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外。根未就者。不應聞故。其有聞者。皆作是念。如來世尊獨為我說。
至心歸命禮大方廣圓覺經中大光明藏問淨覺染汙淨諸業鄣菩薩。
第一 五偈 述問目
於是淨諸業鄣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
三觀諸輪前所說 脩行要道更無餘 然且眾生潛帶我 斯為一切妄根株 雖勤修習難成道 何曾得與覺心俱 淨業意圖佛顯示 所陣問目且伴愚 若此覺心本性淨 悟來與佛不應殊 何得每逢違順境 宛然增愛等凡夫 因何染汙令如此 強強除之不肯除 幾度將心欲比佛 因脩不覺已成麤 直心蕩蕩分明在 覺性昭昭事不虗 頻頻欲入皆迷悶 是何阻隔遣乖疎
七述第一總敘過由(文二)。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上過患本起也。下過患滋多中。一展轉生妄云)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虗妄體。重執虗妄(上皆惑道)。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業道。兼上總為集諦)。有妄業故。妄見流轉(苦也。即當苦諦。上明凡夫三道輪轉。故不入覺)。厭流轉者(道諦)。妄見涅槃(滅諦。上明二乘偏住涅槃。故不入覺。此下第二違拒覺心云)。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三動息俱迷)。 是故動念凡夫。及與息念(二乘)。皆歸迷悶(正明也)。何以故(上微。下釋。釋中初直釋)。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根本不覺也。二乘亦有未識此也。此下轉釋云)一切眾生生無慧目(釋根本所以)。身心等性皆是無明。(俱生惑也)譬如有人不自斷命(四結成鄣覺云)。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佛言諦聽吾今說 三界迷愚諸有情 無始已來妄想有 我人壽命及眾生 認此四般為實體 明中念念本無明(上過患本起也。下過患滋多中四。初展轉生起妄云) 由此便生憎愛境 妄中重執妄音聲 二妄相依造妄業 業招苦樂卵胎形 厭流轉者修偏道 妄見虗空似化城 前章為汝推窮了 汝等皆知假名□ 無始俱生猶闇執 潛流相續卒難停(此下第二違拒覺心) 由此不能入淨覺 非覺違拒使昏宜(三動息俱迷云) 是故生心及息念 皆歸迷悶不能醒 本起無明為主宰 生無慧目喻生盲 身心等性皆顛倒 如人護命恐臨刑(此下結成難覺) 當知愛我同隨順 非隨順者便增生 憎愛二心相愛育 故令脩道不能成
第二 別明四相中。即分為四
第三 當第一約事驗我
(因事引起。驗其任運分自他者。即知自中是我相也)。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初二句且都辨四相之體。
但生四相難明了(此四相無始已來。與身俱生。悲故生心起意。念念任運如此故生心難明了) 脩斷心中展轉因(此約修行人斷麤成〔約〕展轉因伏也)
次十句正明我相。
我是眾生心證者(證驗而已) 自他二相極難拘(自他既殊。自者是我也) 如人百體任調適 無記之間忽忘身 四支乖攝加針艾 方驗其中我甚親 脩道之流亦復爾 幽居離境似融神 違順礙心方覺我 即知所證未為珍(我相既在。設證涅槃。亦是我相。帶我之緣。還成我也)
第四 一偈 二悟我名人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悟我是空不認我 能不認者又名人 所(悟)既非(我)真能(悟)亦(知)妄 故知人相尚為迍(迍邅滯此不入淨覺)
第五 一 三了迹(故名眾生相也)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語。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了於證語皆難及(謂正了前能悟。是滯之能。又成所。所既妄立。復生妄能。了知此續生之能。是妄之時。此能又亦成所。展轉無由。見其能也。故經言。而我人相所不及者。由此展轉了達。展轉迹生。其相不一故。名為眾生相) 了者還成跡未論 了迹迹生生不一 此眾生相又迷津(迷入覺之津也)
第六 二 四清續如命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氷。無別有氷。知氷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