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6-要药分剂-第31页

除天行热病。不可施之虚寒脾弱之人。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青黛内容:味咸。性寒。无毒。此即染淀瓮上沫紫碧色者。市肆以干淀充之。便有锻石。宜水飞 淘净锻石。其淀。乃蓝与锻石作成者。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止血拔毒杀虫之功更胜于蓝。
蓝叶汁。即生蓝叶可以染青者。如一时不得。以青布浸汁亦善。
【主治】主消食积。(丹溪)主泻肝。散五脏郁火。解中下焦蕴蓄风热。吐咯痢血。小 儿 惊 止 吐衄血。金疮血闷。除烦止渴。女人产后血晕。小儿壮热热疳。(大明)〔青布〕解诸物毒。
天行热毒。小儿丹毒。并渍汁饮。烧灰敷恶疮。(医鉴)
【归经】入肝经。为除热解毒之品。(兼能凉血)
【前论】丹溪曰。蓝属水。能使败血分归经络。安常曰。诸蓝性味皆不甚远。故皆能杀 虫除 【禁忌】经疏曰。凡血症。非血分实热而由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气因空上炎。发为 唾咯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蓄内容: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本经)疗女子阴蚀。(别录)煮汁饮小儿。治蛔虫 有验。
【归经】入胃膀胱二经。为泄热下行之品。
【前论】云岐曰。热淋涩痛不得通利者。湿热郁于下焦也。 蓄煎汤频饮效。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芦根内容:味甘。性寒。无毒。禀土之冲气兼感水之阴气以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消渴。客热。止小便数。(别录)胃中热。伤寒内热弥良。(苏恭)解大热。
开胃。
尖。主膈 验。(苏 【归经】入肺脾肾三经。为清热止呕之品。
【前论】丹溪曰。甘益胃。寒降火。故能治疗以上诸症。
【禁忌】经疏曰。因寒霍乱作胀。因寒呕吐。均忌。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紫菀内容:味苦辛。性平。无毒。感春夏气化。兼得地中金性以生。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款冬 为使。恶天雄、瞿麦、 本、雷丸、远志。畏茵陈。
【主治】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本经)疗咳吐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小儿 惊 痫。
(好 【归经】入肺经。兼入胃经。为清金泄火之品。(紫入血分 辛不燥润不寒补不滞)
【前论】思邈曰。此能治妇人小便卒不得出者。研末。井水服三撮。即通。小便血者。
服五 【禁忌】经疏曰。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也。忌独用多用。即用亦须与二冬、百部、
桑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决明子内容:此马蹄决明也。味甘苦咸。性微寒。无毒。得水土阴精之气。兼禀乎清阳以生。恶 仁。捣碎煎。
【主治】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疗唇口青。久服益精光。(本经)助肝 气。
除 【归经】入肝胆二经。为泻肝明目之品。(肝家正药)
【前论】仲淳曰。补肝明目益精。除肝脏热之要药也。此疗目疾外。无他用。故无禁忌。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紫花地丁内容:味辛苦。性寒。无毒。
【主治】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 。无名肿毒。恶疮。(纲目)
【归经】入肝脾二经。为除热解毒之品。(外科要药)
【前论】宁原曰。研末酒服三钱。能治黄胆内热。
鳌按、紫花地丁纲目止疗外科症。但考古人每用治黄胆喉痹。取其泻湿除热之功也。大 方家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射干内容:即紫蝴蝶根。味苦。性平。有毒。禀金气而兼火气以生。降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本经)
疗 老血 破症 痰。治 【归经】入心心包三焦三经。兼入肺肝脾三经。为清火解毒。散血消痰之品。
【前论】丹溪曰。射干属金有木与火。行足厥阴手足太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 治便 宁 【禁忌】经疏曰。性不益阴。凡脾胃弱。脏寒。气血虚。病无实热。均忌。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马兜铃内容:味苦。性寒。无毒。感冬气兼金气而生。降也。阴中微阳也。
【主治】主肺热咳嗽。痰结喘促。血痔 疮。(开宝)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 不 止。
【归经】入肺经。为清热下气之品。(辛苦降肺气性寒清肺热)
【前论】时珍曰。体轻而虚。熟则四开。为肺之象。故能入肺。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
非取 吐虫 【禁忌】经疏曰。肺虚寒咳嗽。或寒痰作喘者。均忌。
【炮制】雷公曰。凡使。取净子焙用。
<目录>卷六
泻剂上<篇名>栝蒌实内容:全用为实。味苦甘。性寒。无毒。禀天地清寒之气而生。降也。阴也。恶干姜。畏 反乌头。
【主治】主胸痹。(本经)洗涤胸中垢腻。此即连汁并子而言也。(丹溪)治气喘。结胸。
痰嗽 润降 用。又 经)除 消肿毒。
【归经】入肺经。为润肺降气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