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刺之道,虛則補之,實則寫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是謂得道。經絡有血,刺而去之,是謂守法。猶當揣形定氣,先去血脈,而後乃平有餘不足焉。《三部九候論》曰:鈴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寫之,虛則補之,鈴先去其血豚而後調之。此之謂也。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
肝性喜急,故食甘物而取其寬緩也。○新校正云:詳肝色青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六卷,王氏移於此。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小豆作麻。
犬肉李韭皆酸。
心性喜緩,故食酸物而取其收斂也。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杳藍皆苦。
肺喜氣逆,故食苦物而取其宣泄也。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蕾皆鹹。
究斯宜食,乃調利關機之義也。腎為胃關,脾與胃合,故假鹹柔奧以利其關,關利而胃氣乃行,胃行而脾氣方化,故應脾宜味與眾不同也。○新校正云:按上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肝心肺腎食宜皆與前文合,獨脾食鹹宜不用苦,故王氏特注其義。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鸚肉桃蔥皆辛。
腎性喜燥,故食辛物而取其津潤也。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奕。
皆自然之氣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堅散而已。辛亦能潤能散,苦亦能燥能泄,故上文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
之,則其謂苦之燥泄也。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則其謂辛之濡潤也。奕,音軟。
毒藥攻邪,
藥,謂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蟲、魚、烏獸之類,皆可以松邪養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謂之毒藥也。○新校正云:按《本草》云: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故云毒藥攻邪。
五穀為養,
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
五果為助,
謂桃、李、杏、栗、棗也。
五畜為益,
謂牛、羊、豕、犬、鷂也。
五菜為充,
謂葵、蕾、蓬、蔥、韭也。○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日: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氣謂陽化,味日陰施,氣味合和,則補益精氣矣。《陰陽應象大論》日: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又日: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由是則補精益氣,其義可知。○新校正云:按孫思邈云:精以食氣,氣養精以榮色,形以食味,味養形以生力。精順五氣以為靈也,若食氣相惡,則傷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調,則損形也。是以聖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後制藥以防命,氣味溫補以存精形。此之謂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也。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奕,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用五味而調五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鹹,肺以苦,腎以辛者,各隨其宜,欲緩欲收欲奧欲泄欲散欲堅而為用,非以相生相養而為義也。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十七竟
#1依:顧本作『倚』。
#2肝:原作『肺』,據顧本改。
#3樞:顧本作『櫃』。
#4睽:顧本作『揆』。
#5氣:原作『前』,據顧本改。
#6搏:顧本作『搏』。下『搏』字仿此。
#7肝:原作『脾』,據顧本改。
#8脈:原作『臉』,據顧本改。
#9饑:原作『肌』,據顧本改。
#10肺:顧本作『形』。
#11肩:原作『有』,據顧本改。
#12陰:原脫,據顧本補。
經名: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黃帝內經素問》為先秦著作,撰人不詳,唐王冰注釋,宋林億等校正。五十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參校本:明顧從德仿宋刻本,簡稱顧本。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十八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宣明五氣篇
五味所入:酸入肝,
肝合木而味酸也。
辛入肺,
肺合金而味辛也。
苦入心,
心合火而味苦也。
鹹入腎,
腎合水而味鹹也。
甘入脾,
脾合土而味甘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又云:淡入胃。
是謂五入。
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云: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1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