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今現有十方諸佛。諸大菩薩。諸天神仙。何曾不以清淨天眼。見於我等所作罪惡。又復幽顯靈祇注記罪福。纖毫無差。
楞嚴經云。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般若經云。天眼能見十方沙界眾生。成就身語意業惡行。誹毀賢聖邪見因緣。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幽者鬼使。顯者聰明正直之神也○因既無差。果終無謬。下正指果報無謬。
夫論作罪之人。命終之後。牛頭獄卒錄其精神。在閻羅王所。辯覈(考覈)是非。當爾之時。一切怨對皆來證據。(執對之謂也)各言汝先屠戮我身。炮煑蒸炙(此指異類之對)。或先剝奪於我一切財寶。離我眷屬(此指人類之對)。我於今日始得汝便。於時現前證據。何得敢諱(諱即隱瞞之謂也)。惟應甘心分受宿殃。
錄者。取而收之也○閻羅。梵語。正云閻摩羅。此云靜息。又云夜磨羅。此云雙世。鬼官總司也。陰界之名。苦樂並受。故云雙世。古云。兄與妹而雙王。苦與樂而同受。正此謂也○屠戮煑炙。言殺生食肉之業○剝奪離散。言偷盜勢奪之業○汝先。或先。當知兩先字。皆往昔過去之意。因剝奪故。或至父南子北。兄弟東西等。故曰離我眷屬。今日始便者。自來業緣未熟。似乎未便。今既業報至時。誠難逃避。故得其便也○甘心分受者。謂罪報當如其罪業之分量。故受報者。一如其分而甘心受之也。正是隨罪輕重。考而罰之者是也。
如經所明。地獄之中。不枉治人(下出不枉之意)。若其平素所作眾罪心自忘失者。臨命終時。造惡之處一切諸相。皆現在前。各言汝昔在於我邊作如是罪。今何得諱。
楞嚴經云。三界惟心。萬法惟識。隨心所作。隨心所現。無所諱也。又楞嚴云。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即此意也。各言我昔下。執對之辭也。
是時作罪之人。無藏隱處。於是閻羅王。切齒訶責。將付地獄。歷無量劫。求出莫由。此事不遠。不關他人(此下令人追思己過而自首也)。正是我身自作自受。雖父子至親。一旦對至。無代受者。我等相與得此人身。體無眾疾。各自努力。與性命競。大怖至時。悔無所及。
凡人多謂惡業可隱。故不思懺悔。蚤知終無隱藏。何如先向佛前發露懺悔。冀得免耳。慎勿懈怠。然而懺後改過。必不更作。庶可得免。如或倚其懺悔。更造新殃。欲求免者。未之有也。思之慎之。當自勉之○訶責者。如云癡人獄種。汝在世時。不孝父母。邪慢無道。無有慚愧。汝今生處。名阿鼻地獄。受此苦惱。為樂不耶。此等苦切責之。只要他人改過自新故耳。又王見其人。忘失其罪而自不知。故訶責之也○將付者。將此罪人付之於無間地獄之中。故歷劫無由求出也○眾等相與下。懺主激勵行人。知過速懺。無怠懈也○大怖至時。謂無常忽到。眼華落地。四大分張。前路茫茫。未知何往。抑且平素資糧無辦。寧不大可畏怖者哉。莫待罪苦臨頭。那時措手不及。故當捨命忘身。力求懺悔始得。
是故至心求哀懺悔。
某等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積聚無明。障蔽心目。隨煩惱性。造三世罪。
謂之無始以來。則過去世數無算。而造罪亦無算。況今生又不覺悟。則現在無明煩惱。開八萬四千塵勞門。造罪何可勝計。未來生死。無有窮期。四生六道。改形易相。可不懼哉。故曰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時度此身。當知勇猛精進。超出三界。正在今生。切勿放過○此下二章。復舉無始無明。而懺三世之過惡也。法性本明。本來無有罪業。因無明煩惱之所昏蔽而不明。故云隨煩云云。所以云自從無始迷心海。曠劫漂流生死波者。正此之謂也○又積聚無明者。即無智慧之明。不能了境惟心。而遮蔽心目。故隨之而造諸惡業。故曰隨煩惱性也。
或耽染愛著起貪欲煩惱。或瞋恚忿怒懷害煩惱。或心憒惛懵不了煩惱。或我慢自高輕傲煩惱。疑惑正道猶豫煩惱。謗無因果邪見煩惱。不識緣假著我煩惱。迷於三世執斷常煩惱。朋狎惡法起見取煩惱。僻稟邪師造戒取煩惱。乃至一切四執橫計煩惱。今日至誠。悉皆懺悔。
凡夫但以昏散二病。以為生死根本。憒即煩憒散亂之謂也○疑惑不信。猶豫不決。皆無明障蔽之過也。統前統後。無不皆爾。天堂是妄造。地獄無真說。是謗無等語也○不識因緣虗假。遂不知四大本空。因而執著我見而生煩惱也。斷常二見。即有無二見。同志曰朋。附近曰狎。既曰惡法。必有其人而近之。故曰○見取者。謂執身見。邊見。戒取見。自以為勝為能。或執一切有漏等法。妄為樂淨。即是涅槃故○戒取者。非因計因。謂執持牛狗等戒。為生天因故○四執。即前一生執不生。二不滅執滅。三斷執不斷。四不常執常○已上懺十使。十使即十煩惱。
又復無始以來。至於今日。守惜堅著起慳悋煩惱。不攝六情(六情者喜怒哀樂愛惡也)奢醜煩惱(奢侈誇誕)。心行獘惡(弊即麤獷剛暴之謂也)不忍煩惱。
當知六度之中。忍為最急。忍該六度。古云一忍能令百禍消。講說忍字極多。文繁不贅。
怠墮緩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