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而已。
其刺以畢,又不須夜行及遠行,令七日潔,清諍齋戒。所有自來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面向南,冷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嚥氣順之,如嚥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
仙家嚥氣,可以深根固蒂,以子受母氣也。嚥下氣,令腹中嗚,至臍下子氣見母元氣,故日返本還元也。久餌之,令深根以養,固蒂也。故嚥氣津者,此名天池之水,可久餌之,資精氣血,蕩滌五藏,先溉元海,一名離官之水,一名玉池,一名神水,不可唾之,但可餌之,以補精血,可益元海也。
假令丙寅,剛柔失守。
柔得其位,上失其剛也。雖得其交歲,而丙未遷正治天下,辛巳獨治其泉,上位丙失其‘剛干,故中水運不得,運太過也,反受土勝之。
上剛干失守,下柔不可獨主之。
柔干在上,猶言不及,何況柔失剛者也。
中水運非太過,不可執法而定之。
不以諸丙年作其水太過也,當推之天數,而知有虧也。
布天有餘,而失守上正。
天雖主治之,此即布正之化,正司主歲,未得正位也。
天地不合,即律呂音異。
柔干至而呂有音應,剛干未遷而律管無聲,即少羽嗎響,而大羽口□#8也。
如此即天運失序。
雖有化,而非常化也。
後三年變疫。
變有微甚,故有遲速,當推其天數之淺深也。
詳其微甚,差有大小。
大差七分,小差五分。每一分,一十五日。大差速至,小差徐徐而至之也。
徐至即後三年,至甚即首三年。
推數差速,即知運遲。
當先補心俞。
心俞在背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用圓利針,於日中令溫暖,次以手按穴,得其氣動乃咒日:太始上清,丹元守靈。誦之三遍,先想火光於穴下,然後刺,可同身寸之一寸半,留七呼。得氣至,次進針三分。以手彈之,令氣至而下針,得動氣至而徐徐出針。次以手捫其穴,令受針人閉氣三息而嚥氣也。
次五日,可刺腎之所入。
腎之所入,陰谷穴也,在膝內輔骨之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而得之。用圓利針,令口中溫暖,先以手按穴,乃咒日:大微帝君,五氣及真,六辛都司,符扶黑雲。誦之一遍,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得動氣至而急出之。
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剛,亦名失守,即地運皆虛,後三年變水癘,即刺法皆如此矣。
即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辛丑、辛亥、辛酉、辛未、辛巳、辛卯,如此上下失守,皆推大小差而刺之。
其刺如畢,慎其大喜欲情於中,如不忌,即其氣復散也,令靜七日。
七日後神氣實,而水疫不傷。心欲實,令少思。思即傷神。居當澄心,而神守中,即道自降,而其氣復上。人亂想勞神,即陰中鬼王勞神,即神役苦志心亂,故夭人命,實即神和志安,心靜即中也。
假令庚辰,剛柔失守。
乙得其位,上失其庚,即謂柔失其剛也。雖得其歲,即庚未得中位也,乙得下位,□治其地。上位庚失其剛干,故中金運不得太過,反受火勝之也。
上位失守,下位無合。
乙未在下主地,孤立也,上無剛干正之,天運虛。
乙庚金運,故非相招。
上下相招,陰陽相合也。司天與運各得其化。
布天未退,中運勝來。
不以陽年元勝復,支干不合有。
上下相錯,謂之失守。
庚不與乙相對合也。
姑洗林鍾,商音不應也。
失守即同聲不相應也,姑洗,上管庚辰,太商不如應;林鍾,下管乙未,少商獨應矣。
如此即天運化易。
故四序非常也。
三年變大疫。
金疫又名殺疫。
詳其天數,差有微甚。
大差七分,即氣過一百五日,即甚矣。小差五分,即氣過七十五日,即微也。
微即微,三年至。
微即徐也。
甚即甚,三年至。
甚即速也。
當先補肝俞。
肝俞在背第九椎下,兩傍各一寸半。用圓利針,以口溫暖,先以手按穴得動氣,欲下針而咒日:氣從始清,帝符六丁,左施蒼城,右入黃庭。誦之三過#9,先想青氣於穴下,然後刺之三分,得氣而進針,針入五分,動氣至而徐徐出針,以手捫其穴,令受針人嚥氣。
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
肺之所行,經渠穴也,在手寸口陷中,手太陰經也。用圓利針,於口內溫令暖,先以左手按穴,乃咒日:太始上真,五符帝君,元和氣合,司入其神。誦之三遍,刺可同身寸之三分,留二呼,動氣至而出其針也。
刺畢,可靜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氣卻散之。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一。柔干,即上庚獨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孤主之,三年變癘,名日金癘。
亦名殺癘。
其至待時也,詳其地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