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盲修瞎煉。吾恐根本之地有虧。決難成就所願。詩云。技葉未有害。本實先撥。若於根本之地。實心做去。勤勤懺悔。懺者。懺已往之罪孽。悔者悔現在之愆尤。所謂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倘能改過自新。即是大善。我佛慈悲。未有不垂憐者也。再能發心。普度一切眾生。同歸佛道。俱脫輪迴苦趣。恰合佛心。如影隨形。必定成佛。所謂成己可以成物。利人即為自利者也。
為奉道者勸
此書專勸世人。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得脫輪迴苦趣。永享快樂也。或有人素奉道法。或瞻星禮斗。或拜誦道藏經懺。極為誠敬。經年累月。得不退轉觀此念佛法門。不是不信佛法。因奉道多年。必欲令其捨此道法。去熟就生。而一心念佛。似亦非善為勸人之法也。況三教聖人。無非教人從五倫做起。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存理遏欲。改惡從善。收束身心性命之學。而且道藏經典。無處不有蓮花化生。得生淨土句語。即玉皇經懺中。亦有是語。若既禮拜道藏。再加以念佛工夫。讀誦佛經。勤懇懺悔。求生淨土。更為得力。臨命終時。決生蓮邦。品位必臻高品。幸勿以儒釋道三家以為不是一家。作三樣看承。是所禱切。
念佛儀式(如清閑勵志者每日早晚盥手焚香先誦阿彌陀經一卷徃生呪三遍○焚香之火切戒向竈內取○再能加誦金剛經大懺悔文及一切大乘經典更好)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或五百聲千聲以至萬聲愈多愈好)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各十聲)
發願回向文(慈雲懺主作或念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亦可)
弟子(某某)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欲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痛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惟願慈悲哀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十念法(世事煩雜不能如前奉持可行此法久久專切亦得徃生)
每日清晨。服飾之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之長短。不限佛數。氣極為度。其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連屬不斷。意在借氣束心。令心不散。念畢。亦必發願回向。
附錄
念佛不可附邪教
錫明居士
念佛乃正大法門。雖覺平易。實該圓頓。竊恐愚夫愚婦。半塗厭怠。被人誘入天主無為等教。反以淨土一門為非。生犯重刑。死遭地獄。可哀可憫。奉勸念佛之人。老實念去。念到一心不亂。自然花開見佛。切勿揑怪求神。妄生別想。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念佛不可當錢用
錫明居士
出世大法。莫如念佛。每見世人信根不正。皆謂所念之佛。死後可當錢用。以至臨終顛倒。第念佛固能一心求生淨土。命終決不入冥府。若既至冥府。決不能當錢用。且此說從未見於經典。奉勸念佛之人。必須皈依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諸大菩薩。萬不可以此出世大法。僅作應酬無常使費也。
寄庫無益說
龍舒居士
遍覽藏經。並無陰府寄庫之說。奉勸世人以寄庫之費。為一切真實善事。一心念佛。必得往生。若不為此。而徒事寄庫。無論奢願無益。只汝志在陰府。死必入陰府矣。若云今生所積。來生受用。是則生前善惡果報無憑。惟此不義所積之財。可以主持幽冥。轉移造化。恐無此昧昧之天道。也譬如人不務去惡行善。乃寄錢於禁子牢頭。待其下獄。用錢免罪。豈不謬哉。
勸修淨土切要(終)
是書自癸丑歲春仲。購之坊間。細讀一過。言言金玉。字字珠璣。言雖淺近。而於至理中流出。無人不能奉行也。且教人從五倫中著手做起。非似尋常講說佛法。徒喃喃念佛而已。可謂近裏著己。無出其右者。如能照此行去。鞭追入裏。悔過遷善。未有不往生淨土。脫離輪迴苦趣。永享快樂者也。惜板在嘉興。無從刷印。急欲付刻。又無資力。直至今年春杪。得蒙桃潭主人。慨捐刻資。又募諸善知識。樂助印費。廣為送人。二載心事。一朝釋然。何幸如之。惟願處處齊歸覺路。人人共脫輪迴。轉移六賊為六神通。速離八苦得八自在。對眾為大眾宣揚。在家為一家解說。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總堪修。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