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以成其疹,
疹,謂久病也。反法而治,則胎死不去,遂成久固之疹病。
然後調之。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無此四字。按全元起注云:所謂不治者,其身九月而瘠,身重不得為治,須十月滿生後復如常也,然後調之。則此四字本全元起注文誤書於此,當刪去之。
所謂無損不足者,身贏瘦,無用鑱石也。
妊娠九月,筋骨瘦勞,力少身重,又拒於穀,故身形贏瘦,不可以鑱石傷也。鑱,鋤銜切。
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故曰疹成也。
胎約胞絡,腎氣不通,因而泄之,腎精隨出,精液內竭,胎則不全,胎死腹中,著而不去,由此獨擅,故疹成焉。
帝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腹中無形,脅下逆滿,頻歲不愈,息且形之,氣逆息難,故名息積也。氣不在胃,故不妨於食也,灸之則火熱內爍,氣化為風,刺之則鈴寫其經,轉成虛敗,故不可灸刺。是可積為導引,使氣流行,久以藥攻,內.消瘀蓄,則可矣。若獨憑其藥,而不積為導引,則藥亦不能獨治之也。
帝曰:人有身體髒股腑皆腫,環齊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日伏梁,
以衝脈病,故名日伏梁。然衝脈者,與足少陰之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康,斜入胭中,循腑骨內廉,并足少陰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上行者,出齊下同身寸之三寸關元之分,俠齊直上,循腹各行會於咽喉。故身體脾皆腫,繞齊而痛,名日伏粱。環,謂圓繞如環也。
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
大腸,廣腸也。經說大腸,當言迴腸也。何者?《靈樞經》曰:迴腸當齊,右環迴周葉積而下,廣腸附脊,以受迴腸,左環葉積上下辟大。尋此則是迴腸,非應言大腸也。然大腸迴腸俱與肺合,從合而命,故通日大腸也。
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也。
以衝脈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其上行者,起於胞中,上出齊下關元之分。故動之則為水而溺澀也。動,謂齊其毒藥而擊動之,使其大下也。此一問答之義,與《腹中論》同,以為奇病,故重出於此。
帝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此為何病?
筋急,謂掌後尺中兩筋急也。《脈要精微論》曰:尺外以候腎,尺裹以候腹中。今尺脈數急,脈數為熱,熱當筋緩,反尺中筋急而見,腹中筋當急,故問為病乎?《靈樞經》曰:熱即筋緩,寒即筋急。
岐伯曰:此所謂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腹急,謂俠齊腎筋俱急。以尺裹侯腹中,故見尺中筋急,則鈴腹中拘急矣。色見,謂見於面部也。夫相五色者,白為寒,黑為寒,故二色見,病彌甚也。
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
頭痛之疾,不當逾月,數年不愈,故怪而問之。
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
夫腦為髓,主齒,是骨餘。腦逆反寒骨亦寒入,故令頭痛,齒亦痛。
病名日厥逆。帝曰:善。
全注:人先生於腦,緣有腦則有骨髓,齒者骨之本也。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
□,謂熱也。脾熱則四藏同稟,故五氣上溢也。生因脾熱,故日脾□。
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脾熱內滲,津液在脾,胃穀化餘,精氣隨溢,口通脾氣,故口甘。津液在脾,是脾之濕。
此肥美之所發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發作致。
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食肥則勝理密,陽氣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內熱。甘者性氣和緩而發散逆,故甘令人中滿。然內熱則陽氣炎上,炎上則欲飲而啞乾,中滿則陳氣有餘,有餘則脾氣上溢,故日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也。《陰陽應象大論》日:辛甘發散為陽。《靈樞經》日:甘多食之令人悶。然從中滿以生之。○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消渴作消□。
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蘭,謂蘭草也。神農日:蘭草味辛熱平,利水道,辟不祥,胸中痰僻也。除,謂去也。陳,謂久也。言蘭除陳久甘肥不化之氣者,以辛能發散故也。《藏氣法時論》日:辛者,散也。○新校正云:按《本草》蘭性平,不言熱。
帝日:有病口苦,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日:病名日膽□。
亦謂熱也。膽汁味苦,故口苦。○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無口苦取陽陵泉六字。詳前後文勢,疑此為誤。
夫肝者,中之將也,取央於膽,咽為之使。
《靈蘭秘典論》日: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央斷出焉。肝與膽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