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一升)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肺伤汤内容:主肺气不足而短气,咳唾脓血不得卧方∶ 人参 生姜(切) 桂心(各二两) 阿胶(炙) 紫菀(各一两) 干地黄(四两) 桑 根白皮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桑根白皮二十沸,去滓纳药,煮取二升五合,次纳饴 糖令烊,分三服。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伤中汤内容:主伤中肺气不足,胁下痛上气,咳唾脓血,不欲食,恶风,目视 ,足胫肿 生地黄(半斤,切) 桑根白皮(三升,切) 生姜(五累) 白胶(五挺) 麻子仁 芎 (
各一升) 紫菀(三两) 麦种 饴糖(各一升) 桂心(二尺) 人参 甘草(炙,各一 两)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二斗,煮桑根白皮取七升,去滓,纳药煮取五升,澄去滓,纳 饴 糖煎取三升,分为三服。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温液汤内容: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方∶ 甘草(三两)
上一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肺痈咳,脑中满而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者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不吐脓也。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补肺散内容:主肺气不足,胸痛牵背,上气失声方∶ 白石英 五味子(各五分) 桂心(二两) 大枣(五枚,擘) 麦门冬(去心) 款 冬花 桑 白皮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
上九味,捣筛为散,以水一升煮枣取八合,及热,投一方寸匕,服日三。亦可以酒煮,
以知为度。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补肺丸内容:主肺气不足,失声胸痛,上气息鸣方∶ 麦门冬(去心) 款冬花 白石英 桑根白皮 桂心(各二两) 五味子(三合) 钟 乳(
五分,研为粉) 干姜(一两) 大枣(一百枚)
上九味,捣筛为末,以枣膏和为丸如梧子大,以饮下十五丸,日三。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泻肺散内容:主醉酒劳窘,汗出当风,胸中少气,口干喘息胸痛,甚者吐逆致吐血方∶ 款冬花 桂心 附子(炮,去皮)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五味子 紫菀 苁蓉 杏 仁(
去皮尖双仁,熬) 桃仁(去皮尖双仁,各五分,熬) 当归 续断 远志(去心) 茯苓 石 斛(各一两) 细辛 干姜(各一两半) 百部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八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泻脾汤内容:主脾脏气实,胸中满,不能食方∶ 茯苓(四两) 浓朴(四两,炙) 桂心(五两) 生姜(八两,切) 半夏(一升,
洗去滑)
人参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又主冷气在脾脏,走在四肢,手足流肿,
亦逐水气。
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及呕吐反胃,并主之方∶ 大黄(六两)
上一味,破,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
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泻脾汤内容:主脾气不足,虚冷注下腹痛方∶ 当归 干姜 黄连 龙骨 赤石脂 人参(各三两) 橘皮 附子(炮,去皮) 秦皮 大 黄(各二两) 半夏(五两,洗)
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合,分四服。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补脾汤内容:主不欲食,留腹中,或上或下,烦闷,得食辄呕欲吐,吐已即胀满不消,噫腥臭发热,
四肢肿而苦下体重,不能自胜方∶ 麻子仁(三合) 禹余粮(二两) 桑根白皮(一斤) 大枣(一百枚,擘) 黄连 干 姜白 术甘草(炙,各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半,去滓,得二升九合,日一服,三日令尽,老小任意加 减。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建脾汤内容:主脾气不调,使人身重如石,欲食即呕,四肢酸削不收方∶ 生地黄 黄 芍药 甘草(各一两,炙) 生姜(二两) 白蜜(一升)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蜜,搅令微沸,服八合,日三夜一。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柔脾汤内容:主脾气不足,下焦虚冷,胸中满塞,汗出胁下支满,或吐血及下血方∶ 干地黄(三两) 黄 芍药 甘草(炙,各一两)
上四味,切,以酒三升渍之,三斗米下蒸。以铜器承取汁,随多少服之。
<目录>卷第十五·补益\补五脏第四<篇名>温脾汤内容:主脾气不足,虚弱下痢,上入下出方∶ 干姜 大黄(各三两) 人参 附子(炮,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