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1-药征-第3页

云∶拘急不得转侧。
以上十方,甘草皆三两。
排脓汤证。阙。(说在桔梗部)
谓胃承气汤证曰∶不吐、不下、心烦。
桃核承气汤证曰∶其人如狂。又云∶少腹急结。
桂枝加桂汤证曰∶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曰∶惊狂、起卧不安。
以上五方,甘草皆二两。
上历观此诸方。无论急迫,其他曰痛、曰厥、曰烦、曰悸、曰咳、曰上逆、曰惊狂、曰 悲伤、曰痞硬、曰利下,皆甘草所主。而有所急迫者也,仲景用甘草也;其急迫剧者,则用 甘草亦多。不剧者,则用甘草亦少。由是观之,甘草之治急迫也明矣。古语曰∶病者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其斯甘草之谓乎?仲景用甘草之方甚多,然其所用者,不巡前证,故不枚举 焉。
凡征多而证明者,不枚举其征,下皆效之。
互 考 甘草汤证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凡其急迫而痛者,甘草治之。
其有脓者,桔梗治之。今以其急迫而痛,故与甘草汤。而其不差者,已有脓也。故与桔梗汤,
据 芍药甘草附子汤,其证不具也。为则按其章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是恶寒者,附子 主之。而芍药、甘草,则无主证也。故此章之义,以芍药甘草汤。脚挛急者,而随此恶寒,
则此证始备矣。为则按∶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俱有甘草。而大小承气汤、浓朴三物汤,
皆无甘草也。
汤证曰∶或如狂、或少腹急结,是虽有结实。然狂与急结,此皆为急迫,故用甘草也。大小 承气汤、浓朴三物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俱解其结毒耳。故无甘草也,学人详诸。
辨 误 陶弘景曰∶此草最为众药之主。孙思邈曰∶解百药之毒。甄权曰∶诸药中,甘草为君,
治七十二种金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呜呼?此说一出,而天下无复知 甘草之本功,不亦悲哉?若从三子之说,则诸凡解毒,唯须此一味而足矣!今必不能,然则 其说之非也可以知已。夫欲知诸药本功,则就长沙方中,推历其有无多少。与其去加,引之 于其证。则其本功,可得而知也。而长沙方中,无甘草者居半,不可谡众药之主也,亦可以 见已。古语曰∶攻病以毒药,药皆毒,毒即能。若解其毒,何功之有?不思之甚矣。学人察 诸。夫陶弘景、孙思邈者,医家之俊杰,博治之君子也。故后世尊奉之至矣。而谓甘草众药 之主,谓解百药之毒,岂得无征乎?考之长沙方中,半夏泻心汤本甘草三两,而甘草泻心汤 更加一两,是足前为四两,而误药后用之,陶、孙盖卒尔见之,谓为解药毒也。呜呼?夫人 之过也,各于其党。故观二子之过,斯知尊信仲景之至矣。向使陶、孙知仲景误药后,所以 用甘草,与不必改其过何也?陶、孙诚俊杰也,俊杰何为文其过乎?由是观之,陶、孙实不 知甘草之本功也,亦后世之不幸哉!
东垣李氏曰∶生用则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是仲景 所不言也。五藏浮说,战国以降,今欲为疾医乎?则不可言五藏也。五藏浮说,战国以降,
不可从也。
品 考 甘草 华产上品,本邦所产者,不堪用也。余家唯锉用之也。
<目录>卷上<篇名>黄内容:主治肌表之水也。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旁治身体肿或不仁者。
考 证 芍桂枝苦酒汤证曰∶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又云∶汗沾衣、色正黄加 汁;防己黄 汤证曰∶身重、汗出恶风。
以上二方,黄 皆五两。
防己茯苓汤证曰∶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
黄 桂枝五物汤证曰∶身体不仁。
以上二方,黄 皆三两。
桂枝加黄 汤证曰∶身常暮盗汗出者。又云∶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 弛痛、如 有物在皮中状。
以上一方,黄 二两。
黄 建中汤证,不具也。
以上一方,黄 一两半。
上历观此诸方,黄 主治肌表之水也。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能治身体肿或不仁 者,是肿与不仁,亦皆肌表之水也。
互 考 芍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 汤,同治黄汗也。而 芍桂枝苦酒汤证曰∶汗沾衣,是汗 甚多也。桂枝加黄 汤证曰∶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是汗少也。以此考之,汗之多少,即 用黄 多少,则其功的然可知矣。
防己黄 汤、防己茯苓汤。同治肌肤水肿也。而黄 有多少。防己黄 汤证曰∶身重汗 出。防己茯苓汤证曰∶水气在皮肤中,此随水气多少,而黄 亦有多少。则黄 治肌表之水 明矣。故 芍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 汤,随汗之多少,而用黄 亦有多少也。
黄 桂枝五物汤证曰∶身体不仁。为则按∶仲景之治不仁,虽随其所在,处方不同。而 历观其药,皆是治水也。然则不仁,是水病也。故小腹不仁、小便不利者,用八味丸以利小 便,则不仁自治。是不仁者,水也。学人思诸。
防己黄 汤,《金匮要略》载其分量与《外台秘要》异。为则夷考其得失,《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