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又早世,遂至叛将称戈,孱王奉版,沦胥以亡。天也,抑人也。
清人设台湾府,领县三:附郭亦曰台湾,南凤山,北诸罗;分驻镇道,隶福建布政司,翘然为台首府。六十年夏,朱一贵起兵,破府治,全台俱没。六月,一贵灭。干陆五十一年,林爽文陷彰化,攻诸罗。庄大田以兵数万,四路合围,力守不下。蔡牵之乱,林恭之乱,亦攻府治;而士民戮力,城赖以存。则以府治为财赋之区,一旦失守,大局垂危,故筹防尤重。光绪十四年建省,改台湾府为台南,县曰安平,而政令移于台北。然文教之兴,尚冠全土,士习诗书,人怀礼义,延平之风,犹未坠也。
今为州。
○半月城
台南固无城也。雍正元年,知县周锺瑄始围木栅,建七门。十一年,巡抚鄂弥达奏请建城,廷议不可。乃环植刺竹,而缺其西。乾隆五十三年,大学士福康安复奏筑城,为门八,东、南、北悉旧址,而西方临海,内缩一百五十余丈,状如半月沉江,故谓之半月城。今毁。
○大东门
大东门一名迎春门。林爽文之役,庄大田自凤山来,以庄锡舍攻小南,谢桧攻大东,林永攻大北,许尚攻小北,四路合围,号称十万。总督常青分所部御之。自佩弓矢,登大东门督战。义勇数万,自晨战至日中。锡舍忽倒戈降,大田退。今城已毁,门尚存。
○春牛埔
春牛埔在大东门外。故事:立春之前一日,有司迎春于此。春牛过处,男女杂观,衣香旗影,相错于途,亦太平乐事也。朱一贵之役,总兵欧阳凯驻春牛埔,军中夜哗,翌日一贵至,凯被杀,镇兵多没,一贵遂入府治。今迎春之礼已废,而一贵之事尚有道者;然蔓草荒烟,后之人将不知其迹矣。
○鲫潭
鲫潭在小东门外,广袤三十余里,溉田甚多,望之若湖,故县志有鲫潭霁月之景。潭鱼极肥,郑氏取以供膳。其后有司祈雨于此,又名龙潭。今淤。
○安平
安平为台南门户,距府治约四里。前以舟楫往来,故有安平晚渡之景。荷兰时,筑赤嵌械,一名台湾城。延平入台,改名安平,志故土也。清代设水师副将,以控制海疆。同治三年,始设海关。十年,英领事与人民有吝,调舰恫吓。事将平矣,英兵忽夜袭安平,副将江国珍自戕死。光绪十年,法军踞基隆,辄窥台南。兵备道刘璈具干才,筹守御,而安平得以无恐。今台南贸易移于打狗,而安平渐就衰退。
○林凤营
林凤营在曾文溪北,为参军林凤屯田之地。凤事在台湾通史。是为赤山堡开垦之始。
○查亩营
查亩营在铁线桥堡。永历十九年,勇卫陈永华复行屯田之制,分诸镇土地,自耕自给,谓之营盘。三年后,乃定其则,纳赋课。而曾文溪北多屯田,故设此营以理其事。
初,延平部将刘茂燕从伐南京,阵没,王念其功,命其子求诚入台,赡以田宅。及长,垦田于此,子孙蕃衍,至今为台望族。
○官佃庄
官佃庄在铁线桥堡。荷兰之时,土皆国有,募民耕之而征其赋,谓之「王田」。郑氏因之,改为「官田」,佃曰「官佃」。当是时,垦务多在曾文溪北。故自溪至官佃之间,尚存大道,旁有老檨二十余株,分列成行,疑为旧时路树。
○果毅后庄
果毅后庄在果毅后堡,为果毅后镇屯田之地;而嘉义旧辖尚有五军营、新营、旧营、中营、后营、下营、大营、二镇、左镇、中协等庄,皆故迹也。阡陌毗连,井庐相望,我族所赖以衣食者二百余年矣。追怀先德,敬哉勿忘!
曾文溪
曾文溪为旧时安、嘉交界之处。源自内山,以入于海。一作层门。相传荷兰时,有曾文者垦田于此,并设一舟济人,故名。
○铁线桥
铁线桥在铁线桥堡,为往来孔道。旧志谓春夏之间,桥之南北,一晴一雨,农功未遍,因名通济桥。
○沤洪
沤洪庄在萧垄附近。萧垄固番社。荷兰之时,与麻豆、新港、目加溜湾、大穆降、大杰颠为归化六社,供其赋役。旧志谓郭怀一谋逐荷人,事败,华人多戮于此。每逢阴雨,鬼声啾啾。呜呼!此则汉族流血之地也!苟非延平之神武,天戈一指,丑虏偕逃,则故鬼含冤,新鬼且哭矣!
○旧社
旧社在保大西里。荷人设教于此,以化土番。今其存者尚有婆罗蜜数株,三百年前物也。
○龙湖岩
龙湖岩在赤山堡六甲庄,花木幽邃,夙称胜境。志称郑氏之时,参军陈永华行军至此,爱其山川,因建此寺;闽人谓寺为岩。外有一潭曰龙湖,中植荷花。春时桃柳争秀,如入画图,游人多题咏焉。乾隆元年,六甲庄人林超水、漆林庄、蔡壮猷募款重建,并祀延平郡王。
○嘉义故县
嘉义,古诸罗也。诸罗,番社名,又山名;而旧志以为诸山罗列之义,非也。台湾外纪谓颜思齐居台,率健儿入诸罗山打猎,则其为山名也明矣。郑氏命智武镇驻此,以防北鄙。康熙二十三年,始设诸罗县。时以民少番多,离府又远,暂住佳里兴。佳里兴亦番社也,滨海而居,距治南八十里。四十三年,文武移归县治,乃筑木城,周六百八十丈,为四门。六十年,朱一贵之役,赖池、郑岳等起应破县治,参将罗万仓战没。雍正元年,改建土城,扩大百余丈。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