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101页

賓國沙門瞿曇僧伽提婆共慧遠譯。
  德品 惡品 依品。謂陰界入。
一心奉請四阿含暮抄解(拜觀同上)  阿羅漢婆素跋陀造。苻秦沙門鳩摩羅佛提等譯。
  功德三段。二惡三段。三依三段。略同上本。
一心奉請三彌底部論(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今附三秦錄。
  大意破我人知見。明中陰不無。而文不甚聯絡。
一心奉請分別功德論(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附後漢錄。
  釋增一阿含經序品中偈。及念佛等十種一法。次釋弟子品。各稱第一因緣。
一心奉請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拜觀同上)  後漢安息國優婆塞安玄共嚴佛調譯。
  說欲斷生死趣。度世道者。須却十二因緣事。
一心奉請辟支佛因緣論(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說八位辟支佛覺悟因緣。
一心奉請四品學法(拜觀同上)
  劉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一戒行備具。二多知經法。三能化度人。號真學。為上品。純行五戒。號承學。為中品。但持四戒。號依福學。為下品身所護。供養。於同學法。號散侍。為外品。
一心奉請異部宗輪論(拜觀同上)  世友菩薩造。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契譯。
  說佛滅百年。異執起。分二十部別。
一心奉請十八部論。及部異執論(拜觀同上)  失譯人名。第二陳優禪尼國沙門真諦譯。
  與上同本。
  西土小乘論。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八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九
今於本朝工布查所譯造像量度經之後。東土撰述之前。取密宗所有一一曼荅囉之法。分條頂禮。以暢瑜伽之旨。水陸儀軌。本屬瑜伽。用呪十餘。皆有觀想。而唯存一禪定手印。今之通論。亦未強增。但真言宗全具三密。諸道場不用曼荼囉法結界。三業或偏重一二。若依法結界。則三密森嚴。一無可懈。如瑜伽燄口集要之類是也。此曼荅囉。有能入者得密部威神。能普入一切曼荅囉者。威神具足。今此壬字集。更分五部。一佛部。二金剛部。三蓮華部。四寶部。五羯磨部 佛部亦名灌頂部。蓮華部亦名法部。金剛部亦名僧部 佛部中又分出佛頂部 佛部前或又開瑜伽部 蓮華部中或又分觀音部文殊部 五部應五方。一方全具五也。
一心奉請瑜伽十八會經中所說一切曼荼囉(拜觀同上)
  瑜伽十八會經。皆毗盧遮那佛所說。金剛手菩薩。親於佛前。受最上義。後數百年。傳於龍猛。龍猛又數百年傳於龍智。龍智傳金剛智。挑其梵冊。東行翻譯流布。為此土初祖。適當唐開元時。金剛智得不空為二祖(不空傳慧朗)。宋時施護法堅。猶傳其法。元明絕響。日本國每有密宗門庭(日本佛法不純全。而亦頗有識力具足者)。中土希音。令人惆悵也。夫一切法以成就為準。非密力化現。則世相何所依。而出世之相何從開。而世出世不思性相用何由圓。密力之精。即第一義。密力之流露。即修多羅。密力之循序布施。即五部三壇真言手印觀想也。今欲於水陸道場。啟建虗空樓閣。招凡引聖。大慰於心。匪由密力。何克成就(或云顯密二教。密教先亡。性相二宗。相宗早絕。此二門。觀行識相。極其微細。靈根不具。領會全鬆。望卵求時。增愚益妄。達人其何日逢也)。
一心奉請法身曼荼囉(拜觀同上)
  勝義修行。建立法身曼荼嚩。即毗盧遮那成道經所云。先絣虗空中曼荼囉也。觀本尊法身。遠離形色。猶如虗空。住如是三摩地。
一心奉請四輪曼荼囉(拜觀同上)
  本尊聖者。若黃色。住地輪曼荼囉。其形方。名金輪。本尊聖者若白色。住水輪曼荼囉。其形圓。本尊聖者若赤色。住火輪曼荼囉。其形三角。本尊聖者若青色。若黑色。住風輪曼荼囉。其形半月。
一心奉請曼荼囉三部心真言(拜觀同上)
  爾那羅 阿嚧力 嚩曰囉地力。
一心奉請曼荼囉中三部主(拜觀同上)
  金輪佛頂。佛部主。馬頭觀自在。蓮華部主。三世勝金剛。金剛部主。
一心奉請曼荼囉中三種部母(拜觀同上)
  佛部以佛眼為部母。蓮華部以白衣觀自在為部母。金剛部以忙麼鷄菩薩為部母。
一心奉請曼荼囉中三種明妃(拜觀同上)
  佛部。無能勝菩薩以為明妃。蓮華部。多羅菩薩以為明妃。金剛部。孫那利菩薩以為明妃。
一心奉請曼荼囉中忿怒尊(拜觀同上)
  不動尊。佛部忿怒也。忿怒鉤。蓮華部忿怒也。軍荼利。金剛部忿怒也。
一心奉請曼荼囉四種界(拜觀同上)
  一金剛橛。地界。二金剛牆。八方界。三金剛綱。上方界。四火院界。
一心奉請曼荼囉四種護(拜觀同上)
  金剛索護東方。金剛幢旛護西方。金剛迦利護南方。金剛峯護北方。
一心奉請大界商羯囉(拜觀同上)
  一字頂輪王真言。若有誦者。五由旬內。一切真言神。不現威德。不與悉地。以一字頂輪威德殊絕故。若結此商羯囉大界。則一字真言。不為障礙也(商羯囉大界。指三十七聖曼拏囉也)。
一心奉請一切息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