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惟定惊 安 魂 【禁忌】经疏曰。龙齿禁忌。约与骨相似。
以上泻剂鳞部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真珠内容:味甘咸。性寒。无毒。禀太阴之精气而结成。降也。阴也。
【主治】主手足皮肤逆胪。镇心。绵裹塞耳。主聋。敷面令人润泽好颜色。粉点目中。
主肤 胞衣。点 【归经】入心肝二经。为泄热定惊之品(水精所孕水能制火故专治火热症)
【前论】陆佃曰。蛤蚌无阴阳牝牡。须雀化成。故能生珠。专一于阴精也。 庵曰。
虽 云 假 【禁忌】经疏曰。凡病。不由火热者忌。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石决明内容:味咸。性平。无毒。得水中之阴气而生。可升可降。阴也。畏旋复花。
【主治】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别录) 肝肺风热。骨蒸劳热。(李 ) 通五 淋。(
【归经】入肝经。为专除风热之品。
【前论】无己曰。石决明咸寒。入血除热。又能入肾补阴。
鳌按、石决明大补肝阴。肝经不足者。断不可少。
【炮制】李 曰。凡用。磨去粗皮。面裹煨熟。捣研极细。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海蛤粉内容:味咸。性寒。无毒。禀水中之阴气而生。降也。阴也。曰海者。别于江湖地泽所生也。
【主治】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同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 痛。
散肿毒。治 【归经】入心肾二经。为软坚润下之品。
【前论】仲淳曰。诸痰皆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得此能软坚润下。故痰消。
【禁忌】经疏曰。虽善消痰积血块。然脾胃虚寒。宜少用。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瓦楞子内容:味咸。性平。无毒。禀水中阳气而生。降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一切血气。冷气。症癖。火 醋淬。醋丸服。(日华) 化痰积。消血块。(丹 溪)
【归经】入肝经。兼入肺脾二经。为软坚散结之品。
【前论】吴瑞曰。瓦楞消痰。其功最大。凡痰膈病用之如神。
【炮制】雷公曰。取陈久者。火 赤。米醋淬三度。出火毒。研粉。
以上泻剂介部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水蛭内容:味苦咸。性平。有毒。畏锻石、食盐。
【主治】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本经) 堕胎。(别录) 治折伤跌扑 有效。
【归经】入肝膀胱二经。为破血泄结之品。
【前论】无己曰。咸走血。苦胜血。用水蛭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去肝经聚血。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五谷虫内容:即粪中蛆。味甘咸。性寒。无毒。
【主治】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大明)
【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去热疗疳之品。(幼科要药)
【前论】宁原曰。粪蛆专能消积。以其健脾扶胃也。积消则饮食停滞之热毒亦清矣。
【炮制】备要曰。凡使。漂极净。晒干。或炒或 为末用。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虻虫内容:味苦。性微寒。有毒。降也。阴也。恶麻黄。
【主治】主逐瘀血。破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本经) 女子月水 不 通。
【归经】入肝经。兼入三焦经。为破血泄结之品。(肝经血分药)
【前论】河间曰。虻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为用也。 无己曰。苦走血。血结不行者。
以苦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蟾蜍内容:味辛。性寒。微毒。禀土金之精气。上应月魄而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疗阴蚀疽疠恶疮。 犬伤疮。
能 一切 子大 腰眼并 (别 捣汁服 【归经】入胃经。为杀虫拔毒之品。(疳积痈疽诸疮要药)
【前论】东垣曰。蟾蜍。土之精也。上应月魄而性灵异。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诸 方所 蟾蜍 消积 拔疔 水。
浑身水肿。及单腹胀者。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自消。
【炮制】经疏曰。凡使蟾酥。用人乳化开。切不可入人目。若误入。赤肿欲盲。急以紫 草汁 <目录>卷七
泻剂下<篇名>白颈蚯蚓内容:味咸。性寒。无毒。得土中阴水之气而生。降也。阴中阴也。畏葱、盐。
【主治】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本经) 化为水。疗伤寒温病伏热发狂。大腹黄 疸。
(
人小 热痢 入轻粉 【归经】入胃轻。为清热利水之品。
【前论】苏颂曰。肾脏风下注病。不可缺也。香港脚药必须用之为使。然亦有毒。不可过 剂。
行湿 得 【禁忌】经疏曰。蚯蚓性大寒。能除有余邪热。故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忌。温 病无 复有 【炮制】吴瑞曰。凡使。有炙为末。有阴干研末。有化水。有生捣。各随方法。
以上泻剂虫部 <目录>卷八<篇名>轻剂内容:徐之才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