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通,故諸謀慮取次於膽。咽膽相應,故咽為使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日:膽者中精之府,五藏取次於膽,咽為之使。疑此文誤。
此人者,數謀慮不央,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
胸腹日募,背脊日俞。膽募在乳下二肋#2外,期門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
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言治法具於彼篇,今經已亡。
帝曰:有癮者,一日數十沒,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
是陽氣太盛於外,陰氣不足,故有餘也。○新校正云:詳此十五字,舊作文寫。按《甲乙經》、《太素》并無此文。再詳乃是全元起注,後人誤書於此。今作注書。
太陰脈細微如髮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
□,小便不得也。波,小便也。頸膺如格,言頸與胸膺,如相格拒不順應也。人迎躁盛,謂結喉兩傍脈動,盛滿急數,非常躁速也,胃脈也。太陰脈細微如髮者,謂手大指後同身寸之一寸骨高脈動處。脈,則肺脈也,此正手太陰脈氣之所流,可以候五藏也。
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日厥,死不治,
病瘡數波,身熱如炭,頸膺如格,息氣逆者,皆手太陰脈當洪大而數。今太陰脈反微細如髮者,是病與脈相反也。何以致之?肺氣逆陵於胃而為是,主#3使人迎躁盛也,故日病在太陰,其盛在胃也。以喘息氣逆,故云頗亦在肺也。病因氣逆,證不相應,故病名日厥,死不治也。
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岐伯曰: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裹,亦正死明矣。
外五有餘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內二不足者,一病瘡一日數十波,二太陰脈微細如髮,夫如是者,謂其病在表,則內有二不足,謂其病在裹,則外得五有餘,表裹既不可馮,補寫固難為法,故日此其身不表不裹,亦正死明矣。
帝曰: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日何?安所得之?
夫百病者,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也。然始生有形,未犯邪氣,已有巔疾,豈邪氣素傷邪#4?故問之。巔,謂上巔,則頭首也。
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
精氣,謂陽之精氣也。
帝曰:有病癮然如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為何病?
□然,謂面目浮起而色雜也。大緊,謂如弓弦也。大即為氣,緊即為寒,寒氣內薄,而反無痛,與眾別異,常故問之也。
岐伯曰:病生在腎,名為腎風。
脈如弓弦,大而且緊,勞氣內蓄,寒復內爭,勞氣薄寒,故化為風,風勝於腎,故日腎風。
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已心氣痿者死。
腎水受風,心火痿弱,火水俱困,故又死。
帝曰:善。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二十八竟
#1二:原作『一』,據顧本改。
#2肋:原作『筋』,據顧本改。
#3主:顧本作『上』。
#4邪:原作『即』,據顧本改。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二十九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大奇論篇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即為腫。
滿,謂脈氣滿,實也。腫,謂癱腫也。藏氣滿,乃如是。
肺之雍,喘而兩□滿。
肺藏氣而外主息,其脈支別者,從肺系橫出腋#1下,故喘而兩□滿也。○新校正云:詳肺雍、肝雍、腎雍,《甲乙經》俱作癰。
肝雍,兩肚滿,外則驚,不得小便。
肝之脈,循股陰入髦中,環陰器,抵少腹,上貫肝鬲,布脅肋,故朕滿不得小便也。肝主驚駭,故外則驚。
腎雍,腳下至少腹滿,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腳下作腦下。腳當作朕,不得言腳下至少腹也。
腔有大小,髒腑大跛,易偏枯。
衝詠者,經脈之海,與少陰之絡俱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康,斜入胭中,循腑骨內康,并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上行者出齊下同身寸之三寸。故如是。若血氣變易,為偏枯也。
心脈滿大,瘠癒筋攣。
心脈滿大,則肝氣下流,熱氣內薄,筋乾血涸,故痛疼而筋攣。
肝脈小急,癥德筋攣。
肝養筋,內藏血,肝氣受寒,故痛應而筋孿。脈小急者,寒也。
肝脈騖暴,有所驚駭,
騖,謂馳騖,言其迅急也。陽氣內薄,故發為驚也。
脈不至若瘡,不治自已。
肝氣若厥,厥則脈不通,厥退則脈復通矣。又其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故脈不至若瘠,不治亦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