[口*聿](十一) 吽吽吽(十二) 泮泮泮(十三) 泮泮娑訶(十四)(○古經。本呪四十三字。唐太宗朝人多持誦。感驗非一。後人除去十字而不靈。以防妄用。今不除去)
時有梵王名曰救世。啟告大權神王。願得久住世間。拔濟眾生一切苦厄。是時神王為住一七日。與螺髻梵王。及諸海會眾。說法身無相。婬瞋邪見。覆蔽真如。如青天無物。黑雲瞥起。皆汝心造。非從外來。滿七日已。即入寂定。次有化神王。忽然乘空而至。手提貝多白[疊*毛]數丈。香膠礬粉諸般顏色。右手引筆。畫出三面八臂九目大威德神王像。身青黑藍澱色。赤髮上豎。八龍纏臂以為莊嚴。右一手開山印。二手金剛杵。三手寶鈴。四手寶印戟。左一手都攝印。二手火輪。三手索。四手寶劍。左脚按閻浮界。踏寶石上。右脚印空翹之。吽光猛燄。作大忿怒。如是畫已復劃四大寶印。書四十二靈符。指結五印契。悉皆付與螺髻梵王受持奉行。爾時化王。與螺髻梵王摩頂受記。號清淨光明如來。遂隱入本神王身中。本神王紫金光聚。隱入金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