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極樂。是也。如法華則云。誦斯經者。當生極樂世界。是也。又如觀佛三昧。十住斷結諸經。帶說淨土。層疊非一。是也。其餘讚詠淨土。為論。如十疑寶王等。為文。如龍舒無盡等。為集。如決疑指歸等。為錄。如淨土自信等。為傳。如淨土略傳等。為偈。如徑路修行等。為賦。如神棲安養等。為詩。如諸家懷淨土等。所有言辭。不可勝載。由此觀之。淨土烏得不信哉。
六祖
鈔云。壇經曰。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云。愚人願東願西。後人執此。遂疑六祖說無西方。故為四辯。一曰為門不同。盖晉宋而下。競以禪觀相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於時達磨始倡。諸祖繼興。惟欲大明此道。而此道無佛無眾生。今西方者。正開示眾生趣向佛故。此道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今西方者。正教人起心念佛故。此道心境俱寂。今西方者。正以佛國為境。發心求生故。是雖理無二致。而門庭施設不同。隨時逐机。法自應爾。假使纔弘直指。復讚西方。則直指之意。終無由明矣。故六祖與淨土諸師。易地則皆然也。二曰。似毀實讚。盖六祖東西之說。祇是勸人要須實心為善。空願無益。何曾說無西方。正經中必以多善根得生彼國之謂也。惡得云毀。三曰。不為初機盖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今初心下凡。以秋毫世智藐視西方。妄說般若。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故壇經者。慎勿示之初機。苟投非器。便落狂魔。誠可嘆惜。四曰。記錄有訛。盖壇經又言西方去此十萬八千里。是錯以五天竺為極樂也。五竺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而極樂自去此娑婆十萬億土。盖壇經皆學人記錄寧保無訛。古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者。此也。況西方千佛所讚。今乃疑千佛之言。信一祖之語。佛尚不足信。況於祖乎。則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弘讚流通。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聖言。故為魔說。其罪可勝言哉。
黃檗斷際禪師
黃檗心要曰。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又云。淨土佛事皆成業。乃名佛障。障汝心故。盖由師傳直指。與六祖同方。正蓮師所謂為門不同。與前壇經均一義也。又何足疑哉。
天衣懷禪師
師語弟子云。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不觀諸淨土或問讚佛偈乎。心包太虗。量周沙界。盖以十方虗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心無界限。去至何所。狀其易穢而淨。似有所往。豈曰從此向彼。如世間經城過邑之往耶。故曰。去則實不去。
楊次公
公將化。有頌云。將錯就錯。西方極樂。盖以唯心淨土。自性阿彌。恐修淨業者。但知西方之有淨土阿彌。而不知吾心之淨土。自性之阿彌。故言此以警之。非謂修淨土之錯也。故蓮師謂次公參禪悟性。而復歸淨土。將錯就錯之言。蘊藉不少。
淨土指歸論十種信心
欲了生死。脩行淨業。當發十種信心。念念不忘。決生淨土。一信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虗。二信凡夫在迷。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息。三信此土脩行。未得道果。不免輪迴。四信未出輪迴。雖生天上。不免墮落。五信極樂世界眾生生者永無退轉。六信眾生發願。願生淨土。決定往生。七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一刼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彌陀佛神通光明。攝取不捨。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恒沙諸佛。同以神力時常護念。十信既生淨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於此十種。不能深信。生疑惑者。雖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攷證
決生淨土
歸元直指曰。昔有明琛能畵蛇。作常山蛇勢。及為蛇論。生身變作蛇。李伯時畵馬。作打輥馬勢。活現馬形。驗此二事。顯明念佛定成佛。一心信淨土。必生淨土矣。
龍舒淨土起信文
佛與菩薩。憫念眾生沉淪苦海。無由得出。故自以誓願威力。招誘人生淨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雖有罪惡。亦無不生。盖不慈悲不足為佛。不濟度眾生。不足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為佛。為其慈悲。故見眾生沉於苦海而欲濟度。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濟度之心。成濟度之功。此所以為佛也。經云。大醫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盡之人。佛能度一切眾生。不能度不信之人。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時心念要去。身則隨去。心念要住。身則隨住。是身常隨念。然猶有念欲去。而身被牽繫者。身壞時。唯一念而已。一念到處。則無不到。是以一念生淨土。則必生淨土。況佛與菩薩。又招引人往生乎。
考證
不信之人
宗鏡錄曰。不信之人。千佛不能救。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於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去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
招引往生
西資鈔云。得生淨土。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讚。諸佛護念。如彼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必速到彼岸也。若無信心。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又
人驟聞淨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恠也。盖拘於目前所見。遂謂目前所不見者。亦如此而已。故處此娑婆濁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