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白皮(一分) 白术(四分) 知母(一分) 雌黄(一分) 干地黄(一分)
皮(四分) 独活(一分) 椒(一百枚) 青黛(一分) 斑蝥(一分) 白芷(一分) 柏 脂(一分) 夕药(一分) 海苔(一分) 当归(一分)
上十五物,合捣作散,下筛,服一钱匕,日三。病在里空腹服,在外先食后服之。又方∶ 无斑蝥、术。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蛴螬方第二十二内容:《病源论》云∶蛴螬 者,恐惧愁忧思虑,哭泣不止,余毒变化所生也。始发之时,在 其颈项,无头尾,如枣核,或移动皮中,使人寒热心满,其根在心。
《刘涓子方》云∶治蛴螬 ,始发颈,无头尾,如枣核块,块多在皮中,使人寒热心满。
此因喜怒哭泣。
空青(二分) 当归(二分) 细辛(一两) 干 肉〔一分(一方用皮)〕 枸杞根 (一分) 斑蝥(一分,去翅) 地胆(一分) 干鸟脑(如三大豆)
上八物,合冶下筛,作散。服方寸匕,日三,以酢浆下散。病在上,倒输卧;在下,高 枕,使药流下。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浮沮方第二十三内容:《病源论》云∶浮疽 者,因恚结驰思,往反变化所生。始发之时,在于颈项,亦在腋 下,如两指无头尾,使人寒热欲呕吐,其根在胆。
《刘涓子方》∶治浮疽 ,始发于颈,如两指,使人寒热欲卧。得之因思虑忧满,其根 在胆。地胆主之。甘草为佐方∶ 石硫黄(一分) 干姜(一分) 龙胆草(二分) 细辛(二分) 地胆(一分,去翅)
石决明(一分,去皮) 续断(一分) 大黄(半分) 阴芦根(一分)
上九物,下筛,敷疮上,日四、五。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瘰方第二十四内容:《病源论》云∶瘰 者,因强力入水,坐湿地,或新沐浴,汗入头中,流在颈上之所 生也。始发之时,在其颈项,恒有脓,使人寒热,其根在肾。
《刘涓子方》∶治瘰 ,始发于颈,有根,令人寒热,此得之新沐,汁入头中,下流 于颈。
茯苓(一两) 续断(一分) 矾石(二分) 干地黄(一分) 空青(一分) 石 (一分,炼) 干姜(一分) 桔梗(一分) 蜀椒(一分) 恒山皮(一分) 斑蝥(一 分) 鸟脑(一分,熬) 附子(一合,炮) 干姜(一分)干狸肉(一分)
上十五物,捣合下筛,以白蜜和,酒服如大豆十丸,日再。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转脉方第二十五内容:《病源方》云∶转脉 者,因饮酒大醉,夜卧不安,惊欲呕,转侧失枕之所生也。始发 之时,在于颈项,濯濯脉转。身如振使人寒热,其根在小肠。
《刘涓子方》∶治转脉 ,始发于颈,濯濯脉转,身始振,寒热。此得之惊卧失枕。
绿青(二分) 人参(二分) 当归(二两) 升麻(一分) 麦门冬(一两,去心) 大 黄(二分) 钟乳(二分) 桂心(二两) 甘草(半分) 防风(一分) 白术(一分) 地 胆(一分) 续断(一分) 麝香(一分,末) 石(半分生用之)
上十五物,合捣,下筛,麝香末筛合,更捣令调,白蜜和如大豆,温酒服十丸,日三。
勿食生菜、生鱼、肥肉,忌房内,满百日令得,都瘥。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蜣螂方第二十六内容:《病源论》云∶蜣螂 者,由饮食居处,有蜣螂之毒瓦斯,入于脏腑,流于经脉所生也。
初生之时,其状如鼠乳,直下肿如覆手,而痒,搔之疼痹,至百日有七,八孔,入三寸,中 生蜣螂,乃有百数,蜣螂成尾,自覆刺人,大如盂升,至三年杀人。
《千金方》∶治蜣螂 方∶ 牛屎灰,和腊月猪膏敷之。
又方∶热牛屎涂之。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蚯蚓方第二十七内容:《病源论》云∶蚯蚓 者,由居处饮食,有蚯蚓之气,或因饮食入腹内,流于经脉所生。
其根在大肠,其状,肿核溃汁漏之。
《集验方》∶蚯蚓 方∶ 取蝼蛄脑二七枚,酒和敷疮上。
《刘涓子方》∶治蚯蚓 方∶ 鸭膏和胡粉,敷疮上,已灵。
《千金方》∶有蚯蚓 方∶ 蚯蚓尿、鸡尿末之,以二月牡猪下颔髓和敷。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蚁方第二十八内容:《病源论》云∶蚁 者,由饮食有蚁精气,毒入于五脏,流出经脉,多着颈项,戢戢然 小肿核细,而乃遍身体。
《集验方》∶蚁 方∶ 半夏一果,捣作屑,以鸭膏和,敷疮上。
《千金方》∶蚁 方∶ 皮、肝、心灰末,酒服一钱匕。
又方∶雄鸡灰末敷之。
又方∶鼠灰敷之。
《葛氏方》∶若疮多而孔少者,是蚁 。
烧陵鲤鳃甲,猪膏和敷,佳。
<目录>卷第十六<篇名>治蝎方第二十九内容:《病源论》云∶蝎 者,饮食居处,有蝎之毒瓦斯,入于脏流于经脉。或生腋下,或生颈 边,肿起如蝎虫之形,寒热而溃成 。久则疮里生细蝎。
《千金方》∶有蝎 ,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