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
清 書玉科釋
敘
沙彌律儀者。明事之典也。雲棲要略者。顯理之書也。事即戒相威儀。理即無作戒心。事無理不明。理無事不顯。事理一如。戒心明矣。葢如來大慈。說是戒經。使出家者。無為無欲。清淨自守。但經律深奧。義廣難明。故大師乘願而來。刪繁取要。略而解之。以世間法。釋出世間法。以出世間法。顯世間法。其間少研罪相。多於勸持者。意謂沙彌初入道門。未便預聞篇聚也。吾本師見月老和尚。中興止作。觀其要略文理優暢。感發初機。故傳戒三十餘年。凡受戒者。必令深思熟讀。使其威儀庠序。知所施行。乃與登壇受具。是以此書盛行於世也。然大師以春秋之才。而解戒相。用禮記之法。而輯威儀。若非窮究經律。博通傳史者。則不能識其源委也。余數十年來。恒以為念。因此朝夕黽勉。遍搜內外諸書。析義消文。積成上下兩卷。名曰述義。謂述其要略之大義也。後之覽者。倘因跬步而登山。由初津而入海。即達如來境界。事理宛然。則知一切治世語言文字。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也。
旹康熈戊子年桂月吉且毗陵佛菴玉道者題於西湖昭慶之法乳堂
凡例
沙彌十支戒相。是五篇三聚之基。二十四門威儀。乃三千八萬之本。必須清淨守持。以為八德之要。凡受戒者。不可忽也。 前之十戒。次第已分。後之威儀。條章先列。自不庸科。然其間解法。事有差殊。有直釋戒相者。有以世法比量者。有顯果報者。有立誓願者。及諸威儀。亦有不同處。若非科釋。難以標指。故今逐節加科。庶使未瞻全文。則先知大意也。 戒相威儀。及與題目。俱書頂格。解方則低一格。科釋。又低一格。皆用大字。述義。則書小字雙行。一則敬重律儀。二則解述分明。其威儀中。雖以數事合為一科。然每事下。仍用○圈以別開。述義復用△角而標出。眉目清楚。庶無混濫。 釋此解文。原為顯發其中本意。故經依經述。律以律明。適遇古德箴誡之言。亦錄數語。以為助顯。所引外書。亦用世典釋之。並非臆見胸談。 沙彌律儀事不同於比丘。故其中所結輕重開遮。大槩而已。況且人心不古。聞開。則切記於心。見遮。則視為故紙。若使預知。恐成障道因緣。茲不繁贅。 此隨律威儀。猶儒門之小學也。初心小眾。皆宜習學行持。琢磨有漸。則道器易成。庶無躐等之過也。 從來科式。有懸科。有貼科。若懸有二科三科。必一一書完。再標初科貼文。今皆從簡。如子科分三。即將初科貼起。更不累書。是為一法。每科用甲乙等字標定。使閱者知其母子分明。祖孫不混。脉絡貫通。以便檢討。 此集流通既久。翻刻自多。其文句不無遺漏。筆畫未免差譌。如摴蒲悞作樗蒲。絛悞作縧。屩悞作脚。今皆校證。如涉道話有益身心等文。亦並錄入。庶無遺悞。 此述義。當與香乳記合看。葢其中文句。有與日用同者。如聞鐘出生。及三匙五觀等偈義。皆從略。但指香乳記詳明。故不重釋。 去聖時遙。人多好勝。以禪教律三字橫在胸中。各執所見。殊不知禪教律皆從如來一鼻孔出。佛祖何甞畫為三橛耶。故此述義。一槩從公。別無偏執。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上
清 古杭昭慶萬壽戒壇傳律沙門書玉科釋
釋此律儀。大分為二。初標題。二釋文。初中(分三)初標法題
沙彌律儀要略
釋。此題以人法為名。沙彌。人也。律儀。法也。義如後釋。葢如來出現於世。所說一代時教。必須七部弟子。任持資秉。佛法得以久住。七部者。謂出家五眾。在家二眾也。其間各有大小之不同。故如來初成正覺。作是念言。我得智慧。無能信受。若我住世。於世無益。不如入於涅槃。爾時大梵天王。即白佛言。世尊。法海已滿。法幢已立。潤濟開導今正是時。云何欲捨一切眾生。而不說法。爾時世尊受梵天請。初於寂滅道場。先結波羅提木叉。為諸利根菩薩。說梵網經。此大乘始也。次於鹿野苑則。呼善來比丘。為憍陳如等。轉四諦法輪。此小乘始也。是時三寶具矣。沙彌者。本於初度羅睺羅出家為始。其沙彌尼。是帶制。律儀者。有通。有別。通。則一大藏教。總名律儀。別。則就此十戒。及諸威儀也。沙彌。是能學。律儀。是所學。能所合目。故名沙彌律儀。要略者。大師於毗尼藏中。採取日用必行之事。故云要。對三千八萬而言。故云略。此乃大師體佛弘慈。便於初學。欲令人人信受佛語。熟讀行持。由小進大。得入僧寶數故。沙彌要略。大意如此。標題已竟。
次標人名
菩薩戒弟子。雲棲寺沙門。袾宏。輯。
釋。菩薩者。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菩薩。此翻佛道。薩埵。此翻有情。又菩提是智。薩埵是悲。以智故。上求佛道。自利也。以悲故。下化眾生。利他也。四願彌堅。自他俱利。故名菩薩。或翻開士。謂以佛道開化眾生。發信心故。或翻高士。謂高出凡夫二乘故。翻既不定。故仍留梵語也。戒者。乃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即三聚淨戒也。梵名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謂嚴持淨戒。行菩薩道。如來保任。必得解脫煩惱。證涅槃故。梵名室灑。此云弟子。謂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此是大師學出世法。以戒為師。願同菩薩悲智。化導眾生之稱。雲棲者。乃大師中興之道場也。其地去府治二十餘里。山名五雲。昔有五色祥雲。盤旋頂上。已而飛集西塢。經久不散。時人異之。故名雲棲。寺者。嗣也。謂出家弟子。於中承事佛法。依教修行故。沙門者。德實之義。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非泛常之通稱也。袾宏。是師之諱。字。佛慧。號。蓮池。杭之沈氏子也。年十七補庠試。三十二父母皆喪。因悟人世無常。投無門洞。性天理和尚出家。乞昭慶寺無塵玉律師。授戒於地湧壇前。嗣後徧參知識已。旋歸武林。梵村乞食。見雲棲山水幽寂。遂結茅而漸建叢林。精修白業。道行天下。世壽。八十有一。僧臘已滿五旬。生於嘉靖乙未。正月二十二日。終於萬歷乙卯。七月初四。輯者。集也。謂採集成章。以傳來學也。標人已竟。
三釋題義(分二)。初題中人義
梵語沙彌。此云息慈。謂息惡行慈。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
釋。梵語者。起世經云。世界初成。惟一海水。由風鼓激。漸凝為地。梵天光音之眾。下視山地。見其地肥色香美好。以指嘗之。味若醍醐。食之不已。身體麤壯。失天光明神足。不復上昇。遂為人祖。世居天竺。自後。人隨地轉。音各成異。唯天竺存焉。故其音是梵音。語是梵語也。沙彌。名有三譯。義出耶舍傳中。此云息慈者。南山宣祖。以此方息慈之名。翻彼天竺沙彌之號也。息。止義。行。作義。惡者。非梵行事。世染者。謂此事乃世人之所貪染故。然此貪染。便是生死之本。眾惡之源。出家離染。修解脫道。當鋤其本。而塞其源。故應息惡也。然惡雖能息。若不行慈。則墮偏小。非大乘根器。故復當慈濟眾生也。又盧舍那。翻為淨滿。謂惡無不息故淨。慈無不行故滿。當知此沙彌戒。即盧舍那之本因也。梵語室利摩那路迦。玄奘法師。譯為勤策。勤。即不怠。策。乃進修。喻如良馬見鞭影而進也。故後解文中。多舉果報等緣。警避諸惡。亦即息慈之意也。梵語室那末尼。義淨律師。譯為求寂。寂。即涅槃。而涅槃翻為圓寂。以德無不備稱圓。即行慈勤善之果也。障無不盡名寂。俱息惡策行之果也。沙彌十支無染。則具戒得圓。比丘五篇清淨。則涅槃可證。故云求寂也。名雖有三。義實無別。又息。是止持。即對治悉檀。慈。是作持。即世界悉檀。教也。勤。是勸作。策。是誡止。即為人悉檀。行也。圓。是作果。寂。是止果。即第一義悉檀。理也。果也。如上三譯。教。理。行。果。四悉皆周。仔細推之。則義顯矣。
次題中法義
律儀者。十戒律。諸威儀也。
釋。十戒者。始從不殺。終於捉寶也。諸威儀者。即後二十四條。隨律威儀也。又戒者。戒律。止也。謂止諸惡不起故。儀者。形儀。作也。謂令眾善奉行故。以此戒律。能止形上諸惡。故名律儀。葢律無形儀。則律為虗設。形儀無律。則持犯無稽。有儀有律。內外一如。沙彌之名。體用雙彰矣。
二釋文(分二)。初戒律。二威儀。初戒律(又二)初總標門名(復二)。初標名
戒律門。
釋。戒。即十戒。以制心為本。律。即法律。以守護為宗。門者。有能通之義。雖云沙彌十戒。實能通至涅槃。十方如來。從此超出。何以故。人分大小。人則是一。若於此毗尼。能聞而思。即是入。能修而行。即是出。譬如大宅。要因門入。誠所謂。得其門者。等佛一朝。失其門者。徒勞萬劫。若受戒而不習學者。則入道無門也。故曰。戒雖頓受。事必漸修。因沙彌十戒經中。有戒律威儀之文。故大師。亦分上下二門。正顯戒律非威儀。無以見戒律之體。威儀非戒律。無以成威儀之用。然用從體發。故列於首。
二釋義(分二)初總序要略緣起(分四)初述古
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次則登壇受具。
釋。佛制者。猶聖王之節度也。如來為三界大師。所有言教。羣生遵守。信受奉行。故云佛制。出家者。謂在家塵勞滾滾。猶如奔馬無韁。縱有出塵進道之想。安可能得。故如來預設化城。攝歸寶所。故經云。無有在家。能修習無上正覺之道。是也。然出家有乎二種。一。辭親割愛。剃髮染衣。名出世俗家。二。斷除妄惑。證無生果。名出三界家。古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出家功德經云。若有為作留難者。即斷佛種。現在諸病集身。死入黑闇地獄。經千萬劫。不能得出。若能放人出家。功德無量。譬如四天下。滿中羅漢。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有人為涅槃故。於一日一夜。出家受戒。五夏者。即五年也。文出十誦律中。謂出家離俗。不以生年為計。乃數夏臘稱尊故。又夏者。盛也。謂萬物茂盛之時也。佛制受戒者。至于夏間。應當加工用行。精進修持。亦如萬物茂盛。故從四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九旬行滿。一夏功圓。計其一臘。葢古稱坐夏者。皆謂此也。又五者。謂初受戒人。行持五年。戒品堅牢。則不為境風搖奪。亦猶樹木培植五載。枝幹麤壯。則不怕霜雪所雹也。專者。謂專於事相。博究開遮。精者。謂精研義理。闡盡幽微。又專則不二。精則不雜。如專而不精。律法則不能透徹。精而不專。修持則不能恒常。故須學滿五夏。五法成就。堪能誦戒羯磨。方許離師。如或不然。當盡形不離依止。倘有智慧過人。於三四夏。能解三藏。得證三明。亦不聽離依止。何以故。佛制五夏未滿故。所以道宣律祖。十席就聽毗尼。慧休法師。一生隨眾聞律。此實後學之榜樣也。五夏以後等者。謂既知持犯。五夏復週。則許聽教參禪也。耳根發識曰聽。教者。聖人被下之言。參者。究也。禪者。究心之法也。教乃禪之階梯。禪乃教之骨髓。因解起行。必須聽教。華嚴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悟明心地。務必參禪。所以古人千里求師。參訪知識。決擇生死。禪是佛心。教是佛語。戒是佛身。如是執之於身。聞之於耳。觀之於心。則本源心地徹矣。若參禪不由開導。但乃堆堆死坐。古人呵為魂不散死人。落聖亡外道。故知理觀未明。必須聽教。依教起行。必須參禪。通教不通宗。如蛇鑽竹筒。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宗教一齊通。如日照虗空。法法頭頭現。山川路有通。又教是言詮。設使修證未純。不免迷惑。故楞嚴云。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所謂有真戒者。必有真慧。此是如來大慈。有權有實。先以毗尼收攝初心。後以一乘攝歸無作。先由事以會理。後得理而忘言。若初心不守律儀。放曠總成邪見。後心不達實相。勤修終屬有為。若參禪不持戒。縱有空解。未免沉墮。故云若無真戒。必無真慧也。離戒修定慧。名魔外因。離定慧修戒。名人天因。三學俱備。是成佛因。故聽教參禪。繼之五年後者。本欲增心增慧。三學齊修也。由戒淨。故慧淨。由慧淨。故戒淨。如兩手互洗。不分先後。所謂只須就路還家。不必改途易轍。非於五年之外。別有離戒修行之法也。聽教參禪。其理明矣。是故者。由是之故也。乃承上起下之詞。沙彌剃落者。度人經云。凡欲出家者。着本俗服。先教彼辭別君親已。為說偈曰。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俗入無為。真實報恩者。然後剃髮。剃者。除也。斷也。謂斷除鬚髮。願煩惱亦斷除也。落者。落[髟/采]。古人剃髮。稱為落[髟/采]。先受十戒者。謂重樓四級。次第而登。婆沙論云。先受五戒。以自調伏。信樂漸增。次受十戒。善心轉深。威儀庠序。方受具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分。好樂堅固。發起大心。受菩薩戒。如遊大海。漸漸深廣。入佛法海。亦復如是。今不言五戒。而言十戒者。謂五戒通於道俗。十戒惟得出家。今鬚髮既落。故單言十戒也。若一時頓受者。既失次第。又違佛制。所謂得之容易。則失之不難也。復次或有眾生。無受五戒而得道果。或因受十戒而得道果。以是種種因緣。是故如來說次第受也。登壇受具者。從下而上曰登。謂比丘是僧寶。為人天幢相。揀擇人根。故律云。須臾之間。令汝三人。至高勝處是也。沙彌。菩薩。惟除遮逆。一切普攝。故不言也。壇者。場也。此場僧共秉法羯磨而成。若非此場。戒無由得。具。是具足。謂受二百五十大戒。即便具足涅槃妙因故。亦名近圓。謂受此大戒。白羯磨竟。於所作事。如法成就。與涅槃相去不遠矣。今授沙彌。比丘。菩薩戒。而總稱壇者。猶若世間三場考試也。以此推之。稱三壇者。無足論矣。
二慨今
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學。便擬躐等。罔意高遠。亦可慨矣。
釋。今者。末法時也。名者。徒有沙彌之名。本所受戒者。本。本分。謂沙彌本分。所受之十戒也。愚者。無有慧目。茫者。昧其志性。以是不能學戒。甘心下劣。與法轉踈矣。狂者。妄起邪見。忽者。輕忽毗尼。或小有知識。自謂多能。或勉之習學。而反答曰。此不過為初學者說爾。或師長不能如法教誨。弟子不肯請問一字。執定狂愚。安心鹵莾。孤山圓法師云。人雖至愚。豈不能日記一言。積月而三十言。積年而三百六十言。積之數載。自然可成。苟耻才智。不如廢而不學。則亦應耻飲食。不如廢而不食也。食既當同。法寧可緩。既不習學。受戒何為。古云。學則庶民之子。而為公卿。不學則公卿之子。而為庶民。欲為公卿耶。為庶民耶。永明壽禪師云。得鳥者。網之一目。不可以一目而廢眾目。收功者。棋之一着。不可以一着而廢眾着。月窟禪師云。高以下基。洪由纖起。虞夏至聖。尚曾歷試。可能二祖。猶服勤勞。所謂一念因真。千生果實。因既不真。果豈能實耶。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則難矣哉。涅槃經云。凡有心者。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無信心。徒增黑業。所以佛誡羅[目*(危-(夗-夕)+夫)]羅偈曰。十方世界諸菩薩。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三昧經云。佛法大海。不可測度。彼執偏愚。不達諦理。不習三學。不從師受。非法解法。自稱智者。非真智也。狂慢之害。又甚於愚不肖矣。經云。謙如大海。容納百川。慢如高山。法水不住。一味志大言大。輕慢佛語。忽略毗尼。貶學戒為小乘。謗行持為瑣屑。執定我慢。見善不從。則難救矣。曾不聞。鳩摩羅什。初學小教。頂禮盤頭達多。此敬上也。盤頭達多。晚學大乘。復禮鳩摩羅什。此尊賢也。可見從上佛祖。未有不學而成者。沙彌纔登戒品。豈可不學也。若以小小知見。得少為足。下不敬上。上不尊賢。欲齊先哲。無有是處。便擬躐等者。擬。欲也。躐。跨越之意。等。級也。謂纔受十戒。便欲與大僧相等也。罔意高遠。亦可慨者。謂昏昧無知曰罔意。妄尊太過曰高遠。聽其言之狂放。雖聖賢猶所不及。問其戒相威儀。茫然一法不知。慨。歎辭。謂狂愚如是。寧不傷歎耶。佛藏經云。若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
三出略(分四)初啟蒙
因取十戒。略解數語。使蒙學知所向方。
釋。因取十戒等者。此乃承上文而言。謂因是狂愚之故。故取十戒解之。使狂者不學。必誘其學。愚者不知。必令其知。略而非廣。故曰數語。乍入道者。故曰蒙學。向者。趨向。方。法也。即趨入道門之方法也。如楞嚴云。因指見月故。大論云。三惡燒燃。駝驢重楚。餓鬼饑渴。不名為苦。癡暗無聞。不識方向。乃名苦也。大師因慨狂愚。罔諳戒法。故略解於此。令初發心人。入道有由。不致岐路於盲瞶也。譬如勾甲方萌。要因雨露人事。方能長養成熟。如初心一失。為害匪淺。縱有良醫。難調重毒。誠所謂。打頭不遇作家。到老終成骨董。
二勉行
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
釋。南山云。好心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着。不為名利所牽。不為王力所逼。不為邪求活命。不為避懶偷安。不為負債逃難。為生死。為菩提。持信出家故。智者大師。以出家分為四種。一者。心出家。身不出家。如維摩龐老等。二者。身出家。心不出家。謂雖入空門。不行佛事故。三者。身心俱不出家。善根未生故。四者。身心俱出家。是為好心也。切。真切也。謂既發心受戒。要念頭真切。戒是越渡苦海之迅航。莊嚴法身之瓔珞。毫釐失念。三途苦因。當遵之不違。行之不怠。謹慎而不狎侮。精嚴而不違犯。根本清淨。動止安詳。年甲未滿。不妨姑待。如若滿足。自可登壇。
三階本
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釋。然後者。由下之上也。謂前十戒清淨。年限已滿。即當登壇受具也。遠近二字。有事。有理。事者。沙彌隣次比丘。故名曰近。尚隔具足一壇。故名曰遠。理者。比丘惟求自利。但盡今生形壽。故名為近。菩薩志願利生。盡未來際。故名遠也。階梯者。升進之徑也。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故律云。不受具足戒而受菩薩戒者。無有是處。根本者。猶草木之根本也。謂此十戒。乃比丘。菩薩。之根本也。初階若毀。次級難登。根本一虧。枝葉華果悉皆墮落。故律云。若破五戒中重戒。還欲受五戒。乃至菩薩戒。無有是處。若破十戒中重戒。還欲受十戒。比丘戒。菩薩戒者。亦無有是處。
四聖因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釋。因戒生定者。楞嚴經。佛告阿難。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葢心為淨染之本。以戒攝之。外不放入。內不放出。打成一片。名之為定。靜極光通。發起妙用。名之為慧。然戒乃定之本。定乃慧之體。慧乃定之用。故曰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也。庶幾者。近可也。聖道者。聖人之道也。梵語菩提。此云覺道。謂此道。乃千聖同遊之道也。無一聲聞不嚴戒行。無一菩薩。不修戒度。無一如來。不滿戒體。謂精嚴淨戒。定慧發生。則不耽世染。如是行持。近可成就菩提。而不辜負剃髮披緇之初念也。
四指廣
若樂廣覽者。自當檢閱律藏全書。
釋。樂。喜好也。廣覽。徧觀義。檢。檢點。閱。細看。藏。乃包括函藏之義也。如來說法。分為三藏。所謂經律論也。今專為受戒者說。故但指律藏而言也。全書。正顯要略之意。大師為初學者。略採數語。以便行持。若有志於毗尼者。當徧觀律部。則知全藏之義也。
二重出制戒本源(分二)。初述經
其十戒名。出沙彌十戒經。
釋。十戒名者。即不殺盜等。十事也。出沙彌十戒經。顯非臆說。亦見有所據也。謂律是如來金口親宣。等覺以下菩薩。不敢增減一字。所以大師引證於此。經是通稱。葢一大藏教。總稱為經故。名從別顯。指此沙彌十戒經。以別餘經也。
二舉人
佛敕舍利弗。為羅睺羅說。
釋。佛敕者。猶天子制書命令也。說者。傳說。佛為法王。故制戒律。命舍利弗。為羅睺羅說也。梵語舍利弗。此云鶖子。從母得名。謂其母眼明。如鶖鳥故。父是天竺婆羅門。提舍論師。亦云身子。文句云。舍利弗。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云身子。入王舍城。路逢馬勝。為說偈曰。諸法從緣生。緣盡法還滅。我師釋迦文。常作如是說。身子聞已。即證初果。投佛出家。梵語羅睺羅。此云執日。是佛之子也。生時值阿修羅。以手障日。因之為名。亦云覆障。昔佛為太子時。啟父出家。父曰。無絕吾國嗣。汝若有子。聽汝出家。太子即以手指耶輸陀羅腹。便覺有妊。在胎六年始生。故翻覆障。未曾有經云。時佛在舍衛國。入城乞食。耶輸陀羅。與羅睺羅。在高樓上。見佛入城。時羅睺羅。年方七歲。耶輸覺信。遂向羅言。此來比丘。是汝父也。如來無量法財。汝應得分。汝當往彼。索其餘財。羅即下樓。前禮佛足。如來觀機逗教。手摩羅頂。羅從覺醒。自念從有生以來。未曾得如是柔軟細滑之樂。遂悟觸塵。證須陀洹。佛即問羅睺羅。汝能出家否。羅答云。能。世尊即舒一指。擕羅同歸僧伽藍中。佛告舍利弗。汝度羅睺羅出家。舍利弗言。我云何度。佛教作如是言。我羅睺羅。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羅睺羅。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盡形壽不殺生。是沙彌戒。汝能持否。乃至第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是沙彌戒。汝能持否。如是三問。故云佛敕舍利弗。為羅睺羅說也。如來不為羅睺羅作和尚者。有五義故。一。為平等故。謂佛心平等。一切無偏。不與彼作和尚。不與此作和尚也。二。為止鬥諍故。若作和尚。則有親疎。既有親疎。便有鬥諍。則佛法難行也。三。為止誹謗故。若作和尚。外道當言。沙門瞿曇。自言慈等一切。云何與一作和尚。不與一作和尚。則與凡人無異也。四。為成三皈故。若作和尚。則墮僧數。無有佛寶。則三皈不成也。五。為成六念故。若作和尚。則無念佛。又若作和尚。弟子有病。應當瞻視。飲食衣藥。種種所須。豈是自在法王所應為耶。如一比丘。應得阿羅漢果。昔有餘福。當作轉輪聖王。福業遮障。不得漏盡。如來愍之。為病比丘。一正富羅。轉輪王福。一時失盡。即得無着。若作和尚。有損無益也。復次佛唯一人。僧該凡聖。僧作和尚。弟子受戒。遠近皆得。不令眾生。多受勞苦。若佛作和尚。有是故也。又若作和尚。佛在世時。佛為和尚。佛滅度後。誰作和尚。以是種種因緣。不作和尚也。敕舍利弗者。有所表故。舍利弗。乃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以有智慧故。方能代佛說戒也。羅睺羅密行第一。以能行故。方堪受戒。然受戒能行。是佛子也。
二別解戒相(分十)第一殺戒。乃至第十捉寶戒。第一殺戒(分二)。初標名
一曰不殺生。
釋。此如來所制之戒也。後九戒同。一曰者。乃發語宣詞之意。殺。斷也。生。命也。謂過去已過去。未來尚未來。現在所有生命。一剎那間。相續不斷。是名為生。今斷彼相續。故名殺生也。圓覺經序云。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皆有貪生畏死之心。故鴦崛經云。佛子無慈孝故。肆意殺他物命。充我肥甘。殊不知而殺而食之物。彼之愛命。同於我之愛命也。人人愛命。物物貪生。豈可害乎。大論云。佛言殺生有十種罪。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睡時心怖。寤亦不安。六。常有惡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種短命業因緣。九。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十。若出為人。常當短命。如經所說。可不深戒。沙彌息慈為本。故殺戒居先。
三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四)。初明境
解曰。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輭動。微細昆蟲。
釋。依文析義曰解。上至者。最上也。佛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世出世間。最尊最上故。十方三世曰諸。三覺具圓曰佛。已成正果曰聖。靈超萬物曰人。模範後學曰師。六和清淨曰僧。木本水源曰父母也。葢佛能示法。師能傳法。僧能弘法。父母養育劬勞。恩同於佛。然世間父母。生長色身。出世父母。生長法身。律云。當念父母。及師長恩。精勤行道。以報其德。既云念恩。豈有傷害。今所論者。緣提婆達多。推石壓佛。傷佛足指。故懺悔法中。有出佛身血一逆。所以大師以七逆最重。而列於前也。聖人。指果位中人。師。指和尚。闍黎。僧。指羯磨。轉法輪者。父母。生身為重。設有犯者。即名為逆。不通懺悔。墮阿鼻獄。受無量苦。下至者。極盡也。謂到此微細。至極盡故。蜎飛。空類化生。蝡動。水類濕生。昆者。蟲之總名。有曰昆蟲。蟁也。江南有吐蚊之鳥。塞北有蚊母之草。此方蚊子。生於朴樹果中。虻蟲生於榆樹莢中。微細。最小也。凡肉眼所能見者。俱攝於內。謂非但大形眾生。不可殺害。乃至極微細者。亦不可傷也。謂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故。如來大慈。凡有殺境。一切俱制。境有三品。諸佛聖人。師僧父母。名上。一切人天。名中。四趣眾生。名下。若有傷者。隨事所定。
二顯戒
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釋。但。凡也。乃總結上文而言。命者。謂一切眾生。皆以識息煖三。色心相連。名之為命。故者。有心故作顯非錯誤也。不得。遮止之辭。謂凡有秉形而具生命者。不得故發殺心。而奪其命也。然誤傷亦有誤傷之報。如朝野僉載。梁武帝素常敬信榼頭師。時遣使召之。帝方與人下碁。欲殺一段。聲曰殺卻。使遂斬師。帝棊罷喚師。使言。向者陛下。令臣殺卻也。帝問師臨死有何言。使曰。師云。貧道前刼為沙彌時。以鍬剗地。誤傷一曲[(乏-之+虫)*善]。今帝是也。此報固宜。誠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要知十界。同一心體。迷之而為蜎飛輭動。悟之而為諸佛聖人。故如來大慈。一切俱制。
三明法
或自殺。或教他殺。或見殺隨喜。
釋。或者。不定之辭。謂殺事雖多。略有三種。隨所作結罪。故言不定。自殺者。謂自身行殺。或以手打。或用刀杖。或推落坑壍。及以毒藥等。此身業造罪。亦兼於意。教他殺者。或教彼以手打。乃至毒藥等。或教彼依如上法。而自死。此口業造罪。亦兼於意。殺雖他人。罪歸自己。見殺隨喜者。謂見他人行殺。自心隨之。而生歡喜。雖非身口親作。然三業之中。意業為主。故皆得罪也。詳如大律。
四指廣
廣如律中。文繁不錄。
釋。廣者。對略而言。謂此但略陳三法。其餘種種殺事。心分故誤。罪有重輕。如比丘律藏。及沙彌十戒經中所明。須者宜檢。以文多故。不能具錄。後皆同此。
二引證(分三)初護生
經載。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煖以綿絮。養以膩物。恐其饑凍而死也。乃至濾水覆燈。不畜猫狸等。皆慈悲之道也。
釋。經載等者。此言出世護生之法。以顯沙彌息惡行慈之道也。文雖出於諸經。義實大律詳備。虱者本名。俗呼半風。字丹鴻。美稱也。冬月生者。謂重衣煖服。易生蟣虱故。膩物。即身中垢膩也。凍以綿絮煖其身。饑以膩物養其命。不饑不寒。則俟來春放青草葉上。化生蚊虻也。如春夏月。隨放隨化。雖經冬至夏。時到仍生耳。律云。若棄蚤虱等。不可隨意便輒棄地。應於故棉帛上。觀時冷煖。而安置之。若無棉帛。應安壁隙柱孔。任其自活。不得隨處棄擲壁虱。當安青草上。或凉冷處。四分犍度云。老病比丘。數起棄虱置地疲極。佛言。聽以器。名毳。若劫貝。若弊物。若綿。拾着中。若虱走。聽以竹作筒盛之。若出。以葢覆之。若無竹。若甘蔗草。若木。若葦。皆可為之。今時多有不解教法。久貯筒內困死。雖云依教。殊無護命之心。又何逃殺生罪耶。衛生禁殺錄云。薛暠性慈戒殺。即微蝨亦不害之。一夕夢被上虱甚多。漸變寸許。虱謂暠曰。受君之貺非一日。今君有難。正吾儕救命之秋。遂列成行。被上有絲。血痕。橫廣尺許。乃死虱也。暠惜久之。不知其故。葢是夜有刺客來害暠。其人有利劍。見血立死。是夜其人劍下見血。以為死。報其主歡甚。明日瞰之無恙。訪得虱事。始知其夢。此護生之騐也。乃至者。是舉前繼後。以括其中之義。謂前明殺害麤相。後明護生細行。其中麤細非一。可以意會。難以枚舉故。濾水者。是持戒之要務。謂水有微細蟲。故須濾也。正法念經云。經宿之水。若不細觀。恐生細蟲。若不漉濾。不飲不用。是名細持不殺戒也。又儀則經云。乃至草木上。塗壇牛糞中。如是受用時。救護於含識。或被牀座內。田地糞土中。一一仔細觀。是名出家行。覆燈者。用紗羅絹紙等覆燈。以護諸蟲蛾故。畜。謂畜養。猫。是捕鼠之獸。亦名地行羅剎。字訓。田鼠傷苗。猫能食鼠。故字從苗。狸。是狐狸。擒物之獸。皆是傷生之物。故不得畜也。古云。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自從青草出。便不下堦行。護生之念至切矣。慈悲之道。乃菩薩利生之大道也。以慈能與樂故。煖以綿絮。養以膩物也。以悲能拔苦故。濾水覆燈。不畜猫狸也。
二舉況
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復加傷害可乎。
釋。微類尚然者。乃結上文而比況也。謂如上最小蟲類。尚能如是愛護。則大形眾生。自然不殺也。今人等者。乃傷感之辭也。謂既不能行如上護生之事。已違沙彌之制。豈可復加傷害耶。可乎者。是及徵之語。謂深戒不得更作也。
三行慈
故經云。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
釋。此十戒解文中。凡有經云。皆出沙彌戒經。後不繁釋。菩薩見殺一切眾生。即贖其命。謂之施恩。見貧乏者。以財法惠施。謂之濟乏。良由一切眾生。於財法二種。多所饉乏故。若見眾生為衣食所逼。不能稱意者。當隨力給與。而利濟之。若見眾生無法自資。不得自在者。當隨力為說。而救度之。然財施以安其身。法施以安其心。身心無乏。故曰使其得安也。見殺起慈者。惻隱之心也。若有力。當盡心救度。解其苦難。若無力。當默念寶勝如來。或持往生神呪回向。令彼聞法超昇。永離苦趣。願當來世。不見如是苦惱眾生。故曰當起慈心也。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噫。傷痛聲。歟。語盡之辭。亦即歎辭。謂殺生之罪。苦報無量。窮劫受殃。誠可愍傷。不可不為切戒也。如輪轉五道經云。為人喜殺者。後生作水土蜉蝣之蟲。朝生暮死。賢愚經云。戲笑殺他命。悲號入地獄。臭穢與烊銅。灌注連相續。奔刀赴火燄。劈裂碎楚毒。億載苦萬端。傷心不可錄。習報經云。殺生入四趣。受苦三塗畢。得生人道中。短命多憂疾。疫病嬰難苦。壽短長沉沒。若有智黠人。殺心寧放逸。八師經云。殺者心不仁。強弱相傷殘。殺生當過去。結積累劫怨。受辜短命死。驚怛遭暴惡。我用畏是故。慈心伏魔宮。楞嚴經云。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維摩云。人生長壽。得不殺報。
第二盜戒(分二)初標名
二曰不盜。
釋。物各有主。不與而取。名之為盜。盜之為咎。其害匪輕。良以稟形六趣。莫非貪欲為源。受質三儀。並是戀財為本。臨財苟得。非謂哲人。見利忘義。豈成君子。蘇子云。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所以憍梵損粟。必受牛身。比丘嗅香。池神呵責。罪招有自。因果無差。是以嚴遮。勿令有犯。恐一墮落。則求出無期。故大師於十戒解中。皆具息惡行慈之意也。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四)初明境
解曰。金銀重物。以至一鍼一草。
釋。梵語蘇伐羅。此云金。梵語阿路巴。此云銀。重物者。謂物件雖多。四法攝盡。一。體重價重。謂金銀七寶等。二。體輕價重。謂紬綾緞帛等。三。體重價輕。謂木石等。四。體輕價輕。謂草葉等。今以貴價在前。故曰重物。以至者。是舉前後之重輕。以達其中也。一鍼者。言其最微。一草者。言其最輕也。如來大慈。凡有盜境。一切俱制。境有三品。佛。法。現前僧。四方僧。父母。師長物。名上。人天物。名中。鬼神。畜生物。名下。若有犯者。隨事所定。
二顯戒
不得。不與而取。
釋。不得者。禁止之語。不與取者。謂前人不與。而取奪之也。正是業主。故律云。若物屬他。他所守護。前人不與。舉離本處。即成盜罪。華嚴云。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故知經律。皆禁止也。
三有主
若常住物。若信施物。若僧眾物。若官物。民物。一切物。
釋。常住物者。梵語招闘提奢。唐言四方僧物。律云。常住物有四種。一者。常住常住。謂眾僧厨。庫。寺舍。眾具。花果。樹林。田園。僕畜等。體局當處。不通餘界。但得受用。不得分賣故。二者。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一鳴楗椎。體通十方。四方。但局凡僧。十方通於賢聖。今世凡多聖少。故但言四方。惟局本處。不出外也。三者現前常住。謂僧得施物。唯施此處現前僧得故。四者。十方現前常住。如亡五眾。輕物。現前羯磨得分。如未作羯磨。若有盜者。從十方僧得罪。若已作羯磨。從現前僧得罪。上二種。名四方僧物。若有侵損。即名犯盜。以僧家一粒一絲。皆是檀越以清淨心施來。今以不清淨心盜取。其罪極重。莊椿錄云。盜常住一文錢。一日一夜。長利三分七釐。第二夜利上長利。來世牛馬償還。若一文入常住。一日一夜。長福倍上。觀佛三昧經云。盜常住物者。過殺八萬四千父母之罪。十輪經云。盜三寶物者。其罪甚重。千佛出世。不通懺悔。若將非理用度。私給俗家。其罪甚重。地藏經云。若偷竊常住財物米穀。飲食衣服。乃至一切不與而取者。當墮無間地獄。道世法師云。若將常住財物。與白衣受用者。龍天瞋責。罪及主事。常住司執錢穀。無非佛物。法物。僧物。於己何有。若此中沾染毫釐。即是鑊湯爐炭。若此中涇渭分明。即是青蓮華藏。鐵山瓊云。凡常住一茶一米。一分一釐。皆是施主為求福德。故行布施。宜供三寶。何得私用。罪福因果。瞭然指掌。慈受深禪師云。常住分文不可偷。日增萬倍恐難酬。猪頭驢脚明明現。佛地今生掃未休。以此觀之。常住之物。不可絲毫有犯。是以先聖後聖。苦口叮嚀也。信施物者。謂施主信心持物至寺布施。而未曾分與僧者。是僧眾物者。現前大眾受用之物。若於四事中。或竊其一。是名盜現前僧物。亦不得私用。縱有挪移借用。以長就短。必須白眾方動。後來仍舊補償。不名犯盜。方等經云。菩薩言。五逆十惡。我所能救。盜眾僧物。我不能救也。官物者。即九品宦職之物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縱使地下伏藏。以至空地遺物。既在王地。皆名官物也。民物者。即工商農庶百姓之物也。一。是普及之言。切。乃盡物之語。統論世間。大小輕重。及鬼神禽獸等物也。
四明法
或奪取。或竊取。或詐取。乃至偷稅冐渡等。皆為偷盜。
釋。奪取者。恃力強暴而取也。竊取者。伺人不見而偷取也。詐取者。亦名偽取。或詭譎拐騙。或假借不還。或倚勢冐支等。乃至者。謂從前至後。以明其中。所謂圭合銖兩。種種欺瞞。移標古界。私匿寄物。過分食用常住等。偷稅者。賦稅。乃國家大典。若有物。必須向彼化免。不得藏匿而過。亦不得為他人藏匿稅物。冐渡者。假稱也。謂假稱他名。而過關津也。等者。未盡之辭。謂事雖未盡。則餘法可知也。皆為偷盜者。總結如上之法也。餘如大律。
二引證(分二)初果報
經載。一沙彌。盜常住果七枚。一沙彌。盜眾僧餅數番。一沙彌。盜眾僧石蜜少分。俱墮地獄。
釋。經載者。此引經文作證。以戒沙彌不得偷盜。致招長夜大苦也。盜果者。大報恩經云。見一眾生。有熱鐵丸。從身上入。從身下出。乘虗而行。痛苦難忍。目連問佛。何罪所致。佛言。彼於迦葉佛時。作沙彌。守眾僧果園。盜取七枚奉師。以是因緣。故獲斯罪。盜餅者。雜寶藏經云。見一眾生。有二熱鐵輪。在兩腋下。舉身焦爛。痛苦難忍。目連問佛。何罪所致。佛言。彼於前世。為沙彌時。與眾作餅。盜取二番。挾兩腋下。以是因緣。故獲斯罪。盜石蜜者。石蜜亦名糖精。廣志。甘蔗其餳。形如冰糖。堅硬如石。唐書云。番胡國。出石蜜。中國貴之。漢武帝內傳。西王母謂帝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天竺國石蜜。仙經云。蜜為口芝。本草云。崖蜜食之不飢。明目延年。律中過午不食。開石蜜者。以其煎湯無形。為藥石故。阿含經云。見一眾生。其舌長廣。有熾然利斧。以斫其舌。乘空而行。啼哭號呼。苦痛難忍。目連問佛。何罪所致。佛言。彼於迦葉佛時。作沙彌。以斧斫石蜜供僧。霑斧刃蜜。盜取食之。少分者。不多也。緣斯罪故。從地獄出。受此餘報。俱墮地獄者。總舉三法以戒之也。地者。底也。萬物之中。地最在下故。獄者局也。謂拘局罪人。不得安樂故。已上三事。雖不同時。然盜因則一。故皆感地獄之報。一錢一草。信不誣矣。
二立誓
故經云。寧就斷手。不取非財。
釋。寧就斷手。不取非財者。深畏地獄之苦痛。甚於斷手也。說之寒心。故如來激切勸誡。而立誓言。決意不取也。葢人有手足。方稱全品。僧有戒德。堪為良祐。非財者。非義之財也。古人云。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世律取非義之財。受非常之禍。藏經。食無與之物。故感無間之殃也。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楞嚴經云。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寶梁經云。寧自啖身肉。不得盜三寶財物。洞山价禪師云。常住須憑戒力扶。莫將妄用恣貪圖。掌他三寶門中物。惜似雙親兩眼珠。暗裏縱能機巧算。冥中自有鬼神誅。絲毫若也無私取。免至來生作馬驢。增一阿含經云。佛告諸比丘。若人偷盜他物。為主所執。送官究治。閉著牢獄。或以杖捶。或截手足耳鼻。及斷其頭。種種苦楚。命終生地獄中。猛火燒身。烊銅灌口。受種種苦。不可稱計。百千萬歲。脫出無期。地獄罪畢。生畜生中。象馬牛羊。駝驢犬等。經百千歲。以償他力。畜生罪畢。生餓鬼中。飢渴苦惱。不可具言。經百千歲。受如是苦。罪畢為人。得二種報。一者。貧窮衣不葢形。食不充口。二者。常為水火。王臣惡賊之所劫奪。不得安樂。維摩經云。如人大富。得不盜報。
第三婬戒(分二)初標名
三曰不婬。
釋。婬者。不淨行也。謂以染污心。行穢惡行。故名不淨也。世俗尚有男女授受不親之訓。出家離染。尤宜肅慎。今承慈旨諄諄。必須銘刻于心。不可有違佛制。當深觀愛欲。猶如毒蛇。華嚴經云。若被諸女色。染醉其心。猶如嬰兒。無見自性。亦如素衣。見受染色。為欲所溺。不能得出。如糞中蟲。樂着糞處。如穢弊猪。不淨嚴身。四十二章經云。出家沙門。斷欲去愛。澄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乃名佛子。梵網經云。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八歲沙彌開解國王經云。阿育王初奉佛時。人民疾疫。請僧呪願。聖眾遣妙顏沙彌。年始八歲。已得神通。飛入王宮。夫人彩女見之。無不愛敬。夫人舉手。欲抱妙顏。顏即却之。夫人曰。卿年尚幼。猶如吾子。近之何妨。顏曰。事從微起。猶一粟之火。能燒萬里之野。一滴之水。能陷堅固之石。以少致多。以小成大。是以智者遠嫌避疑。以防未然。時沙彌聲徹王殿。王聞之來見曰。卿尚幼如我子。抱之何嫌。顏曰。古聖制儀。豫其未萌。亦戒終始。女子七歲不戲父几。男子八歲不踞母床。果下無捫首。瓜田無摸足。遠嫌避疑。杜漸銷萌也。今雖等母子。當為將來不能者施。時王與夫人。及宮中五百人臣。同得道跡。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三)初顯戒
解曰。在家五戒。惟制邪婬。出家十戒。全斷婬欲。
釋。在家五戒者。優婆塞。優婆夷戒也。唯制邪婬者。以其洪荒之後。有虞垂拱。契任司徒。教以人倫。則曰夫婦有別。有夫婦則有父子。故人倫以夫婦為首。不孝以無後為大。上關風化。下接宗嗣。是故不禁。如關睢之詩樂而不淫。所以正人倫之綱紀也。故居家受戒。除夫婦外。一切俱制。果報地獄經云復有一鬼。白目連言。我常以物蒙籠其頭。畏人來殺。心生恐懼。何罪所致。目連答曰。以前世時。婬犯外色。常畏人見。或畏夫主捉縛打殺。心常恐怖。故獲斯罪。此是華報。果在地獄。華嚴經云。菩薩於自妻。尚且知足。何況邪婬。又此五戒。在天謂之五星。在地謂之五行。在人謂之五倫。在身謂之五臟。在山謂之五嶽。在國謂之五刑。在儒謂之五常。謂仁者不殺等。乃修行之徑路也。緣於耶輸伽父。與五十人。求佛受三歸五戒為始。故如來開人天教。以攝居家二眾也。出家十戒者。乃渡苦海之浮囊。越涅槃之正因也。全斷婬欲者。謂婬非梵行。乃鄙惡不堪之事。又出世法中。無邪正故。然華嚴為在家者說。故曰自妻。尚且知足。楞嚴為出家者說。故曰全斷婬欲也。
二明境
但干犯世間一切男女。
釋。干犯者。謂干名犯義。婬其所尊。污其所親。行不淨行也。一切者。總攝也謂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人男。非人男。畜生男。乃至黃門。二根等。皆是境故。如來大慈。凡有婬境。一切盡制。境有三品。母女。姊妹六親。名上。一切男女。并邪婬名中。在家己妻。非時非處。名下。若有犯者。隨事所定。故經云。當觀愛欲甚於猛火。猛火燒身。害此一生。欲火燒身。殃墮累劫。智者畏之。愚人自縛也。
三結罪
悉名破戒。
釋。悉者。盡也。破者。犯也。不言犯。而言破者。謂初受戒時。體則圓滿。若犯此戒。如人斷頭。身則破壞。如大石破裂。無有完全。戒身破壞。亦復如是。當知婬泆非刀劍。能斬智慧命。愛欲是猛火。自焚功德林。佛言破戒之人。生不能消信施一滴之水。足不履伽藍尺寸之地。死墮地獄。受報無窮。然其意地欲根。最難除拔。極易漸染。若此中微塵許不盡。便是生死禍胎。若婬習難盡者。當修不淨觀。或住屍林以為對治。或以手摩其頂。眼盻袈裟作是念言。食人信施。不應起如是心。或禮佛持呪。以治其心。則貪欲自然殄除也。
二引證(分三)初顯報
楞嚴載。寶蓮香比丘尼。私行婬欲。自言婬欲。非殺非偷。無有罪報。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獄。
釋。楞嚴載者。此引經文以顯婬事。有如是利害。不得犯也。寶蓮香者。乃比丘尼。最初持菩薩戒之美稱也。謂戒體本來尊貴。故名曰寶。戒體本來清淨。故名曰蓮。由尊貴清淨。芬芳一切。故名曰香。後因一念妄動。不守自心。犯此婬戒而反不知慚愧。謬起邪見。撥無因果。肆言非殺非偷。無有罪報。殊不知私行婬欲。非偷乎。婬事辦而慧命斬。非殺乎。猛火。欲火也。謂作是語已。遂生猛火。節節燒然。生陷者。謂不待身死。而陷入阿鼻也。梵名阿鼻。此云無間。謂墮此地獄中。受燒煑苦。無有間斷故。
二舉況
世人因欲。殺身亡家。出俗為僧。豈得更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
釋。世人者。王臣士庶人也。殺身亡家者。如夏以。妹嬉。晉由驪姬。乃至驪山火起因褒姒。蜀道蒙塵為太真。亡家敗國。皆為此也自古至今受惑非一。故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出俗為僧。豈得更犯者。謂知五欲過患。故捨之出家。當不為生死之所流轉。豈可復行生死不淨之行耶。楞嚴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當知紅爐白刃。壞色身於一時。花箭蜜鋒。沉慧命於萬劫。大論云入道慚愧人。持鉢攝眾生。云何縱欲塵。沉沒於五情。已捨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唾。生死根本。欲為第一者。謂一切眾生。所以有身者。皆由初念顛倒。見他交會。自以婬心投托母胎。而成身根。故名曰生所謂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也。有生必有滅。故名曰死。是知生死根源。皆以婬欲為首。故云第一。欲除生死。須斷婬心。故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婬心。不除塵不可出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三立誓
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
釋。泆。婬放也。謂恣心放逸。而行婬故。貞潔。守節清白也。謂守戒清白。雖死猶生。恣心放逸雖生若死是故經云。婬泆而生。不如貞潔而死也。如賢愚經云。一比丘少欲知足。一長者終身供養。日日送飯。又一長者。將一子來求出家比丘觀是子。能持淨戒。度為沙彌其前長者。舉家赴會。唯留一女守舍。忘却送食。比丘念。日已過午。尚未送食乃遣沙彌取食。唯見少女迎門。作諸媚態沙彌自念。此女將無毀我淨行。乃堅攝威儀女即五體投地曰此舍珍寶充滿。卿可為主。我願充婢給使。沙彌心念。寧捨身命。不毀淨戒。即入房閉戶。胡跪合掌。發願不捨三寶正戒。願生寂靜家。盡漏成道。即刎頸而死。其女欲心尋息。悲惱悶絕其父適還。女方甦醒。具述所以。時國王聞知。贊嘆。地積眾香。闍維供養。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八師經。佛告梵志曰。婬人婦女。或為夫主邊人所知。臨時得殃。刀杖加刑。手足分離。禍及門族。或為王法收捕著獄。酷毒掠治。身自當罪。死入地獄。臥於鐵牀。或抱銅柱。獄卒然火。以燒其身。地獄罪畢。當受畜生。若得為人。閨門婬亂遠佛違法。不親聖賢。常懷恐怖。多危少安。智度論云。破戒之人。若著法服。則是熱銅鐵鍱。以纏其身。若持鉢盂。則是盛烊銅器。若所噉食。則是吞熱鐵丸。飲熱烊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即是地獄牛頭獄卒。若入精舍。則是入大地獄。若坐僧床。是為坐熱鐵床上。又大乘妙林經云。釋迦為太子時。五欲厭離。而求出家。而說偈曰。世間不淨眾惑邪。無過婦人之體性。衣服瓔珞莊嚴故。愚癡是邊生欲貪。有人能作如是觀。如幻如夢非真實。速捨無明莫放逸。必得解脫功德身。
第四妄語戒(分二)初標名
四曰不妄語。
釋。妄語者。違心故說也佛弟子。直心是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言無虗誑。若以不淨。心口念相違。出言不實者皆名妄語也妄根於心言發於口。背真逐妄。顛倒是非。使正道不明邪詞動眾。此乃修道障緣。應當杜絕。故華嚴經云。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楞嚴經云。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四)初小妄語。二大妄語。三開聽。四舉況。初中(復三)初總標
解曰。妄語有四。
釋。妄語有四者。乃初標其名也。謂分別妄生。則出言虗妄。或因喜悅而出者或因引誘而出者或因瞋恚而出者或因嫉妬而出者。然境既不一。則語有大小。罪有重輕。故如來大慈。凡有妄境。一切俱制。境有三品。父母師僧名上人天名中。鬼神畜生名下。若有犯者。隨事所定。今先明四種。究其本源。皆由妄起所謂一翳在眼。千花亂墜。一妄在心。河沙生滅。心王若正。則六臣不邪也。
二別釋(分四)初妄言
一者妄言。謂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虗妄不實等。
釋。言者。心聲也。心正則言正。心邪。則言邪也。又直出為言。由己意發而為言故。宣述為語。由述見聞而為語故如來之語。無非利益眾生。故有真語。實語。正語也。眾生之語。無非損害眾生。故有妄語。綺語。兩舌。惡口也以是為非。故見言不見也。以非為是。故不見言見也。由虗妄故。是以不實。然妄語雖有八種。不出見。聞。觸。知。四法。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觸言不觸。不觸言觸。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若欲惑彼。隨作其一。皆名妄語。又見言不見。誑也。不見言見。虗也。謂以分別識。在眼為見。在耳為聞。在鼻舌身為觸。在意為知。以見聞知。三根性利。力用偏多。能取遠境。故各分為名。鼻舌。身。三根性近。力用處少。能取鈍境。故合為名今但舉見之一法。等者。總收聞。觸。知。三法也。
二綺語
二者綺語。謂粧飾浮言靡語艶曲情詞。導欲增悲蕩人心志等。
釋。綺者。錦綺。喻也。靡者。美麗也。謂粧點粉飾。虗浮無稽。美麗之語。如織錦繡。攢花簇錦。以眩人心目也。又言雖是實。說不應時。非時而說。亦名綺語。艶曲者。謂巧作艶麗歌曲。惑人心聽。如靡靡陽阿之曲是也。大都古樂府之作。聲韻正雅。無如漢魏。後之效體。漸入艶麗。至唐玄宗。酷愛法曲。選妓三百人。教於梨園。今謳曲。稱梨園者本此。纂要云。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淫歌曰哇。楚歌曰艶。情詞者。言詞華美。妖冶之語也。謂聲韻宛轉以盡意之所思引誘情欲。皆能導人之愛染。長人之悲哀也。然詞與曲。不無移商換徵。隨時小異。大約漢。唐。尚樂府。宋元。尚歌曲。此騷人詞客所為。非學者之所涉躐也蕩人心志者。謂如上情詞艶曲。乃宣述入愛之結使。能改人常性。喪人正念。令修學人。失如來種。故曰蕩人心志。等者。總攝喜怒哀樂之法也。筆飡云。李伯時善畵馬。秀鐵面呵曰。汝士大夫以畫名。矧又畫馬。期一人誇妙。妙入馬腹中。亦足懼矣。伯遂罷筆。師勸畫觀音贖過。黃魯直工艶詞。師亦詆呵之。黃笑曰。又當置吾於馬腹中耶。師曰。艶語動天下人淫心。不止馬腹。正恐生泥犁耳。黃悚然悔謝。遂勵精進。
三惡口
三者惡口。謂麤惡罵詈人等。
釋。惡口者。謂言語抵觸甚於梟鳥。不留他人情面麤聲惡氣。罵辱毀謗於他也所以瞋火一起。衝口燒心。傷害前人。痛逾刀割。實乖菩薩之善心。違如來之慈訓也。故法苑曰。瞋是失善法之根本。墮惡道之因緣。法樂怨家。善心大賊惡口腑臟也。罵詈者。正斥曰罵。傍毀曰詈謂自恃所長。背求他短。惡口罵詈。然罵有七種或以。相罵。或以根罵。或以罪罵。或以病罵。或伎藝罵。或結使罵。或種姓罵。等者總攝如上罵法也。身死魂逝。墜墮三途。如經所說若墮地獄。割舌令自啗食若墮餓鬼。口中蛆膿流出。若生禽獸。食啗糞穢。人怪其聲。罪畢為人。面貌醜陋。口氣常臭。唇齒皆缺佛言。寧以利刀割斷其舌積劫受苦不可以一言罵謗持戒比丘。惡報難盡。有二種人。一向入地獄。一。若非梵。行自稱梵。行二。若真梵。行而以非梵行謗之。
四兩舌
四者兩舌。謂向此說彼向彼說此。離間恩義。挑唆鬥諍等。
釋。兩舌者。謂彼此交扇也。向此說彼者。謂傳彼人之言而向此說傳此人之言。而向彼說也。皆出忿嫉在心。故以閒言冷語疑訕叢生合者使離濃者使淡。令師資恩喪。朋友義絕。縱不傳彼此之言但於二邊。說令離散者亦是兩舌也。管子云。析交離親。是為賊矣。離別也間。隔也。君父師長。專釋曰恩。兄弟朋友。善益曰義。挑唆者。謂前人未說。挑發唆起。彼此之言。令生闘諍也。成實論云。善心教化。雖為別離。亦不得罪。若以惡心。令他闘亂。即是兩舌。得罪深重。墮三惡道中。世世得敝惡破壞眷屬。以今離。間破壞他故。
三類結
乃至前譽後毀面是背非。證入人罪發宣人短。皆妄語之類也。
釋。乃至者。相繼之詞。謂此四法。皆是妄語之等流也。前譽後。毀者。謂現前獎譽。退後。毀呰。愛之欲生。惡之欲死也。面是背非者。謂面從公是。背地私非。無見聞疑。恣心亂說。但圖洩自己之忿恨。不顧他人之死活也。報恩經云。佛告阿難。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也。證入人罪者。謂無問前人有罪無罪。但以惡心。硬作證盟。置他人罪也。發宣人短者。謂訐彼陰私。宣其短處。惟知有己。不顧他人。欺巧百端。令人陷沒。故曰。皆妄語之類也。易云一言之善。千里應之。一言不善。則千里違之。古人三緘其口。所以為後世之龜鏡也。太公曰。欲量他人。先須自量。傷人之語。還是自傷。含血噴人。先污自口。漢新息侯馬援。以書誡其兄子曰。吾欲汝曹。聞人之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得言也。好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輪轉五道經。佛言為人喜傳人惡。死入地獄。烊銅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犂耕之。後墮惡鳥。人聞其聲。莫不驚怖。呪令其死。
二大妄語(分二)初明境
若凡夫自言證聖。如言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等。
釋。凡夫自言證聖者。此初標其名也。前言世諦之事。此言出世妄語也。謂身居有漏。心等庸流。故名凡夫。明了四諦。住最後身。故名聖人。梵語阿離野。此翻云聖。昔商太宰問孔子曰。夫子聖者與。曰。丘博聞強記。非聖也。曰。三王聖者與。曰。三王善用智勇。聖非丘所知。曰。五帝聖者與。曰。五帝善用仁義。聖非丘所知。太宰駭然曰。然則孰為聖乎。孔子有間。動容對曰。西方有聖者焉。不言而自信。不治而不亂。不化而自行。蕩蕩乎。人無能名焉。然凡聖之別。有十法界。凡夫由染緣而成。謂一切眾生。於真性上。情想自異。故有六凡。聖人從淨緣而證。謂佛與三乘。於無為法中。智有高下。故有四聖。可見凡之與聖。懸若天淵。今言證者。妄之極矣。如楞嚴云。譬如平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戮。須陀洹者。此翻預流。謂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已盡。預入聖道法流故。又云見道。謂見真諦故。或名逆流。或名入流。謂逆生死流。入聖法流故。又名聖位。此小乘初果聖人也。斯陀含者。此云一來。謂欲界九品思惑中。已斷前六品盡。後三品尚在。猶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故。此二果聖人也。等者。謂餘三果。四果。乃至或云。得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天龍鬼神來歸依我之語。未盡故。
二定罪
名大妄語。其罪極重。
釋。大妄語者。謂如上四果。及禪定等法。毫無知見。妄言已得已證。故曰大妄語也。以此誑惑世人。而邀名利供養者。死墮無。間地獄。故曰。其罪極重也。
三開聽
餘妄語。為救他急難。方便權巧。慈悲利濟者。不犯。
釋。餘妄語者。謂除上妄語之外也。救他急難者。謂本無謀利之心。全以拔苦為念故。如律云。有獵者逐兔。兔走避佛座下。少頃獵至佛所。問。見兔否。佛曰不見。獵乃去。後弟子問。兔見在佛座下。云何見言不見。佛曰。為救兔故。又如波斯匿王。敕殺厨監末利夫人。令人留藏。待王酒醒悔恨。送至王所。王大歡喜。夫人雖受八戒。為救他難。而不犯妄語戒。是名方便權巧。慈悲利濟者也。
四舉況
古人謂行己之要。自不妄語始。況學出世之道乎。
釋。古人。即司馬溫公。要。立身之要也通鑑載。劉忠定公。問司馬溫公曰。盡心行己之要。可得聞乎。公曰。其誠乎。又問行己之要。以何為始。公曰。自不妄語始。二公。皆宋之為儒也。尚以。誠信為本。況出世之人。豈得言行乖違耶。葢道德之存。至誠為首。立身之要。言行為先。所以南。容三復白圭。將以戒慎其言。是故古人戒始慎終。自不妄語始也。靈源曰。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也。
二引證(分二)初果報
經載。沙彌輕笑。一老比丘。讀經聲如狗吠而者比丘者。是阿羅漢。因教沙彌急懺。僅免地獄猶墮狗身。惡言一句。為害至此。
釋。此引往事。以證妄言之咎也。犬鳴曰吠。一言而墮狗身者。果不昧因也。阿羅漢。此云無學。謂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無法可學故僅。但也。大報恩經云。波羅奈國。大富長者。年至八十。生一男子。名曰均提。十歲出家。往利提利因陀羅山。至如來所。佛為說法。即得道果。阿難心疑白佛。佛言均提沙彌。非適今也。過去毗婆尸佛時。有一年少沙彌。精通三藏。見一老比丘。人相不具。好讚三寶。音聲濁鈍。不能歌唄。少年罵言。音如狗吠。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識我否。我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年少聞之。心驚毛竪。即求懺悔。我因愚癡。不識聖賢。願我來世。見善知識。爾時年少。惡罵上座。五百生中。常作狗身。百千大眾。聞佛所說。咸立誓言。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為此苦。而發於惡言。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為此苦。毀謗聖賢人。爾時舍利弗。晝夜六時。以道眼觀諸眾生。有應度者。而度脫之。爾時摩竭提二國中間。五百賈客。將一白狗。初夜煑肉作食。於後夜時。狗偷食之。次日賈客饑渴作瞋。持刀刖其四足。投身糞坑。宛轉腹行。受苦不盡。舍利弗入城乞食。經過彼路。至此狗所。持食與之。說法利喜。却後一七。罪畢得出。生於人中佛告阿難。爾時白狗。豈異人乎。今均提沙彌是也由過去世。毀罵賢聖。墮在惡道。由初願懺悔。罪畢得出。生於人道。遇佛世尊。即得漏盡。
二華報
故經云。夫士處世。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釋。此文雖出本經。然法句。阿含。大律。皆同。法苑云。口者。關也。舌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也。高僧傳云。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言者。不真之物。不得已而陳之。又斧喻其舌。惡言喻斧發也。如人擲斧斬天。斧落還傷自體。世人欲以惡言害彼。而反目害於己也。如大律云。昔調達罵舍利弗。為惡欲比丘。應時熱血從鼻孔出。即以生身墮大地獄中。佛因而說偈曰。夫士處世。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應毀反譽。應譽反毀。自受其殃。終無有樂。諸經集要云。甘露及毒藥。皆在人口中。甘露謂實語。妄語則為毒。毒不決定死。妄語則決定。妄語自不利。亦不利他人。自他俱不利。云何妄語說。若與身不利。慎口也何妨。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地持論云。妄語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人所誑何故妄語墮三惡道謂緣其妄語不實。使人虗生苦惱。是以死受地獄苦。以其欺妄。乖人誠信。故受畜生報。緣其妄語。皆自貪欺。貪欺罪故。復為餓鬼以其妄語。不誠實故。被人誹謗。以其妄語。欺誘人故。為人所誑。既知妄語。有此四大苦報。可不戒歟。
第五飲酒戒(分三)初標名
五曰不飲酒。
釋。酒者。禍泉也。飲之令人惛迷神智。顛倒是非。爛菩提芽。壞正覺果應當杜絕。梵網經云。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不應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也。昔元鑒禪師。數興造。工匠繁多。或送酒者。輒曰我所造者。必令如法。寧使罷工。無容飲酒。時清化寺。修營佛殿。州豪孫義。致酒兩輿與鑒。鑒即破酒器。流溢地上。義大怒。明將加惱。夜夢神人。以刀擬之既窹。躬詣懺悔。薩遮尼乾子經云。飲酒多放逸。現世常愚癡。忘失一切事。常被智者呵。來世常闇鈍。多失諸功德。是故黠慧人。離諸飲酒失。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四)初明境
解曰。飲酒者。謂飲一切能醉人酒。西域酒有多種。甘蔗。蒲萄。及與百花。皆可造酒。此方止有米造。
釋。飲酒者。乃總標之詞。酒非一種。故曰一切。西域。即天竺也。多種者。知神仙服食經云。採南燭草。煑汁為酒。碧映五色之神光。扶桑記云。頓遜國有樹。形似安石榴。取其花汁。貯盆內數日成美酒。洞冥記云。瑤現去王門九萬里。有草割之釀酒。飲一合三日不醒。飲日溪水則醒。南史載。拘樓國。有水仙樹。腹中有水。謂之仙漿。飲者七日醉。古今註云。烏孫國。有青田核。得水成酒味醇。飲盡更生。名青田酒孚。異物志云。文草作酒味甚美。人以金買。不以為貴。然酒雖有多種。大略不出其二。一者穀酒。謂以五穀和麯而釀成之。二者木酒。謂唐。相莖花果雜諸藥。而醞成之。即甘蔗。蒲萄。百花。藕根。糖蜜等是也。此方。即震旦也。謂震旦惟未造故。
二顯戒
俱不可飲。
釋。俱不可飲者。謂如上等酒。但有色香美味。能醉人者。一切俱不得飲也。若不改者。現世為人所耻。死墮惡道亦不得以草頭著酒。滴入口中。謂涓滴不除。漸成河海。乃至啗槽食麯。和酒煑食。皆不可也。是故佛言。若以我為師者。不得飲酒。亦不得貯畜。
三開權
除有重病。非酒莫療者。白眾方服。無故一滴不可沾唇。
釋。重病者。言非輕小之疾也。千鈞之弩。豈獨為鼷鼠所發。非酒莫療者。若醫言。別物所不能救。唯酒可療者。准律白眾方服。始無自私之咎也。但不得未病先病以此為由之心。而飲若假以病緣而圖貪飲者。即名破戒。雖為病故。有效則服。病愈即止。飲時不得入眾。應在佛殿下風遙禮。亦不聽誦經持呪。七日之外。沐浴更衣。方許作也。無故者。無病緣之故。不得飲也。律中佛言。酒有多失。開放逸門。飲如葶藶。犯罪已積。若消病苦。非先所斷。又薩遮尼乾子經云。酒為放逸根。不飲閉惡道。寧捨百千身。不毀犯法教。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假使毀犯戒。壽命滿百年。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決能定使差。我猶故不飲。況今不定知。為差為不差。作是決定心。心生大歡喜。即獲見真諦。所患即消除。毗尼母經云。莎提比丘。自小因酒。長養身命。後出家已。不得酒故。四大不調。諸比丘白佛。佛言。病者聽甕上嗅之。嗅不。差者。聽用酒和麵作餅食之。若差者。不聽復嗅食。
四護譏
乃至不得齅酒。不得止酒舍。不得以酒飲人。
釋。齅。鼻齅也。暫停曰止。酒舍。即酒肆也。乃惡律儀之一。齅酒止酒舍。雖不飲有大患者二。一。令人生疑。二。漸薰成性。亦防微杜漸之法也。梵網經云。以酒飲人者。五百世無手。戒之甚嚴。謂自破酒戒。不過罪及一身。若與人飲。為害不止故。
二引證(分二)初外典。二內經。初外典(分三)
初禹禁
儀狄造酒。禹因痛絕。
釋。人物考云。儀狄。禹妃弟。善造酒。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遂疎儀狄。而絕旨酒。昔漢邴原。絕酒不飲。人或問之。原曰。本自能飲。但以荒思廢業。故斷之耳。世儒尚畏廢業。況學出世之道乎。又晉中興書。元帝性嗜酒。王導深以為誡。左右進觴覆之。晉書。凡民不得私釀酒沽。其有婚姻及疾者。聽之。餘犯者。罰金八兩。又枚乘。七發云。酒為腐腸之藥。自古聖君賢臣。恐以累民。故禁之也。
二紂亡
紂作酒池國以滅亡。
釋。人物考云。紂名辛。帝乙。少子。兄弟三人。長曰微子啟。次曰中衍。皆庶出。三曰辛。嫡出。即紂也。資辯捷疾。力格猛獸。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以肉為林。以酒為池。使男女裸逐其間。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宮中九市。為長夜之飲。作炮烙之刑。剖孕婦斫人脛。王子比干諫之。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遂殺比干刳視其心。於是武王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不伐。乃東伐紂。紂走登鹿臺。衣其珠玉。自燔而死。禹謂後世以酒。亡國者。此也。所以詩書淫亂之戒。其原皆在於酒。故微子以紂沉[醨-禸]於酒。遂作誥。以告箕子比干而去。穆公因周厲王。沉湎於酒。故作大雅。嗟嘆而泣涕流連。後秦主符生。飲無晝夜。乘醉多所殺戮。臣民畏之。海東王符堅。將兵伐生。生猶醉寐。兵殺之。堅遂稱帝。唐敬宗。年十八夜。與宦官酣飲擊毬。俄燭滅遇弒。是以亡身。喪國。皆由酒也。
三僧過
僧而飲酒。可耻猶甚。
釋。僧者。謂禁戒守真。威儀出俗。紹隆聖種。震懾魔軍。為人天之標幟。法門之樑棟也。若飲酒者。則言多不根。過失無量。謂狀如狂象之無鉤。似戲猿之在樹。故曰可耻猶甚也。
二內經(分三)初明因
昔有優婆塞。因破酒戒。遂併餘戒俱破。三十六失。一飲備。焉過非小矣。
釋。梵語優婆塞。此云近事男。謂受持三歸五戒。可以親近三寶而住故。婆沙論云。昔有一近事。稟性仁賢。受持五戒。專精不犯。後於異時。遠行歸家。家人赴會。彼為渴所逼。見器有酒如水。遂取飲之。便犯酒戒時有隣鷄來入其舍。盜殺而食。復犯盜殺二戒。隣女尋鷄入舍。強逼交通。復犯婬戒。隣家告官。拒諱不陳。復犯妄語。故云。遂併餘戒俱破。三十六失者謂不孝父母。輕慢師長。不信三寶。不敬經法。誹謗沙門。訐露人短。常說妄語。誣人惡事。傳言兩舌。惡口傷人。生病之根。闘諍之本。惡名流布。人所譏嫌。貶斥聖賢。怨黷天地。廢忘事業。破散家財。恒無慚愧。不知羞耻。捶打奴婢。橫殺眾生。姦婬他婦。偷人財物。疎遠善人。狎近惡友。常懷恚怒。日夜憂愁。牽東引西。持南著北。倒街臥巷。墮車墜馬。逢河落水。持燈失火。暑月熱亡。寒冬凍死。此三十六失。皆由一飲而備。故云。過非小矣。
二感果
貪飲之人。死墮沸屎地獄。生生愚癡。失智慧種。迷魂狂藥。烈於砒酖。
釋。貪飲者。謂貪其香味。飲之快意也。殊不知快意。即生顛倒。顛倒便失正念。失正念。則失佛種矣輪轉五道經云。為人喜飲酒者。死入沸屎泥犁中。後墮猩猩獸中。後生為人。愚癡暗鈍。故無所知。教化地獄經云。信相菩薩白佛言。復有眾生。或顛或狂。或癡或騃。不別好醜。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時。坐飲酒醉亂。犯三十六失。後得癡身。如似醉人。不識尊卑。不識好醜。故獲此罪。然善惡無爽。有因必果。貪飲故墮沸屎。醉亂故失智慧。迷魂狂藥者。以酒能使人顛倒錯亂。外失威儀。內喪真性故。烈於砒鴆者。砒是砒霜。服之。心神撓亂而死。鴆。是鴆鳥。大如班鳩。食蛇之物。凡飲食中。反毛攪之。服者即死。烈者。謂酒之酷。更甚於砒鴆之毒也。然砒鴆之毒。不過毀其色身。未來又得人身。飲酒之毒。能壞戒身。戒身一壞。則難復矣。
三立誓
故經云。寧飲烊銅。慎無犯酒。
釋。寧飲烊銅者。想酒之過。利害如是。故作誓言。寧飲烊銅。腐爛我身。而終不飲酒也。以上經論。及諸書史。種種言辭譬喻。總之勸勉離諸酒過也。葢天下毒之猛烈。無甚於砒酖諸毒。及以烊銅。故舉喻以戒之。為佛弟子。能不醒乎。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舍利弗問經云。迦蘭陀竹園精舍。一比丘疾篤將死。優波離問。汝須何藥。曰須酒。實違毗尼。寧盡身命。無容犯酒。優波離言。若為病開。如來所許。於是服酒差病。比丘懷慚。猶謂犯酒。往至佛所。慇勤悔過。佛為說法。得羅漢道。粱高僧傳云。法遇在江陵長沙寺。一僧飲酒。廢夕燒香。遇但罰不遣。師道安以筒盛荊。寄遇。遇向筒致敬伏地。令維那行杖。垂淚自責。
第六著香花鬘戒(分二)初標名
六曰。不著香花鬘。不香塗身。
釋。不著。香花等者。斷其貪愛也。貪愛若斷。即同佛身。依正莊嚴。自然具足。欲得莊嚴具足。先當離香觸二塵也。葢世人皆知。如來依正莊嚴。世無能比。而不知如來依正。從曠劫苦行修成。斷滅貪愛所感。今人苦行不修。貪愛不斷。而欲彷彿如來依正者。譬如貧人。服帝王服。其禍速至矣。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二)初明境
解曰。華鬘者。西域人貫華作鬘。以嚴其首。此土則繒絨金寶。製飾巾冠之類是也。香塗身者西域貴人。用名香為末。令青衣摩身。此土則佩香熏香。脂粉之類是也。
釋。梵語磨羅。此去華鬘。或云瓔珞。天竺人多用蘇摩那等花。行列貫串。以嚴其首。名之為鬘。無論男女。皆以此而莊嚴之。繒。是細絹。絨。即刮絨。練熟絲也。製飾者。謂以金銀七寶等物。裝飾瓔珞環釧。并製造巾冠之類也。其巾冠之製。始於黃帝之時。古禮二十始冠。其士人用冠。庶人用巾。自後子雲東坡。各製其式。名不一定名香者。謂沉檀速麝。龍腦酥合。薰陸白膠等貴重之香也。塗身者。天竺國法貴勝男女。皆用好香為末。或洗浴之後。令童子以塗其身。如此方香肥皂之類。青衣侍童也。如玄真子。命樵青竹裏煎茶是也。此方有佩帶香囊。或用香筒。以熏衣被。乃至塗抹胭脂膩粉等。皆攝此戒二儀錄云。臙脂起自紂以紅藍花汁作脂。為桃花籹燕國所出也。銀粉古今註云。三代以鉛為粉。此皆俗態也。
二顯戒
出家之人。豈宜用此。
釋。謂出家人。若用繒絨金寶等。製飾帽笠者即如天竺貫花作鬘。以嚴其首也。若佩香熏香者。即是以香塗身也此皆俗士所為。非僧所用。既然出俗當遠離飾好。修出世道壞色為服。莊嚴法身戒定為香薰無漏體。詎可同俗行事。恣心貪愛耶。故云豈宜用此。若貪愛心。著是物者非佛弟子。何也以貪愛心。是發欲之本。欲念若除。則諸惡不生也。大菩薩藏經云。若有味著花鬘塗香。即是味著熱鐵花鬘亦是味著屎尿塗身也。
二引證(分五)初思古
佛制三衣。俱用麤疎蔴而獸毛蠶口。害物傷慈。非所應也。
釋。佛制如上。三衣者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黎也麤者。不精疎者。不緻。此引智度論文而語之。以誡不得貪好故獸毛。裘褐之類。蠶口。紬絹之類。此皆從殺生而成。故曰害物。有虧慈濟之心。故曰傷慈既違佛制。復傷仁慈。故曰非所應也大智照律師云。智度論明。昔日迦葉如來。授我釋迦本師衣者十三條。麤布僧伽黎是也洎至垂滅。親付飲光尊者於鷄足山。以待彌勒可見佛佛所持。麤布衣也。
二開權
除年及七十。衰頺之甚。非綿不煖者。或可為之。餘俱不可。
釋。氣弱日衰。力少曰頹。甚者。不堪極也。謂七十已後。血氣衰微。神力不堪。麤重衣服。不能行動。故權許之。此大師以世間服。而垂慈故。非三衣也。或者不定也。謂衰頹不甚。則不許也。感通傳云。唐乾封二年二月。四天王白宣律師曰。釋迦如來初成道時。乃至涅槃。唯服麤布僧伽黎。及白[疊*毛]三衣。未曾著其蠶衣繒帛也。
三俗儉
夏禹。惡衣。公孫布被。王臣之貴。宜為不為。
釋。惡者。敞衣。頌禹之德也。通鑑載。伯禹。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諡法。受禪成功曰禹。祖顓頊。父[魚*糸]。乃黃帝玄孫也。孕歲有二月。堯戊戌五十八載。六月六日生於僰道之石紐鄉。長於西羗。以土德王。正建寅。百有六歲。崩於會稽。堯時洪水滔天。[魚*糸]治水無功。舜乃舉禹續父業。居外十三年。以開九州。三過其門不入。水害遂息。受舜禪位。都於安邑。國號曰夏。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其聲應鐘。律身有法度。故孔子稱曰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蔽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昔帝堯。布衣掩形。鹿裘禦寒。衣履不敝不更換。漢文帝。亦身衣弋綈。幃帳無文。晉武帝焚雉頭裘。猶敕不許貢獻。奇技異服。斯等聖君非一。不能盡舉也。公孫。姓也。名弘。漢武帝徵為博士。天子察其敦厚。遂以為御史大夫。食不重肉。脫粟之飯。而為布被。俸祿皆給與仰食之賓。家無所餘。時汲黯奏曰。弘位在三公。然為布被。此詐也。帝問弘。弘謝曰有之。誠中弘病。夫以三公為布被。實飾詐以釣名。且無汲黯之忠。陛下安得聞此言。天子以為謙讓。愈益厚之。以弘為丞相封平津侯。年八十而終。
四僧節
豈得道人。反貪華飾。壞色為服。糞掃蔽形。固其宜矣。
釋。道人者。學道之人也華。花繅飾。裝飾出家受戒期得道果。而反貪花繅服飾。則於道行無益矣。壞色者凡檀越所施衣財。用草根樹皮。染成青。黑。木蘭。三種壞色一。壞其貪愛之心。與道相應故。二。壞其五大上色。以別俗服故。亦名緇色。即壞色也。糞掃衣者。律有十種。謂世人所棄。不用之物。視同糞掃故。比丘拾來。浣染成袈裟色。縫補三衣。以蔽形體知足進道。息馳求心斷憍恣念。故曰固其宜矣昔比丘持糞掃衣。就河而洗諸天取汁。用洗自身。而不辭穢次外道持淨[疊*毛]將洗。諸天遙遮。勿污池水。是知重其德。不重其物也。
五舉況
古有高僧三十年著一緉鞋況凡輩乎。
釋。高僧者謂居塵不染。道高德重之稱也。雙履曰緉。唐高僧傳云慧休法師十六歲出家學通經論尤善華嚴唯有律部。未遑精閱。意以為戒可事求。按讀即曉。未勞師授。後披一卷。性遮茫然。方悔前議。乃請律提瓶。從洪律師。聽四分律。三十餘遍。而顧諸學徒曰。余往聽經論。一遍入神。今聽律部。逾增逾暗。豈非理可虗求事難通會。是以甞聽礪公講律礪曰。法師大德暮年。如何猶勤律部。休曰。余憶出家之始。從虎口中來。豈以老朽。而可斯須離耶。吾恨不得常聞耳。今之後學。薄知文句。宗致渺然。即預師範。所以終夜長嘆矣。休敬慎三業。懷課六時。奉禁守道。逾衰逾篤。衣服趣得葢體。襆懸壁上著一麻鞋經三十餘年。遇軟地則赤脚。人問之故。答曰。信施難消。帝屢召入京。固以疾辭。春秋八十有八。又唐通慧禪師大悟後。布衲重縫。冬夏不易。晚年唯一裙一被。一麻鞋二十餘載。遇砂地則穿之。恐傷父母遺體故。遇軟地則赤脚行。恐損他信施故。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優多羅母經云。優多羅比丘。尊佛樂法。酒不歷口。過午不食。香花脂粉。未嘗附身。母為餓鬼。優多羅以瓶盛水。楊枝著中。法服覆上。飯比丘僧。舉名呪願。母免重咎。阿育王經云。南天竺有一男子。於佛法中出家。少欲知足。不樂榮顯。不以酥油摩身。不以湯水洗浴。不食酥油。不願華飾。常畏生死。詣摩偷羅國。禮敬優波笈多。一聞說法。精進思惟。得羅漢果。
第七歌舞觀聽戒(分二)初標名
七曰。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釋。不歌舞者。身口無過。不觀聽者。眼耳清淨也。學道以修身為本。當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惟務一心。精勤辦道。然三界之中。舉足動步。無非罪苦。古人說。暫時不在。如同死人。道業未成。有何樂處。初心一失。後悔難追。故曰。不得歌舞倡伎。及往觀聽也。嘗論耳目之於聲色。極易惛人神智。亦能發人悟機。故仙人緣之而神足頓失樓子因之。而心地豁開。推其惛智之源。謂被聲色流轉。故名順流。順者下也。究其發悟之本。不被聲色流轉。故名逆流。逆者。上也。今之博地凡夫。不被聲色流轉者少。故於道日遠矣。是以初學者。當避聲色。如刀劍。觀戲笑。猶如哭。歌舞如狂。外境不躭。則內心自寂也。昔佛在世時。大權菩薩。感佛恩德。現天人身。常以梵唄歌讚於佛。或演無常。苦。空。無我之音。令諸眾生。感悟真常。使水鳥樹。林。咸宣妙法。豈可同於世間。歌舞倡伎。而比喻耶。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二)初明境
解曰。歌者。口出歌曲。舞者。身為戲舞。倡伎者。謂琴。瑟。簫。管。之類是也。
釋。歌曲者。謂引聲揚韻。唱和曲調也。樂書云。樂有歌。歌有曲。曲有詞。所以詩言志。歌詠言。爾雅云。長引其聲。比於琴瑟曰歌。歌聲遠聞曰謠。故善歌者。有含商吐角之音也。戲舞者。如霓裳芰飾。窈窕翩翻。及身首變現。手足跳躑等。倡伎者。即伶人也。謂能鼓吹。琴瑟簫管之類。以娛樂也。又琴瑟。是絲樂。簫管。是竹樂。琴者。爾雅疏曰。伏羲斵桐為琴。又云。神農。氏作別名曰離。大者。絃二十七。未詳長短。廣雅曰。琴長三尺六寸六分。表期之三百六十日。合天人之和。廣六寸。表六合。腰濶四寸。亦表四時。前廣後狹表尊卑。面圓背方。表天地。五絃。表五行。十三徽。表十二律。餘一徽。表閏。後文王加少宮。少商。二絃。或七。或云。加文武二絃。字彙云。大者。長八尺一寸。中。長三尺六寸六分。詩義云。鳳池四寸。表四時。龍池八寸。表八風。又有說云。琴有三十三絃。絙桑為之。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今人用之。為戲樂誤矣。瑟者。爾雅疏曰。伏羲作五十絃。黃帝破為二十五絃。禮圖舊云。雅瑟長八尺一寸。二十三絃。其常用者。十九絃。餘四絃。頌瑟長七尺二寸。二十五絃。盡用之。鄭注云。大瑟。別名曰灑。又呂氏春秋云朱襄氏之世。天下多風。陽氣不積。果實不成。故斌王建五絃之瑟。瞽瞍作十五絃。舜益八絃。漢武帝歌兒。作二十五絃。白虎通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止邪想。以正人心志也。瑟者。嗇也。閑也。所以懲忿窒欲。正人之德也。簫者。風俗通云。舜作簫。編小竹管為之。參差不齊。象鳳之翼。博雅云。大者。二十三管。長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長尺二寸。爾雅云。大者。名言。小者名筊。釋名。簫。肅也。其聲肅肅而清也。又禮記曰。女媧作笙。說文云。笙者。象鳳之巢。大者名巢。十九簧。小者名和。十三簧。管者。長一尺。圍寸。漆竹為之。如笛六孔。十二月之音。大者名簥。小者名[篎-目+耳]。豎吹。如簫。形如篪籥。周禮曰。篪竹為之。長尺四寸。七孔橫吹。毛傳曰。籥竹為之。如笛三孔。橫吹。文王之樂。風俗通云。笛者。武帝時。丘仲作。長尺四寸。六孔。或七孔。笛者。滌也。所以蕩滌邪穢。納之雅正也。樂書云。剪雲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今時簫體似笛。只在橫竪以別也。謂竪者為簫。橫者。為笛。其餘琵琶箜篌等。皆技樂之類也。
二顯戒
不得自作。亦不得他人作時。故往觀聽。
釋。不得自作者。謂不得自己口唱歌曲。及歌咏誦經。如婆羅門。吟詩讀書等聲也。亦不得身為戲舞如霓裳窈窕登場。假粧故事。乃至掉臂叉手。執刀揮戟等。皆不得也。故往者。有心故往。步步招愆無心而遇。住則成罪也。
二引證(分四)初欲害
古有仙人。因聽女歌音聲微妙。遽失神足觀聽之害如是。況自作乎。
釋。遽。即也。神足者。謂神仙有五通。一。天耳通謂一切苦樂音聲。悉能聞故。二。天眼通。謂一切形色。及諸眾生。死此生彼苦樂之相。悉能見故。三。宿命通謂自他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故四。他心通謂他人心中。思惟善惡之事悉能知故五。神足通謂隨意變現。飛行自在。一切所為。無有障礙故大毗婆沙論云。昔有隲陀衍那王將諸宮女。詣水迹山。除去男子。純與女人。燒眾名香奏五妓樂。露形而舞樂音清妙。香氣芬馥。時有五百仙人。乘神通上過或見色。或聞聲。或齅香皆退神通。一時墮下。如折翼鳥。不復能飛。王見問曰。汝等是誰。諸仙答言。我是仙人。王言。汝得非非想定否。仙言未得。乃至問言汝得初禪否。仙言曾得今失。時王瞋言。不離欲人。如何觀我宮人婇女。便拔利劍。斷截五百仙人手足彼諸仙人。有從眼根而退。有從耳根而退有從鼻根而退。是故一時墮落。故云觀聽之害如是況自作乎。所謂纔生一念欲。便失五神通。是也。
二闢妄
今世愚人。因法華有琵琶鐃鈸之句。恣學音樂。然法華乃供養諸佛。非自娛也。
釋。今世。末法時也愚人。不諳教法者。法華乃一乘之妙法。琵琶是胡琴。長三尺五寸。象三才五行。四絃象四時也。鐃閙也謂鳴時則樂音喧閙也。古以金造之又鐃。止也。凡秉軍法卒常執鐃。金鐃一響皷聲即止也。鈸。助也。謂鳴時以助樂聲也。娛。樂也。謂初出家人。無向上志。乃不知出家之體最尊。而流俗之風甚下。但聞法華有琵琶鐃鈸之句。輒便恣心肆作。以取其樂。乃不知樂是苦因。然法華是使人作。供養諸佛。種未來成佛之因。受戒之人。果能戒行精嚴。豈無諸天護佑。設或誦經禮懺。猶可名為法施。若躭麤細音樂。則恐情生愛染。故不許也。甚至蒙昧愚人。不學毗尼。謬解聖意。借言法華之句。恣意習學。吹簫打鈸。以為娛樂。抑何異於優伎人耶。則僧寶淪失。地獄因深。律云。舍利弗。目犍連般涅槃已。時諸比丘。自作伎樂。吹唄供養。佛言。不應爾。諸比丘畏慎。不敢令白衣作伎。佛乃聽許。則佛制可知矣。問如來說法。無有二言。法華律儀。皆是佛說。云何法華則許。律儀不許耶。然要知律儀中人。若以音樂為功德。即律儀轉為法華矣。若法華中人。以音樂自娛。即法華律儀。俱不成矣。
三撫正
應院作人間法事道場。猶可為之。今為生死。捨俗出家。豈宜不修正務。而求工伎樂。
釋。應院者。謂應供檀門。作佛事之院也。人間法事者。顯非出世間真實佛事也。閑晏修道之處。名為道場。緣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故以此處為得道之場。今以人間法事。而為道場者。亦由檀信虔誠。奉請三寶。以求福利。是故凡供佛轉法之處。稱為道場。非第一菩提道場也。猶可為之者。乃少允之詞。非大許也。謂瑜伽佛事。古來皆是行德兼優。大法師作。但今非昔比也。割愛辭親。是曰捨俗出煩惱家。故曰為生死。持戒禪誦禮拜。勤修福慧。名為正務。正務不修。而反專於技樂者。重增生死之累也。信施難消。光陰虗度。將何以敵生死也。
四革弊
乃至圍碁陸博。骰擲摴蒱等事。皆亂道心。增長過惡。
釋。圍[其/水]。博物志云。堯作以教丹朱也。子三百六十一。縱橫十九路。方言云。自關以東謂之奕。象棋。有三十二子。以象牙飾之。故云象棋。世傳堯作圍棋。武士作象棋。以象戰鬥故。有云。昔神農以日月星辰為像。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砲代之為機矣。陸博。漢書注云。行棋也。鮑宏博經云。二棋分黑白。各半擲之。骰。即骰子。是陸博采具。又陸博。即雙陸棋。亦名博塞戲。魏曹植。製雙陸局。以五木為骰子。有梟。盧。雉。犢。塞。五者。為勝負之采。故人刻一骰為梟鳥形。得之為上勝。又骰六箸。行六棋。謂之六博也。擲者。投也。拋也。如擲石投壺。拋毬跳錢也。投壺。古用石。今用矢。以中者為勝。摴蒱。即博籌也。今謂之呼盧。取純色為勝。用六子為馬。今人擲之為戲。亦博奕之總名。所謂摴蒱一擲。百萬是也。等者。總結一切戲具也。如上所說。皆非佛子所為。徒亂修道之心。增長愚癡惡業。沉淪苦海。無解脫時。有志之人。寧守愚樸。甘坐蒲團。三衣一鉢。專精戒學。如求工末技。而犯佛戒者。豈好心出家之所為耶。大都善惡對待。如箭鋒相柱究竟為惡則易。為善則難。為惡如放無韁之馬。為善如撑逆水之舟。逆水之舟。漸有上進。無韁之馬。一去難收矣。此又為同志者之所語也。晉陶侃為荊州刺史。見吏博奕戲具。謂曰。圍棋。堯舜以教愚子。博奕。殷紂所造。諸君並國器。何以此為。又云。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諸參佐。毋以戲廢事。遂取摴蒱。投之於江曰。摴蒱。乃牧猪奴戲耳。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高僧傳云。唐玄奘法師。年十一出家。觀諸沙彌。劇談掉戲。謂曰。夫出家者。為無為法。豈復更為兒戲。可謂徒喪百年矣。大論云。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癡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於音聲中。妄生好樂。於已過之聲。念而生染著。有智之人。觀聲生滅。前後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染著。若斯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如是等種種因緣。訶聲過失。則不著矣。如夫迦葉等。聞天王彈琴。尚起作舞。不能自安。況凡夫輩。可不自警耶。遠祖云。苟以亂意。皆為非法。
第八坐高廣大牀戒(分二)初標名
八曰。不坐高廣大牀。
釋。不坐者。身離觸塵故。謂佛弟子。依戒修行。於四儀中。應當事事知足。不得愛好床褥。生長憍恣。懶修禪誦。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也。戒經云。常求三昧為牀。智慧為座。一心志道。不得同俗行事。貪好受用也。一息不還。便同灰壤。愛好何用。中阿含經云。生聞梵志問佛。出家以何為苦。佛言。出家以自在為苦。謂隨順貪欲。嗔恚愚癡。不守禁戒。因此憂惑。故以自在為苦也。又問以何為樂。佛曰。出家以不自在為樂。謂學道不隨貪欲。瞋恚。愚癡。以戒自制。則無闘諍。無闘諍。則無怨憎。憂苦。有此義利。故以不自在為樂也。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二)初明制
解曰。佛制繩牀高不過如來八指。過此則犯。
釋。繩牀。十八種物之一也。謂以繩穿。繫於林中。樹下棲宿。以避卑濕故。如來者。謂乘如實道。來度眾生也。律中因瓶沙王。以迦藍陀竹園供佛及僧。諸大長者。作種種房舍。鋪設地敷。天雨之時。地多潮濕。有病比丘。不堪坐臥。佛言。聽作牀。時有蛇蝎蜈蚣入內。未離欲者。見皆驚恐。佛言。聽安脚。高一尺六寸。即如來八指也。牀有二種。一繩牀。為行脚者設。二木牀。為坐禪者設。今言坐者。木牀也。毗婆沙論云。佛八指。約高一尺六寸。如中人一肘。坐時脚不掛空。過此量者曰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量者曰廣。既高且廣。故名為大。大師恐初機學者。放逸身心。增長過惡。故如大僧所制而說也。
二戒餝
乃至漆彩雕刻。及紗絹帳褥之類。亦不宜用。
釋。漆者。灰漆也。彩者。莊彩也。雕刳其內。刻斵其外。紗絹者。皆殺生之財也。如上等物。乃王臣俗士所貴。非出家者之所行為。違佛明制。損德招愆。故不宜用也。若檀越施來。但宜藏護。不應受用。若大眾長連牀上。坐臥不論。困學紀聞云。舜作食器。流漆墨其上。國之不服者。十三人。禹作祭器。墨漆其外。朱畵其內。國之不服者。三十三人。然舜禹聖君也。用漆為器。不為過分。而有賢臣諫諍者。葢恐百官庶民。靡費不節故。今之出家者。華其私室。精其器皿。制度失佛祖之箴。受用等王侯之供。忠言逆耳。直諫者。乃違。脅肩諂笑。曲奉者。是趣。此其所以。叢林日弊。法門衰替矣。初學記云。蒿宮茆柱實興國之清猷。玉席珠衣。乃危邦之弊化也。
二引證(分三)初舉況
古人用草為座。宿於樹下。今有牀榻。亦既勝矣。何更高。廣縱恣幻軀。
釋。此引古以鑒今。正明持戒止貪之益也。可坐可臥。名之曰牀。狹而長者。故名為榻。物原云。神農始作牀蓆。已前尚無。然最尊最貴。莫過於王。至上至聖。莫過於佛。世尊出王宮。塚間露坐。樹下棲身。及成佛時。用草為坐。而作是言。我若不成正覺。終不起跏趺。此如來出世之榜樣也。今有牀榻。已勝於樹居草座。何更高廣雕刻。縱此身形。那肯還想修道耶。幻軀者。謂此身乃四大和合而成。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猶如夢幻空花。虗妄不實。故曰幻軀。愚夫不了。執之為實。恣情縱欲。增長漏根。所以長淪三有。往還無際矣。東林混融禪師。示眾云。避萬乘尊榮。受六年飢凍。不離草座。成等正覺。度無量眾。此黃面老爺。出家樣子。後輩忘本。反為口體。如佛言曰。為沙門者。去世資財。乞食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
二苦益
脇尊者。一生脇不著蓆。高峰妙禪師。三年立願。不沾牀[柷-口+登]。
釋。西域記云。尊者中天竺人。本名難生。由在胎六十年始生故。至八十歲。投九祖伏駄尊者出家。時年少比丘誚曰。出家之業。一則習禪。二則誦經。汝今衰老。何所取進。尊者聞之。誓曰。我若不通三藏。不斷三惑。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脅至蓆。於九祖處。執侍左右。未嘗睡眠。日則披閱三藏。夜則坐禪。三年之內。悉證所誓。為第十祖。時人敬仰。號脅尊者。一生者。從出家敘起也。元高峰禪師。諱原妙。吳江徐氏子。母夢僧乘舟來。乃孕。至離襁褓。喜趺坐。遇僧入門。輒欲從之。年十五。出家於嘉禾密印寺。十六薙髮。十七習天台教。二十更衣入淨慈。立三年死限。不澡身。不薙髮。不沾床[柷-口+登]。口體俱忘。後於天目師子巖。西石洞。營小室如舟。榜曰死關。絕給侍。洞非梯莫登。撒梯斷緣。雖弟子罕得瞻視。示寂偈云。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鑽入海。撞倒須彌山。
三樂愆
悟達受沉香之座。尚損福而招報。
釋。唐知玄法師。俗姓陳。三學洞貫。名冠一時。異跡猶多。故世號為陳菩薩。五歲即便能詩。十四講涅槃經。李商隱贈詩云。十四沙彌能講經。似師年紀秪携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懿宗賜沉香寶座。高二丈餘。僖宗賜號曰。悟達國師。二帝供養。隆厚非常。後忽定中見菩薩降手摩玄頂。演深妙法。而安慰之。言訖即隱。俄見一珠。入玄左股。隆起痛甚。上有晁錯二字。遂成人面瘡。而玄前身是漢袁盎也。害晁錯斬於東市。玄十世為高僧。錯求報不得。因過受人主寵遇。一念名利心起。於德有損。故能害之。幸遇西蜀迦諾迦尊者。洗以三昧水解之。故不為患矣。詳如本傳。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此牀座帳褥。乃四聖種之一也。於此知足。則能進修道業。證三菩提。故名聖種。若不知足。則道果無分。聖種失矣。如悟達國師。見解超時。行位未測。由不知足。一念心起。德損禍至。我輩何人。不以為戒。哀哉。雜阿含經云。一沙門在河邊樹下。學道十二年。貪想不除。身靜意遊。曾無寧息。不能得道。佛化作沙門。至其所。有龜從河中出。來至樹下。復有水狗。飢行求食。便欲啗龜。龜縮其頭尾四足。藏於甲中。不能得啗。佛曰。吾念世人。不如此龜。放恣六情。外魔得便。形壞神去。生死無端。輪轉五道。苦惱百千。即說偈言。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沙門聞之。即得道果。
第九非時食戒(分二)初標名
九曰。不非時食。
釋。不非時食者。謂同如來正中而食。口不犯過也。離此便名非時。前八。後一。名戒。此非時食名齋。齋者。齊也。謂齊過中不食也。如來處於五中。謂降生中國。中夜踰城。日中一食。中夜成佛。所談中道。律云。如來性離非時食。從誕王宮。乃至涅槃。中間未嘗非時食也。毗羅三昧經云。非時不食。得五種利益。一。離諸貪欲。二。神氣清爽。三。能却睡魔。四。道業易辦。五。增長福壽。舍利弗問經云。檀越造僧伽藍。厚置資給。供出家人。非時就典食者索食。與者食者。得何等罪。檀越得何等福。佛言。非時食者。是破戒人。是犯盜人。非時與者。亦破戒人。亦犯盜人。盜檀越物。非施主意。施主無福。如失物故。但有發心置立之善也。西陽雜爼云。貞元中。荊州天崇寺。僧智燈。常持金剛經。遇疾死。弟子啟手足猶熱。未敢殮。經七日却活云。初見冥王。合掌。下階訊曰。因公持經功德。更延壽十年。免脫生死。又問。人間眾僧。中晚以藥為食。食薏苡仁。大違本教。燈曰。律有開遮故。王曰。此後人加之。非佛意也。今荊州僧眾。中後無飲藥者。
二釋義(分三)初迷律。二引證。三結勸。初中(分二)初定時
解曰。非時者。過日午。非僧食之時。分也。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後食。鬼夜食。僧宜學佛。不過午食。
釋。日午者。乃順此方之言。約依經律。應云日中。若日過中。及明相未出。是名非時。故曰非僧食之時分也。良以午分八刻。前四名時。後四非時。恐人渾濫。故不言午。而言中也。諸天早食者。早以清勝為義。天者。天然。謂因修五戒十善。感受天然清勝之福故。其人間清勝至誠。亦在於早。天開以子。故齋天在於早晨。而諸天喜人清勝至誠。自然受供也。佛午食者。以午食為法食故。毗羅三昧經。瓶沙王問佛言。何故。佛日中食。佛言。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諸佛食。中後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如來欲斷六趣因。令入中道。故同三世諸佛食也。畜生午後食者。梵語底栗車。此云畜生。即六畜也。謂因中所作逆天悖理之事。故感此道。負天而行。中後而食也。鬼神夜食者。鬼。畏也。謂虗怯多畏故。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隱顯變化。由諂誑心。所作之事。恐令人知。故感此道。黑暗而食也。僧宜學佛等者。謂佛為出世聖人。久斷六道因。今發心受戒。志願成佛。若欲成佛。出六道果者。當先斷入六道因。令同三世諸佛。常飡法喜禪悅。過午則不食也。處處經中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婬。二。少睡。三。得一心。四。無有下風。五身得安隱。亦不作病。夫戒者。猶人之衣食也。苟無衣食。則人奚存故。大律云。毗尼藏者。是佛法壽命。毗尼住世。則佛法久住也。故如來將涅槃時。諄諄教誡云。我滅度後。汝等以戒為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所以大迦葉等。終身奉行。祖祖傳持。咸遵佛敕。未嘗違也。
二興慈
餓鬼聞碗鉢聲。則咽中火起。故午食尚宜寂靜。況過午乎。
釋。餓鬼者。飢渴所逼曰餓。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恒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由昔慳貪。不行布施。故墮餓鬼中。咽小如針。腹大如鼓。常為飢渴所逼也。世尊在祗桓精舍。定中遙見地獄餓鬼。咽中火起。徧鐵圍城。問知其故。謂人間碗鉢作聲。故佛大慈。誡諸弟子。凡於食時。應當寂靜。不得碗鉢作聲也。然午前尚宜寂靜。況午後正當鬼食之時。豈忍碗鉢作聲。而令彼等聞聲火起。受燒然之苦邪。葢餓鬼因中。侵奪眾食。以自活命。令眾飢惱。謂在碗鉢上造業故。即於碗鉢上受報也。
二引證(分四)初□□
昔有高僧。聞鄰房僧。午後舉爨。不覺涕泣。悲佛法之衰殘也。
釋。高僧者。以佛法為己任故。爨。燃火煑食也。鼻出為涕。哭而無聲曰泣。昔法慧禪師住鄴寺。聞鄰房比丘。午後炊爨。慨佛法垂秋。傷殘悲嘆。不覺涕下沾襟。今人既無古德護法之心。而反生毀謗。而言修行不在於此。安然無愧可乎。宋徽宗。惑於道士林靈素妖言。改佛為道。法師永道。上疏陳諫。帝大怒。收道付開封獄。舂陵守。謂師曰。道人蔬食。且不過中。甚非自全之計。宜茹葷血。師囅然曰。死則死耳。佛禁不可犯也。
二治病
今人體弱多病。欲數數食者。或不能持此戒。故古人稱晚食為藥石。取療病之意也。
釋。今人者。但指病人。非言一槩多有病也。多病者。謂身體飢餒。氣力衰微。非一種病也。數數者。展轉食也。或者。疑也。謂疑不能持此戒故。藥石者。古來針灸以石為針。今多用鐵。五分律云。時諸比丘。服吐下藥。不及時食。腹中空悶。醫教令食。諸比丘白佛。佛令以稻殼煑水。聽非時食。不能得差。佛聽以囊盛穀。煑汁令服。又不能差。佛聽以囊盛米。煑汁服之。稍有起色。但不能愈。佛乃慈聽。以米煑粥。畫不成字。令屏處服之。病愈即當懺悔。古人稱晚食為藥石者。謂病比丘食粥。如同服藥。如石針針體。為救病故。非徒滋養口腹而食也。又石頭是不可食物。以喻晚食不可食也。若假病緣而恣意食噉者。大違佛教也。喻如世間王令。誰敢當鋒。如來制戒。亦復如是。天台云。為病故毀戒。如破浮囊。惜膿血臭身。破清淨戒體。罪莫大焉。故律云。比丘有病。先斷飲食。以瘥為度。名為天醫。有病無病。常當觀察此身。為生老病死之本。眾苦之源。深自剋責。制其情欲。古云。人常想病日。則塵心頓息。人常想死日。則道念自生。而反縱彼愛根。自增苦本。不懼累劫之殃。但憂一生之命。飽食安眠。破齋夜食者。施主失應時之福。眾僧損良田之德。且非時湯藥。及種種果漿。皆非佛制。好心出家者。當依法不依人。方名正見佛子。
三感愧
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庶幾可耳。
釋。必也知違佛制者。此承上文而言也。謂晚食雖為病開。畢竟是違佛制。既知違制而食。則不可執權迷實。以為常途軌則。必須生大慚愧。慚者。懼違佛教。愧者。耻食非時。由慚愧故。自當念餓鬼飢渴之苦。不安意非時食。不令碗鉢作聲。便是慈悲利濟之心也。以悲濟故。則不恣意多食。亦不為美。貪好而食。所食不多。不美。是為不安意而食也。庶幾者。方可之詞。謂人有如上慚愧之心。方可開聽也。
四結罪
如或不然。得罪彌重。
釋。如或不然者。謂無上慚愧心。忽略毗尼。饕餮飲食。滋養色身也。彌。甚也。得罪甚重也。或言佛有開緣。有病不犯者。此乃不知律法。然四分律中。七種開除。在別眾戒中。非時食戒。毫髮無許。謂因檀越所請。如來故開別眾。此在午前。非是午後。當知凡語無憑。聖言有據。不可妄談律典。何獨不言比丘有病。先斷飲食耶。昔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每行清齋。竟日不食。減食以施貧餒。今者二時飽飡。猶不知愧。故違佛制。不觀祖德。不念他乏。焉得名為發心受戒者耶。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大律云。沙門釋子。寧自破腹。不應夜食。沙彌尼戒經云。若國王長者。過日中施。亦不得食。終死不犯也。舍利弗問經云。時受時食。時不盡者。非時復食。或有時受。至非時食。復得福否。佛言。時食淨者。是即福田。是即出家。是即僧伽。是即人天良友。是即天人導師。其不淨者。猶為破戒劫盜餓鬼。為罪窟。非時索者。非時輒與者。是名退道惡魔。是名惡道破器。癩病人。壞善果故。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況我弟子。當知法行法。若盜與盜受。一團一撮。片鹽片酢。皆死墮焦腸地獄。高僧傳云。梁山陰雲門寺釋智順。疾甚不食多日。一日中竟。弟子曇和。以順絕穀日久。密以半合米。雜煑以進。順咽而還吐。索水洗澡。語和云。汝永出雲門。不得還住。如上所說。令人毛骨悚然。何為一飡之食。遺累至此。其有智者。可不深戒歟。
第十捉金銀寶物戒(分二)初標名
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
釋。不捉持者。無有貪欲心也。謂非但不捉金銀。即金銀所造。一切器皿釵釧等。亦不可捉也。出家修無為法。向清淨道。當遠離愛染。斷貪畜心。以成清白梵行。若捉持者。則藏畜。藏畜則生貪着。貪世間財物。則損失出世間法財。慧命戕殘。惡名流布。世所賤之。而善神亦不護佑矣。如僧祇律云。有比丘。將一沙彌。歸看親里。路經曠野。有非人化作龍形。右遶沙彌。以華散上。讚言善哉。大得善利。捨家出家。不捉金銀及錢。比丘到親里家。問訊已欲還。時親里婦。語沙彌言。汝今還。可持錢去。市易所須。沙彌受取。繫著衣領。中道非人見沙彌持錢。在比丘後行。非人復化作龍形。左遶沙彌。以土坌上。乃言汝失善利。出家修道。而捉銀錢。沙彌便啼。比丘顧問。沙彌泣言。我不意有過。無故得惱。師問汝有所捉耶。答曰。持是錢來。師言捨棄。其非人復如前供養。可見利害如此。
二釋義(分三)初述律。二引證。三結勸。今初
解曰。生。即金也。像。似也。似金者。銀也。謂金色生本自黃。銀可染黃似金也。寶。七寶之類也。皆長貪心。妨廢道業。
釋。南山云。梵語生像。此云金銀。故曰。生。即金也。善見云。生色。似色。似即是像。故曰。似金者。銀也。謂金則生來黃色。故曰。金色生本是黃。銀則可染似黃。故曰。銀可染黃似金也。又生者。生成金銀。像者。煎像金銀。如以金銀。烊成錠餅。或打成首飾人物等。皆名曰像。然金是本名。銀從色別。又金。銀。銅。鐵。錫。通名為金。葢取尊貴故也。五金之中。黃金為上。如真諦雜記云。有四德故。一。顏色不變。二。體性無染。三。轉作無礙。四。能富貧窮。以喻法身。常樂我淨之四德也。寶者。七寶。一。金。大智度論云。出山石沙赤銅中。二。銀。出燒石中。世名白金。三。琉璃。華言青色寶。四。玻瓈。華言水玉。即蒼玉也。謂色體瑩潤故。五。硨磲。體堅色明。六。瑪瑙。其色赤白。如馬之腦。因以名焉。七。赤真珠。大智度論云。此寶出魚腹蛇腦之中。其色明瑩。最為殊勝。此七種皆尊貴之物。世所希有。總名為寶。又寶即是生。物即是像。如以寶琢成禽獸花草等。其餘珊瑚琥珀。及摩尼珠等。皆寶之類也。謂此等物。捉之則被他所轉。故曰皆長貪心。持之則不能修道。故曰妨廢道業。所謂寶物捉而慧命除。煩惱增而正念喪矣。是故制之。
二引證(分五)初引古
故佛在世時。僧皆乞食。不立烟爨。衣服房室。悉任外緣。置金銀於無用之地。捉持尚禁。清可知矣。
釋。乞食者。乃沙門之正制。佛令諸比丘。平等教化也。謂一鉢千家。孤身萬里。隨緣而受。以資形命。故此有三義。一。折伏自己貢高我慢故。二。利益檀那故。三。要知物力之艱難。不致坐消信施故。是以不結淨厨。無有烟爨也。葢學道之人。必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方能上道。若欲豐衣足食。而修行者。則如來不必出王宮矣。衣服房室者。總名四聖種也。謂既分衛諸方。隨緣化度。有益便停。故云悉任外緣也。縱有檀越布施金銀。令淨人掌之。供養三寶。若不為三寶。不施眾生。救拔苦難。藏之何用。故曰置金銀於無用之地也。昔者世尊。下耆闍崛山。阿難見一坑伏藏。阿難言。世尊毒蛇。佛言毒蛇。如來去後。樵夫聞之。便來觀看。見坑金銀。而作是言。此蛇但願毒我一生。即取回造作樓閣。一年之內。種種現成。時王遊獵見之。告羣臣言。去歲觀見。本是荒郊。今日云何。如此茂盛。即喚樵夫。問知其故。樵夫具白上事。王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伏藏。皆是官物。汝何盜取。即付有司。問成死罪。將赴刑時。口便喚言。世尊阿難。有司具奏。王言。汝盜官物。念佛何用。樵夫具白毒蛇之事。王言。既於佛邊所得伏藏。放汝生命。財物入官。可見金銀有如此之利害也。故如來禁止捉持。以修清淨之道。故曰清可知矣。大師解此。讀之不覺。令人引入佛境矣。
二舉況
鋤金不顧。世儒尚然。釋子稱貧。蓄財奚用。
釋。不顧者。世說新語云。漢管幼安。諱寧。與華歆園中鋤菜。見地上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歆捉而擲之。時人以此定管華之優劣。故曰。世儒尚然。又樂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持還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金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大慚。乃捐金於野。高士傳。披裘公者。吳人也。延陵季子出遊。見道中遺金。時當五月。見披裘負薪。顧令彼取金。公投鐮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人之卑耶。五月披裘而負薪。豈取遺金哉。季子大驚。而問其姓。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語姓名哉。釋子者。古來出家。隨師姓稱。晉道安法師。受業於佛圖澄。白曰。師莫過佛。捨俗出家。宜稱釋子。後涅槃經來東土。方知佛世。皆稱釋子也。稱貧者。乃負歉之詞。謂我道慚先哲。於七聖法財。多所貧乏故。奚。何也。既曰。於道貧乏。若蓄積錢財。則言行相違。而道去遠矣。故曰。蓄財奚用也。然儒尚不顧。我蓄何為。古人憂道不憂貧。故迦葉尊者偈云。所食無過一升飯。眠臥惟須一小牀。兩張氎布足遮身。此外並是愚癡物。昔慧滿禪師。奉頭陀行。惟蓄二鍼。冬則乞補。夏則捨之。心無怖畏。睡無夢行。乞食所至伽藍。則破薪制屣。住無再宿。後無疾坐。陶冶中自化。古云。若愛一文。則不值一文。此千古之名言也。
三鑑今
今人不能俱行乞食。或入叢林。或住庵院。或出遠方亦未免有金銀之費。
釋。今人不能者。謂末法時中。人多少信。難比佛世時也。況閻浮提人。以財活命。故難乞食也。梵語貧婆。此云叢林。聚草為叢。聚木為林。乃龍象奔投之處。眾僧棲心修道之所。譬如大樹叢叢。清蔭遠覆。故僧聚處。名曰叢林也。又草不亂生曰叢。木不亂長曰林。言其內有法度也。庵者。安也。古人心地開明。把茅葢頭。以蔽風雨。清貧樂道。身心俱安。故曰安也。西域僧俗修行。於蘭若處。多結草居之。院者。禪室也。凡庭舘。有垣墻者。皆名曰院。亦是叢林之別名也。遠方者。謂尋師訪道。遠涉他方。則非錢不行。故曰。亦未免有金銀之費也。
四餘濟
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他窮乏。常行布施。不營求。不畜積。不販賣。不以七寶粧飾衣器等物。庶幾可耳。
釋。布施者。恩澤於人曰布。惠及於彼曰施。謂見他貧乏。則有餘當捨。不得多畜也。營。是經營。求。是謀求。謂不得經營施主。抄緣惡化。謀求利養故。古云。僧雛。猶鳳雛也。當惜其羽毛。聽其自然。若哀求苦索。則失袈裟之體也。畜積者。畜。是貪畜。積。是積聚。謂有檀越布施。即將供養三寶。自獲善果。復令施福轉增。不可畜之箱囊。積之高閣。生他貪念。自禍禍人。況纔登戒品。固當專致學道。恐其恣長貪心。金銀不經其手。豈受畜積耶。故經云。無得藏積穢寶。人與不受。受則不留。轉濟窮乏。常為人說。不貪之德是也。販賣者。賤買貴賣曰販。以貨求利曰賣。謂不得賤買貴賣。虧損淨行。以利求利。壞佛形儀。故業疏云。但以邪心。有涉貪染。為利賣法。禮佛讀經。斷食等。所獲贓賄。皆曰邪命物也。不以七寶粧飾衣器等物者。謂非釋子之所宜也。此乃增長愛根。成有漏業故。可爾者。謂無上諸事。方可捉持。此亦勉強而說。非佛言也。
五定罪
如或不然。得罪彌重。
釋。不然者。反可之詞。謂無上布施之念。及不生大慚愧。若行貪愛之心捉持者。得罪甚重也。受戒之人。應當隨緣進道。知足修行。三毒息。則戒行全。十惡清。則三塗免。若飲食四事。俱已備足。則錢財外物。均亂道心。若以誑言小乘。惟知自利。不利他人。或言受戒已後。聽許執捉。律無此說也。要知菩薩。以度生為主。錢財以十方為重。積若無由。不為己有。故不遮執捉。但遮畜貯也。故死心禪師曰。道與利。不相為謀。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葢二種非不能兼之。則其勢不可並也。若利與道兼行。則商賣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古人。何必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於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而終其身哉。
三結勸
噫。可不戒歟。
釋。此生像寶物等。極易惛人神智。喪失道念。故如來喻如毒蛇。若捉持者。則有喪身失命之患也。可不戒歟。譬如古鏡。本來明淨。著一點塵埃不得。若著一點塵埃。光明即為障蔽矣。戒體即復如是。著一點貪心不得。若著一點貪心。戒體即為乖戾矣。故晦堂曰。一塵飛而翳天。一芥墮而覆地。秪者一點貪心。無量法門。即時掩閉。從此錯過。豈止一生兩生耶。古德云。不愁劍戟如星下。只怕藕絲絆殺人。大莊嚴論云。財寶令人起惱。總不應畜。縱令安樂。要必有離。如蜂作蜜。他得自不得。財寶亦如是。佛告諸比丘。我若不持戒。當墮三惡道中。尚不得為下賤人身。況能成熟眾生。淨佛國土。具一切種智耶。故知寧捨身命。碎如微塵。不可毀犯禁戒墜墮三塗。永失菩提種子也。以上十戒。前四是性罪。性者。實也。謂縱不受佛戒。世間法爾有罪也。酒戒是半性半遮。半性者。謂能斷佛慧命故。半遮者。謂王法所不禁故。謂世人但知亡家敗國。而不知苦報三途也。後五是遮罪。由佛遮禁。不聽毀犯也。故有違犯。不得覆藏。即須深生慚愧。向師發露悔過。斷後作心。還得清淨。如論云是中四是實惡。酒是眾禍之門。餘者是放逸因緣。若犯前四。名破戒。第九名破齋。餘者名破威儀。又此沙彌十戒。與菩薩戒。大同小異。菩薩十重。以殺戒為首。此沙彌戒。亦以殺戒居先。菩薩四十八輕。以敬師友戒為首。此沙彌二十四門威儀。亦以敬大沙門為第一。故經云。是戒能為比丘戒之階梯。菩薩戒之根本。直至成無上菩提。故須清淨守持。勿令絲毫有失也。釋相已竟。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上
音釋
鑽
(音劗)。
[髟/采]
(音采髻也)。
躐
(廉入聲)。
揣
(吹上聲)。
聵
(音會聾也)。
蜎
(音淵)。
蝡
(音輭)。
壓
(音鴨)。
[民/虫]
(音文)。
蠢
(春上聲)。
榼
(堪入聲)。
鍬
(悄平聲)。
剗
(音產)。
蜉
(音浮)。
蝣
(音由)。
黠
(音轄)。
詭
(音癸詳也)。
譎
(音決戾也)。
拐
(乖上聲)。
騙
(音片)。
銖
(音殊)。
餳
(夕平聲)。
契
(音屑)。
褒
(保平聲)。
哇
(音蛙)。
泆
(音逸)。
眩
(音衒)。
謳
(音鷗)。
歈
(音于)。
孋
(音離)。
姬
(音雞婦美稱也)。
驪
(音離)。
騷
(音搔)。
矧
(申上聲)。
蛆
(音疽)。
唆
(音梭)。
洩
(音屑)。
駭
(音蟹)。
域
(音欲)。
醇
(音純)。
鼷
(音奚)。
齅
(休去聲)。
燔
(音煩)。
酣
(音蚶)。
貶
(音匾)。
黷
(音讀)。
砒
(音批)。
酖
(音鴆)。
騃
(音涯上聲)。
鯀
(音袞)。
黻冕
(上音拂下音勉)。
黠
(音轄)。
繅
(音早)。
緉
(音兩)。
霓
(音倪)。
窈
(音杳)。
窕
(音調)。
斵
(音捉)。
瞽
(音古)。
瞍
(音漱)。
梟
(音囂)。
樗
(音樞)。
侃
(刊上聲)。
晁
(音潮)。
盎
(惡去聲)。
爨
(音竄)。
囅
(嗔上聲)。
饕
(音滔)。
餮
(音鐵)。
繪
(音會)。
翳
(音医)。
刳
(音枯)。
僰
(音匐偪也)。
事義
一代時教
謂如來說法。從始至終。名為一代。時者。佛與弟子。說聽和合之時。教者。如來所說之法也。
如來初成正覺
謂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初成正覺三七日。說大化之始。故曰初成。離邪曰正。背妄曰覺。
寂滅道場
謂寂五住煩惱。滅二種生死。得道之場。即摩竭提國。阿蘭若處。然處隨法轉。故名寂滅道場。
鹿野苑
謂羣鹿所居。故名鹿苑。乃如來昔生垂化之地也。從樹為名。亦名奈苑。二仙所居。亦名仙苑。
善來比丘
謂如來觀彼根機成熟。呼云善來。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威儀庠序。即成僧相故。
憍陳如等
此云最初解。謂此五人先見諦故。等者。總收頞[鞥-合+(白-日+田)]。跋提。俱利。十力也。
轉四諦法輪
轉有三。一。示轉。二。勸轉。三。證轉。四諦者。謂苦集滅道也。輪者。摧碾之義。謂如來以此苦集滅道四諦之法。摧碾眾生之惑業也。
耶舍傳
具云佛馱耶舍。此云覺明。罽賓國人。操行貞白。戒節堅固。儀止祥淑。視瞻不凡。世出世間典章。流辯無滯。以姚秦弘始年。達于姑臧。什先師之。勸興往邀。興即勅迎。并有贈遺。笑而不受。重使敦喻。方至長安。興自出迎。居逍遙園。四事供養。並皆不受。時至分衛。一食而已。耶舍赤髭。時人號為赤髭毗婆沙。翻譯經論。并四分律。傳者。後人所記尊者之事也。
玄奘
河南洛陽人。頴川陳仲弓之後。鳩車之齡落[髟/采]。竹馬之齒通玄。戒具云畢。偏肆毗尼。常慨教缺傳匠。理翳譯人。遂使如意之寶不全。雪山之偈猶半。於是杖錫西遊。法師討論一十七周。遊覽百有餘國。一切經書。畢究其妙。於貞觀十九年。迴靶上京。勅弘福寺翻譯。廣如譯經圖記。
義淨
齊州張氏子。字文明。髫齓之年。辭榮落[髟/采]。內外經書。無不通曉。年十五志遊西域。徧師名匠。學大小乘。事周還歸故里。凡所遊歷。三十餘國。往來問道。出二十年。天后證聖。河洛翻譯。
虞夏尚曾歷試
帝舜。姓姚。有虞氏。黃帝八代孫。瞽瞍之子。瞍與後妻少子。常欲殺舜。舜盡孝悌之道。堯求可以代己位者。四嶽羣臣。皆舉於舜。堯召舜歷試諸艱。舜盡能應之。不負所舉。夏。即禹王也。事蹟。如第六戒中所明。
可能猶服勤勞
可。即二祖也。生時祥光照室。故名神光。後詣初祖求法。立雪齊腰。斷臂安心。祖為更名慧可。授以心宗。能。即六祖慧能大師也。詣黃梅求法。服勞於杵臼。機緣相合。五祖傳衣。
四怨
生。老。病。死。
憍梵損粟。必受牛身
無量壽經云。憍梵波提。過去世作比丘。於他粟田邊。摘一莖粟。觀其生熟。數粒墮地。五百世作牛償之。後得人身。餘習尚存。牛蹄[齒*可]食。如來愍度。出家得羅漢果。
比丘齅香。池神呵責
雜阿含經云。有比丘患眼。至鉢曇摩華池側。迎香風而坐。池神謂比丘為盜香賊。比丘言。不壞不奪。云何名賊。神曰。不求而取。何言非賊。時有士夫。取彼藕根。重負而去。比丘曰。何故不遮。而謂我是賊耶。神曰。袈裟黑衣。墨污不現。彼兇惡人。何足與語。蠅脚污素。墨點珂貝。雖小悉現。唯明者有小過如毛髮許。他人見之。大如泰山。故當從彼常求其淨。比丘聞已。專精靜坐。斷諸煩惱。得羅漢果。
夏以妹嬉
桀王伐有施氏。施以妹嬉女之。桀寵其嬉。所言皆從。殫百姓之財。為瓊宮瑤臺。肉山酒海。與嬉為樂。商湯伐之。放於南巢而死。
晉由驪姬
驪姬。妃名。晉獻公伐驪戎而得。故名驪姬。公欲以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弗聽立之。因寵其妃。妃行謀儲。欲立其子奚齊。太子縊死。遂致國亡。
驪山火起因褒姒
褒姒。褒人所獻也。周幽王嬖而愛之。廢后而立姒。姒不喜笑。國令有宼舉烽火召兵。王欲姒笑。舉烽火引之。兵至無宼。褒姒大笑。後犬戎宼至。舉烽火而兵不援。遂殺王於驪山之下。
蜀道蒙塵為太真
唐明皇因武惠妃薨。後宮無當意者。或言壽王妃楊氏之美。上見而悅之。乃令妃乞為女官。號太真。潛內於宮。尋冊為貴妃。令安祿山拜貴妃為母。宮中出入無忌。上竟不以為疑。後祿山反。上幸蜀。至馬嵬驛。而兵將皆不悅。上遂使力士引貴妃而縊殺之。
三緘其口
孔子入周后稷廟。見一金人。三緘其口。而銘於背曰。天機不密。四時何行。地機不密。萬物何生。人機不密。百事何成。孔子歎曰。古之慎言如此。乃誡人慎言也。
秀鐵面
圓通法秀禪師。為人耿直。故云鐵面。得法。於天衣義懷禪師。青原下十一世。
黃魯直
諱廷堅。號山谷。金華府人。得法於黃龍祖心禪師。
太公望
姓姜。名尚。字子牙。東海人。西伯將出獵。卜之曰。畋至渭陽。所獲者。非熊。非罷。霸王之輔。既出果見呂尚。於渭之陽。昌大悅曰。太公望子久矣。故號太公望。遂立為師。封呂侯。佐武王伐紂。有功封齊國。以康兆民塗炭之苦者。非熊之兆夢也。
波斯匿王
唐言勝軍。
末利夫人
此云鬘。匿王之后。
司馬溫公
姓司馬。名光。字君實。宋陝州人。贈溫國 公。
劉忠定公
名安世。號元城先生。
南容三復白圭
孔子弟子。名縚。字子容。居南宮。經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一日三誦此言。故曰三復。
玄真子
唐。張志和。字玄真子。隱居不仕。住湖中。號烟波釣徒。肅宗賜奴婢二人。名曰漁童。樵青。人問其故。和曰。漁童使捧鈎收綸。蘆中鼓枻。樵青刈蘭薪桂。竹裏煎茶
露源
諱惟清。得法於祀心禪師。
尼乾子
此云不繫。自餓外道。
黃帝
姓公孫。諱軒轅。有熊國君之子。長于姬水。故又以姬為姓。代神農氏為天子。始作冕旒。為玄衣黃裳。以象天地之正色也。
子雲
姓楊名雄。
東坡
姓蘇。名軾。字子瞻。眉山人也。宋仁宗大寵。每詔談論。一日不至。由翰院遠。帝遂遷院。建金鑾殿東坡上。時人不敢觸名。故稱內翰東坡學士。文超名哲。官居兵部尚書。國臣無出其上。得法於常聰禪師。南下十三世。
阿育王
此云無憂。
樓子和尚
一日偶行街市。聞樓上唱云。你若無心我便休。忽然大悟。故名樓子。
六王之樂
黃帝之樂名雲門。堯之樂名大章。舜之樂名大韶。禹之樂名大夏。湯之樂名大濩。武之樂名大武。
瓶沙王
此云模實。謂身模充實也。
傅大士
金華義烏縣人。名翕。彌勒應身。號善慧大士。
嗟來之食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饑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履貿貿狀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子唯不食嗟來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之。終不食而死。
死心
諱悟新。韶州黃氏子也。得法於黃龍祖心禪師。南下十三世。
晦堂
諱祖心。南雄鄔氏子。得法於黃龍慧南禪師。南下十二世。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下
清 古杭昭慶萬壽戒壇傳律沙門書玉科釋
二威儀分二。初標名。二釋義。今初
威儀門。
威儀者。威以德顯。非勢力之威也。儀以行表。非詐現之儀也。故如來處世。深達物機。凡所施行。必以威儀為主。內懷獅子之德。外現象王之威。人天敬仰。神龍欽伏。實攝物利生之要務也。又威者。謂有威可畏。折伏眾生。此由嚴持戒行。眾德威嚴。故令人可畏也。儀者。謂有儀可敬。攝受眾生。此由動靜合轍。進退安詳。故令人可敬也。所謂淨行成于道儀。清白圓于戒品。如馬勝雍容行道。感菜菽以信樂出家。鶖子安詳乞食。攝外道而反邪歸正。故曰。威儀乃無言之教。堪發有情之信也。又威儀。名為調御。謂調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心不妄想。如是三業調善。則六根自攝矣。葢一身威儀。即是出家相狀。內軌範僧徒。外利益檀護。表後進前修之方法也。不惟受戒時習學。要終身行持。方稱為善。故律云。云何名為威儀。隨順行者。是名威儀。不隨順者。犯非威儀。白雲端禪師曰。夫一切佛法。操之則存。捨之則亡。然非道去人。乃人去道也。雪嶠大師曰。學道如登山。一步不可住。換得草鞋繩。前人過嶺去。華嚴經云。具足守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是也。門者。乃一切凡聖所共出入之門也。大師仍恐初受戒人。有志于毗尼者。不知云何習學。故於經律諸書。採取要文。列為二十四門。始從敬大沙門。終於衣鉢等事。令各門各事。皆不離威儀軌則。庶使熟讀行持。臨事調善。不負披緇受戒也。
二釋義(分二)初總序緣起。二別列條章。初中(分五)初遵制問揀(分三)初不應
佛制沙彌年滿二十。欲受具足戒時。若問不能具對沙彌事者。不應與具足戒。
(本)佛制如上。沙彌年滿二十者。謂年限既滿。是丈夫位。則堪忍寒苦。辦比丘事。猶若世間男子。二十加冠。成人立業之時也。欲者。將也。領納曰受。具足戒者。謂五戒。八戒。十戒。未是具足。惟是比丘。比丘尼戒。乃名具足。此謂進受之人。以圓滿心。希求善法。於羯磨言下。得比丘性故。准汝定論中。有四分義攝。一。受具足。謂受戒之人。乞詞無錯。名號不忘。心境相應。運想週徧。先受十戒。今求具戒。耳聽羯磨念不餘覺故。二。隨具足。謂隨受二百五十戒。相中皆無毀失故。三。護他心具足。謂具足四義中有一。分威儀具足。能長他人之信樂故。四。具足守持。謂得戒已後。盡形壽持。始終無犯故。有此四義。故言具足戒也。凡為師者。應當詳問。沙彌本所受持十支戒相。及二十四門威儀。可曾熟讀行持否。如茫乎不知。忽而不學。不能應對者。則不應為授。何也。謂比丘僧寶。最尊最重。非僥倖可得也。
二勉學
(本)當云。卿作沙彌。乃不知沙彌所施行。沙門事大難作。卿且去熟學。當悉聞知。乃應具足戒。
卿者。以上慰下而言。乃貴重之稱也。謂沙彌雖是小眾。皆能紹隆三寶。利益羣生故。又如父呼其子。謂沙彌是比丘之後裔也。不知沙彌所施行者。當云。子作沙彌。尚不諳沙彌所應施為之事。安望行持比丘律耶。沙門事大難作者。謂比丘戒法。律制森嚴。最難行持。故法華云。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莫看容易。卿且去熟學者。謂汝且去精研戒相。熟練威儀。將沙彌所應為事。盡情習學著實留心。果然純熟。方可與汝受具。故曰當悉聞知。乃應受具足戒也。
三珍重
(本)今授卿具足戒。人謂佛法易行。沙門易作。故當先問。
今授卿具足戒者。乃反結遮止之語也。謂比丘是七眾綱領。三乘正因。非是等閒。汝今沙彌之事。尚不曉得行持。如何進具。若先不詰問。便儱侗為汝授具足戒者。則顢頇後學。過在師承。抑顯律法不尊重矣。而世人不知佛道至妙。罪福運行。便謂佛法不難。比丘易作。反令人不信矣。故當先問。
二採集來源
(本)以下條則。於沙彌威儀諸經。及古清規。今沙彌成範中節出。又宣律師。行護律儀。雖誡新學比丘。有可通用者。亦節出。
以下條則者。乃大師序述要略之來源。顯非臆說也。條。是條章。則。乃法則。威儀諸經者。謂沙彌威儀。并十戒經。儀則經等。清規者。乃叢林之綱紀。攝僧之法度也。以此法度。清理叢林。故曰清規。如世間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出世間不以法度。則不能攝大眾。故如來說法。不離折攝二門。成範者。謂此書。從十戒經等輯出。披閱行持。能成模範。感發後昆故。然清規。乃百丈大智禪師所著。弘法在唐。年代經久。故稱為古。成範。是笑嵓月心禪師所集。同在於明。相去不遠。故稱今也。節。略取義。謂此威儀。從諸部中略出故。宣律師者。南山律祖也。事蹟如香乳記明。葢佛滅度後。百年之中。西土傳法者。皆具禪法律三藏。因四祖鄔波毱多尊者。弟子五人。各執己見。開張毗尼。分為五部。宗者。殊難。自後傳法。惟授禪宗。及與經論也。從是以後。律燈漸晦。慧命懸絲。盛唐宣祖。撰行事鈔。建南山宗。中興律法。恐新受戒人。不諳行持。又出行護律儀。教誡初學。守護毗尼。其間凡有與沙彌相符者。雲棲大師皆採於此。以補不足。故曰。雖誡新學比丘。沙彌有可通用者。亦節出也。
三隨機取要
(本)良以末法人情。多諸懈怠。聞繁則厭。由是刪繁取要。仍分類以便讀學。
良以等者。慨歎之辭也。如來滅後。法有三時。所謂正法。像法。末法也。正法千年。此時人根湻厚。聞法即證。像法千年。此時雖似正法。而聞法者多。修證者少。末法萬年。此時闘諍堅固。邪見增長。人多於此。見上生情因循懈怠。於世間法。厭簡思繁。於出世間法。厭繁思簡。由是之故。大師於威儀。經。律。清規。成範中。刪去繁文。撮為要略。以逗時機。分為二十四類。令其各不相參。何也。若以理論。戒體是一。若以事推。相有差殊。故須分類。便於初心習學者。得其頭緒。故曰仍分類。以便讀學也。
四義該補入
(本)間有未備。從義補入一二。
間。中也。未備等句。正見大師為人之切也。謂此二十四門威儀之中。凡有事不具足。法不周備處。檢討琅函。從義補入。則理通決例。事法無差。初學行持。盡善盡美。庶使馬勝之威儀復見。而波離之軌範猶存。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也。
五復指全書
(本)其有樂廣覽者。自當檢閱全書。
樂者。欲也。廣覽者。謂非以此而止也。葢由律海弘深。探之莫窮其底。義山高廣。仰之難覩其巔。是以取要刪繁。隨情便用。勿使初機望洋而退也。果能有殊勝念頭。願弘律學者。當檢閱沙彌威儀。十戒諸經。及清規。成範等全部。自悉其詳。不可得少為足也。
二別列條章(二十四則)
敬大沙門第一(凡五事○分三)初敬遮四法
不得喚大沙門字○不得盜聽大沙門說戒○不得轉行說大沙門過○不得坐見大沙門過不起。
敬者。敬信。是尊重義。謂有言必信。有教必從。不敢輕侮也。沙門者。肇師云。出家之都名也。此云功勞。謂修道有多功勞故。秦言勤行。謂勤修善法。行趣涅槃故。辯正論云。行超俗表。心遊塵外。謂之沙門。今言大者。對小而言。謂沙彌是小眾。受具足戒者。名為大僧。故曰大沙門也△不得者。遮止之辭。喚。是呼喚。字。是名字。謂不得直呼其名而呌之也。應云某師。律云。沙彌應以生年為次第。若生年等者。應以出家為次第。比丘體是僧寶。故論戒臘。沙彌未入僧數。但論生年。縱是百歲沙彌。亦當禮新戒比丘足。應恭敬住。不得我慢貢高。有違佛制。古人親近師家。不敢稱其名字。以所住之山稱之。葢謂尊重故也。況沙彌小眾者乎△盜聽說戒者。謂黑白半月誦戒羯磨。及尋常所作一切僧法。佛制沙彌不得預聞。若私往竊聽。則與五逆同科。名為賊住之人。不得受具足戒。謂此具足戒。乃是諸大尊者。大權示現。請佛為末世比丘所制。然旃檀林中。曾無雜木。靈山會上。豈有凡夫。惟恐未受具戒者聞之。不解佛慈。反為不善。而破內外道也。或畏戒法森嚴。或輕緣起等事。因此而退失善心者。如以利劒斬截信根。則失將來佛命。故曰。與五逆同科也。深宜慎之△轉行說過者。謂展轉相傳而說也。以此告彼曰說。越分之事曰過。謂比丘有過。自有大僧舉罰。沙彌不得背後說其長短。亦不得屏處罵大沙門。及在前戲笑。傚其言語形相行步等。成範云。設有說者。當善遮護。永嘉云。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如誌公噉鴿。羅什吞針。不可以小見而窺大用也。善恭敬經云。謗師毀師。法中大魔。大律云。出家之人。所有言說。皆為利益。不應私忿。道說於他。論云。若向白衣說比丘罪惡。則使人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塔壞像。不可向外人說比丘過惡也。若說過罪。則壞法身△坐見大沙門過不起者。謂大沙門。乃佛祖後裔。輕慢沙門。即輕慢佛祖也。然尋常見尊長過。尚應起立。問訊起居。況見大沙門過。豈可肆坐不起也。此句重在見字。孝名為戒。先後當尊。坐視不起。長己傲心。動他瞋念。大悲經云。如來往昔行菩薩道時。凡見三寶舍利塔像。師僧父母。耆年善友。無不側身讓之。故感成佛以來。山林人畜。皆共欽仰。皈敬於佛也。禮云。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也。行護云。見須起立。坐須讓位。若路相逢。即當下道。側立於旁。待過方行。凡有教益。當叉手立聽。作禮謝之。若被叱責。不得張目怒視。當軟語悔過。莊嚴寶王經云。若輕慢眾僧者。是人當墮貧賤家生。隨所生處。根相不具。背傴矬陋。捨是身已。而復生處。多病痟瘦。手足攣躄。而有膿血。盈流其身。零落身肉。經百千萬歲。受斯苦報。
二坐開五緣
除讀經時。病時。剃髮時。飯時。作眾事時。
讀經時者。以法為重故。謂對經典如對佛。口讀心思。深入其義。故不須起也。病時者。謂四大不調。身嬰重苦。故不須起也。剃髮時者。謂受持偈呪。利刀在首。動則恐防失錯。故不須起也。飯時者。謂三匙五觀。如法受食。故不須起也。又佛制一坐食故。作眾事時者。謂以常住正務為重。起則妨廢工夫。故不須起也。若非如上諸緣。則不開聽。
三預知師位
行護云。五夏以上。即闍黎位。十夏以上。即和尚位。雖比丘事。沙彌當預知之。
夏。即夏臘。謂受具已後。專精戒律修持。已經爾所夏臘。戒品堅牢。開遮明了。堪任為師接物利生。非謂一槩而言也。若不諳如上法者。尚須依止於人。況能為師者耶。和尚。正名鄔波遮迦。傳至于闐。翻為和尚。到此土。什師翻為力生。舍利弗問經云。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佛門中。受微妙法。葢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焉。或云鄔波陀耶。義淨律師。譯為親教師。由能親教出離世業故。又云。異姓同居曰和。常向佛日安住曰尚。謂傳法利生不絕。戒德清淨普聞也。阿闍黎。正名阿遮梨耶。此云傳授。唐言軌範。謂能軌範後學故。隋言正行。南山事鈔云。謂能紏正弟子行故。大論云。和尚如父。阿闍黎如母。以棄本生父母。當求出世父母。若捨和尚阿闍黎。即名捨戒也。即。就也。尊顯道德曰位。謂受戒學律五載。堪為軌範。故曰。即闍黎位。十年嚴淨毗尼。律准度人。故曰。即和尚位也。又四分律明。五種阿闍黎。一。剃度。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教誡威儀者。四。受經。所從受經。若說義。乃至四句偈者。五。依止。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及依止。多以十夏者為之。上四師。皆多以五夏者為之。如上所明之法。皆是大僧境界。故曰比丘事。沙彌不久登壇受具。漸次行持。亦入其位。故曰當預知之。問。前大僧說戒。不許預聞。今反令預知者何。答。半月說戒。是宣其罪相。恐生邪見。故不許聞。今言師法。是其名位。謂比丘專修五年十載。即能為人天師範。沙彌尚是小眾。不可輕慢大僧也。
事師第二(二十七事○分二)初正儀(分八)
初省誡敬作法
當早起○欲入戶。當先三彈指○若有過。和尚阿闍黎教誡之。不得還逆語○視和尚。阿闍黎。當如視佛○若使出不淨器。不得唾。不得怒恚。
言事師者。謂承奉無怠曰事。誨人不倦曰師。太平御覽云。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然大智既成。復能成就小智。猶樹根生子。子復生根。展轉相生。種類不絕。故作持云。師以開導。友以切磋。世出世間法器。全賴師友。所當敬重。倘存憍慢。一生福慧消滅。是故誡之。如常啼。賣心肝而學般若。世尊。為求半偈而捨全身。華嚴云。凡夫無智。執著於我。并執我見。憍慢貢高。不愧無智。妄自尊大。見善不從。罔受教誨。於賢不親。故去道甚遠。律云。弟子看和尚。當具四心。一。親愛。二。敬順。三。畏難。四。尊重。侍養承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如是展轉互相敬重瞻視。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廣大也△當早起者。凡事早起。事事次第。不至慌忙卒暴也。古云。一朝纔起晏。百事盡皆違。穿著衣裳亂。開門恨手遲。供佛茶湯冷。燒香火似灰。低頭忙禮拜。廚下板聲催。為僧若起早。事事得便宜。律中夜分。分三。初夜。後夜。精勤佛道。中夜。聽其歇息。若過中夜。即當起身。自盥漱已。然後具楊枝澡水等。候師所須。又早者。先也。為弟子者。理宜先起也△欲入戶。當先三彈指者。謂弟子凡入師門。應在門外。聽其動靜。恐驚禪觀。先彈指三聲。令師覺已。然後方入。不可造次也△若有過等句者。失於中道謂之過。若自有過。師長呵責教誡之時。當低頭納受。若還逆語者。過而又過。不可教也。去後猶當思念。常懷慚愧。念報四恩。傍資三有。若不順師言。即同逆論。故曰。不得還逆語也。經云。謗師。毀師。憎師。嫉師。法中大魔。地獄種子△視和尚。阿闍黎。當如視佛者。謂諸佛已過去。未來尚未來。現在說法。代佛宣化者。惟和尚。阿闍黎。故曰。當如視佛也。成範云。若弟子眾多。當各盡其職。次第奉事。不可有失△若使出不淨器者。謂大小便器。及痰唾壺等。怒者。心恨也。恚者。氣憤也。謂心中有恨。而氣不憤。故唾之。然此穢氣人皆畏避。事師孝行。義無此理。既為師除。不得起厭惡心。現嗔恚相。而吐痰涎。當念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是不淨。師長如是。弟子亦然。除此不淨。即除我三毒煩惱。若能如是諦思。則自他皆淨。是為真正出不淨器也。
二依時禮拜法
若禮拜。師坐禪。不應作禮。師經行。不應作禮。師食。師說經。師梳齒。師澡浴。師眠息等。俱不應作禮。師閉戶。不應戶外作禮。欲入戶作禮。應彈指三遍。師不應。應去。
禮拜者。天台云。四儀法則名禮。身業恭敬名拜。白虎通曰。人之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見意。屈節卑禮尊事者也。師坐禪者。恐亂定功。故不應禮。師經行者。恐妨正念。故不應禮。師受食者。恐雜於觀。故不應禮。師說經者。恐斷法義。故不應禮。師梳齒者。恐廢偈呪。故不應禮。師澡浴者。形儀不整。故不應禮。師眠息者。恐驚覺故。不應禮也。等者。師剃髮。洗足。或有事不暇。及對賓客等。師閉戶。不應戶外作禮者。謂閉戶作禮。不成恭敬也。欲入戶者。先當彈指三遍。不可急遽擅入。如不應者。當默然而回。不可勉強。故知禮拜。不如從命也。
三奉食侍立法
持師飲食。皆當兩手捧。食畢斂器。當徐徐○侍師不得對面立。不得高處立。不得太遠立。當令師小語得聞。不費尊力。
兩手捧食。恭敬之至也。奉師飲食。如同供佛。當過其眉。不得以粗氣觸其淨食。斂。收也。徐徐。從容貌。謂收盌之時。當從容細行。不得麤糙。今盌鉢作聲也。律云。凡通飲食。當適寒溫。成範云。為師作食。無論麤細。俱要精潔。適師性格。凡奉茶湯。不得將指插入盞內。當兩手平舉授師。茶畢。接盞如前。行護云。若進鹽茶并藥。及一切食物。量當食盡。逐時授之。若授鮮果。先須作淨。或以火觸。或以刀剖。或用指剝。若不堪為種者。則不須淨也△侍師者。近承曰侍。對面立。則尊卑不別。長其傲慢。高處立。則法度全無。失其敬意。太遠立。則意不相接。語不投機。行護云。亦不得上風立。亦不得太近立。須離師額角七尺許。則小語得聞。不費尊力也。成範云。不得轉身低頭。小語輕笑。當身心肅敬。不得現疲倦相。亦不得如俗人垂手而立。在師前。不得說無益之語。不得抓癢。爪頭捋面。不得對師著韈。及洗足等。
四請益白事法
若請問佛法因緣。當整衣禮拜。合掌。胡跪。師有語。澄心諦聽。思惟深入○若問家常事。不須拜跪。但端立師側。據實申白○師若身心倦教去應去。不得心情不喜。見於顏色。
請問者。請。求也。夫欲求法。當折我心。思惟聖道。屈節卑禮。敬事師長。所謂尊師重道也。永嘉云。正道寂寥。雖有修而難會。邪途喧雜。乃無習而易親。屈膝博問先知。曉夜凝神方寸。纔能解會也。佛法因緣者。是經律中所說發起之事。或古德公案機緣等。善恭敬經云。若有所疑。先應諮白。若見師許。然後請問。整衣禮拜。合掌胡跪者。謂手本左右。合而為一。表其專致一心也。右膝著地。名曰胡跪。涅槃疏明。右膝著地。有其三義。一。右膝有力。跪能安久。二。右膝有力。起止便易。三。右膝躁動。著地令安。若兩膝著地。則名長跪也。然弟子諮決于師。未有坐而問者。故須菩提。舍利弗等。凡有請問。必從座起。褊袒右肩。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諦聽所說也。妄念不起。故曰澄心。諦聽。是聞慧。思惟。是思慧。深入。是修慧。所謂因聞會理。執理會心也。若師獨坐時。適行時。顏色悅時。即應問。須立在一面。舒容平氣。至誠伸問。字字明朗。虗心聽受。自能深入也△家常事者。即僧家尋常日用之事。不須拜跪者。家無常禮也。端立師側者。典型不失也。按其事而直言。故曰據實申白。若不據實。恐誤大眾之事。有失常住之規也△身心倦者。謂禪思過則心疲。起止繁則身倦。凡問經問話。當候師意。不應自取其便。師若身心疲勞。無神應答者。教去且出。若即便內心不悅。形于外貌者。一則招愆。二則諸事不成。古云。讀書。以變化氣質為先。學道。以承順師命為上。五十頌云。常慕于師德。不應窺小過。隨順獲成就。求過還自損。止觀云。求師必在于盡善。事師必忘于師過。善恭敬經云。佛言。弟子于師所。不得麤言。師所訶責。不應反報。師不發問。不得輒言。凡有所使。勿得違命。若於師所不起恭敬。說於師僧長短者。彼愚癡人。應如法治。師實有過。尚不得說。況當無也。若於師邊不恭敬者。別有一小地獄。名為椎撲。當墮是中。一身四頭。身體俱然。狀如火聚。出大猛炎熾然不息。於彼獄處。復有鉤觜毒蟲。常[口*(一/巾)]舌根。從地獄出。生畜生中。恒食尿屎。捨彼身已。雖生人間。常生邊地。皮不似人。不能具足人之形色。常被輕賤。誹謗陵辱。離佛世尊。恒無智慧。從彼死已。還墮地獄。更得無量無邊苦患之法。
五詣師求懺法
凡有犯戒等事。不得覆藏。速詣師前。哀乞懺悔。師許則盡情發露。精誠悔改。還得清淨○師語未了。不得語。
覆藏者。覆。是隱覆。藏。謂包藏。經云。包藏瑕玭。佛不許可。說悔先罪。淨名所尚。故知有犯戒事。不得包藏隱覆也。速詣。急往義。謂急往師前乞告。哀求懺悔。免得覆藏展轉罪也。懺名披陳眾失。發露過咎。不敢隱諱。悔名斷相續心。厭悔捨離。能作所作合棄。故名懺悔也。師許。則盡情發露者。謂師長既然慈允。當徹底掀翻。如雲開月現。日照霜消。不得絲毫黏滯也。精誠悔改者。精。是專精純一。誠。乃至誠無欺。悔。謂悔其所犯。改是改革前非。更不再作。故曰。還得清淨也。行護云。若被呵罵。當須自責。軟語懺謝。念修戒定。以報師恩。成範云。凡有誤失過咎。師或示怒。種種呵責。不得巧辭飾非。纔見師怒。即當畏懼。斂容胡跪師前。心懷愧耻受責。有過則改。無過默然△師語未了。不得語者。謂尋常與人說話。必待彼說竟方進。何況師家訓誨。若師語未了。即自述己言。夾雜師誨者。則自失利益。復失尊敬。倫次既失。典型何在。律云。亦不得以理爭勝。
六敬座馳書法
不得戲坐師坐。及臥師床。著師衣帽等○為師馳達書信。不得私自拆看。亦不得與人看。到彼有問。應答則實對。不應答則善辭却之。彼留不得便住。當一心思師望歸。
師座者。乃受學弟子所尊之位也。若以戲心而坐。則罪過不少。敬師之位。即敬其師。毋輕忽也。其床榻衣帽。亦不可也。凡親近師家。要常懷尊敬。背面一如。適涉輕心。終無實際。又何益於事耶△馳達書信者。馳達。送往義。傳事告彼曰書。以表信也。故馳書於千里之外。讀之恍如覿面也。大都道人家所作書札。不過應酬常住。問答往來。無不可與人看者。然專使馳達。必有要事。私自開函。及與人看。僧俗所忌。大非所宜。然既奉師命。必須任重其事。至誠送到彼處。若中途拆看。及與人觀。一則稽遲時日。二則恐有浮沉。故須慎密也。然他人所附書信。亦要交代分明。終人之事。不可負其所託。若私拆。及與人看。破露他事。損德招愆。行護云。即外來書信。亦不得與師同閱。余丁未春。在華山侍寮。和尚看書。余傍遠盼。本師回顧斥。曰。去跪香。今日之規訓。他日之模範也。至今膝痛未止。遠盼尚且不許。況私看者耶。昔富弼使契丹。得家書不發。而焚之曰。徒亂人意耳。家書尚且不發。況他書乎△到彼有問者。大凡弟子受差出門。師長必有言教。應答。不應答者。要在臨時轉變。若不應答而答之。則與書相違。徒勞往返矣。然在彼處。亦不可看人文字簿籍。擅動器皿筆硯。及翻看衣帽等。犯人苗稼。彼留。不得便住者。有三義。一。量事。二量時。三。量路。思師望歸者。如孝子之念慈母。須臾不可忘膝下也。經云。當直往直還。當識師所語。亦當識人報語。不可忽也。
七客來侍立法
師對賓。或立常處。或於師側。或於師後必。使耳目相接。候師所須。
尋常侍師。當至恭至敬。以盡孝道。賓客在座猶宜恭敬也。慈受深禪師曰。廊下逢僧須問訊。門前遇客要相呼。出家體態宜謙讓。莫學愚人禮數無。常處者。非遠非近。立得恰好。故得耳目相接。身心照應。無失其時。皆為候師所須也。如問仙陀婆。即應之耳。成範云。凡見客至。當生恭敬。勿起厭慢。須滌盞煎茶。以候應點。若師以尊客前。高聲呼喚者。則有費神氣。抑見家教不嚴。事師之道安在哉。
八師疾給侍法
師疾病。一一用心調治。房室。被褥。藥餌。粥食等○持衣。授履。洗浣烘晒等。具於律中。茲不繁錄。
師者。乃法身之父母也。世間稚子。不可一日無父母。而出世釋子。不可一日無師法也。故敬順師法。如事父母。若有疾病。當用心調治。或師病中瞋罵亦當恬忍。始終奉事。勿生厭倦。當念身為苦本有形難免也。房室。被褥。調其外。藥餌。粥食。治其內等者。謂所有應病藥食。及所宜器具。一一當備辦也月堂昌禪師曰。黃龍居積翠。因病三月不出。真淨文為監院。宵夜懇禱。以至燃頂煉臂。仰祈陰相。黃龍聞之責曰。生死固我分也。爾參禪不達理若是真淨從容對曰。叢林可無克文。不可無和尚也。識者謂真淨敬師重法。其誠至此。他日必成大器。成範云。安設嚴室。忌風陰處。須床褥厚軟。察師顏色出入扶策。如法調煑羹湯藥餌。少瘥即生歡喜。常當以孝心。和容奉事。客來瞻問。善代師語。不應譁聚。當肅然晏靜。病若重。不得哭泣。師圓寂。不得違師誠囑。應一一如教遵行。八福田中。看病第一。師乃敬田。更宜加意△持師衣者。當徐徐一手排上。一手捉。下正立著師左肩上。師著已。復視上下文理如法否。襵時。不得以口銜。當視上下。不使著地還安常處。以淨物覆上。不得以餘衣物覆上。授履當先抖擻。刷垢。不得大聲。視次比之。澡手已。方持衣物。凡洗浣務令淨。用水亦不得太費。烘晒法衣。當待乾燥。有急事行。不得忘去。當付餘人。事畢。即宜復。餘洗鉢器等。備載戒經。文多故不繁錄。然律中。事師名相雖廣。約言惟誠惟孝。若事師時時以誠孝存心。則一切奉事。自然如法。師資之間。水乳相合。而道在其中矣。
二補儀(分二)初三業恭敬法
附 凡侍師。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問。不敢對。除自有事欲問○凡侍立。不得倚壁靠桌。宜端身齊足側立○欲禮拜。若師止之。宜順師命勿拜○凡師與客談論涉道話。有益身心者。皆當記取○師有所使令。宜及時作辦。不得違慢○凡睡眠。不得先師○凡人問師諱。當云上某下某。
附。託也。謂託事以足文也。此大師婆心切處。故凡經律中。有益於沙彌事者。皆擇取而補足之。以律文不敢參雜。故提清也。不命之坐。不敢坐者謂弟子侍立師前。周旋左右。固其分也。而師或愍其久立勤勞。乃命坐者。慈也。弟子敬順師命即坐。禮也若不命而坐。慢也△不問不敢對者。謂師資問答。不知語脉。則言世無根。無根之談。則如亂蔴無緒。除己事外。不可擅問也。然古人悟後問答。如電影穿針。絲來線去。亦如水面回紋。飛花點綴。雖是家常語言。須知泥裏有刺也△倚壁靠桌者。謂偏側曰倚。邪凭曰靠。側立者。不對面也。五十頌云。又不應師前。身現疲倦相。屈指節作聲。倚柱及牆壁。亦不踏門限。所謂恭而無禮則勞。肇法師云。恭己順命。給侍之者。名曰侍者。菩薩下生經云。侍者具八法。一。信心堅固。二。其心覓進。三。身無諸病。四精進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慧。八。具足聞智△欲禮拜。若師止之者。即當從命也。若逆師命強拜。雖拜猶勿拜也。若順師命。不拜勝於拜也△凡師與客談論。無非佛法機緣。欲知其中深妙。當觀尋常日用。道話者。是有道之話。即法語也。然執勞服役。是長自福基。聞法記取。乃潤澤心地。故曰有益身心也。侍師之義。誠在斯矣。成範云。或師詢客答。或彼問師酬。不得聞異驚恠。不得見笑隨笑。當識語意宗猷。切心研味。倘有見處。當復呈師。昔雲門偃。說法如雲如雨。不許記錄。見錄之者。必罵逐曰。汝口不用。反記吾語。他時必然販吾去也。今室中語。皆香林以紙為衣。隨所聞書之。古人如是留心。後來掀天揭地。以此觀之。凡事未有不學而能成也△師有所使令。宜及時作辦者。謂聞師所命事。當乘時作為。惟恐更有命聞。辦。是備辦。不順曰違。不敬曰慢。又即怠也。成範云。凡聞師喚。當隨應而至。若有所需。即依法授之。少有所懈。得違慢罪△凡睡眠。不得先師者。謂坐寐曰睡。翕目曰眠。五葢煩惱。此為第一。由此覆蔽身心。故令善法不生。長淪三界。當漸制之。既為弟子。宜起在師前。臥在師後。先字。當讀去聲。本來在前曰先。不當在前而在前者。故曰先也。律云。多睡有五種過。一。多惡夢。二。諸天不喜。三。心不入法。四。不思惟明相。五。夢失不淨△凡人問師諱者。諱。避忌也。隱也。生曰名。死曰諱。今俗問人諱者。是隱法名二字。謂不敢問名。而云諱也。雖是謬稱。是尊重義。故大師補文于此。因弟子不得直呼師名。故加上下二字。若問師號當答某甲和尚或云某甲本師。不須上下二字。今授戒時。宣上下者。為弟子之稱也。若問師長號。應云。某甲師傅。五十頌云。又復於師名。不應輒稱舉。設有固問者。當示之一字。若問師年臘。及與州縣名。一一皆須答。鶴林玉露云。古人稱字最不輕。孔門諸子。稱夫子為仲尼。今世平交稱字。稍尊貴者。便不敢稱字。與古異也。法苑云。諸佛名號。稱揚敬禮。而獲福利。大都出於口意耳。若出於尊敬之口。則為福。若出於輕薄之口。則為禍矣。
二求師擇處法
凡弟子。當擇明師。久久親近。不得離師太早。如師實不明。當別求良導○設離師當憶師誨。不得縱情自用。隨世俗流行不正事。亦不得住市井閙處。不得住神廟。不得住民房。不得住近尼寺處。不得以與師各住。而行世法中一切惡事。
當擇明師者。謂道眼開明之師也。如是之師。當久久親近。不得擅離。以佛法無多子。久長難得故。昔斷崖禪師示眾云。我親近高峯三二十年。常常打徹骨髓。未曾起一念遠離心。古人心。行如是。律中親近師家有四種。一。有法有食。名為樂住。二。有法無食。名為苦住。三。有食無法。懺謝而去。四。無法無食。不辭而去。古云。鳥之將息。必擇其林。人之求道。必選其師。以師是人之模範也。模範端正。必出良器。故須擇也。如或不然。則宜別參。謂吞舟之魚。不隱卑流。合抱之木。不生丹丘。大鵬展翅九萬里。豈若鷦鷯息一枝。然沙彌本無離師之法。為實不明故也。良導者。謂善能引人。達於至道故。如法華云隨順是師學。得見恒沙佛。是也。若不別求。恐敬獼猴為帝釋。宗瓦礫為明珠。宗瓦礫是不識法。敬獼猴是不識人。不識法則慧眼失。不識人則墮邪途。故云。汝師既墮。汝亦隨墮。此之謂歟△設離師。當憶師誨者。謂雖然離師。常當憶師平日教誡之語。如耳提面命。終身不敢違也。中心經云。佛言知師恩者。見師則當承事供養。不見則當思惟教誡。是也。若縱情自用。是不憶師誨故。行不正事。是隨世俗流也△不得住市井閙處者。謂積貨交易。人煙輳聚之所。名之為市。古來多於汲水之處為市。故曰市井。市中喧雜。故曰閙處。若非大力量人。入廛垂手。和而不流。則不得住。恐境亂則身心亂也△不得住神廟者。神以酒肉為禋祀。則僧儀偃蹇。人所輕忽。故出家者。佛在世時。依佛而住。佛滅度後。則依佛像而住。是故持戒者。不禮鬼神。且為鬼神欽敬。若住神廟。則為鬼神所輕也。古云。僧住城隍佛祖呵。先賢都是隱嵓阿。山泉流出人閒去。清水依然成濁波△不得住民房者。緇素有分也。謂多近閙處。恐累道故。阿蘭若頌云。欲精進一乘。先當擇其處。闤闠不遠離。煩惱如刀鋸。未到無學門。於學有所慮。林下及水邊。自然絕滓濾。依結茅三閒。蒲團敷一具。呆呆着眼看。觸處皆道地。我今多懊悔。未曾依此句△不得住近尼寺處者。謂男女有別也。瓜田李下。須避嫌疑△不得以與師各住者。謂師資聚散。理所常然。但依佛教行持。莫隨世諦流布。則不礙也△惡事者。謂脅肩諂笑邀譽紳衿。交結往來。豪強勢族。學習奇藝。受雇俳優。通使四方。為利販賣。及近尼寺。住神廟民房等。皆非佛子所為。故曰。世法中一切惡事也。
隨師出行第三(凡九事○分二)初正儀(分四)
初在路
不得過歷人家○不得止住道邊共人語○不得左右顧視。當低頭隨師後。
隨師者。隨。是追隨。謂師長出行。弟子當追隨杖履也。不得過歷人家者。歷。行也。謂不得師在一家。弟子又行一家。有失相隨之道也。縱過父母。檀護家。若師不聽。亦不得入。律云。不得去遠。使不相見。當相去一舒手。若前有惡象。牛。馬。當向師言。先避一處。不得言遲悞事△不得止住道邊。共人語者。道。路也。若路逢親朋知識。當善辭卻。若共談論。便失隨侍之儀。則置師于何地耶△不得左右顧視者顧。回看也。謂尋常出入。當平視直前。威儀如法。無失僧規。隨師後行。尤宜整肅。聽其動靜。若東望西張。則為俗所譏。未免論師。無有家法。然弟子不能以道行慰師。而反以俗譏。累師者。則于心何安。行護云。三千威儀。行為第一。左右觀看。為俗所訕。便非正器。書云。意誠而後。心正。心正則無所不正也。
二到家
到檀越家。當住一面。師教坐應坐○到他寺院。師禮佛。或自禮。不得擅自鳴磬。
名義云。檀。是梵度。貧翻云。施。謂彼能行布施。供養三寶。則當來越語此窮苦海故。亦名檀那。此云施主。大乘論云。謂能引福德資糧故。當住一面者。謂當不離左右也。教坐應坐者。尊法尊師也。成範云。或事緣令坐。勿舒於雙足。常具諸威儀。師起速當起。禮記云。長者賜坐應告坐而坐△師禮佛者。佛是先覺之人。師乃後覺之者。因先覺而覺後覺。故見佛即當禮也。或自禮者。近朱則赤故。不得擅自鳴磬者。擅。自專也。鐘磬乃人天之耳目。叢林之號令。各有執事所司。入寺須當遵其法度。客儀莫失。方見賓主之規。輒便舉動者。則起大眾。致師赧顏。隨之何益耶。
三登山
若山行。當持坐具隨之若遠行。不得相離太遠。
若山行。當持坐具者。謂山步艱難。恐師行疲倦。欲暫歇息故。當持坐具。或蒲團。及所坐之物。而備辦鋪設師坐也△不得相離太遠者。謂太近則踏師影。或步揚塵。太遠則不聞師喚。一失所在。兩不相照。恐誤其事。是故凡所作為。必須顧盼不致兩處懸念也。
四渡水
若過渡。當持杖徐試淺深○持瓶攜錫等。具如律中。文繁不錄。
律云。有二因緣。佛聽畜杖。一。為老瘦無力故。二。為打路探水故。徐試。則無驚險之怖也。若淺。則扶師過渡若深。則倩人肩輿。事師頌云。若於險路中。自已作前導。若過溪澗水。以杖試淺深。所謂深則厲。淺則揭也△持瓶擕錫等者。梵語軍持。此云瓶。有其二種。一。淨瓶。二。澡瓶。此乃澡瓶也。謂貯水隨身。以淨手故。磁瓦作者。名淨用。銅鐵作者。名觸用。錫。是錫杖。為師持行。必宜聲響俱寂。具如律中者。十戒經中。持師澡瓶。有十五事。攜錫有七事。文多所以不錄。欲廣學者。當自檢閱經文。則盡知也。
二補義(分二)初約期
附 若偶分行約於某處會。不得後時。
偶分行者。偶。適或也。謂適或有緣。而欲暫往者。必須請示。約於某處等候。縱有他緣羈阻。必來復命再去。不得後時者。謂當先到約處候師。不得縱情逞意。故爾延挨。令師先到懸望也。
二齋法
師受齋。當侍立出生。齋畢。復侍立收嚫。
出生者。謂念供養畢。奉如來教。先出食一分。施諸鬼神眾生也。義如香乳記明。侍者送食。須著淨器。安於淨處。持呪觀想。皆要至誠。嚫者。乃檀越所施之物也。成範云。候師齋畢。收師檀嚫。若十戒沙彌侍師。當令餘人收嚫。梵語達嚫那。此云施。在法則曰法施。在財則曰財施。在家人應行財施。出家人應行法施也。一覽云。財法二施始成功。福慧兩全方作佛。成範云。師飯已畢。請鉢収嚫。弟子之禮盡矣。行護云。聞師外歸。當出迎接。捧其衣鉢。具茶湯。并洗足水等。一一盡心。勿令動念。
入眾第四(三十二事○分二)初正儀(分七)初謙德
不得爭坐處○不得於座上遙相呼語笑○眾中有失儀。當隱惡揚善○不得伐勞顯己之功。
律云。凡欲入眾。當具五法。一。應以慈心。二。應自卑下。如拭塵巾。謂巾能攬垢歸己。令物潔淨故。三。應知坐起法。謂若見上座。不應安坐。若見下座。不應起立。沙彌小眾。見受具者。盡應起立。四。在彼僧中。不為彼雜。謂在僧中。不隨人談說世事故。五。若見僧中有不可忍事。應作默然。智度論云。佛聖弟子。住和合故。有二種法。一。賢聖語。二。賢聖默。然依止陶鎔。固須給侍。鑪韛鍜煉。宜先入眾。同塵之用一如。濟物之功自普也。沙彌雖未到此田地。因佛制食隨僧分。法從僧得。故列此儀△不得爭坐處者。謂不遜而坐。尚且不宜。何況爭耶。然叢林坐位。各有次序。沙彌以戒次而坐。若有爭者。則失叢林之法度也△遙相呼語笑者。遙呼。是遠呌。語笑。乃帶說帶笑也。此如婆羅門聚會無殊。不成僧體。若有要事。當彈指使覺。輕語令知。若笑語遙呼。傍若無人。失儀動眾者。過非小矣△眾中有失儀者。即如上遙相呼語笑等事也。當隱惡揚善者。謂宜隱人之惡。揚人之善也。隱惡。則自長其德。揚善。則令眾增輝。演祖云。古人樂聞己過。喜於為善。長於包荒。厚於隱惡。謙以交友。勤以濟眾。不以得喪二其心。所以光明碩大。照映今昔矣。靈源曰。聖人有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之過也。博辨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出家人。莫強知他事。莫空腹高心。莫以強陵弱。莫利己損人。毋以長而慢後生。毋以少而輕老宿。毋以片能。而稱我是。毋以少解。即道他非。好向佛法中用意。多於塵境上除情。袈裟下失卻人身。實為苦也。故當隱惡揚善△不得伐勞顯己之功者。伐。誇也。作事有功曰勞。自稱己功曰伐。謂不得矜誇自能。以顯己功也。然有功者。眾口自推。何伐之有。惟其不伐。而功愈顯矣。古德云。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長。自伐者無功也。
二策己
凡在處。睡不在人前。起不在人後。
睡不在人前。起不在人後者。謂行道精進也。然惺寂相照。則事事行在人前。著著不落他後。一則自離懈怠。二則無動他念。故本師見月老和尚示眾曰。精進為修道之寶。佛祖由此而成。煩惱因茲而斷。為釋子者。豈可怠惰耶。清規云。五更鐘將鳴。輕輕先起端坐。不得扇風令人動念。
三惜福
凡洗面。不得多使水○擦牙吐水。須低頭引水下。不得噴水濺人○不得高聲鼻洟嘔吐○不得於殿塔及淨室。淨地。淨水中洟唾。當於僻處○喫茶湯時。不得隻手揖人○不得向塔洗齒。及向和尚。阿闍黎等。
洗面不得多使水者。一。防後人。二。當惜福。古云。在山不可多燒柴。近河不可多使水。學道修行如不解。當來受用終不美。又云。冷水要人挑。熱水要人燒。雖是俚言當為龜鑑。律云。有慚愧者。可名為人。清規云。不得洗頭。有四件事。自他不利。一。污盆。二。膩中。三。枯髮。四。損眼。昔湛堂和尚。平生律身以約。雖領眾弘法。不異在眾。晨興後架。秪取小杓湯洗面。復濯足。後受水溉灌蔬果。惜福如此。不肯虗廢△不得噴水濺人者。由低頭引水下。故不濺人也。若噴水濺人。令彼生瞋。縱使牙齒漱淨。不能滌彼口業。故須細。行也。清規云。右手蘸牙藥。揩左邊。左手蘸藥。揩右邊。不可再蘸。恐牙宣。口氣過人△不得高聲鼻洟嘔吐者。謂從鼻而出曰洟。從口而出曰嘔唾。若不得已而嘔之。亦不可逞意高聲。動眾人念△不得于殿塔等處洟唾者。殿塔。供佛像舍利之處。若唾則護法神瞋。淨室淨地。坐禪經行之處。若唾則刺人眼。動他心念。淨水。供佛供僧之用。洟唾污穢。折福招愆。僻處。非當道淨所。唾則不犯。昔有僧夜坐佛塔。偶爾洟唾。燈下見護法神舒手承接。其僧悚懼。終身斂戢△喫茶湯時。不得隻手揖人者。說文云。謂手著胸曰揖。喫茶湯揖人。非時。隻手。非禮。難逃不恭之咎也△不得向塔洗齒等者。謂塔則兼聖像矣。等者。謂和尚。闍黎。長老上座及尊客也。然口齒之閒有穢氣。且不可對於常人。況對佛塔。及和尚。阿闍黎耶。若有向者。褻慢聖賢。不可不慎。三千威儀云。不得向佛。亦莫背佛。不得向和尚。阿闍黎諸師。亦莫有背。
四弘願
凡聞鐘聲。合掌默念云。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唵。伽囉帝耶。娑訶(三遍)。
合掌。表其誠敬。謂內。心既誠。外儀必敬也。默念者。不必高聲也。凡聞鐘聲。即當至誠誦此偈呪。阿含經云。若聞鐘聲。誦此偈呪。得除五百億劫生死重罪。言聞鐘聲者。託事以明理也。華嚴疏云。菩薩大義。要於事上見理。事理雙彰。方得入事事無礙也。煩惱輕者。止觀云。昏煩之法。惱亂心神。不能顯發無上菩提。今得聞鐘誦偈。善法增勝。故得輕也。智慧長。菩提生者。審理曰智。分。別曰慧。菩提。覺體也。向因無明。覆蔽。而成不覺。今由煩惱輕清智慧增長。而菩提生也。離地獄者。涅槃經云。居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之生長故。出火坑者。法華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生薄福。受此煎燒。然覺體既現。故當出離也。上為自利。向下利他。阿含經云。眾生若不發願。終不能成佛道。故曰願成佛。既得成佛。決要度生。故曰度眾生也。呪。是破地獄真言。秘密故不翻。至誠誦之。自得如願。廣如香乳記明。
五慎儀
不得多笑若大笑。及呵欠。當以衣袖掩口○不得急行。
多笑。大笑。非癡即狂。失其正念。犯非威儀也。呵欠者。亦曰欠法。是懈怠之貌。謂神氣散漫。沒意致也。衣袖掩口。謂遮其濁氣醜形。以護念故。昔法雲禪師。平居作止。直視不瞬。三十年來。未嘗輕發一笑。凡所在處。見有聖像。即立不坐。毗尼母經云。氣有兩種。一上。二下。若上氣欲出時。莫當人張口令出。要迴面向無人處出。若下氣欲出時。不聽眾中出。要作方便出外。至無人處出。然後入內。莫使眾人譏嫌惡賤。入佛殿塔中。不應放下氣。和尚。闍黎。上座前。亦不得放下風出聲。若腹中有病急者。應出外放。大律云。若在禪房中嚏者。不得放恣大嚏。若嚏來時當忍。以手拖鼻而嚏。勿令洟唾噴出△不得急行者。凡所動靜。當護威儀。舉步即應視地。勿傷蟲蟻。古云。急行無好步。威儀全不顧。識者在傍觀。為之生恐怖。萬一失跌。毀體裂膚。抱恨終身所關非輕。故當徐行也。
六敬慈
不得將佛燈私就己用。若燃燈。當好以罩密覆。勿令飛蟲投入○供佛花取開圓者。不得先齅。除萎者。方供新者。萎者。不得棄地踐踏。宜置屏處。
佛燈。即第二戒中佛物也。既是佛物。不得私用。若離佛前。即成盜業。智度論云。盜佛前燈油者。當墮黑闇地獄。後為人盲。阿那律陀。往昔盜佛前供器。因燈黑闇。前揚光耀。覩佛威嚴相好。偷心即歇。懺謝而去。以此功德。感報天眼第一。燃燈。當以罩密覆者。即第一戒中護生之法。以繼慈悲之道也。覆如前釋。若點燈時。驀拈一莖草。默念偈云。波離瑟叱護生草。救度眾生除煩惱。七遍。放於燈下。一切飛蟲。不投燈上也△供佛花取開圓者。謂花正開時。精神飽足。顏色鮮明也。不先齅者。表誠敬之至也。萎者。是隔宿殘敗之花。供則無有敬心也。方供新者。如法華云。香風吹萎花。更用新好者。以表道念日新。故當及時採供。若未開者。花瓣未舒。顏色尚淺。造化之工未全。若已開者。香氣稍減。色力淡薄。葉將飄零。芬馥之神已去。皆非時也。要用最勝。經云。鼻齅香者。由減香氣。無其福德。正報墮波頭摩地獄。世世鼻無有香氣。屏處者。是無人行處。非污穢處也若撒道中。往來踐踏。是失恭敬心。日雲經云。香煙未盡放地。得越棄罪。墮糞尿地獄。盡五百歲。諸經集要云。散供之花。不得踐踏。佛告文殊。此花者。若四眾能信修行。應當早起。清淨澡潄口齒。念佛功德。恭敬此花。不以足踏。不跨花上。如法執取。安置淨器。治種種病。宗鏡錄云。菩薩親近燃燈佛時。因獻五莖蓮花。乃得授釋迦之號。是故佛佛說法。十方如來。菩薩天神。散花供養。今時懺壇。亦散花供佛也。
七誠潔
不得聞呼不應。凡呼。俱宜以念佛應之○凡拾遺物。即當白主事僧。
應。答辭。若聞呼不應。推啞裝聾。非弟子之禮也。惡性難調。參學何益。然道人家心量。如同空谷。有呼即應。何胸中煩悶之若是耶。當念佛應之者。乃不忘本也。又異於俗人故。謂父母生身。不能令我出於苦海。惟如來大慈。度我出家。得成僧相。是故時時刻刻。當念佛恩德也。又念彌陀。而不念釋迦者。表無我故。然釋迦是我本師。本師稱讚西方。而弟子亦當效也。又佛無我相。念彌陀佛。即念釋迦佛也△凡拾遺物。即當白主事僧者。謂大凡有拾遺物。不可停留。或白知事人。或白本師。或置常住庫中。或送知事。標於拾遺牌上。以待失主來問。若與物相應者與之。不得自匿。餘人亦不得冐取。取者犯盜。過三日後。若無認者。當入常住。
二補儀(分六)初自重
附 不得與年少沙彌結友。
年少沙彌者。謂年紀尚幼。不省人事也。若與為友。有損無益。故經云。非賢不友。非聖不宗。不孝之子。嗜酒之徒。志趣邪僻。履行兇險。不得交遊。往來之藝濁。虧損道行。如玄沙。雪峯之輩。則可也。古云。戒品纔登初地。急須學道立身。莫要狎近惡少。戲論三五成羣。流蕩放逸無度。向後不得為人。從上英賢知識。皆依尊宿諮詢。機緣啐喙相契。禪律一句主賓。十方菩薩作伴。千古賢聖為親。四恩以此總報。不負出家之因。要須守分自重。起倒不得隨人。
二遵制
不得三衣苟簡○不得多作衣服。若有餘當捨○不得辦精緻絛拂玩器等。裝點江湖。取笑識者○不得著色服。及類俗人衣飾等○不得不淨手搭衣○凡上殿須束縛褲襪。不得放意自便。
不得三衣苟簡者。然沙彌縵條是服。比丘割截三依。沙彌應畜者。有其二義。一。令知福田之相。解脫之衣。生難遭想。二。以便進具。免使馳求。非謂使其披著也。今在戒期。方便許著。亦有二意。一則不久登壇。二則臨時難得。若借若無。並名非法。反成戒障因緣也△不得多作衣服者。謂令知足修行也古云。進道嚴身。三常不足。方名少欲道人。若多作衣服。則有多累。縱恣幻軀。妨廢道業。又好衣因緣。多招賊難故。佛鑒禪師曰。先師節儉。一鉢囊鞋袋。百綴千補。猶不忍棄置。常曰此二物。相隨出關。五十年矣。詎可中道棄置。有南泉悟上座。送褐布裰。自言得之海外。冬服則溫。夏服則涼。先師曰。老僧寒則有柴炭紙衾。夏則有松風竹陰。畜此奚為。終却之不受△有餘當捨者。謂惺世相無常。當去我之貪癡。念他人之貧乏。有餘即應捨也△不得辦精緻絛拂玩器等者。絛。是束縛身心。拂。為揮塵說法。謂不識四大本空。故辦精緻。迷惑正念。故學裝點。不法之人。倣其欵制。擺飾玩器。交結羣黨。來往四衢。誑惑世俗。無所不至故曰裝點江湖。取笑識者。然江湖之流。只有日下之勢。以喻是人不能上進也△不得著色服等者色謂紅黃紫綠。及與白等。乃至小領鑲鞋。皆是俗飾。非釋子所宜。出家人壞色為衣。以別緇素。故梵網經云。皆使壞色。與道相應也△不得不淨手搭衣者。謂衣是如來淨服。敬衣即敬如來也。凡取鞋襪下衣。及一切不淨物等。皆當淨手△凡上殿。須束縛褲襪者。謂大殿乃聖賢雲集之處。當整肅而登。束縛者。恐下身有垢物遺於地故。凡有佛菩薩所。皆應束縛。若放意自便。則無敬畏之心也。然西域有裙無褲。故裙翻為內衣。今文出者。乃順此土之儀也。阿含經云。一比丘不扎下衣。陰毛落地。護法神捧送四十里外。可不慎歟。
三思益
不得閒走○不得多言○不得坐視大眾勞務。避懶偷安。
不得閒走者。恐妨禪誦故。古人輕尺璧。貴寸陰。出家人受了檀越供養。應當努力為道。時刻不可放過。豈可虗延歲月耶。佛法如大海。多學一分。有一分受用。況沙彌尚在初機。道業未辦。歲月如流。那有工夫閒走也。古德云。閒時不至落空。忙時不至逐物。方見作用△不得多言者。恐防失誤故。古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古人之辭寡。今人之辭多也△不得坐視大眾勞務。避懶偷安者。經云。眾僧事務。當盡力為之。所以諸佛菩薩。從行門中出。然所食既均。而所務亦均。庶不負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誡。也。若坐視則無慚。避懶則無福。揚岐云。上下偷安。為法門大患。
四知因
不得私取招提竹木。花果蔬菜。一切飲食。及一切器物等。
招提。此云四方僧物。即常住物也。一切。顯非一種。謂一竹一木。一花一果。及蔬菜飲食器皿等。皆是大眾物也。私取。即犯盜罪。若有所欲取。當白知事人。昔僧照禪師。苦行禪定第一。行法華三昧。感觀音大士為說法要。得無礙辯才。又見普賢大士。乘白象來。放光證明。曾用眾僧鹽一撮。作齋飲。以用無幾。不以為意。後行方等懺法。忽見相起。計三年增長至數十斛乃急賣衣買鹽償眾。其相方滅。又煬帝二年。僧道明亡。同房僧玄緒。暮行野間。忽見寺。往投之。遇道明不異平日見眾僧粥皆作血色。舉體火然。緒懼問之。明曰。此是地獄。吾為取僧柴一束煑染色。忘不賠償。當一年然足受罪。褰衣見膝下並焦黑。因曰。公幸為我買柴百束。賠還常住。并寫法華經一部。可得免苦。緒許之。歸寺依言為辦。重往尋寺。寂無所見。智者聞之。孰不毛竪。
五慎禁
不得談說朝廷公府政事得失。及白衣家長短好惡○凡自稱當舉二字法名。不得云我。及小僧。
紀綱法度曰政。動作日用曰事。俗人喜著白衣。故曰白衣。然王臣政事。是國家之正法。長短好惡。乃俗人之是非。言之皆亂道心。亦招禍愆。故不得也。然張口如弓。發言如箭。忽然虎口遭傷。始見峯頭太露。當知牆壁有耳。法令無親。故經云。不得論說國家政事。評量優劣。出軍行師。攻伐勝負也△凡自稱等句者。前是聞。呼答應。此乃自稱其名。謂身為法王之子。名續祖家宗派。故曰法名。稱法名者。是為釋子。非俗士也。如稱我者。無乃太慢。若云小僧。無乃太卑然僧是佛祖慧命。人天福田。何其小耶。縱對王侯。亦稱法名為是。齊沙門僧鐘。見武帝稱貧道。帝曰。稱名亦無嫌。帝問王儉曰。先輩沙門。對帝何稱。正殿還坐否。儉對曰。漢魏佛法未興。不見紀傳。自後稍盛。皆稱貧道。亦聞預坐。自唐肅宗勅。僧尼朝會。毋得稱臣。故不言臣也。言貧道者。謂三乘聖人所證之道。我于此道寡少。故曰貧道也。
六守法
不得因小事爭執。若大事難忍者。亦須心平氣和。以理論辯。不可則辭而去。動氣發麤。即非好僧也。
僧居六和。忍辱第一。設有參差。權且寬耐。日久自明。故是非以不辯為解脫。葢天之道。以不爭為善勝也。永嘉云。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空徒自疲。我聞却。似飲甘露。銷鎔頓入不思議。若以小事而便執定爭論者。則小事亦成大矣。若大事能忍者。則大事便為小矣。言大事者。不過被人誣謗也。然忍之一字。說便容易。行之實難。須是有大力量。方能降伏其心。若力量稍弱。則便被他飄入羅剎鬼國也。心平氣和者。雪堂曰。氣勝志。名為小人。志勝氣名為端人。志與氣齊。名為得道聖賢。凡人剛狠。不受規諫。氣使然也。端正之士。雖使為不善。寧死不二。志使然也。故須平和。筆飡云。昔有與人相爭者。怒甚。奔訴王陽明先生。王曰。且去。待汝心平氣和。有好話與你說。其人即去。涵養數日。復叩曰。吾心平氣和。願聞好話。王曰。心平氣和。便是好話也。其人謝去。以理論辨者。謂彼此心平。則可理論也。故經云。慎無慍訟。當推直于人。引曲向己。見有諍者。兩說和合。若不依者。方便避之連城之璧。不與瓦礫觸也。若不依僧論。觸惱大眾而去者。故曰。動氣發麤。即非好僧也。清規云。有理無理。並皆出院。何也。葢僧當忍辱。若執有理而爭者。即是無明。故同擯之。息諍于未萌也。大律云。不忍辱人。有五種過。一。兇惡增長。二。事後悔恨。三。多人不愛。四。惡聲流布。五。死墮惡道。
隨眾食第五(二十五事○分二)初正儀(分七)
初供施二田
聞楗槌聲。即當整衣服○臨食呪願。皆當恭敬○出生飯。不過七粒。麵。不過一寸。饅頭。不過指甲許。多則為貪。少則為慳。其餘蔬菜荳腐不出○凡出生。安左掌中。念偈云。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隨眾者。謂出家之人。應當事事隨眾也。古云。隨眾得解脫。而有八義。一。聲板即赴。不懈怠故。二。供養現成。得省力故。三。作平等觀。無人我故。四。息諸戲論。存正念故。五。如法觀想。深入理故。六。不偏眾食。絕疑謗故。七。甘苦同受。無揀擇故。八。起止威儀。不放逸故。若不隨眾。則不解脫可知也△聞楗槌聲。即當整衣服者。免得臨時倉忙之失也。楗槌。此云聲。五分云。隨有木。瓦。銅。鐵。鳴者。皆號楗槌。此乃集眾之方法。不待言而自至也。清規云。聞楗槌聲。想念偈云。佛生迦毗羅。成道摩竭陀。說法波羅奈。入滅拘尸那犍度云。聞楗槌聲。即當著衣持鉢。猶如雁行。行至齋堂。隨次而坐。勿令參差。不如法也△臨食呪願。皆當恭敬者。謂律中比丘受他請食。默然進。默然出。諸居士皆譏嫌言。我等食。不知好與不好。諸比丘白佛。佛言。從今食時。應表宣施意。故食前。念供養。唱僧跋。及食後。誦偈呪願也。其所行之法。皆當起恭敬心。不得散心怠慢。損德招愆△出生飯。不過七粒者。謂以七粒之飯。不多不少。仗呪願力故。能令諸鬼神等。遍皆飽滿也。切麵。饅頭。西域原無。大師以此土而例出之。漢時諸葛孔明。征雲南孟獲。永昌班師。以此回至瀘水。見四野障塞。煙霧遍空。冤氣鬱結。于是以麥麵作人頭。祭河為始。甲許。一寸。是其限也。多則恐令受者起過。少則反使施者招嫌。故曰多則為貪。少則為慳也。其餘蔬菜。荳腐。不出者謂米麵等。是噉食當出。蔬菓是嚼食。則不必也。智度論云。凡受食時。先供三寶次行大眾。後施四生。安左掌中。右手撥著淨物上。默念偈呪。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者。謂仗佛呪力。直召其名。而施法食也。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者謂諸鬼神等。各散十方。而此呪食。亦徧十方。令彼等共飡法味。皆得飽滿。以見佛心平等也。念唵。穆力陵。莎訶。三遍。鳴指三下。
二正念五觀
凡欲食。作五觀想。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方受此食。
正念思惟曰觀。即照了之義也。謂一念之心。照了五法。令正念受食也。初觀此一鉢之飯。皆是行人血汗。檀信脂膏。故曰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自揣道行無虧。則當受供。若有所缺。則不宜也。故曰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一切煩惱。皆從貪瞋癡起。我於是中。不應生著。故曰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若非此食。則氣力衰微。故曰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修三乘正因。方受此食。故曰為成道故。方受此食也。摩得勒伽論云。若得食時。口口作念。若不如是。便名虗消信施也。廣如香乳記明。
三嫌食招過
無呵食好惡○不得以食私所與。若摘與狗。
呵食好惡者。謂受食之時。嫌其麤細也。然呵好則生貪。呵惡則生瞋。皆屬癡業。所謂三心未盡水難消。故遮止也。古人麤衣遮寒。糲食充饑。為學道故。若當大眾受食之時。呵其美惡則損福不少。或遇病緣。不能食其粗糲者。亦當存默△不得以食私所與者。謂物屬僧伽。食無偏黨。若順情私與。則與盜同科。若摘與狗者。摘音。惕手分與也。謂受食之時。正當虔誠作觀令。施者生恭敬心。眾食未竟。即摘與狗。是為非法。律云。有檀越誠敬設美饌。供佛飯僧。時有一犬。擺腹搖尾。作乞憐之狀。比丘愍之分食餧狗。檀信不悅。白佛故制。
四代語防譏
來益食。不得言不用。若已飽當以手讓却之○不得爪頭。使風屑落鄰鉢中○不得含食語○不得笑談雜話○不得嚼食有聲。
增添曰益。佛制受食。至飽而後放鉢。若行食者來益。須者即以鉢托出。若已飽。當置鉢几上。或行食者更益。當以手讓却。代語止之。則謙讓之儀。正合理也。如出聲回者。則檀越信。施。恐生嫌鄙。又覺太麤。復動眾念△不得爪頭。使風屑落鄰鉢中者。謂自己受食。尚且不宜。何況同眾受食。使風屑落其鉢中耶。准律有三過。一動他念。二。失威儀。三。膩手污鉢。得罪△不得含食語者。一則語不明了。二犯非威儀。縱有人問。當咽已方答。如含食而語。便是散心也。儒家且有寢食之訓。況釋子耶△不得笑談雜話者。溈山云。不解忖思來處。謂言法爾合供喫了聚頭喧喧。但說人間雜話。如心存五。觀。則無此過也△不得嚼食有聲者。行護云。食時不得大攪。及啜羹粥作聲。眾中食訖。不得漱口作聲。凡嚼食。須合唇吻。餅果。當細擘食之。
五權宜如制
如挑牙。以袖掩口○食中或有蟲螘。宜密掩藏之。莫令隣單見。生疑心○當一坐食。不得食訖離座。更坐○不得食訖。以手指刮盌鉢食。
挑者。揚也。謂隨眾受食。不可揚牙。待食畢。至僻處揚之。若急欲揚者。宜以衣袖掩口。穢污之事。不得向人。如不掩者。一則。自失威儀。二則。令他起厭惡心。縱在弟子面前。亦當回護△食中或有蟲螘等句者。夫行人造飯食。非不欲以精潔者供奉。其間或有蟲螘。誤入飲食之內。見者當密藏之。鄰單。即比座也。若令彼見。或疑忌心生。至於變吐。不能復食。則檀越不能得如意福△不得離座。更坐食者。謂洗鉢起身。恐食時已過也。有正務則開△不得以手指刮盌鉢食者。謂手指刮盌鉢。如同餓夫。非是出家道品。亦不得以舌舐食。
六食儀應法
凡食。不得太速。不得太遲○行食未至。不得生煩惱○或有所需默然指授。不得高聲大喚○不得盌鉢作聲○不得食畢先起。
太速。則粗氣逼人。太遲。則慢延失候。故須不緩不急。次第而受。行護云。把鉢不可太高。不得太低。須平胸得所。盌鉢要離膝。巾。不得安手置膝上。清規云。不得將口就食。亦不得將食就口。不得鉢中央挑飯。不得大撓刮鉢中。亦不得遺粒狼藉而食。不得頰食食。及縮鼻食等△行食未至。不得生煩惱者。行食。即益食人也。若五。觀存心。時懷慚愧。煩惱自然不生矣。若一人煩惱。四座為之不安。則齋堂便成煩惱窟也。古云。獃獃四顧起貪心。念食吞津咳嗽頻。摝粥啜羹包滿口。開單展鉢響諸鄰。△或有所需。默然指授者。需。同須。索。也。謂以指授令知彼為取也。若高聲大喚。則令大眾動念△不得盌鉢作聲者。若具儀受食。盌鉢自然無聲。盌鉢作聲。因麤糙故。一人麤糙。已不堪聞。多人復然。而齋法竟不成矣。又何怪於鄰房僧之不悲嘆耶。不得食畢先起者。謂入堂受食。要從始至終。食畢先起。有始無終。則違佛制。輕慢大眾。除有正務則開。故溈山云。盌鉢作聲。食畢先起去就乖角。僧體全無。起坐忪諸。動他心念。律中因比丘食畢。默然而去。諸檀越皆譏言。不知彼食足與不足。比丘白佛。佛言從今應為檀越。說一嚫偈而去。
七順從惜福
若違僧制。聞白槌。不得抗拒不服○飯中有穀。去皮食之。
白槌。是舉罪之規。律中。凡有事。先於大食小食上舉。抗拒。是抵觸不順。既違僧制。一切憑僧。清規云。犯重焚衣鉢。應當集眾人。山藤聊示恥。驅擯出偏門。如其不服。生瞋違和。即非好僧也。古人。聞善言則拜。有告過則喜。斯等聖賢氣象。何不效之△飯中有穀。去皮食之。謂勉其惜福也。然命依食住。道由食存。一粟一穀。皆從檀信施來。不可輕視。若有穀者。去皮食之。如其多者。當聚在一處。出時將施禽鳥。不得賤棄也。
二補儀
附 不得見美味生貪心。恣口食○不得偏眾食。
美味者。甘美之食也。然美味人人所愛。而我不愛者。智也。如見之饕餮。貪心恣口食者。害也。而不知食之過患極重。故恣貪無厭。如賢愚經云。一沙彌貪愛酪味。死即作酪瓶中蟲。一沙彌貪著龍宮香飯。死後為龍。欲奪龍宮。殺諸龍屬。為害非小。是故於食。當生厭離心。不得貪也△偏眾食者。不共眾食也。謂十方雲聚。粒米同飡。僧物偏眾。准直成罪自物偏眾。是無慚人。僧未食。不得先嘗。除作食者無過。昔唐登州文登縣。郭行妻王氏。生一女鶴喙。將終自言。酬先世嘗齋之報。以此示人也。
禮拜第六(凡十事○分二)初正儀(分三)
初敬主護人
禮拜。不得占殿中央。是住持位○有人禮佛。不得向彼人頭前徑過。
凡禮拜。須清淨盥漱。露頂跣足早起。及三時粥飯當嚼楊枝。若不如是潔淨。禮便得罪。中央者。是主法之位。雖前戒亦不得占。況沙彌耶。言住持者謂動靜不移曰住。古今不失曰持。乃弘揚正法之人。即善知識也。然佛法東漸。四百餘載。而達磨大師方至。又八傳而至百丈。在前惟以道相授受巖居穴處。未有住持之名。百丈禪師。因緇素問道鱗集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尊。而住持之名。自此為始。又住持者。謂修戒定慧。以為持法之資。秉僧德行。以為持法之具。資具皆善。可以持而住之也。寶訓。密庵傑曰。住持有三莫事。繁莫懼。無事莫尋。是非莫辯。達此三者。方可名為住持也。中央之位。豈偶然哉△不得向彼頭前徑過者。徑過。直往也。其義有二。一。恐妨禮佛正觀。二。恐足起塵[土*孛]。觸彼頭面。令他煩惱。
二具儀無染
凡合掌。不得十指參差。不得中虗。不得將指插鼻中。須平胸高低得所○不得非時禮拜。如欲非時禮。須待人靜時。
合掌而不合指。故曰參差。合指而不合掌。故曰中虗。指插鼻中。太高落在胸下。太低。合在當胸。故曰得所。然參差中虗插鼻高低。皆由心散怠慢。儀不中節。有失觀瞻也△非時禮拜者。除朝暮同眾禮拜之外。若自禮。則不合眾規。違逆僧制。故不得也待人靜時者。則無礙于人不令動他心念也。但私自禮佛。雖是好事。亦不得招搖做勢。顯異惑眾。
三尊師重法
師禮佛。不得與師並禮。當隨後遠拜○師拜人。不得與師同拜○在師前。不得與同類相禮○在師前。不得受人禮○己手持經像。不得為人作禮。
並拜者。謂與師並肩齊拜也。尊卑上下。不可紊亂故不得也。隨後。謂在師之身後。亦不宜逼近。故曰遠也△師拜人者。謂凡師與人作禮。非是前輩耆宿。即是師長道友。不得與師同拜者。禮別尊卑故△在師前。不得與同類相禮者。同類禮。則失尊師之敬。受人拜。則失自卑之儀。古德云。佛前受人禮拜。大不吉祥。況沙彌年少。正在學地。當禮拜於人。不得受人禮拜也△己手持經像者。經像。乃人天所尊。手持經像。即佛在手。凡遇尊長耆宿。俱不應拜。但云經像在手。不敢禮拜。若持之拜。則顛倒也。
二補儀
附 凡禮拜。須精誠作。觀教列七種禮。不可不知。
須精誠作觀者。謂不雜餘念曰精。真實致敬曰誠作觀者。謂作。能禮所禮性空寂之觀也。西域禮拜。褰衣露足。膝先著地。然後以肘按地兩掌承空。以現接足之相也。七種禮者。天竺勒那三藏。見此方拜佛不習禮儀。故傳此七種之法。雖然通云禮佛而有是非淺深之不同。葢欲人知我慢。求名。二種之非。而歸身心等。五種之正也。一。我慢禮。謂身雖設拜。無有敬心。外覩似恭。內懷我慢也。二。求名禮亦名唱和禮。謂但要名譽。詐現威儀。雖云禮拜。實無慇重心也。唱和禮者。口雖稱唱佛名。心實馳求外境也。三。身心恭敬禮。謂口稱佛號。心存相好。身業翹勤。恭敬供養。無異念也。四。發智清淨禮。謂慧心明了。達佛境界。內外清淨。虗通無礙。禮一佛時即禮一切諸佛。禮一切諸佛。即禮一佛。以諸佛法身。體本融通故禮法。禮僧。亦復如是。五。遍入法界禮。謂想自己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諸佛不離我心。我心不離諸佛。性。相平等。本無增減。今禮一佛。即遍禮諸佛。如一室中。懸百千鏡。鏡鏡皆現。鏡無不照。影無不現。如是正觀。則功歸法界。德用無邊。是名遍入法界禮。六。正觀修成禮。謂攝心正念。雖對佛身。即禮自己佛身。葢由一切眾生。本有覺性。與佛平等。謂隨性緣迷於己性。妄造諸惡。無始以來。未曾將一燈。一香。一禮。供養己身佛性。若能返照本覺。則解脫有期。故維摩經云。觀心實相。觀佛亦然。是名正觀修誠禮。七。實相平等禮。謂前正觀中。體用不二。猶存有禮有觀。自他兩異。今此一禮。無自無他。凡聖體用不二。若見佛可尊可敬。見凡可卑可慢。此心即成邪執。故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能禮所禮。其性空寂。是名實相平等禮。如上七種。是非俱明。禮拜之時。先須深究。故曰不可不知也。
聽法第七(凡九事○分二)初正儀
凡遇掛上堂牌。宜早上堂。莫待法皷大攂○整理衣服○平視直進○坐必端嚴○不得亂語○不得大咳唾。
聽者。聆也。謂法有助道之力。故須聽也。葢諸佛心宗。載於法藏。雖則自性本通。必要師承稟受。是故講法講毗尼時。必須諦聽忖思。方能開心地道。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付法藏經云。佛言。一切眾生。欲出生死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脫。法為清涼。除煩惱熱。法是妙藥。能愈劇病。法是眾生真善知識。作大利益。濟諸苦惱。所以然者。一切眾生。志性無定。隨所染習。近善則善。近惡則惡。若近惡友。便造惡業。流轉生死。無有邊際。若近善友。起諸敬心。聽受妙法。必能令離三塗苦惱。由此功德。受最勝樂。成範云。凡沙彌學心。當如旱地涸池。不厭多聞。不棄寸陰。若遇法師上座。講說經論。了義之法。當虗心諦聽。於說法者。如父母本師想。於所聞法。如饑受食。渴飲漿想△凡遇掛上堂牌者。謂上堂說法。乃法門最尊之事。聽法。亦人生極大之緣。掛牌。是預告大眾之規。學者知之。當生歡喜心。作難遭想。法皷者。如來之信皷也。唐時武后。信樂佛法。以王禮供養賢首大師。上座說法。故曰法皷。若不早往。法皷大攂。臨時倉忙。奔走法堂。大眾觀之不雅。自己心中煩躁。不入法理。故宜早進也△整理衣服者。時至鳴鐘三下。侍者傳爐至法座上。復擊小鐘三下。大眾更換七衣△平視直進者。謂衣整則儀肅。平視則心端。直進則不左右顧視也△坐必端嚴者。身業致敬△不得亂語者。口業無愆。況法堂之中。乃人天聚集。凡聖交參。非說話之時也△不得大咳唾者。有其三過。一。動眾。二。污地。三。獲罪非小。詳如經律。
二補儀
附 凡聽法。須聞而思。思而修。不得專記名言。以資談柄○不得未會稱會。入耳出口○年少沙彌。戒力未固。宜更學律。不得早赴講筵。
聞思修者。此是三慧。缺一不可也。若聞而不思。如人耕田。不下種子。若思而不修。如下種子。不溉灌耘除。終無結實。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也。三慧若立。則三乘聖果。自可獲矣△專記名言者。名言。非至道真實之言也。若言愈浮。而道愈喪。如人說食。如數他寶。實無益處。故學道之人。不可專記名相。增長慢幢。而失至真之道也△談柄者。謂談論把柄。即麈尾也。麈。鹿中之王。與虎闘時。羣鹿隨麈而走。麈尾東向。則羣鹿皆東。麈尾西向。則羣鹿皆西。所以護羣鹿之命也。上古大儒。與諸弟子講論道學。葢取其意。使諸弟子。聽其麈揮也△領悟佛法曰會。未會稱會。是自欺不實。入耳出口。無契悟機。是欺他人。古云。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布於四肢。形乎動靜。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耳口之間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耶△戒力未固者。謂纔登戒品。信力未堅。尚不知沙彌之事。云何習異學耶。故宜先學戒律威儀。講筵。即講經法席處也。若早赴者。則恐心志無定。脚跟未穩。隨風倒柁。以致撥無因果。而招無間之重咎也。
習學經典第八(十九事○分二)初正儀(分三)
初學知次第
宜先學律。後學脩多羅。不得違越○凡學一經。須先白師。經完更白。別學某經。
時不失持云習。受法專精曰學。又覺也。效也。謂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如不學。則不知佛道也△宜先學律者。戒律。是調伏身心之法也。修多羅。此翻云經。經。徑也。是三乘聖人遊履之徑路也。宜先學律。如下種子。以培其本。然後學經。溉灌其苗。根本深厚。枝葉敷榮。則聖果可期矣。如華嚴云。如人學射。先安其足。後習其法。亦如拮据之有基。汲水之有源也。若先學經。如無種子。而溉灌之。種子既無。何處求實。是故須當次第。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凡學一經。須先白師者。謂沙彌佛法未多。識見未廣。不知法之深淺。學之次第。白師後學。則溫故知新。日有進益也。古云。學道之人。兩日工齊。則一日虗度。時光易過。道業難成。不可少懈也。
二敬法尊人
不得口吹經上塵○不得經案上包藏茶末雜物○人閱經。不得近彼案前經行○凡經籍損壞。宜速修補。
經典所在。即如佛在。經上有塵。應以淨物拂之。若口吹者。有其二過。一。穢氣觸經。二。失尊敬心。文殊問經云。一切莊嚴供具。以口吹灰者。墮優鉢羅地獄。傍報作風神王△經案上包藏茶末雜物者。輕經污桌也。凡經桌以潔淨為主。清早須當拂去塵灰。塵灰尚且拂去。何況雜物。清規云。私藏茶末。取笑傍觀。亦不得以世間文字。一切外書。及不淨器物。并頭帽扇巾數珠等。安在佛經律上△人閱經。不得近彼案前經行者。謂凡看經。必須澄靜思惟。若行繞其前。則分佗心路。動其所思。即成過咎△經籍損壞。宜速脩補者。經籍。即經典也。乃聖賢之血脈。亦吾人之父母。若有損壞。急宜脩補。父母有病。豈可怠耶。經云。首軸脫落。部帙失次。紙墨破裂等。若不脩理。皆得罪也。
三教以務本
沙彌本業未成。不得習學外書子史。治世典章。
本業。即本分之事也。如世儒之習五經。必先通於本經。餘經次第習之。若本經不通。諸經皆成礙塞。沙彌亦復如是。十戒未淳。威儀未具。故不得習學餘法也。子。謂百家諸子。史。謂歷朝史籍。謂凡有一代君臣。必有一代之史。所謂史者。以記當時法不法。得失之迹也。錄之以警後世。取信將來。故謂之信史也。外書者。如三皇五帝之典。孔子姬旦之籍。乃至四書五經。教以齊家治國。修身養性。輔國利民。故云治世典章。由是治世語言。故名為外。內典者。謂三乘聖教。教令淨心除惑。見自本性。皆為出世之法。故名內也。佛藏經云。當來比丘。好讀外經。於說法時。莊校文辭。令眾歡喜。是諸人等。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貪利養。猶如羣盲。為誑所欺。輔行云。若為降伏外道故。十二時中。許一時習學外典。
二補儀(分四)初遮學偽似
附 不得揀應赴道場經習學○不得習學偽造經典。
不得揀應赴道場經習學者。謂如來所說甚深經典。要人受持習學。自利利他。今云不得者。過在揀字。謂不得專為揀選應他赴請道場而習學也。沙彌本業未成。恐習氣現前。為利忘戒△不得習學偽造經典者。謂以慌唐之言。謬為佛說。以誑愚夫也。如血盆。妙沙。分珠。救苦等經。皆非佛說。故經云。當來世中。多有惡鬼。受生人間。常懷惡心。時起諍論。各各求於名譽利養。偽造經書。及諸符呪。自讚毀他。令脩學人。不知所向。盲於正眼。失其正見。是也。
二禁習外書
不得習學命書。相書。醫書。兵書。卜筮書。天文書。地理書。圖讖書。乃至爐火黃白。神奇鬼怪。符水等書○不得習學宣卷打偈○不得習學外道書。除智力有餘。為欲知內外教深淺者。可以涉躐。然勿生習學想。
命書者。謂子平五星陰陽七政等書。談人壽夭窮通。以求利故。然出家人。當培植佛祖慧命。則無所不利也。古云。為善降之百祥。為惡降之百殃。然從何處算耶△相書者。謂麻衣柳庄等書。觀其形貌神氣。而談貧富貴賤。以求利故。然相從心轉。福是修成。又從何處相耶△醫書者。謂大小方脉。內外醫書。始自神農。察草木寒溫之性。辨君臣佐使之宜。作藥方以療民疾。後來多以求利。故不許習。若念病苦。不為求利。佛有開緣△兵書者。謂姜太公之六韜。黃石公之三略。孫武子十三篇等。皆征伐作陣之書。非釋子所應學也△卜筮書者。物原云。伏羲龜卜。神農蓍筮。蓍草出羲文墓。藂必滿百。莖必長丈。上覆青雲。下守靈龜。白虎通云。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用之以占驗吉凶禍福。預知其事。古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何處筮耶。晉臣顏含。郭璞嘗欲與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脩己而天不與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無勞蓍龜。世儒尚不肯為。況釋子者耶△天文書者。謂觀天之氣象。預知時之。吉凶變化之書。以求利故。非釋子所應為也△地理書者。謂郭璞葬經。楊筠松地理大全。黃石公八宅。及周書等。皆是堪與風水。擇日之書。以求利故。亦非釋子所應習也△圖讖書者。圖。謂河圖。伏義時。龍馬負圖而出。讖者。預讖國家來驗。符合無差之書。關係匪輕。非出家者所應看也△爐火黃白者。乃神仙黃白之術。鍊真經云。丹砂煉之。初返則成白銀。二返而成黃金。昔漢鍾離。傳丹於呂洞賓。丹成指石為金。可以傳世。呂問曰。此丹成後。畢竟如何。鍾曰。五百年後原還為石。呂曰。若使原還為石。終當害世。非真丹也。遂乃廢鼎。然洞賓廢鼎。真丹成矣。豈釋子不如俗土乎△神鬼者。有福而靈曰神。無福而魅曰鬼。又鬼者。欺也。謂欺人而取飲食故。奇怪者。謂降神拿鬼。畫符噀水以治病。圓光以顯事。作如是術。妖言惑眾。人見怪奇而皆信之。故曰神奇鬼怪。符水等書。沙彌宜孜孜學佛法。不可傚此以求利也△宣卷打偈者。即無為教外道。傳有五部六冊。一人宣偈。眾皆和之。故曰打偈。沙彌是法王之子。不可墮入此中△外道書者。謂心遊理外。知見差殊。故云外道。共有九十五種。由道行理外。書亦是外。故不得習也。智度論云。習學外典。如以刀割泥。泥無所成。而刀自損矣。善戒經云。菩薩不讀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除智力有餘者。謂宗律一貫。道德雙彰。入佛入魔。無不自在。故曰有餘。若有絲毫不了。便無餘力也。內外教如前釋。深淺。辨其優劣。涉躐。乃經過之別名。然欲知教之深淺。只宜暫時過目。不可著在此中。故曰勿生習學想也。律中。因舍利弗。目犍連二尊者。為破外道故。處於高座。教新學比丘。及沙彌。學外道書。佛知故制。後來新學比丘。及沙彌。與外道論義。皆不能答。外道輕笑。佛問其故。比丘沙彌答言。為專心本業故。如來又開。
三戒工世法
不得習學詩詞○不得著心學字求工。但書寫端楷足矣。
詩。志之所發於言也。詞。言之所吐於文也。記云。書算卜術。俗典文頌。皆是世法。出家人脚跟未穩。眨眼之時。已過三五十年。大事未明。如喪考妣。那有閒工夫。學詩詞耶△端楷者。端。即端正。揩。即楷書。然端楷二字。不易到手。關係人品邪正。壽命延促故。此乃上谷王次仲所作。足以宣文顯義也。不必再求精巧隸篆草書。出家人事事要真。少有虗浮。便是障道因緣也。
四尊崇正教
不得污手執持經○對經典如對佛。不得戲笑○不得案上狼藉卷帙○不得高聲動眾○不得借人經看不還。及不加愛重。以致損壞。
經典。乃如來所說清淨妙法。必須三業清淨。方堪受持。因果經云。觸手請經。當墮廁中蟲報。阿難請戒律論云。僧尼白衣。若讀誦經律論等。行語手執翻卷者。依忉利天歲數。受畜生報。墮獐鹿中。恒被摺脊。苦痛難忍。若無記戲言。捉經律等。亦招前報△對經典。如對佛者。謂經是佛語。故三世如來皆供養也。千生罕遇。萬劫難逢。讀之縱不能解義。誦之亦當種其善根。故須特加尊敬。何得戲笑耶。律云。慎無臥誦經典。若纔覺疲倦。懈怠心生。即當痛念。人命呼吸。發起精進。如救頭然。又豈可懈怠耶△不得經案上狼藉卷帙者。謂經卷編次成夾曰帙。狼藉者。以喻表顯也。謂狼所食物。腹少外多。遍地撕開。若經卷亂攤桌上。參差不堪。亦如狼之食物也。古儒讀詩書未竟。雖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齊。然後起身。恐損壞故。何況佛法。而不整肅耶△不得高聲動眾者。謂凡讀經律。要知句逗聲法。華梵了然。若隨眾諷誦。聲宜調和。不得自恃。若自習學。聲須低小。勿動眾念。馬素禪師云。舉佛音聲漫水流。諷經行道鴈行遊。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叉手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人間作比丘△不得借人經看不還等句者。謂經法是三乘聖人之父母。宜同加愛惜。不得有彼此之分。如有不敬。及損壞者。損壞得慢法罪。借看故意不還。即得盜罪。經云。借取與必分明。無違日期。以失信約。
入寺院第九(凡七事○分二)初入門次第
凡入寺門。不得行中央。須緣左右邊行。緣左先左足。緣右先右足。
寺者。西國呼為僧伽藍摩。此云眾園。謂是眾僧所住之園也。自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如來生時。此方皆見赤光貫日。江河泛漲。王問羣臣。太史蘇由奏曰。西方有聖人生焉。千年之後。法流此土。王勅鐫石記之。埋於南郊天祠之前。後于穆王壬申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佛滅度時。暴風忽起。地震天陰。白虹十二道直沖天上。太史扈多曰。西方聖人滅矣。故後來孔子嘆曰。我生何以晚。泥洹何以早。不見釋迦文。心中常懊惱。至東漢第二主。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丈六金人。項有日光。飛入殿庭。上問羣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至七年甲子。帝敕郎中蔡愔。中郎將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尋佛法。至印度國。請迦葉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經。并將畫釋迦佛像。以永平十年丁卯。至於洛陽。權住鴻臚寺。以此寺本禮四方遠國之邸舍也。自後僧既漸多。別剏堂殿安之。二僧移入新居。以不忘其本。故標寺號。又因白馬馱經。故名白馬寺也。稽古略云。赤烏四年。康居國三藏康僧會。至吳。營立茅茨。設像行道。國人初見沙門驚異之。有司以聞。吳主孫權曰。是漢明帝所夢佛道之遺風也。權問太傅闞澤曰。漢明何年佛教入中國。何緣不及東方。澤曰。永平年佛法初至。計今赤烏四年。則一百七十年矣。永平十四年。五嶽道士褚善信等。乞與西僧觕法。于是善信負妄慚而死。凡中國人。例不許出家。無人流布。加之罹亂。歲深方至本國。權曰。孔子制術典訓。教化來葉。老莊修身自玩。放浪山林。何事佛為。澤曰。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佛教諸天奉行。不敢違佛。以此言之。優劣可見也。遂詔至問狀。會進曰。如來大師。化已千年。然靈骨舍利。神應無方。昔阿育王奉之為八萬四千塔。此其遺化也。權以為誇己。則曰。舍利可得。當為塔之。苟其無驗。國有常刑。會請期七日無驗。乃至二七無驗。權曰。趣烹。會默念佛名。真慈夫豈違我哉。更請七日。至五鼓不見。眼中迸血。忽聞鏘然有聲。起視缾中。光明錯發。黎明進之。權與公卿聚觀。嘆曰。希世之瑞也。乃為建塔造寺。奉會居焉。此是江南寺塔始也。又僧史略云。至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剏立伽藍。名為招提。隋煬帝大業年中。改為道場。至唐復為寺也。不得行中央者。謂不得正中直進也。儒云。入不中門。行不履閾。若行中央。則唐突無尊敬矣。是故應須迴護。須緣左右邊行者。緣。向也。僧祇云。先下足跟。後下足指。從殿門右頰。先舉左足而進。事畢從左頰。原舉左足而出。如大眾齊集。分左右序。則不拘也。
二登殿如儀
不得無故登大殿遊行○不得無故登塔○入殿塔當右繞。不得左轉○不得殿塔中洟唾○遶塔或三匝七匝。乃至十百。須知徧數○不得以笠杖等倚殿壁。
凡欲登殿者。若非燒香。供花。禮佛。持誦。及作法等事。餘皆不可。如世帝王登殿論政。文武官僚。必待宣召而後敢進也。漢霍光。輔昭帝。出入禁闥。所履殿陛不失尺寸。皆敬畏之至也。況法王寶殿。詎可無故遊行乎。西國寺圖云。入出之時。悉轉面向佛。若禮三寶。當念體唯是一。所謂覺法滿足名佛。所覺之道名法。學佛道者名僧。則如一切凡聖。體皆無二也。但無故不得入△不得無故登塔者。謂塔是人天幢相。無舍利佛像。尚不宜登。而況有耶。若不為供養花幡香燈。而入殿塔者。皆得慢罪△入殿塔當右遶者。僧祗律云。禮佛塔。當右遶。如日月星遶須彌山。不得左轉。如來降生。周行七步。亦自南而西也。是故入殿塔。當自南而西。自西而東也。又右遶者。表承順之至故。凡事承順。則一切事無不成也。文句記云。左迴偏僻。是故為凶。以表惡也。右迴便易。是故為吉。以表善也。佛髮右旋。凡人左旋。故當從佛△不得殿塔中洟唾者。謂深明罪福故。僧護經云。在佛僧淨地洟唾污穢。以是因緣入地獄中。刀刖己鼻。火燒受苦不息。詳如經說△繞塔或三匝七匝等者。三匝。表清淨三業。供養三寶。斷除三毒。滅三惡道。七匝。表除七支罪。得七覺支。十匝。表除十使。得佛十力。百匝。表除百煩惱。得百法門。故曰須知遍數也。旋繞之時。當憶佛念佛。則不落無記妄想二邊。即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為真正遶塔也△不得以笠杖等倚殿壁者。沙彌本無畜杖法。或遠行及老病持之。若見二師。上座。尊宿。皆投杖笠于地。然後問訊。若為二師持杖。師有顧問。必抱杖然後答之。呂氏春秋曰。孔子弟子。抱杖而問其父。拄杖而問兄弟。曳杖而問妻子。葢尊卑有分也。若以杖倚殿壁。即得輕慢之罪。昔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七劫以前。當證二果。由以杖倚殿壁。緣斯過慢。遂失二果。寶梁經云。有一賢者。面上有國王文。相師見已。嫁女與之。後時賢者入寺。杖倚寺壁。生憍慢故。失國王文。墮大地獄。可不慎哉。行護云。不得釘破牆壁。不得門戶及牆上書字。不得廊下吟咏。不得著木屐。及捉木屐靴入殿塔中。感生馬蹄國報。
入禪堂隨眾第十(十七事○分二)初正儀(分三)
初護念興慈
單上不得抖衣被。作聲扇風。使鄰單動念○下牀默念偈云。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迴護。若於足下喪身形。願汝即時生淨土。
禪堂者。謂攝心而不分散曰禪。鍛鍊英賢之處曰堂。不必局於禪教也。如認真坐禪。看教。看律。自然心不分散也。惟在各人自重。僧重則法重。僧輕則法輕也。笑翁和尚曰。粥了和南飯後茶。放參藥石莫喧譁。入堂出戶清規合。方見叢林有作家△單上不得抖衣被。作聲扇風者。具招三過。一。自己麤躁。二。扇塵污人。三。令他動念△下牀者。前在單。此下牀也。默念。心轉也。若高聲者。一則不成堂規。二則尚未潄口。故令默念也。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迴護者。謂人與眾生。形雖有異。而性實無別。人動生亦動。人息生亦息。然我雖無傷害之心。而亦要自己先迴護也。若於足下喪身形。願汝即時生淨土者。謂適有誤傷。仗此偈呪法力。即時生安樂處也。此總表息惡行慈之念。廣如香乳記明。
二防非慎口
不得大語高聲○輕手揭簾須垂後手○不得拖鞋作聲○不得大咳[口*敕]作聲○不得鄰單交頭接耳。講說世事。
禪堂乃勘驗龍蛇之所。凡入堂中。一切要依規矩。若高聲大語。傍若無人。似乎狂態。況一人大語。眾人同之。則一堂喧閙。妨彼做工夫人。則罪莫大焉。沙門出言。要謙恭柔軟。方合清規△輕手揭簾。須垂後手者。簾者。簾也。謂以障蔽簾恥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大夫以簾。士以帷。若重手揭簾。不以手垂後襯者。一。恐擲下頓促簾壞故。二。且麤濁之聲動眾故。若捲簾時。面須向外。必使兩頭平正。放時手送至地△不得拖鞋作聲者。行護云。凡著履屐。先令脚跟著地。勿使有聲△不得大咳[口*敕]作聲者。謂無痰有聲曰咳。有痰無聲曰[口*敕]。若不能忍。當以衣袖掩口△不得隣單交頭接耳。講說世事者。論佛法尚不宜交頭接耳。況世事耶。此有三義。一。失威儀。二。忌嫌疑。三。忘正念。
三公私遵制
或有道伴親情相看。堂中不得久話。相邀林下水邊。乃可傾心談論○若看經。須端身澄心默翫。不得出聲○二板鳴。即宜早進堂○歸位默念偈云。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
道伴親情相看者。葢天性至厚。無有過於父母者。今既辭親學道。當以道為親也。傾心談論者。須是個人。始可盡心與之較量。若論世諦。不啻污穢唇吻。亦恐污穢林泉也。古云。高山流水深深意。自有知音笑點頭。慈受深禪師云。若是舊時道伴。遠地親情。相引林下水邊。方可傾心談論。至於交關買賣。引惹雜人。盡非衲子所為△若看經。須澄心默翫者。翫。觀想也。堂中看經。當默識之。心不散亂。若形之於聲。經義無從思之。故澄心默會。一則經義從此曉了。二則智慧從此發生。故不得高聲也△二板鳴。即宜早進堂者。鐘板是百丈建立。嘗負之塗中行持。規矩不怠。故叢林至今遵之。二板者。謂停二不停三。二板既鳴。即宜抽解進堂。不過一茶之傾。三板止靜。禪堂掩門。內不放出。外不放入。少遲。使是門外漢也△正身端坐者。身儀也。菩提座者。即自覺本有空王之座也。此座人人本具。尚未曾覺。故曰當願。如蓮花不染。故曰無著。謂四相皆空。如夢如幻。如鏡中花。如水中月。若有所著。便非菩提矣。
二補儀
附 不得穿堂直過○上單下單。俱當細行。勿令鄰單動念○不得單上寫文字。除眾看經教時○不得單上相聚擺茶。夜坐雜話○不得單上縫補衣被○不得眠臥。共鄰單說話動眾。
堂中大眾。各有所司。修觀。坐禪。持經。看律。穿堂直過。涉于浮躁。不惟自失。且亂他心。縱有事緣。當沿前後而行。箴規云。穿堂直過。豈不厚顏。尊殿閒行。恐招薄福△上單下單。俱當細行者。謂釋子本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凡所舉止。先須慎心。勿得麤浮。動他心念△不得單上寫文字者。經典乃如來所說。單上抄寫。慢法招愆。若和詩作偈。其過尤甚。除眾看經教時者。謂堂中人多座少。單上可也△不得單上相聚擺茶。夜坐雜話者。此有三過。一。動他念。二。散己心。三。犯非時。縱有非時之藥石。亦不應夜坐雜談。況己事未辦。何得虗延也△不得縫補衣被者。謂大眾禪床。非是縫補之處也。一則招人雜話。二則作塌禪床△不得眠臥共鄰單說話者。經云。食則無語。臥則無談。坐則禪思。起則諷誦。戒行如此。真佛弟子。如眠臥共鄰單說話。大眾嫌疑。師長呵責。如是為人。終成廢物。
執作第十一(十二事○分二)初正儀(分三)
初遵敬僧物
當惜眾僧物○當隨知事者教令。不得違戾○凡洗菜。當三易水。
凡有叢林。必有大眾。有大眾者。必有普務。有普務者。必須大眾執作也△當惜眾僧物者。大律云。護常住僧物者。如護自己眼睛。行護云。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當賠償之。昔揚州白塔寺沙門道昶。掌知僧物。自任侵用。忽有冥官數人。白日入房。曳昶下地。欲斷其頭。昶驚呌乞命。官厲聲言。合房資財。並送還僧。當放汝活。昶叩頭言。不敢違命。即鳴鐘集眾。盡捨衣物。造像設齋。冥官三日復至。見昶一鉢一衲。不言而去昶自是勉勵進修。卒成明行△當隨知事教令。不得違戾者。違。是乖違不順。戾。乃很戾不服。叢林執事。量才能取。凡有普務。當善言而推大眾聞之。即當速出。則內外水乳也。若聞似不聞違戾教令。悞大眾事。便為不法人也△凡洗菜。當三易水者。威儀云。先科去蟲蟻。一却根。二齊頭。三不得青黃合。然後水洗。易換也。本律云。一次但去麤垢。二次細垢未盡。三次菜得淨也。
二水清食淨
凡汲水洗淨手○凡用水。須諦視有蟲無蟲。以密羅濾過方用。若嚴冬。不得早濾水。須待日出○凡燒竈。不得燃腐薪。凡作食。不得帶爪甲垢。
汲水先淨手者。誠心至切也。以淨手故。方堪以水供佛供僧也△凡用水者。用有二種。一。飲食。二。浣濯。須諦視者。不論河池井水。悉皆有蟲。形極微細。故須諦視觀察。不得就中洗手面。及大小便。以密羅濾過方用者。此是聖賢護生行慈之要務。故律云。若行五里。無囊不去。濾羅有五種。一。密絹方羅。二。陰陽瓶。三。君持瓶。此二皆以絹鞔口。細繩繫頸。沉放水中。待滿牽出。四。酌水羅。五。角羅。用絹方二磔許。或繫瓶口。或置盌上。濾而用之。須待日出者。謂寒天早濾。恐蟲凍死也△不得燃腐薪者。謂腐朽之木。自然有蟲。故不聽也。經云。亦不得燃生薪溼薪△作食不得帶爪甲垢者。律制不得畜爪甲。長一麥即翦。帶垢不淨作食。得廁中鬼報。寄歸傳云。營供必先洗手。潄口。淨器。不者所作祈請。並無効驗。古云。作食不潔餧人。人必瞋之。神亦惡之。穢食委棄。均於暴殄。譬喻經云。有沙門作摩波利飯。比丘分酪酥著手。以手拭柱。柱即破裂。不可不慎。
三依教護生
凡棄惡水。不得當道。不得高手揚潑。當離地四五寸。徐徐棄之○凡掃地。不得迎風掃。不得聚灰土安門扇後○洗內衣。須拾去蟣虱方洗○夏月用水盆了須覆。若仰即蟲生。
惡水。是洗器浣濯之水也。謂不得當人行道處棄瀉故。當離地四五寸。不致揚潑也。徐徐棄之。不致污衣也△凡掃地等句者。迎風掃。地塵[土*孛]人面。非是有智之人。聚灰土安門扇後。其人有始無終。後來結果可見。經云。掃地當令淨。不得有迹。有迹即時掃却。百緣經云。掃地得五種功德。一。自除心垢。二。除他心垢。三。去憍慢。四。調伏心。五。增長功德。得生善處。成實論云。掃一閻浮提僧地。不如掃佛地一掌△洗內衣須拾去蟣虱者。謂離傷生之過也。小者名蟣。大者名虱。拾淨律無呵責△夏月用水盆了須覆者。謂盆仰則有餘水。有水則蟲易生也。凡洗上衣之盆。不得洗足及下衣。晒時竿上亦不得相觸。含水噴法衣。必先潄口。
二補儀
附 不得熱湯潑地上○一切米麵蔬果等。不得輕棄狼藉。須加愛惜。
不得熱湯潑地上者。傷生之故也。亦不得以熱湯澆火令滅。古云。惡水高揚。熱湯潑地。微細昆蟲。何處迴避。水火毒身。如入鼎沸。以此劇刑。橫加無謂。我福無增。彼惡永記。故云徐徐。清涼如意△一切米麵蔬果等。不得輕棄狼藉者。謂今生不惜物。來世無受用。況常住眾僧之物。而不深加愛惜耶。古云。天倉五穀。在二十八宿。乃危星主之。人以食為天。故聖人務農重穀。天子親耕勸農。春夏祈穀于上帝。而人不知天地養育之恩。豈五穀可撒棄耶。況釋子尤當念信施之恩。更宜尊重。
入浴第十二(凡十事○分二)初正儀(分二)
初淨穢須知
先以湯洗面。從上至下。徐徐洗之○不得麤躁。以湯水濺鄰人○不得浴堂小遺。
佛制半月洗浴。因耆婆童子所白。謂比丘多食。非浴不瘥。故開病時。後為作務遠行等。又開△先以湯洗面者。謂面為一身最尊故。凡入浴時。先將下衣掛下竿已。以浴巾圍好下身。方脫上衣掛上竿上。次以水洗淨。然後入池。默誦偈呪。從上至下。徐徐洗之。沐浴之儀不廢也△不得麤躁。以湯水濺鄰人者。濺。音箋去聲。激灑也。謂當細行而浴。不得麤躁。使湯水激灑鄰人。動他心念也△不得浴堂小遺者。小遺。或云小行。或云小解。或云小淨。或云小便。然淨地尚不可遺。況浴堂中耶。葢洗浴原為潔身。小遺浴堂。則求潔反污矣。既污自身。復污大眾。則禮佛誦經。一切皆成不淨。莫大之罪也。僧護經云。比丘在淨地大小便利。不擇處所。以是因緣。入地獄中。作肉廁井。火燒受苦不息。
二嫌疑當避
不得共人語笑。人天寶鑑云。一沙彌入浴戲笑。遂感沸湯地獄之報○不得洗僻處○凡有瘡癬。宜在後浴。或有可畏瘡。尤宜迴避。免刺人眼○不得恣意久洗。妨礙後人。
語笑。乃放逸之根。殊不知身垢未淨。而心垢先生。皆由不知慚愧。故感此報也。浴者。各須自嚴。浴堂警語云。不得以水互相澆洗。亦不得用水太費。不得在內洗衣。入不先師。亦不得在上座前浴。萬峯浴室銘云。山峗路遠。致其柴薪。瀹釜然火。効其勞勤。一月數浴。叢林罕聞。沙彌戲笑。沸湯澆淋。洗心滌慮。日新又新。何以報德。忽悟水因△僻處者。大小便處也。謂先當洗淨。入浴時不必再洗僻處。以違從上至下之儀也。然下身縱有熱疿。及癢疥者。亦不得先湯△凡有瘡癬者。十誦律云。有比丘癩病求治。藥師耆域告言。汝可洗浴得瘥。比丘答言。佛未聽許入浴堂。諸比丘白佛。佛聽眾僧洗後浴之。故曰宜在後浴也△可畏瘡者。如癰疽及一切惡瘡等。自須迴避。或取水別洗。免刺人眼。或在最後方浴。不然則損福招愆△不得恣意久洗者。謂當愛惜常住。體諒大眾。不得恣情縱意久洗。妨礙後人也。
二補儀
附 脫衣著衣。安詳自在○浴前先洗淨。須細行。不得以洗淨水入浴釜○湯泠熱。依例擊梆。不得大喚。
安詳自在者。謂不得輕躁倉卒也△浴前先洗淨者。謂未浴之前。先當如法洗淨已。方可入池也。前缺此法。今故補之。不得以洗淨水入浴釜者。釜。鍋也。謂不得以洗淨穢水。入于浴鍋也△湯冷熱。依例擊梆者。謂當守常住之規。不得高聲大喚。以類俗人也。古來浴堂設小板。或小梆于內。湯泠。鳴兩下。即是湯冷二字。湯熱。鳴三下。即是不要燒三字。如欲添水。鳴一下。圊頭聞之。即會添減之意。調和如法也。其洗浴器具。當安置潔淨。如法而用者。亦當如法也。
入廁第十三(十六事○分二)初正儀(分三)
初知時即行
欲大小便即當行。莫待內逼倉卒○於竹竿土掛直裰。摺令齊整。以手巾或腰絛繫之。一。作記認。二。恐墮地○須脫換鞋脚(應是屩字)不可淨鞋入廁。
緇門警訓云。登廁之法。律制委明。葢欲令其嚴潔身器。以便親近聖賢也。故洗淨洗手。各有軌度。倘未盡諸法。則禮誦燒香。執捉經卷。一切皆為不淨矣△欲大小便即當行者。謂人之有身。必假飲食滋養。有飲食則輕氣上昇。重濁下墜。故有大小便利。是所不免者。凡欲行時。即須打點。若等事急而行。即有失儀之過。故曰。莫待內逼倉卒也。僧祇律云。應當知時。欲行便往。不得覆頭大小便。及慌忙失錯△竹竿上掛直裰等句者。以見作事細心。不致有所失也。直裰。相傳前輩見僧有偏衫而無裙。或有裙而無偏衫。故合二衣而為直裰也△須脫換鞋屩者。屩。音覺。草履也。此從清規較證。謂當脫去淨鞋。換草履上廁也。亦不得著觸履踐僧地。及入殿堂禮誦。獲罪非輕。古云。衩袒登溷。草履遊山。莫踐法堂。回互耆舊。
二預覺存心
至當三彈指。使內人知○不得迫促內人使出○已止復當三彈指。默念。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不得低頭視下○不得持草畫地○不得努氣作聲○不得隔壁共人說話○不當唾壁。
三彈指者。謂驚覺內人也。然內人亦當作聲使知。如內人不出。自當避之。或過餘處△不得迫促內人者。謂不得在彼嚮動。逼迫內人出也△已上。登廁也。復當三彈指者。恐傷廁中啗穢之鬼。故當先驚覺也。譬喻經云。有一沙門。不彈指來大小便。穢濺廁中鬼面。厲鬼大嗔。欲殺沙門。沙門持戒。鬼不得便△默念。大小便時。當願眾生者。謂菩薩以利生為念。凡舉一念。即願度生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者。為此三毒。穢污身心。如縛罪法。不得自在。故喻如穢。言我今棄穢如除罪法。清淨無垢。亦願眾生。清淨無垢也△不得低頭視下者。謂不得視陰處也△不得持草畫地者。西俗以葦為廁草。故愚夫不知。廁上畫字畫壁。遂成大咎。若于廁上板壁作字。則為造物所呵。筆飡云。明湖州潘道士。道法高妙。一日於廁上畫符。天將忽至。問所召何事。無以應支。曰。門前樹為我移種屋後。將曰。小事何輕意召我。遂以火筆點頭而去。士後頭上膿水不乾。凡有患瘡癤者。乞士膿水抹之。無不効驗△不得努氣作聲者。努。用力也。然除穢雖粗行。若努力則喪氣也△不得隔壁共人說話者。文殊經云。大小便時。身口狀如木石。不得有聲。護持清淨身口故。古云。廁上共人語。最下賤相△不得唾壁者。有其二過。一。行人打掃。自己折福。二。人見生疑。令鬼驚畏。列異傳云。南陽宋經伯。夜行逢鬼。問云。鬼悉何所忌。答言。惟不喜人唾耳。
三事理無差
逢人不得作禮。宜側身避之○不得沿路行。繫衣帶○便畢當淨澡手。未澡不得持物○洗手默念。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
唵。主迦囉耶娑訶(呪三遍)
褻衣作禮。反成失儀。側身避之。是為正理△不得沿路行繫衣帶者。謂餘時脫衣繫帶。尚不得沿路。況入廁出身露體耶。雖穢處回不可久停。然亦必須繫就方走。若沿路行繫。則愴惶之狀難觀矣△便畢者。謂除穢事竟也。不言洗淨而言澡手者。文略也。毗尼日用云。若但小便時。唯用水洗手一次即淨。若是大便者。去穢後洗手。或用灰泥皁角。如法洗之。佛言。洗淨之法。有大利益。凡以我為師者。咸應洗淨。若不如法洗淨。不應遶塔行道。不合禮佛誦經。自不禮他。亦不受他禮。不應啗食。不坐僧床。不應入眾。所持呪法。皆無効驗。未澡不得持物者。謂手穢物亦穢也△洗手默念。以水盥掌。當願眾生者。自利利他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者。事理雙彰也。呪持七遍。清規云。按大藏瓔珞經等。若登溷洗手。不念此呪。假使十恒河水。洗至金剛地際。亦不能淨。廣如香乳記明。
二補儀
附 若小解。亦要收起衣袖。又不可著褊衫小解。
解。放也。其義出自禮記。謂手容恭敬。君子起居。常自恭敬。不敢散手掉臂。惟至大小便時。不得不暫解也。然衣袖不能常洗。凡小解時。先須抄起。宜在桶邊解。不得向桶中直沖作聲。使臭氣薰人。亦不得共人語笑。褊衫。原非佛制。乃此方所造。竺道祖云。魏時請僧入內供養。宮人見僧褊袒右肩。不以為善。遂作褊衫施。綴于左邊。覆肩衣上。而覆右肩。因名褊衫。今隱覆肩衣名。通號兩袖者。曰褊衫也。
睡臥第十四(凡七事○分二)初正儀(分二)
初身念如儀
臥須右脇。名吉祥睡。不得仰臥。覆臥。及左脇臥。
右脇臥者。佛之遺式也。謂沙門臥法。應如獅子王臥。右脇著席。累足合口。頭枕右手。舒左手順身。不捨念慧。思惟三寶。則惡夢不起。心不顛倒。故名吉祥睡也。仰臥者。尸寢也。覆臥者。偃臥也。寶梁經云。仰臥。是修羅臥。覆臥。是餓鬼臥。左脇。是貪欲人臥。右脇。是出家人臥也。然臥須安枕。或曲肱而枕。頭不得著席。黃庭經云。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關。後有命門。若仰臥覆臥。則命門與丹田之氣不伸。故有亂夢顛倒之境也。靈樞經云。天不滿西北。故右耳目。不如左耳目聰明。地不滿東南。故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強健。故吉祥睡者。虗左以實右也。
二尊卑須別
不得與師同室同榻。或得同室。不得同榻○亦不得與同事沙彌共榻○凡掛鞋履小衣等。不得過人頭面。
不得與師同室同榻者。謂遵佛制故。或同室者。謂防梵行難故。非難不得△同事者。謂同沙彌所施行事。或同師受學者。如僧護比丘。見地獄中二沙彌。眠臥相抱。猛火燒身。苦不休息。比丘白佛。何罪所致。佛言。迦葉佛時。是二沙彌。共一被褥中相抱眠臥。以是因緣。入地獄中。火燒被褥。相抱受苦。至今不絕△鞋履小衣。是下身衣物。過人頭面。損福招愆。故不得高掛也。
二補儀
附 不得脫裏衣臥○不得睡床上笑語高聲○不得聖像及法堂前攜溺器過。
志于道者。則睡眠時少。經行時多。或勞倦至極。暫臥少頃也。所以古人圓木為枕。而自警耳。裏衣者。不論上下。但以近身所著為名也。若脫臥者。則放逸恣睡。故不得脫也△笑語高聲。與前禪堂臥語儀無別。惟異房中耳。睡時語聲。神鬼所瞋。念佛持呪。神鬼贊祐△聖像者。諸佛。菩薩。羅漢。祖師等像。法堂者。是凡聖交參說法之地。溺器。周禮天宮曰。太尉掌王燕服。及褻器。鄭司農曰。褻溺器也。名虎子。亦名伏虎。此言便利穢褻。不淨之器。不得在師長前攜過。況聖像者耶。
圍爐第十五(凡四事○分二)初避嫌
不得交頭接耳說話○不得彈垢膩火中○不得烘焙鞋襪。
嚴冬向火。皆為禦寒。若交頭接耳。則失威儀。說話。則廢正業。亦為是非之本。再彈垢膩火中。及烘焙鞋襪。令臭氣薰人。動他心念者。則損福不淺矣。故律云。向火不得以毛髮。爪甲。洟唾。皮。血。餅。果。毒藥。而著火中。並皆得罪。清規云。不得炙鞋焙屩。亦不得撥火飛灰。塵坌人眼。
二輟已
不得向火太久。恐妨後人。稍煖。便宜歸位。
六和同住。泠煖相同。向火太久。是不為眾。故當知足也。箴規云。淨髮圍爐。禮宜謙讓。律中佛言。向火有五過失。一。令人無顏色。二。令人無氣力。三。令人眼闇。四。令多人閙集。五。多說俗事。有損無益也。
在房中第十六(凡六事○二分)初敬人
更相問訊須知大小○欲持燈火入。預告房內知。云火入。欲滅燈火。預問同房人。更用燈否○滅燈火不得口吹。念誦不得高聲。
更。互也。問訊者。發言訊問也。謂當先問生年成臘。若長于我者。詢其興居安利否。若少于我者。詢其學業日進否。故云。須知大小也。行護云。若有得失言語。即須乞彼歡喜。不得經宿結其罪累。應互相讚美。不得背相毀說。互相譏誚△持燈預告者。免彼失儀倉卒故。燈滅預問者。取同房人之便。不敢自便故△滅燈火不得口吹者。有其二義。一。燈上有微細蟲。飛聚焰上。以火為境界。吾人肉眼不見。若以口吹。則墮焰中而死。失慈悲心故。二。燈乃火神所司。人之生也。莫不仗此破暗開明。成熟活命。若以口吹。則有穢氣。不恭敬故。亦不得以手扇風令滅。當以燈筯却去殘炷。徐隱水盞中。須檢點火燭。弗令失誤。念誦不得高聲。義如前悉。
二存念
若有病人。當慈始終看之○有人睡。不得打物作響。及高聲語笑○不得無故入他房院。
病者。謂四大不調。氣息喘迫。身為苦本。誰能免之。出家五眾。無所親倚。故如來諄諄告曰。若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復告諸比丘言。看病須具五種德。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惡賤病人便利洟唾。三。有慈愍心。不為名利。四。能經理湯藥。乃至瘥或終。五。能為病者說法。令生歡喜。故有慈心者。能看病也。始終者。長遠道心也。善生經佛說偈言。人當瞻疾病。問訊諸危厄。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世尊則為父。經法則為母。同學者兄弟。因是而得度△有人睡。不得打物作響。及高聲語笑者。響物應聲也。謂打物作響。高聲語笑。驚亂人寂。失己細行。古云。彼方睡時。當存愛敬。凡有舉動。心必沉靜。笑語高聲。擊物作響。令彼不眠。動彼瞋病。疊障無明。遠却真性△不得無故入他房院者。謂無有過經請益。問候師承。看病因緣。及常住之事。不可入也。古云。無故入他房院。不是講白話。定是喫疲茶。愚者近之。智者遠之。學佛道者。決不行也。
到尼寺第十七(凡十事○分二)初正儀(分二)
初遠嫌
有異座方坐。無異座不得坐○不得為非時之說○若還不得說其好醜。
尼者。善見云。女也。不稱女而稱尼者。以別世俗故。又令世人信敬尊重故。若還同世俗稱女者。則人所輕薄。不能生信敬也。會正記云。如來成道十四年後。姨母大愛道。與五百釋種女。求度出家。佛不聽許。為滅正法五百年故。大愛道等。步涉足裂。塵土坌身。悲泣不去。阿難為陳三請。如來慈愍。為彼制八敬法。若能行者。當度出家。阿難依教傳宣。大愛道等。三答能持。故聽出家。律云。由尼等能行八敬。如來正法還得千年。此比丘尼始也。尼寺者。亦是漢明帝焚經時。佛法感應。宮女發心出家。建三寺安尼為始△有異座方坐者。異。特設也。謂非尼常坐之座故。無異座不得坐者。以見男女有別也△不得為非時之說者。謂非宜說法之時。則不應為說也。然說法之語。不得非言。日臨午後。不得久住△若還不得說其好醜者。謂不得論其是非好惡。及彼形貌長短也。
二除疑
不得書疏往來。及假借裁割洗浣等○不得手為淨髮○不得屏處共坐。
不得書疏往來等者。謂書。以往來達意。疏。以彼此陳情。假。借也。裁割。是縫補。洗浣。即漿洗衣服。等者。未盡之辭。斯皆恐生漸染。招人譏謗。雖戒律冰清心境兩寂。不若杜絕為美也△不得手為淨髮者。謂離塵脫俗。品格要高。出世法中。僧體須重。若親手為尼剃髮。則尼坐僧立。敗壞法門。終成俗漢矣。成範云。亦不得把手教剃式。不得入厨房教作飲食。非師差使。縱過尼寺門。亦不得擅入△不得屏處共坐者。有其二義。一。漸生染心。二。令他疑謗。
二補儀
附 無二人不得單進○不得彼此送禮○不得囑託尼僧。入豪貴家化緣。及求念經懺等○不得與尼僧結拜父母。姊妹道友。
不得單進者。謂遠他猜議故△不得彼此送禮者。謂絕情平等故△不得囑託尼僧。入豪貴家化緣等者。謂叢林興旺。雖賴檀門。但出入往來。要須尊重。不得鑽刺謀求。退息施主。如果有道德高隆。行業真實者。則不謀而自至也。如囑託豪強富貴之家化緣。則被他看破。若求念經懺。則失自己清高。自以為榮。他則輕視。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而智者耻之。達者未必信也△不得與尼僧結拜父母。姊妹道友者。有其二義。一。則為世俗嫌疑。二。則重僧生死之果。大非出家者所為也。古云。父母非親誰更親。昧却真心拜婦人。安得吹毛橫宇宙。鄭風掃盡見天倫。寒山云。離親為出家。出家反結拜。世上雖有緣。僧中却無賴。一頂如來衣。竟被他販賣。出此敗家兒。佛也無可奈。
至人家第十八(二十一事分二)初正儀(分四)
初觀機逗教
有異座當坐。不宜雜坐○人問經。當知時。慎勿為非時之說。
異座者。上座也。不宜雜坐者。謂不得與俗人共相雜坐也。當自別座而坐。不得蹲坐。箕坐。交脛坐。搖身坐。搖足坐。及數起數坐等△人問經。當知時者。謂當觀前人根器。宜聞何法。或多或少。不得過說也△慎勿為非時之說者。若白衣不信三寶。不向禮足。不喜見僧。不願造福。是非其人。勿妄宣說。當重法也。儀則經云。說法不當機。他聞心不重。命終受大苦。大律云。有五種人問法。皆不應為說。一。試問。二。無疑問。三。不為悔所犯故問。四。不受語故問。五。詰難故問。並不得答。若前人實有好心。不具前五。意為欲生善滅惡者。乃隨機方便。好心為說。若自解未明。若于法有疑者。則不得為說。恐令前人有錯傳之失。彼此得罪。大經云。若有受持讀誦。書寫宣說。非時非國。不請而說。輕心輕他自嘆。隨處而說。反滅佛法。乃至令無量人。死墮地獄。則是眾生惡知識也。然具信者。說世間法。即是佛法。不信者說佛法。即成世間法也。
二慎儀嚴制
不得多笑○主人設食。雖非法會。亦勿失儀軌○無犯夜行○不得空室內。或屏處。與女人共坐共語○不得書疏往來等。同前。
笑者。皆由散心放逸故。出家人。到檀越處時。須護僧體。縱談佛法。到暢快處。發笑亦不得有聲。不得多笑。不得癡笑。狂笑。及無緣笑。假事作樂等。宜自珍重。勿令他譏。如來熈怡微笑。必有發起因緣。凡人秖笑也△主人設食等句者。謂施主誠心供養。不論大小。皆是福田。若失儀軌。則損他信施也然。道人至處。即是法會。主人信心。即是道場。所施既信。故受供宜誠也。行護云。若入俗家。坐起須具威儀。發言亦要慈善。不得麤獷。勿說世事。當說法語。增其善心。當攝六根。不令放逸△無犯夜行者。謂出則不宜太早。入則不宜著夜。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則無患也。然道人家。青天白日。正大光明而行。猶遭人撿點。何況夜行耶△不得空室內。或屏處等句者。謂非處非人。則不應語。何況坐耶。坐則犯過如尼△不得書疏往來等同前。謂如前入尼寺之義無別也。
三具儀生信
若詣俗省親。當先入中堂禮佛。或家堂聖像。端莊問訊。次父母眷屬等。一一問訊○不得向父母說師法嚴。出家難。寂寥淡薄。艱辛苦屈等事。宜為說佛法。令生信增福。
詣俗省親者。佛言。世間恩重。莫過父母。若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乃至于肩上大小便洟唾。盡於百年。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汝等應當孝敬父母。故有此儀也。當先入中堂禮佛者。謂白衣信心。中堂多有供養佛菩薩像故。問。既然省親。先禮佛者何義。答。辭親割愛出家。父母即是擅越。眷屬即是施主。仗佛法而利親緣。故先禮也。家堂聖像。端莊問訊者。此謂香火神像。只宜合掌低頭。父母等。當加訊問起居也△不得向父母說師法嚴等句者。謂省親之意。當安慰其親。以進道之言。勸誘父母。娛親于道。而忘于憂也。若說寂寥苦屈等事。即令父母。生姑息之心。于三寶所。不生敬仰之念。遂長淪苦海。非娛親也。若說佛法。則令彼生信重心。增長福慧。超越輪迴。是則度父母出于生死苦海也。故禮記云。為人子能引親至于道。孝之至也。故曰宜為說佛法。令生信增福。
四攝念無違
不得與親族小兒等。久坐久立。雜話戲笑。亦不得問族中是非好惡○若天晚作宿。當獨處一榻。多坐少臥。一心念佛。事訖即還。不得留連。
親族小兒等句者。謂詣俗專為省親。母論。親黨老少至親。皆為擅越。俱當恭敬。若與久坐久立。雜話戲笑。則非出家道品。問族是非好惡。便非好心。古云。俗塵愛網。無有了期。已辭出家。不願再見。況復問事耶△獨處一榻。防梵行難故。多坐少臥。令生信敬故。一心念佛。離妄想心故。事訖即還。無留連故。若論沙彌。戒力未深。道力未固。不應俗舍住宿。因為省親。不能一言而別。故當作宿也。然亦不得與僕婢。同床被席共宿等。
二補儀(分二)初驅邪顯正
附 不得左右邪視○不得雜語○若與女人語。不得低聲密語。不得多語○不得詐現威儀。假粧禪相。求彼恭敬○不得誑說佛法。亂答他問。自賣多聞。求彼恭敬。
邪視者。心不正也。古云。欲知其人。觀其眸子。凡眸子不正。其心不端也△雜語。剽竊流俗之言。如亂絲之絆荊棘。絕無頭緒。若鴞鳥之呌荒丘。且多怪响。未有不厭聽者也。有違正教。故不許也。不低聲密語者。言無有私故。不多語者。發言合則故△不得詐現威儀。假粧禪相者。謂沙門威儀。本具禪相。而詐現假粧。邀名求敬。故不許也。溈山云。平常習慣自然。何用粧模作勢。寒山云。威儀貴本分。詐現非真實。禪相本無相。無相豈粧得。縱使粧得成。難逃真鑑識。如猿學打坐。外像內心忒。微微境風生。嬉戲偷果食。瞻彼高尚人。澄定久深默。又如在紅爐。真金無變色△不得誑說佛法者。由不明故。失意亂答。言無宗緒。欲求恭敬故。自賣多聞。然宗緒既無。亂答他問。不但令人輕慢。尤恐果報難酬也。
二惡行遠離
不得送盒禮。效白衣往還○不得管人家務○不得雜坐酒席○不得結拜白衣人。作父母姊妹○不得說僧中過失。
不得送盒禮。效白衣往還者。謂送往酬還。乃俗家所作。交結世情。非釋子所為。然在家應供養福田。而出家者。反去貢奉白衣。何顛倒之若是耶。況與者喜。而不與者怨。遂生誹謗。故不宜也。其受罪果報。經從詳明△不得管人家務者。謂天性至親。忍心割愛。為求道故。當屏除一切世緣。猛力參學。庶幾報恩有地。若身雖出家。與俗無異。今日到某老爺家說事。明日到某相公家攀緣。自己本分事。全不提起。一朝老病相纏。臥疾在床。老爺相公多替你不得也△不得雜坐酒席者。梵網經中。止酒舍。尚且不得。雜坐尤其不宜。謂酒舍之中多猖狂。雖不與之共飲。萬一為彼輕薄。污辱法門。故不可也△不得結拜白衣人。作父母姊妹者。輔行云。捨所親。棄恩愛。居蘭若。修三昧。更結異姓。為兄弟父母。倒之甚也。皆由出家初念不真。而不自省△不得說僧中過失者。謂與俗人談論。當以誠諦之語。發其信心。若說僧中過失者。如以利刀。斷其信根也。然人非聖哲。孰能無過。迦葉起舞。堯舜病諸。自無慧目。豈察他非。僧德如海。佛猶親讚。若生誹謗。自招苦報。律云。往白衣家有五過。一。數見女人。二。漸相附近。三。轉相親厚。四。漸生欲意。五。多犯重罪。冥祥記云。宋僧規。為京兆張瑜請在家供養。無疴忽暴死。二日乃蘇。曰。被五人縛我。去至一城。監官執筆觀簿。又一人朱衣玄冠來曰。簿上無此人名。監官曰。殺鬼何以濫將人來。乃鞭之。頃有使者。稱天帝喚。道人即至。帝曰。汝是沙門。何不勤業。而為小鬼橫捕耶。但命未盡。今當還生。宜勤精進。勿遊履白衣家。殺鬼取人。亦多枉濫。如汝比也。語畢。遂遣使送歸。還至瑜家。
乞食第十九(凡十事○分二)初正儀(分二)
初出入知禁
當與老成人俱。若無人俱。當知所可行處○到人門戶。宜審舉措。不得失威儀○家無男子。不可入門。
乞食者。謂眾食有盡。乞則無窮也。佛弟子受此無窮之食。以修無盡之法也。又有四義。一。福利羣生。二。折伏我慢。三。知身有苦。四。除去執著故佛制也。△當與老成人俱者。謂持戒可信人也。與此人行。則不生過失矣。所可行處者。聖教論云。乞食五處不可。往。一。唱令家。謂歌唱曲令。但取歡娛。能亂禪定故。二。婬女家。謂行止不潔。聲名不正。障道根本故。三。沾酒家。謂酒是起罪因緣。能壞善法故。四。王宮。謂內庭嚴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五。屠殺家。謂殺心甚大。見者傷慈。無有信根故。若無老成人俱。當知離此五家。是可行處也△舉措者。猶動靜也。謂當觀檀越動靜。若有供養。當如法而受。若無往第二家。不得多立。或有或無。而舉置之。儀不可失也△家無男子不可入門者。一則令他疑謗。二恐防其失節。故不可入也。
二坐說須珍
若欲坐。先當瞻視座席。有刀兵。不宜坐有寶物。不宜坐。有婦人衣被莊嚴等。不宜坐○欲說經。當知所應說時。不應說時○不得說與我食。令爾得福。
瞻視。觀察也。上言無男子。不可入門。此言雖有男子。亦當觀察座處而坐也。刀兵。凶器也。坐則恐有所傷。或令彼生瞋怒故。寶物坐。一則恐生貪著。二防失落招愆。婦人衣被莊嚴等。并宜迴避。免生譏議△所應說時者。或有信心男子老人。能分別法義。及好惡等語。令增信敬。故應說也。不應說時者。謂無如上等人在傍。或戲笑問。故不應說也△說與我食。令爾得福者。自忖何德何行。致他得福。自讚求食。故不可也。
二補儀
附 凡乞食。不得哀求苦索○不得廣談因果。望彼多施○多得勿生貪著。少得勿生憂惱○不得專向熟情。施主家。及熟情庵院處索。食。
乞食。乃佛祖行道之法式也。自古相傳。至尊至貴。若哀求。則自失僧體。與丐者何殊。苦索則令他生厭。與冤家相似。所以化導不行。皆為此也△不得廣談因果。望彼多施者。諸佛常法。為彼說法。然後施者。佛即不受。況有希望心。而可受耶。行護云。不得邪命教化。激發俗人。令其惠施。佛制乞食。肅恭儀表。日限七家。次第行道。離檐三尺。空諸懷抱。隨分納些。毋論多少。端默容靜。說即顛倒。而況廣談。起諸貪惱。如彼江湖。說書取討。辱我法門。得罪非小。乞士黽勉。毋視輕眇△多得勿生貪著。少得勿生憂惱者。謂一粥一飯。粒米文錢。雖曰現世福田。實由昔緣種植。多則不可著此生貪。少則不可憂此為惱。隨緣而受。即為正命也△熟情處索食者謂不知厭足也。以不知厭故。數向熟情。自無慚恥故。每索他食。佛言。畜生尚畏人乞。何況人乎。古云。饑逢香飯固佳哉。珍重應知內自裁。縱使相邀疎禮節。丈夫斷不受嗟來。
入聚落第二十(十七事○分二)初正儀(分三)
初事儀無失
無切緣不得入○不得馳行○不得搖臂行○不得數數傍視人物行。
聚落者。眾集曰聚。居處曰落。謂眾人所共居處。名聚落也△切緣者。為三寶。常住。省覲師長。父母。法門極大之事。非為募緣。及自己私務也。如無此切要等事。不得輕入。況聚落聲色雜糅。苟非道力堅固。能不為之眩惑耶。故寒山云。後世出家子。論情入骨癡。本來求解脫。卻是受驅馳。終朝遊俗舍。禮念作威儀。博錢買酒喫。翻成客作兒。佛話經云。比丘在聚。身口精進。諸佛咸憂。比丘在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馳行。謂如馬奔走也△搖臂。謂垂手掉臂。放縱之態也。法苑云。五葢覆心。禪門已閉。六塵在念。亂想常馳。類如狂象之無鈎。一似戲猿之在樹。未見快行。有好步也。故舉足當不緩不急。不輕不重。安庠徐步。如白鶴之在芝田。青獅之行石窟。雲入深林。逐幽鳥而不驚。舟行順水。偕游魚而無礙。有志之士。幸深思之△數數傍視者。數數。不間貌。旁視。左右觀看也。道人行處。直往直來。左顧右盼。使旁人驚訝。行護云。當視地七尺。勿踏傷蟲蟻。
二正念不移
不得共沙彌小兒談笑行○不得與女人前後互隨行○不得與尼僧前後互隨行○不得與醉人狂人前後互隨行○不得故視女人。不得眼角旁看女人。
若共沙彌小兒談笑行。一。自己身心散亂。二。令見者不生信敬。清規云。不得把手共行。說世諦是非△不得與女人。及尼僧前後互隨行者。謂女尼出行。易動市囂口業。若僧影並雜。不免疑議。故當遠避△不得與醉人狂人前後互隨行者。謂恐有所損故。若路遇者。即當遠避。或別道行。其車馬惡獸及狂犬等。亦宜迴避△不得故視女人者。謂不得故看也。智度論佛說偈云。寧以赤銅宛轉眼中。不以散心。邪視女色△眼角旁看者。邪視也。經云。禁閉六情。心無念婬。口無言調。跡不相尋。無同船載。道逢無談。若持異物。無察視之。
三心誠儀正
或逢尊宿親識。俱立下傍先意問訊○或逢戲幻奇怪等。俱不宜看○惟端身正道而行○凡遇水坑水缺。不得跳越。有路當遶行。無路眾皆跳越則得○非病緣及急事。不得乘馬。乃至戲心鞭策馳驟。
尊宿親識者。謂出家知識耆舊。在家尊長親情。若路遇者。皆當立道下傍。低頭合掌。問訊向往。待彼前去。然後乃行。不得直道便過△或逢戲幻奇怪等者。或逢言非故往。戲。是調戲。謂唱令歌曲。及一切戲弄之事。幻。是幻術。謂種種變現奇怪。惑人心目等。事。此如行雲流水。過而不停。若路逢者。不得住看△惟端身正道而行者。古賢行不由徑。以見動必以正也。邪路險道。豈可行乎△凡遇坑缺。不得跳越者。以見釋子之威儀也。如無著比丘。有一信心居士請齋。并欲施一好衣。途中遇一水坑。著便躑度。士念為躑度故。衣減其半。而比丘得他心通。知居士意。復見水坑。再三故躑。居士灰念。減至無衣。但留一食。比丘前行。見水坑不躑。居士問故。著曰。我若再躑。恐失食故。居士驚駭。知得道人。請回供養。得道之人。尚且如是。況凡夫耶。有路當遶行者。理也。無路眾皆跳越則得者。雖許跳越。亦須自量可也△乘馬馳驟者。驟音騶。走馬曰馳。疾速曰驟。大律聽老病者騎乘。但不得乘母畜。及女乘。
二補儀
附 凡遇官府。不論大小。俱宜迴避○遇鬥爭者。亦遠避之。不得住看○不得回寺誇張所見。城中華美之事。
官府不論大小。俱宜迴避者。謂遵如來之制也。若路逢時。或避入人門首。或端立簷下。或拱立道傍。待過方行△鬥爭者。無非揮拳攘臂。往往帶累旁觀。看則失儀。或招非禍。大律云。若看象馬牛羊。乃至鷄鬥。及人口諍者。得罪△華美。乃壞人心目之劫賊。流轉生死之苦因。古人目不接非禮之色。口不談市井巷里之言。出世之賓。不染俗塵。何足誇張。惟當思念苦空。無常。無我。始是釋子之所宜也。
市物第二十一(凡五事○分二)初順直遠嫌
無爭貴賤○無坐女肆○若為人所犯。方便避之。勿從求直。
起世經云。閻浮提人。所有市物。或以錢寶。或以穀帛。或以眾寶。欲界諸天。如四王天。三十三天。皆有市易。遊觀悅神。但其物不同世人。像法決疑經云。未來世中一切俗人。輕賤三寶。正以比丘。比丘尼不如法故。身披法服。經理塵緣。或逢市肆。販賣自活。或復涉路。商賈求利。忘失正業。古云。好漢勿列行市也△無爭貴賤者。謂珠玉少而貴。瓦礫多而賤。故物之貴賤。市主自有定價。凡買者不可減與。虧損彼利。亦不宜過與。浪費常住信施。須順時價。若抑揚。其價。勢必爭之。往往因小失大。故釋子不自列市。但憑市價而營辦也△無坐女肆者。謂陳貨之店曰肆。謂女人貿易之店。不可坐也。若坐者縱然玉潔無瑕。亦難免市囂之口嘵嘵。故不宜坐也。古云。防人之口。甚于防川。若為人所犯者。犯。是侵犯。亦即還義。直。是價直。求。是謀求。謂物在店。貴賤未分。經人還價。則有定數。故云侵犯。若前人買物未成。我又去索價。即是謀求爭價。便有是非。縱物主所招。我亦不買。當往餘處。故曰方便避之。勿從求直。謂迴避前人。及物主也。
二具信慎行
已許甲物雖復更賤。無捨彼取此。令主有恨○慎無保任致愆負。
事畢曰已。甲。初也。天下以甲乙等。編為次第。謂已還第一家物價。第二家物雖賤。不得捨前貴。而買後賤者。令先物主起瞋恨心也。世說若捨彼取此。如殺父母。而出家道念安在耶△保任者。謂見有與人借物不得。從中作保也。又任者自任。謂他若不還。我代還也。愆者。違背所期。負者。辜負沈沒。自招殃累。凡與保任。必多愆負怨謗。寒山云。世上一種人。出性常多事。終日傍街坊。不離諸酒肆。為他作保見。替他說道理。一朝有乖張。過咎全歸你。
凡所施行。不得自用。第二十二(十一事○分二)
初正儀(分二)初務不自專
出入行來。當先白師○作新法衣。當先白師。著新法衣。當先白師○剃頭。當先白師○疾病服藥。當先白師○作眾僧事。當先白師○欲有私具紙筆之輩。當先白師○若諷起經唄。當先白師。
凡所施行。不得自用者。謂此身歸命於師。已不為己有。凡事皆聽師指揮。不敢專主。故尋常舉動。皆當白師。以盡孝行。然自用下十一則。皆略言之耳。其間有可白。不可白。要在臨事斟酌。南山事鈔云。佛法增益廣大。實由師資相攝。互相敦遇。財法兩濟。日益月深。行久得。固。皆賴於此矣△出入白師者。有二義。一。安慰義。謂師知所出入故。二。請決義謂請命師可行。不可行。不至錯悞故。若逞性自行。萬一有悞。而後白師。悔之不及。以是義故。當先白師也△作新法衣。著新法衣者。即縵衣也。謂體。色。量。製度應法。故名法衣。縱非法衣。但是新者。皆當白師。師當察其來處。及衣造製度。如法不如法。方與著也△剃頭當先白師者。惟恐以此為由。笑談雜話。妨廢正業故△疾病服藥。當先白師者。謂藥不可亂投。須知病之發起。虗實之根。及藥冷暖之性。然後服也。若不白師。亂投藥石。反增病故△作眾僧事。當先白師者。謂常住大眾之事。若不白師。恐有差悞故△欲有私具紙筆。當先白師者。謂恐有廢禪誦正務故△諷起經唄。當先白師者。謂唄是梵音。沙彌本業未成。初起諷誦。故當先白師也。
二慧借隨師
若人以物慧。施當先白師已。然後受。己物慧施人。當先白師。師聽然後與○人從己假借。當先白師。師聽然後與。己欲從人借物。當先白師。師聽得去○白師聽。不聽。皆當作禮。不聽。不得有恨意。
若人以物慧施。當先白師者。謂當知可受。不可受也。若可受而不受。則塞其施門。絕其善道。若不可受而受者。或致禍患。所關非小。故當白師。以免譏議。後患之非也。己物慧施人。當先白師者。謂知可與。不可與。而無私誼之非也△人從己假借。當先白師者。謂常住之物。十方公用。不得擅與。當與。不當與。白師無議也。己欲從人借物。皆當白師者。謂當請命。可不可也△白師聽不聽。皆當作禮者。謂不可造次也。不聽。不得有恨意者。以誡承順之命也。
二補儀
附 乃至大事。或遊方。或聽講。或入眾。或守山。或興緣事。皆當白師。不得自用。
大事者。非些小事也。遊方。謂參訪知識。要指實高明。聽講。謂聽說聖教。要解行相應。入眾。謂入大僧眾中。要知威儀禮節。守山。謂守護山林。竹木花菓等。不可擅動也。興緣。謂興建寺院裝塑等。要知因果分明。如上所言。施行等事。不得自用己情。故曰皆當白師也。然遊方原非沙彌之事。沙彌只宜習學律儀。適或逢緣。故例於此。
參方第二十三(凡五事○分二)初正儀
遠行要假良朋○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求師。
參方者。謂參禮諸方善知識也。欲為人上之人。必須向大鑪韛中。千磨百煉。淘汰一番。方能出人頭地也古云。欲向千人頭上過。先從萬人足下行△良朋。者。善友也。謂人品端正。言行可法。故稱為良。禮記云。同類曰朋。同志曰友。順正論云。善友者。能為眾行之本。故溈山云。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也。以友輔仁。品藻人物。故良朋有互相切磋之功。琢成法器之用。如渡大海。帆柁相須。歡豫經云。賢友者。是萬福之基。現世免王之牢獄。死則杜三途之門戶。升天得道。皆賢友之助也。故捨緣銘云。邪師惡友。畏若狼虎。善導良朋。親如火母。成範云。擇友如雲巖。道悟。雪峰。巖頭等。方為真正良朋矣。心地觀經云。一切菩薩修聖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惟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因果經云。朋友有三要法。一。見有失。輒相曉諫。二。見好事。深生隨喜。三。在苦厄。不相棄捨。以是義故。遠行要假良朋也△古人者。上古有德之人也。謂古德心地未明。訪尋知識。不以千里為遠。柢要求其具正眼者。即便往之。如雪峰禪師。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是也。成範云。夫為法求師。不無審別。若未的見深識。慎不可逐人風聲。而輒擬重輕親疎也。
二補儀(分二)初為法忘情
附 年幼戒淺。未許遠行。如行。不得與不良之輩同行○須為尋師訪道。決擇生死。不宜觀山玩水。惟圖遊歷廣遠誇示於人。
年幼。謂血氣未定。戒淺。則恐無志力。所以未許遠行。然有不得不行之勢。必擇良友為伴也。不良者。不修戒行之輩。即惡友也。惟恐漸染其氣。故當謝絕也。溈山云。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日交報。沒後沉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法苑云。華氏國王。有白象能滅怨敵。若人犯罪。令象踏殺。時象廐火焚。移象近寺。聞僧誦法句經偈云。為善生天。為惡入淵。心便柔和。起慈悲心。後付罪人。但以鼻[(鼻-丌+廾)*臭]舌舐而去。王見斯已。召諸大臣。臣曰。此象近寺。聞法故爾。移近屠肆。則其殘害更增。後果其言。當知一切眾生。志性無定。畜生尚爾。何況人乎。是故智者宜應覺知。見惡須棄。春秋正義云。譬如薰是香草。蕕是臭草。薰蕕等。分。使之相扣。雖積十年尚猶有臭氣。香氣盡而臭氣存。言善不能止惡。而惡能消善也△尋師訪道者。欲求無上菩提。非知識莫能開導。故須尋師訪道也。生死長途。迷悟由己。故自當決擇也。觀山玩水。何益身心。誇示廣遠。奚增道味。若為生死之人。又何暇於斯乎。
二入門方法
所到之處。歇放行李。不得徑入殿堂。一人看行李。一人先進問訊。取常住進止方可安頓行李入內。
行李。或作行理。通用。或云裝包。即行囊也。人若遠行。必有之耳。以諸方所制不同。規矩各異。禮無一定。事須見機。故云。取其常住進止。方可以頓行李。入內。古云。未晚先投宿。入林聽暮鐘。到門須辨主。問訊必從容。隨地可敷草。何天非轉蓬屋梁今夜月。聊以慰疎慵。
衣鉢名相第二十四(凡九事○分三)初衣名相(分三)初五
衣(分二)初相用
五條衣。梵語安陀會。此云中宿衣。亦云下衣。亦云雜作衣。凡寺中執勞服役。路途出入往還。當著此衣。
衣者。依也。謂依此以蔽寒暑也。衣犍度云。佛見諸比丘在路行。多擔衣物。作是念言。可為諸比丘制衣多少。不得過畜。時佛初夜在露地坐。著一衣。至中夜覺寒。即著第二衣。至後夜復覺寒。即著第三衣。便安隱住。佛告諸比丘。聽諸弟子。受持三衣。不得過畜。智論釋云。白衣求樂。故畜種種衣。外道苦行。故裸形無恥。是故佛弟子。捨二邊。處中道。少欲知足。但畜三衣也。五條者。衣之相也。僧祇律云。佛在王舍城。帝釋石窟前經行。見稻田蛙畔分明。語阿難曰。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從今依此。制作三衣。過去諸佛弟子。著如是衣。未來諸佛弟子。亦著是衣。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所劫。此是解脫服。福田之衣。四分律云。三世如來。並著此衣。若有眾生。起一惡心。向三世諸佛。辟支。羅漢。及著染衣人。獲罪無量。所以者何。壞色之衣。是賢聖之標式故。若能發心。敬染衣人。獲福無量△中宿者。謂近身住故。下衣者。謂在七衣之下故。雜作衣者。謂凡作一切。輕務。皆應著故。執勞服役者。謂執大眾之勞故。路途出入當著者。以顯沙門之相故。
二偈呪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
唵。悉陀耶。娑婆訶(三遍)
善哉。讚美之辭。謂讚衣之功德。不可思議也。解粘去縛。故曰解脫。謂生死煩惱。由斯解脫也。無上者。薩婆多論云。此衣。九十五種外道。悉不知名。惟佛世尊示此未曾有法。故曰無上也。福田者。謂檀越種福佛弟子為現田文衣相。故曰福田。頂戴者。謂知衣有如上功德。故當頂之於首。戴之於肩。表尊重之至也。我由信心敬戴之至。故得成佛。世世不捨離者。謂非但今生如是尊敬守持。願世世生生不捨離也。願既如是。以見衣鉢不可離也。然大小乘律。如來無不諄誡。呪。誦三遍。此謂時常著用。偈呪如是。若捨故受新。當依律文。
二七衣(分二)初相用
七條衣。梵語鬱多羅僧。此云上著衣。亦云入眾衣。凡禮佛。修懺。誦經。坐禪。赴齋。聽講。布薩。自恣。當著此衣。
上著衣者。謂在五衣之上故。入眾衣者。謂入眾時披著故。布薩。此云長淨。自恣。謂自身有過。恣任僧舉。如上等事。當著此衣也。
二偈呪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唵。度波度波。娑婆訶(三遍)
常得披者。即不捨離之意也。餘義如前。高僧傳云。唐貞觀五年。安養寺慧光法師弟子。其母貧窶。內無小衣。來入子房。取故袈裟作之而著。與諸鄰婦同聚言笑。忽覺脚熱漸上至腰。須臾雷震。擲鄰婦百步之外。土泥兩耳。悶絕經日。方得甦醒。所用衣者。遂被震死。火燒焦踡。題背上曰。由用法衣不如法故。其子收殯。受再震出。乃露骸林下。方終消散。是知受持法服。慧及三歸之龍。信不虗矣。
三大衣(分二)初相用
二十五條衣。梵語僧伽黎。此云合。亦云重。亦云雜碎衣。凡入王宮。陞座說法。聚落乞食。當著此衣。又此衣九品。下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中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上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
大衣者。衣中之王也。在五七二衣之上。故稱為大。此云合。亦云重者。謂割截而後重合成也。雜碎衣者。謂剪碎縫成。條相多故。陞座著者。尊重於法故。乞食著者。令生敬仰故。九品者。大衣之相也。長多短少者。表聖增凡減也。戒壇經云。五條衣斷貪。身業也。七條衣。斷瞋。口業也。大衣。斷癡。意業也。故華嚴經云。著袈裟者。捨離三毒。清淨三業也。
二偈呪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廣度諸羣迷。
唵。摩訶迦波波吒悉帝。娑婆訶(三遍)
前二偈。是自利。此一偈。乃是利他也。諸佛已悟。故稱大覺。眾生尚迷。故曰羣迷謂披著此衣。直下擔荷如來慧命。而化利羣生也故論云。有五義故。披著此衣。謂遮障寒暑。除無慚愧。聚落乞食。在道行生善。威儀清淨故。此之三衣。原是比丘法服。今欲令沙彌預知名相殊勝。故附於末。百一羯磨云。求寂之徒。縵條是服。今時末世。不諳律文。皆令沙彌披著五條七條割截之衣。甚至在家男女。亦使披著。深為罪濫神洲之地。久扇斯風。違佛亂法。律有大呵。此是唐三藏義淨律師。親遊西域。觀五天竺境。及諸部律文。並無沙彌披著比丘割截之衣。特此垂示。以發千古之述。既云此成非法。為師者。不可不知。為弟子者。又不可不慎也。
二鉢名相(分二)初標名
梵語鉢多羅。此云應量器。謂體。色。量。三。俱應法故。
鉢者。是半梵語。略去多羅二字。十誦律云。鉢是恒沙諸佛之標幟。而非廊廟之器用。不得盛雜物。不得。惡用及洗手。當敬之如目。此皆如來諄諄誡訓。凡受持者。應當珍惜保重。五分云。鉢是出家人器。少欲知足。非俗人所宜。僧祗律云。如來令諸比丘。以鉢而受食者。有異外道故。外道縫葉為器。拱手而食。非是僧相福田之狀。故佛制之。
二釋義
體。用鐵瓦二物。色。以藥煙熏治。量。則分上中下。
體用鐵瓦二物者。四分律云。佛在蘇摩國遊行。見彼國中泥土細潤。不惜兜羅緜手。取泥自作鉢坯。以為後式。授與陶師。燒成此鉢。寶色光澤。圓滿美好。佛聽受持。當知此鉢。為佛祖授受之法器。至尊至貴也。鐵鉢者。律中因世尊按行諸比丘房舍。見有比丘曲肱而臥。愁憂不樂。如來知而故問。汝安樂否。比丘答言。世尊。我老邁麤行。振手失鉢墮地破之。故所不樂。佛言。從今聽老病比丘。受持鐵鉢。當知瓦鉢為上鉢。鐵鉢是開緣。但不得為恣情放逸。故意受持鐵鉢。安心麤躁也。善見律云。三乘聖人。皆執持瓦鉢。乞食資生。其餘雜寶銅鑞木石等鉢。皆不聽用△藥煙熏治者。以麻子杏仁搗碎。塗其內外。以竹煙熏作鳩鴿項色。及孔雀色。所熏者何。謂盛飯不餿。不染垢膩。若論西土。瓦鉢亦要熏之。由其彼國羹飯皆一鉢而食。恐其油膩不淨。多引蟲螘。然此方惟盛其飯。則瓦鉢不必熏也。至於彩畫。及琉璃等色。是外道式。皆不得用。上中下者。若准唐斗。上鉢一斗。中鉢七升半。下鉢五升。雖分三種。佛令隨其分量故。
三具名相(分二)初標名
梵語尼師擅。此云坐具。亦云隨足衣。
坐具者。謂敷之而坐故。隨足衣者。謂敷之襯足故。又云同氈席之形。名為敷具。同衾被之形。名為臥具。事鈔云。佛言。為身。為衣。為臥具。故制畜之。為身者。恐坐地有所損故。為衣者。恐無籍。三衣易壞故。為臥具者。恐身不淨。污僧床榻故。長佛二磔手半。廣佛二磔手。僧祇律云。如來一磔手。二尺四寸。此約小尺。若准大尺。可二尺許。不得作三衣。不得淨。施。及取薪草。盛物雜用。唯得敷坐。若道行。至坐處取坐之。十誦律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不應受單者。離宿突吉羅。四分律云。佛在僧伽藍。徧行諸房。見故坐具狼藉。因教諸比丘。當取故者。縱廣一磔手。貼新者上。用壞色故。五分云。應貼四角。今云四天王者。訛也。毗尼日用云。根本律。并寄歸傳中。不聽禮拜。用以敷展。西域五天竺國。罕其見聞。此方禮拜展用。不知傳起何時。如遵聖制。不用為正。若論為衣。展禮無妨。祥明於斯。學者隨便。
二偈呪
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唵。檀波檀波。娑婆訶(三遍)
臥具尼師壇者。華梵雙彰也。戒壇經云。尼師壇。如塔之基。受戒之身。表五分法身之塔也。良由五分法身。從戒長養。正定智慧。由戒滋生。故曰長養心苗性也。然正定智慧。既能長養。展此坐具。而迷雲豁開。直見本源心地。故曰展開登聖地。既見本源心地。亦當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故曰奉持如來命也。如香乳記廣明。以上威儀。若故作者。犯應懺突吉羅以故作故又犯非威儀突吉羅若不故作但犯突吉羅罪。然此條章。雖云二十四門。實則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基於此。能住持正法。建立僧倫。願我同志。共相守護。毗尼久住。正法永昌也。
沙彌律儀要略述義卷下(終)
跋
夫法不自弘必藉人而弘法。人無自立要因法以立人。故世出世間咸重於法。然法未有不學而能弘者也余於甲辰年上華山求戒。為病不果。迨丙午春方得圓具。因思戒法難聞是以矢志操持。專精律學質雖不敏心念無移。溽暑祁寒未嘗有懈。自甲子春住持昭慶以來。每懷先老和尚。創立法門。洪功碩德。雖人人共知。恐日久漸晦故於毗尼切要著香乳以記之菩薩楚網疏解繁多學人泣歧。故會初津以指之。比丘羯磨布在律文臨事難討。故敘儀式以佐之尼眾求具。二部同授。世所少聞。故集軌範以傳之。沙彌要略。文簡義深。初心罔諳。故詳義以明之。斯皆繼述先老和尚未發之事也。其言雖不支。直顯事相。然義理無違開明心。性俚閱者見之因文會意嚴護威儀吾願足矣。若云流益將來。未敢望也。
時康熈四十七年冬分第一白半月布薩書玉閣筆識
事義
內懷師子之德
梵語僧伽彼。此云師子。大師子吼小師子聞悉皆勇健。百獸潛藏。佛師子吼。諸菩薩聞增長神力。羣魔怖散。為佛弟子。學佛威儀。故云內懷師子之德。
外現象王之威
梵語伽耶。此云象。象王迴顧。舉身皆轉。如來大人。若有所觀。身心俱迴。所以人天敬仰。羣魔驚惶。故云外現象王之威。
馬勝
梵名頞[鞥-合+(白-日+田)]。如來初度五人之一也。
菜菽
梵名目犍連。姓也。
白雲
諱守端。衡陽葛氏子。得法於楊岐方會禪師。南下十二世。
雪嶠
諱圓信。得法於幻有傳禪師。濟下三十世。
百丈
百丈山名。唐憲宗諡大智禪師諱懷海。福州長樂王氏子。得法於馬祖道一禪師。南下二世。凡作務身先於眾。主事密藏作具。師曰我無德業。一日不食。
笑嵓
金臺世族。弱冠分家。悟後隱京師柳巷。罕接見人。
鄔波毬多
此云大護。吒利國人。姓首陀。十七出家。二十證果。化道證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籌置於石室。其室高二十餘尺。廣三十餘尺。四寸細籌。充滿其中。跏趺而逝。以室內籌。用焚師軀。
五部
一。曇無德。此云法密。法名四。分。二薩婆多。此云一切有。法名十誦。三。迦葉遺。此云重空觀。法名解脫。四。彌沙塞。此云不著有無觀。法名五。分。五。婆蹉富羅。此云犢子。律本不來。共五部。
儱
音壟。
侗
音通。儱侗未成器之人也。
顢
音瞞。
頇
許干切。音憨。大面貌。
因循
無所作為也。
波離
此云上首。以其持律為眾紀綱故名。
永嘉
諱玄覺。號真覺大師。六祖傍出。著證道歌。永嘉集溫州人。
誌公
金陵東陽朱氏之婦。上巳日聞兒啼鷹窠中。梯樹得之。舉以為子。七歲依鍾山僧儉禪師出家。
羅什
具云鳩摩羅什婆。此云童壽。祖。印度人。七歲出家。日誦千偈。義旨亦通七佛以來譯經師也。
常啼
梵名薩陀波崙。為求法故。憂愁啼哭。七日七夜。故號常啼。
世尊捨身
昔菩薩入山修道時帝釋欲往試之。化為夜叉。口說半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求說後之半偈。夜叉曰。我腹饑餓。何暇為說。問。欲得何食。答曰。吾所食者人血肉耳。曰願為說之。捨身供養。即敷座請說。夜叉曰。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菩薩以偈遍書於山石之間。登樹捨身。夜叉以手接之。作禮而去。
慈受
諱懷深。壽春夏氏子。得法於長蘆崇信禪師。青下十三世。
仙陀婆
梵語也。具鹽。水。馬器。四義。惟智臣乃能辨識。如王食時。呼仙陀婆。即奉鹽。洗時呼奉水。作時呼奉器。出時呼奉馬。弟子侍師。亦如智臣。故云即應之。
月堂
諱道昌。湖州寶溪吳氏子。得法於妙湛思慧禪師。青下十四世。
黃龍
諱慧南。信州章氏子。得法於石霜楚圓禪師。南下十一世。
真淨
諱克文。陝州閿鄉鄭氏子。得法於黃龍慧南禪師。南下十二世。
雲門
諱文偃。嘉興張氏子。得法於雪峰義存禪師。青下六世。始立雲門宗。
香林
諱澄遠。依雲門十八年為侍者。
仲尼
姓孔。名丘。父叔梁紇母顏氏。佛滅後四百載。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十一月庚子。生於魯昌平鄉陬邑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卒。年七十三歲。
大鵬
如香乳記明。
鷦鷯
小鳥巢於葦苕。繫之以髮。騰躍不過數仞。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以比小人無大志也。
敬獼猴為帝釋
過去世中。有一癡人。不識獼猴。入一大林。見獼猴羣。叢聚一處。是人曾聞有忉利天。便謂是忉利諸天。即出樹林。還本聚落。多人中作如是言。汝等曾見忉利天不。眾人答言未。即時語言。吾先已見。汝欲見不。皆言欲見。即將大眾詣彼林中指諸獼猴。汝等觀此忉利諸天。眾人皆言非忉利天。此是獼猴。汝癡故。不識獼猴。而言忉利諸天。妄召我等。以喻不識人也。
宗瓦礫為明珠
涅槃經云。是諸人等。春陽之月。乘船游戲。失琉璃寶。即共入水。競捉瓦石。謂琉璃珠。都非真寶。是珠故在水中。猶如仰觀虗空月形。超然獨遠。非眾人所執。此喻不識法也。
深則厲。淺則揭
音契。褰裳涉水也。由膝以下為揭。由膝以上為涉。由帶以上為厲。
如玄沙雪峰之輩
雪峰義存禪師。泉州南安曾氏子。玄沙師備禪師。福州閩懸謝氏子。初兄事雪峰。既而師承之。入室咨決。罔替晨昏。因閱楞嚴。發明心地。由是應機敏捷。至與雪峰徵詰。亦當仁不讓。峰曰。備頭陀。再來人也。
五分法身
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