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事勤。在聲為笑,笑,喜聲也。
在變動為憂,
憂可以成務。○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心之憂,在心變動,肺之憂,在肺之志。是則肺主於秋,憂為正也。而心主於夏,變而生憂也。
在竅為舌,.
舌,所以司辨五味也。《金匱真言論》曰: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尋其為竅,則舌義便乖,以其主味,故云舌也。
在味為苦,在志為喜。
在味為苦者,苦,可用燥泄也。在志為喜者,喜,所以和樂也。
喜傷心,
雖志為喜,甚則自傷。
恐勝喜;
恐則腎水并於心火,故勝喜也。《宣明五氣篇》曰:精氣并於腎則恐。
熱傷氣,
熱勝則喘息促急
寒勝熱;
寒為水氣,故勝火熱。
苦傷氣,
以火生也。○新校正云:詳此篇論所傷之旨,其例有三,束方云風傷筋,酸傷筋,中央云濕傷肉,甘傷肉,是自傷者也;南方云熱傷氣,苦傷氣,北方云寒傷血,鹹傷#17血,是傷已所勝;西方云熱傷皮毛,是被勝傷已,辛傷皮毛,是自傷者也。几此五方所傷,有此三例不同。《太素》則俱云自傷。
鹹勝苦。
鹹,水味,故勝火苦。
中央生濕,
陽氣盛薄,陰氣固升,升薄相合,故生濕也。《易義》曰:陽上薄陰,陰能固之,然後蒸而為雨。明濕生於固陰之氣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六月四陽二陰,合蒸以生濕氣也。
濕生土,
土濕則固,明濕生也。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四陽二陰,合而為濕,蒸腐萬物成土也。
土生甘,
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氣之所生也。《尚書洪範》曰:稼穡作甘。
甘生脾,
甘生脾者,凡味之甘者,皆先生長於脾。
脾生肉,
脾生肉者,脾之精氣,生養肉也。
肉生肺,
肉生肺者,《陰陽書》曰:土生金。然脾土之氣,內養肉已,乃生肺金。
脾主口。
脾受水穀,口納五味,故主口。
其在天為濕,
霧露雲雨,濕之用也。
在地為土,
安靜稼穡,土之德也。
在體為肉,
覆裹筋骨,充其形也。
在藏為脾,
其神意也。《道經義》曰:意托脾,意寧則智無散越。
在色為黃,
象土色也。
在音為宮,
官,謂土音,大而和也。《樂記》曰:官亂則荒,其君驕。
在聲為歌,
歌,嘆聲也。
在變動為喊,
喊,謂喊噫,胃寒所生。○新校正云:詳王謂喊為喊噫,噫,非喊也。按楊上善云:喊,氣溯.也。穢,乙劣切。噫,烏界切。
在竅為口,
口,所以司納水穀。
在味為甘,
甘,可用寬緩也。
在志為思。
思,所以知遠也。
思傷脾,
雖志為思,甚則自傷。
怒勝思;
怒則不思,勝可知矣。
濕傷肉,
脾主肉而惡濕,故濕勝則肉傷。
風勝濕;
風為木氣j故勝土濕。
甘傷肉,
亦過節也。○新校正云:按《五運行大論》云:甘傷脾。
酸勝甘。
酸,木味,故勝土甘。
西方生燥,
天氣急切,故生燥。
燥生金,
金燥有聲,則生金也。
金生辛,
几物之味辛者,皆金氣之所生也。《尚書洪範》曰:從革作辛。
辛生肺,
几味之辛者,皆先生長於肺。
肺生皮毛,
肺之精氣,生養皮毛。
皮毛生腎,
《陰陽書》曰:金生水。然肺金之氣,養皮毛已,乃生腎水。
肺主鼻。
肺藏氣,鼻通息,故主鼻。
其在天為燥,
輕急勁強,燥之用也。
在地為金,
堅勁從革,金之性也。
在體為皮毛,
包藏膚勝,捍其邪也。
在藏為肺,
其神魄也。《道經義》曰:魄神#19肺,魄安則德修壽延。
在色為白,
白者,象金色也。
在音為商,
商謂金聲,輕而勁也。《樂記》曰:商亂則陂,其官壞。
在聲為哭,
哭,哀聲也。
在變動為咳,
咳謂咳嗽,所以利咽喉也。
在竅為鼻,
鼻,所以司嗅呼吸。
在味為辛,
辛,可用散潤也。
在志為憂。
憂,深慮也。
憂傷肺,
雖志為憂,過則損也。
喜勝憂;
喜則心火并於肺金,故勝憂也。《宣明五氣篇》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