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9-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净土十要-明-成时-第76页

。不念愛欲財寶。不問他事。常獨處。止意不傾動。復化八千億萬那由他人得不退轉。此自性行持。自性精進。非有作功德。雖歷億劫不離一念。以微妙法門離一切行一切劫故。是謂正因正願正行。如伊三點缺一不成。非作得非不作得。先德云。根深果茂。源遠流長。宿因既深。教起亦大。然乎哉。
三顯果德者
華嚴普賢行願品。諸佛如來因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如曠野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諸佛取佛果者依於眾生。若無眾生佛果不成。如漢祖以救民故有百戰。以百戰故登寶位。登寶位故百姓樂業。若無百姓即無如上等事。究而論之。凡行一德一事一利一名者。無眾生皆悉不成。是故我無眾生即不成我。眾生是依我即正。眾生是正我即依。人我平等依正無礙。是法爾故。法爾即自然果德故。向外建立不成果義(縱迷心性向外建立。亦不在心性外。以心性無外故)。
四依因性者
一切眾生皆有如是淨性。譬一精金冶為釵釧溺器。金性是一。溺器者。具薉非金薉故。生佛亦然。同一淨性。但以釵釧溺器而有差別。非是性異。是故博地凡夫十念即生者。以本淨故。阿彌陀佛欲攝受是眾生即攝受者。以眾生本淨故。如鏡中之光非不磨得。非從磨得。生淨土者。非是行願及與念力所能成就。何以故。念行如鑪錘等。但能銷金。無別有金生故。
五順眾生者
樂兒童者以竹馬。樂老耄者以筇鳩。眾生所重惟寶玉衣食。故有自然七寶樓閣妙麗衣服飲食等事。辟火宅諸兒。非羊鹿等車決不肯出。出已純與大車。如來順眾生情說阿彌寶土。眾生生已各各自見細妙淨相無可比喻。方知琉璃硨磲猶如瓦礫。如達官貴人向田舍兒說王宮精麗。姑就彼極珍異者為擬向。非情量所及。如對生盲說色。無所用其方比矣。
六薉相空者
智論。有一子喜在不淨中戲。聚土為穀。以草木為鳥獸。人有奪者。瞋恚啼哭。其父思惟。此事易離。小大自休。眾生愛著不淨臭身及種種五欲。信等五根成就時即能捨離。何以故。若小兒所著是真物。雖至百歲著之轉深。若眾生所著物實有者。雖得五根亦不能捨。以諸法空誑不實。眾生所著即易為訓化。如人少悅色。壯營官。老嗜利。若實可好者。不應年變月易。以變易故。但是情妄。如夢中人喚之即醒。若夢實者雖喚無益。以俱非實。是故佛為一切眾生說淨土法門。
七勝方便者
此方便非自力亦非他力。自性海中具有如是自在功德。一切現成。是故一句聖號無復煩詞。十念功成頓超多劫。如萬竅怒號力在扶搖。因竅顯故。幽谷洞明功在晨曦。因谷見故。一綫蟻孔能穿連山之堤。是水力因蟻透故。一葉葦席能運萬斛之舟。是風力因葦張故。總皆法界性海。無作無為不思議力所現。非自非他。自他具足。故有如是殊勝方便。是謂捷中之捷。徑中之徑。舍此不修。是真愚癡(千古不易之論)。
八導二乘者
二乘避境趨寂。證假涅槃。不得如來法身。受業惑苦。一者無明住地。不得至見煩惱垢濁習氣臰薉究竟滅盡淨波羅蜜果。二者因無明住地有虗妄行未除滅故。不得至見無作無行我波羅蜜果。三者因微細虗妄起無漏業。意生諸陰未除盡故。不得至見極滅遠離樂波羅蜜果。四者變易生死斷續流注。不得至見極無變易常波羅蜜果。以是四種業惑未證真理。如來憫之。教令回斷滅心。修淨土行。令知即空不斷。即有不常。乘大乘智。入涅槃海。
九堅忍力者
龍樹曰。菩薩學般若波羅蜜。常欲不離諸佛。何故。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鞥-合+(白-日+田)]跋致受記莂。若離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如少湯投大氷池。雖消少處反更成氷。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利益反更墜落。聲聞.辟支雖有涅槃利益。無一切智。故不能教導。菩薩如象沒泥。非象不能出。菩薩若入非道。唯佛能救。同大道故。復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導。則無所趣。錯入餘道。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復次。菩薩見佛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益利。豈不一心常欲見佛。如嬰兒不應離母。行道不離糧食。大熱不離凉風冷水。大寒不離火。度深水不離船。病人不離良醫。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益利。佛益利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問云。何得不離諸佛。答。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雖行福德。智慧薄少。雖行智慧。福德薄少。菩薩求佛道要行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須世世不離諸佛。復次。菩薩常愛樂念佛。故捨身受身恒得值佛。如眾生習欲重。受婬鳥身。瞋恚多。生毒蟲中。菩薩不貴轉輪聖王人天福樂。但念諸佛。故隨心所重而受身形。復次。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所以天如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