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69页

又曰∶不因梦而自泄者,谓之精滑,皆相火所动也。
东垣曰∶面色白而不泽,悲愁欲哭,脉按之空虚,是为脱精脱神,宜峻补肝肾,收敛补气,补益元阳。
《医鉴》曰∶童男阳盛,情动于中,志有所慕而不得,遂成夜梦而遗精,慎不可补,宜清心定志。
张子和曰∶茎中作痛,痛极则痒,或阴茎挺纵不收,或出白物如精,随溲而下,得之于房室劳伤,及邪术 所使,谓之白淫,宜以降心火之剂下之。
《真诰》曰∶精者人之神,明者身之宝,劳多则精散,营兢则明消。
经曰∶心火旺盛,肾水不足,心有所欲,速于感动,疾于施泄。
又曰∶肾在志为恐。
又曰∶胃为恐。(注曰∶胃热则肾气微弱,故为恐。)
又曰∶精气并于肾则恐,由心虚而肾气并之,故为恐。
《灵枢》曰∶足少阴之脉病,善恐。
又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
又曰∶恐惧者神荡散而不收。
又曰∶恐则气下。(注曰∶上焦固禁下焦气还,故气不行矣。)
子和曰∶肝藏血,血不足则恐。
《纲目》曰∶恐与惊相似,然惊者,为自不知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乃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 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必须人为伴侣,方不恐,或夜必用灯烛,亦恐惧者是也。
《灵枢》曰∶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善忘其前言。
经曰∶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
丹溪曰∶恐伤肾者,以思胜之,以忧解之。
经曰∶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 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所以圣人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 旨微矣。
《直指》曰∶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脏制在肾,气虚不能管摄,因小便而出者,曰尿精,因见闻而出者,曰漏精。
《入门》曰∶初因君火不宁,久则相火擅权,精元一于走而不固,甚则夜失连连,日亦滑流不已,宜坎离 丸。知柏用童便九蒸、九晒、九露,地黄煎膏丸,盐汤下。
又曰∶梦遗不可作虚冷,亦有经络热而得之。
《脉经》曰∶男子脉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也。
又曰∶涩脉为精血不足之候,丈夫脉涩号伤精。
又曰∶涩为精竭血枯。
《脉诀》曰∶遗精血浊,当验与尺,结芤动紧,二证之的。
《医鉴》曰∶微涩伤精。
戴氏曰∶梦遗精滑,皆相火所动,久则有虚,而无寒也。
又曰∶梦遗日久,气下陷宜升提肾气以归原。
《本事》曰∶肾气闭,即泄精。
又曰∶肾藏精,盖肾能摄精气,以生育人伦者也。或育或散,皆主于肾,今肾气衰,则一身之精气无所管 摄,故妄行而出不时。
《纲目》曰∶梦遗属郁滞者居大半,庸医不知其郁,但用涩剂固脱,殊不知愈涩愈郁,其病反甚。
仲景曰∶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经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
《灵枢》曰∶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经曰∶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
又曰∶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又曰∶肾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又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又曰∶肾病禁犯 HT ,热食温炙衣。
《纲目》曰∶肾本无实,不可泻。
钱氏曰∶只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药。
《纲目》曰∶左肾属水,水不足则阴虚,宜六味地黄丸。右肾属火,火不足则阳虚,宜八味丸,加减八味丸。
又曰∶六味地黄丸,血虚阴衰,熟地黄为君;精滑山茱萸为君;小便若多,或少,或赤,或白,茯苓为君;
小便淋涩,泽泻为君;心气不足,丹皮为君;皮肤干涩,山药为君。
《入门》曰∶小便清利,脉沉迟,是冷气归肾。小便赤涩,脉沉数,是热气归命门。是肾与命门脉同者,
谓其所受之病同归于膀胱一府也。
经曰∶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金匮真言论曰∶冬气者,病在四肢,肾之应也。
《灵枢》曰∶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 相亲,则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
仲景曰∶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脉浮而洪,身汗如雨,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 仁,乍静乍乱者,此为命门绝也。
《脉经》曰∶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为暴枯,面为正黑,目中黄色,腰中欲折,自汗如流水。一云∶ 人中平,十日死。
梦与鬼交泄精,名曰梦遗。专主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