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在家律要廣集
明 智旭集 清 儀潤.陳熙願增訂
在家律要廣集序
秉無極二五之真精而成人。當思全其為人。而後無愧於天。人各得乎天之全。上智而下。不能不蔽乎人欲。於是本性日漓。而天真日失。急思有以救之。如鏡去滓而光依舊。水無風而波自平。非增其新。惟不減其故耳。復性歸真之法。聖教曰克明。曰日新。而至善之區。則以佛門本來面目之謂也。失其本來。便換了面目。守此面目。則還其本來。不加不損。不即不離。得造上乘。即同至誠。方其自明而誠時。必有修持之力。嚴之以三戒。範之以五常。人事備而天心復。一日克己。天下歸仁。易曰。不遠復。旡祇悔。其斯之謂歟。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人為萬物靈。皆可為堯舜。惟品不立而去聖遠。流入邪侈。加以斵喪。良非得已。道在早為之所。俾人人知嫉邪崇正。反本還原。同遊熙皡之天。此樂何極。佛教比邱為尊。儒重居士。居士者。處士也。士如處子。惟重始威。豈有不依名教。而得濫稱居土者乎。佛制離三毒。即儒門三戒之去色鬥得也。受五戒。即五常之守仁義禮智信也。戒色不貪。戒鬥不瞋。戒得不癡。去惡而從善矣。仁不殺害。義不盜取。禮不邪淫。智不醉飲。信不妄語。無欲而見剛矣。更進之以發菩提心。持菩薩戒。輕重威儀。一一清淨。人咸復其性。而不流於逸欲。斯為得之。夫在家居士。欲受五戒。先三歸依。謂反妄歸真。違惡依善。受三歸依者。梵語稱優婆塞。譯曰近事男。謂親近三寶。廣修眾善也。繼之以五戒。名曰學處。以近事男所應學也。亦名學迹。以踐此而得大智慧也。更稱徑路。以一切律儀。皆得轉入也。復號學本。以一切所學。此為根本也。守是戒者。方成優婆塞之名。吾杭有大苾芻源洪大師者。發殷重慈護大悲心。將陳子熙願所增律要廣集。校訂而刊行之。能令在家珍重。得所遵循。五眾出家。齊遵梵網。道共證乎三乘。法同登乎五分。本然之善。胥於是乎在。(潛)不敏。承賜茲編。謹獻芻蕘。現居士身者。當不以予言為囈語也。
道光四年仲冬長至日詔徵孝廉方正前陝西六品軍功受菩薩優婆塞戒仁和弟子芝塘沈起潛了生稽首
在家律要者。靈峯蕅益大師之所集也。大師以慈愍故。既集釋子切要之律。貽惠後學。復念在家二眾。遵循有志。而尋討維艱。乃更集在家律要。并各箋注。俾奉持者。依文解義。依義攝心。其法施之惠亦溥矣。夫律文浩瀚。律義深微。即吾釋子敬奉毗尼。留心講習。尚難得一善本。體究行持。況於在家。以初發心之人。為素所未習之事乎。是此書誠為不可少者。惜年久板朽。傳本絕少。故今之近事。不惟止作持犯之義。少有精解。即問伊何為歸戒。何為開遮。亦茫無以應。真益陳君有慨於此。欲因原集增益重梓。以商於予。予亟慫恿之。越數月。君以廣集命予校訂。見其無義不收。無法不備。而倫次之間。具有道理。始於四分歸戒之從來。訖於梵網重輕之歸宿。其中受三歸五戒。略示儀則。厭離功德經。引入勝義。護身經。十善業道經。戒消灾經。俱以護助獎勸。明其利益。五戒相經。委明五戒故誤之相。八關齋戒。重申敬時加持之典。以上諸戒根本。律儀似週。次入大乘菩薩妙戒。若心地觀經。無我義經。先以菩提心戒。為其戒體。受戒品。威儀經。繼以種種戒相。示其科條。至於梵網之後。并附懺儀。則以末法眾生。障深慧淺。難持易犯。有此一法。使缺者復全。失者復得。庶幾不甘廢棄之人。得其自新之路。亦不可少也。是集也。一一佛祖金科玉律。陳君固未甞措一詞。即予亦何容贅一語。唯其搜羅之際。行布之次。將陳君微意。揭示於此。今而後。受在家戒者。人奉一編。以時究心。即吾釋子。亦宜案置。以備問難。洵可謂七眾同資。三根普被矣。因樂為梓行。并增其題曰廣集。
時道光四年甲申仲冬彌陀誕日真寂苾蒭儀潤源洪謹序
在家律要廣集目錄
序卷第一(九經同冊)
四分律藏節錄(陳增) 附優婆塞受三歸五戒法彙釋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陳增)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呪經(陳增) 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陳增) 十善業道經 佛說戒消灾經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 佛說齋經注
卷第二(四經同冊)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發菩提心成佛品(陳增)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陳增)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箋要 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附辯五則)
卷第三(二經同冊)
佛說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疏注節要 梵網經懺悔行法 書在家律要廣集後
目錄(終)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一
明 蕅益沙門 智旭 集
清 (源洪沙門 儀潤優婆塞 陳熙願) 增訂
四分律藏(出龍藏籍字函 節錄三十二卷 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陳增
爾時世尊。遊波羅奈國。時波羅奈國。有族姓子。名耶輸伽。父母止有此一子。愍念瞻視。不去目前。父母與設三時殿。春夏冬。使其子常遊戲其中。五欲娛樂。時童子。於五欲中。極自娛樂已。疲極眠睡。眠睡覺已。即觀第一殿。又見諸妓人。所執樂器。縱橫狼藉。更相荷枕。頭髮髼亂。却臥鼾睡。齘齒[穴/(爿*臬)]語。見已。恐怖。身毛為豎。即生厭離意。不欲與會。此為苦哉。有何可貪。即捨所居殿。更詣中殿。到彼。觀其殿舍。并妓人。如前無異。倍生恐怖。身毛為豎。即生厭離。不欲與會。此為苦哉。有何可貪。即捨去。詣第三殿。所見亦復如上。倍生恐怖。身毛為豎。生厭離心。不欲與會。亦復如上。即還出殿。詣尸佉城門。時尸佉門神。遙見童子來。見已。便生念。此童子來。必欲見如來。更無餘道。我當開門使去。即與開門。時童子出尸佉城門已。詣婆羅河側。到已。於河岸上。解金屐。渡婆羅河。詣仙人鹿苑所。爾時世尊。在露處經行。遙見童子來。即敷座而坐。諸佛常法。圓光徧照。耶輸伽童子。遙見如來。顏貌端正。生喜悅心。前至世尊所。到已。白言。我今苦厄。無所歸趣。願救濟我。佛告童子。來。此處無為。此處無厄。此處安隱。欲求永寂無為者。欲盡無愛滅盡涅槃也。爾時耶輸伽童子。禮世尊已。在一面坐。世尊漸與說法。勸令發歡喜心。所謂法者。布施。持戒。生天之法。呵欲不淨。讚歎出離為樂。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法。得法。成就諸法。自身得果證。前白佛言。我欲於如來所。淨修梵行。佛言。比邱。來。於我法中。快自娛樂。修梵行。盡苦原。時耶輸伽。即受具足戒。第一殿舍。宮人妓女。盡皆睡覺已。求覓耶輸伽。不見。往至中殿求之。亦不見。復至第三殿舍求索。亦復不見。時諸宮人妓女。往至其母所。白言。大家。今者耶輸伽。不知所在。時母即速疾至其父所。告言。知不。今不知兒。為何所在。時父在彼中殿前。沐浴梳頭。速疾檢髮。即敕左右人言。於波羅奈國。斷諸巷道。目出尸佉城門。至婆羅河所。見子金屐在河側。便作是念。我子必當渡河。即尋迹渡河。往仙人鹿苑中。爾時如來遙見耶輸伽父來。即以神力。使耶輸伽父。見佛。不見其子。至佛所。白言。大沙門。頗見我子。耶輸伽不。佛言。汝今且坐。或當見汝子。耶輸伽父念言。此大沙門。甚奇甚特。乃見慰勞如是也。時耶輸伽父。禮佛足已。在一面坐。世尊漸與說法。令發歡喜心。呵欲不淨。讚歎出要為樂。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法。得法。成辦諸法。自審得果證已。前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是為最初優婆塞三自歸(此處已有不殺生飲酒之文。則五戒亦當原始於此)。耶輸伽父為首。爾時世尊。與耶輸伽父說法。時耶輸伽身漏盡。意解。得無礙智解脫。爾時世間有七羅漢。弟子有六(時已度阿若憍陳如等五比邱。與耶輸伽為六)。佛為七。爾時世尊。即攝神足。使耶輸伽父。見子。去佛不遠坐。即到耶輸伽所。語言。汝母在後。失汝。不知所在。極懷愁憂。乃欲自害。汝可往瞻省。勿令自害。時耶輸伽。瞻視世尊顏。時世尊告耶輸伽父言。云何族姓子。學智學道。諸塵垢盡。得法眼淨。作如是觀已。有漏心得解脫。云何長者。汝已捨欲。還復能習欲不耶。對曰。不也。如是。耶輸伽族姓子。已學智學道。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作如是觀已。有漏心得解脫。終不復習欲。如本在俗時也。今耶輸伽族姓子。善獲大利。學智學道。無漏心解脫。諸塵垢盡。得法眼淨。作是觀已。有漏心解脫。唯願世尊。今受我請。及耶輸伽。并侍比邱。爾時世尊。默然受請。然耶輸伽。不肯受別請。世尊未聽我受別請。佛言。自今已去。聽受別請。請有二種。有僧次請。有別請。時耶輸伽父。知如來默然受請。即從座起。禮佛足而去。語耶輸伽母。及其本二言。汝今知不。耶輸伽身。在大沙門所。修梵行。我今日請大沙門。及耶輸伽。侍從後來。汝今知時。可供辦所須。耶須伽母。及其本二。即辦具種種所須飲食已。往白時到。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時鉢。耶輸伽侍從通已。二人往其父舍。到已。就座而坐。時耶輸伽母。及本二。奉世尊種種所須飲食。食訖。攝鉢。更取一小座。於如來前坐。爾時世尊。漸次與說微妙法。勸令發歡喜心。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法。得法。成就諸法。即白佛言。自今已去。歸依佛法僧。聽為優婆夷。我自今已去。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飲酒。是謂最初受三自歸優婆夷。耶輸伽母。及其本二為首。時世尊與耶輸伽母。及其本二。說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四分律藏節錄(終)
附優婆塞受三歸五戒法
古吳比邱 智旭 彙釋
初受三歸法
(本應自說。如或不能。師應教授)。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三說)。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
薩婆多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令救護。不得侵淩故也。歸依佛者。歸於法身。謂一切智無學功德。五分所成。歸依法者。歸於自他盡處。謂斷欲無欲。滅諦涅槃。歸依僧者。歸於第一義僧。謂良祐福田。聲聞學無學功德也(投心正教。翻破邪歸。故有結云。從今以徃。稱佛為師。更不歸依天魔外道等。此則反邪歸正之初門。尚未受行戒法。名為但三歸優婆塞。然既歸依三寶。必須斷惡修善。豈容淫殺盜妄。一任舊習者也)。按此乃翻前邪歸而歸正。故名翻邪三歸。律無受法。諸論具出。今准取之。又龍畜鬼神。不能受五戒者。惟得受三歸依。及八關戒齋一日夜耳。然此三歸。即是一切戒之本源。五戒。八戒。十戒。皆於說三歸竟之時。便得無作戒體。比邱菩薩律儀。亦緣三寶而發無作。故雖初門。實通奧義。該羅四教。收括六即。須略明之。言四教者。謂藏。通。別。圓。此之四教。各論三歸。初藏教者(破前邪執。歸心三寶。即藏教三歸)。佛在世時。樹王得道為佛寶。說四諦法為法寶。度五比邱等為僧寶。佛滅度後。範金合土。紙素丹青為佛寶。黃卷赤牘為法寶。剃髮染衣為僧寶。由金土等像。表示一切智五分功德。由黃卷赤牘。詮顯滅諦涅槃。由剃染緇流。修證聲聞功德。能表。能詮。能修者。名為住持三寶。所表。所詮。所證者。名為勝義三寶。事不即理。故須雙歸事理二種三寶。皆令救護。不被邪外所侵淩也。二通教者(了邪非實。體會三寶。即通教三歸)。一切形像。同於真空。一切經卷文字。無非解脫。一切緇流。即學無學。幻化無生。無二性故。歸事即是歸理。理事不二。所以不得侵淩也。三別教者(翻破無量邪惑。承事無量三寶。即別教三歸)。蓮華臺藏。圓滿報身。名佛寶。十二部經。詮三諦理。名法寶。三賢十聖。自利利他。為僧寶。歸此三寶。則能翻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不被界內界外八魔八倒所侵淩也。四圓教者(觀邪惑即妙境。悟三寶本一體。即圓教三歸)。現前一念能覺之心。名佛寶。現前一念所覺之境。名法寶。心境本來無二。名僧寶。究竟悟此一念三寶者。名為佛。種種詮此一念三寶者。名為法。秉佛所說之法。研此一念三寶者。名為僧。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舉一即三。言三即一。歸此一體事理三寶。則能圓翻三惑。圓攝界內界外魔倒而作佛事。不被侵淩也。略明四教竟。言六即者。四教皆得義論六即。前三是權。姑置不論。今但約圓。謂一切眾生。惑業苦三。體是不可思議三德祕藏。苦即法身。五陰色心。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如冰即水故。惑即般若。見思無明。本無內外中間諸相。如勞即目故。業即解脫。有漏縛著。本無能縛。及所縛者。如拳即手故。法身是法寶。般若是佛寶。解脫是僧寶。蠢動含靈。無不具足惑業苦三。則是無不具足三寶德相。但由迷隔。日用不知。雖復不知。終不能越此理之外。故為理即三歸(一切眾生。具足三寶體性。在迷不覺。亦不相離。理即三歸)。若聞名生解。知此果地三德。全證眾生三障理體。實無生滅垢淨增減。則為名字三歸(剏聞妙理。畢志棲心。名字三歸)。以此圓解。而修圓觀。圓伏五住。則為觀行三歸(念念體會三德祕藏。觀行三歸)。由此圓觀而淨六根。則為相似三歸(法性理現。六根清淨。相似三歸)。由此圓觀。而發無漏。三因開顯。則為分證三歸(破無明。顯三德。分證三歸)。由此圓觀。而圓三德。稱本理性。無欠無餘。則為究竟三歸也(圓滿菩提。覺法自性。始本不二。理智一如。究竟三歸。是以法無深淺。深淺在人。莫離初步。而談千里也 下諸戒品。皆含此意)。三歸既有四教六即。當知五戒八戒等。無不例然。可准思之 問。但三歸法(尚未受戒。名為但三歸)。可止歸一二否。又此法為復全収六道。為復止許人倫。於人倫中。亦有不應受者否。若受後有犯。云何懺悔。答。佛初成道。為龍王及二商人說法。教令盡未來比邱僧。即唱三歸。今若止歸一二。不名歸也。三歸之法。惟地獄劇苦。不能秉受。設或知歸。便應離苦。其餘五道。總無遮難。若更歸依邪魔外道。名失三歸。後能返邪。亦所聽許。非如受具。復入外道。為重難也 問。受但三歸。得無作戒否。倘或殺盜婬妄。為破戒否。答。受五戒八戒十戒者。說三歸時。即云盡壽為優婆塞。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隨如來出家等。故發無作也。今受但三歸者。本不受戒。自無所發。既未發戒。亦無破戒之罪。然有世間性罪也。
次受五戒法
(律中受五戒者。皆是向師自說。非從師受。亦無問遮難事。優婆塞戒經。自是大乘一途。宣公雖引用之。今似不宜竄入。蓋重難輕遮。惟出家戒須問。以僧寶體尊。故加慎重。若五戒便先致問。則出家受具。何必又問耶。設欲問者。但問五逆。及自破淨戒。破他淨戒。七事可耳。至於一分。乃至滿分。自可量力受持。若夫臨時開導。貴在隨機。法無一定。不應預擬成言。俾授者僅事讀文。聽者了不解旨也○一戒為一分。二戒為少分。三戒為半分。四戒為多分。五戒為滿分。應隨所受稱之。不應混濫。戒經云。若受三歸。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無分)。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為(一滿)分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盡形壽為(一滿)分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若善女人。即稱優婆夷。
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亦盡壽不殺生。 如諸佛盡壽不偷盜。我某甲亦盡壽不偷盜。 如諸佛盡壽不婬欲。我某甲亦盡壽不邪婬。 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亦盡壽不妄語。 如諸佛盡壽不飲酒。我某甲亦盡壽不飲酒。
隨受幾戒。則語幾戒。亦不應混濫也。
以此受戒功德。迴向無上菩提。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普與眾生。同生淨土。
薩婆多論云。優婆塞者。秦言離惡修善。亦名親近。又云。受三歸竟。已得五戒。所以說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識五戒名字故。又云。若破重戒。更無勝進。後還捨戒。後更受者。更不得戒也(未破則可捨。已破則無可捨。捨則可更受。破則不可更受。所以名為邊罪也。永棄佛海邊外。名為邊罪。既不得律儀戒。則禪戒無漏戒一切不得。然則受戒者。可不深心護持根本重罪也哉)。優婆塞戒經云。夫禁戒者。悉於一切可殺不可殺中得。一切可殺不可殺者。無量無邊。戒之果報。亦復如是無量無邊 若有說言。離五戒已。度生死者。無有是處 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導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跡。亦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受持不毀 大般涅槃經云。戒是一切善法梯鄧。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是諸善根之最導首。如彼商主。導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勝[施-也+童]。如天帝釋所立勝[施-也+童]。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三惡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糧。戒是摧結惡賊鎧仗。戒是滅結毒蛇良呪。戒是度惡業行橋梁。
問。薩婆多論云。若破重戒。更無勝進。然設在家已受五戒。或受一日一夜八關戒齋。煩惱現前。犯不可悔罪。後求出家。誠心懺悔。還許剃度。并受具否。答。薩婆多論。自是通途軌式。凡受戒者。皆應專精護持。設有毀犯。便從墮落。豈能更有勝進。至於懺悔。則無罪不滅。乃諸佛格外深慈。必須依經如法行道。極其誠懇。方通一綫。不可視作等閒也。
此三歸五戒。約受者自說。而略錄之。若在師前受。金陵華山。杭州昭慶。皆有授居家二眾三歸正範。及五戒正範。流通已久。茲不錄。又據正範。若在長老比邱所受。依範全用。若是比邱未任方丈。或二三同修。或自獨處。或比邱尼。式叉尼。沙彌。沙彌尼。偶有善信。發心求受三歸。或求受五戒者。只須從開導與之受歸受戒。及發願而已。餘儀不必全用。或依此略錄亦可。既三歸五戒。當發慈心。愍念眾生。及厭世無樂。故進之以厭離經。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出龍藏善字函)陳增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為阿那邠邸長者。說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毗羅摩。饒財多寶。若布施時。用八萬四千金鉢。盛滿碎銀。八萬四千銀鉢。盛滿碎金。復以八萬四千金銀澡罐。復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復以八萬四千玉女。莊嚴具足。復以八萬四千臥具。眾綵自覆。復以八萬四千衣裳。復以八萬四千象馬。皆以金銀鞍勒。復以八萬四千房舍布施。復於四城門中布施。隨其所欲。皆悉與之。復以一房舍施。招提僧。如上施福。不如受三自歸。所以然者。受三歸者。施一切眾生無畏。是故歸佛法僧。其福不可計量也。如上布施。及受三歸福。復不如受五戒福。受五戒者。功德滿具。其福勝也。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福。復不如彈指頃慈念眾生福也。如上布施。及受三歸五戒。慈念眾生福。復不如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所以然者。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福。能令行者滅生死苦。終成佛道。故其福最勝也。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終)
(按灌頂部。即以護戒神王名為呪。律藏所攝也)。
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呪經(出龍藏恭字函大灌頂神呪部)陳增
東晉西域三藏帛尸黎密多羅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與千二百五十比邱。菩薩萬人。天龍八部。悉來在會。咸然一心。叉手聽法。於是異道有鹿頭梵志。來到佛所。稽首作禮。胡跪合掌。白佛言。久聞瞿曇。名聲遠振。今欲捨置異學。受三自歸。并五戒法。佛言。善哉善哉。梵志。汝能捨置餘道。歸命我者。當自悔過生死之罪。其功無量。不可稱計。梵志言。諾。受教。即淨身口意。復作是念。唯願世尊。施我法戒。終身奉行。不敢毀缺。佛言。是為如來至真等正覺。三世諸佛。說是戒法。佛言。梵志。諦聽諦受。心持念之。又言。梵志。盡形壽歸命諸佛無上尊。盡形壽歸命法離欲尊。盡形壽歸命僧眾中尊。佛言。梵志。以三自歸竟。是為真正弟子。不為邪惡所干嬈也。佛告梵志。汝能一心受三自歸已。我當為汝。及十方人。敕天帝釋。所遣諸鬼神。以護男子女人等輩受三歸者。梵志因問佛言。何等是也。願欲聞之。開化十方諸受歸者。佛言。如是灌頂善神。今當為汝。略說三十六神。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不羅婆(此言善光)。主疾病。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婆呵娑(此言善明)。主頭痛。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婆邏波(此言善力)。主寒熱。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抗陀羅(此言善月)。主腹滿。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陀利奢(此言善見)。主癰腫。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阿婁呵(此言善供)。主顛狂。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伽婆帝(此言善捨)。主愚癡。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悉坻哆(此言善寂)。主瞋恚。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菩提薩(此言善覺)。主淫慾。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提波羅(此言善天)。主邪鬼。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呵娑帝(此言善住)。主傷亡。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不若羅(此言善福)。主塚墓。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苾闍伽(此言善術)。主四方(字略殘缺疑是善術)。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伽隸娑(此言善帝)。主怨家。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羅闍遮(此言善主)。主偷盜。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修乾陀(此言善香)。主債主。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檀那波(此言善施)。主劫賊。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支多那(此言善意)。主疫毒。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羅婆那(此言善吉)。主五瘟。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鉢婆馱(此言善山)。主蜚尸。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三摩馱(此言善調)。主注連。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戾禘馱(此言善備)。主注復。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波利陀(此言善敬)。主相引。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波利那(此言善淨)。主惡黨。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虔伽地(此言善品)。主蠱毒。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毗棃駝(此言善結)。主恐怖。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支陀那(此言善壽)。主厄難。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伽林摩(此言善逝)。主產乳。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阿留伽(此言善願)。主縣官。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闍利陀(此言善固)。主口舌。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阿伽馱(此言善照)。主憂惱。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阿訶婆(此言善生)。主不安。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娑[木*口]邏(此言善至)。主百恠。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波利那(此言善藏)。主嫉妬。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固陀那(此言善音)。主呪咀。 四天上遣神。名彌栗頭韋馱羅(此言善妙)。主厭禱。
佛語梵志。是為三十六部神王。此諸善神。凡有萬億恒沙鬼神。以為眷屬。陰相番代。以護男子女人等輩受三歸者。當書神王名字。帶在身上。行來出入。無所畏也。辟除邪惡。消滅不善。梵志言。諾。唯唯。天中天。梵志又白佛言。世尊。以賜三自歸法。天帝遣善神三十六大王。護助我身。已蒙世尊哀愍救度。今更頂禮。請受法戒。佛言。善哉。梵志。汝當淨身口意。懇惻至心。敬受法戒。佛言。十方三世如來。至尊等正覺。皆由三歸五戒得之。佛言。梵志。盡形壽不殺生。不教他殺。是戒能持不。若能持者。有五神王。隨逐護汝身。不令邪神惡鬼之所得便。梵志。盡形壽不盜他人財寶。不教他行盜。是戒能持不。若能持者。有五善神王。隨逐護汝身。梵志。盡形壽不邪婬。是戒能持不。若能持者。有五神王。隨逐護汝身。眾魔皆不得便。梵志。盡形壽不妄言。綺語。兩舌。鬥亂。是戒能持不。若能持者。有五神王。隨逐護汝身。梵志。盡形壽不飲穀酒。甘蔗酒。葡萄酒。能放逸酒。如是酒皆不得飲。是戒能持不。若能持者。有五善神。隨逐護汝身。佛語梵志。是為三歸五戒法也。汝善持之。勿有毀犯。說已。梵志因白佛言。世尊。世尊說言。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營衛護人身。在人左右。守於宮宅門戶之上。使萬事吉祥。唯願世尊。為我說之。佛言。梵志。我今略演勅天帝釋。使四天王。遣諸善神。營護汝身。如是章句。善神名字。二十五王。其號如是。
神名察芻毗愈他尼。主護某身。辟邪除惡 神名輸名利輸陀尼。主護某身。六情悉令完具 神名毗婁遮那波。主護某腹內。五藏平調 神名阿陀龍摩坻。主護某血脈。悉令通暢 神名婆羅桓尼和婆。主護某指。無所毀傷 神名坻摩阿毗婆馱。主護某。出入行來安寧 神名阿修輸婆羅陀。主護某。所噉飲食香甘 神名婆羅摩亶雄雌。主護某。夢安。覺歡悅 神名波羅門地[鞥-合+(白-日+田)]哆。主護某。不為蠱毒所中 神名那摩吁多耶舍。主護某。不為霧露惡所害 神名佛馱仙陀婁哆。主護某。鬥諍口舌不行 神名[鞥-合+(白-日+田)]闍耶藪多婆。主護某。不為溫瘧惡鬼所持 神名涅坻醯馱哆耶。主護某。不為縣官所得 神名阿邏多賴都耶主護某舍宅。四方逐凶殃 神名波羅那佛曇。主護某。平定舍宅八神 神名阿提梵者珊耶。主護某。不為塚基鬼所嬈 神名因臺羅因臺羅。主護某門戶。辟除邪惡 神名阿伽嵐施婆多。主護某。不為外鬼神所害 神名佛曇彌摩多哆。主護某。不為災火所延 神名多賴叉三密陀。主護某。不為偷盜所侵 神名阿摩羅斯兜嘻。主護某。若入山林。不為虎狼所害 神名那羅門闍兜帝。主護某。不為傷亡所嬈 神名薩[鞥-合+(白-日+田)]尼乾那波。主護某。除諸鳥鳴狐鳴 神名荼[鞥-合+(白-日+田)]鬥毗舍羅。主護某。除大鼠變恠 神名伽摩毗那闍尼佉。主護某。不為凶注所牽。
佛告梵志言。若男子女人。帶佩此二十五灌頂章句善神名者。若入軍陣鬥諍之時。刀不傷身。箭射不入。鬼神羅剎。終不嬈近。若到蠱道家。亦不能害。若行來出入。有小魔鬼。亦不得近。帶佩此神王名者。晝夜無惡夢。縣官。盜賊。水火。災恠。怨家陰謀。口舌鬥亂。自然歡喜。兩作和解。俱生慈心。惡意悉滅。妖魅魍魎。邪忤薜茘。外道符呪厭禱之者。樹木精魅。百蟲精魅。鳥獸精魅。溪谷精魅。門中鬼神。戶中鬼神。井竈鬼神。洿池鬼神。廁溷中鬼。一切鬼神。皆不得留住某甲身中。若男子女人。帶此三歸五戒善神名字者。若入山林溪谷曠路。抄賊自然不現。師子虎狼熊罷蛇蚖。悉自縮藏。不害人也。佛告梵志。昔迦羅奈大國。有婆羅門子。名曰執持。富貴大姓。不奉三寶。事九十五種之道。以求福祐。久久之後。聞其國中有賢善長者。盡奉佛法。聖僧化導。皆得富貴。長壽安隱。又能度脫生老病死。受法無窮。今世後世。不入三惡道中。執持長者作是念言。不如捨置餘道。奉敬三寶。即便詣佛。以頭面著地。為佛作禮。長跪白佛言。世尊。我本愚癡。無所識知。久聞三寶。不能奉事。我於今日。始得信解佛法大慈。普濟天下。我今欲捨置餘道。歸命於佛。惟願天尊。哀愍我等。得受法戒。為清信士。佛言。汝善思量之也。然人能止惡為善者。何憂不得安隱富貴。壽命延長。解脫眾難者乎。執持白佛言。今我以所事非真。故歸命於佛耳。當哀愍我故。去濁穢之行。受佛清淨決言。佛語執持。汝審能爾者。可禮敬三寶。執持長者即便胡跪合掌。佛於是與受三歸已。歸三寶竟。當有三十六善神王。隨逐護汝身。佛告執持言。善男子。汝能遠惡。求善知識。世之希有。我當更授汝五戒之法。佛言。第一不殺。第二不盜。第三不邪婬。第四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第五不飲酒。長者執持已受三歸及五戒竟。佛語長者。汝能持是歸戒。遊行之處。可無所畏。戒神二十五。歸神有三十六。常隨護汝。外諸惡鬼。無敢當者。長者從受歸佛戒竟。佛為說法。歡喜信解。禮佛而去。於是以後。長者執持到他國中。見人殺生。盜人財物。見好色女。貪愛戀之。見人好惡。便論道之。見飲酒者。便欲追之。心意如是。無一時定。便自念言。悔從佛受三歸五戒重誓之法。作如是念。我當還佛三歸五戒之法。即詣佛所。而白佛言。前受三歸五戒法。多所禁制。不得復從本意所作。今自思維。欲罷。不能事佛。可爾以不。何以故。佛法尊重。非凡類所事。當可還法戒不乎。佛默然不應。言猶未絕。口中。便有自然鬼神。持鐵椎拍長者頭者。復有鬼神。解脫其衣裳者。復有鬼神。以鐵鉤就其口中。曳取其舌者。有婬女鬼。以刀探割其陰者。又有鬼神。烊銅沃其口中者。前後左右。有諸鬼神。競來分裂。取其血肉而噉食之。長者執持恐怖戰掉。無所歸投。面如土色。又有自然之火。焚燒其身。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諸鬼神輩。急持長者。不令得動。佛見如是。哀愍念之。因問長者。汝今當復云何。長者口噤。不能復言。但得舉手自搏而已。從佛求哀。佛便以威神救度長者。諸鬼神王。見佛世尊以威神力救度長者。各各住立一面。長者於是小得蘇息。便起叩頭。前白佛言。我身中有是五賊。拏我入三惡道中。坐欲作罪。違負所受。願佛哀我。佛言。汝自心口所為。當咎阿誰。長者白佛。我從今日。改往修來。奉受三歸。及五戒法。持月六齋。歲三長齋。燒香散華。懸雜旛蓋。供事三寶。從今以去。不斯復犯破歸戒法。佛言如汝今所言者。是為大善。汝今眼所見。身所更。自作自得。非天授與。佛語長者。汝今受是三歸五戒。莫復如前受歸戒法也。破是歸戒。名為再犯。若三犯者。為五官所得便。輔王小臣都錄監司五官使者之所得便。收神錄命。皆依本罪。是故我說是言。令清信士女。勸受歸戒。歸有三十六鬼神之王。隨逐護助。戒有二十五神。營護左右。門戶之上。辟除凶惡。六天之上。天帝所遣歸戒之神。凡有億億恒沙之數。諸鬼神王。番代擁護。不令衰耗。諸天歡喜。皆言善哉。當共護之。如是持戒。若完具者。十方現在無量諸佛菩薩羅漢。皆共稱歎。是清信士女。臨命終時。佛皆分身而往迎之。不使持戒男子女人墮惡道中。若戒羸者。當益作福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然燈燒香。散雜色華。懸繒旛葢。歌詠讚歎。恭敬禮拜。益持齋戒。亦得過度。若不能如上修行如是功德。復持戒不完。向諸邪道。求覓福祐。三歸五戒。億億恒沙諸鬼神王。各去離之。惡鬼數來嬈近之也。因衰致病耗亂其家。起諸病痛。遂致喪亡。財物不聚。所向不偶。死復還墮地獄之中。雖戒具足。不持六齋。猶華樹無果。婦人不產。種穀不滋。治生無利。折耗失本。更無衣幘。不持齋戒。無利如是。佛言。長者。人犯所受。破是歸戒。凡為天上二百七十神王之所得便。更非外魔所得便也。此諸鬼神。視人善惡。若持禁戒。不毀犯者。開人心意。示人善惡。人若不善。便為作害。疏記善惡。奏上天王。大王執持。隨罪輕重。盡其壽命。如法苦治。不令有怨。使破戒者。甘心受之。佛告梵志。長者執持。舍彼異道。於我法中。受持歸戒。心不安定。而復破犯。遂為鬼神之所得便。受諸痛苦。今日悔責。求哀懺謝。改更修善。作諸福德。滅諸惡海。今皆得道。合家大小。宗族之中。見長者執持罪福報應。悉從我受三歸五戒。堅持不犯。皆得法眼。我今於此會中。廣說長者宿命因緣。明驗罪福。亦於後世。廣宣流布。使得聞知。佛語梵志。若有清信士。清信女。若為邪神惡鬼所得便者。若橫為縣官所羅。盜賊剝奪。遇大疾病。厄難之日。當洗浴身體。男子著單衣白袷。女當素衣。澡潄口齒。七日七夜。長齋菜食。敷好高座。懸繒旛葢。香汁灑地。燒栴檀香。一日七轉。讚詠此灌頂大章句經。如是妙典。至真秘藏。消滅一切無量灾變。梵志白佛言。天中天。已為我故。及十方眾生。說三歸五戒鬼神名竟。若男子女人。欲受歸戒者。當云何授與。佛言。若人欲受。先禮十方佛。長跪叉手。作如是言。我弟子某甲。盡形壽受三歸五戒。諸佛菩薩真人聖眾。哀念我等。梵志又問。受歸戒法。有差別不。佛言。無差別也。若人受者。先當列三歸五戒之法。然後以神王名字著歸戒下。以好素帛。書持此神王名字。帶持而行。行當燒香。禮敬十方佛。當取月八日七日持齋。若欲行來。常著身上。若著頂上。若著胸前。若惡魔相逢。無不除卻。若男子女人。著此三歸五戒善鬼神王名字之時。若入神祠。是諸邪神。悉皆驚起。為其人作禮。何以故。此人帶持諸佛所說三歸五戒神名字故。佛語梵志。此歸戒鬼神名字。至尊至重。諸佛護念。汝好宣行之。
佛說如是。阿難從座而起。前白佛言。演說此法。當何名之。佛告阿難。是經名為灌頂章句歸戒帶佩。佛說是經竟。四眾人民。天龍八部。一切鬼神。皆大歡喜。作禮奉行。
佛說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呪經(終)
此灌頂部有十二經。茲第一也。第二。七萬二千神王護比邱呪經。第三。十二萬神王護比邱尼呪經。第四。百結神王護身呪經。第五。宮宅神王守鎮左右呪經。第六。冢墓因緣四方神呪經。第七。伏魔封印大神呪經。第八。摩尼羅亶大神呪經。第九。召五方龍王攝疫毒神呪經。第十。梵天神策經。第十一。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第十二。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即藥師經也 以上共四種。明三歸五戒頓受竟。此下共五經。明三歸五戒次進之漸受也。
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出龍藏則字函)陳增
宋西天中印度三藏傳教大師法天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蒭眾俱。是時有一天子。名嗟韈曩法。天報將盡。惟餘七日。而乃先現五衰之相。身無威德。垢穢旋生。頭上華鬘。咸悉萎萃。諸身分中。臭氣而出。兩腋之下。悉皆汗流。時嗟韈曩法由是之故。不樂本座。宛轉於地。悲哀啼泣。而作是言。苦哉苦哉。曼那吉你池。苦哉苦哉。洗浴之池。苦哉苦哉。寶車與麤惡歡喜雜林等。如是諸園苑。不復更遊戲。苦哉苦哉。跛里耶多羅迦華。永不採摘。雜寶柔輭之地。永不履踐。苦哉苦哉。天眾妓女。端嚴殊妙。常所侍衛。今相捨離。是時有餘天子。見斯事已。往帝釋所。白言。天主。彼嗟韈曩法。五衰現前。命餘七日。宛轉在地。悲哀啼泣。作如是言。苦哉苦哉。曼那吉你洗浴等池。苦哉苦哉。寶車及麤惡歡喜雜林等。如是諸園苑。不復更遊戲。苦哉苦哉。跛里耶多羅迦華。永不採摘。雜寶柔輭之地。永不履踐。苦哉苦哉。天眾妓女。端嚴殊妙。常所侍衛。今相捨離。天主。我見是已。心甚傷切。故來告白。爾時帝釋天主。心悲愍故。往嗟韈曩所而告之言。天子。云何而汝賢者。宛轉於地。悲哀啼泣。說諸苦事。傷動見者。時嗟韈曩法。忽聞是語。從地而起。整服肅容。合掌而立。白帝釋言。天主。我今壽命。惟餘七日。命終之後。墮閻浮提王舍大城。以宿業故。而受豬身。天主。既受彼身。於多年中。食噉糞穢。我觀此苦。是故愁憂。爾時帝釋天主。聞是語已。心甚悲愍。告嗟韈曩法天子言。賢者。汝可誠心歸命三寶。應作是言。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時彼嗟韈曩法天子。以死怖故。畏傍生故。白帝釋言。憍尸迦。我今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時彼天子受三歸已。心不間斷以至命終。諸天之法。下智有見。不能觀上。時帝釋天主。觀彼天子。生於何處。為生南閻浮提王舍大城受豬身耶。為不受豬身。盡彼天眼。觀之不見。又觀傍生鬼界。亦復不見。又觀娑訶世界人間。亦復不見。乃至四大王眾天。及忉利天。盡彼觀察。都不能見。爾時帝釋天主。既不見已。心生疑慮。於是帝釋往祇樹林。詣世尊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彼嗟韈曩法天子。五衰現前。命在七日。宛轉在地。悲哀啼泣。說諸苦事。傷動見者。我時到彼。見此事已。而問之言。云何賢者。悲啼懊惱。憔悴若此。時嗟韈曩法而告我言。我今壽命。惟餘七日。命終之後。墮閻浮提。生王舍城。而受豬身。於多年中。以諸糞穢而為食噉。我聞此說。心極悲愍。乃告之言。今汝賢者。欲脫斯苦。當歸命三寶。作如是言。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時嗟韈曩法以死怖故。畏傍生故。而白我言。我今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時嗟韈曩法受三歸竟。而後命終。世尊。我今不知彼嗟韈曩法託生何處。爾時世尊。以正徧知。告帝釋言。憍尸迦。今嗟韈曩法天子。已生覩史多天。受五欲樂。爾時帝釋天主。聞佛語已。歡喜踊躍。心意快然。諸根圓滿。即於佛前。說伽陀曰。
若歸依於佛。彼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若歸依於法。彼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若歸依於僧。彼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復說伽陀曰。
誠心歸命佛。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佛心常憶念。 誠心歸命法。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法力常加持。 誠心歸命僧。彼人當所得。若晝若夜中。僧威常覆護。
爾時帝釋天主說伽陀已。世尊印言。如是如是。
歸命佛法僧。定不墮惡道。棄捨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爾時世尊說伽陀曰。
若佛陀二字。得到於舌上。同彼歸命等。不虗過一生。 若達磨二字。得到於舌上。同彼歸命等。不虗過一生。 若僧伽二字。得到於舌上。同彼歸命等。不虗過一生。
又說偈言。
佛法僧名若不知。彼人最下故不獲。輪迴宛轉而久處。如迦尸華住虗空。
佛說是經已。諸苾芻眾。天帝釋等。一切大眾。歡喜信受。作禮而退。
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終)
問。受歸戒有頓漸二儀。究竟以何為準定。答。佛世多利根。機動便感。故可頓受。末世澆漓。授受宜慎。應從漸制。所以律制諸授戒正範。皆先預設引導之儀。使其不失造次之節。藉斯勝緣。助生正信。次則敷座如制。座上先供佛像。次僧禮座就登。以表三寶一座齊彰。佛像是佛寶。所說歸戒是法寶。僧代佛說是僧寶。令彼受者。三業俱敬。佛先僧後。事儀當然。五百問經云。若僧先陞法座。而後寄佛在上。則不可。故須如制也。次則開導發心。令其心意廣大。斷惡修善。自度度人。名上品心。得上品歸戒。若只願自脫生死。全無度人誓願。名中品心。得中品歸戒。若志意狹劣。只求不墮三途。仍生人天。或心散亂。但得歸戒守持。名下品心。得下品歸戒。然心與歸戒。雖各有三。皆以十善為依。修十善。亦有上中下之別。次請三寶以作證明。次當懺悔以洗罪愆。然後可受三歸。或三年一年。極少四月。方許進受五戒。深明開遮持犯。一一清淨。方許進受菩薩大戒。此乃遵佛遺敕。不許躐等。或有利根。欲頓受者。亦須次第別時。如寅時授三歸回向已。至午時授五戒。餘亦例此增進。
十善業道經(出明藏初字函)
唐于闐三藏法師 寔叉難陀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邱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虗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豈不目眩。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心習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復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受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辨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復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何等為四。一。諸根調順。二。永離諠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復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何等為八。一。口常清淨。優鉢羅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復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等為五。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復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虗妄。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復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復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一。無損惱心。二。無瞋恚心。三。無諍訟心。四。柔和質直心。五。得聖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復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三。惟歸依佛。非餘天等。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八。不起身見。捨諸惡業。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離虗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恒無乖諍。離麤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虗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惠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莊嚴故。恒令身心輕安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匪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十善業道經(終)
佛說戒消災經(出明藏初字函)
吳 月支優婆塞 支謙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爾時有一縣皆奉行佛五戒十善。一縣界無釀酒者。中有大姓家子。欲遠賈販。臨行。父母語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飲酒。犯佛重戒。受戒而行。到他國。見故同學親友。相得歡喜。歸。出蒲萄酒。欲共飲之。辭曰。吾國土奉佛五戒。無敢犯者。飲酒後生。為人愚癡。不值見佛。且辭親行。父母相戒。以酒蒸仍。違教犯戒。罪莫大也。知識區區。別久會同。心雖喜悅。不宜使吾犯戒。違親教也。主人言。吾與卿同師。恩則兄弟。吾親則是子親。父母相飲。豈可違之。若吾在卿家。必順子親。事不獲已。乃聽飲之。醉臥三日。醒悟。心悔懼怖。事訖還家。具首於親。父母報言。汝違吾教。加復犯戒。亂法之漸。非孝子也。無得說之。為國作先。便以所得物。逐令出國。無宜留此。子以犯戒。為親所逐。乃到他國。住客舍家。主人所事三鬼神。能作人現。對面飲食。與人語言。主人事之。積年疲勞。居財空盡。而家疾病。死喪不絕。患厭此鬼。私共論之。鬼知人意而患苦之。鬼自相共議。此人財產空訖。正為吾人耳。未曾有益。令相厭患。宜求珍寶。以施與之。令其心悅。便行盜他方國主庫藏好寶。積置園中。報言。汝事吾歷年。勤苦甚久。今欲福汝。使得饒富。此乃快乎。主人言。受大神恩。鬼曰。汝園中有金銀。可往取之。方有大福。令得汝願。主人欣然入園。見物奇異。負挾歸舍。辭謝受恩。明日欲設飲食。願屈顧下。施設餚饌皆辦。鬼神來詣門。見舍衛國人。在主人舍。便奔走而去。主人追呼請還。今設微供。皆已辦具。大神既已下顧。委去何為。神曰。卿舍尊客。吾焉得前。重復驚走。主人還歸。坐自思惟。吾舍之中。無有異人。正有此人耳。即出言語。供設所有。極相娛樂。飲食已竟。因問之曰。卿有何功德。於世有此。吾所事神。畏子而走。客具說佛功德。五戒十善。實犯酒戒。為親所逐。尚餘四戒。故為天神所見營護。卿神不敢當之。主人言。吾雖事此神。久患厭之。今欲奉持佛五戒。因從客受三自歸。五戒十善。一心精進。不敢懈怠。問佛所在。可得見不。客曰。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中。往立可見。主人一心到彼。經歷一亭。中立一女人端正。是噉人鬼婦也。男子行路逈遠。時日逼暮。從女人寄一宿。女即報言。慎勿留此。宜急前去。男子問曰。用何等故。將有意乎。女人報曰。吾已語卿。用復問為。男子自念。前舍衛國人。完佛四戒。我神尚為畏之乃爾。我已受三自歸五戒十善。心不懈怠。何畏懼乎。遂自留宿。噉人鬼見護戒神。徘徊其傍。去亭四十里。一宿不歸。明日男子進路。見鬼所噉人。骸骨狼籍。衣毛為起。心怖而悔。退自思惟。我在本國。家居衣食。極快足用。空為此人所化。言佛在舍衛國。未覩奇妙。反見骸骨縱橫。惡意更生。自念不如還彼女人。將歸本土。共居如故。不亦樂乎。即時迴還至亭所。因從女人。復求留宿。女謂男子。何復還耶。答曰。行計不成。故迴還耳。復寄一宿。女言。卿死矣。吾夫是噉人鬼。方來不久。卿急去此。男子不信。遂止不去。心更迷惑。婬意復生。不復信佛三自歸之德。五戒十善之心。天神即去。無復護之。鬼得來還。女人恐鬼食此男子。哀愍藏之甕中。鬼聞人氣。謂婦言。爾得肉耶。吾欲噉之。婦言。我不行。何從得肉。婦問鬼。鄉昨何以不歸。鬼言。坐汝所為。而舍尊客宿。令吾見逐。甕中男子。踰益恐怖。不復識三自歸意。婦言。何以不得肉乎。鬼言。正為汝舍佛弟子。天神逐我出四十里外。露宿震怖。於今不安。故不得肉。婦聞默喜。因問其夫。佛戒云何。悉所奉持。鬼言。我大饑極。急以肉來。不得問此。此是無上正真之戒。非吾所敢說也。婦言。為說之。我當與卿肉。鬼類貪殘。欲食無止。婦迫問之。因便為說三自歸五種戒。一曰慈仁不殺。二曰清信不盜。三曰守貞不婬。四曰口無妄言。五曰孝順不醉。鬼初說一戒時。婦輒受之。五戒心執口誦。男子於甕中識五戒。隨受之。天帝釋知此二人心自歸佛。即選善神五十人。擁護兩人。鬼遂走去。到明日。婦問男子。怖乎。答曰。大怖。蒙仁者恩。心悟識佛。婦言。男子昨何以迴還。答曰。吾見新久死人。骸骨縱橫。恐畏故屈還耳。婦言。骨是吾所棄者也。吾本良家之女。為鬼所掠。取吾作妻。悲窮無訴。今蒙仁恩。得聞佛戒。得離此鬼。婦言。賢者。今欲到何所。男子報言。吾欲到舍衛國見佛。婦言。善哉。吾置本國及父母。隨賢者見佛。便俱前行。逢四百九十八人。因相問訊。諸賢者。從何所來。欲到何所。答曰。吾等從佛所來。問言。卿等已得見佛。何為復去。報言。佛曰說經。意中罔罔。故尚不解。今還本國。兩賢者具說本末。以鬼畏戒。高行之人。意乃開解。俱還見佛。佛遙見之則笑。口中五色光出。阿難長跪。佛不妄笑。將有所說。佛語阿難。汝見是四百九十八人還不。對曰。見之。佛言。此四百九十八人。今得其本師。來見佛者。皆當得道。五百人至佛所。前為佛作禮。一心聽經。心開意解。皆作沙門。得阿羅漢道。佛言。犯酒戒者。則是客舍主人。與此女人。累世兄弟也。然此二人。是四百九十八人前世之師也。凡人求道。要當得其本師。及其善友。爾乃解耳。佛說經竟。諸比邱皆大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
佛說戒消災經(終)
原集消災經。蕅祖有略釋一卷。今節錄其五重元義。以明大意也。此經以法為名。無常無我寂滅三印為體。依止真善師友為宗。消災證果為用。酪味為教相△法為名者。戒是能消之善法。災是所消之惡法也。經雖止列五戒。義實無量。以沙彌。比邱。菩薩戒等。皆以五戒為根本故。定共。道共。攝善。攝生。皆從五戒所含具故。今大姓家子。止存四戒。神猶畏走。鬼婦及男子。方秉五戒。鬼即遠去。況十戒乃至攝生戒耶。災即二種一者外災。主人所事三鬼神。及亭中噉人鬼是也二者內災。四百九十八人。聞佛說經。意中罔罔者是也若信歸戒之德。則一切皆消。故名戒消災也△三印為體者。無常無我二印。印於生死。寂滅一印。印於涅槃。以諸法無常。故福禍靡定。以諸法無我。故善惡隨意轉變。以達此無常無我。故心開意解。悟寂滅理。證阿羅漢也△依止真善師友為宗者。如一縣奉行戒善。即是佛為師也。以大姓家子飲酒醉臥。即是違師友教。故有逐出之災。謹守四戒。尚不忘師友德故致三神之畏。主人賴此客為師友。秉歸戒而求見佛。四百九十八人。賴二人為師友。再見佛而證道果。故云凡人求道。要當得其本師。及其善友。故有明師良友。當盡心依止也△消災證果為用者。依持戒力。能消外災。依定共道共力。能消內災。內外災消。道果自成也△酪味為教相者。且約當分。屬生滅四諦法門。鬼神等災是苦諦。迷惑不信是集諦。歸戒十善是道諦。得阿羅漢是滅諦。若約開顯。則同屬無上醍醐。若約秘密及不定教。則置毒酪中。即能殺人。節錄元義竟。原集更作四番解釋經文。第一就事解釋。第二約理解釋。第三約無量因緣釋。第四約圓頓觀心釋。具載原集。茲不錄。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同上初字函)
宋元嘉年天竺三藏 求那跋摩 譯
明 古吳蕅益沙門 智旭 箋要
殺戒第一(按殺戒第一四字。論文義次第。應在後文。願樂欲聞之後。佛告諸比邱之前。而原本乃列於此。或譯人偶不及檢。今不敢擅改。特為注明。庶閱誦時。頭緒清楚)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請求。以自濟度。惟願世尊。哀詶我志。佛言。可得之願。隨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為比邱。比邱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
迦維羅衛。中天竺國之名。即世尊生處也。淨飯王。即世尊之父。以父王為當機。而請五戒法相。正表此五戒法。乃是三世諸佛之父。依于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詎可忽哉。
佛言。善哉善哉。憍曇我本心念。久欲與優婆塞分別五戒。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塗故。
上契佛意。下契羣機。故再歎善哉也。憍曇即瞿曇是王之姓。西國以稱姓為敬故。受持不犯。則當成佛。犯而不悔。則墮三塗。五戒為法界。十法界皆趣五戒。皆趣不過也。問。受持不犯。當成佛道。受而犯者。亦當成佛否。犯而不悔。常在三塗。犯而悔者。亦墮三塗否。答。受而犯者。亦當成佛。惟不受戒。則永無成佛因緣。犯而悔者。不墮三塗。但犯分上中下三種差別。悔亦有作法。取相。無生。三種不同。理須各就當戒委明。未可一言盡也。
爾時佛為淨飯王。種種說已。王聞法竟。前禮佛足。遶佛而去。佛以是因緣。告諸比邱。我今欲為諸優婆塞。說犯戒輕重可悔不可悔者。諸比邱僉曰。唯然。願樂欲聞。
問。比邱律儀。是大僧法。所以不許俗聞。今五戒相。是優婆塞所學。何故不向王說。乃待王去之後。以是因緣告比邱耶。答。七眾戒法。如來皆於比邱僧中結者。正以比邱為七眾中尊。佛法藉僧寶而立。故云佛滅度後。諸尼應從大僧而學戒法。夫尼戒尚屬比邱況五戒而不屬。比邱耶。故今向比邱僧說此五戒。正欲令優婆塞。轉從比邱學也。
佛告諸比邱。犯殺有三種奪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奪他命。教人者。教語他人言。捉是人。繫縛奪命。遣使者。語他人言。汝識某甲不。汝捉是人。繫縛奪命。是使隨語奪彼命時。優婆塞犯不可悔罪。
殺戒以五緣成不可悔。一是人(謂所殺者人。非畜生等)。二人想(謂意在殺人)。三殺心。四興方便。五前人命斷。今之自作。教人遣使。皆是以殺心而興方便。故奪彼命時。犯不可悔罪也。不可悔者。初受優婆塞戒之時。說三歸竟。即得無作戒體。今犯殺人之罪。則失無作戒體。不復成優婆塞。故不可作法懺悔也。既不可悔。則永棄佛海邊外。名為邊罪。不可更受五戒。亦不得受一日一夜八關齋戒。亦不得受沙彌戒。及比邱戒。亦不得受菩薩大戒。惟得依大乘法。修取相懺。見好相已。方許受菩薩戒。亦許重受具戒。十戒。八戒。及五戒等。爾時破戒之罪。雖由取相懺滅。不墮三塗。然其世間性罪仍在。故至因緣會遇之時。仍須酬償夙債。除入涅槃。或生西方。乃能脫之不受報耳。可不戒乎。
復有三種奪人命。一者用內色。二者用非內色。三者用內非內色。內色者。優婆塞用手打他。若用足。及餘身分。作如是念。令彼因死。彼因死者。是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用非內色者。若人以木。瓦。石。刀。矟。弓箭。白鑞段。鉛錫段。遙擲彼人。作是念。令彼因死。彼因死者。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用內非內色者。若以手捉木。瓦。石。刀。矟。弓箭。白鑞段。鉛錫段。木段。打他。作如是念。令彼因死。彼因死者。是罪不可悔。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
此三種亦皆殺法。所謂興方便也。手足身分。是凡情之所執受。故名內色。木瓦石等。是凡情所不執受。名非內色。有處亦名外色。用彼內色。捉彼外色。故為雙用內非內色也。因此方便而死。不論即死後死。總是遂其殺心。故從前人命斷之時。結成不可悔罪。後不因死。則但有興殺方便之罪。未遂彼之殺心。故戒體尚未曾失。猶可殷勤悔除。名為中可悔罪也。
復有不以內色。不以非內色。亦不以內非內色。為殺人故。合諸毒藥。若著眼耳鼻身上瘡中。若著諸食中。若被蓐中。車輿中。作如是念。令彼因死。彼因死者。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
此以毒藥為殺方便也。既不用手足等。又不用木石刀杖等。故云不以內非內色。而前人命斷是同。則不可悔罪亦同。
復有作無煙火坑殺他。核殺。弶殺。作穽殺。撥殺。毗陀羅殺。墮胎殺。按腹殺。推著水中火中。推著坑中殺。若遣令去就道中死。乃至胎中初受二根。身根。命根。於中起方便殺(弶者。木檻詐取也。撥者。弩石也)。
此更廣標種種殺方便也。核弶及撥。皆是殺具。毗陀羅即起屍呪術。下文自釋。餘並可知。
無煙火坑殺者。若優婆塞。知是人從此道來。於中先作無煙火坑。以沙土覆上。若口說。以是人從此道來故。我作此坑。若是人因是死者。是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為人作無煙火坑。人死者。不可悔。非人死者。是中罪可悔(從人邊得方便罪。不從非人邊得殺罪也。以於非人。無殺心故)。畜生死者。下罪可悔(下字恐悞。准一切律部。亦是中罪。亦從人邊得方便罪。不從畜生邊得殺罪也。以於畜生。無殺心故)。為非人作坑。非人死者。是中罪可悔(非人謂諸天。修羅。鬼神。載道義弱。故殺之者。戒體未失。猶可悔除也)。人死。是下罪可悔。畜生死者。犯下可悔罪(亦皆從非人邊得方便罪。不從人及畜生得殺罪。以於人及畜生。本無殺心故)。若為畜生作坑。畜生死者。是下罪可悔(畜生較諸天鬼神更劣。故殺之者。罪又稍輕)。若人墮死。若非人墮死。皆犯下罪可悔(還從畜生邊得方便罪也)。若優婆塞。不定為一事作坑。諸有來者。皆令墮死。人死者。犯不可悔罪。非人死者。中罪可悔。畜生死者。下罪可悔。都無死者。犯三方便可悔罪。是名無煙火坑殺也。
此廣釋無煙火坑殺他。以例核殺。弶殺。作穽殺。撥殺。無不爾也。問。一切有命。不得故殺。殺者。非佛弟子。何故今殺天龍鬼神。僅結中罪。殺畜生。僅結下罪。猶不失戒。不至墮落耶。答。凡論失戒。須破根本四重。所謂殺人。盜五錢。邪婬。大妄語。此四重中。隨犯一種。決非作法之所能懺。至如殺非人畜生等。性罪雖重。而於違無作罪。猶為稍輕。今云中罪可悔。下罪可悔。乃是悔除違無作罪。免墮三塗。非謂并除性罪也。殺一命者。必償一命。故殺者。固當故償。誤殺者。亦須誤償。縱令不受戒者。亦必有罪。故大佛頂經云。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佛制殺戒。良由於此。受持不犯。便可永斷輪迴。設復偶犯。至心懺悔。永不復造。亦可免墮三塗。故名中可悔。下可悔耳。設不念佛求生淨土。何由永脫酬償之苦哉。
毗陀羅者。若優婆塞。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呪屍令起。水洗。著衣。令手持刀。若心念口說。我為某甲故。作此毗陀羅。即讀呪術。若所欲害人死者。犯不可悔罪。若前人入諸三昧。或天神所護。或大呪師所救解。不成害。犯中可悔罪。是名毗陀羅殺也。半毗陀羅者。若優婆塞。二十九日作鐵車。作鐵車已。作鐵人。召鬼呪鐵人令起。水灑著衣。令鐵人手捉刀。若心念口說。我為某甲讀是呪。若是人死者。犯不可悔罪。若前人入諸三昧。諸天神所護。若呪師所救解。不成死者。是罪中可悔。是名半毗陀羅殺。斷命者。二十九日。牛屎塗地。以酒食著中。然火已。尋便著。水中。若心念口說。讀呪術言。如火水中滅。若火滅時。彼命隨滅。又復二十九日。牛屎塗地酒食著中。畫作所欲殺人像。作像已。尋還撥滅。心念口說。讀呪術言。如此相滅。彼命亦滅。若像滅時。彼命隨滅。又復二十九日。牛屎塗地。酒食著中。以針刺衣角頭。尋還拔出。心念口說。讀呪術言。如此針出。彼命隨出。是名斷命。若用種種呪死者。犯不可悔罪。若不死者。是中罪可悔。
三種呪術斷命。並名厭禱殺。皆毗陀羅之類也。
又復墮胎者。與有胎女人吐下藥。及灌一切處藥。若針血脈。乃至出眼淚藥。作是念以是因緣。令女人死。死者。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若為殺母故墮胎。若母死者。犯不可悔罪。若胎死者。是罪可悔(仍於母邊得方便罪。不於胎邊得罪。以無殺胎心故)。若俱死者。是罪不可悔。若俱不死者。是中罪可悔。若為殺胎故。作墮胎法。若胎死者。犯不可悔。若胎不死者。是中罪可悔。若母死者。是中罪可悔(仍於胎得方便罪也)。俱死者。是犯不可悔。是名墮胎殺法。按腹者。使懷姙女人重作。或擔重物。教使車前走。若令上峻岸。作是念。令女人死。死者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後因是死。是罪不可悔。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若為胎者如上說。是名按腹殺也。遣令道中死者。知是道中有惡獸饑餓。遣令往至惡道中。作如是念。令彼惡道中死者。犯不可悔。餘者亦犯。同如上說。是名惡道中殺。乃至母胎中初得二根。身根。命根。加羅邏時。以殺心起方便。欲令死者。犯不可悔罪。餘犯。同如上說。
加羅邏。或云歌羅邏。或云羯邏藍。此翻凝滑。又翻雜穢。狀如凝酥。乃胎中初七日位也。
讚歎殺有三種。一者惡戒人。二者善戒人。三者老病人。惡戒人者。殺牛羊。養鷄豬。放鷹捕魚。獵師。圍兔射麞鹿等。偷賊。魁儈。呪龍。守獄。若到是人所。作如是言。汝等惡戒人。何以久作罪。不如早死。是人因死者。是罪不可悔。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若惡人作如是言。我不用是人語。不因是死。犯中可悔罪。若讚歎是人令死。便心悔。作是念。何以教是人死。還到語言。汝等惡人。或以善知識因緣故。親近善人。得聽善法。能正思惟。得離惡罪。汝勿自殺。若是人受其語。不死者。是中罪可悔。善戒人者。如來四眾是也。若到諸善人所。如是言。汝持善戒。有福德人。若死。便受天福。何不自奪命。是人因是自殺者。犯不可悔罪。若不自殺者。中罪可悔。若善戒人作是念。我何以受他語自殺。若不死者。是罪可悔。若教他死已。心生悔言。我不是。何以教此善人死。還往語言。汝善人。隨壽命住。福德益多故。受福益多。莫自奪命。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老病者。四大增減。受諸苦惱。往語是人言。汝云何久忍是苦。何不自奪命。因死者。是罪不可悔。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若病人作是念。我何緣受是人語。自奪命。若語病人已。心生悔。我不是。何以語此病人自殺。還往語言。汝等病人。或得良藥。善看病人。隨藥飲食。病可得瘥。莫自奪命。若不因死者。是中罪可悔。
此三種讚歎殺。皆廣標中所無。然並如文可知。
餘上七種殺。說犯與不犯。同如上火坑。
七種。指廣標中核。弶。穽。撥。及推著水中。火中。坑中也。
若人作人想殺。是罪不可悔。人作非人想殺。人中生疑殺。皆犯不可悔。非人人想殺。非人中生疑殺。是中罪可悔。
按他部。或但人想一句結重。或人想人疑二句結重。今三句皆結重也。以理酌之。祇應二句結重耳。謂人。人想不可悔。人。人疑亦不可悔。餘四句結可悔。謂人作非人想。中可悔。非人作人想。中可悔。非人非人疑。中可悔。非人非人想。亦中可悔。
又一人被截手足。置著城壍中。又眾女人。來入城中。聞是啼哭聲。便往就觀。共相謂言。若有能與是人藥漿飲。使得時死。則不久受苦。中有愚直女人。便與藥漿。即死。諸女言。汝犯戒不可悔。即白佛。佛言。汝與藥漿時死者。犯戒不可悔。
此結集家。引事明判罪法。而文太略。准餘律部。若作此議論時。便犯小可悔罪。若同心令彼覓藥者。同犯不可悔罪。若知而不遮者。亦犯中可悔罪。
若居士。作方便欲殺母。而殺非母。是中罪可悔(仍于母邊得方便罪。不于非母邊得罪。以是誤殺。本無殺心故也)。若居士。欲殺非母。而自殺母。是犯中罪可悔。非逆(亦于非母得方便罪。不于母邊得殺罪也)。若居士。方便欲殺人。而殺非人。是中罪可悔(但于人邊得方便罪)。若居士。作方使欲殺非人。而殺人者。犯小可悔罪(但于非人得方便罪)。若人懷畜生胎。墮此胎者。犯小可悔罪。若畜生懷人胎者。墮此胎死者。犯不可悔。若居士。作殺人方便。居士先死。後若有死者。是罪犯可悔(當未死前。僅犯方便罪。當其死時。戒體隨盡。故後有死者。彼則不犯破戒重罪也)。若居士。欲殺父母。心生疑。是父母非耶。若定知是父母。殺者是逆。罪不可悔。
此亦須六句分別。父母。父母想。父母疑。三句是逆父母非父母想。及非父母。三句。皆犯不可悔。非逆。
若居士生疑。是人非人。若心定知是人。殺者犯不可悔罪(亦應六句分別。二不可悔。四可悔。如前所明)。若人捉賊欲將殺。賊得走去。若以官力。若聚落力。追尋是賊。若居士逆道來追者問居士言。汝見賊不。是居士先於賊有惡心瞋恨。語言。我見在是處。以是因緣。令賊失命者。犯不可悔。若人將眾多賊欲殺。是賊得走去。若以官力。若聚落力。追逐。是居士逆道來。追者問居士言。汝見賊不是賊中。或有一人是居士所瞋者。言我見在是處。若殺非所瞋者。是罪可悔(仍于所瞋者得方便罪)。餘如上說(若殺所瞋者。是罪不可悔也)。若居士。母想殺非母。犯不可悔。非逆罪(六句分別。二逆。四非逆。上已明。今重出耳)。若戲笑打他。若死者。是罪可悔(本無殺心故也。但犯戲笑打他之罪)。若狂。不自憶念。殺者。無罪(見糞而捉如旃檀無異。見火而捉。如金無異。乃名為狂。更有心亂。痛惱所纏。二病亦爾)。若優婆塞。用有蟲水。及草木中殺蟲。皆犯罪。若有蟲。無蟲想。用亦犯。若無蟲。有蟲想。用者亦犯。
此亦應六句分別。一。有蟲有蟲想。二。有蟲。有蟲疑。二句結根本小可悔罪。三。無蟲。有蟲想。四。無蟲。無蟲疑。二句結方便小可悔罪。五。有蟲。無蟲想。六。無蟲。無蟲想。二句無犯。今言有蟲無蟲想亦犯者。欲人諦審觀察。不可輒爾輕用水及草木故也。
有居士起新舍。在屋上住。手中失梁。墮木師頭上。即死。居士生疑。是罪為可悔不。問佛。佛言無罪(本無有殺心故)。屋上梁。人力少。不禁故。梁墮木師頭上。殺木師。居士即生疑。佛言。無罪。從今日作。好用心。勿令殺人。又一居士。屋上作。見埿中有蠍。怖畏跳下。墮木師上。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無罪。從今日好用心作。勿令殺人。又一居士。日暮。入險道。值賊。賊欲取之。捨賊而走。墮岸下織衣人上。織師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無罪。又一居士。山上推石。石下殺人。生疑。佛言。無罪。若欲推石時。當先唱石下。令人知。又一人病癰瘡未熟。居士為破而死。即生疑。佛言。癰瘡未熟若破者。人死。是中罪可悔(雖無殺心。而有致死之理。故犯罪也)。若破熟癰瘡死者。無罪(癰瘡既熟。理應被故)。又一小兒喜笑。居士捉擊攊。令大笑故。便死。居士生疑。佛言。戲笑故。不犯殺罪。從今不應復擊攊人令笑(不應便是小可悔罪)。又一人坐。以衣自覆。居士喚言。起。是人言。勿喚。我起。便死。復喚言。起。起。便即死。居士生疑。佛言。犯中罪可悔(初喚無罪。第二喚犯中罪也)。
盜戒第二
佛告諸比邱。優婆塞。以三種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者用心。二者用身。三者離本處。用心者。發心思惟。欲為偷盜。用身者。用身分等取他物。離本處者。隨物在處。舉著餘處。
盜戒以六緣成不可悔。一。他物。二。他物想。三。盜心。四。興方便取。五。直五錢(西域一大錢。直此方十六小錢。五錢則是八十小錢律攝云。五磨灑。每一磨灑。八十貝齒。則是四百貝齒。滇南用貝齒五箇。准銀一釐。亦是八分銀子耳)。六。離本處。今云取他重物。即是他物。他物想。直五錢之三緣。用心。即是盜心。用身。即是興方便取。離本處。即第六緣。六緣具足。失無作戒體也。
復有三種取人重物。犯不可悔罪。一者自取。二者教他取。三者遣使取。自取者。自手舉離本處。教他取者若優婆塞教人言。盜他物。是人隨意取。離本處時。遣使者。語使人言。汝知彼重物處不。答言知處。遣往盜取。是人隨語取離本處時。
此三種取。皆辨所興方便不同。同以六緣成重也。
復有五種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者苦切取。二者輕慢取。三者詐稱他名字取。四者強奪取。五者受寄取。
此五種取。亦是方便不同。同以六緣成重也。
重物者。若五錢。若直五錢物。犯不可悔。
此正釋五錢以上。皆名為重物也。不論何物。但使本處價直八分銀子。取離處時。即犯不可悔罪。
若居士。知他有五寶。若似五寶。以偷心選擇。而未離處。犯可悔罪(未具六緣。得方便罪)。若選擇已。取離本處。直五錢者。犯不可悔(已具六緣。便失戒體。不論受用與不受用)。
五寶即五金。所謂金銀銅鐵錫也。似者。像也。以金銀等作諸器具。名為似寶。若未成器諸金銀等。名為生寶。故云生像金銀寶物。謂一者生金銀寶物。二者像金銀寶物也。或云七寶准例可知。
離本處者若織物。異繩名異處。若皮若衣。一色名一處。異色名異處。若衣皮牀。一色名一處。異色名異處。若毛蓐者。不重毛名一處。一色名一處。異色名異處。是名諸處。居士為他擔物。以盜心移左肩著右肩。右手著左手。如是身分。名為異處。車則輪軸衡軛。船則兩舷前後。屋則梁棟椽桷。四隅及奧。皆名異處。以盜心移物著諸異處者。皆犯不可悔。
且如毛蓐。自物放一重上。他物放二重上。或自物放一色上。他物放異色上。今取他物。離彼二重。置一重中。離彼異色。置一色中。則令他人生失物想。故為離處。而具六緣。更犯不可悔也。左肩右肩等。例皆如是。若無盜心。則雖左右數移。豈有罪哉。
衡。轅前橫木。所以駕馬。軛。轅前橫木。所以駕牛。舷。音弦。船之邊也。負棟曰梁。屋脊曰棟。椽桷。音傳角。皆屋椽也。
盜水中物者。人。栰。材木。隨水流下。居士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若以盜心捉木令住。後流至前際(即名離處)及以盜心沈著水底(亦名離處)若舉離水時(亦名離處)皆犯不可悔。復次。有主池中養鳥。居士以盜心按著。池水中者。犯可悔罪(未離彼處故)若舉離池水。犯不可悔(離彼處故)。若人家養鳥。飛入野池。以盜心舉離水(是為離處)。及沈著水底(亦名離處)皆犯不可悔。又有居士內外莊嚴之具。在樓觀上。諸有主鳥銜此物去。以盜心奪此鳥者。犯不可悔。(具六緣故)若見鳥銜寶而飛。以盜心遙待之時。犯中可悔。(方便罪也)若以呪力。令鳥隨意所欲至處。犯不可悔(具六緣故)。若至餘處。犯中可悔(亦方便罪)。若有野鳥銜寶而去。居士以盜心奪野鳥取。犯中可悔(雖非有主物從盜心結罪)。待野鳥時。犯小可悔。又諸野鳥銜寶而去。諸有主鳥奪野鳥取。居士以盜心奪有主鳥取。犯不可悔(具六緣故。從鳥主邊得罪)。若待鳥時。犯中可悔(是方便罪)。餘如上說。又有主鳥銜寶物去。為野鳥所奪(是無主也)。居士以盜心奪野鳥取。犯中可悔(亦從盜心結罪)。若待鳥時。亦犯中可悔(准上應小可悔。中字恐誤。不則上亦應云中可悔也)。餘亦如上。若居士蒲博。以盜心轉齒勝他得五錢者。犯不可悔。
賻錢為戲。名摴蒲。雙陸戲。名六博。賭賻家所用馬子。及圍棋子象棋子。骰子之類。皆名為齒。轉齒者。偷棋換著乃至用藥骰子等也。准優婆塞戒經。及梵網經。則蒲博等事。亦犯輕垢。今但受五戒者。容可不犯。而轉齒勝他。全是盜心。故犯重也。
若有居士。以盜心偷舍利。犯中可悔(不可計價直故)。若以恭敬心而作是念。佛亦我師。清淨心取者。為犯。若居士以盜心取經卷。犯不可悔。計直輕重(所盜經卷。若直五錢以上。則不可悔。若減五錢。中可悔也)。夫盜田者。有二因緣。奪他田地。一者相言(即告狀訟于官府也)。二者作相(即立標示界限相也)。若居士為地故。言他得勝。若作異相。過分得地。直五錢者。犯不可悔。有諸居士。應輸估稅而不輸。至五錢者。犯不可悔。復有居士。至關稅處。語諸居士。汝為我過此物。與汝半稅為持過者。違稅五錢。犯不可悔。居士若示人異道。使令失稅物。直五錢。犯中可悔。若稅處有賊。及惡獸。或饑餓。故示異道。令免斯害。不犯。又有居士。與賊共謀。破諸村落。得物共分。直五錢者。犯不可悔。盜無足眾生者。蛭蟲(蛭。音質。水蟲也)于投羅蟲等(未見翻譯)。人取舉著。器中。居士從器中取者。犯不可悔。選擇如上。盜二足三足眾生者。人及鵝鴈鸚鵡鳥等。是諸鳥在籠禁中。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說。盜人有二種。一者擔去。二者共期。若居士以盜心。擔人著肩上。人兩足離地犯不可悔。若共期行。過二雙步。犯不可悔。餘皆如上說。盜四足者。象馬牛羊也。人以繩繫著一處。以盜心牽將。過四雙步。犯不可悔。若在一處臥。以盜心驅起。過四雙步。犯不可悔。多足亦同。若在牆壁籬障內。以盜心驅出。過羣四雙步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說。若在外放之。居士以為心念。若放牧人。入林去時。我當盜取。發念之機。犯中可悔。若殺者。自同殺罪。殺已。取五錢肉。犯不可悔。復有七種。一。非己想。二。不同意。三。不暫用。四。知有主。五。不狂。六。不心亂。七。不病壞心。此七者取重物。犯不可悔。取輕物(四錢以下)。犯中可悔。又有七種。一者己想(謂是己物)。二者同意(素相親厚。聞我用時。其心歡喜)。三者暫用(不久即還本主)。四者謂無主(不知此物有人攝屬)。五狂。六心亂。七病壞心。此七者取物。無犯。有一居士。種植蘿蔔。又有一人。來至園所。語居士言。與我蘿蔔。居士問言。汝有價耶。為當直索。答言。我無價也。居士曰。若須蘿蔔。當持價來。我若但與汝者。何以供朝夕之饍耶。客言。汝定不與成耶。主曰。吾豈得與汝。客便以呪術。令菜乾枯。迴自生疑。將無犯不可悔耶。往決如來。佛言。計直所犯。可悔不可悔。莖葉華實。皆與根同。有一人。在祇洹間耕墾脫衣著田一面。時有居士。四望無人。便持衣去。時耕者遙見。語居士言。勿取我衣。居士不聞。猶謂無主。故持衣去。耕人即隨後捉之。語居士言。汝法應不與取耶。居士答言。我謂無主。故取之耳。豈法宜然。耕人言。此是我衣。居士言曰。是汝衣者。便可持去。居士生疑。我將無犯不可悔耶。即往佛所。諮質此事。佛知故問。汝以何心取之。居士白言。謂言無主。佛言無犯。自今以後。取物者。善加籌量。或自有物。雖無人守。而實有主者耶。若發心欲偷未取者。犯下可悔。取而不滿五錢者。犯中可悔。取而滿五錢。犯不可悔。
欲偷未取。下可悔遠方便也。取而未離處。中可悔。近方便也。文缺略。不滿五錢。中可悔。未失戒也。滿五錢。不可悔。已失戒也。失戒須取相懺。例如殺戒中說。所有世間性罪。償足自停。較殺業稍輕耳。
婬戒第三
佛告諸比邱優婆塞不應生欲想欲覺。尚不應生心。何況起欲。恚癡結縛根本。不淨惡業。
於欲境界安立名言。名為欲想。於欲境界忽起尋求。名為欲覺。由欲不遂。而起於恚。欲之與恚。同依於癡。三毒既具。則為一切結縛根本。違清淨行。能招此世他世苦報。故名不淨惡業也。
是中犯邪婬有四處。男。女。黃門。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黃門二根。亦同於上類。若優婆塞。與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處行邪婬。犯不可悔。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黃門。二根。二處行婬。犯不可悔若發心欲行婬。未和合者。犯小可悔。(遠方便也)若二身和合。止不婬。犯中可悔(近方便也)。
婬戒以三緣成不可悔。一婬心。謂如饑得食。如渴得飲。不同熱鐵入身。臭屍繫頸等。二是道。謂下文所明三處。三事遂。謂入如胡麻許。即失戒也。
若優婆塞。婢使已嫁有主。於中行邪婬者。犯不可悔。餘輕犯如上說。三處者。口處。大便。小便處。除是三處。餘處行欲。皆可悔。若優婆塞。婢使未配嫁。於中非道行婬者。犯可悔罪。後生受報罪重。
婢使未配嫁。則未有他主。若欲攝受。便應如法。以禮定名。為妾為妻。皆無不可。若非道行婬。壞其節操致使此女。喪德失貞。故雖不失戒體。而後報罪重。所謂損陰德者。幽冥所深惡也。
若優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婬。二處犯不可悔罪。餘輕犯罪同上說。若優婆塞。共婬女行婬。不與直者。犯邪婬不可悔。與直無犯。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壞。共彼行邪婬。女者。三處犯不可悔。輕犯同上說。若優婆塞。自受八支(謂一日一夜八關戒齋)。行婬者。犯不可悔八支無復邪正。一切皆犯。若優婆塞。雖都不受戒。犯佛弟子淨戒人者。雖無犯戒之罪。然後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佛弟子淨戒人。謂比邱比邱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也。乃至己妻受八支戒日。亦不得犯。犯者。同名破他梵行。問。犯他淨行。固名重難。設有反被受戒人所誘者。是遮難否。或不知誤犯。後乃悔恨。誠心發露。許受五戒。及出家否。答。若知彼已受戒。便不應妄從其誘。然既被誘。罪必稍減。不知誤犯。理亦應然。但懺悔之方。決非輕易。應須請問威德重望。深明律學者。乃能滅此罪耳。
佛告諸比邱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為吾生身起七寶塔。至於梵天。若人虧之。其罪尚有可悔。虧吾戒身。其罪無量。受罪如伊羅龍王。
此結示淨戒不可虧犯也。戒身。即法身。佛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法身故。以此戒法。師師相授。即是如來法身。常住不滅。若或自破梵行。或復破他梵行。則是。破壞如來法身。故較破壞生身舍利塔罪。為尤重也。伊羅龍王。具云伊羅跋羅。亦云伊羅鉢。伊羅。樹名。此云臭氣跋羅。此云極。謂此龍王。昔為迦葉佛時比邱不過以瞋恚心。故犯折草木戒。不知懺悔。遂致頭上生此臭樹。苦毒無量。況殺盜婬妄根本重戒。而可犯乎。然殺盜二戒。稍有慈心廉退者。猶未肯犯。獨此婬戒。人最易犯。故偏于此而結示也。然犯戒之罪。既有重于壞塔。則持戒之福。不尤重于起塔耶。幸佛弟子思之。
妄語戒第四
佛告諸比邱吾以種種訶妄語。讚歎不妄語者。乃至戲笑。尚不應妄語。何況故妄語。是中犯者。若優婆塞不知不見過人聖法。自言我是羅漢(斷三界煩惱盡)。向羅漢者(斷無色界思惑將盡)。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斷欲界煩惱盡)。斯陀含(斷欲界六品惑)。若須陀洹(斷見惑盡)。乃至尚須陀洹(世第一後心。具足八忍。智少一分)。若得初禪(離生喜樂。五。支功德相應)。第二禪(定生喜樂。四支功德相應)。第三禪(離喜妙樂。五。支功德相應)。第四禪(捨念清淨。四支功德相應)。若得慈悲。喜。捨。無量心。若得四無色定(所謂)。虗空定。識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若得不淨觀。阿那般那。念(此云遣來遣去。即入息出息也。此二觀。乃佛法二甘露門。但應修習。不應云得)。諸天來到我所。諸龍。夜叉(捷疾鬼)。薜茘(亦云閉麗多。此翻祖父鬼)毗舍闍(噉精氣鬼)。鳩盤茶(甕形厭魅鬼)。羅剎(可畏鬼)。來到我所。彼問我我答彼。我問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
此大妄語。以五緣成不可悔。一。所向人。二。是人想。三。有欺誑心。四。說重具。即羅漢乃至羅剎來到我所等。五。前人領解。若向聾人。癡人。不解語人說。及向非人。畜生等說。並屬中可悔罪也。
若本欲言羅漢。誤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餘亦如是說(未遂本心故也)。若優婆塞。人問言。汝得道耶。若默後。若以相示者。皆犯中可悔(未了了故)。乃至言旋風土鬼。來至我所者。犯中可悔(准十誦律。未得外凡別總相念。妄言已得。戒未清淨。妄言恃戒清淨。未曾讀誦經典。妄言讀誦等。並犯中可悔罪)。若優婆塞實聞而言不聞。實見而言不見。疑有而言無。無而言有。如是等妄語。皆犯可悔(更有兩舌。惡口。綺語。並皆犯罪。但不失戒故云可悔。非謂無性罪也)。若發心欲妄語。未言者。犯下可悔(遠方便也)。言而不盡意者。犯中可悔。(或誤說或說不了了。僅名近方便罪也)若向人自言得道者。便犯不可悔。若狂。若心亂。不覺語者。無犯。
酒戒第五
佛在支提國。跋陀羅婆提邑(未見翻譯)。是處有惡龍。名菴婆羅提陀(未見翻譯)。兇暴惡害。無人得到其處。象馬牛羊驢騾。駱駝。無能近者。乃至諸鳥。不得過上。秋穀熟時。破滅諸穀。長老莎伽陀(或云槃陀伽。或云般陀。此翻小路邊生。又翻繼道。徃昔慳法。又喜飲酒。今生愚鈍。一百日中。不誦一偈。佛令調息。證阿羅漢)。遊行支提國。漸到跋陀羅婆提。過是夜已。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乞食時。聞此邑有惡龍。名菴婆羅提陀。兇暴惡害。人民鳥獸。不得到其住處。秋穀熟時。破滅諸穀。聞已。乞食訖。到菴婆羅提陀龍住處。泉鳥樹下。敷坐具。大坐。龍聞衣氣。即發瞋恚。從身出煙。長老莎伽陀。即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煙。龍倍瞋恚。身上出火莎伽陀復入火光三昧。身亦出火。龍復雨雹。莎伽陀即變。雨雹作釋俱餅。髓餅。波波羅餅。龍復放霹靂。莎伽陀即變作種種歡喜丸餅。龍復雨弓箭刀稍。莎伽陀即變作優鉢羅華(此云青蓮)。波頭摩華(此云紅蓮)。拘牟陀華(此云黃蓮)。時龍復。雨毒蛇。蜈蚣。土虺。蚰蜒。莎伽陀即變作優鉢羅華纓絡。薝蔔華纓絡。婆師華纓絡。阿提目多伽華纓絡。(薝蔔。此云黃華。婆師。此云夏生華。又翻雨華雨時方生。阿提目多伽。舊云善思夷華。或翻龍甜華)如是等龍所有勢力。盡現向莎伽陀。如是現德已。不能勝故。即失威力光明。長老莎伽陀。知龍勢力已盡。不能復動。即變作細身。從龍兩耳入。從兩眼出。兩眼出已。從鼻入。從口中出。在龍頭上。往來經行。不傷龍身。爾時龍見如是事。心即大驚。怖畏毛豎。合掌向長老莎伽陀言。我歸依汝。莎伽陀答言。汝莫歸依我。當歸依我師。歸依佛。龍言。我從今歸三寶。知我盡形作佛優婆塞。是龍受三自歸。作佛弟子已。更不復作如先兇惡事。諸人及鳥獸。皆得到其所。秋穀熟時不復傷破。如是名聲。流布諸國。長老莎伽陀。能降惡龍。折伏令善。諸人及鳥獸。得到龍宮。秋穀熟時。不復破傷。因長老莎伽陀。名聲流布。諸人皆作食。傳請之。是中有一貧女人信敬。請長老莎伽陀。莎伽陀默然受已是女人為辦名蘇乳糜。受而食之。女人思惟。是沙門噉是名蘇乳糜。或當冷發。便取似水色酒持與。是莎伽陀不看。飲已。為說法便去。過向寺中。爾時間。酒勢便發。近寺門邊倒地。僧伽梨衣等。漉水囊。鉢。杖油囊革屣。鍼筒各在一處。身在一處。醉無所覺。爾時佛與阿難(此云歡喜。佛之堂弟。佛成道時生。為佛侍者。又翻慶喜。又翻無染)。遊行到是處佛見是比邱。知而故問阿難。此是何人。答言。世尊。此是長老莎伽陀。佛即語阿難。是處為我敷坐牀。辦水。集僧。阿難受教。即敷坐牀辦水集僧已。往白佛言。世尊。我已敷牀辦水集僧。佛自知時。佛即洗足坐。問諸比邱。曾見聞有龍名菴婆羅提陀。兇暴惡害。先無有人到其住處。象馬牛羊。驢騾駱駝。無能到者。乃至諸鳥。無敢過上。秋穀熟時。破滅諸穀。善男子。莎伽陀能折伏令善。今諸人及鳥獸。得到泉土。是時眾中有見者。言見。世尊。聞者。言聞。世尊。佛。語比邱。於汝意云何。此善男子莎伽陀。今能折伏蝦蟇不。答言。不能。世尊。佛言。聖人飲酒。尚如是失。何況俗凡人。如是過罪。若過是罪。皆由飲酒。故從今日。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飲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飲。佛種種訶責飲酒過失已。告諸比邱。優婆塞不得飲酒者。有二種。穀酒。木酒(穀酒可知)。木酒者。或用根莖葉華果。用種種子。諸藥草。雜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飲能醉人。是名為酒。若優婆塞嘗咽者。亦名為飲。犯罪。若飲穀酒。咽咽犯罪。若飲醋酒隨咽咽犯。若飲甜酒。隨咽咽犯。若噉麴能醉者。隨咽咽犯。若噉滴糟。隨咽咽犯。若飲酒澱。隨咽咽犯。若飲似酒。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隨咽咽犯。若但作酒色。無酒香。無酒味。不能醉人。及餘飲。皆不犯。
醋。謂味酸也。但是飲之能醉。不論味酸味甜。皆悉犯罪。麴者。作酒之藥。滴糟者。即今燒酒。酒澱者。澱(音殿)酒之滓垽(音印)。似酒者。果漿等變熟之後。亦能醉人。此酒戒但是遮罪。為防過故。與前四根本戒同制。三緣成犯。一。是酒。謂飲之醉人。二。酒想。謂知是酒。或酒和合三。八口。咽咽結可悔罪也。若食中不知有酒或酒煑物。已失酒性。不能醉人者。並皆無犯。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
問。原集以歸戒彙釋。置此經後。今何附前耶。答。原集簡略。順便附此。今廣集週足。當置在前。葢三歸五戒。佛初成道。即有耶輸伽之父母。最初為歸戒之優婆塞優婆夷。時有比邱。與優婆塞夷三眾。尚無比邱尼。沙彌。沙彌尼之三眾。至此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六眾弟子已全。況淨飯王之請。如來之說。秪明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便無疑惑。未曾問答三歸之義。故歸戒彙釋。宜在前也。又問。據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六齋日加受八戒。在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之內。亦即梵網。不敬好時之戒。今何故在此經後耶。答。佛制持八關齋戒。不拘白衣近事。大乘小乘。但於齋日。佛聖誕日。父母尊長生死日。自生日。作諸念誦功德日。皆應持八關齋戒。所謂齋者。過午不食而為齋體。八支閉惡。以助成齋。良由生死正因。無如婬欲。生死增緣。無如飲食。但白衣近事。不能永捨眷屬。所以終身五戒。但除邪婬。若受八關齋戒。唯制一日一夜者。嚴禁過午之食。及婬欲之念。大智度論云。於六齋日。定受八戒。修積福德者。是日惡鬼逐人。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但一日不食為齋。後佛出世語云。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不過中食。以此功德。非特遠離灾橫。實能成就出世涅槃。又提謂經中。明八王日受八戒。所云八王者。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八日。天地諸神。陰陽交代。所以受戒。凡齋戒日。不得鞭打眾生。不得身口作不威儀事。見下威儀經說。不得起貪欲。瞋恚。煩惱等邪覺。更須修六念。以上四禁。若有犯者。雖不破齋戒。而齋戒不清淨。具見齋經。說此經有科註一卷。今節錄。
佛說齋經(出明藏緣字函即中阿含持齋經)
吳 優婆塞 支謙 譯經
明 蕅益沙門 智旭 註
古杭優婆塞 陳熙願 節要
按近事第七輕戒。每月六齋日。在家二眾。俱應受齋。凡受齋法。或至僧伽藍中。或請一師至自家中。今即家中受也。又優婆塞受齋。就寺為便。優婆夷受齋。就家為便。又西域。不拘近事白衣。凡修念誦功德。皆持八關齋戒。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城東。丞相家殿。丞相母。名維耶。早起沐浴。著綵衣。與諸子婦俱出。稽首佛足。一面坐。佛問維耶。沐浴何早。對曰。欲與諸婦。俱受齋戒。
綵衣。在家常服。既無妨於八支。故不特制壞色。若已受菩薩近事戒。畜無縫三衣者。於受齋日。應得著之。
佛言。齋有三輩。樂何等齋。維耶長跪言。願聞何謂三齋。佛言。一為牧牛齋。二為尼犍齋。三為佛法齋。
依愛。同於牧牛。依見。同於尼犍。除愛見而修八支五念。名為佛法。
牧牛齋者。如牧牛人。求善水草。飲飼其牛。暮歸思念。何野有豐饒。須天明當復往。若族種男女。已受齋戒。意在居家利欲產業。及念美飲食育養身者。是為如彼牧牛人意。不得大福。非大明。
喻此日雖從佛法受齋。而不持心八支。不習學五念。乃懸想次日五欲。猶如牧牛者。懸想明日水草也。例而推之。今生奉持佛戒。喜願未來人天受樂。皆如牧牛。不得出世大福。繇無出世大智光明。迺使心期陋劣如此。故結判云。非大明也。
尼犍齋者。當月十五日。齋之時。伏地受齋戒。為十由延內諸神。拜言。我今日齋。不敢為惡。不名有家。彼我無親。妻子奴婢。非是我有。我非其主。然其學。貴文賤質。無有正心。至到明日相名。有如故事。齋如彼者。不得大福。非大明。
尼犍。此云離繫。外道之名。由延。亦云由旬。四十里也。向諸神拜。不知歸向三寶也。不敢為惡。雖不徧列八支。大意與佛戒相似。不名有家。彼我無親。亦與佛戒略同。而僅稱尼犍齋者。非但為其不知歸憑三寶。良以其學。貴文賤質。無有正心。故也。貴文者。致飾於外。以圖悅人耳目。賤質者。不知真修實詣。反本還源也。直念真如。名為正心。不脫見網。名無正心。見惑既紆。愛習仍在。故至明日。仍如故事也。今雖歸憑三寶。而不圖出要。仍復貴文賤質。當知同彼外道尼犍。以例推之。受戒者。貴彰持律之名。而性遮諸業。未必微細清淨。演教者。貴彰宏法之名。而修證要途。未必精徹明了。參禪者。貴彰機用之名。而己躬下事。未必窮源極底。修懺者。貴彰音聲儀式之名。而事戒理觀。未必深諳力行。皆尼犍流類耳。
佛法齋者。道弟子。月六齋之日。受八戒。
道弟子。謂在家秉承佛道之弟子也。從但三歸。至菩薩戒。在家二眾。俱得此名。月六齋日者。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也。若月小者。取二十八日足之。此六日。是四天王。及太子使者。巡視世間之日。受齋修福。功倍餘時。不言年三長齋月者。月齋稍難。容可隨力。日齋最易。尤應秉承。年三月者。正月五月九月。毗沙門天王分鎮南洲。亦應受齋修福也。八戒。具如下列。或開香華歌儛為二。則第九不非時。獨得齋名。開合雖殊。義體無別。或問。為善去惡。理應相續。何以但制六日。待天神巡視而後修善。答。受六齋者。非謂平日便可為惡也。大戒。五戒。秉之終身。八關戒齋。加於六日。譬如列國諸侯。平日何嘗不修政布德。士農工賈。平日何嘗不勤職務業。迨夫巡狩省試之期。亦必倍加警飭。故梵網有不敬好時之戒。當知此為菩薩增上功德。亦為近事種出世因。下乃旁為一輩多罪眾生。雖不能相續修善。亦使之暫離惡業。倘馴而致之。萌孽漸生。牛羊弗牧。安知不蔚為牛山美木耶。
第一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有殺意。慈念眾生。不得賊害蝡動之類。不加刀殺。念欲利安。莫復為殺。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盡一日夜。謂不得半日。及半夜等。持心如真人者。阿羅漢。翻無著。亦翻不生。亦翻應供。亦翻應真。今翻真人。此乃出世聖果。而持心如之也。慈念眾生。念欲利安等。明行善。不得賊害。莫復為殺等。明止善。止行二善。名為諸佛清淨之戒。今以一心而修習之。
第二戒者。盡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貪取意。思念布施。當歡喜與。自手與。潔淨與。恭敬與。不望與。却慳貪與。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無貪取意。先明止善。思念布施等。次明行善。不望句。即行論止。謂與時。無有望今報後報心也。歡喜四句。是却慳心。不望與句。是却貪心。
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婬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為邪欲。心不貪色。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無婬意二句。先明止善。修治梵行。次明行善。不為邪欲二句。重明止善。梵行者。四禪四等也。
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妄語意。思念至誠。安定徐言。不為偽詐。心口相應。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無妄語意。總標永離四過。思念至誠。即無未得言得諸愆。安定。即不綺語。徐言。即不惡口。不為偽詐。即不兩舌。心口相應。即不妄言。皆含止行二善之意。
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飲酒。不醉。不迷亂。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不飲酒句。總標離眾失也。醉及迷亂等。皆飲酒必招之過。
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著香華。不傅脂粉。不為歌儛倡樂。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色。聲。香。觸等塵。乃六情諸根所安。故云無求安意。
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無求安意。不臥好牀。卑牀草席。捐除睡臥。思念經道。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高廣嚴飾。名為好牀。縱恣睡眠。小死無異。今捐除睡臥。即是止善。思念經道。即是行善。
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時食。食少節身。過中日後不復食。如清淨戒。以一心習。
以時受食。順諸佛法。資身辦道。身無病苦。心得安閒。離舌端貪嗜之過。無數數營理之煩。日中。以表中道。中道之外。更無所需。隱示第一義趣。又根塵相對。皆有食義。如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等。若墮聰除明。便成斷滅見網。若尋聲逐色。又復流浪愛河。今云時食。則但緣現量。復云少食。則無所貪求○大論。明頭陀食有五。第三中後不飲漿。第五節量食。
佛告維耶。受齋之日。當習五念。何謂五。
一當念佛。佛為如來。為至真。為等正覺。為明行足。為善逝。世間父。無上士。經法御。天人師。號曰佛。是念佛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思樂佛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沐頭。垢濁得除。齋念佛者。其淨如是。眾人見之。莫不信好。
梵語多陀阿伽度。此翻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中道迴出二諦。故無來去。證於中道。以此度生為如來。梵語阿羅訶。此翻應供。亦翻應真。今翻至真。為世福田。故名應供。冥自真性。故名至真。梵語三藐三佛陀。此翻正徧知。今翻等正覺。等即徧義。具明差別法門。名之為等。深知無差別性。名之為正。等知二諦。正知中諦。為等正覺。又真不異俗。故等。俗不異真。故正。具足三明。為明。行足。妙超三有。名為善逝。即三有而不著三有。故為善逝又三種國土。無非寂光。為善逝。世間父。亦名世間解。自己。解脫。能解世間。如長者自出火宅。能令諸子出火宅也。位極妙覺更無過者。名無上士。經法御。亦名調御丈夫。具丈夫法。能說經調御眾生也。說十二部經。詮無量理。調御眾生。為經法御。六道以天人為勝。又三乘聖眾。皆在人道天中。佛為天人師範。即九界同秉教誨。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號曰佛。不言世尊者。十號具足。即是世間最尊。舉別而略總也。念法門。能除愚癡。念實相。能除惡意。念相好。能除怒習。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即是止善。善心自生。思樂佛業。即是行善。以如來十號。能生世出世間種種善根。又十號威德。能令聞者。破狹劣心。破輕慢心。敬仰畏憚。不敢萌於惡意。麻油澡豆。除穢之物。喻念慧為除惑之具。依於一體三寶。而有住持三寶。於三寶中。佛寶最尊。喻之以頭。垢濁既除。頭則清淨。念佛功成。佛性顯現矣。
二。當念法。佛所說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毀。思念勿忘。當知此法。為世間明。是念法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善心自生。用樂法業。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濁得除。齋念法者。其淨如是。眾人見之。莫不好信。
佛法無量。而三十七品。具足始終修證途轍。故獨舉之。分為七科。一。四念處。謂身。受。心。法。為所觀境。(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為四念處)二。四正勤。謂繇念處觀。令未生惡不生。已生惡除滅。未生善得生。已生善增長。三。四如意足。謂欲。念。進。慧(希向慕樂彼法為欲。一心正住彼境為念。修習精進無間為進。思維心不馳散為慧。所願皆得。為如意足)。於中思維則定。思維則斷。善能成就神通。四。五根。謂信。進。念。定。慧(一信根。信於正道。二。精進根。勤求不息。三。念根。一心觀想。四。定根。一心寂定。五。慧根內性自照)。成無漏根。五。五力。亦如根名。謂信等增長。能破五障(信力遮煩惱。進力除懈怠。念力破邪想。定力破妄想。慧力破一切邪外)。六。七覺支。謂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調攝其心。不沈不浮。而入見道(念。即思念。謂修諸道法。當念使定慧均平。擇。進。喜。屬慧。安。定捨。屬定)。七。八正道。謂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安隱在道中行(不依偏邪而行。名為正道。正命者。乞食自活。離邪命食也)。此三十七品。能運載三土眾生。到三涅槃。故為三世間明。所應具足不毀。思念勿忘也(三涅槃。一。性淨涅槃。單約性言。二。圓淨涅槃。智極惑盡。三。方便淨涅槃。此生非生。心常寂滅。此滅非滅。應用常興)。受齋則以法為身。故即以身喻法。昧此法身性本清淨。幻成三惑垢濁。垢濁既除。法身顯矣。
三當念眾。恭敬親附。依受慧教。佛弟子眾。有得溝港。受溝港證者。有得頻來。受頻來證者。有得不還。受不還證者。有得應真。受應真證者。是為四雙之八輩丈夫。皆為戒成。定成。慧成。度知見成。為聖德。為行具。當為叉手。天上天下尊者福田。是念眾。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眾之業。譬如以湻灰浣衣。垢汙得除。齋念眾者。其德如是。眾人見之。莫不好信。
梵語僧伽。此翻和合眾。律中明僧有四種。一。無慚僧。謂破戒者。二。啞羊僧。雖不破戒。昧法律者。三。清淨僧。謂內外七賢。及持戒凡夫。四。真實僧。謂四雙八輩。今令念真實僧也。恭敬約意。親近約身。受教約口。十六心滿。初登聖位。名得溝港。猶云預流。即須陀洹果。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受溝港證者。謂無間必當證溝港道。即須陀洹向。斷欲界思六品。名得頻來。猶云一往一來。即斯陀含果。斷五品時。名受頻來證者。即斯陀含向。斷欲界九品思盡。名得不還。猶云不來。即阿那含果。斷八品時。名受不還證者。即阿那含向。斷三界惑盡。名得應真。謂與真諦常相應故。即阿羅漢果。進斷非非想思。名受應真證者。即阿羅漢向。合為四雙。分為八輩。具足智斷。故名丈夫。性遮清淨。無作體不可壞。名為戒成。八解。九次第等。名為定成。見四真諦。名為慧成。於有為諸行得解脫。名為度成。文缺度成二字。分別解脫因果不謬。名為度知見成。具慧行。入正位。名為聖德。具行行。滿足功德。名為行具。以要言之。前三果及四向。是分證五分法身。阿羅漢果是滿證五分法身也。當為叉手。結成能念。舉叉手以攝三業。天上天下尊者福田。結成所念。舉福田以顯德行也。然在家菩薩受齋念眾。於真實僧。固應三業精勤。於清淨僧。亦應禮拜供養。即啞羊及無慚僧。尤不應輕慢毀辱。如象王。羅剎。尚敬服袈裟者。不害不食。況歸依三寶。自稱近事淨行者乎。喜心即善心。湻灰。亦譬念慧。僧寶屬解脫德。故以衣譬。即所謂。解脫服也。又是慚愧莊嚴。又是寂滅上忍。性具僧寶。如身必有衣。念慧除垢。則。解脫清淨。眾德莊嚴。柔和善順矣。
四者念戒。身受佛戒。一心奉持。不虧。不犯。不動。不忘。善立慎護。為慧者舉。後無所悔。不以有望。能等教人。是念戒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戒統業。如鏡之磨。垢除盛明。齋念戒者。其淨如是。眾人見之。莫不好信。
佛戒有七眾。九眾。大小兩門之不同。今云身受佛戒。且據一日一夜所秉八支而言。即此八支戒法。具攝定共。道共。及三聚。五支等戒。故總誡云。一心奉持也。不虧。不犯。即木叉戒。不動。即定共戒。不忘即道共戒。又不虧。不犯。不動即攝律儀戒。不忘。乃至後無所悔。即攝善法戒。不以有望。能等教人。即攝眾生戒。又不虧。謂護持四重。根本無虧。即根本業清淨戒。不犯。謂其餘四支。及根本之等流方便。皆悉無犯。即前後眷屬餘清淨戒。不動。謂不被欲界麤弊五塵所動。即非諸惡覺。覺清淨戒。不忘。謂正念現前。故能善自安立。謹慎護持。設為有智慧者之所舉問。如說能行。如行能說。後無所悔。即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不以有望。謂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權乘諸位。能等教人。謂惟依最上乘。證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無上菩提。即迴向具足無上道戒。秪此一日一夜八關戒齋。為所緣境。於中具足定共。道共三聚。五支。無欠無餘。則為具足一切恒沙佛法。無量功德之藏齋戒為法界。一切法趣齋戒。是趣不過。是名為念戒也。一日一夜齋戒。橫豎包羅。尚自如此。況終身五戒。況沙彌戒。況比邱戒。耶而世之蔑視戒律。別求圓妙者。不思甚矣。樂戒統業者。住持三寶。繇戒而存。一體三寶。繇戒而證。故華嚴云。具足受持威儀戒法。能令三寶種性不斷。所以名統業也。鏡明之喻。葢一體三寶。佛為首。法為身。僧為衣。惟戒能炤見之。故戒本云。如人自炤鏡。好醜生欣慼。又云。戒如真寶鏡。炤法盡無遺。
五當念天。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鹽天兜術天。不憍樂天。化應聲天。當自念。我以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是念天者。愚癡惡意怒習悉除。喜心自生。樂天統業譬如寶珠。常治清明。齋念天者。其淨如是。
果報自然。無所造作。名之為天。四天王。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北方多聞。守護四天下者。居須彌山埵。離地四萬由旬。忉利天。此翻三十三天。居須彌山頂。四方各八天。中為帝釋。統御四洲。離地八萬由旬。鹽天。亦云燄天。亦云須夜摩天。此翻時分。謂日月光明。上炤不及。身自有光。以蓮華開合而為晝夜故。離地十六萬由旬。於虗空中。有地如雲。朗然安住。兜術天。亦云兜率。亦云覩史。此翻知足。謂於五欲。皆知止足故。離地三十二萬由旬。不憍樂。亦云化樂。謂隨意化諸樂境。而無憍縱。離地六十四萬由旬。化應聲天。亦云他化自在。謂所受樂境。不假作意。但任運應現故。離地一百二十八萬由旬。不言色無色界者。且據一日一夜齋戒功德。能感此等六天果報。故就近而略明之。此是念果。次我以有信等。則是念因。繇信三寶及戒故。受持齋法不毀故。聞此大明法門故。能以功德普為眾生故。正慧了了不顛倒故。得生此六天中。受勝妙樂。漸次得涅槃也。諸經多明六念。今以念施攝入念天。又此念天法門。阿含明念六天。謂念繇十善故生天。天亦苦空。無常。無我。華嚴明念兜率天上。一生補處大士功德。涅槃明念第一義天。今經事同阿含。又華嚴明十善為五乘作根本。所以天業統一切也。約福德莊嚴以明天業。故如寶珠。寶殊十種瑩治。則能四洲雨寶。天業數數習念。能助三乘出世善根(五乘。佛。菩薩。緣覺。聲聞。小乘。又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亦名五乘)。
奉持八戒。習五思念。為佛法齋。與天參德。滅惡興善。後生天上。終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
不墮愛見。名為智者。不倚他人。名自力行。內外一如。名出心作福。若不力行。便同牧牛。若不出心。便是貴文賤質。同彼尼犍。幸審思之。
如是維耶。齋之福祐。明譽廣遠。譬是天下。十六大國。是十六國。滿中眾寶。不可稱數。不如一日受佛法齋。如比其福者。則十六國為一豆耳。
此文缺略。應云是十六國。滿中眾實。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一日受齋福德葢珍寶布施。秪是後世福樂。之因。一日夜齋。決為出世之因。又珍寶秪是財施。齋戒具足法施。無畏施故。
天上廣遠。不可稱說。當今人間五十歲。為第一天上一日一夜。第一四天上壽五百歲。彼人間九百萬歲。佛法齋者。得生此天上。
天上廣遠。不可稱說。總標六天報勝也。先出第一四王天相。略舉壽命長遠。以顯福勝。餘經明上品十善。得生此天。正法念處經。明不殺功德。得生此天。今明佛法齋。得生此天。十善是輪王世間正法。不殺是一分優婆塞終身之戒。佛法齋是一日一夜精進功德。皆得感此果報。而齋法果報。則不止此具如下文所明。
人間百歲。為忉利天上一日一夜。忉利天壽千歲。當人間三千六百萬歲。
餘經明上品十善增上。得生此天。正法念處經。明不殺不盜功德。得生此天。今亦明佛法齋得生。
人間二百歲。為鹽天上一日一夜。鹽天壽二千歲。當人間一億五千二百萬歲。
餘經明上品十善。兼學坐禪。得生此天。正法念處。經。明不殺。不盜不邪婬功德。得生此天。今亦明佛法齋得生。應云一萬萬零四千四百萬歲。恐譯者不善方言。或復傳寫之誤。
人間四百歲。為兜術天上一日一夜。兜術天壽四千歲。當人間六億八百萬歲。
餘經明上品十善。兼坐禪。得欲界細住。乃生此天。正法念處經。明身三口四功德。得生此天。今亦明佛法齋得生。應云。五萬萬零七千六百萬歲。
人間八百歲。為不憍樂天上一日一夜。不憍樂天壽八千歲。當人間二十三億四千萬歲。
餘經明上品十善。兼修未到地定。乃生此天。今亦明佛法齋得生。應云二十三萬萬零四百萬歲。
人間千六百年。為化應聲天上一日一夜。化應天壽萬六千歲。當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歲。
餘經明上品十善。兼得未到地定。乃生此天。今亦明佛法齋得生。應云九十二萬萬零一千六百萬歲。
若人有信。有戒。有聞。有施。有智。奉佛法齋。當命盡時。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隱快樂。猗善眾多。我少說耳。凡人行善。魂神上天。受福無量。
猗。輕安也。
維耶聞佛語。歡喜言。善哉善哉。世尊。齋之福德。甚快無量。願受佛戒。從今以後。月六齋日。竭力作福至死。
盡壽名為死。
佛說經已。皆歡喜受教。
能說人清淨。故歡喜所說法清淨。故歡喜。聞法獲勝益。故歡喜。現在福樂後生善處。終得大泥洹。
佛說齋經(終)
附受八關齋法
(諸經論中。具有八關齋法。葢以一徃判釋。則五戒乃人天因。此一日夜戒齋。方為出世因也。故無論已受五戒未受五戒已至受菩薩優婆塞戒者。皆可隨意受持。或六齋日或生日。諱日或作諸功德日等。並應發心秉受 本經雖合為八支。而秉受時。仍作九支陳說。無過。葢文有開合。義無增減也。此依毗婆沙等。以易方秉白故)○(受此齋法。須一出家人為作證明。不問大小兩乘五眾。但令舉世不非時食者。便可為師。設數里內決無其人。或可對經像前。自誓秉受耳 以不非時食為齋體。餘支助成。蓋生死正因。無如婬欲。生死增上勝緣。無如飲食。是故經云。一切眾生。皆依婬欲。而正性命。又云。一切眾生。皆依食住。而在家五戒。未能永捨家業。眷屬緣累。故令於六齋日。受此八關戒齋。一日一夜。種未來世永出因緣)。
先應教受三歸法。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一日一夜為淨行優婆(塞。夷。)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說)。
次應教受戒齋法(不殺等八支名戒。不非時食名齋。故名八關戒齋)。
(據大智度論三歸竟後。應云)。
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不善。貪欲瞋恚愚癡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受行八戒。
(如是白已。然後云。如諸佛云云)。
我今以此八關戒齋功德。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普與眾生同生淨土(或各有願求。俱可加入回向。但不可離於佛法)。
薩婆多毗婆沙云。受八齋法。應言一日一夜不殺生云云。令語言決絕。莫使與終身戒相亂。佛本制一日一夜。不得過限。若有力能受。一日過已。次第更受。隨力多少。不計日數也。夫受齋法。必從他受。於五眾邊 優婆塞戒經云。若先遣信欲刑戮人。信遲未至。其人尋後發心受齋。當受齋時。信至即殺。雖後一時。以戒力故。不得殺罪。若諸貴人。常敕作惡。若欲受齋。先當敕語。遮先諸惡。乃得成就。若先不遮。輒便受齋者。不名得齋。欲受齋者。先當宣令所屬國境我欲受齋凡是齋日悉斷諸惡罰戮之事。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一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二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出龍藏興字函錄第十十一十二共三品)陳增
唐罽賓國三藏 般若等 譯
觀心品第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灋門。而此道場無量無邊人天大眾。皆生渴仰。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惟願世尊。無緣大慈。無礙大悲。為諸眾生。分別演說。未離苦者。令得離苦。未安樂者。令得安樂。未發心者。令得發心。未證果者。令得證果。同於一道。而得涅槃。爾時薄伽梵。以無量劫中。修諸福智。所獲清淨決定勝法。大妙智印。印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來。在修行地。皆曾引導初發信心。以是因緣。十方國土。成正覺者。皆以文殊而為其母。然今汝身。以本願力。現菩薩相。請問如來。不思議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普為分別解說。唯然世尊。我等樂聞。爾時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來最勝住持。平等性智。種種希有微妙功德。已能善獲一切諸佛決定勝法。大乘智印。已善圓證一切如來金剛秘密殊勝妙智。已能安住無礙大悲。自然救攝十方有情。已善圓滿妙觀察智。不觀而觀。不說而說。是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後身菩薩真實導師。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願。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源。此法能銷一切眾生諸惡業果。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願印。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惱眾生而作急難。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冑。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勝旌旗。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此法即是最勝法幢。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師子王。此法即是大師子吼。此法猶如國大聖王。善能正治。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佗。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元。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瞋癡。於三世法。誰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諸法之內。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見心。何況餘人。得見心法。一切諸法。從妄想生。以何因緣。今者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願佛哀愍。如實解說。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善男子。心如幻法。由徧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水流。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緣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虗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遊五欲樹。不暫住故。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獨行。無第二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塵。坌污自身。生雜穢故。心如影像。於無常法。執為常故。心如幻夢。於我法相。執為我故。心如夜叉。能噉種種功德法故。心如青蠅。好穢惡故。心如殺者。能害身故。心如敵對。常伺過故。心如盜賊。竊功德故。心如大鼓。起鬥戰故。心如飛蛾。愛燈色故。心如野鹿。逐假聲故。心如羣豬。樂雜穢故。心如眾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耽。象牝觸故。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常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賢聖。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大小。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非實非虗。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我所淨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等不平等。體無異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三世覺母妙吉祥 請問如來心地法 我今於此大會眾 開演成佛觀行門 此法難遇過優曇 一切世間應渴仰 十方諸佛證大覺 無不從此法修成 我是無上調御師 轉正法輪周世界 化度無量諸眾生 當知由悟心地觀 一切有情聞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記 一切有緣得記人 修此觀門當作佛 諸佛自受大法樂 住心地觀妙寶宮 受職菩薩悟無生 觀心地門徧法界 後身菩薩坐覺樹 入此觀行證菩提 此法能雨七聖財 滿眾生願摩尼寶 此法名為佛本母 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為金剛甲 能敵四眾諸魔軍 此法能作大舟船 令渡中流至寶所 此法最勝大法鼓 此法高顯大法幢 此法金剛大法螺 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猶如大聖主 賞功罰過順人心 此法猶如沃潤田 生成長養依時候 我以眾喻明空義 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 自在能為變化主 惡想善心更造集 過現未來生死因 依止妄業有世間 愛非愛果恒相續 心如流水不暫住 心如飄風過國土 亦如猿猴依樹戲 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飛鳥無所礙 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 凡夫執迷謂非無 若能觀心體性空 惑障不生便解脫
爾時如來。於諸眾生。起大悲心。猶如父母。愛念一子。為滅世間大力邪見。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宣說觀心陀羅尼曰。
唵(一)室佗(二)波羅(二合)底(三)吠憚(四)迦盧弭(五)
爾時如來。說真言已。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呪時。舉清淨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左壓右。更相豎握。如縛著形。名金剛縛印。成此印已。習前真言。盈滿一徧。勝於讀習十二部經。所獲功德。無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復退轉。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爾時薄伽梵。已能善獲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超過三界。已得圓滿陀羅尼自在。已善圓證三摩地自在。妙善成熟一切智智。一切種智。能作有情種種差別。是薄伽梵。為諸眾生。宣說觀心妙門已。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我為眾生。已說心地。亦復當說發菩提心大陀羅尼。令諸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速圓妙果。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斷除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迥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又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耶。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有。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無因無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別。善男子。如阿伽陀藥。能療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藥隨病除。無病服藥。藥還成病。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因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發菩提。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處觀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轉者。在阿蘭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結前如來金剛縛印。冥目觀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明淨。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能令眾生身心清淨。大菩提心。堅固不退。結此手印。持念觀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薩最初發心清淨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弭
此陀羅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復退轉。去來現在一切菩薩。在於因地。初發心時。悉皆專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圓正覺。善男子。時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動搖。繫心月輪。成熟觀察。是名菩薩觀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觀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惡。及一闡提。如是等罪。盡皆消滅。即獲五種三摩地門。云何謂五。一者剎那三昧。二者微塵三昧。三者白縷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云何名為剎那三昧。謂暫想念滿月而住。譬如獼猴。身有所繫。遠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饑渴。須臾住止。凡夫觀心。亦復如是。暫得三昧。名為剎那。云何名為微塵三昧。謂於三昧。少分相應。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於一時中。得一虗蜜。到於舌根。增勝歡喜。倍生踴躍。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經於長劫。食眾苦味。而今得與甘甜三昧。少分相應。名為微塵。云何名為白縷三昧。謂凡夫人。自無始時。盡未來際。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見一白縷。如是行者。於多生死黑闇夜中。而今方得白淨三昧。名之為縷。云何名為起伏三昧。所謂行者。觀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猶稱低昂。名為起伏。云何名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護。不染諸塵。如人夏中。遠涉沙磧。備受炎毒。其心渴乏。殆無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頓除熱惱。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為安住。入此定已。遠離惑障。發生無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薩功德十地。爾時會中。無量人天。聞此甚深諸菩薩母。不可思議大陀羅尼已。九萬八千諸菩薩等。證歡喜地。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成佛品第十二
爾時薄伽梵。能善安住清淨法界。三世平等。無始無終。不動凝然。常無斷盡。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變現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徧。是薄伽梵。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瑜伽行者。觀月輪已。應觀三種大秘密法。云何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語秘密。三者身秘密。云何名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觀滿月中。出生金色五鈷金剛。光明煥然。猶如鎔金。放於無數大白光明。以是觀察。名心秘密。云何名為語言秘密。
唵(一)地室多(二合)婆爾羅(二合二)
此陀羅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薩成佛真言。是故名為語言秘密。云何名為身秘密法。於道場中。端身正念。手結引導無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輪中。善男子。我當為汝。說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內。各以左右頭指中指及第四指。緊握拇指。作於手拳。即是堅牢金剛拳印。次不改拳。舒左頭指。直豎虗空。以其左拳著於心上。右拳小指。緊握左拳頭指一節。次以右拳頭指之頭。即指右拳拇指一節。亦著心前。是名引導無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滅無明黑闇大光明印。以結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諸佛。摩行者頂。授大菩提勝決定記。是大毗盧遮那如來無量福聚大妙智印。爾時行者。結此印已。即作此觀。一切有情。共結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無三惡道八難苦果。同受第一清淨法樂。我今首上有天寶冠。其天冠中。五佛如來。結跏趺坐。我是毗盧遮那如來。圓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如是觀察。名八毗盧遮那如來最勝三昧。譬如有人。悟迦盧微妙觀門。自作是觀。我身即是金翅鳥王。心意語言。亦復如是。以此觀力。能消毒藥。一切惡毒。不能為害。凡夫行者。亦復如是。作降伏坐。身不動搖。手結智印。密念真言。心入此觀。能滅三毒。消除業障。增長福智。世出世願。速得圓滿。八萬四千諸煩惱障。不能現起。恒河沙等所知重障。漸漸消滅。無漏大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現前圓滿。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來出世。過優曇華。假使出世。說是法難。如是心地。三種秘密無上法輪。實能利樂一切眾生。入如來地。及菩薩地。真實正路。若有眾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證菩提。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習三種秘密成佛妙門。早獲如來功德身者。當著菩薩三十二種大金剛甲。修此妙觀。必證如來清淨法身。云何名為三十二甲。一者。於無量劫。為眾生故。不厭生死。受苦大甲。二者誓度無量有情。乃至螻蟻。不捨大甲。三者。覺悟眾生。生死長夢。安置三種秘密大甲。四者。擁護佛法。於一切時。猶如響應。護法大甲。五者。永滅能起有無二見。一切煩惱。金剛大甲。六者。頭目髓腦。妻子珍寶。有來求者。能捨大甲。七者。家中所受一切樂具。永不貪著。能施大甲。八者。能持菩薩三聚淨戒。及不捨離。頭陀大甲。九者。著忍辱衣。遇諸違緣。毀罵鞭打。不報大甲。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緣覺聲聞。令趣一乘。迴心大甲。十一者。譬如大風。晝夜不歇。度諸有情。精進大甲。十二者。身心寂諍。口無過犯。修行解說三昧大甲。十三者。生死涅槃。無有二見。饒益眾生。平等大甲。十四者。無緣大慈。利益羣品。恒無厭捨。與樂大甲。十五者。無礙大悲。救攝一切。無有限量。拔苦大甲。十六者。於諸眾生。無有怨結。恒作饒益。大喜大甲。十七者。雖行苦行。不憚劬勞。恒無退轉。大捨大甲。十八者。有苦眾生。來菩薩所。代彼受苦。不厭大甲。十九者。如觀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見。解脫大甲。二十者。見五蘊身。如旃陀羅。損害善事。無著大甲。二十一者。見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懷恐怖。厭捨大甲。二十二者。見十八界。猶如幻化。無有真實。大智大甲。二十三者。見一切法。同於法界。不見眾相。證真大甲。二十四者。掩佗人惡。不藏己過。厭離三界。出世大甲。二十五者。如大醫王。應病與藥。菩薩隨宜。演化大甲。二十六者。見彼三乘。體本不異。究竟回心。歸一大甲。二十七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轉妙法輪。度人大甲。二十八者。佛於眾生。有大恩德。為報佛恩修道大甲。二十九者。觀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滅。無垢大甲。三十者。悟無生忍。得陀羅尼。樂說辯才。無礙大甲。三十一者。廣化有情。坐菩提樹。令證佛果。一味大甲。三十二者。一剎那心。般若相應。悟三世法。無餘大甲。是名菩薩摩訶薩三十二種金剛大甲。文殊師利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剛甲冑。當勤修習三種秘密。於現世中。具大福智。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及諸大眾。聞佛所說。三種秘密。心地妙法。及三十二金剛甲冑。一切菩薩所應學處。各脫無價瓔珞寶衣。供養毗盧遮那如來。及十方尊。而讚佛言。善哉善哉。薄伽梵。演說無邊菩薩行願。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捨凡夫身。使入佛地。今者。我等海會大眾。為報佛恩。不惜身命。為諸眾生。徧諸佛土。分別演說此微妙法。受持讀誦。書寫流布。令不斷絕。惟願如來。遙垂護念。爾時大會聞此妙法。得大饒益。不可稱計。無數菩薩。各得證悟不轉退位。一切人天。皆獲勝利。乃至五趣一切有情。斷諸重障。得無量樂。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十三 持戒之人。單遊獨行。無所畏難。持戒之人。命欲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人在中。常得長壽。是為得道因緣。乃至得佛。住壽無量。
心地觀經卷一序品。集聲聞菩薩天龍八部。為證信序。世尊入心瓔珞寶莊嚴王定。天雨寶華。地六震動。一切眾生。念報佛恩。來供養佛。佛放金色光。名菩薩遊戲神通。普現三世依正。及現如來行六度種種相貌。會中有菩薩。名師子吼。白眾。謂如來放光。出定當演說心地觀門。及廣重頌。卷二報恩品上。佛為五百長者等。廣說四恩。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卷三報恩品下。佛為智光長者。重頌四恩。卷四厭捨品。佛為智光長者。廣讚出家菩薩。勝於在家。不可為比。何以故。出家菩薩。以正慧力。觀察在家所有種種過失。所謂世間一切舍宅等。然舍宅有二種。一。依報。即屋宇田產等。二。正報。即自他五蘊身。其宅主者。即汝本識。誰有智者。樂有為宅。唯有菩提安樂寶宮。離老病死憂悲苦惱。若有利根。淨信深厚。善男子等。欲度父母妻子眷屬。令入無為甘露宅者。須歸三寶出家。共十二翻長行重頌。廣說舍宅過失。不染世間諸五欲樂。厭離三界生死苦難。得入清涼安樂大城。卷五無垢性品。智光長者。出家已。請問出家菩薩。應云何住。云何修習無垢之業。云何調伏有漏之心。佛答大意。觀苦。空。無常。懺罪。持戒。知足。忍辱。不貪衣服臥具飲食湯藥。讚歎袈裟。有十勝利。乞食有十勝利。恒服棄藥。有十勝利。住阿蘭若。有十勝德。次阿蘭若品。梵語阿蘭若。此云寂靜處。此品廣讚住寂靜處。能圓滿萬行。卷六離世間品。有菩薩名樂遠離行。承佛威力。普告大眾。分別種種住阿蘭若事。次厭身品。佛為彌勒等。廣說觀身不淨等事。卷七波羅蜜多品。廣說十度。次功德莊嚴品。說種種功德莊嚴法。卷八共四品。前三品。即今所錄。末囑累品。廣讚持經勝妙功德。終也。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出龍藏則字函) 陳增
宋 西天三藏朝散太夫試鴻臚少卿傳教大師 法天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眾中。爾時外道有疑欲決。迷大乘行。來至佛所。稽首恭重。合十指掌。問無我義。大丈夫。是一切智。常說此身無我。若身無我。本性亦無。云何說有哀嗁戲笑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生。是我所疑。願賜除斷。如來所言。身與本性。有無云何。佛言。外道。諦聽諦受。當為汝說。佛言。身與本性。體本空故。說或有或無。斯成二法。言是有者。斯更虗妄。佛言。當觀全身髮甲皮毛。兩手雙足。至於脂筋脾腸骨髓等事。周徧內外。不見本性。外道言。大丈夫。若彼不見本性。以我肉眼。云何能見。或以天眼。而能見乎。佛言。天眼見彼。無色。無相。無住。此見非見。外道言。若如是說。大聖妄語。若彼非者。云何現見有此嗁笑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以如是故。何得說無。又說或有或無。斯成二義。又言。大丈夫。若彼有無不得說者。云何說言。彼有所著。彼無所著。又言空者。當何所如。佛言。如是如是。空非所如。體不可得故。外道言。若此者。笑哭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見。佛言。如夢。如幻。如化。如影像相。外道言。云何夢相。云何幻化相。云何影像相。佛言。幻化非相。空非執持。夢本體空。如陽焰故。影像無色。虗假不實。如是所見。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當如是見。復次有二種見。莊嚴真如。彼莊嚴者。此即名我。此即名他。是名人補特伽羅。名人世間思惟。至於資財男女兄弟妻妾等。名心所思惟。莊嚴彼如是法。無自無他。無人無命。無補特伽羅。無有情。無世間。無見者。無資財。無男女。無朋友。無妻妾等。彼一切事。不見自性。云何彼出世間莊嚴果報。善惡生滅。彼真如莊嚴果報。無善無惡。不生不滅。無煩惱。無快樂。而彼諸法。各各如是。又彼世間。及出世間。二種莊嚴。令諸有情。因莊嚴故。而生煩惱。處於輪迴。久久展轉。不知真如。彼知法者。思惟莊嚴。疑此苦受。彼苦受。惡遠離解脫而不見道。愚癡有情。以迷執故。輪轉生死。墮於惡趣。行世間法。不見真如。盡彼輪迴。猶如織網。用線展轉。復去復來。又如日月二種。行往晝夜。隱顯出沒。世間諸行無常。不久破壞。輪轉生死。來往亦然。而真如體。離莊嚴句。又彼天人乾闥婆等。及彼女等。住彼天上。次彼莊嚴果報。墮一切有。復有持明成就夜义。緊那羅。摩睺羅伽。彼以一切莊嚴果報。復墮地獄。惡精進天。以彼神通而作功德。以彼一切莊嚴果報。或墮彼天。又若帝釋。及轉輪王。具最上德。及最上句。以彼一切莊嚴果報。復生旁生。智者於一切時。宜應遠離天上最上大樂。恒觀菩提之心。靈明廓徹。無自性。無罣礙。亦無所住。一切皆空。亦復遠離一切戲論外道。菩提心相。不硬不輭。不熱不冷。無觸無執。又菩提心相。非長非短。不圓不方。不肥不瘦。又菩提心相。不白不黑。不赤不黃。非色非相。彼菩提心不作相。非顯耀。無性無纏縛。由如虗空而無色。故菩提心相。而離觀察。外道。而汝不知菩提心相。與般若波羅蜜多而相應故。又菩提心相。自性清淨。無物無喻。不可覩視。是最上句。又菩提心相。非諸物像。無相似者。如水成漚。雖覩非有。如幻化。如陽焰。喻如泥團作諸坯器。眾名雖具。咸成戲論。貪瞋癡等。亦幻化有。一味空故。如電之住。剎那不見。觀於般若波羅蜜多。及作諸善。亦復如是。至於談笑嬉戲。歌舞歡樂。飲食愛欲。一切如夢。有情諸行。畢竟體空。心喻虗空。疑當何立。行般若行。恒若此觀。了一切性。自然解脫。得最上句。諸佛所說無上菩提。由斯生出。當作是觀。作此觀者。得最上涅槃。乃至往昔造作諸過。咸悉除減。生無量德。而於此生。不染諸過。專精觀行。決定成就。若與真如不相應者。應念非真如呪。及金剛鈴真如無生印。而起真如相應之行。決定圓滿如上功德。爾時外道聞是語已。審諦觀察。而彼疑網。皆悉除斷。作是觀已。獲住大乘。瞻奉歡喜。作禮而退。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終)
問。既名在家律要。當純集律中之經。何得集此經中二經耶。答。前第一卷。已明頓漸二種歸戒。則自利已週。茲第二卷。將欲受持大乘戒相。當須先發菩提心。以為持戒之體。故律中將受菩薩戒之前。戒師先問言。諸佛子聽。汝是菩薩否。答言。是菩薩。又問。汝發菩提心未。答言。已發菩提心。須知此兩問答。當先識其來源。方令答之真實。不然。依樣畫葫蘆。於問答有何用。欲識菩提心之來源。應先知此二經之義。故直名心地觀經觀心品。發菩提心品。成佛品。聖大乘法無我義經。悟此題名。則二經大旨。已了了矣。又菩提心者。非止一發。惟應數發。令菩提心。相續不斷。當與戒相。同一受持。故先冠於大乘戒之卷首。以便時習也。又律藏中。有自誓受菩提心戒儀一卷。謂西土。普賢瑜伽阿闍黎集。唐特試鴻臚卿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大意與下梵網懺相類。不若心地觀經。及無我義經之切實。故首冠此二經。為發菩提心之本。即大乘戒體也。又此經名聖大乘法無我義者。此無我義。當體即空。所謂今所發覺心。遠離諸性相。蘊處及界等。能取所取執。諸法悉無我。平等如虗空。自心本不生。空性圓寂故。如諸佛菩薩。發大菩提心。我亦如是發。受持菩提戒。此偈文簡義週。包括二經要義。出發菩提心戒儀中。既知戒性。當識戒相。故次之以受戒品箋要。但此品。藏本與箋要。每段節次。雖文義宛然。而鈍根初學。終難記憶。於是儀潤特加標目。使其眉目清楚一觀瞭然。便於記憶而已。故於經前。另行低二格寫。下五戒威儀經標目。例此可知。又此集。便於簡約易持。故但錄受戒品一品。若欲廣知。當自悉優婆塞戒經全部。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出龍藏定字函)
北涼 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古吳 蕅益沙門 智旭 箋要
古杭 源洪沙門 儀潤 標目
先。啟求聽許
若人欲受優婆塞戒。增長財命。先當諮啟所生父母。父母若聽。次報妻子奴婢僮使。此輩若聽。次白國主。國主聽已。誰有出家發菩提心者。便往其所。頭面作禮。輭言問訊。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薩優婆塞戒。唯願大德。憐愍故聽。
按此經。佛為善生長者而說。故亦名善生經。凡七卷。二十八品。一。集會品。二。發菩提心品。三。悲品。四。解脫品。五。三種菩提品。六。修三十二相業品。七。發願品。八。名義菩薩品。九。義菩薩心堅固品。十。自利利他品。十一。自他莊嚴品。十二。二莊嚴品。十三。攝取品。十四。受戒品。十五。淨戒品。十六。息惡品。十七。供養三寶品。十八。六波羅蜜品。十九。雜品。二十。淨三歸品。二十一。八戒齋品。二十二。五戒品。二十三。尸波羅蜜品。二十四。業品。二十五。羼提品。二十六。毗梨耶品。二十七。禪品。二十八。般若品。今即第十四品。文也。本因善生請問外道禮六方法。佛以六波羅蜜答之。於此品初。復明東方即是父母。南方即是師長。西方即是妻子。北方即善知識。下方即是奴婢。上方即是沙門婆羅門等。若有供養是六方者。是人則得增長財命。能得受持優婆塞戒。
二。問七遮難
是時比邱應作是言。汝父母妻子奴婢國主聽不。若言聽者。復應問言。汝不負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負。復應問言。汝今身中無內外身心病耶。若言無者。復應問言。汝不於比邱比邱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不作盜法人耶(謂盜聽比邱比邱尼戒法)。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非二根。壞八戒齋。父母師病。不棄去耶。不殺發菩提心人。盜現前僧物。兩舌。惡口。於母姊妹作非法耶。不於大眾作妄語耶。
問。此優婆塞戒法。似被界內菩薩。何故種種遮難。皆不許受。梵網戒法。是別圓菩薩。何故惟除七逆。餘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豈藏通法門。反難於別圓耶。答。此六重二十八輕律行。別被一種根機。故下文云。出家菩薩。得畜二種弟子。謂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在家菩薩。亦得畜一種弟子。謂在家弟子。既有為師作範之義。殊非泛常優婆塞可比。則遮難安得不嚴。又由界內教法。扶事為急。必事境不虧。然後理諦可發也。若梵網。是界外教。收機則廣。故惟除七遮。餘皆不揀。但所謂解法師語。亦非易易。如經云。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有此信者。方能解法師語。則似易而實難矣。
三。問能受
若言無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何以故。是戒能為沙彌戒。大比邱戒。及菩薩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若有毀破如是戒者。則於無量無邊世中。處三惡道。受大苦惱。汝今欲得無量利益。能至心受不。
受此戒者。亦可出家為沙彌。亦可出家為比丘。亦可進受梵網戒。亦可成無上菩提。譬如本立道生。故得無量利益。若毀破者。罪亦無量也。
四。問能歸三寶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歸佛已。甯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若歸法已。甯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若歸僧已。甯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汝能如是至心歸依於三寶不。
問。菩薩戒經云。菩薩尚聽外道異論。又云。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是名不犯。此義云何。又復今時寺院。往往莊飾神像。朝暮禮拜。為有過不。答。聽學外典。為欲降伏外人。非依外典修行也。護伽藍神。理可莊飾。然比邱。沙彌。決定不應禮拜。近時叢林陋習。不足挂齒。但當依律行持。天神自然喜悅。若大自在天。護正法者。優婆塞致禮。亦自不妨。彼亦歸依三寶。不異法門昆仲也。
五。問能施無畏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人歸依於三寶者。是人則為施諸眾生無怖畏已。若人能施無怖畏者。是人則得優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諸眾生無怖畏不。
六。說犯戒過(分二)
先標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
次釋(又分六)
一。殺生過
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訶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罹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饑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果蓏。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五穀。黍菽麻麥稻也。果。木實。蓏。草實 問。一人惡業。與天下何干。若是同業相感。何為歸罪一人。若一人惡業如是力強。今作惡者。不可勝數。世界云何安立。答。然旃檀而香味遠聞。動糞廁而臭氣四達。善惡業力。亦復如是。今作惡者雖多。而修善者亦自不少。所以世界苦樂相參。若無惡人因緣力故。應成淨土。若無善人因緣力故。惡道充滿矣。
二。偷盜過
善男子。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訶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墮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饑渴苦惱。壽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
三。妄語過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於妄語。是人現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憎惡。不喜見之。是名現世惡業之報。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大苦楚。饑渴熱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說雖實。人不信受。見者不樂。雖說正法。人不樂聞。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減少。
四。飲酒過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鬥諍。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之所訶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饑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繫念思惟善法。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臰爛。
五。邪淫過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為邪淫。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淫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饑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六。問離四虗
善男子。是六惡法。汝今真實能遠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應作。何等為四。為貪因緣。不應虗妄。為瞋恚癡恐怖因緣。不應虗妄。是四不應法。汝能離不。
貪。恚。怖。癡。四法種子。惟阿羅漢。乃能斷盡。然一受戒。即須折伏令斷。不應以此因緣。而作虗妄事也。
七。問離五遊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遊。屠兒。淫女。酒肆。國王。旃陀羅舍。如是五處汝能離不。
旃陀羅。此翻屠者。或翻嚴幟。謂惡業自嚴。行時搖鈴持竹。為幖幟故。即今打狗。及劊子手之類。是也。問。屠兒。淫女。酒肆。旃陀羅舍。不遊可矣。國王處亦不應遊。豈優婆塞。并不許出仕耶。答。菩薩優婆塞戒。既從二十僧中秉受。理應清淨自居。樂道忘勢。何得更遊國王。類彼趨炎附勢者耶。古來儒者。亦有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如子思孟子段干薛柳之屬。不一而足。既受菩薩優婆塞戒。自應如是矣。
八。問離五不應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事所不應作。一者。不賣生命。二者。不賣刀劍。三者。不賣毒藥。四者。不沽酒。五者不壓酒。如是五事。汝能離不。
賣生命。則傷慈悲。賣刀劍。毒藥。則近殺業。沽酒。則招呼引召。亂性迷魂。西域壓油。亦多損害蟲命。故均名惡律儀也。此方壓油。不令先出蟲者。無罪。
九。問離三不作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三事。所不應為。一者不作羅網。二者不作藍染。三者不作釀皮。如是三事。汝能離不。
西土藍染。亦多殺蟲。名惡律儀。此土不然。亦應無罪也。釀皮者。以硝製皮。然後可用。既傷慈悲。又復臭穢。故不應作。
十。問離二事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二事。所不應為。一者。摴蒲圍碁六博。二者。種種歌儛伎樂。如是二事。汝能離不。
此等皆屬無記散亂邪業。妨廢正道。故不應為。
十一。問離四人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種人不應親近。一者碁博。二者飲酒。三者欺誑。四者沽酒。如是四人。汝能離不。
十二。問離放逸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應作。何等放逸。寒時。熱時。饑時。渴時。多食飽時。清旦暮時。懅時(懅。音渠。懼。怯也。又心急也。亦音據。慚懼也)。作時。初欲作時。失時。得時。怖時。喜時。賊難穀貴時。病苦少壯年衰老時。富時。貧時。為命財時。如是時中。不修善法(是名放逸)。汝能離不。
十三。問能作世事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十四。問離四寄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財物不應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處。三者惡人。四者大力。如是四處。不應寄付。汝能離不。
十五。問離四惡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惡人。常應離之。一者樂說他過。二者樂說邪見。三者口輭心惡。四者少作多說。是四惡人。汝能離不。
問。菩薩應勸化一切惡人。皆令修善。今誡遠離四種惡人。寧不違失菩提心耶。答。久修大士。力堪化人。初心菩薩。應先自護。若不遠離惡友。必至受其熏染。既遠離已。令菩提心修習增長。不患不能化度此輩也。
十六。時僧兩滿
若言能者。應令是人。滿六月日。親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復應至心。觀其身四威儀。若知是人能如教作。過六月已。和合眾僧滿二十人。作白羯磨。
白者。秉白也。羯磨。此翻為業。亦翻所作。亦翻辦事。亦翻作法。謂白眾作法。為其成辦受戒事業也。
問。外道求出家。但制四月共住。沙彌受具戒。止須三師七證。今此善人。欲受優婆塞戒。何故必令滿六月日。觀四威儀。能如教作。方於二十僧中。作白授戒。豈出家尚易。此反難耶。又設有他緣。不滿六月。無二十僧。亦可受否。答。此一種菩薩優婆塞。乃是居士中尊。與比邱內外夾輔。共興佛法者。故授法獨加慎重。他緣既無開聽。恐難輕許。止可授通途五戒。并梵網地持等戒耳(梵網。即流通心地品。地持。即菩薩戒本經)。
十七。正白羯磨
大德僧聽。是某甲。今於僧中。乞受優婆塞戒。滿六月中。淨四威儀。至心受持。淨莊嚴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聽者。僧皆默然。不聽者說。
此正作白羯磨文也。由僧默然。即是共許彼人作優婆塞。從此便得為優婆塞。故云成辦事業也。
十八。勸持受歸
僧若聽者。智者復應作如是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僧已和合。聽汝持作優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有成就如是戒者。當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終當墮三惡道中。善男子。優婆塞戒。不可思議。何以故。受是戒已。雖受五欲。而能不障須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為不可思議。汝能憐愍諸眾生故。受是戒不。若言能受。爾時智者。次應為說三歸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受三歸已。名優婆塞。
問。雖受五欲。不障聖果。與惡邪見中。所謂婬不障道何異。答。佛為出家人制斷婬欲。彼乃妄云婬不障道。故名惡邪見也。今佛為在家人。但制邪婬。不制非時食。殘宿食等。然苟依戒行持。遵修念處。便得證於初二三果。故云雖受五欲。而能不障初果等也。然彼設證阿那含果。則正婬亦必永斷。豈婬不障道之邪說哉。問。優婆塞何故不證第四阿羅漢果。答。由尚居家。未斷殘宿食故。不成應供德故。問。沙彌亦無殘宿食戒。何故得證四果。答。沙彌雖未受殘宿戒。而住僧伽藍內。即可斷殘宿食。故亦得證四果。證四果已。無漏戒與律儀戒共發。即得名比邱也。問。斷邪。已受三歸。尋常五戒。亦受三歸。今既滿六月後。二十僧中作白羯磨。何須又受三歸。答。三歸是一切戒之本源。故一切戒並由三歸而得。但由期心各別。故令所發無作。亦各不同。今正依此三歸。得名菩薩優婆塞也。
十九。問定所持
爾時智者。復應語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如來正覺說優婆塞。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無分。或有多分。或有滿分。若優婆塞受三歸已。不受五戒。是名優婆塞。(但三歸菩薩優婆塞也)若受三歸。受持一戒。是名一分(一分戒菩薩優婆塞)。受三歸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少分戒菩薩優婆塞也。更有受三戒者。名半分菩薩優婆塞。前標半分。今不重出。但淨身三。故僅名半也)若受三歸。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無分(受一戒而破。亦名無分。受三戒四戒五戒。而破一戒。亦名無分。此略不說。可以例知)。若受三歸。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歸。受持五戒。是名滿分。汝今欲作一分優婆塞。作滿分耶。若隨意說。爾時智者。當隨意授。
問。菩薩優婆塞戒。云何得有一分乃至滿分不同。既有一分乃至滿分不同。云何授已。復說六重二十八輕戒法。答。此義今當辨。佛之正法。重在責實。不重虗名。以其雖是在家。能發無上大菩提心。滿六月中。淨四威儀。悅可僧意。故於二十僧中。作白羯磨。受三歸依。爾時即名為菩薩優婆塞。縱令不受五戒。亦必於此六重二十八輕。應學應持。但五種淨戒。位粗實細。似易實難。故教令諦審思維。甯可少受多持。不可多受少持。不受則已。受則必持。持則必當充類至義之盡。極其精細。方得名為一分優婆塞等。當知始從不受五戒優婆塞。一分優婆塞。乃至滿分優婆塞。總當學持六重二十八輕戒法。縱使六重二十八輕。悉皆無犯。僅稱滿分。乃至一分。以一分戒。求其微細無缺。亦甚不易故也。故一一戒。並攝六重二十八輕。一一戒。並能克證初二三果。乃至遠階無上菩提。惟佛方能圓滿不殺不盜不婬不妄不飲功德。惟佛方名究竟一切。究竟二分。乃至究竟滿分戒耳。縱令此生未即證果。而但三歸。定生人道。一分戒。定生四王天。二分戒。定生忉利天。三分戒。定生夜摩天。四分戒。定生兜率天。滿分戒。定生化樂他化等天。若以此但三歸。及一分戒等。迴向淨土。定生極樂世界。隨功力之淺深。分蓮華之九品。約因辨果。分毫不濫。不啻如鏡寫形也。願受持者。圖此實益。勿掛虗名。
二十。正授六重
既授戒已。復作是言。優婆塞者。有六重法。
謂從但三歸優婆塞。乃至滿分。皆有此六重法也。
二十一。分列輕戒
第一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雖為身命。舉重以況輕也。為身命尚不應殺。況餘事耶。乃至蟻子。舉輕以況重也。蟻子至微。尚不應為身命殺。況他物乎。若准五戒相經。則殺人犯不可悔。即失優婆塞戒。殺非人犯中可悔。殺畜生犯下可悔。不名失戒。悔則犯戒罪滅。性罪不滅。不悔則雖犯小罪。亦墮三塗。細玩今文。似殺蟻子。亦即失戒。應更分別。若但受三歸。或受盜等一分二分戒者。宜依五戒相經。結判輕重。若正受此一分殺戒。或兼餘分。或受滿分者。則依此經結判也。暖法者。內凡四善根之初位。從四念處觀。發得相似智慧。得善有漏五陰。伏見思惑。如鑽火先覺煖相。故名暖位。依於淨戒。而修念處。由四正勤。修如意足。方得暖法。乃至世第一法。而階無漏。若破淨戒。一切念處慧等。悉不成就。如樹無根。不發芽莖。如屋無基。不立堂構也。所受無作戒品清淨道器。今已毀壞。故名破戒。譬如死屍。無復香氣。故名為臭。墮在下賤種姓。故名為旃陀羅。遠清淨道。故名為垢。難得解脫。故名為結 問。倘能無覆藏心。誠懇發露。通懺悔否。若通懺悔。法式云何。答。本經無懺悔法。設欲懺悔。須依梵網。或依方等。及觀虗空藏。占察經等。諸大乘法。隨用一法。畢志行持。心極殷重。事極懇到。乃克有濟。殊非可草率也。下五例知。
第二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不受此一分戒者。五錢為不可悔。四錢以下為中可悔。一錢為下可悔。受此一分戒者。一錢亦不可悔。餘如上文例知。
第三不虗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虗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此戒受與不受。其罪是均。或不受者。為身命故。萬不得已。而偶虗說。猶為中可悔也。
第四不邪婬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婬。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此戒受與不受。罪亦是均。或不受者。為身命故。惡女以死相逼。而強從之。猶為中可悔也。
第五不說四眾過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罪過。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口宣人過。如吐蛆蟲。已是惡口兩舌之業。況宣如來四眾弟子過罪。豈非惡口之最重者。不論實與不實。但令陷沒治罰心說。必皆失戒。若獎勸心。及僧差說過。並名非犯。若有瞋心。亦犯輕垢也。
第六不酤酒(上分重戒竟)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問。酤酒一事。資生之業。不貪不飲。何故反重。若貪飲酒。斷智慧種。為愚癡人。何故反輕。答。飲酒但自迷惑。酤酒迷惑一切。是故罪重。資生自有正業。所謂商估。如法求利。不應作此惡律儀也。無論但三歸依。一分滿分。犯此皆失菩薩優婆塞戒。
二十二。結重起輕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善男子。優婆塞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熏無不徧。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姓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發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毀。
此結歎受持功德也。瓔珞莊嚴。對破戒而言之。破戒則無慚愧。如裸露故。妙香徧熏。對臭言之。遮不善法。乃至上族種姓。對旃陀羅言之。旃陀羅名惡律儀。罪業之藏。下賤種姓。今受戒。則任運止惡行善。出生無上菩提妙寶。堪紹諸佛種姓也。大寂靜處。對垢言之。是甘露味。對結言之。生善法地。總歎戒為平地也。又瓔珞莊嚴。是樂德。香遮不善。是淨德。上族寂靜。是我德。甘露不死。是常德。初發菩提受戒之時。便得如是四德無作戒體。念念受持。則念念具足四德利益△(上說六重戒竟下說二十八輕)。
二十三。分列輕戒
第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下二十八種失意之罪。亦名違無作罪。亦名不淨有作。倘一犯之。即應懺悔。若不懺悔。皆能墮落三塗。不論但三歸菩薩優婆塞。一分乃至滿分。無不爾也。世人雖不歸依三寶為優婆塞。亦須供養父母師長。若不供養。亦必有罪。況為菩薩優婆塞耶。言失意者。謂失菩提正意念。亦失世間善意念也。言不起者。改過自新。名之為起。起則不致墮落。不起則當墮落也。言不淨有作者。善惡皆論無作有作。今是有作惡。故名不淨有作也。未受戒前。未得無作戒體。則善名有作。已受戒後。已得無作戒體。雖犯失意之罪。僅名有作不淨。以例未受惡戒。未發無作惡律儀時。則惡名有作。已受惡戒。已發無作。雖或有時遇生不殺。遇物不盜等。僅名有作善也。夫初受戒時。即發無作妙戒。所有功德。念念無量。故於二十八種失意之罪。雖或偶犯。但違無作。名為有作。如人偶病。服藥則痊。惟不服藥。則能致重。或復致死。倘不受戒。縱發菩提。如中陰未曾受身。依何行菩提道。紹佛種姓也哉。
第二。耽樂飲酒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隨落。不淨有作。
滿分菩薩。一滴入口。亦失意罪。四分以下。耽樂方成失意罪也。以酒為藥。以酒塗瘡。並名非犯。
第三。惡心不能瞻視病苦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惡心。故得罪。有慈心而力不逮者。非犯。
第四。有乞者不與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丐(音蓋乞取也行請也)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所乞非宜。或自實缺乏此物。無以應之。非犯。
第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邱。比邱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或有重病。或在說法眾中。或坐禪入定。非犯。
第六。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有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見他毀戒。應生大悲。又應自省。何可生憍慢耶。
第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不敬好時。則善法衰損。故有罪也。重病非犯。
第八。不往聽法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或自修勝業。或有重病。或彼顛倒說法。不往非犯。
第九。受僧用物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云四方僧物。亦翻別房施)臥具。牀坐。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落墮。不淨有作。
未入僧數。故不應受也。或於寺中暫用。非犯。
第十。飲有蟲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疑則應諦視。應用漉囊。或諦視無蟲。方可飲用。
十一。險難獨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冒難遊行。非明哲保身之道也。或先無險難。至中道時。忽有險難。非犯。或有伴同行。伴忽命過。非犯。或為佛法。或為父母師長。不避險阻。非犯。
十二。獨宿尼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防過遠嫌也。設有不得已事。須得好伴同宿。非犯。
十三。為財打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奴婢僮僕。以德化之。恩而有威。何須打罵。縱彼無道。亦應依法折伏。不宜輒自動身發口也。
十四。殘食施僧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乞士資身。雖無揀擇。善信設供。理應精虔。若以殘食。施於四眾。則輕慢良田。自招不如意報也。
十五。畜猫狸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傷害鼠類。違於慈悲。雖不失戒。性罪不輕。
十六。畜牛羊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問。比邱乞食四方。故不可畜奴婢畜生。今優婆塞未離家業。如何不許畜象馬等。又淨施之法。當如何作。答。此菩薩優婆塞。雖尚居家。已作人天標榜。故一切畜生。皆須淨施。淨施之法。經未申明。然以理揆之。應同比邱淨施財寶。雖不畜持。仍得作法受用(謂以象馬等物。皆作委寄親友之心。代彼看養騎用)。
十七。不儲畜三衣鉢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畜僧伽梨衣鉢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僧伽梨。此翻重複衣。亦翻大衣 問。既許儲畜。亦許著用否。若許著用。與比邱何別。或衣制不同。當云何造。或著時有別。復在何時。答。三衣鉢杖。本是出家器具。此經但說儲畜。不說著用。惟方等陀羅尼經。制在家二眾。入壇行道。應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不同割截。入壇時著。則非一切時矣。
十八。田須淨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或求無蟲淨水。或求陸種。不須用水。皆不損生也。
十九。物價令平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却。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非時處欲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雖是自己妻妾。不得非處非時也。除臥室中。名為非處。或於日中。或產前產後。皆名非時。
二十一。偷官稅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據五戒相經。違稅五錢。犯不可悔。此云爾者。或是尋常市中賣物。不同偷度關津。或雖為菩薩優婆塞。未受此一分戒。故稍輕耳。
二十二。犯國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入國問禁。世法尚然。況佛弟子。何得不自慎耶。
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穀果蓏菜茹(音如。茅根也。又乾菜也)。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給孤長者。每為新學比邱。教讀說法。然必先禮比邱足已。然後授法。不以師禮自居。又是僧聽教授。方敢為之。不敢輒自作也。
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邱。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師與眾僧。本應平等。偏好偏多。是陷師於不義也。
二十七。養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養蠶。是殺方便。故結輕。若煑繭害命。則結重矣。
二十八。路遇病不能視囑(上分輕戒竟)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有暇。則應往瞻視。無暇。則應作方便。或付囑已。然後可去。若置之度外。則失慈悲。故得罪也。不犯者。或自有病。或無力。或彼自有力。有瞻病人。
二十四。勸讚善持
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
分陀利。此翻白蓮華。出汙泥而不染。故以為喻也。戒德遠熏。故為微妙上香。能契實相因果。故為清淨蓮華。自利利他。故為真實珍寶。雄猛威力。能勝煩惱。故名丈夫之人。
二十五。結讚甚難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邱(二百五十戒。皆是摩訶衍)。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始從但三歸。乃至滿分戒。各當持此六重二十八輕)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今時欲求如法比邱僧二十人。殆不易得。則此優婆塞戒。殆未可受。姑略釋之。以顯正法。或肯如說行持。亦即分陀利華矣。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箋要(畢)
附優婆塞戒經中前後摘要
發菩提心有五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斷瞋恚心。三者隨師教誨。四者生憐愍心。五者勤修精進。復有五事。一者不見他過。二者雖見他過。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見他善業。不生妬心。五者觀諸眾生。如一子想 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 夫菩提者。有四種子。一者不貪財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憐愍眾生 具足三事。則得名為法財長者。一者心不甘樂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貪著生死之樂。三者常樂供養佛法僧寶。復有三事。一者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無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時。不生憍慢。復有三事。一者多聞無厭。二者能忍諸惡。三者教他修忍。復有三事。一者自省己過。二者善覆他罪。三者樂修慈心。復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攝攝取眾生(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三者口言柔軟不粗 我於往昔。為四事故。捨離身命。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 不清淨說法有五事。一。為利故說。二。為報而說。三。為勝他說。四。為世報說。五。疑說。清淨說法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後為說。二。為增長三寶故說。三。斷自他煩惱故說。四。為分別邪正故說。五。為聽者得最勝故說 菩薩若欲為眾生說法界深義。先當為說世間之法。然後乃說甚深法界。何以故。為易化故。 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是故名為戒波羅蜜 如人重病。要須眾藥和合治之。若少一種。則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具諸惡故。要須眾戒。然後治之。若少一戒。則不能治。
已錄受戒品箋要竟。次當略序五戒威儀經大義。按威儀經。係西土聖賢所集。應入論藏。今亦稱經者。稟佛制故。經內言戒。本應稱律。今云威儀者。前有六重二十八輕。及梵網菩薩戒故。此但專為在家應止持故也。此經前半為菩薩優婆塞放逸戒威儀。後半為離欲戒威儀。要而言之。發菩提心為本。若不發菩提心。縱能嚴持淨戒。止名俗戒。此中云捨菩薩願。即為失戒。故此威儀戒法。當與心地觀經合持。則一切戒法清淨矣。開首偈。讚佛法僧。凡從佛教集述。例多如此。正文開章。用諸大德三字。此即稱呼諸閱讀此經。及受持此戒法者。推本諸佛菩薩。言此戒非自造。亦非一佛一菩薩之教如此。故云我今欲說三世諸佛菩薩。成就利益一切眾生功德戒。此中先說四波羅彞者。以是極重垢罪故。先總說之。明蕅益師云。梵網具明十重。今秪列後四者。凡有三義。一者。殺盜婬妄。名為根本戒法。無論在家出家。欲受菩薩戒者。必已先受五戒十戒具足戒等。何勞更宣。今但申明上宏下化增上律儀而已。二者。根本戒法。七眾設犯。不通懺悔。縱令大乘許其懺悔。須見好相。今此四戒。若輭中品纏犯。止許懺除。上品纏犯。猶容重受。故不可以根本四戒相濫同也。三者。菩薩之行。或順或逆。方便甚多。故殺盜婬妄。容有開遮。惟此四戒。於一一方所。一一趣中。悉不得犯。故獨明之。下四十戒輕重開遮。經文自明。不須注釋。又威儀經。康熈癸丑年。潞河居士雷湛雨。有註釋七卷行世。惜其文字。訛舛甚多。有誤後學。須依藏本為正。不可不悉也。
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出龍藏言字函)
劉宋罽賓三藏法師 求那跋摩 譯
古杭 源洪沙門 儀潤 標目
歸讚三寶分第一(此經西土聖賢所集。故先皈讚三寶。以求加被)
佛者眾聖尊 神通應自在 隨類處身形 音聲亦復爾 見聞獲安隱 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歸命 願普如世尊 甚深菩薩戒 功德難思議 受者獲安隱 福慧日夜生 諸佛常護念 萬行漸滿盈 六度四等意 普度諸羣盲 手足初莫犯 節言順所行 常樂在定意 是名真比邱 質直離諂曲 常與賢聖俱 愛眾猶養己 是名真菩薩
戒四棄法分第二(梵語波羅彞。此土翻棄。謂犯此四事。當棄佛法外也)
諸大德。一心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欲說三世諸佛菩薩。成就利益一切眾生功德戒。如是住菩薩戒者。有四波羅彞法。何等為四。若菩薩為利養故。自讚毀他。是名菩薩波羅彞。若菩薩。多饒財物。貧苦之人。來從乞索。菩薩慳貪。無有慈心。乃至不施一錢之物。有求法者。乃至不為說於一偈。是名菩薩波羅彞。若菩薩。瞋於前人。惡言罵辱。加以手打。及以杖石。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菩薩猶瞋。憤結不解。是名菩薩波羅彞。若菩薩。自謗菩薩法藏。若見人謗。善可其言。既自不信。反助他言。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菩薩波羅彞。如是菩薩四波羅彞。菩薩於中。不應犯一。何況具犯。若有犯者。不名菩薩。現身不能莊嚴菩提。又復不能令心寂靜。是似菩薩。非實菩薩。犯有三種。有輭中上。若輭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數數樂犯。心無慙恥。不自悔責。是名上犯。菩薩雖犯於上四事。不即永失。如比邱犯四。即為永棄。菩薩不爾。何以故。比邱犯四。更無受路。菩薩雖犯。脫可更受。是故不同。略有二事。失菩薩戒。一。捨菩提願。二。增上惡心。除是二事。若捨此身。戒終不失。從是以後。生生之處。常有此戒。若不憶念。更遇善友而更受者。不名新得。如是菩薩戒者。應當識知犯不犯事。輕重之相。輭中上異。
輕重開遮分第三(內有四十)
一。供養三寶
如是住菩薩戒者。日應供養諸佛。若墖若像。次供養法。若行法人。及菩薩藏大乘經典。供養眾僧。及十方土。住於大地諸菩薩等。於日夜中。供養三寶。隨其力能。乃至一念一禮。一四句誦。信心供養。勿令有廢。若不恭敬。慢惰心者。犯重垢罪。若忘誤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有淨心。逮菩薩地。如須陀洹。得不壞淨心。常能供養三寶不絕。是名不犯。
二。除貪知足
菩薩不知厭足。貪著利養。不制心者。犯重垢罪。不犯者。雖貪利養。常生悔心。我當精進。斷除是意。極自制御。貪心猶起。若取小利。助斷大貪。是名不犯。
三。恭敬尊長
菩薩見上座尊長。耆年宿德。同師同學。生憍慢心。及瞋惡心。不起承迎禮拜避坐。設有言語餘談不聽。若有所問。不如實答者。犯重垢罪。若無慢瞋恚癡之意。直以懶惰。無記。散心。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時睡眠。若聽法說法。若先共他人語。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四。隨請受施
菩薩檀越來請。若於自舍。若僧寺內。給施所須。菩薩憍慢。瞋恚輕賤。不往受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往。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遠。若道險難。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失受請。若為脩善。若聽未聞。若知請主欲相惱故。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五。取物轉施
菩薩從他人邊。得金銀琉璃。種種襍寶。所須之物。及地中伏藏。無主財物。皆應取之。念當轉施。若惡心瞋故不取者。犯重垢罪。若作是心。我不與人而作因緣。若懶惰心。犯輕垢罪。不犯者。若是狂心。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知受已。必生愛著。若知施已生悔。若知施主。施故發狂。若慮施主。施已窮苦。若知施物。三寶所有。若知施物。劫盜所得。若知受已。多得苦惱。所謂王難賊盜死亡繫閉。惡聲流布。擯令出境界。是名不犯。
六。隨宜說法
菩薩他來求法。以瞋惡心。憎嫉他故。不與說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與說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外道求法。慮還譏刺。若病若狂。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知前人不解其義。若前人不敬。不如法事。若前人鈍根。不解深法。恐生邪見。若知聞已。破失本心。壞滅正法。若知聞已。必向非器宣說其事。是名不犯。
七。悲心教誡
菩薩見惡眾生。犯戒毀禁。作眾罪行。菩薩自知能化為善。若惡心瞋心。捨不教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薩不於身口意淨持戒人邊。起於悲心。若見惡人犯戒毀禁。作眾罪行。極生悲心。是故有犯。不犯者。若狂。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八。權受利人
菩薩如佛所制波羅提木叉。及結毗尼。欲使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此聲聞戒。及菩薩戒。等無有異。何以故。聲聞之人。順常自為。猶欲學令不信者信。信者增。何況菩薩所修學常為眾生。豈不能爾。是故名同不犯。如佛所制。聲聞之人應少欲。作少因緣事。菩薩不爾。何以故。順求自利。不為他人。是聲聞好。菩薩若爾。則不名菩薩。為他人故。所可受衣。乃至百千。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盡力所求。如衣鉢亦如是。為他人故。及應乞縷。教織師織。畜憍奢耶衣。受取金銀。乃至百千。如是之事。與聲聞異。若菩薩本為眾生。而瞋惡心。少作。少因緣事。放捨眾生。獨居其所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少欲少事。居其所者。犯輕垢罪。
九。戒息五事
菩薩有五非法。一諂。二華。三相。四以利求利。五邪命。有此五事。以不為媿。不制不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覺是非法。常欲制之。是名不犯。
十。威儀自重
菩薩戲笑散亂。高聲唱說。作非威儀。令他人笑。為眾所輕者。犯重垢罪。若是宿習。忘誤作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覺是非法。常欲制之。若外人瞋恚。欲調伏故。若人苦惱。為令懌故。若欲攝取戲笑故。若二人共諍。為和合故。是名不犯。
十一。語須決定
菩薩如是見。如是語。菩薩不應樂於涅槃。不應背涅槃。不應畏煩惱。不應滅煩惱。何以故。菩薩三阿僧祗往來生死故。如是語者。犯重垢罪。何以故。如菩薩樂於涅槃。畏於煩惱。比於聲聞。千萬倍不可為喻。何以故。聲聞之人。順自為己。菩薩常為一切眾生故。菩薩雖處有漏。於滅煩惱而得自在。過於羅漢處無漏者上。
十二。自護身口
若菩薩起身口業。應自防護。莫使他人慢墮罪。若故不自護。使他墮罪者。犯重垢罪。若不作意自護。放散所作。生他罪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外道。若隨出家。如法所作。若值多瞋惡人。是名不犯。
十三。隨權行杖
菩薩見前眾生。須加杖痛。然後有利。自護不治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利少苦多。是名不犯。
十四。戒報讐
菩薩以罵報罵。以瞋報瞋。以打報打。以牽挽者。犯重垢罪。
十五。鬥即懺悔
菩薩與他共鬥。及共相嫌。惡心瞋心。若憍慢心。不如法悔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一不求悔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彼外道要作非法。若彼喜鬥。怨更增上。若知彼人終不受悔。若向彼悔。起彼重慢。是名不犯。
十六。允受彼悔
菩薩共他嫌恨。他如法求悔。菩薩惡心不受。為惱他者。犯重垢罪。若無瞋心不受他悔。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惡非法。是名不犯。
十七。修忍不瞋
菩薩瞋他受者。瞋事不休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常制之。瞋心猶起。是名不犯。
十八。權畜徒眾
菩薩受畜徒眾。但為給事。及與衣食。是名不犯。
十九。勤護齋戒
菩薩起懶惰意。樂於非時食。貪著睡眠。若倚若臥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犯。無巧便。若道路行極。若常制之。是名不犯。
二十。不說世樂
菩薩以染著心。談說世樂事者。犯重垢罪。若忘誤說。犯輕垢罪。不犯者。若有人問。正心少說。若談異聞。若談論法事。是名不犯。
二十一。為法謙求
菩薩樂欲坐禪。知他有法。以瞋慢心。不能下意從他求受法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求受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無巧便。若知彼人不順法教。若自有巧便多聞。攝其心者。是名不犯。
二十二。勤觀對治
菩薩起欲界欲。不觀對治。疾除滅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勤欲滅。欲心猶起。是名不犯。如欲。餘葢亦爾。
二十三。不著禪定
若菩薩貪味於禪。著功德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欲捨著。著心猶起。是名不犯。
二十四。不輕二乘
菩薩如是見。如是語。菩薩不應聽受誦學聲聞法藏。菩薩之人。用學是為。作是語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薩於外道經書。尚應當學。何況佛語。不犯者為欲調伏聲聞入大乘故。是名不犯。
二十五。不學二乘
菩薩法藏。一向捨置。貪學讀誦聲聞經者。犯輕垢罪。
二十六。不習外典
菩薩有佛經藏。不能勤學。乃更勤學外道俗典。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極根利。一聞能持。同佛語者。取用助化。以彼妙辭。助明佛法。於佛法。於佛經義。意不傾動。是名不犯。菩薩欲學外道經典。應如上學。若於中受。樂生著心。不如服苦藥者。犯重垢罪。
二十七。不謗深義
菩薩若聞菩薩法藏。甚深秘密第一實義。不思議事。純是諸佛菩薩境界。於此義中。生誣謗心。言此義無益。非佛所說。不能佑利一切眾生。作是謗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思惟定義。若方便說。菩薩聞於甚深義時。若不生信。以不諂心。為生信故。應作是念。我不應爾。我如盲者。無有慧眼。佛口所說。我云何謗。如是菩薩自責由癡。是佛境界。非我所及。若能如是。是為正行。若意不解。不生誹謗。是名不犯。
二十八。不毀他人
菩薩為飲食故。以瞋惡心。自讚毀他。犯重垢罪。不犯者。若為伏外道。若伏憍慢。增長佛法。若為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是名不犯。
二十九。隨宜聽法
菩薩有說法家。若說毗尼處。大法會處。瞋嫉慢心。不往聽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往聽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不聞。又無人喚。若病。若無巧便。若知彼說法。不順義理。若知說者於己有難。若知彼說更無異聞。若得總持。自多聞。若勤修善根。是名不犯。
三十。任倩共作
菩薩有人來倩。我有事緣。當為營辦。所謂共去共還。營佐眾事。有所營了。守護財物。和合鬥訟。經辦飲食。修福德業。若一二事。不為作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為。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無巧便。若自有事。若彼能辦。若不相倩。若無益事。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無他倩。若報他作。勤修善根。若自闇鈍。恐失業次。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三十一。慈心瞻病
若菩薩。見病眾生。以惡心瞋心。不贍養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養。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有病。若無巧便。若倩他看。若彼病者。自有眷屬。若知病者。能自經給。若久病。若人猶能起止。若欲勤修增上善根。若極自闇鈍。恐失黨次。若失看病。如病。餘貧窮苦惱。亦復如是。是名不犯。
三十二。隨宜教示
菩薩。見前眾生。應有利宜。無有方便而能發起。菩薩惡心瞋心。不教示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教。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無方便。若使他教。若彼自有善知識。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示彼方便。更瞋反戾。無有敬愛心。強得自用。是名不犯。
三十三。念報施恩
菩薩。眾生給施所須。應念其恩。若惡心瞋心。不念恩報恩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報。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無力。若無巧便。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欲念報。施主不受。是名不犯。
三十四。慰喻亡失
菩薩。見人親里死亡。若亡失財物。種種憂苦。若惡心瞋心。不往慰喻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如前倩菩薩中說。
三十五。索物須與
菩薩。有人從索飲食所須。不與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自無物。若索不淨物。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王所制。若護僧限。是名不犯。
三十六。誨給弟子
菩薩。弟子應隨時教誨。若弟子有乏。應從篤信人邊勸索供給。若惡心瞋心。不教誨。不供給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教供給。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護僧限。若病。若無巧便。若倩人教。若弟子福德能致供養。若弟子本是外道。無好善心。是名不犯。
三十七。慈心護他
菩薩。以瞋心惡心。不護他意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不護他意。犯輕垢罪。不犯者。若非法事。若病。若有僧限。護多人意。若外道。若為調伏滅惡增善。是名不犯。
三十八。讚揚他善
菩薩。見他德行。不能稱讚。以惡心瞋心隱藏他善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不稱他善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不樂讚歎。若病。若無巧便。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護僧限。若知聞讚更生驕慢。若彼無實德。若言似善。實無善義。若為外道。若讚時未到。是名不犯。
三十九。如法治眾
菩薩。為多人頭首。見諸眷屬。不如法事。應呵應擯。若瞋心惡心。捨不呵治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不教呵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惡性健瞋。不受教呵。若待時教呵。若畏破僧。若知彼質直。宿習少羞。喜數犯悔。是名不犯。
四十。隨機應現
菩薩。有神通變化。應為眾生。隨時變現。或方便恐怖。令生信心。若畏信施。不現變化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人深著惡法邪見。若是外道。若罵賢聖。若著邪見。若狂苦痛。是名不犯。
持戒獲益分第四
菩薩戒聚成就。具足無量妙果。以是戒聚因緣力故。具足尸波羅蜜。受者雖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得具足五事功德。一者。常為諸佛菩薩所護念。二者。受常淨樂。三者。臨終無悔。四者。捨身得生諸佛世界。五者。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受持菩薩戒者。不自為身。唯為利他。及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戒。悉是過去未來現在。恒河沙等諸佛菩薩之所成就。乃至十方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菩薩弘慈。普恩及六道眾生。三塗八難苦惱。十方無不蒙益。
功德不可計 福慧如虗空 略說其要竟 歡喜禮奉行 普發菩提心 福慧命得成 慈悲男女長 喜捨次第生 一切成佛道 永盡無有餘 十方同其願 巍巍無極尊
無師自受分第五
欲為菩薩優婆塞。放逸五戒威儀者。若無師從受處。爾時受者若無師。應向佛像前。自誓受菩薩優婆塞威儀。應如是作禮。偏袒右肩。胡跪合掌。應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住大地諸菩薩等。今於諸佛前。欲受一切戒。學一切菩薩戒。優婆塞五戒威儀。攝一切善法菩薩戒。為利眾生戒。是戒。過去諸菩薩已學。未來諸菩薩當學。現在諸菩薩今學。我亦如是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竟。其餘諸事。應如前廣說。
具五遠離分第六
離欲優婆塞。具行五戒。遠離身四惡。一者殺。二者盜。三者婬。四者飲酒。遠離口五惡。一者妄語。二者惡口。三者兩舌。四者無義語。五者綺語。遠離五邪命。一者賣肉。二者沽酒。三者賣毒。四者賣眾生。五者賣兵仗。遠離嚴飾五事。一者香。二者華。三者瓔珞。四者香油塗身。五者香薰衣。遠離放逸五事。一者歌。二者舞。三者作樂。四者嚴飾樂器。五者不往觀聽。此五戒。隨力所堪。若能終身具持五為上。若不能。隨持多少年月日夜。乃至須臾。亦得暫持。不但如持全。念佛臨涅槃。敕四大聲聞。及六應真。吾滅度後。如是真法之中。若出家二眾。淨持禁戒。及在學二眾。隨力多少。心次近持上戒者。若造房舍牀蓐。衣服飲食。一切順道資生之具。施四方僧。及諸賢聖。汝等盡應受請。若不受者得罪。以此觀之。賢聖不遠。感至則應。若作功德。先當竭力受持上戒。然後至心請四方僧。及諸賢聖。若不能終身。至一日一夕者善。若不能者。設供之時便受。罷便止。此諸賢聖。皆來受請。
如法懺悔分第七
若有所犯。即如法悔。此一切菩薩。犯當突吉羅罪。當向大小乘人。能解說。能受悔者。如法懺悔。若菩薩以增上煩惱。犯波羅彞處法者。失律儀戒。應當更受。若中煩惱。犯波羅彞處法者。當向三人。若過三人。長跪合掌。作突吉羅懺悔。所犯罪多。作是說言。大德。憶念我某甲。捨菩薩毗尼。如所稱事。犯突吉羅罪。餘如比邱突吉羅罪懺悔法說。若下煩惱。犯波羅彞處法。及餘所犯。向一人懺。
此下有禮三寶。並發心立願。禮四方佛儀則。及受繩牀法。受錫杖法。結座移行受食等法。以係戒外餘文。未錄。閱藏自悉。
附辯五則
一辯稟戒
按諸律部。戒分七眾。名位各別。在家出家。倫次不同。其出家五眾。俱可作在家稟戒之師。其義有二。一。謂發心定期。恐大僧難遇。有失利益。若有比邱。當從求受。若無比邱。即於比邱尼前求受。若二部大僧俱無。即於式叉摩那尼受。若式叉亦無。即於沙彌前受。若上四眾無者。即於沙彌尼前受。此則約應期開受。二。謂雖有比邱。而不持戒。可從持戒比邱尼所受。或雖有比邱尼。儻持戒亦未潔。乃至從持戒沙彌尼所受。此則開聽從人。若有比邱。而復持戒。別從餘眾乞受戒者。此則不開。須依大僧所受為正。五戒如此。八關齋戒亦然。乃至菩薩大戒。在出家五眾菩薩受。例此可推。又菩薩戒有二種。一梵網。二本部。當隨宜受一。
二辯稱禮
夫佛門之有七眾。如儒職之有九品。雖同一臣屬。而尊卑不失其次。此乃住世大禮。不可紊亂也。邇來緇素。名位不別。冒認法屬。或曾歸依起名。或曾稟受戒品。謬與出家同派。遂以師兄弟稱。至在下者。呼之為師姪輩。詎止僧俗違制。抑且反索禮敬。甚至罵辱等事。按地藏十輪經云。於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諸弟子所。不生恭敬。惱亂呵罵。或加楚撻。或閉牢獄。乃至斷命。此於三世諸佛。犯諸大罪。斷滅善根。乃至決定當生無間城獄。究斯源委。皆由為師者。多存情愛。苟就利養以違法。致居家者。不聆嚴訓。憍矜富貴以慢僧。嗚呼。魔風日作。法道陵夷。冀諸緇素。欽遵佛制。恪理僧倫。
三辯衣制
按律所制。在家男女。稟受優婆塞。優婆夷戒者準成實論。聽蓄一禮懺衣。名曰鉢吒(梵語鉢吒。唐言縵條。縵謂無文。即一幅[疊*毛]也)唯異俗服。染作壞色。不同僧衣割截縫成以表田相。縵條而言禮懺衣者。但令禮敬三寶。旋繞殿塔。讀誦經典。熏修懺法。一一許著。善業一畢。應隨即去之。若家庭飲食。市里遊行。一切時中。皆不許著。邇來居家受戒者。多形是俗侶。濫著田衣。出入城市。往來伽藍。壞僧伽之表相。違法王之制儀。如斯披著。豈罪受者。謬行仍歸師家。若遵梵網明條。在家二眾菩薩。全無三衣鉢杖之說。若依優婆塞戒經。但云儲畜僧伽黎衣鉢錫杖。亦無言其披者(殆預備施僧耳。施已即更造新儲畜)。冀諸仁者。見家在善信。欲受戒者。先當將此衣制。而為諄誨。仰遵佛敕。光樹正法。
四辯懺誦
按律中。在家二眾受戒。或有毀犯者。逢月十四。二十九初夜。當往僧中懺悔。黑白半月(每月三十名黑月。十五日名白月)。正布薩日(梵語布薩。此翻說戒)。應誦戒經。其小乘在自舍。誦五戒相經。及戒消災經。其大乘在家二眾。所受戒相有殊。一是梵網十重四十八輕。此則僧俗菩薩。七眾同受。一是優婆塞戒經。六重二十八輕。唯攝居家。不收出家。此世尊應機制止。施法由人。若受十重四十八輕者。半月布薩。當詣有菩薩僧界聽誦。儻近處無有僧坊。本宅佛堂。許自誦之。若受六重二十八輕者。唯在自舍佛像前跪誦。縱是近有僧坊。不得聽誦。以戒相不同故。兩經戒相。已具本集。茲不錄。
五辯謬稱
按大小二乘。經律論藏。在家受戒。唯優婆塞優婆夷二眾。未見童女(即未嫁閨女)受戒。即得稱式叉摩那者。今時傳戒。譌誤頗多。至於式叉摩那一種。尤為譌誤之甚。茲不可以不辯。梵語式叉摩那。此云學戒女。是出家沙彌尼。受此戒。可學大比邱尼戒也。按佛世。諸尼輒度人。出家受具戒。以不知戒相。故造作非法。佛言。應與二歲學戒羯磨(二歲。即兩年也)。令先習學已。然後受具。一切大尼戒。皆應學之。除自手取食。授食與他。故諸經律論懺中。出家五眾次第。式叉尼居沙彌之上。以其具學大尼戒故。所謂比邱。比邱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是也。至眾集會時。佛以儀式不便。雖大尼亦列沙彌之後。式叉尼列大尼後。故僧祇律云。在比邱尼下。沙彌尼上坐。自有明中葉。封閉戒壇。尸羅軌則。幾不可聞。不唯學戒之法久廢。而式叉名義。亦罔聞知。至謂未剃髮閨女。求受五戒者。為式叉摩那。以訛傳訛。至今不改。按大智度論。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比邱尼因此。制有二年學戒。受六法。然後受具足戒。文據此。則婦亦可作式叉摩那。不專指童女言矣。又論云。式叉摩那有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十歲。得受六法。文此則指童女言。夫家十歲。解者謂或因母亡。或母家貧苦。不能護養。即將小女。歸於夫家。已養十年。情竇漸開。又在夫家。難無欲事。又十八童女。雖未嫁而年已長。故須預防也。然不必論是女是婦。其為已出家者。則決定無疑。至其位收在沙彌之上。比邱尼之下者。以其出家志求具足。不過因妨嫌之意。暫遲二年。以為學戒之地。不比沙彌等。尚無具足志也。又此式叉尼。不同優婆夷所受戒相。故另有式叉尼學戒法等。茲不具述。據律所制。式叉摩那。的係出家尼。非在家閨女戒也。按華嚴經。善財童子。詣安住王都大城。欲參不動優婆夷。不知處所。無量人眾。咸告之言。不動優婆夷。身是童女。在其家內。父母守護云云。據此。可見童女。亦稱優婆夷。更一明證矣。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二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三
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
姚秦 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譯
陳隋 天台國清 智者大師 疏
明 古杭雲棲沙門 袾宏 發隱
明 孝豐靈峯沙門 智旭 合注
清 優婆塞真益 陳熙願 節要
清 瓶窯真寂後學 儀潤 重刊
天台智者大師說曰。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直道而歸。生源可盡。
雲棲蓮池大師發隱。生源可盡者。夫塵劫受生。源源不竭。良繇謬行邪道。迷背忘歸故耳。今從此戒。止惡行善。是繇於正直之道。而息妄歸真也。豈不能枯愛河之流注。乾苦海之汪洋。而了證無生耶。
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懷。豈不精持戒品。內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眾庶。委質虔恭。
委身為質。一心向服。
斯乃趨極果之勝因。結道場之妙業。
繇戒成佛。故曰極果勝因。運善意也。仗戒降魔。故曰道場妙業。却惡意也。
經稱梵網者。欲明諸佛教法不同。猶如梵王網目。品言心地者。菩薩律儀。徧防三業。心意識。體一異名。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也。
體一名異者。初惟一真凝寂之體。繇集起有心之名。繇籌量有意之名。繇了別有識之名。究其根源。無二體也。
菩薩。譯云大道心成眾生。以其運心廣普。因立斯號。從初發心。終至等覺。皆名菩薩也。法號即是戒義。梵音尸羅。大論云。秦言性善。亦云清涼。以其能止破戒熱惱。從能得名。亦云波羅提木叉。譯云保解脫。
保持三業。離諸縛也。
亦云淨命。
清淨自活。
亦言成就威儀。
威嚴可畏。儀軌可則。
未來生處。離三惡道。淨土受形。防非止惡。亦言戒是約義。
約束而不放縱。
訓義。
訓教規誡。
復言勒義禁義。
如馬受勒。又如奉王禁敕。靡敢違犯。
並是隨義立名。今言戒者。有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律是遮止。儀是形儀。能止形上諸惡。定是靜攝。入定之時。自然調善。防止諸惡。道是能通。發真以後。自無毀犯。初果耕地。蟲離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勝用。力能發戒。道定與律儀並起。故稱為共。
定共者。心寂則諸惡不行。道共者。心明則羣妄自息。但修道定。戒即圓成。故曰與律儀並起。
若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儀。通止三業。今從身口相顯。皆名律儀也。
戒兼三業。今律儀似偏屬身口者。從相顯也。
攝善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諸善。滿菩提願也。
戒以止惡為義。而曰攝善者。即止惡處。眾善奉行。故曰律儀上起菩提心也。
攝生者。菩薩利益眾生。有十一事。
一眾生饒益事。悉與同事。二看病。三說法。四報恩。五救苦難。開解憂惱。六給貧。七以德畜眾。八安慰眾生。九稱有德。十折伏過惡令改。十一神通示現過惡。令人畏避也。
律儀能令心住。攝善自成佛法。攝生成就眾生。此三。攝大士諸戒盡也。大論戒品。列十種戒。一。不缺。
缺者。已全廢壞。屬根本。
二。不破。
破者。損而未壞。屬僧殘。
三。不穿。
穿者。漏而未損。屬波夜提。
四。不雜。
身心俱攝。名曰不雜。則三失皆免矣。
五。隨道。隨順諦理。能破見惑。六。無著。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此兩約真諦持戒也。七。智所讚。八。自在。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中間。而得自在。此約俗諦持戒也。九。隨定。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界像。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
滅定示現。即真而俗。起動常淨。即俗而真。任運者。猶言自然也。
十具足。前來諸戒律儀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用中道慧。徧入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
如是之戒。攝一切戒又復入一切戒。
疏。大梵天王因陀羅網。千重文綵。不相障閡。諸佛教門。亦復如是。莊嚴梵身。無所障閡。從譬立名。總喻一部所證。參差不同。如梵王網也。品名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內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總萬事。能生勝果。為大士所依。義言如地也。
發隱。因陀羅者。此云天帝。又云天赤珠。言大梵天王赤珠羅網。紅光互射。寶色交輝。文彩千重。不相障閡也。引此以明十方世界。安立無量。亦復如是。十方諸佛教門。施設無量。亦復如是。十方諸菩薩依教修證。參差無量。亦復如是。莊嚴梵身者。諸佛本源清淨心體。名曰梵身。列之為無量世界。開之為無量教門。化導之為無量修證。所以莊嚴此身。猶梵王之以珠網為華飾也。心地者。亦喻。言人身百骸並集。必有主宰之心。菩薩眾德交修。必有要妙之用。要用者。即本源心體戒也。萬事因之總統。猶地之承載一切也。勝果因之發生。猶地之長養一切也。經名梵網。品名心地者。以此。
靈峯蕅益大師合注。自性本淨名梵。塵界含攝名網。
【科】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恒河沙不可說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
疏。盧舍那。翻為淨滿。以諸患都盡。故稱為淨。眾德悉圓。名為滿也。
發隱。諸患盡。則無妄不消。止惡果也。眾德圓。則無美不集。行善果也此大眾者。指千華上佛也。如毛頭許。以少況多。極言法門之廣大也。
是過去一切佛已說。未來佛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佛轉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
發隱。萬聖傳無異辭。千賢受無二法。亦是自己已試之成法。明當遵而可信也。轉者。傳佛語而及眾生。開心地道者。本來心地。平直虗通。無始妄情。壅塞滯礙。制之以戒。則壅去礙除。蕩然平直。廓爾虗通矣。此一經之要旨。問。攝心為戒。云何名開。答。小乘之戒。僅收攝而自守。大乘之戒。兼開通而利生。故攝之義狹。開之義廣也。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法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及一切眾生。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發隱。蓮華臺藏者。華藏世界也。光告者。如華嚴雲臺等皆說法也。千百億者。西域億有四種。十萬百萬千萬萬萬。今千百億。謂千華上百億。取千萬為億。稱大千之數也。轉為連下句。言兼為諸佛眾生也。約華嚴。舍那即是釋迦。分勝劣故非一。融本迹故非異。今乃逐機隨緣。在化度門。理應開耳。
合注。放光普告者。顯心地法門。若本若迹。若因若果。無不以智為前導也。故上卷釋迦放光發起。菩薩放光集眾。今則舍那放光囑授。後復釋迦放光誦戒。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華。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說心地法門品竟。各各從此蓮華臺藏世界而沒。沒已。入體性虗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出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復從座起。至燄天中。說十行。復從座起。至第四天。說十迴向。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復至二禪中。說十忍。復至三禪中。說十願。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發隱。千佛化為千百億。千百億復化無量。表心地戒法。出生無窮盡也。體性三昧者。體性繇來本空。華光任運自現如太虗遼闊。雲霞日月。飛走草木。萬類紛紜。起滅隱顯。並行不悖。故佛於此定或入或出。隨心自在也。釋迦千百億身。皆先於舍那前受戒。乃於十處說法。後仍結歸心地。表萬法至心而極。其餘千百億等者。一百億世界佛。如是覆述說法。推而例之。千百億皆然也。賢劫品見大本。後倣此。問華嚴言釋迦以境本定身。現起舍那。此經言舍那說。釋迦受。則先有舍那。後授釋迦。舍那又非釋迦現起者矣。二說差異。云何會通。答。釋迦證清淨法身。及報應身。而法身無形。報身有象故現起舍那。說此戒法。復以應身。流布無盡。是知據迹。則華嚴乃釋迦現起舍那。梵網又舍那授法釋迦。原本則釋迦舍那。雖交相現授而法身則本自常定。未嘗動也。要之佛證三身。非三非一。常一常三。可先可後。誰先誰後。不可思議者也。
合注。舉身放不可思議光者。迹光與本光無異。同是三德秘藏微妙智明也。光皆化無量佛者。此智是諸佛之母。諸佛由此出生也。無量華供養者。華表妙因。妙因從果德起。還用莊嚴果德也。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者。若據下文。東方來入天王宮。說魔受化經云云。應云還至四禪摩醯首羅天王宮。先說魔受化經。方乃下生人間。示現出家。詣菩提樹。今經明菩提樹下。從三昧出。正顯八相成道。始終皆不離此三昧也。又前接至華藏。既稱為還。今復至南洲。亦名還本源世界者。前表理為事本。今表事為理本。故皆得稱還。稱本源也。何謂理為事本。謂本惟圓教一實之理。而眾生迷有深淺。悟有難易。故更設別教通教藏教以開示之。又本惟一行是如來行。而眾生根有利鈍。修有巧拙。故更立五行萬行等以收羅之。又本惟真常法身。而眾生久在輪轉。不能自見。故更現勝應劣應等身以覺悟之。又本惟寂光淨土。而眾生迷背日久證入無繇。故更垂實報方便同居等土以攝受之。是名理為事本也。何謂事為理本。謂只此因緣生法。此法即空即假即中。總不得離此正因緣境。而別談理性。又只此施戒等行。或達其三輪體空。或知其莊嚴無盡。或了其體是法界。總不得廢此六度事行。而高談理觀。又只此丈六常身。名為境本定身。界內利根。即見其坐天衣座。轉無生四諦法輪。界外鈍根即見其相好無量。徧坐道場。界外利根。即見其一一色相。當體無非真實法身。故法華經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何處別有四佛。為四人說四教耶。又只此同居一土。斷見思者。便能橫見方便。破無明者。便能橫見實報。無明盡者。便能橫見寂光。方便一土。猶可云別在界外。實報寂光。則未有隔於此土者。是名事為理本也。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方坐也。金剛千光王座。下去名華光王座。千字即華字之誤。妙光堂。即普光明殿。華嚴七處九會。多云不起本處。此云復從座起。機宜不同。所見各別。復至四禪。乃說此心地法門者。本從四禪中放光發起。接至華藏世界。秉受此法。故今仍於四禪說之。又帝釋宮等。分說此心地法。四禪宮中。合說此心地法。分說表於行布。合說表於圓融。又顯此心地法。雖位位差別總趣極果也。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東方來入天王宮中。說魔受化經已。下生南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疏。梵網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惟第十菩薩心地品。什師誦出上下兩卷。上序菩薩階位。下明菩薩戒法。
發隱。此戒是梵網經多品中之一品。又一品中之下卷。前所說法。徧指諸世界之一佛。今所說法。專指此世界之一佛。故語似重復。而實不濫。東方者。言此界當華藏中東也。下生等者。敘釋迦下生之世界國邑。父母姓氏。出家修道。成佛度生之大略也。閻浮提。此云勝金。河出金沙。樹流金汁。南天下也。四天下中。惟此有三事勝。三事者。一勇猛強記。二勤修梵行。三佛出其土。故佛出南洲也。迦夷羅。此云黃髮。昔有黃色仙人於此修道。大千世界。此為最中。故佛於南洲生迦夷也。摩耶。此云大幻。以大幻術。母諸佛也。白淨。或云淨飯。悉達。具云薩婆悉達。此翻頓吉。太子生時。諸吉祥瑞。皆悉具故。於寂滅等者。明次第周徧。說法教化。一佛與前多佛同也。十住。非十住法。乃所住十處也。八千返者。世尊悲願宏深。度化無盡。追思返此。歷數八千。金剛座者。三世諸佛坐斯成道。無少變壞。即實相心地為此者。為此界眾生。坐道場。成正覺。宏法化也。此是總說一代時教。摩醯宮中。開心地法門。則正說此心地戒也。復從天宮下至菩提樹下。為此眾生說盧舍那初發心所誦戒。即是十重四十八輕也。初發心者。三世諸佛。皆先受菩薩戒為初因也。一戒。猶言此戒。又此戒是最上第一戒也。光明金剛寶戒者。讚此一戒。破黑暗如光明。碎煩惱如金剛。具足法財功德如寶也。如來果海此戒為本源。菩薩因地。亦此戒為本源。佛性種子者。言此戒是佛性德戒。而佛性乃眾生悉具。則此戒亦一切眾生從菩薩因。至如來果之本源也。意識色心而等之以一切。葢言不論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正明眾生皆有佛性也。佛性云戒者。此戒為佛性種子故也。當當云者。葢此戒既佛性種子。故受之者。當永為成佛正因。不墮邪因也。當永住於清淨法身。不為色身諸欲所染也。重言當者。決當獲如是大益也。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專言十重者。舉重以攝輕也出於世界者。世所難值。而今出焉。宜生慶幸。勿空過也。法戒者。此戒既佛性種子。是乃眾生法則之戒。故當頂戴受持。頂戴。尊之至也。受持。執之固也。重說者。戒為道本。不厭頻宣。故諸佛半月自誦。宣公十遍為期。今之重說。未為多也。無盡藏者。此戒含攝無盡。無量戒法。皆具足也。一切眾生戒者。此戒上傳千佛。下被羣生。僧俗同歸。鬼畜得與。非如聲聞戒之局也。本源自性者。此戒是佛菩薩之本源。本源者。即一切眾生同源之自性也。性本清淨。無有污染。此戒乃復其本淨之體。非有加於本性之外也。
合注。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者。指上卷初於四禪中放光徹炤。乃至擎接還歸事也。寂滅道場。即菩提道場。菩提是智。寂滅是理。由坐此處。以菩提智。證寂滅理。故名為菩提道場。佛性種子者。此戒本以正因佛性為種子。起信所謂以知法性無染污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而緣了佛性。又以此戒為種子。涅槃所謂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一切眾生既皆有佛性。佛性徧一切法。則若意若識。若色若心。但凡是情是心。無不入於佛性戒中。此戒的的是常有真因。此戒的的是常住法身妙果。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普被羣機。故此法戒。乃三世一切眾生。皆應頂戴受持者也。思量名意。別指第七。了別名識。別指第六。集起名心。別指第八。當當。猶云的的確確保任行人。到解脫岸。故名波羅提木叉。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帀千華上。復見千釋迦。
疏。我今者。八自在我也。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坐也。
發隱。涅槃云。第一能示一身多身。乃至第八身如虗空。存沒隨宜。如是之我。非情見我相之我。
蓮華臺。世界形相似蓮華。故云蓮華藏。華嚴云。華在下擎。蓮華二義。處穢不污。譬舍那居穢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
華含法界。表戒含萬法。
臺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臺也。
臺以中位為因而成華。表戒以中道為體而成聖。
又以本佛坐於華臺。表戒是眾德之本。千華者。人中華有十餘葉。天華百葉。佛菩薩華千葉。
發隱。葉者。花瓣。
一葉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淨土。又一世界中一佛國土。此猶略說。
華嚴重重無盡世界。如微塵然。乃名廣說。
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
發隱。一華。即一葉。非全華也。上明一葉上一釋迦。今明一葉上復有百億國。則有百億釋迦。舍那為本。千釋迦為迹。千釋迦為本。復生百億為迹。本佛迹佛。不分前後。一時成佛。表體用無二道也。
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千百億釋迦。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
疏。如是二句。明千百億皆以舍那為本。
發隱。雖名本迹。勿生二想。千百億身。即舍那一身耳。千江散影。長空止見孤輪。萬口傳聲。空谷曾無二響。應化無窮。法身不動。亦猶是也。
接者。取有緣之義。能接之人。是千百億釋迦也。
自覺己圓。力能覺他。名能接人。各接者。千百億佛。接千百億塵眾。接取有緣。揀無緣不接也。俱來者。能所俱至。表體用歸一心也。
誦佛戒者。問。何故誦。不道說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秪得稱誦。不得道說。甘露門者。譬服甘露。令人長壽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樂我淨。教能通理。譬之如門。又戒能濟拔。免離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長。大經云。有山從四方來。惟當持戒布施也。
戒能濟拔下。文似濫前。然前云長壽。自永處涅槃之極位言也。如平時服之。得仙道故。後云濟拔自暫離生死之苦果言也。如病患服之。得痊可故。故不相濫。
是時千百億。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
發隱。本道場表本心。菩提樹。表覺體。言以本心覺體。持本戒也。
合注。本師。指舍那也。
十重四十八。
發隱。此一句。攝全部戒法。奉持之要。良在於斯。
戒如日月明。亦如瓔珞珠。
疏。持此戒。能除罪霧。譬之於日。使得清涼。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瓔珞珠。又日能長萬物。戒亦如是。能生長萬善。又如瓔珞能差貧窮。戒亦如是。能差眾生貧。長善法財。又如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持戒在體。無不歸崇。瓔珞在身。莊嚴第一。持戒離醜。如端正也。
發隱。離醜有二。一以身心言。繇此戒故。內無邪念。離心醜也。外無過動。離身醜也。二以因果言。今生持戒。來生當得相好端嚴。離報醜也。
合注。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儀義也。日長善法。月得清涼。珠富法財。攝善義也。日月麗天。無不瞻仰。瓔珞在身。觀者愛敬。攝生義也。
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
疏。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渡生死。要因於戒。
發隱。此勸持也。舍那自誦。我亦隨誦。況諸菩薩乎。
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轉授諸眾生。
疏。三十心菩薩。轉受外凡發大乘心也。
發隱。始聞戒者。皆名新學。三十心者。據別教住行向為內凡。十信為外凡。則此眾生。指信位也。推而言之。先聞戒者。轉授未聞也。
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
疏。此戒簡異外道雞等戒。淨戒為因。木叉為果。
發隱。簡異者。簡別佛法中戒。異於外道中戒也。波羅提木叉。此云保解脫。保衛三業。得解脫也。亦云別解脫。持一事。得一解脫。別別不同故也。因果者。依戒法因。至解脫果也。
合注。戒藏者。一切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無不從此大戒流出。亦無不攝入此大戒中。所謂菩薩毗尼。猶如大海也。
大眾心諦聽。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疏。信是入道初門。我持此戒。得成正覺。汝亦應爾。
發隱。戒已具足者。一念信心。萬惑俱遣。防非止惡。盡在於斯。何待遮難重詢。羯磨三舉。然後為戒乎。佛唱善來。即成沙門。正此意也。
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發隱。有心者。言唯除木石無心則已。六道含靈。皆應受戒。攝者。納義。外聞內納。永持勿失也。佛位至遠。云何受戒即入。葢此戒是千佛相傳心地。佛佛繇此成佛。受佛戒。豈不即入佛位耶。又惡無不除。善無不備。生無不度者。佛也。而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者。三聚戒也。此受戒所以入佛位也。問。位既同佛。何不名佛。而名佛子。答。位雖同佛。功德未圓如儲君決當正位。今在東宮。名王子也。名之王子必紹王位。名之佛子。必紹佛位。豈細故哉。
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發隱。佛自重戒。故敕大眾至心。今誦戒於千載之下。可不如對佛面。如聞佛語乎。恭者外肅。敬者內虔。內外精誠。是名至心。心地戒品。若非至心何繇得入。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
疏。釋迦牟尼。化主大聖釋尊也。樹下得道。因名道樹。
發隱。今初字。聯後文初字為意。初成道果。即最初結戒。急先務也。
無上正覺。即正徧知號。
今曰正覺。正中自具正徧二義。波羅提木叉標菩薩者。簡非聲聞。是大乘菩薩法也。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疏。爾雅云。善事父母為孝。孝即順也。
發隱。戒雖萬行。以孝為宗。師僧者。是己和尚。非泛僧也。經舉三種孝因。疏唯釋一者。父母於人。最為切近。舉一以例餘也。又師僧三寶。亦名父母。法身繇和尚教誨之力而生。即法身父母。慧命繇三寶熏修之力而得。即慧命之父母也。道而曰至。揀非偏淺。蘭盆疏云。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孔子贊孝曰至德要道。又謂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而程子亦以性命孝悌為一事。孝曰至道。其誠然乎。孝名為戒者。結而斷之。直以孝名戒也。法苑云。戒即是孝。謂眾生皆吾父母。不殺不盜。是即為孝。意正同此。然是戒名為孝。未是孝名為戒。今明孝順自具戒義。如孝順父母。則下氣怡聲。言無獷逆。名口戒。定省周旋。事無拂逆。是名身戒。深愛終慕。心無乖逆。是名意戒。順止惡義。恐辱其親。名律儀戒。順行善義。思顯其親。名善法戒。順兼濟義。拾椹回兇。捨肉悟主。錫類不匱。名攝生戒。師僧三寶。亦復如是。以要言之。但能孝順。自然梵行具足。戒之得名。良以此耳。優婆塞戒經云。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者得罪。正言孝是戒也。亦名制止者。言制止亦以孝名也。制為戒法。以止其惡謂之制止。今惟孝順自不造惡。豈非制止。孝經云。孝親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亦止惡意也。上戒字。泛指戒體。下制止。則指所列戒品。如十重四十八輕是也。只一孝字。可概戒義。故下制戒中。十重第一二三四以至第九第十。皆曰孝順心。輕垢第一十三十七二十九三十五四十八。亦皆曰孝順心。至於餘戒。多舉父母為言。則是貫徹乎十重之始終。聯絡乎四十八輕之首尾。一孝立而諸戒盡矣。
合注。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師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三寶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須孝順也。繇此得至無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
疏。瑞者。信也。欲說大事。前須放光。故稱為瑞。光是色像之勝。放勝光明。召有緣眾。同來聽戒。戒是諸善最勝。能滅惡生善。口放者。表釋尊今日宣說大乘菩薩戒法。
發隱。勝事欲興。休徵先現。況此心地戒。道傳千佛。化被羣生。莫大於此者。安得前無瑞應耶。口放有二義。一者。表此戒法金口敷宣。二者。表此戒法。菩薩聽受而成勝果。從佛口生也。
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疏。十六國。名出長阿含。
發隱。合掌身業淨。至心意業淨。耳聽則心專而言寂。口業淨。聽法者當如是矣。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
發隱。此萬世誦戒立法之始也。半月半月者。望日晦日也。月勤二誦。恐遺忘也。又白月黑月。喻善業惡業應自考也。
合注。此日誦戒。名為布薩。正呼為褒灑陀。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淨義。言長養善法。淨除不善也。佛尚自誦。何況餘人。佛既自誦。益知至佛乃廢之說。非盡理矣。
疏。汝等下。凡舉五位人。一。發心。謂共地菩薩。二。十發趣謂初十心。依梵網列名。一捨。二戒。三忍。四進。五定。六慧。七願。八護。九喜。十頂心。三。十長養。謂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捨。五施。六好說。七益。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剛。後十心。一信。二念。三迴向。四達。五圓。六不退。七大乘。八無相。九慧。十不壞心。五十地。謂登地以上。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方便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共地菩薩者。十信發心。與佛共地。一云即三乘共十地也。發趣長養金剛。分初中後。名三十心。初十心。即住位。中十心。即行位。後十心。即向位十地。平等地至入佛界地。即歡喜至法雲十地是也。此三十心十地。與華嚴諸經。名小不同。其實則一。亦誦者。舉況之辭。菩薩尚誦。何況凡小。問。此言共地。與善戒中分十二住為七地。六菩薩地。一菩薩如來共地。同異何如。答。彼要其終。以果言也。謂菩薩修行至此。同如來故。此原其始。以因言也。謂初發心即同如來故。又此經以心地為宗。此三十心。正心地種種法門。十重四十八輕。皆三十心中戒心中出。如制戒中所明。問。十地何不言心。答。三十心是十地之因。至十地。則所發心。成就圓滿。上荷佛法。下載眾生。有地之象。故易心言地。實心外無地也。
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疏。口能出光名緣。必有繇致名因。
發隱。意謂有緣必有因故光。光是所得之果。必有因以致之也。非青黃色心。不墮妄境妄情。凡小之果也。非有無。不墮執斷執常。偏見之果也。非因果。不墮有修有證。權乘之果也。此心地戒。本自超情境。離斷常。絕修證。故其得果如是。問。既曰有因。曰得果。又曰非因果法。何也。答。有二義。一者。非世間因果。二者。非因非果。乃所以為正因正果也。是諸佛等者。諸佛正徧知海汪洋無盡。此心地戒為之本源也。菩薩萬行開敷。成就妙果。此心地戒為之根本也。一切眾生。生生不窮。乃至後當作佛者。亦此心地戒為之根本也。徹聖通凡。咸因此戒。戒因清淨。淨極光通。有自來矣。
合注。此光即表無作戒體。此無作戒。全以性德為其本因。故非無因既是全性所起。即復全體是性。是故非青黃。乃至非因果法。非青黃等色。非分別識心。不墮凡愚妄情妄境果也。非有非無。不墮邪見斷常果也。非因果法。不墮權小有修有證果也。不墮此等諸果。乃是法身妙果。既是法身妙果。亦即成佛真因。故諸佛菩薩大眾佛子。皆以此為本源。
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
發隱。受者。領納不拒。持者。操執不忘。讀誦者。口演其文。善學者。力行其事。舊本善學上無應字。連下文佛子為句。似為穩當。後十重結文中。有善學諸仁者句。與此正合。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邱。比邱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發隱。黃門。內宦之通稱。金剛神者。有大威力。能捍外魔。護佛法。喻如金剛也。變化人。非如來所作化人。應是天龍鬼畜變化而成者也。以要言之。一切種類。皆可作戒器。但須能解法師語耳。受戒者便得清淨。如百川入海。同一鹹味也。
聲聞秉佛剃染。若不揀擇。恐損正法。故重難輕遮。稽防特甚。菩薩專主利生。若不兼容。化度有限。故淫賤鬼畜。容納無餘。
合注。金剛神。亦名執金剛神。亦名金剛力士。持杵隨侍諸佛者。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發隱。非菩薩者。失現在大乘之名。非佛種者。失當來極位之果。相貌者。戒雖無形。而有可持守。亦云相貌。
○第一殺戒
合注。此等皆是後人科文。
發隱。婬者。生死之原。聲聞怖生死。故婬先。殺者。慈悲之敵。大士大悲。普度。故殺先。
疏。婬欲非性罪。殺是性罪。言殺。斷他命故。五陰相續有眾生。而今斷此相續。故云殺也。七眾同犯。聲聞五眾。大同小異。
合注。七眾者。一比邱。二比邱尼。三式叉摩那。四沙彌。五沙彌尼。六優婆塞。七優婆夷。前五是出家。後二是在家。大同小異者。大謂大乘七眾。小謂聲聞七眾。
發隱。五眾者。揀在家二眾。純舉出家也。
同者。同不許殺。異者。略三事。一開遮異。大士見機得殺。聲聞雖見不許。
發隱。如殺一人而救多人。斷色身而全慧命。乃大士之宏規。非聲聞力量所及。故菩薩開聲聞遮。
二色心異。大士制心。聲聞制色。
發隱。制心。則併絕殺心。制色。則僅除殺事。
三輕重異。大士害師犯逆。聲聞非逆。
發隱。師能長養法身。是佛種。子故大士害之犯逆。聲聞無望成佛。故輕。若恃此而故害師。則出於有心。必墮無間。
又大士重。重於聲聞重也。
佛言。若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發隱。受佛大戒即佛所生。行當紹隆佛種。有子之義。毋自輕也。
疏。自殺。謂自害他命。凡三種法。內色。外色。內外色。
合注。內色。謂手足等。外色。謂刀杖木石等。內外色。謂手執刀杖等。令前人命斷。名之為殺。教人殺者。或面教。或遣使或作書等。
方便殺者。殺前方便。所謂束縛繫等。
發隱。繇束縛繫等而後殺也。
合注。或指示道路。令前人捕獲。亦名方便。讚歎殺者。前人本無殺心。讚譽令起。隨喜殺者。前人先有殺心。獎勸令成。
呪殺。謂毗陀羅等。雖假餘緣。亦皆同犯。
發隱。毗陀羅。惡呪名。假餘緣者。雖非全用呪殺。而惡心魘魅呪為之主也。
合注。乃至呪殺者。作起屍呪。及伏弩火坑等種種惡事。具如五戒相經廣明△殺因者。心欲前人命斷。殺緣者。方便助成其事。殺法者。刀劒坑弩毒藥呪術等。殺業者。前人命根不得相續。△乃至一切有命者。下及微細有情。如蜎飛蠕動等。不得故殺者。揀非誤傷。
常住慈悲心。兩解。一云應學常住佛起慈悲。二云心恒應常住慈悲之地。孝順心。秉教不惱他。
發隱。殺事逆天悖理。即是不孝不順。
方便救護。非直爾不惱。乃應涉事救解。
發隱。但能不惱。差可免愆。若不救護。何名大士故不殺仍應救生。不盜仍應布施。後皆例此。合注。恣心者。因貪起殺。不知制止。快意者。因瞋起殺。洩其怨恨。是菩薩者。繇本受戒。故有此名。波羅夷罪者。此云棄罪。犯此戒者。永棄佛海邊外。永失妙因妙果。亦云墮罪。犯此戒者。墮落三途。亦云他勝處法。受菩薩戒。本欲破壞煩惱。摧伏魔軍。今犯此戒。反被煩惱所勝。又被魔軍所勝。亦云是極惡法。亦云是斷頭法。亦云如斷多羅樹心。如針鼻缺。如大石破二分等。
發隱。波羅夷。此云極惡。又云棄。言極惡罪大。永為棄物。僧祗律三義。一退沒義。道果喪失故。二不共住義。法眾不容故。三墮落義。死入地獄故。
合注。此戒具二業成罪。一性業。二遮業。性業者。雖不受佛戒。世間法爾有罪。如輪王十善。亦制殺生。國制殺人。會須償命。遮業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殺業。不受戒人。但得性罪。已受戒者。兼得性遮二罪也。問。同一殺盜婬妄等事。未受戒人。止得一罪。已受戒人。反得二罪。則受戒乃招罪之途。有損無益。答。受佛戒。即入佛位。皆名第一清淨。功德豈可思議。惟其持者功德力大。所以破者罪業倍深。功德力大。必宜秉受。罪業倍深。必宜莫犯也。【科】此戒備四緣成重。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有殺心四前人命斷。一是眾生者。略為三品。上品謂諸佛聖人。父母師僧。佛不受害。但令惡心出其身血。即犯逆罪。害阿羅漢。犯逆。三果以下。但犯重。菩薩取發趣以上。害者犯逆。害外凡位。未入畢定性者。但犯重。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黎。同犯逆罪。中品謂一切人天。害皆犯重。下品謂四趣眾生。修羅鬼神畜生等。此有兩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殺嚴故。一云但輕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有命者。舉輕況重耳。二眾生想者。有當。有疑。有僻。共成六句。謂實是眾生。實眾生想。實非眾生。非眾生想二句為當。實是眾生。心中疑為是眾生耶。非眾生耶。實非眾生。心中疑為是眾生耶。非眾生耶。二句為疑。實是眾生。心中決謂非眾生想。實非眾生。心中決謂是眾生想。二句為僻。若眾生眾生想。眾生疑。殺者犯重。若眾生非眾生想。如見蛇誤以為繩。見蟲誤以為土。雖斫之捻之。本無殺心。無犯戒罪。若非眾生作眾生想及疑。如見繩誤以為蛇。見土誤以為蟲。斫之捻之。雖無所害。具有殺心。犯輕垢罪。若非眾生非眾生想。此全無罪。又聖人聖人想。父母父母想。師僧師僧想。人天人天想等。各有六句。結判逆與非逆。若重若輕。可以例知。三殺心者。謂惱害前境。願其命斷。正是業主。殺心復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弩。漫為燒斫。隨有死者。皆悉犯重。都無死者。犯方便罪。隔心者。本為此人作殺方便。誤傷彼人。於彼人都無殺心。故不結罪。仍於此人邊結方便罪。四前人命斷者。色心連持相續不斷。名為命根。今使不得相續。故成殺業。
發隱。或問沙門專慈悲之業。王臣主生殺之權。有罪不誅。何以為國。答。準見機得殺之例。則有罪而殺。殺何犯焉。況斷死必為流涕。三覆然後行刑。是國政佛心。兩無妨礙也。問。人可見機。物應無論。是以太牢享帝。大烹養賢。云何王臣。制殺畜類。答。人惟犯惡而服上刑。物成何罪而就死地。且神享克誠。不妨[袖-由+龠]祭。孔樂蔬水。豈必肥甘。宴享用牲。葢佛法未入中國之權教耳。執為常法可乎。即如梁武帝麵為犧牲。祀先之禮既成。殺生之戒不破。亦曲盡權宜之法。然而準孔子謂象人而葬為無後之義。則梁武之行。君子猶不滿焉。何也。以其象牲以祀。彼生固無傷。而吾心則已薄也。奈何用真牲而不恤也。吾知拘墟之見。必執人畜貴賤之說以相難。而有生同原之理。則彼不知。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之言。則彼不信。吾其如之何哉。有志者。亦自淑其身而可矣問。牛羊犬豕。可弗殺矣。豺狼當道。虎豹食人。則將如之何。答。猛獸懷德而渡河。鱷魚感誠而遠徙。果能如是。安用殺為。其或不然。捕蝗斬蛟。除害為民。等國常刑。應所不禁。
合注。凡於戒律。須善識開遮。唐譯菩薩戒本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繇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是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繇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解曰。此則大悲增上。純以代苦之心。而行殺業也。深生慚愧明其不自以為功能。以憐愍心。明其實無一念瞋忿。故雖甘受犯戒之罪。而究竟無違犯耳。倘私念未忘。或貪圖功德。駕言於大士宏規。豈能免性遮二業哉。
又須明異熟果報。異熟者。異時而熟。異處而熟異時者。今生造業。或現生受報。或來生受報。或無量生後受報。異性者。造業通於三性。謂善不善。無記。受報惟屬無記之性。異處者。人中造業。六道酬償也。此殺生罪。果報何如。華嚴二地品云。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解曰三塗是正報。人中是餘報也。上殺墮地獄。中殺墮畜生。下殺墮餓鬼。或約前文三品眾中分上中下。或約殺心猛弱分上中下。或雖造上罪。殷勤悔過。轉成中下雖造下罪。護過飾非。不知慚愧。轉成中上。十善業道經云。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解曰。離十惱法。是花報。自在在壽命。是果報也。
○第二盜戒
合注。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疏。七眾同犯。聲聞五眾有同有異。同者皆不應盜。異者有三。一開遮異。如見機得不得等。大士為物。種種運為皆得。聲聞自度。必依規矩。
發隱。非菩薩至公無我。大慈利物。不得見機輒開也。
聲聞人。佛滅後盜佛物輕。菩薩恒重。
發隱。良由聲聞止為一身。菩薩紹隆三寶。應護持所有。增益所無。而反取之。是監守自盜也。豈不倍常人一等。
又本應與他外命反取豈是大士之心也。
發隱。言財物本當捨彼。乃反取耶。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呪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業。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自盜有八種。或灼然劫取。或潛行竊取。或詐術騙取。或勢力強取。或詞訟取。或牴謾取。或受寄托而不還。或應輸稅而不納。是名八種。教人盜者。教人作八種盜若利不入己。不結重罪。是此戒兼制耳。方便盜者。彼物自來。方便藏舉。如攘羊之類。呪盜者。以種種呪術取他物。或遣役鬼神等。
疏。運手取他物離本處。成盜業。業是造作為義。重物。謂五錢也。
按五錢。猶如五個大銅錢。或取五錢。或取值五錢物皆是。
律云。大銅錢。準十六小錢。其中錢有貴賤。取盜處為斷。
發隱。下文三一針一草皆盜疏何云五錢。葢針草判盜。五錢判重也。離處成盜業。未離處猶在盜法也。
合注。乃至等者。舉輕況重。
發隱。問。取劫賊物。云何犯盜。答。若劫是他物。他於我無與。皆不與取也。
佛性者。一切眾生。皆有當果之性。性是不改為義。
合注。即前戒中常住之意。
發隱。當果之性者。當來佛果。性本同然背性習惡。自戕善本。
合注。反更盜人財物。意顯從人邊結重也 此戒亦具性遮二業。以侵他依報。奪他外命。令他憂苦。王法亦治罪故。 五緣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盜心取。四值五錢。五舉離本處。主有三品若佛物。法物。現前僧物。四方僧物。父母師長物。名上品。若人天物。名中品。若鬼神畜生物。名下品。盜上品及中品人物。則重。盜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結輕。或雖重不失戒。二有主想。亦具當疑僻六句。有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重。無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輕。有主無主想。無主無主想。二句無犯。三盜心者。非與想。非己物想。非糞掃想。非暫用想。非親厚想。正是業主。四值五錢者。西國一大錢。值十六小銅錢。若取五錢。若取值五錢物。結重。四錢以下結輕。或雖重不失戒。若二番三番共取五錢物。有意相續者。數滿結重。無相續意者。逐次結輕。若所取物。此處不值五錢。取處值五錢者。結重若此處值過五錢。取處不值五錢。結輕。五舉離本處者。他物置在本處。移動令出本界。或自移。或教他移。或方便移。或呪移。從此時結成盜罪。詳如五戒相經中說。若抵債不還。前人決作失想時。結罪。若受寄不還。亦於前人決作失想時。結罪。若二人共盜取物。離本處。值五錢。雖分時各得減五錢。然各犯重。此生有戒無戒。後生憶不憶等。具於殺戒中辨。不犯者。與想。己物想。糞掃想。暫用想。親厚想。若癡狂。若病壞心○開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迦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愍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物。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解曰。以憐愍心。能生功德。還復。故無犯。倘分毫沾染。是名賊復劫賊矣○果報者。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三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共財者。世間財物。五家所共。謂王。賊。水。火。不肖子孫。惟功德法財。乃不共他有也。十善業道經云。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讚歎。五。不憂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第三婬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而制有多少。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
發隱。邪正俱制名多。但制邪婬名少。
合注。婬者。污穢交遘。鄙陋堪恥。名非梵行。亦名為不淨行。正是生死根本。按婬為生死根本。若欲出離生死。在家亦應竟斷婬欲。不止禁邪婬也。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自婬者。自作污行。教人者。勸他作污染行。如媒嫁等事。自無迷染。但結輕垢。是此戒兼制。不同殺盜一概結重。或有一種別異煩惱。教人於自身行婬。此則結重。婬因者。染污之心。婬緣者。瞻視隨逐等事。婬法者。摩觸稱歎等事。婬業者。二根交接。入如胡麻許。即成婬罪。不論精之出與未出。乃至畜生女等。舉劣結過。非道者。一。非時。或在日中。或月六齋日。年三齋月。或八王日。或自妻娠姙產後等。二。非處。除小便道。或於大便道。及口中。三。非女。或是男子。或黃門二根。四。處女。未曾嫁人。又非己所攝受。五。他婦。屬他所攝。六。自身。令他人於自身。或大便道。或口中。作不淨行。此六。皆不順世間道理。故名非道也。淨法與人。應教人精持梵行。永離生死苦本也 此戒舊云非性惟遮。以男女居室。世法所不禁故。今言正婬可爾。若邪婬事。安得無罪。況出家人。既不娶婦。觸境皆邪。故知亦具性遮二業。若在家菩薩。受八關齋。一日一夜。斷於正婬。可云唯遮業耳。三緣成重。一是道。二婬心。三事遂。一是道者。小便道。大便道。口道。若人女。天女修羅女。鬼神女。畜生女。若人男。天男。修羅男。鬼神男。畜生男。若人黃門。畜生黃門。人二根。畜生二根。乃至一切已死者。但令三道未壞。於中行婬。皆波羅夷。二婬心者。心生喜樂。三事遂者。於三道中。男根得入如胡麻許。據此時結重罪。失戒體。未入而中止。結方便罪。不犯者。為怨家所執。如熱鐵刺身。惟苦無樂。或熟睡不知。或狂亂壞心○出家五眾。全斷婬欲。在家二眾。惟制邪婬。就己妻妾。復制非時非處。又月六齋日。年三齋月等。若受八關戒時。無復邪正。一切俱制。犯者皆結重罪○大小乘略不同。小乘夢中失精不犯。或云但自責心。大乘若夢行婬。寤應生悔。訶責煩惱。倍於聲聞也○開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女色。現無係屬。習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解曰。處在居家。則斷非出家人事。現無係屬。則斷非他所守護。繼心來求。則斷非自起染心。方便安處。則斷是以禮攝受。故無犯而有功也。出家菩薩。護聖教誡。豈容稍藉口哉○果報者。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解曰。邪婬亦三品分別。母女姊妹六親行婬。名上品。餘一切邪婬。名中品。己妻非時非處等。為下品。又約心猛弱論三品。又約悔不悔論三品。致感三塗也。十善業道經云。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讚法。一。諸根調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歎。四。妻莫能侵。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
○第四妄語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同俱制。與聲聞同異。大略同前。妄是不實之名。欺凡罔聖。迴惑人心。所以得罪。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虗而不實。欺凡罔聖。迴惑人法。名為妄語。此有四別。一。妄言。謂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之類。又如實有言無。實無言有。乃至法說非法。非法說法等。但令違心而語。皆名妄言。二。綺語。謂一切華靡淫辭。無義無利。及一切世間王論賊論飲食論等。三。兩舌。謂向此說彼。向彼說此。互相離間。令成乖諍。四。惡口。謂麤重罵詈。忿怒呪詛。令他不堪。此戒正制大妄語罪。餘一切妄言綺語。是此戒兼制。若兩舌惡口。重者。自屬說過毀他。輕者自屬十三十九戒制也○自妄語者。自言我得十地。辟支。四果。四向。四禪。四空。成不淨觀。成安般念。六通。八解。天來龍來。修羅鬼神悉來問答。或言已斷結使。或言永離三塗。如是等虗而不實。圖致名利。名大妄語。教人妄語者。教人為我傳揚美德。以致名利。同重。若教人自言是聖。名利自屬彼人。但結輕垢。此戒兼制。方便妄語者。作種種顯異方便。或借鬼神仙乩。或用呪術。令人得夢境等○乃至等者。舉輕況重。兼制小妄言也。身心妄語者。身業表相。亦名妄語。如問其得果。點首示相。問清淨不。默然不答等。繇欺妄心。表示身相。令前人領解。口雖不言。亦名妄語也○正語者。如實而語。正見者。為生死。為菩提。為眾生。不為名利。邪語邪見。反此可知。邪業者。依於邪語邪見。必成邪命惡業也。
疏。此戒備五緣成重。一。是眾生。
合注。上中下三品如前說。上品境中。向父母師僧妄語。犯重。向諸聖人妄語。此人不惑。又能以神力遮餘人令不聞。但結方便罪。若聖人中未證他心智者。向說仍重。向中品境天人等。同重。正是迴惑之境。或諸天有他心通。不受其惑。亦止結方便罪。向下品境。或云同重。義疏結輕。今言下境既有解語受戒之機。向說亦應犯重。以鼓惑鬼畜。尤堪作名利媒故。或可失戒猶許重受。或可結不失戒重耳。
二。眾生想。有當。有疑。有僻。
發隱。假令有羅漢於此。當者。作是想言。當是羅漢。對之妄語。其罪則輕。疑者作是想言。是羅漢耶。非羅漢耶。對之妄語。其罪稍重。僻者。作是想言。實非羅漢。對之妄語。其罪更重。有凡夫於此。或作想言。當是凡夫。其罪則重。是凡夫耶。非凡夫耶。其罪稍輕。實非凡夫。其罪更輕。
合注。當疑僻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如前可例。
三。欺誑心。是業主。
合注。謂希圖名利。非增上慢。亦非戲笑假說。正是業主。此仍分通心隔心。若通欲一切人聞。隨有聞者結重。若本惟欲此人聞。此人不聞。而彼人聞。於彼無欺誑心。總不結罪。還於此人結方便罪。若增上慢。亦犯輕垢。戒本經云。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是染汙犯也。
發隱。增上慢者。非明知己不是聖。故言是聖。以誑眾生。特繇小有所得。生增上想。將謂是聖。不自覺知。故止輕垢。
四。說重具。謂身證眼見。若說得四果十地八禪神通。若言見天龍鬼神。悉是重具。
合注。雖四禪四空。凡外亦能修證。而是世間勝法。故亦同重。不淨安般二觀。乃佛法二甘露門。今言成就。即是有證有得。天龍等來。正是彰其聖德。斷結使。離三塗。皆屬果證中事。故皆犯重。若言成就總別相念。煖頂等法。乾慧性地。別十信。圓五品。既是凡夫法。似不結重。或雖重亦不失戒。若言旋風土鬼。來至我所。若言持戒清淨。善通三藏。能習禪思等。虗而不實。皆犯輕垢。
五。前人領解。若對面不解。且結方便。後追思前言忽解者。則壞輕結重。
發隱。語出而人不解。則未成語禍。故領解成重。
合注。或自說。或教人說。或作書說。但令彼人領知信服。據此時結重。若人問汝得果得道否。若點首自肯者。結重。默然不言非者結輕。其餘小妄言等。隨一一語。結一一輕垢。隨多人領解。結多多輕垢。不犯者。狂亂。病壞心。及戲笑說。誤說。獨說○此亦性遮二業。開遮者。戒本云。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等。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作妄語。自無染心。惟為饒益諸有情故。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大般涅槃經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說言。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如不見。是故應當勤修方便。斷壞煩惱。作是說者。當知不犯四重。若有說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當知是人。犯波羅夷 果報者。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解曰。大妄語亦分三品。對父母師僧人天為上品。對鬼畜等為中品。對佛菩薩聖人為下品。以不受惑故也。又欺誑心。強弱分三品。又悔不悔分三品。以此牽墮三塗。小妄語及綺語。則對上境為上品。罪在欺侮故。對中境為中品。對下境為下品。又亦約心約悔論三品。牽三塗也。十善業道經云。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讚法。一。口常清淨。優鉢羅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誠證。人天敬重。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虗妄。若能迴向菩提。後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淨戒品云。斷妄語者。不復造作惡業。何以故。以他問時。如實答故。若在閒靜不起妄念。何以故。若人問我。汝閒居時。生妄念否。若言無者。是虗妄語。若言有者。羞愧他人。以是因緣。能令妄心漸漸微薄○若究極理解違如實理。有所言說。皆名妄語。凡夫說有。違於本空。外道說無。違於緣起。二乘說真違俗。菩薩說俗違中。別教說中。雙違二諦。惟圓人了達法界。如理而說。名不妄語。亦名非無義語。
○第五酤酒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小同異者。同不應酤。菩薩以利物故重。聲聞止不應作。犯七聚。貨賣但犯第三篇。酤即貨貿之名。酒是無明之藥。令人惛迷。大士之體。與人智慧。以無明藥飲人。非菩薩行。大論明酒有三十五失。所以制此為菩薩十重中攝也。
發隱。智論三十五失。始於現生虗乏。終於來世愚癡。又四分明三十六失。始於不孝父母。不敬三寶。終於落水失火。凍死熱亡。故知酒者。大則喪失慧命。小復傷殘色身。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疏。酤者求利。教人者。令人為我賣酒。亦同重。教人自酤。罪輕。
發隱。教人自賣。則利歸人。
因緣者。備五也。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希利貨貿。四真酒。五授與前人。
合注。眾生三品如上說。上品者。賣與無醉亂人則輕。賣與有醉亂人則重。中品人天。正是所制。犯重。下品。舊云結輕。以亂道義弱故。今云酤與受戒鬼畜等。亦重。
發隱。問。人天因醉而亂。則誠然。云何上品亦有亂者。答。此有二義。一則師僧父母。未必是聖。二則小聖亦有亂者。如降龍羅漢之類。
合注。眾生想者。有醉亂。醉亂煩。疑。犯重。餘四句輕。又中品。中品想。疑。二句則重。中品下品想。及下品三句。皆輕。又下品。有戒。有戒想。疑二句則重。餘四句輕。希利貨賣。正是業主。出家菩薩。一切販賣求利都制。在家菩薩。止許如法求財。不許作此惡律儀也。真酒者。飲之醉人。犯重。飲不醉人。無罪。
發隱。一切酒者。謂酒有多種。俱不得酤。大莊嚴論云。佛說身口意。三業之惡行。惟酒為根本惡行。根本正起罪因緣也。明達者。簡是別非。無所昏蔽。曰明。趣是背非。無所滯礙。曰達。問。飲酒犯輕。酤酒未必飲。云何犯重。答。繇酤乃有飲。飲之害有限。酤之禍無窮。故重也。
合注。此惟遮業。以王法所不禁故。然是惡律儀。雖不受戒人。作此業者。亦招苦報。故特為大士設此厲禁○徧觀律論。唯遮不開○果報者。過酒器與人。飲酒。尚云五百世無手。況復酤酒。
○第六說四眾過戒
疏。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大士掩惡揚善。為心故。罪重。
發隱。大士慈物為心。但有所說。皆傷慈。
上者。第二篇。中者。第三篇。下者。第七聚。聲聞法如此。
發隱。聲聞分罪輕重。
眾。謂同法四。眾。
合注。說者。向未受菩薩戒人。說大乘七眾罪過。向未受具戒人。說比邱比邱尼罪過也。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邱比邱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出家在家菩薩。即通指大乘七眾。比邱比邱尼。即別指小乘二眾。以住持僧寶。關係法門。故亦同重。罪過因等。應云說因說緣說法說業。因者。說罪之心。緣者。欲說時莊嚴方便。法者。輕重罪相。業者。了了出口。前人領解。二乘名惡人者。執一定之規繩。疑大人之作略。不知大乘妙用。故斥之為惡人。佛法中罪過者。揀非外道罪過。亦持非犯邊罪已失戒人罪過也。
發隱。既云同法。若遇有過。應當三諫殷勤。密令悔改。內全僧體。外護俗聞。而乃恣口發揚。豈大士之心耶。
合注。此亦性遮二業。六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說罪心。四所說過。五所向人。六前人領解。眾生者。上中二境。有菩薩戒。有比邱比邱尼戒者重。無戒者輕。下境。舊云有戒無戒皆輕。今云有菩薩戒者宜重。但未必失戒耳。若前人實犯重罪已失戒者。說但犯輕。或雖犯重而未失戒。或雖失戒如法重受。說皆犯重。眾生想者。有戒無戒六句。二重。四輕。說罪心者有兩。一陷沒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治罰心。欲令前人被繫縛等。此二心正是業主。不論是實是虗。皆犯重。若獎勸心說。及僧差說罪。皆不犯。所說過者。或說罪事。或說罪名。各有當疑僻六句。罪事者。殺盜婬妄飲酒食肉等事。罪名者。大則七逆十重輕垢。小則五篇七聚等名。若重名重事。作重想重疑而說。犯重。作輕想說。犯輕。若輕名輕事。作輕想輕疑而說。犯輕。作重想說。犯重。所向人者。上中二境。無菩薩戒。為說菩薩七眾罪過。犯重。無比邱比邱尼戒。為說二眾罪過。犯重。若向有大乘戒有具戒者。如法說實舉過。令其懺悔。不犯。若所說不實。自屬謗毀戒也。下境。不論有戒無戒。向說皆輕。損毀不深故。前人領解者。口業事遂。據此時結罪。隨語語結。隨人人結。若未解時。止結方便○小乘說第一篇。犯第二。說第二篇。犯第三。說第三篇以下。悉犯第七聚。大士宜掩惡揚善。故說重同重。說輕同輕○開遮者。惟除僧差。及獎勸因緣。餘悉不開○果報者。若所說是實。即上品兩舌。亦兼惡口。若所說不實。復是妄語。其報具列華嚴二地品中。
發隱。問。菩薩說外道之過。不令惑眾。犯重否歟。答。經言佛法中。則揀非佛法矣。此之說過。正大士摧邪顯正之大權也。焉得犯。問。菩薩說惡比邱之過。不令眾效其所為。犯重否歟。答。疏開獎勸被差。則惟除惡心私心耳。此之說過。正大士勸善懲惡之大機也。焉得犯。問。菩薩而作言官。說百寮之過。不令天下受其害。犯重否歟。答。經舉四眾。則揀非四眾矣。此之說過。正大士忠君報國之大義也。焉得犯。
○第七自讚毀他戒
疏。自讚者。稱己功德。毀他者。譏他過惡。備二事。故重。
發隱。明單者不犯重。
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菩薩利安為本。故讚毀罪重聲聞不兼物。毀他犯第三篇。自讚犯第七聚。
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顯己德而彰人短。使名利歸於自身。故犯重也。若但以貪心自讚。但以瞋心毀他。各各結染污犯。戒本經中。別有此條。今經亦此戒兼制也。教人者。或教人讚我毀他。則重。或教彼自讚毀人。則輕。因者。貪名利之心。緣者。作諸方便。法者。陳其善惡。業者。前人領解 此亦性遮二業。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讚毀心。四。說讚毀具。五。前人領解。眾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輕。眾生想者。上中。上中想。疑。二重。餘四句輕。或下境作上中想。亦重也。讚毀心者。欲彰彼短。使名利悉歸於己。非為折伏。非為利益也。說讚毀具者。一。種性或尊或卑。二。行業或貴或賤。三。伎術工巧或上或下。四。過犯或有或無。五。結使或輕或重。六。形相或好或醜。七。善法或具或不具。前人領解者。口業事遂。隨語語結重 開遮者。戒本經云。若輕毀外道。稱揚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調伏。捨離不善。修習善法。又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 果報者。自讚若實。即如婬女為一錢故。而現戲笑。若復不實。自得大妄語報。毀他若實。名為惡口。不實。復兼妄語。所有果報。悉如華嚴二地品說。
發隱。菩薩善戒經云。若菩薩為人所讚。言是十住。若阿羅漢等。默然受者。得罪。據此。則受人讚亦不可。何況自讚。而兼毀他耶。
○第八慳惜加毀戒
疏。求財請法。慳悋不與。復加毀辱。頓乖化道。故得罪。七眾同犯。大小大全共。菩薩不揀親疎。求者皆施。不與加辱皆犯。以本誓兼物。故聲聞惟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與財不制。尼家二歲內不與財法。犯第三篇。二歲外不與。犯第七聚。
發隱。二歲內。出家未及二年也。初始出家。未能自立。財法之與宜急。已經二歲。稍能自立。與或可緩。聲聞不與財不制。尼雙制者。以女乞財法。兩俱不易故。
加毀隨事各結。不合為重。
發隱。慳毀二事。不相合成重。言各結罪。不同讚毀例也。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惡心者。慳悋鄙惜。瞋心者。不喜其人。明非見機折伏也 此亦性遮二業。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慳毀心。四。示慳毀相。五。前人領納。眾生者。上中二境。及下境有戒者。悉重。餘輕。眾生想六句。三重。三輕。如上說。慳毀心者。謂惡瞋悋惜財法。欲以打罵拒絕。是犯。若彼不宜聞法得財。宜見訶辱。皆不犯。示慳毀相者。或隱避不與財法。或言都無。或手杖驅斥。或惡言加罵。或自作。或使人打罵。皆重。前人領納者。知我悋惜之相。受我打罵之辱。隨事隨語結重。若彼遣使求財請法。對使人慳惜。遙作訶罵。既非對面。損惱稍輕。皆不結重。或雖重不失戒也。不犯者。戒本經云。若自無。若求非法物。若不益彼物。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彼犯王法。護王意故。若護僧制。此明不與財非犯也。又云。若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所修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順。威儀不整。若彼鈍根。聞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聞已增長邪見。或毀呰退沒。若彼聞向惡人說。此明不與法非犯也。又菩薩善戒經云。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語慰喻。令彼求者不生恨心。又菩薩攝受徒眾。即應以二事將護。所謂法及衣食。亦應此戒兼制○開遮者。戒本經云。觀眾生應以苦切之言。方便利益。恐其憂惱而不為者。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觀彼現在少所利益。多起憂惱○果報者。慳毀之罪。亦在三塗。又慳財餘報。生生貧窮。慳法餘報。世世愚鈍。發隱。身貧乞財。心貧乞法。隨其所須而給與之。故云一切。優婆塞戒經云。見乞者。多少隨宜給與。空遣還者。得罪。按此在家菩薩尚然。況出家菩薩。學大悲者耶。問。自理未明。無法誨彼。奈何。答此制有而不施。如其無法。自應實對。不可妄說誤人。反取深咎。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疏。不受悔謝。乖接他之道。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同。菩薩本接取眾生。瞋隔犯重。聲聞自利。犯第七聚。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因者。忿恨隔絕之心。緣者。瞋隔方便。法者。示相發口。業者。前人領解。知彼不受。身口加逼之苦。隨身口業多少結重。非眾生者。變化幻人等。彼雖無情。作有情想。而行瞋辱。亦犯輕也。
此亦性遮二業。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瞋隔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解。眾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輕。或有戒者亦重。但不失戒也。眾生想六句。如上。瞋隔心者。心懷忿恨。不欲和解。正是業主。示不受相者。或閉關斷隔。發口不受。不犯者。戒本經云。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彼不如法悔。其心不平。不受其懺。無罪。又云。若不慊恨。性不受懺。是犯非染污起。又云。菩薩侵犯他人。或雖不犯。而令他疑者。即應懺謝。慊恨輕慢。不如法懺謝。是犯染污起。若嬾惰懈怠。犯非染污起。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彼欲令作不淨業。然後受者。不謝無罪。若知彼人性好鬥訟。若悔謝者。增其瞋怒。若知彼和忍。無慊恨心。恐彼慚恥。不謝無罪。解曰。此輕垢罪。亦應此戒兼制也 開遮者。戒本經云。見有眾生應訶責者。應折伏者。應罰黜者。以染污心。不訶責。若訶責不折伏。若折伏不罰黜。是犯染污起。若嬾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可與語。難可教誨。多起慊恨。若觀時。若恐因彼起鬥諍相違。若相言訟。若僧諍。若壞僧。若彼不諂曲。有慚愧心。漸自改悔。又云。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犯非染污起。又唐譯戒本云。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解曰。以饒益心。則非瞋隔心明矣 果報者。瞋恨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 淨戒品云。離瞋恚者。亦四種報。一者。現世六根聰利。儀容可觀。人所親附。二者。心無瞋恚一切惱害打罵訶責。盡皆不起。譬如有人。持迦嚕羅呪。一切諸毒。無能害之。以無恚怒。增長慈心。以慈真言。令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悉皆摧伏。奉慈真言。無所損害。三者。於未來世。以慈心梯。上生梵世。一劫安樂。令諸眾生。斷惡修善。四者。漸次能得無上菩提。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熾然炳著。無量功德。蘊集其身。
○第十謗三寶戒
疏。亦云謗菩薩法。或云邪見邪說戒。謗是乖背之名。凡是解不稱理。言不審實。異解說者。皆名為謗也。
發隱。解不稱理。邪僻之見。不合正理而謬說。言不審實。疑似之事。不考真實而妄說。異說。外聖賢不易之定論。而別為一說。
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大士以化人為任。令邪說亂正。故犯重。聲聞異此。三諫不止。犯第三篇。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因者。邪見之心。緣者。邪說方便。法者。言說著述等事。業者。前人領解 此亦性遮二業。邪見為本。復加口過也。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眾生者。向上中二境謗。則重。向下境。輕。眾生想六句。如前可知。欲說心者。謂邪見推畫。惟此是實。餘皆虗妄。既心存謬解。喜向人說也。邪見雖多。大端有四。一上邪見。二中。三下。四雜。上者。撥無因果。如闡提等。中者謂三寶不及外道。若心中計成。失戒。若心知三寶勝。口說不如。既未翻歸。不失戒體。語語結重。下者棄大取小。計成。失菩薩戒。計若未成。犯輕。屬下文心背大乘戒攝。雜者。或偏執。或雜信。或繫念小乘。或思義僻謬。偏執又二。一執大謗小。是犯染污起。二偏謗一部。亦犯輕垢。雜信者。不背因果。及三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亦有威力。奏章解神。或復勸他。悉犯輕垢。繫念小乘者。知大乘高勝。且欲先取小果。後更修大。此名念退。犯輕垢。亦下文暫違菩提心戒攝。思義僻謬者。如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是智力不及。此應非罪。若輕輒去取。復有知他為是。強欲立異。皆犯輕垢。又有說相似法。如戒本經云。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樂涅槃。應背涅槃。不應怖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何以故。菩薩應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是說者。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聲聞深樂涅槃。畏厭煩惱。百千萬倍不及菩薩。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也 正吐說者。若自說。若教人傳說。若作書著述等。前人領解者。納受邪言。隨語語結罪。披書發解。亦語語結罪○惟遮不開○果報者。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發隱。心外求法。皆名外道。非必極邪也。心捨大乘。皆名惡人。非必巨惡也。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邱比邱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發隱。仁者慈悲孝順。利濟為懷。正善學戒者之稱也。猶世言厚德之士也。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解脫是果。戒是因。因中說果也 持戒如平地。佛果如妙種。菩提心如芽。心地戒虧。雖有佛種。不生芽矣 國王轉輪王者。世間尊貴。亦繇戒得也。心地端嚴。本尊貴故 按彌沙塞羯磨本云。犯波羅夷。名壞根本。析石斷命。豈更生全。大乘懺中。雖云除滅。然於宗法。永無僧用。此既本禁。不類餘愆。特須謹尅。碎身堅護。但凡情易起。對境容虧。若無一念覆藏。律中許其改悔。止可清其犯業。僧法豈得預哉 已學則既奉持。云何復勸。良由心地無盡。菩薩學心地法門亦無盡。佛自半月誦。況菩薩耶。
合注。不得現生發菩提心者。直指此生為語。亦失國王位等者。現在既失其義。未來必并失其名也。問。犯前四戒。則一切戒體俱失。犯後六戒。止是失菩薩法。何云亦失比邱比邱尼位。答。此是一往乘勢之語。又或如從高處墜。法爾至底。理無中止。所以身子六心中退。仍向五道輪迴。亦其驗也。
疏。八萬威儀品當廣明。懸指大本後分。八萬威儀品當說。
發隱。大本。即百二十之本也。
○四十八輕戒
佛告諸菩薩。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戒今當說。
發隱。不但曰十波羅夷。而曰木叉者。犯之則極惡。依之則解脫也。
○第一不敬師友戒
疏。傲不可長。妨於進善。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合注。惟遮不開。或方便令調伏。亦得名開。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發隱。大戒本通道俗。而文中獨舉王官。何也。出家以師友為父兄。理自應敬。不待言故。又僧尼無位。傲慢難生。王官有勢。憍倨易起故。意普而辭偏也 師生我法身。有父道焉。當孝順故。友助吾進修。有兄道焉。當恭敬故。又師友不可逆。不可慢。俱當孝敬故 賣身等。要其誠敬之極而言。為法忘軀。志當如是。非必然也。
合注。上座有三。一生年上座。戒臘在先。二。福德上座。眾所推敬。三。法性上座。證入聖位。和尚。此翻親教師。或翻力生。繇此人力。生我無漏妙戒身故。阿闍利。此翻軌範師。謂教授威儀。示我軌式。即下文所稱教誡法師也。大德者。總歎具大功德。同學者。宗同一師。同見者。心同一解。同行者。身同一業。憍者亢己。慢者忽人。癡者不知賢聖。瞋者心懷忿恚。以自賣身等者。舉重況輕。謂尚應如此供養。況迎拜之儀。而不為耶 此四十八輕戒。准十重法。亦應有若因若緣若法若業等。但以眾輕垢。成與未成。同稱惡作。故不復委明耳 此亦性遮二業。四緣成重。一。師友。謂上座及同行等。二。師友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不敬心。若憍慢瞋恨。不起迎拜等。是染污犯。若嬾惰懈怠或無記心。或忘誤。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重病。若亂心。若睡眠不知。若聽法。若說法。若在說法眾中。護說者心。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護僧制。若護多人意。四。應迎不迎應供不供等。事成隨事結罪 唯遮不開。或方便令調伏。亦得名開 果報者。師友知識是得道大因緣。是全梵行。不敬則永失法利。魔所攝持。敬則常遇善緣。成就佛法。
○第二飲酒戒
疏。酒開放逸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惟咽咽輕垢。
發隱。咽咽者。一咽一輕垢也。
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合注。故飲者。明非不知誤飲。一切眾生。指異類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酒。謂飲之醉人。二。酒想六句。二咽咽結罪。二輕垢。二無犯。三。有飲心。四。入口。咽咽結罪。若教他飲。咽咽二俱結罪。不犯者。病非酒不療 開者。如末利夫人事 果報者。飲酒之罪。有五五百果。第一五百世。在鹹糟地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蚋。五五百。在癡熱無知蟲。文云五百世無手。或但舉最後五百也。
發隱。問。沈湎之流。理應無手。云何過器。便獲斯殃。且如君父之壽。臣子稱觴。豈得誠敬之心。反遭惡劣之報。答。凡言罪者。皆為有菩薩戒者言也。發大心。證大果。乃所以壽吾君親。而杯酒之敬。敬之小者也。然而無手之報。非此類所感。彼感報者。葢是慣持癡器。常貯癡藥。獎誘癡人。成就癡業耳。豈比夫稱觴君父。雖不名大敬。終不失誠敬之心乎。無手之報。斷非加於此等。吾故表而出之。
○第三食肉戒
疏。食肉斷大慈心。大士懷慈為本。一切悉斷。聲聞漸教。初開三種淨肉等。後亦皆斷。若有重病。飲藥能治。準律得噉。或因不制。
發隱。重病揀非小疾。
三藏法數。律中但開不見。不聞。不疑。三種。楞嚴要解。加自死。鳥殘。為五種。涅槃復加不為己等。共為九淨肉。一。不見殺。二。不聞殺。謂耳不聞殺。亦不聞人語為我故殺也。三。不疑為己殺。四。不為己殺。五。自死。六。鳥殘。七。生乾。謂因死已日久自乾也。八。不期遇。謂不因期約。偶然相遇而食也。九。前已殺。謂非今時因我而殺。乃是前時先已殺者也。
合注。知水有蟲。或疑有蟲。不看不漉輒用。大小俱制。又蠶綿。大小俱制。大乘為眾生故。得畜憍奢耶等。而非自用。獸毛小乘不制。大乘亦無特制。而佛頂經中。亦兼及之。不用彌善。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發隱。故食肉者。明非誤食。正指過也。見而捨去如鷗去海翁之機是也。問。經稱食肉之人。入於山林。虎狼師子。皆來集會。今云捨去者何。答。捨去者。驚其殺心而遠離也。來集者。嗅其同氣而相求也。或去或來。皆惡因緣也。問。求那跋摩之對宋主也。曰。王所修與匹夫異。出一嘉言。則士庶咸悅。布一善政。則神人以和。刑不夭命。役不勞力。則風雨時。百穀茂。如此持齋。齋亦大矣。豈在輟半日之飡。全一禽之命。然後為宏濟耶。斯言與戒。似不相合。答。此隨緣順機。變通不滯。正大士之體也。是故遇崇道之君。則將順其美。勢不可為。則求那所言。乃旁行曲運之微權。默導潛移之妙術也 楞伽經。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如云眾生聞氣。悉生恐怖。如旃陀羅。狗見驚吠故。慈心不生故。呪術不成故。諸天所棄故。夜多惡夢故。虎狼聞香故。文多不錄。楞嚴亦云。食肉之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問。蠶之害亦慘矣。制食肉。不制衣帛者何。答。文互見故。煑繭斷命。十重殺中攝。鑊湯繅車。殺具中攝。例養六畜。損害眾生中攝。為利資身。邪命自活中攝。而首楞嚴經。亦禁綿絹。是知僧號衲子。士稱布衣。無待論矣。若夫王臣。則惡衣服。美黻冕。自有古人之成訓在。
合注。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我同體。而今食噉其肉。殘慘之甚。故云斷大慈悲佛性種子。鴦掘經云。若絲綿絹帛。展轉傳來離殺者手。施於比邱亦不應受。受者非悲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肉。謂有情身分。二。肉想。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食心。正是業主。四。入口。咽咽結罪 開遮者。或鹿角虎骨等。製入藥中。此應非犯。若為藥故傷生命。同得殺罪 果報者。楞伽經云。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呌呼獄。佛頂經云。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
○第四食五辛戒
疏。葷臭妨法。故制。七眾大小如前。菩薩小重。發色故也。
發隱。葷辛之氣。能發色身諸欲。小重。少加重也。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葸-十+夕]。慈[葸-十+夕]。蘭[葸-十+夕]。興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合注。茖[葸-十+夕]即韭。慈[葸-十+夕]即[葸-十+夕]。蘭[葸-十+夕]即小蒜。興渠。此方所無。一切食中。雜有此辛。亦不得食。非但戒單食也。此是遮業。臭穢妨於淨法。故制。四緣成罪。如食肉戒 開遮者。病非蒜等不愈。須處僻靜別室食之。不得入佛塔僧堂。不得入僧浴室。不得上都圊內。俟斷食更七日後。臭氣都盡。沐浴浣衣。香薰入眾。具如律明 果報者。佛頂經云。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舐其唇吻。福德日消。長無利益。修三摩地。善神不護。魔王得便。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第五不教悔罪戒
疏。怙惡長過。故制。出家二眾全犯。餘三眾及在家。雖未有僧事利養。見過不令悔。亦犯輕垢。大小同制。
若佛子。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應教懺悔。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犯輕垢罪。
合注。八戒者。八關齋法。又地持八重。五戒者。清信士女所受。十戒者。十善戒。沙彌十戒。又此經十重。毀禁者。總明犯一切戒。即毀三世諸佛明禁。七逆現在下文。八難乃犯戒果報。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四。盲聾瘖瘂。諸根不具。五。生邪見家。世智辯聰。六。佛前佛後。七。北洲。八。無想天。一切犯戒罪者。若大若小。若重若輕。若因若果。皆教懺悔。教懺悔者。以見。聞。疑。三根舉事。令改往修來。捨過遷善也。梵語懺摩。是此方請忍請恕之意。即表除於往愆。悔乃此方之語。義稱惡作。謂追責前來所作是惡。決志改途易轍。即表修於來善。同住同利。是共食味。布薩說戒。是共法味。理應如法舉罪。故不舉不教者犯也。
發隱。布薩。此云相向說。罪半月舉罪懺悔。如是住者。皆清淨聚。故云淨住。
合注。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有罪。二。有罪想。若實謂無罪者。非犯。三。不教心。戒本經云。瞋心不舉。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四。默然同住不教悔。是一罪。同食味。復一罪。同法味。又一罪。隨事各結。不犯者。戒本經云。若狂。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護他心。若護僧制。又云。見眾生造今世後世惡業。以慊恨心。不為正說。是犯染污。不犯者。若自無智。若無力。若使有力者說。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識。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為正說。於我憎恨。若出惡言。若顛倒為。若無愛敬。若復彼人性弊[怡-台+龍]戾 又自不悔過。亦應此戒兼制。不教人悔。惟是遮業。自過不悔。兼得性業也 七眾不全同。比邱應舉七眾罪。比邱尼得舉六眾罪。不得舉比邱罪。若與比邱親里知識。私相勸諫。無罪。式叉摩那得舉五眾罪。不得舉比邱比邱尼罪。沙彌得舉四眾罪。不得舉上三種罪。沙彌尼得舉三眾罪。不得舉上四眾罪。在家二眾。得舉自類罪。不得舉出家五眾罪。若親厚知識。私相勸諫。皆悉無罪。又在家二眾。無同利養事。惟有不舉。及同布薩二過 開遮者。僧祇律云。若彼人兇暴。若依王力。大臣力。兇惡人力。或起奪命因緣。傷梵行者。應作是念。彼罪行業。必自有報。彼自應知。爾時但護根相應。無罪。又四分律云。內有五法。應舉他。以時。不以非時。真實。不以不實。有益。不以減損。柔軟。不以麤獷。慈心。不以瞋恚 果報者。大涅槃經云。若善比邱。見壞法者。置不訶責。驅遣舉處。是人佛法中怨。若能責遣。當知得福無量。不可稱計。菩薩善戒經云。旃陀羅等。及以屠兒。雖行惡業。不能破壞如來正法。不必定墮三惡道中。為師不能教訶弟子。則破佛法。必墮地獄。優婆塞戒經云。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畜養弊惡弟子。不能調伏。何以故。是惡律儀。殃齊自身。畜惡弟子。不能教誨。乃令無量眾生作惡。能謗無量善妙之法。壞和合僧。令多眾生作五無間。是故劇於惡律儀罪。
發隱。問。教而不改。應免罪否。荅。世儒有言。教訓不嚴。師之惰也。學問無成。子之罪也。教而不改。教者何尤焉。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
疏。喪染資神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
合注。小乘未滿五夏。未諳律藏。見有持律人來。應請。餘非所制。大乘求法無厭。一切應請。
若佛子。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嗔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疏。言大乘同見同行。簡小乘。
發隱。法師者。不必是講經論師。凡通達大乘法者。皆是也。大乘同學等者。先言大乘師。次言大乘友。皆當供請。
合注。日食三兩金者。極勢之語。三時者。中前。中後。初夜。瞋心者。恚彼法師。患惱者。恐已侈費。為法滅身者。舉重況輕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法師。二。法師想。若不知者。不犯。三。不請心。若瞋若惱。是染污犯。懈怠忘誤。非染污犯。四。漠然空過。隨事結罪 又不受師教。亦應此戒兼制。戒本經云。欲求定心。慊恨憍慢。不受師教。是染污犯。若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知彼人作顛倒說。若自多聞有力。若先已受法 開遮者。若知不請。令彼調伏 果報者。不請。則失聞薰益。障智慧種。請則常能不離正法。
○第七不往聽法戒
發隱。制意同前。但前屬菩薩詣我。我請說法。今屬菩薩在彼。我往聽法。
若佛子。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若不至彼聽受諮問者。犯輕垢罪。
疏。言毗尼經律者。大乘毗尼經律。非三藏中毗尼也。大乘經有滅惡義。故稱毗尼。
發隱。經律併稱毗尼者。以大乘經。力能滅惡。義同律也。地持。不開遠近。優婆塞。開由旬不犯。則知出家制遠。在家制近也。葢出家以聽法為事。憚遠不往。是慢法故。在家者。世法拘身。遠聽不能。亦非慢故。
合注。一切處者。通指僧坊俗地。大舍宅。別指俗地。山林等。別指僧地也。法毗尼經律者。法名軌持。毗尼名滅。意指所詮。經律二字。意指能詮。然毗尼正翻為律。經亦訓法訓常。文言似複。義則可明。此法毗尼。大小齊奉。七眾同修。非局在聲聞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講法律。二。講法律想。三。不往心。若瞋慢。是染污犯。若懈怠。非染污犯。四。不往聽。日日結罪。善生經中。制四十里內須往。此亦應爾。不犯者。若不解。若病。若無力。若彼顛倒說。若護說者心。若數數聞。已受持。已知義。若修禪定。不欲暫廢。皆不犯 開遮者。佛藏經云。若比邱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邱。勤求道者。應從座去。若不去者。非善比邱。亦復不名隨佛教者 果報者。地持經云。菩薩於善知識。聽受經法。於說法人。有五處不應憶念。淨心專聽。一者。不念破戒。謂不念言。此犯律儀。不應從彼聽受經法。二者。不念下性。謂不念言。我不從彼下性之人。聽受經法。三者。不念醜陋。謂不念言。我不從此醜陋之人。聽受經法。四者。不念壞味。謂不念言。我不從彼不正語人。聽受經法。但依於義。不依於味。五者。不念壞美語。謂不念言。我不從彼粗言說人。聽受經法。如是五處不憶念者。是菩薩勤攝正法。於說法人。不起嫌想。若下根菩薩。起人過心。退不樂聽法。當知是菩薩。不能自度。智慧退減。不聽之失也。能至心聽。則如沙彌戲擲。堪證四果。況實說正法耶。
○第八背大向小戒
發隱。背向未決。猶屬輕。背向已成。則失菩薩戒。又背向在心。失惟屬己。言辭外顯。害及他人。犯第十重。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
發隱。背大乘言非佛說。罪亦重矣。云何入輕垢。葢心背而口未宣播。此言字。是內自評論也。若有謗聲。屬第十重。
合注。言非佛說者。意言分別計度。受持者。擬欲受持也 此具性遮二業。計二乘。惟遮業。計外道。兼性業。以是邪見故也。直制猶豫未決。是中下二邪見之方便。以其計尚未成。故且結輕。若計成。則失菩薩戒矣 七眾同。大小不全共。小是本習。故非犯。計外得責心罪。發心欲往。步步結應懺罪。聞外道說法。不入其心。悔還。尚許懺除共住。若片語入心。奉行其法。乃至拔一髮等。失比邱戒。成重難。現身不復許入僧數 惟遮不開 果報者。計外。成邪見。墮三塗。計小。障大菩提。
發隱。昔天親菩薩造五百論。明小斥大。後遇無著。悔悟己過。欲自截舌。無著教令以舌還讚大乘。天親受教。剋心向大。宏傳廣演。卒成聖果焉。改過不吝。真萬世法也 菩薩善戒經云。讀世典文頌書疏不犯者。為破邪見故。為知外典是虗妄。佛法真實故。為知世事。不為世人所輕慢故。
○第九不看病戒
疏。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一切應看。聲聞止在師友。同活。共房。及僧尼。此外不制。以其本不兼物故。
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犯輕垢罪。
疏。言供養病人如佛。極敬為語。此明在心不在田。如阿難分飯與餓狗。以此心明好。故與佛一等。菩薩見一切病人。隨力所能。皆應看視。文中舉父母師弟子。從近為始也。末云城邑曠野。凡是病皆救。即知通一切也 若瞋心捨置。隨人結輕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不犯。
發隱。八福田中。諸佛最尊。云何看病為第一。葢佛是敬田。不兼乎悲。惟茲病人。佛囑我滅度後。應好供養。其中多有諸佛賢聖。則是敬田。百骸痛苦。須人為命。則是悲田。況諸佛人天普供。苦中之苦。無越病人。福中之福。宜歸看病矣 優婆塞戒經云。行路之時。見病人。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得罪。葢謂有力則自為救療。無力則轉託他人。邈然如不見聞。慈悲之心安在。故得罪也。言瞋心者。嫌病人。不生慈念也。力不及而有慈念心者。不犯。力不及而不起慈念心。亦犯。
合注。八福田。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阿闍黎。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七是敬田。病兼悲敬。故名第一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有病。二。有病想。三。不看心。瞋果是染污犯。懈怠非染污犯。四。應看不看。隨事結罪。不犯者。若自病。若無力。若教有力。隨順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屬。若彼有力。自能經理。若病數數發。若長病。若修勝業。不欲暫廢 開遮。如不犯中說。又復應知看病法則。四分律云。有五法能看病人。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能與。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吐唾。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乃至差若死。五。能為病人說法令歡喜。律攝云。若病人貧無藥直者。師主知識等。應為辦之。或施主邊求。或用僧伽物。或塔物。或旛葢等莊嚴具。依價賣之。以供藥值。病差應償。若無力者。不還無罪。大師之子。是父母財故。若看病苾蒭。供給病者。除性罪已。餘皆應作 果報者。不看失慈心益。失悲敬二田。自有病苦。亦無人看。能看。則成就第一福田。
○第十畜殺眾生具戒
疏。以傷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鬥戰之具。及惡羅網罥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疏。罾繳羅網等。道俗皆制。刃槊弓箭。舊開國王王子等。
發隱。父母之讐不報。詳見下文。矛者。長鎗。罥者。所以羈禽獸足。繳者。生絲繫矢而射。罾繳羅網。皆漁獵之具也。槊亦鎗屬。刃槊弓箭開國王者。衛國以兵。餘人無國不應。
合注。此是性遮二業。殺之方便。且結輕垢。隨害物時。更結殺罪 開遮者。或勸人戒殺。若買。若化其器藏而舉之。毀壞彌善 果報。如殺戒中說。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廣明。
疏。此十戒總結。如下六品所明。
發隱。大本中六品。廣明如上十戒。今略之也。後倣此。
合注。此總結第一段十戒。懸指廣文也。
○第十一國使戒
疏。夫為敵國使命。必覘候盈虗。矯誑策略。邀合戰陣。情存勝負。以乖本慈。文云國賊。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發隱。覘候者。窺伺也。矯誑者。奸欺也。窺伺虗實。以為進止。奸欺謀策。而後行事也。言賊者。如孟氏曰。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疏。為利惡心。揀除和合。不得入軍中。軍中喧雜。非佛子所行處。
發隱。通使有二。鬥爭則損國殃民。和合則安邦恤眾。故應揀也。問。若爾。衍儀秦代之屬。各擅從衡。果一善一惡歟。答。據彼本意。則從人固犯興師。衡者亦無善意。同歸於罪而已。細分則衡之為害。正謂薄乎云爾。必也談仁義而罷秦楚之兵。却獻納而成南北之好。如斯國使。其所謂生多功德者乎。
合注。不入軍中往來。舉輕以況重 此是性遮二業。正制為利養故。作此相害因緣。隨事隨語結輕。若瞋怒因緣。自屬殺戒。若貪奪寶物因緣。自屬盜戒 開遮者。如隱峰飛錫止兵。圖澄占鈴息難等 果報者。交扇失歡。得上品兩舌惡口報。殺戮取利。得上品殺盜報。
按此戒。當是指通使而尚不成事者言。以其為利養惡心故而為使。不計殺無量眾生。雖不成事。亦犯輕垢。若已成事。已殺無量眾生。則罪大惡極。又不止於輕垢而已。故須權害之輕重。以定罪之輕重也。
○第十二販賣戒
疏。希利損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共。
發隱。我利則人害。故曰乖慈。七眾不全共者。貿易。世俗之常。在家當不禁也。
若佛子。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合注。販賣良人奴婢。則有眷屬分離之苦。販賣六畜。則為殺害之緣。市易棺材板木。則必利人之死。教人作者。或為我作。或令自作。皆得罪也 此亦性遮二業。希利損物。乖於慈心。事事結罪。若偷販生口。賣畜令殺。呪人令死。以售棺材。別犯盜罪殺罪 在家畜耕牛。非犯。然據善生經。須先作淨施。然後受戒。否則得失意罪。若買畜放生。施棺給貧。其功則大 果報者。眷屬分張。多病短命。
發隱。言人畜棺材者。明此道俗俱斷。揀尋常貿易。道俗不俱斷也。俗亦斷棺材者。制惡心希售也。
○第十三謗毀戒
疏。陷沒前人。傷慈。故制。大小乘俱制。七眾同犯。刪取天人以上。同有菩薩戒者。說其七逆十重。或陷沒。或治罰。莫問有根無根。但令向異法人說。悉犯重。前說四眾過戒已制。若向同法人說。莫問境高下。有戒無戒。陷沒人者。此戒同犯輕垢。
發隱。刪取。猶截取也。截取謗毀天人以上。同有大戒者也。或陷沒其名。或治罰其身。不問彼所謗有根無根。但向異法人者。彰播而禍無窮。向同法人者。隱密而害未廣。故一屬重。一屬輕也。
若佛子。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犯輕垢罪。
合注。惡心者。瞋惱之心。欲前人陷沒也。無事者。無見聞疑三根。父母兄弟六親者。大士視一切人。皆如父母兄弟六親也 此是性遮二業。六緣成罪。一。無罪。二。無罪想六句。四犯。二非犯。三。謗毀心。正是業主。四。所說過。七逆十重等。五。所向人。向同法謗同法。或向外人謗外人。故輕。若向外人謗同法。自屬重戒中攝。六。前人領解。隨語隨人結罪。若說實非犯。以惡心說。亦犯輕垢 惟遮不開 果報。如妄言惡口中說。
發隱。無事。本無實也。前十重中。毀他兼自讚成重。今無自讚。前謗三寶成重。今止謗僧。故輕 孝順者。不敢謗。慈悲者。不忍謗。
○第十四放火焚燒戒
疏。傷損有識。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有識。揀草木無情也。雖本意燒山。無心害物。然物必被傷。
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燒。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疏。有師言殺鬼畜犯重。初戒已制。此戒但不得燒林木。遠損害義。今釋殺鬼畜既不犯重。今燒林木而死者。與此戒同制。四月至九月。多生蟲類。此時道俗同制。不得燒林木。遠有損害義。在家菩薩。為業燒者。不制。出家菩薩。為妨害眾事。亦應開許者。若不慎燒。犯輕垢。
發隱。前十重明有命不得故殺。今言殺鬼畜不犯重者。以無心殺也。燒林木而害生。亦意在林木也。故與前同制。在家為生業。出家為除害。亦所不禁。但應謹慎防護。不爾者犯。恐開此禁。恣意焚燒。故疏言慎。問。此中禁四月至九月。則十月至三月不制明矣。而十月未盡無蟲。二月正當起蟄。焉得無損。答。此為苦寒之地言也。若東南溫煖。恐非所宜。止可臘月嚴凝。霜雪屢降之後耳。善會文者。自應得意。或云。鬼畜不犯重。取前十重中非道器也。此順疏文。未順經義。
合注。惡心者。恣情任意。不知慎重也。燒他屋宅者。謂因不慎放火。而誤及之。若為損他故燒。自屬盜戒等流罪攝。一切有生物者。放火非為燒生。有必傷生之勢。故須遠防殺緣。若為殺故燒。自屬殺戒中攝。今結云若故燒者。明非慎重而偶誤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非時。二。非時想。三。不慎心。四。正放火燒 開遮者。在家為業。亦應慎燒。出家除害。并須擇時。方可無犯。 果報者。不慎則有誤殺之業。
○第十五僻教戒
疏。使人失正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習異故。
發隱。僻者。偏也。邪也。二乘外道皆是 私謂。所習。單指二乘。不謂外道。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犯輕垢罪。
合注。佛弟子。單指內眾。外道惡人。單指外眾。六親。通內外眾。善知識。謂交遊往還。素相親善者。非得道善知識也。由解義理。始堪發心。不同盲修瞎煉 又解義不發心。增長狂慧。發心不解義。增長無明。教之使之。令知真解真修也。惡心者。概欲令人人入於偏邪。瞋心者。偏惱此人。不以正教。橫者。枉其性根。不稱機宜。明非應病與藥也 教以外道。性遮二業。教以二乘。惟是遮業。惡心瞋心。是染污犯。無知根智。非染污犯。
開遮者。用隨情說。逗彼機宜。乃至示同外道等 果報者。以外教。得邪見報。以小教。障大菩提。以大乘。教自他俱利。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
疏。乖訓授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無私賄而不傳真法。有所獲而方罄所知。是商賈之道也。豈大士宏度之心乎。
合注。小乘依小法教人。亦不得隱沒義理。
若佛子。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犯輕垢罪。
發隱。好心者。明始學之初。即發上求下化之心。絕希利故。今纔學佛法。先懷利養。非好心也。先儒有言。今人讀書。自上大人時。便錯了也。意正如此。
合注。好心者。上求下化之心。先學者。自利利他之本。威儀者。化導之軌範。經律者。進修之門戶。廣開解義味者。致廣大而盡精微。明非淺近粗疎而已。燒身臂等者。上求之極致也。捨身肉等者。下化之極致也。先為說此如法苦行。以大其心志。堅其誓願。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謂隨問而說。不顛倒說。不邪謬說。故能使其心開意解。此誠先學菩薩之職任也。應答不答。則不一一說。倒說。則不次第。謗三寶。則非正法。又倒說即名為謗。所謂說法不當機。所說為非量也 此是遮業。不先學。是一過。不正說又一過為利。是染污犯。無知機智。非染污犯 開遮者。知機故不說。或為斷邪命而訶苦行。破愚執而談理行 果報者。為利則邪命所攝。倒說則謗法等流。
發隱。問。謗三寶說。云何不入十重。答。十重專言謗者。是撥無三寶。故重。此則謬解妄論名為謗說。非撥無也。故輕。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
疏。惱他。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若佛子。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合注。自為者。明非為三寶等。為飲食乃至名譽。明非為道也。惡求者。威逼非善求。多求者。無厭非寡求。教他者。教人為我求。如遣使作書之類 此。具性遮二業。盜戒之等流也。或將本求利。或薦書強化。皆屬此戒。若非分陵奪。自屬盜戒。又戒本經云。多欲不知足。貪著財物。是染污犯。亦此戒攝 開遮者。為三寶為病人。為眾生。如法營求。非犯 果報者。乞求則妨道惱他。不乞則正命清淨。自他俱利。
發隱。乞索者。乞索財物也。打拍示威。亦乞索財物也。牽挽者。牽繫挽曳。皆威逼之而橫取也。無慈心孝順心者。慈則常思惠濟。慮彼貧窮。孝則供養眾生。如己父母。尚何忍橫取之耶。
○第十八無解作解戒
疏。有誤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未制。
發隱。三眾者。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也。沙彌未授具。式叉學戒女。無為人師義。故不制。
若佛子。應學十二部經。誦戒者。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疏。日日六時。晝夜各三。一云。誦未通利。必須六時。已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應六時。
發隱。言為戒師者。先應廣學諸經。熟誦戒律。解戒中所說義理。又窮原極本。妙悟性宗。言佛性之性者。揀此性是佛性之性。非聲聞外道所計性也。即菩薩心地也。一一。指戒律。一切法。指諸經也。
合注。大士以傳法度生為正務。故應學十二部經。以為度生之本。而戒經尤大士之根本。故應日日六時誦持。令其精熟。然不但誦文而已。又必。解其義理佛性之性。謂先悟本源自性清淨。為無作戒所依體性。即依此無作戒。還為成佛種子。是知自性清淨者。正因佛性也。菩薩戒者。緣了佛性也。全一性以起二修。全二修而成一性。故名佛性。之性。猶云諸佛本源。佛性種子也。不解一句等。舉輕況重。設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少分因緣。而詐言能解。即為內乖己心而自欺。外誤前人而誑他。何況一一戒律皆不解。一切佛法皆不知。則自且從師求學之不暇。豈可為他人作師授戒哉 此是遮業。受戒不學。是一過。欲作師。又一過。隨事結罪 疏云。餘五眾無作師事。未制。今按善生經。在家菩薩。亦得畜在家弟子。似亦同制。然在家雖畜弟子。無授戒事。故云不犯耳 開遮者。為白衣授終身五戒。及六齋日授八戒法。皆悉無犯然亦須知五戒八戒義趣。又八戒法。若無比邱。比邱尼。則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亦得授之。五戒法。設無出家五眾。則在家二眾亦得授之 果報者。佛藏經云。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法墮地獄。
○第十九兩舌戒
疏。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若佛子。以惡心故。見持戒比邱。手捉香鑪。行菩薩行。而鬥搆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犯輕垢罪。
合注。惡心者。瞋彼前人。欲令鬥諍。或嫉彼賢善。欲為妨惱也。手捉香鑪聊舉善行之一事。鬥搆兩頭。謂交扇令造諍端。此雖說實猶犯。況謗欺耶 此具性遮二業。六緣成罪。一。眾生。二。眾生想。應以持戒不持戒六句分別。二稍重。四稍輕也。三。兩舌心。正是業主。四。說過。無論實與不實。五。所向人。若向無戒人。自屬重戒。若泛向同法。非彼親友。自屬第十三謗毀戒。今正以鬥遘為念。的向彼之親厚。故實與不實皆犯。若欲向此人。誤向彼人。結方便罪。六。前人領解。語語結罪 開遮者。菩薩戒本云。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友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起憐愍心。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當受長夜無義無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生多功德 果報者。如第六重戒中說。
發隱。無惡不造者。謗彼賢人為造惡也 此戒不但鬥遘比邱 推之則讒亂人君臣。離。間人骨肉者皆是類也。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疏。見危不濟。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俱制。大士一切普度。聲聞止在眷屬。此制自度。
發隱。菩薩兼利。故制自度。言自度不顧他人。則犯制也。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疏。前明想念如親。即制令憶慈觀。如大經明習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於上親。大士應與資身之益。及資神之利。
發隱。憶慈心觀。習慈之品。或七或九。九則親冤各分三品。第一上冤與上親平等者。正慈觀之力也。解難資身之益。法乃資神也 言講演之福。得見諸佛者。以此戒是三世諸佛之本源。戒之所在。即佛在故。講之則重宣諸佛之光。開闢人天之路。未亡而歷彼耳根。已死而導其冥識 問。墨子兼愛。號為異端。云何眾生。皆我父母。答。儒道止談今世。佛法乃論前身。受生既歷多生。託胎必徧諸趣。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豈不然乎。惟拘近跡。不審遠緣。等之異端。過矣 生生受生等者。以生生無不由此四大受生。則生生當行放救。此放生即是常住不易之法也。
合注。以慈心故。總修三種慈心也。一。生緣慈。即觀六道皆我父母。二。法緣慈。即觀地水火風是我身體。三。無緣慈。即於生生受生之中。而悟不生不滅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者。以此三慈。開示於人。救護。則解其現在苦難。教化講說。則拔其未來苦因。令不受未來苦難。又救是拔苦。度是與樂也。得見諸佛生人天上者。見佛聞法。恒於天人類中修道。永離畜生難處。方名究竟放救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苦眾生。二。苦眾生想。三。無慈心。若欲救而力不逮者。至心為稱佛名。或為說法。以作救慧命之緣因。不犯。四。坐視不救。隨事結罪。不救身命。是一過。不救慧命。又一過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救則失三慈法利。救則成就三慈法門。
按四大是我之身體。亦是眾生身體。是我與眾生同一身體也。故當放救。我生生由四大受生。眾生亦生生由四大受生。故生生當行放救。亦當教人放救。所以為常住之法。此雲棲解常住二字之義。與蕅師異。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
疏。指滅罪品中廣明。
合注。此總結第二段十戒。懸指廣文也。
○第二十一瞋打報讐戒
疏。既傷慈忍。方復結冤。故制也。外書有二途。一是禮之所許。二是法之所禁。漸教故也。今內經悉禁。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發隱。禮許者。記曰。君父之讐。不與共戴天。兄弟之讐。不反兵。交遊之讐。不同國。禮應報也。法禁者。約始三章。殺人者死。律垂諸代斷命必償。法應報也。然此乃權漸之教。未是真實。故世道行之。內經悉禁。
若佛子。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讐。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疏。謂以瞋打報瞋打。非謂應以德報怨也。
發隱。言佛意止謂不當以瞋打還報瞋打。非欲人更以恩德報瞋打也。大般若經云。菩薩當鬥爭瞋恚罵詈。便自改悔。我當忍受一切眾生履踐如橋梁。如聾如啞。云何以惡語報人。我不應壞是甚深無上菩提。是也。殺生報生不順孝道者。良由天地以生物為心。彼傷吾親之生。吾復傷彼親之生。殺一生。報一生。於我之生無益。於彼之生有損。生彌寡而殺彌眾。乖天地之和。傷化育之原。是焉得為孝乎。又按疏概標七眾。而經文明言出家菩薩。是經意止制出家。不禁臣民。此或大師權巧。故補經文。然金口炳然。理合依憑。
合注。不順孝道者。被他殺害。必有夙因。快意報讐。重增未來怨結。非所以愛死者也。七逆罪者。如孟氏云。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去自殺惟是一間。今我為父報讐。彼復結讐於我父。又種將來害父之因。故報讐即可名七逆也。結云出家菩薩者。意顯在家菩薩。猶得兼用王法。以直報怨。出家斷不可矣。尚不畜奴婢者。舉輕況重。然出家人。總不得畜。在家得畜。但不應非理打罵。
發隱。曰三業而止標口罪者。罵辱已罪無量。況打拍乎。奴婢且然。況作七逆乎。皆舉輕況重也。
合注。此是性遮二業。既傷慈忍。復結來怨故也。五緣成罪。一。是讐。二。讐想。有六句。初二句輕。謂讐作讐想讐疑。而行瞋報。二句稍重。謂非讐而作讐想讐疑。二句更重。謂非讐非讐想。讐非讐想。而行瞋打。即第九重戒攝也。三。有報復心。四。行瞋報事。五。前人領納。謂受其打罵。結輕。若害命。結歸第一殺戒。在家菩薩。以直報怨。憑官依律決判。不犯。或私行報復。或賄賂求託。過分治罰。一一刑辱結輕。害命結重。又戒本經云。若於他起慊恨心。執持不捨。是染污犯。亦可此戒兼制。又菩薩怨不宜報。恩則宜報。故戒本經云。受他恩惠。以慊恨心。不以若等若增酬答彼者。是染污犯。若嬾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作方便而無力。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欲報恩而彼不受 惟遮不開 果報者報則相讐相害。更無休息。不報則解怨釋結。永無讐對。
按解孝道處發隱與合注不同。亦各明一義也。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
疏。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傳化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
合注。小乘於應請者而憍慢不請。則犯。餘惟不得憍慢。不制悉請。大乘求法為務。一切應請。一切不得憍慢。
發隱。疏云此戒與前第六戒同制。前懈怠不聽。此憍慢不請。若慢心不往聽。應同此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持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合注。初始出家者。明其染法未深。未有所解者。無佛法中正解。既染法未深。未開正解。則更不宜憍慢也 此是性遮二業。四緣成罪。一。法師。二。法師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憍慢心。正是業主。與前第六瞋患為異。四。不諮受。隨所應諮不諮結罪。又戒本經云。輕說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毀呰。但著。文字。不依實義。是染污犯。亦此戒兼制 惟遮不開 果報者。憍慢則失正法種。頑愚陋劣。重法則智慧開明。菩提增長。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
疏。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初新學菩薩。已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己師。恃解恃勢。生輕慢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相。故犯。
發隱。非己師。言不於己師。明是他人弟子也。
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發隱。無師佛像前受。得戒如此之難。有師面面相承。得戒如此之易。則師之所係誠大。而求師者。當敬之如佛可也。為師者。宜體此意。慈悲指示。而待之如子可也。乃內倚所學。外挾所交。起大憍慢。不好答問耶。不好答。正前所謂隱沒顛倒也。菩薩善戒經云。不犯者。若知前人是惡邪見。求覓罪過。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知前人不能敬順。若知鈍根。聞深義已。生於邪見。若知聞已。向惡人宣說。破壞正法等。
合注。師師相授。不須好相者。以其展轉傳來。即是如來嫡胤。亦是法身常住。故律藏云。持律之人。是人補佛處也。生至重心者。謂視師如佛也。不得好相。不名得戒。明自誓受戒。如此之難。生至重心。便乃得戒。明從師受戒。亦復不易。既受得已。請問先達。先達豈可忽之而不好答乎。輕心者。忽彼來人。惡心者。慳吝嫉妬。慢心者。自恃福慧也 此亦性遮二業。乖接引教訓之道。四緣成罪。一。求法人。二。求法想。三。憍慢心。四。僻說出口。語語結罪。
惟遮不開 果報者。悋法則愚癡。憍慢則陋劣。不悋不憍。則功德智慧以自莊嚴。
按發隱分難易。合注言皆難。各明一義。而發隱為順。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
疏。乖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
發隱。菩薩常學大乘。故制他學。聲聞則五歲未滿。五法未明者。制。已滿已明者。不制。繇聲聞不學大乘。惟以自修者自滿也。五歲者。經云。五夏以前專修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況復他學也。
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合注。經律大乘法者。通指菩薩藏也。正見者。萬行之解。正性者。正因之性。正法身者。正果之性。邪見者。通指下文諸法。二乘墮於偏空。外道執其謬計。俗典僅談世務。阿毗曇即二乘論。雜論即外道論一切書記。即俗典世論也。斷佛性者。二乘焦菩提之芽。外道刳正覺之種。障道因緣者。內惑正解之因。外亂正修之緣也 一向習小。惟是遮業。非染污犯。二向習外。性遮二業。是染污犯。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又菩薩。比邱比邱尼。不學聲聞毗尼。亦犯輕垢 七眾同制者。比邱先習此經。及二部律。尼先學此經。及尼具戒。式叉先習此經。及二六法。沙彌男女先習此經。及十戒威儀。在家先習此經。及優婆塞戒。餘力方許徧習 大小不全共者。同以本法為急。亦同不得習外。而大不學毗尼犯。小不學此經非犯 開遮者。示同邪小。以誘接之 果報者。一向習小。障菩提。習外。墮愛見。
發隱。七寶二義。一者殊勝。超出一切諸教偏駁下劣故。二者利濟。能與一切眾生功德法財故。
○第二十五不善知眾戒
疏。自損損他。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既未持眾。不制。
發隱。三眾。謂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
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鬥諍。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已有。而反亂眾鬥諍。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合注。說法主。即今法師。行法主。主清規者。亦可律師。僧坊主。知安居房舍等事。即今值院。教化主。勸人作福業者。坐禪主。知習禪事。如僧堂首座之類。行來主。知乍到客情事者。今名知賓。慈心者。和諍守物。能與一切人樂。也 此是遮業。不善滅諍。隨事結過。不善守物。隨用結過。若三寶互用。自屬盜戒。若發起諍事。別得性罪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善滅諍。得破僧方便罪。不善守物。招貧窮困苦報。善和善守。則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發隱。諍有四謂平論諍。非言諍。犯罪諍。作事諍。三寶物。必應所當為之事而施用之。固不可濫用。亦不可差互用差互者。如佛物不可僧用。古人尚有以飯僧物作僧堂。而墮火枷地獄者。又如佛殿餘。作佛像得。佛像餘。作佛供器得。但不可以佛殿餘。作菩薩殿。佛像餘。作菩薩像。降下可知矣。
初津。如自己有。謂當如自己物之愛惜。不得錯用。一說。不得當自己物隨意而用。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
疏。僧次請僧。不問客舊皆有分。而舊人獨受。不以分客。乖施主心。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未知僧事。不制。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後見客菩薩比邱。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
合注。菩薩。謂大士眾。比邱。謂聲聞眾。皆應有利養分也國王宅舍。謂王所造立安僧宅舍也。應賣自身等者。舉重況輕。謂賣身割肉。尚應供給。況本皆有分之利養耶 此俱性遮二業。以僧次請僧時。凡在界內者。皆應有利養分。而今不差客僧。乖施主心。貪利獨受。是盜戒之等流也。四緣成罪。一。有客。謂應得利養分者。來在界內。二。有客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獨受心。正是業主。四。差竟。據義疏云。若知僧次的至彼人。而不差者。且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更有來者。尚未專有分故。若差竟。而別與餘人。餘人自知未應受請。而受得施主家食嚫。五錢入手。與差者同結重罪。畜生無異。又客來不與僧中物分。不起迎接。亦此戒兼制。同犯輕垢 餘五眾雖不犯。或有時受差分食。若偏厚偏薄。偏有偏無。皆犯輕垢。善生經云。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 惟遮不開 果報如慈悲道場懺法廣明。
初津。大會者。或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此三日。是西竺每月大會。設食供僧。又或無遮會。或僧自恣會等 但知我飽。不顧他饑。故曰畜生無異。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
疏。各受別請。則施主不請十方僧。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在家二眾無此利。未制。大小乘不同。
發隱。菩薩僧可受別請。或請我為宏揚戒法。或見此人機宜。必得我。乃能成就所作功德。俱不犯。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己。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己。及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輕垢罪。
疏。施主修福。法應廣普。當知利施本通十方。繇汝別受。故十方不得。遠有奪十方之義。是故不應。八福田並有應得僧次義。如佛應迹為僧等。
發隱。及字承上。此利養不但取十方僧物。亦取八福田物也。言此八人。俱有入僧次之理。如佛亦可應化為僧。餘應例知也。
合注。小乘遮別眾食。若四人中有一人是僧次者。不犯。不遮別受請 此是遮業。三緣成罪。一。是別請。若有僧次一人同受。不犯。二。別請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受竟結罪 善生經云。若優婆塞受招提僧臥具牀坐。得失意罪。亦應此戒兼制 開遮者。戒本經云。檀越來請。若至自舍。若至寺內。若至餘家。若施衣食。種種眾具。菩薩以瞋慢心。不受不往。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狂。若遠處。若道路恐怖難。若知不受令彼調伏。若先受請。若修善法。不欲暫廢。為欲得聞未曾有法饒益之義。及決定論。若知請者。為欺惱故。若護多人嫌恨心故。若護僧制。解曰。此乃率眾受供。非別受也。又云。有檀越以金銀真珠摩尼瑠璃種種寶物奉施。菩薩若瞋慢心。違逆不受。是染污犯。捨眾生故。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知受已必生貪著。或施主生悔。或施主生惑。或施主生惱。若知是三寶物。是劫盜物。若知受已多得苦惱。所謂殺縛讁罰。奪財訶責。解曰。此則受以為眾。非自享也 果報者。既遠有奪取十方之義。亦是盜戒等流。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
疏。分別是田非田。如經德王品。當知自心則為狹劣。失平等心。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道俗菩薩請僧齋會。一云。都不得別請。悉應僧次。的請一人。便犯。二云。一食處莫問人數多少。止請一僧次。便不犯。都無。則制。若悉請者。益善。
若佛子。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疏。五百羅漢不及一凡僧。此就心邊。不論田也。
發隱。四十二章經。自飯惡人乃至如來。福德勝劣天壤。此論田也。今經所云。是論心也。隨時取重。不相礙故。然此論平等設供。非論求師也。求師則趨明捨闇。親賢遠愚。具眼參方。何可不擇。
合注。次第請即得十方賢聖僧者。以凡聖難測。不應妄生分別故。引七佛證義。以其並在此土。又近在百小劫內。長壽天皆曾見也。不順孝道者。不遵佛訓。輕慢眾僧 此是遮業。據聲聞律。若僧次中請得一人。餘別指名請求。非犯 開遮者。如親師取友。則善須簡擇。如欲說法授戒。化導眾人。擇其才德俱優者請之非犯 果報者。別請則違平等無相法門。失廣大圓滿福德。不別請則一滴投海。頓同海體。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
疏。大論云。貪心發身口。名為邪命。乖淨命也。
發隱。貪起於心。本也。發於身。則妄為資身之策。發於口。則曲為餬口之計。皆邪命自活也。淨命者。一。深山草果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供。四。隨大眾食。以此活命。無所染污。故曰淨命。違背此法。乖淨命也。
若佛子。以惡心故。為利養。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蠱毒。都無慈愍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疏。揀非見機益物。
發隱。明作此邪命者。以何心。為何事。今言是以惡心為利養也。則知以善心為善事者不犯矣。
一。販賣女色。二。手自作食。通制道俗。三。相吉凶。俗人如相以自活。不犯。道一向制。四。呪術。五。工巧。六。調鷹方法。此三事。於物無侵。如法自活。在家不制。出家悉斷。若淨治救。無所希望。不犯。出家亦開。七。和合毒藥。殺人犯罪。
發隱。慈憫則視物猶己。何忍以活己身故而損物。孝順則視眾生猶吾父母。何忍以活子身故而傷親。四邪命者。一。方口食。謂干謁四方。二。維口食。謂種種術數。三。仰口食。謂仰觀星宿。四。下口食。謂栽植田園。皆非僧正命食也。呪等三事。於物無侵者。葢呪術通乎濟難。工巧兼乎醫藥。調鷹止是遊戲。故云如法。若以呪助邪。以藥傷人。以鷹畋獵。則非法矣。當有大過。豈得不犯。出家亦開者。如上事。清淨治救。益物為務。無求利心者。亦開許也。又智論云。五種邪命。以無漏智慧捨離。是為正命。一。為利養故。詐現奇特。二。為利養故。自說功能。三。為利養故。占相吉凶。四。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邪因緣活命。是為邪命。
合注。尚有八穢。一。田宅園林。二。種植生種。三。貯積穀帛。四。畜養人僕。五。養繫禽獸。六。錢寶貴物。七。氈褥釜鑊。八。象金飾牀。及諸重物 此是性遮二業。然惟販色毒藥二事。兼有性罪。餘但遮罪。又今時養鷹。多為捕獵。此亦性罪。或屬損害眾生戒攝也。毒藥且就和合時結輕。若害物時。隨結殺罪。調鷹亦爾 出家五眾全犯。在家除販色調鷹毒藥三種。其餘如法自活。不犯。又善生經云。若優婆塞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得失意罪。亦可攝屬此戒。淨水者。謂無蟲水。陸種者。陸生穀麥等。不須用水。致傷蟲也 開遮者。出家人或偶用占相呪術工巧。隨機誘物。令入佛道。非希利心。亦復無犯。呪術是治病救難所用。故大小兩乘。亦通有之 果報者。緇門警訓云。今時講學。專務利名。不恥五邪。多畜八穢。日用所資。無非穢物。箱囊所積。並是犯財。慢法欺心。自貽伊戚。誰知報逐心成。豈信果由因結。現見袈裟離體。當來鐵葉纏身。為人則生處貧窮。衣裳垢穢。為畜則墮於不淨。毛羽腥臊(云云)。
○第三十不敬好時戒
疏。三齋六齋。盡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修善。福過餘日。而今於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罪。此時此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云。七眾俱制。皆應敬時。二云。但制在家。年三長齋。月六齋。本為在家。出家盡壽持齋。不論節時。
發隱。年三月者。正五九也。毗沙門天王分鎮南瞻部洲之月也。月六日者。初八。二十三。天王使者。十四。二十九。天王太子。月望。月晦。天王自身。遞相巡狩之日也。老較善惡。良在於斯。故云鬼神得力也。好時不知。忽慢之甚。故加一戒。又此戒本在家所持。出家盡壽持齋。何分月日。
合注。此戒合標作經理白衣戒。
若佛子。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佛制在家男女。不論但三歸者。受五戒者。受菩薩戒者。遇六齋日。悉應一晝夜受持八戒齋法。以不非時食。正名為齋。以不殺等八戒。共助成之。故名八關戒齋。謂以八戒及齋。關閉情欲。作出世正因也。正五九為年三長齋月。亦應盡此一月。受持齋法如上。此戒舊名不敬好時。今觀經文語勢。似從出家人邊結過。故易科為經理白衣。大意謂出家人法。宜誘誨白衣。令得解脫。令持齋戒。而反說空行有。為其經理。乃至六齋三齋好時。不能使其作福修善。反令作殺盜等事。豈非以身謗三寶乎 此是遮業。但從經理白衣結罪。所云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自是俗人之事。非出家人教其為之。但既有通致男女等事。未免為殺盜等而作遠緣。故推極於此。而顯其不應耳。若實教其殺生劫盜兼得性業。自屬殺盜戒攝 出家五眾全犯。一切時中。不得經理白衣也。在家二眾。已受菩薩戒。不敬好時。亦犯。善生經云。若優婆塞。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得失意罪也。若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自隨事別結 惟遮不開 果報者。經理白衣。亦屬邪命。如前說。又不敬好時。則諸天愁憂。能招災異。敬好時。則諸天歡喜。護國降祥。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明。
合注。此總結第三段十戒也。
○第三十一不行救贖戒
疏。見有賣佛菩薩形像不救贖。損辱之甚。非大士行。應隨力救贖。不者犯罪。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應贖。聲聞見父母不贖。犯第七聚。經像不見制。
佛言。佛子。佛滅度後。於惡世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及賣經律。販賣比邱比邱尼。亦賣發菩提心菩薩道人。或為官使。與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薩見是事已。應生慈悲心。方便救護。處處教化取物。贖佛菩薩形像。及比邱比邱尼。發心菩薩。一切經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發隱。父母。兼我人父母而言。孝子敬其親。及人之親。況大士乎。或疑父母之像。賣與何人。意古人或有以沉檀珍寶作像者。故可賣。教化取物者。若己無能贖之資。應廣勸他人發心。不得坐視也。
合注。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應贖境謂尊像經律僧人等。二。應贖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無救贖心。力不及者非犯。四。令彼褻辱隨事結過。設力不及而漠不關心。亦犯 惟遮不開。或如法流通經典。不犯 果報者不救則失於二利。救則具足二嚴。
○第三十二損害眾生戒
疏。此有六事。遠妨損害。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若佛子。不得販賣刀杖弓箭。畜輕秤小斗。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猫狸猪狗。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發隱。秤斗垂戒。他可例知。因官者。或用自官勢。或假他官勢也。畜猫狗者。能傷他物。畜猪者。終歸損害。優婆塞戒經云。畜猫狸。養猪羊及蠶者。得罪。俗制如是。僧可知矣。
合注。刀杖弓箭者。損害之具。輕秤小斗者。欺誑之具。然秤斗但約畜用。故結輕耳。若以之移換詐取。自屬盜攝。因官形勢者。行於逼奪。以威力傷慈。結輕。若取非其有。亦是盜攝。繫縛者。不當其罪。又意在索財也 此具性遮二業。隨事結罪 惟遮不開 果報者。是殺盜等流。
初津。猫狸猪狗等。養生害生。恩中具讐。雖不殺他。殺因具矣。小乘律中。畜狗為守住處。故開。
○第三十三邪業覺觀戒
疏。凡所運為。皆非正業。思想覺觀。有亂真道。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同。
發隱。覺觀有正有邪。思維出世真道者。正也。思維世間雜事者。邪也。初心作思名覺。細心沈思為觀。
若佛子。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鬥。軍陣兵將劫賊等鬥。亦不得聽吹貝鼓角琴瑟箏笛箜篌。歌叫妓樂之聲。不得摴蒱。圍棋。波羅塞戲。彈棋。六搏。拍毱。擲石投壺。牽道八道行城。爪鏡。蓍草。楊枝。鉢盂。髑髏。而作卜筮。不得作盜賊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疏。初。諍鬥。男女軍陣等。道俗同制。二。娛樂吹貝鼓角等。若為自娛。道俗同不得作。不得聽。若供養三寶。道俗同開。三。雜戲。摴蒱圍棋等。四。卜筮。爪鏡蓍草等。五。作使。通書。道俗俱制。
合注。此五皆為邪業惡心者。明非見機益物。直是邪思邪覺也。貝者。螺也。七弦為琴。二十五弦。為瑟。箏者。竹身十三弦。箜篌者。竹身二十四弦。摴蒱。即今賻錢。波羅塞戲。即今象棋。彈棋者。漢宮人粧奩戲。六搏。即今雙陸。拍毱。即今踢毬。擲石投壺者。古用石。今用矢。牽道八道行城者。縱橫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戲也。爪鏡。即圓光法。蓍草。即是易卦楊枝。即樟柳神。鉢盂。即攪水碗法。髑髏。即耳報法 盜賊使命。性遮兩業。餘惟遮罪。隨事結輕。又戒本經云。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遠行疲極。若為斷彼故。起欲方便。攝受對治。性利煩惱更數數起。亦可此戒兼攝 投壺本於禮記。蓍龜本於易書。在家應無犯 開遮者。或見機益物等。又出家人欲決疑慮。自有圓覺經。拈取標記法。占察經。擲三輪相法。及大灌頂經。梵天神策百首。可依用之 果報者。觀則妨廢正道。失二世利。不觀則離諸掉悔。定慧易生。
發隱。諍鬥起凶惡心。娛樂起淫泆心。雜戲起散亂心。卜筮起惑著心。使命起詐罔心。事事亂道。不應作也。例而推之。可之能詩而感白癩。解之工畫而墮泥犁。乃至貫休智永之輩。皆邪業也。可不戒歟 蓍草並制者。釋子委運大化。宜莫留情。世俗賴斯指迷。固所不禁。但貴斷以義命。母膠執焉。斯名達士矣。
○第三十四暫念小乘戒
疏。乖本所習。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以習各異。欲背大向小。心計未成。犯前第八背大向小戒。計成失戒。在第十重戒中說。此戒所制。不欲背大。正言小乘易行。且欲斷結。然後化生。
發隱。帶結而能利物。大士之宏懷。斷結而後化生小乘之淺計。又前云向小。泛舉所修之因。今之念小。專指所持之戒。背向二字。辭猶稍寬。暫亦不宜。意彌切矣。
若佛子。護持禁戒。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繫比邱。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發隱。金剛者。萬物莫能碎。而能碎萬物。喻此戒諸惡莫能破。而能破諸惡也。浮囊者。經言客持浮囊渡海。羅剎從乞。毅然不許。乃至乞半。乞一絲毫。皆悉不與。喻持戒者。在生死海中。遇煩惱羅剎。欲壞重戒。乃至輕垢。一微塵許。不可得也。草繫者。昔佛在世。有諸比邱。為賊劫掠。恐其追獲。以草繫之。佛制。比邱不壞生草。繇此端坐不敢動作。王過見之。乃得解釋。如是持戒。所謂寧有戒死。不無戒生也 雖能護戒。若無正信。則戒止散善而已。今知生佛本無二心。眾生當定作佛。特已成未成為別。實先佛後佛何殊。所謂能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者也。二乘繇無此信。故無望作佛。亦無望一切眾生作佛。大士於此諦信不疑。故能自度度人。同成正覺心也。雖有正信。而不發心。則信為徒信而已。今知我心即諸佛心。故上求諸佛無上菩提。我心即眾生心。故下化眾生同成正覺。剎那心中。不捨此念。曰念念不去心也。
疏。若起一念等者。不應一念起自度之想。外道者。指二乘為外道。若權入此道為化。非所制也。
發隱。二乘為外道者。離菩提心。捨菩提願。即名外道。故等二乘曰外道也。權入為化者。菩薩示現外道。故與同事。默行教化者。非所制也。
合注。起二乘心。惟是遮業。非染污犯。起外道心。性遮二業。念念是染污犯 開遮者。若權入二乘外道。為化彼故 果報者。一念二乘心。亦障菩提。一念外道心。亦障出世。惟念念菩提心。能臻三種不退 按合注分注二乘外道。與疏異。
○第三十五不發願戒
疏。菩薩常應願求勝事。緣心善境。將來因此克遂。若不發願。求善之心難遂。故制。七眾同。大小異。所習不同故。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願得好師。同學善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合注。常應發者。所謂非是一發。惟應數發。令菩提心相續不斷也。一切願者。總指十願。
發隱。好師謂智行雙備。有智無行。何以成吾德。有行無智。何以開吾迷。故弟子雖具信心。不逢良導。美材拙匠。遂成廢器。誠可歎也。故十願之中。得師最要。然無賢朋。有聞乏辯難之資。欲行鮮夾輔之益。相觀無自。德業安成。臨濟激發於座元。雪峯悟道於鰲山。參師重矣。取友急焉。十發趣。即十住。發起大心。趣入妙道。有住義故。十長養。即十行。滋培長養。積累日成。有行義故。十金剛。即十迴向。順入法界。堅固不動。有迴向義故。從發趣至十地。皆從師友而得也。華嚴信解。行證。為入道始終。今言開解修行。而不及信證者。以解必由信故。行必終證故。結願持戒者。此經本旨。惟戒是重。戒匪堅持。心地已失。賢聖道果。何由發生。夫孝名為戒。始乎孝順。終乎持戒。是戒乃貫諸願而成始成終者也。若一切菩薩等者。不發大願。魔所攝持。志既不堅。行將墮落。可不慎歟 此是遮業。應發不發。隨時結過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發則失決定勝益。相續而發。則能得佛滅罪。如發趣心中說。
○第三十六不發誓戒
疏。誓是必固之心願中之勇烈意。始行心弱。宜須防持。若不發心作意。易生違犯。故制。七眾同犯。而用不必皆盡。大小乘不共。二乘不制。心易防持。
發隱。增一阿含三十八經云。比邱不發誓者。終不成佛道。誓願之福。不可稱計。得至甘露滅盡之處。故願後必須發誓也。問。聲聞執身。今反云心易防持者。何也。答。菩薩心大難持。聲聞心小易治。譬諸禦河海之滔天。則金提千里。止行潦之在地。則捧土成崖。其為難易。審矣 期其志而必到者。願為之先導也。堅其願而不退者。誓為之後驅也。故疏稱誓為願中勇烈意。
若佛子。發是十大願已。持佛禁戒。作是誓言。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復作是願。寧以熱鐵羅網千重。周匝纏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復作是願。寧以此口吞熱鐵丸。及大流猛火。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口。食於信心檀越百味飲食。復作是願。寧以此身臥大流猛火。羅網熱鐵地上。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種牀座。復作是願。寧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經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百味醫藥復作是願。寧以此身投熱鐵鑊。經百千劫。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千種房舍屋宅。園林田地。復作是願。寧以鐵鎚打碎此身。從頭至足。令如微塵。終不以此破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恭敬禮拜。復作是願。寧以百千熱鐵刀矛。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他好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鐵錐。劖刺耳根。終一劫二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聽好音聲。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嗅諸香。復作是願。寧以百千刃刀。割斷其舌。終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昧淨食。復作是願。寧以利斧斬破其身。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貪著好觸。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而菩薩若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發隱。首誓欲染者。良以身生於欲。欲成於女。濬恩愛海。牢生死根。無過女色矣。故首誓之。寧以者。輕量之辭。良以紅爐白刃。壞色身於一時。花箭蜜鋒沈慧命於萬劫。苦中較苦。苦有重輕。寧忍此而不為彼。誓要決絕至極之語也。其餘諸根染塵。如猿得樹。若非重誓。自立良難。問。受食一節。前後言之。意似相濫。答。前以四事類說。葢主不堪應供而言。後以六根類說。葢主不能制情而言。故不相濫。問六根止舉其五。不及意根。何也。答。五根皆含意字。故文云破戒之心。又意非形體。不可等五為喻。復作是願。願一切眾生成佛者。前四自度。今一度人。自利利他。俱成正覺也。若無此誓。回向佛道。前來諸誓。止是人天。福報或二乘小果而已。
合注。經云。劫初無男女二相。因食蠲穢。二相乃生。展轉染愛。遂為胎生之始。減至壽五百歲時。有非法婬起。如男子相婬。此婬一起。罪惡斯劇。頓減為二百歲。律及阿含中。佛因野火熾然。為諸比邱。說此諸誓。其根熟者。頓斷惑染。其未熟者。懼罪捨戒。佛不止之。誠不欲其壞法門也。乃至二果聖人。見惑已斷。婬習現前。還俗娶妻。終不破戒。葢如法捨戒。將來尚可出家。倘根本一破。則終非道品。且何忍於聖賢幢相之中。而作此鄙穢哉。此誓出家菩薩之所全發。在家菩薩。惟於邪婬境發。正婬非所斷也。是故今時出家菩薩。大須自審。倘此習本輕。或雖重而善自調制。便可安處僧倫。若煩惱習強。不能自抑。快哉捨戒。慎莫破戒。以捨戒還俗。則現在雖失比邱沙彌之位。尚為菩薩優婆塞。將來亦尚可為沙彌比邱。倘一破戒體。則菩薩戒。比邱戒。沙彌戒。優婆塞戒。無不盡破。乃至一日一夜八關戒齋。皆悉不任更受。縱令菩薩戒法。得有見相重受之科。而見相一事。談何容易。思之思之。慎之慎之。次五節為供養之誓。信心檀越。本為供修道人。破戒受供。苦報必劇。此乃誓不破戒。非誓不受供也。有謂信施難消。遂欲自營生業。不思飲水踐土。獨非國王之供養乎。既無救於破戒之罪。又更犯邪命之愆。誠可悲也。次一節為恭敬之誓。此亦誓不破戒。非誓不受拜也。有謂戒德多虧。遂乃低身答拜。甚至禮天神。敬白衣。既無救於破戒之罪。又為敗壞出家儀式。亦愚惑也。次五節為六根之誓。約五根對五塵。皆以破戒之心為主。即意根為政也。食人淨食者。前以破戒受人供養而言。此以邪心貪著滋味而言。當知貪著滋味。即名破戒心也 此是遮業。為防退心。觸境不發。隨事結過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前四誓。異者。小乘不制第五度生誓也 惟遮不開 果報者。不發則失決定不退之益。隨發隨得堅固進趣之益。
○第三十七冒難遊行戒
疏。始行菩薩。業多不定。且人身難得。堪為道器。不慎遊行。致有夭逝。在危生念。所喪事重。以不慎。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發隱。堪為道器者。如裴丞相所謂六道之中。可以整心慮。趣菩提者。惟人道為能耳。是知染心所就。雖號革囊。聖道攸資。實為重器。應須貴之保之。而乃不慎遊行。甘心夭逝耶 忍力未充。臨危之際。生大苦惱。因墮惡處。故曰所喪事重也 今新學僧。動云委命龍天。實則毫無見處。夭逝之禍。疏有明文。可不慎歟 五戒堅持。方得人身。五戒不持。人天路絕。持戒難。則人身不易明矣。
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缾。鉢。坐具。錫杖。香鑪奩。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牀。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頭陀者。從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時中。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如鳥二翼。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常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誦戒時。當於諸佛菩薩形像前誦。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座。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若結夏安居時。亦應一一如法。若行頭陀時。莫入難處。若惡國界。若惡國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師子虎狼。水火風難。及以劫賊道路毒蛇一切難處。悉不得入。頭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諸難處。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輕垢罪。
合注。常應二時頭陀者。春秋調適。遊行化物。無妨損也。頭陀或云杜多。此翻抖擻。有十二法。皆是遠離勝行。聖所稱歎。一。在阿蘭若處。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果蜜等漿。七。糞掃衣。八。但三衣。九。塚間住。十。樹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臥。冬夏坐禪者。大寒大熱。常應靜坐。結夏安居者。夏行尤為妨道。故須結制九旬也。楊枝所以淨口。澡豆所以潔身。三衣者。一僧伽棃。名上衣。二鬱多羅僧。名中衣。三安陀會。名下衣。缾有三種。一淨缾貯水供飲。二隨用缾。貯水洗手。三觸缾貯水。洗大小便處。鉢者。具云鉢多羅。此翻應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體用瓦鐵二物。不得用金銀銅木七寶等。色以油麻熏成。量則隨其腹量。分上中下。最大不過三升。最小不過升半。坐具者。梵名尼師壇。此云隨坐衣。所以護身護衣護臥具也。錫杖豎聖賢之標。香鑪修清淨之供。漉囊為救物之具。手巾為除垢所需。刀子長不過三指。闊不過一指。所以便用。火燧為防熱食。兼為除冥。鑷子為拔鼻毛。繩牀隨處捿息。皆百一所需中物也。經契一心。律規三業。佛像標心極果。菩薩形像托志真因。既皆切於日用。亦可即事表法。故以如鳥二翼喻之。彼不知法義。惟汲汲以十八物為務者。固非大士宏規。倘竟高談名理。而脫略事相。恐亦非佛本意。必事理俱備。庶二翼無損耳。布薩但舉新學者。久學菩薩。自不待言也。披九條等者。九條即僧伽黎。七條即鬱多羅僧。五條即安陀會。此但指比邱比邱尼言之。若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止許用縵條衣。名為無縫袈裟。在家二眾。於誦戒及入壇時。亦得用無縫衣。餘時不得。然善生經云。若優婆塞。不儲畜僧伽黎衣鉢錫杖。得失意罪。此特制令儲畜。非制令日用。又僧伽黎等。即縵條之服。加以三種法號。所謂無縫三衣。不同比邱之九條七條五條也。一一如法者。如法具十八物。及如法誦戒等 此是遮業。正制冒難遊行。兼制備十八物。如法誦戒。葢冒難遊行。恐致夭逝。在危生念。所喪事重。大士雖宜為法忘身。豈應不慎招損。譬如儒者。雖有殺生成仁之事。亦云知命者不立巖牆下也 三緣成罪。一。難處。謂惡國界等。二。難處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正遊行處。步步結輕垢罪。或先非難處正遊行。難事忽起。此亦非犯。又善生經云。若優婆塞。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得失意罪。准此。則設有事緣。多伴同往。非犯。又云。優婆塞若犯國制。得失意罪。亦應此戒兼攝也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不得冒難遊行。異者。大士制十八物。聲聞惟制六物隨身。謂三衣。坐具。鉢及漉囊。餘非所制。大士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聲聞須有四人以上。方差一人高坐而誦。若三人二人。即相向布薩。若惟一人。即心念布薩。具如律中。未受具者。不宜先知。故不委明 開遮者。或為求法。或為度生。冒難非犯 果報者。遇難多作退道因緣。不遊堪使身心進道 附。有出家優婆塞夷。有在家優婆塞夷。出家者名近住。在家者名近事。與比邱。比邱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共稱九眾也。
發隱。春秋遊行。無妨損有二。一則慎時。不傷己身。二則護生。不傷他命也。四受一食法。疏云。一坐食。謂一坐食畢。不二坐也。阿蘭。即阿練。此云遠離處也。結夏安居。不言結冬者。省文也。袈裟。此云間色服。即壞色衣也。此因色立名。又云去穢。又云離著。又云消瘦服等。此從義立名。一切難處云者。兼例其餘也。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疏。乖亂失儀。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邱。比邱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合注。如法有二種。一通論七眾。二別論戒次。坐有二時。一誦戒時。二平時。皆不得紊亂也。不問老少亦二義。一即通論七眾義。二即別論戒次義。一通論者。謂百臘比邱尼。不得於初夏比邱前坐。設比邱尼受菩薩戒。亦經百臘。猶故不得於初夏小乘比邱前坐。況是菩薩比邱。以比邱是上眾故。式叉摩那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已經百臘。總不得於大小乘比邱比邱尼前坐。以未是僧數故。沙彌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已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式叉摩那前坐。沙彌尼雖生年百歲。或菩薩戒亦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沙彌前坐。優婆塞雖生年百歲。受菩薩戒亦經百臘。乃至不得於小乘驅烏沙彌尼前而坐。況復沙彌及比邱等。故善生經云。優婆塞若在比邱沙彌前行。得失意罪。當知彼約行結。坐亦有罪。此約坐結。行亦有罪也。二別論者。如比邱比邱尼眾。皆須兼論大小二種戒次。在大則大。在小則小。萬萬不得以大奪小。故文殊應闍王之請。尚須固遜迦葉。然後暫居其先。則平時之不亂戒次明矣。其餘五眾。惟各自論菩薩戒次。不論生年。斯易可知。言比邱比邱尼貴人等者。謂先敘七眾尊卑定分。後乃各就其類。自敘戒次也。比邱敘戒次竟。然後尼敘戒次。不言餘三眾者。省文耳。貴人即通指國王王子等。對黃門奴婢賤人言之。此等雖則同名在家二眾。又須各以類分。即如王子雖受菩薩大戒。既未出家。仍不得居君父之先。故亦自為一類也。乃至者。超略之辭。意顯長者。宰官。婆羅門。居士等。別為一類。以此輩人。就世法中。或敘爵敘齒敘德。原無定局故。今惟當敘戒。然西域復有國王師事婆羅門者。又當別論。今則通約未出家人。固不得紊亂君臣名位也。其或此國王子。與彼國之王。相為師友。或王子未登王位。亦與婆羅門長者居士等。相為師友。皆當別論耳。黃門奴婢。又必自為一類。不得混在貴人類中。葢黃門於出家法。屬重難攝。斷不得入比邱沙彌之列。奴婢屬輕遮攝。若主人與姓。得受比邱沙彌等戒。入比邱沙彌位中。便在國王前坐。今雖受菩薩大戒。仍未脫於奴婢。故須別為一類。不得紊亂主僕貴賤之名分也。問。君臣父子主僕。既同受菩薩戒。猶須各為一類。何故律中臣先受具。王後受具。便為下座。子先受具。父後受具。便為下座。僕先受具。主後受具。便為下座耶。答。比邱戒法。現出世相。非世法之所攝。故君若不聽。則臣不得出家。父母不聽。則子不得出家。主人不聽。則奴不得出家。既君父主人聽許出家。一出家時。便永捨臣子名位。故君父主人後設受具。即以彼為上座。若君父王人在家。亦即以彼為尊者福田。故五天竺法。出家人設見君父主人。均稱檀越。無答拜之儀。若夫菩薩戒法。通於世出世間。不壞俗諦。君仍是君。臣原是臣。父子主僕。亦復如是。若欲去其名位。而統敘戒次。則世法不成安立矣。問。若一出家。永捨臣子奴婢名位。豈非無父無君。正被儒者所譏。答。但捨名位。不捨恩義。故律制比邱。應盡心盡力。孝養父母。若不孝養。則得重罪。乃至佛母涅槃。佛尚親手舉柩。又比邱身處山林。無事君之禮。倘受王供養。與王親善。亦須隨事納忠。此即不廢世間忠孝。而況如法修行。宏通至教。令天龍歡喜。護國護民。令過現父母。同離苦海。此更成就出世忠孝。然則大忠大孝。孰過出家。有此大義。必不容更論小小虗名虗位矣。總之論廣大。則莫若菩薩戒法。故在家亦可頂受。而不許亂世間名位。論尊重。則莫如出家律儀。葢是聖賢幢相。出世芳標。僧輪所繫。佛法所關 開遮者。如文殊迦葉應闍王請。文殊始讓迦葉。不敢違古佛之恒規。迦葉終遜文殊。所以順請主之本意。又下座或沙彌等說法。則登法座 果報者。不敬戒律。遠離正法。依戒相敬。出生勝益。如往昔雛猴及象因緣。具在經律。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疏。福慧二嚴。如鳥二翼。不可不修。垂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大小乘不全共。菩薩攝一切善。應修。聲聞夏分自誓。應修福業。餘時不制。
發隱。出要之道者。福慧雙修。出離生死捷要之道也。福輕則恒罹障緣。慧淺則多行錯路。故曰乖出要之道。夏分自誓者。坐夏則修。修則有限。非若菩薩無時不修也。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棃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願。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漂船舫。江湖大海羅叉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疏。修福。自作教他。文中略序七事。一僧坊。二山林。三園。四田。五塔。六冬夏坐禪安居處。七一切行道處。凡此流類。悉應建立。力若不及者。不犯。修智慧。亦自作教人。
發隱。自作教他者。作此七事。並教化眾生。令作此七事也。按要集第十經云。佛言。爾時道俗訛替。競興齋講。強抑求財。營修塔寺。依經不合。反招前罪。葢言非理募化。而自附營修。以公濟私。誣因昧果。所謂天堂未就。地獄先成。如是修福。不如避罪。學者又不可不明辨也。
合注。建立僧坊等。制令修福。講說大乘等。制令修慧 此是遮業。隨力應修。遇緣當為而不為。一一結罪。除力不及者。無犯。此即戒本經所謂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也。若慊恨心。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 大小不全共。聲聞夏安居時。應修房舍。餘時不制。大士一切時中。應修福業 開遮者。或常修禪誦等一切勝業。無暇他營 果報者。不修則失二種莊嚴。修則菩提資糧。任運增長。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廣明。
合注。此總結第四段九戒也。
○第四十揀擇受戒戒
疏。有心樂受。悉皆應與。若瞋惡揀棄。乖於勸獎。故制。出家二眾同犯。餘無師範者未制。大小不全共。菩薩本兼物。聲聞若許而中悔。是犯。不許。不犯。
若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邱。比邱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邱皆應與其俗服有異。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尚。殺阿闍棃。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逆。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犯輕垢罪。
合注。不得揀擇者。不應揀於品類。謂國王乃至鬼神。盡有佛性。盡可隨類行菩薩道。故盡得受戒也。而亦有二事應揀。一是形儀。二是業障。應教身所著袈裟等者。教令揀形儀也。梵語袈裟。此云染衣。亦云壞色。亦云臥具。乃出家衣服之都名。律制三種壞色。謂青黑木蘭。今制五種。比邱皆應與俗服有異者。正明比邱及比邱尼。體是僧寶。故特為制三種田衣。永異凡俗。其式叉摩那等五眾。惟須壞色。不得濫同比邱也。應問現身不作七逆罪等者。教令揀業障也。七逆業成。定墮無間。所以正障戒品。前生非復可知。亦復不為戒障。故但問現身也。和尚者。比邱有二種。一十戒和尚。二具戒和尚。比邱尼有三種。一十戒和尚尼。二式叉摩那受六法和尚尼。三具戒和尚尼。皆不得以比邱為之。式叉摩那有二種。一十戒和尚尼。二六法和尚尼。沙彌。沙彌尼皆一種。即授與十戒者也。阿闍棃者。比邱有五種。一十戒闍棃。二受具時教授闍棃。三受具時羯磨闍棃。四依止闍棃。乃至與依止僅一夜。五教讀闍棃。乃至從受一四句偈。或說其義。比邱尼有七種。加受具時比邱僧中羯磨闍棃。及六法闍棃尼。式叉摩那有三種。一十戒闍棃。二六法闍棃。三教讀闍棃。沙彌。沙彌尼各二種。一十戒。二教讀。優婆塞。優婆夷各三種。一受五戒闍棃。二受八關戒齋闍棃。三教讀闍棃。又若并取受菩薩戒闍棃。則七眾各加一種。破羯磨僧者。極少有八人同住。皆是比邱。四人四人。各自為黨。於一大界之中。別說戒。別作種種羯磨。破轉法輪僧者。下至九人。一人自稱佛。誘彼四比邱。別從其教。餘四比邱。守正不從。分作二部。不論界內界外。但令非法說法。如提婆達多等。名破法輪。聖人者。小乘四果。大乘法趣以上也。夫不拜父母國王。不敬六親鬼神。百里千里而來。則其求法之心何切。此而不授。辜負當機。不太甚乎。惡心瞋心者。明非見機益物之心。一切眾生戒者。明此大戒。本是一切眾生所應同受。不似比邱及沙彌戒。須擇品類授也 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受戒器。謂非七逆。又形儀如法。二堪受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揀擇心。謂或惡其下賤。瞋其貧乏等。正是業主。四令不得受。隨所拒人結罪。若知不堪受者。非犯。菩薩戒羯磨文云。若諸菩薩。欲受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理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令其聽受。以慧觀察。自所意樂。堪能思擇。受菩薩戒。非惟他勸。非為勝他。當知是名堅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又云。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慳貪者。慳貪蔽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眠。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嬉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穀-禾+牛]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闇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羅藏。及摩怛迦者。不應從受。解曰。此皆揀。非法器也。豈可漫云無揀擇耶。又前人本不欲受。強令受戒。亦犯輕垢 開遮者。見機利益。先不為授。雖示大怒。非惡心瞋心也。如曇無讖之於沙門道進是也 果報者。妄揀則得悋法之罪。失於二利。善揀則莊嚴眷屬。光顯法門。
發隱。此心地中。非尊非卑。非道非俗。非男非女。非穢非淨。非天非人。非全非缺。非良非賤。非顯非幽。一味平等。無二無別。何所去取。而生揀擇 皆染使青黃等。真諦云。青。銅青也。黑。雜泥也。舍利弗問經云。摩訶僧祇部。勤學眾經。宣。說其義。處本居中。應著黃色。曇無德部。通遠理味。表法殊勝。應著赤色。薩婆多部。博通敏達。善能化道。應著黑色。迦舍部。勇猛護生。應著木蘭色。彌沙塞部。禪思入玄。究暢幽密。應著青色。據此則成五彩。云何名壞。然彼文中。有青非東方之青等句。則知就壞色中。自有五別。以表五部。非世間五麗色也。如上青黃赤黑等。不必確定分別。但與俗服有別則已。道俗受戒。皆須服壞色。可作壞色處。僧俗俱宜同作。不可壞色處。俗即隨便。惟僧則必以壞色。不可壞色者。或土地所不便是也。法滅盡經云。法欲滅時。袈裟自然變白。當知衣白。法滅之相。此中制白衣高座。則知道俗以緇白別。不可不慎也。羯磨轉法輪者。集眾布薩。代佛揚化。正所謂和合僧也。破此人則佛法滅。豈不犯逆。非漫爾羣居。情識相比。可冒和合之名也。又凡能宏法利生者。皆名轉法輪也 經中重逆二字有別。有犯重不犯逆者。有兼重與逆者。聲聞害師已犯重。特不云逆耳。葢逆是重上復加逆罪也。問。下弒上。皆逆也。云何聲聞害師非逆。答。佛法中重。對世法逆。佛法中逆。加世法逆一等。聲聞害師犯重。已是世間逆罪。而菩薩所謂逆者。則更加重。故疏云。菩薩重。重於聲聞重也 君親天地等不禮敬者。言出家之法。已於國王父母六親鬼神。不修世間禮儀恭敬。則今日授戒。不當復問其是貴是賤。是親是疎。是人是神。惟觀意之誠否耳。遠來求法。誠意可知。止除七逆。餘但解法師語者。即當與戒。何得起惡心瞋心。而不即與。竟拒曰不與。遲延曰不即與。若此者。苟非圖利養而販賣佛法。必其乏慈悲而獨善己身。是以得罪。若察其意未誠。而不即與。欲成就彼。如無讖之於道進。則大權化導。功德無量。勿等視也。問。六親鬼神。且置弗論。云何君父。而不禮敬。答。出家之人。禮拜君父。非恭敬故。所以者何。帝釋天主。尚不欲五戒者禮拜。慮或損福。故出家者。當精進行道。報君父恩。不當以擎跽匍匐小節為恭敬也。斯乃忠臣孝子。愛其君父而不禮拜。是名大恭敬。豈曰桀驁乎哉。問。沙彌未受比邱戒。不得受菩薩戒。則沙彌不及鬼畜等。及在家二眾歟。何彼得受。此反不得。答。在家與出家。體制自別。而意亦略同。在家者。必受五戒。方得受菩薩戒。出家剃染者。必受比邱戒。方得受菩薩戒。鬼畜男女等得受者。是已有五戒者也。夫三寶之名。因比邱戒而成。沙彌未得與三寶流也。若沙彌俱直受大戒。則比邱之戒廢。而僧寶廢。三寶缺矣。其失可勝言哉。問。經云婬男婬女。豈非白衣不受五戒之直受耶。答。亦必一會之頃。先受五戒。而隨受菩薩戒。則不次第而未嘗不次第也。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疏。內無實解。外為名利。輒爾強為。有誤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大小不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不制。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棃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教誡法師。即教授阿闍棃也。比邱戒法。於僧中受。故和尚及羯磨闍棃。皆須現在比邱為之。菩薩戒法。於十方諸佛菩薩前受。故現在法師。但得為教授闍棃。應教請二師者。謂請本尊佛為和尚。此土即是釋迦。請補處大士為阿闍棃。此時即是彌勒。是名為二師也。文中以和尚阿闍棃二師為句。應問言者。即是教誡師應問。此謂未請二師之前。先應問其遮難。知無七遮。方教請二師耳。故菩薩善戒經云。十方諸佛菩薩大德聽。今某甲三說時。已從十方諸佛及菩薩僧。得菩薩戒。說者我是。受者某甲是。我為某甲證人。大師者。十方無量諸佛菩薩僧是。小師者。我身是也。又受菩薩戒。既以本佛為和尚。補處為闍棃。亦即以十方佛為同壇尊證。十方菩薩為同學善友。今不言請尊證同學者。亦如比邱受戒。但請二師也。他經亦有備請五位聖師者。隨機廣略。故不同耳。犯十戒者。謂曾受此菩薩大戒。而毀犯之。或曾受比邱沙彌及五戒等。而破於本根。故須得見好相。若本未受戒時。作殺盜等業。止有世間性罪。不名犯戒。亦不須問。惟七逆須問耳。現身亦不得戒者。謂不許重受大戒。而得增益受戒者。謂作來生受戒勝因。對首懺悔者。謂對清淨大小乘眾。自首其罪。誓不更造。即所謂作法懺也。若輕若重。是非之相者。輕則易懺。重則難懺。是犯須懺。非犯則不須懺。倘輕罪說重。重罪說輕。犯謂非犯。非犯謂犯。不能使人決疑出罪也。第一義諦者。即是戒之體性。亦即心地之正因。常住之極果。習種性長養性者。謂妍習空觀。漸次增長。即十發趣心。性種性不可壞性者。謂分別假性。俗諦建立。故不可壞。即十長養心。道種性者。謂中道能通。即十金剛心。正法性者。謂證入聖位。即十地及等妙二覺。多少觀行出入者。謂發趣則從假入空。長養則從空入假。金剛則迴二邊入中道。十地則從凡入聖。又習種性則空觀尚少。長養性則空觀乃多。性種性則假觀尚少。不可壞性則假觀乃多。道種性則中觀尚少。正法性則中觀乃多。又三觀次第修習則少。若一心中修習則多也。十禪支者。即四禪所用喜樂等十支也。不解輕重是非。則昧於戒相。不解第一義諦。則昧於戒理。不解習種性等。則昧於道共定共種種差別。昧戒相。則不能決疑出罪。昧戒理。則不能啟迪真信真解。昧道定差別。則不能令人修證趣入。可謂一盲引眾盲矣 此是遮業。而深壞法化。二緣成罪。一是為利心。二攝受徒竟。戒本經云。為貪奉事。畜養眷屬。是染污犯。亦此兼制。前之無解作師。過在好名。今則正在好利。名利皆生死根本。菩提大障。其罪是均。故皆結云自欺欺他。而為利者。其心益陋劣矣 餘五眾無授戒事。但令為利攝受徒眾。亦犯 惟遮不開 果報者。破壞法門。劇於惡律儀罪。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
疏。凡未受菩薩戒者。皆曰惡人。若預為說。後受不能殷重。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發隱。渴而後飲。則水之味甘。暗而後燈。則燈之用顯。故云預說則心輕也。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說戒者。半月半月誦戒也。除國王者。佛法付囑國王故也。虗生浪死。故名畜生。頑然罔覺。故如木石。背覺合塵。故名外道 此是遮業。預向人說。則後受不能殷重。故半月說戒時。必先遣未受大戒者出也。四緣成罪。一。未受戒人。謂未受此菩薩戒者。二。未受人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為說心。謂或為利養等。四。前人得聞。從此時結罪 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小乘一切時中。不得向沙彌等說五篇罪名。以彼若解五篇名義。便成盜法重難故也。大乘惟半月誦戒時。須遣未受者出。餘時不論。如前文云。一切時中。皆應講此經律。後文云。見一切眾生。應勸受三皈十戒等。故知不同毗尼藏也。又菩薩比邱比邱尼。一切時中。亦不得以五篇罪名。向未受具戒者說。而菩薩沙彌等。亦不得預知五篇名義。致成重難。永障此生受具戒也 惟遮不開 果報者。說則輕褻正法。不說則屏翰正教。
發隱。前戒揀擇。今戒惡人。若執不揀。甚非所宜。應須生重法心。慎勿示之以易。令彼愚頑。倍增藐忽。
初津。如來法水。但潤有根之苗。故法雖平等。說要當機。施者不尊。受者不敬。或反增疑議。致成謗法。故不應也。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疏。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以枉當福田故。文云。信心出家毀正戒者。在家未當田任。未制。
發隱。在家未當福田之任。無受施事也。
合注。標此戒為故起犯戒心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迹。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謂出家菩薩。本以信心受戒。故堪受一切供養。堪受人天鬼神恭敬。若受而故毀。便不得受一切供養。便為鬼及世人所賤。可見戒之不可毀犯如此。奈何起心故欲毀之。雖尚未毀。先已從心結罪矣 此是性遮二業。輕視戒律故。三緣成罪。一。是犯。二。犯想。三。起心欲犯。念念輕垢。又戒本經云。起五葢心。不開覺者。是染污犯。亦此兼攝 大小俱制。小乘即所謂輕戒罪也。隨所犯罪。更加一輕戒罪。大乘亦應例此。又大士執心。嚴於聲聞也。若本無故毀心者。但隨事結本罪。不加此罪。若直起此心。未犯事者。小但責心。大亦應懺 惟遮不開 果報者。任其故起。則障增上戒。障增上心。障增上慧。得輕戒罪。若能開覺。則戒根堅固。定慧可尅。
發隱。地水者。舉況也。地水且然。況他物乎。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云。犯根本罪者。於大眾食及住處。佛不許此人噉一段食。踐一脚根地。觀此。則知破戒比邱。天地雖寬。無處可著。檀那雖眾。滴水難消。可不懼哉 持戒之人。善神衛體。破戒之輩。惡鬼隨身。何也。善惡氣分。自然相感。如世貴人。輿馬僕從之所衛護。如世囚犯。杻械兵卒之所防禁也。此諸惡鬼。存日障其前途。故威德日消。所作不利。死時引入地獄。故身心痛苦。神識昏迷。又掃其脚迹者。經言。賢聖誦經行道之處。其地皆為金剛。今此惡人遊行之處。其地皆悉穢染。鬼安得不掃其脚迹耶。佛法中賊者。破戒惡人。所謂偷佛衣。盜佛飯。在佛法中。反害佛法。非大賊而何。 寶積經云。自知犯戒。受信施。是名第四微細煩惱。出家之人。具此煩惱。如負重擔。入於地獄。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疏。三寶皆應供養。若不修者。乖於敬謹之心。故制。七眾同。大小不全共。菩薩應修五事。聲聞五篇輕重。法應誦持。餘事不制。
發隱。菩薩五事具後。聲聞五篇。第一四重。第二僧殘。第三合尼薩波逸第四提舍尼。第五突吉羅。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香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合注。供養有五事。一受持。二讀。三誦。四書寫。五香華雜寶供養。剝皮為紙等。舉重況輕 此是遮業。無敬法心。故得罪也 又不供養三寶。亦犯罪。戒本經云。於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廟。若法。若經卷。若菩薩修多羅藏。摩得勒伽藏。若比邱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薩眾。若不少多供養。乃至一禮。乃至不以一偈讚歎三寶功德。乃至不能一念淨心。若不恭敬。懶惰懈怠。是染污犯。若忘誤。非染污犯。不犯者。入淨心地菩薩。如得不壞淨比邱。常法供養一切三寶。善生經云。若得新穀果蓏菜茹。不先奉獻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若以殘食施於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惟遮不開 果報者。慢法則遠離正法。失智慧種。敬法則生生處處。常遇妙法。
發隱。[穀-(一/禾)+禾]字從[穀-禾]從木。乃楮樹皮。可造紙從[穀-禾]從禾者非。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疏。乖大士之行。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大士化眾生是正行。小乘自度。不化。非犯。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應盡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合注。大悲心者。知一切眾生。及三世諸佛。與我身心。無二無別。欲拔其性德之苦。而與以性德之樂也心念口言者。了達同體法性之力。冀令感通開悟也 此是遮業。乖於宏誓。故制。四緣成罪。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教化心。四。不行教化。遇可化而不化。隨事結過。然大士化度眾生。不出四攝。一者布施。即財法無畏三種。如慳瞋殺盜等戒所制。二者愛語。即此戒制。三者利益。四者同事。戒本經中別制。此經亦屬此戒所攝。戒本經云。以慊恨心。不隨他者。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彼欲為不如法事。若病。若無力。若護僧制。若彼雖如法。能令多人起非法事。若伏外道故。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解曰。此即利益攝也。又云。見眾生所作。不與同事。所謂思量諸事。若行路。若如法興利。若田業。若牧牛。若和諍。若吉會。若福業。不與同者。瞋恨心是染污犯。懶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彼自能辦。若彼自有多伴。若彼所作事非法非義。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先許他。若彼有怨若自修善業。不欲暫廢。若性闇鈍。若護多人意。若護僧制。解曰。此即同事攝也 果報者。不化則失二利。化則二利增長。
發隱。眾生該乎六道。先就人言。次就畜言。其餘非凡眼所見。故不言及。然山林川野寂寞之處。意亦兼鬼神等 按菩薩善戒經云。菩薩至白衣家。不能說法開示。令供養三寶者。得罪。不曰五戒。而曰十戒者。五戒人天之因。十戒菩薩之道也。汝是畜生者。先示其果報之名。發菩提心者。後教以出離之要。菩提心者。廣大清淨本然之覺體。即自性三歸。心地十戒是也。迷此心故。隱而不發。輪轉三途。無有窮已。發起此心。靈覺洞然。暗蔽愚癡。倐爾消滅。焉有所謂畜生者哉。問。說法對人。人猶未信。發心向畜。畜則何知。答。性在含靈。不可思議安知畜類。終無覺心。蛤之生天。鵬之敬律。虎之弭耳避地。蟒之垂淚革心。海魚之再世而興崇法門。飛鳥之次生而還為弟子。如斯比類。枚舉曷勝。縱彼業重無知。行者自當獲福。故應教化。無間人畜也。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疏。強為解說。彼此有慢法之失。故制。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在家不全為法主。止說一句一偈不如法。亦犯。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邱。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花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疏。為白衣說。不得倚立。法應同坐。若相與立。亦非過。為四眾說。亦不得立。莫言僧尼有道。而倚立為說。亦是輕法為犯也。
合注。高座者。以高卑言。上座者。以上下言。不如法說。謂不順說法儀式。非謂顛倒謬說也 此是遮業。三緣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說法。若為名利是染污犯。若忘誤。非染污犯。又此且據坐言若准律中。則人臥己坐。不得為說。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人在道。己在非道。皆不得為說。又衣纏頸者。覆頭者。裹頭者。叉腰者著革屣者。著木屐者。騎乘者。持杖者。持劒者。持矛盾者。持刀者。持葢者。皆不得為說。惟除為病人說法。一切不犯 七眾同犯。以沙彌等亦許登高座故。以白衣說一句一偈義。亦應如法故。又善生經云。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亦此兼制 開遮者。僧祇律云。若比邱為塔事僧事。詣王及地主時。彼言比邱為我說法。不得語令起。恐生疑故。若邊有立人者。即作意為立人說。王雖聽。比邱無罪。又比邱患眼。前人捉杖牽前。為說無罪。又比邱在怖畏險道時。防衛人言。尊者為我說法。雖持刀杖。為說無罪 果報者。不如法。則令彼此皆招慢法之罪。如法。則令彼此皆有敬法之益。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疏。既見善事。法應隨喜而今制網障閡。乖助善之義。故制。在家二眾同犯。出家五眾。無其自在之制。脫立閡善制限。亦同此制。大小同犯。
發隱。脫。倘也。出家雖無自在權勢。倘即眾中。立為制限。不容修福作善。亦與在家同罪如僧雲欲廢女薩。即其事也。
若佛子。皆已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立統官制眾。使安籍記僧。菩薩比邱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疏。不聽出家。斷僧寶也。不聽四部出家者。謂居士。居士婦。童男。童女。不聽造立形像。斷佛寶也。不聽書寫經律。斷法寶也。
發隱。安籍記僧者。安設簿書記僧名字。使多寡有數。不得增益。夫僧遊世外。宜放令自如。而乃定之版圖。擬諸編氓。可乎。惜乎末世。少見為王。官者。入僧寺。故造僧籍。多見為僧尼者。置民產。自入民籍耳。悲哉至於地立走使。亦僧之過。非王官過也。翹首而高參鳥窠。泥塗迥絕。三詔而不回信祖。趣步無踪。地立走使。非僧自取而何哉。問。會昌沙汰。宣和改更。破法之愆。誠不免矣。然或僧尼背佛違法。暴橫無禁。則將任之乎。答。貞觀九年。詔天下諸州有寺之處。各度僧尼。務取德行精明者。其有溺於流俗。或假託鬼神。妄傳妖怪。或謬稱醫巫。左道求利。或灼鑽膚體。駭俗驚愚。或造詣官曹。囑致贓賄。凡此等類。大虧聖教。朕情在護持。必無寬貸。宜令所司。依附內律。參以金科。明為條制。此則雖有所制。不犯今戒。所以者何。僧尼暴橫。滅法之由。司世道者。從而抑之佛法乃得久存而無弊。是正以安僧。非以病僧也。況詔以內律金科參用。則非純任王法也。如文皇者。真可謂得大士之善權。而非凡量可測矣。嗟乎。使為僧者。人人奉佛明誨。精心力行。王官豈不加敬。聖天子。賢宰相。文武百執事。必不負靈山之囑也。唯在吾徒勉之。
合注。此具性遮二業。障善法故。四緣成罪。一。是三寶事。二。三寶事想。三。有制限心四。制限得成。隨事結罪 開遮者如彌勒昔為國王。假設非法制限。以興正法 果報者。制限。則得斷滅三寶大罪。不制。能招宏護三寶功德。
○第四十八破法戒
疏。內眾有過。依內法治問。乃向白衣外人說罪。令彼王法治罰。鄙辱清化。故名破法。乖護法之心。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依內法治問者。僧內俗外。僧有過依僧法罰治責問。不宜用外刑辱內眾也。唐書顯慶元年五月。敕天下僧尼。有犯法者。以僧律治之。不得。與民同科。王官護法如此。而僧反破法。可乎。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邱比邱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寧自入地獄。經於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發隱。一本作不以好心出家。據文勢。無不字為順。言出家受佛大戒。初本好心。而後為名利。失其本志。良由此中犯者。俱是先曾受戒。後乃犯故。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葢是王官素所崇敬。凡有言說。彼皆聽用。威福自在。故得作繫縛事。言師子者。師子出而百獸伏。則百獸不能食師子。食師子者。內身之蟲耳。佛法立而羣魔消。則羣魔不能破佛法。破佛法者。內教之人耳。興言至此。可不悲哉 如念一子。一者。等也。如父母以等一視子。無二心也。問。待子待父母。云何等喻。答。此特舉極親極愛為言。不必以上下尊卑泥之。又上句即慈悲心。下句即孝順心也云何專以教人破法結罪。以此戒是令彼王臣治辱僧故。不知護法。而反破法。忤逆三寶。孝順安在。故得罪也。問有惡僧焉顯諫之則不從。默擯之則不喻。千世綱常。冒國憲典。不可以內法治者。則如之何。答。此在權其事宜。不可執一。執於護法。反至滅法者有矣。與其全一人而殃連三寶。孰若全三寶而殃止一人。況文中橫與比邱比邱尼等。橫之一字。明無辜也。若真罪人。應所不制。
合注。國王百官。指已受佛戒者。雖是同法之人。得於彼前說菩薩戒。而不得於彼前橫作非法治罪也。弟子有過。但應如法治罰。不應作繫縛事。如獄囚兵奴。以傷出家軌式。如念一子喻愛之極。如事父母。喻敬之極 此具性遮二業。以毀辱法門故。五緣成罪。一。是佛弟子。謂大小乘七眾。不犯邊罪。不捨戒者。二。佛弟子想。六句。二重。四輕。雖非佛弟子。亦不應作繫縛事故。但其事稍稀。故不特制。或復攝入瞋損戒中。三。有治罰心。欲令前人受辱。正是業主。四。所對人。謂國王百官等。同有戒者。故僅結輕。若向未受戒人治罰。自屬第六重戒。五。正行治罰。隨事結過 出家五眾同犯。在家二眾。若治罰佛之弟子。自屬前戒兼制。厥罪彌甚。具如地藏十輪經中廣訶 開遮者。惡濁世中。護持正法比邱。得藉王大臣力。兵杖自衛。如大涅槃所明。然不得非法治罰他人 果報者。作則有破壞法門。損辱僧侶之罪。不作。則令眾僧增益安樂。
初津。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等者。謂內無實行。外現威儀。誑說佛戒。張其行德。惑彼聽信。而令作世間治罰。使內眾弟子。無辜受罪。故曰橫也。作繫縛事者。或扭鎖手足。禁閉身形。故云如獄囚法也。或無禮輕賤。訶責毀辱。故云如兵奴之法也 大集經。時大梵天王白佛言。若為佛出家。剃鬚髮。著袈裟。不受戒。受已毀犯。其國王與作惱亂。罵辱打縛者。得幾許罪。佛言。大梵。我今為汝且略說之。若有人於萬億佛所。出其身血。於意云何。是人得罪。寧為多不。梵王白言。若人但出一佛身血。得無間罪。尚多無量。不可算數。墮於阿鼻大地獄中。何況具出萬億諸佛身血。終無有人。廣說彼人罪業果報。惟除如來。佛言。大梵。若有惱亂罵辱打縛剃鬚。髮著袈裟片。不受戒。受而犯者。得罪多於彼。何以故。是人猶能為諸人天。示涅槃道。是人已於三寶中。心得敬信。勝於一切九十五種外道。其人必速能入涅槃。勝於一切在家俗人。唯除在家得忍者。是故人天。應當供養。何況具能持戒。三業相應者。其有王臣。見有於佛法中出家者。作大罪業。但擯出國。不得鞭打。何況鞭打出家具持戒者。十輪經云。佛言。若有破戒比邱。如敗膿血。退失墮落聖道果證。為諸煩惱結使所壞。猶能開示一切天龍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是以出家若持戒若破戒。我悉不聽國王大臣宰官。謫罰繫閉鞭杖。乃至斷命。況復餘輕。犯小威儀。破戒比邱。雖是死人。有戒餘力。猶如牛黃。是牛雖死。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後有用。能大利益一切眾生。惡行比邱。雖犯禁戒。其戒勢力。猶能利益無量人天。譬如燒香。香體雖壞。熏他令香。破戒比邱。亦復如是。自墮惡道。能令眾生增長善根以是因緣。一切白衣。不應侵毀輕蔑破戒比邱。皆當尊重守護。按經云毀犯禁戒。猶能為諸人天示涅槃道者。謂其雖為煩惱所逼。毀犯於一時。然戒破。而正見不破。恒說正法。時懷慚愧。故云其已於三寶中心得敬信。故瓔珞經云。捨戒不捨大願。破戒不破正見。斯人終得還復清淨。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合注。此總結第五段九戒也。別釋四十八輕竟諸佛子。是四十八輕戒。汝等受持。
疏。秉持在心。
過去諸菩薩已誦。未來諸菩薩當誦。現在諸菩薩今誦。
疏。舉三世菩薩誦為勸。
發隱。上明四十八輕垢竟。
合注。此總結四十八輕戒也。列重輕戒相大科竟。
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
合注。勸大眾奉行共五。此舉所誦法。
汝等一切大眾。若國王。王子。百官。比邱。比邱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薩戒者。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眾生。化化不絕。
合注。此囑流通人 前勸受中。備列婬男婬女黃門鬼畜等。今但言信男信女者。正顯既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也。佛性常住戒卷者。此戒卷在世。則佛性因緣之義不滅。
得見千佛。為千佛授手。世世不墮惡道八難。常生人道天中。
合注。此明流通益 略舉三益。一見聖。二離苦。三得樂。義疏云。授手者。明秉戒人。與佛相鄰次不遠也。
發隱。鄰近比次。不隔遠故授手。猶言聯手。非必實舉手授我也。世世不墮。常生人天。所離所得。豈止於此。且舉凡情所欣厭。以之為勸耳。極而言之。究竟所離。則離三塗。離六道。離二乘。離權位菩薩。究竟所得。則得人。得天。得羅漢。得菩薩。得如來。如是乃至離無所離。得無所得。本來心地。了無苦樂之相。又何所容其離與得哉。
我今在此樹下。略開七佛法戒。汝等大眾。當一心學波羅提木叉。歡喜奉行。如無相天王品勸學中。一一廣明。
合注。此重勸奉行。
發隱。略開具二義。一者。能說之人。不止七佛。所謂三世諸佛所同說也。二者。所說之戒。非止十重四十八輕。所謂如毛頭許者是也。
三千學士。時坐聽者。聞佛自誦。心心頂戴。歡喜受持。
合注。此時眾歡喜。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上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中。十無盡戒法品竟。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
合注。是中先結此釋迦說竟。次結餘釋迦說竟也。
發隱。舉十重。不舉四十八輕。此十戒義含無盡。舉十則一切戒悉皆攝盡。況四十八耶。千百億釋迦亦如是說者。如王渙汗大號。從於一郡。歷於百郡一郡喻此釋迦。百郡喻餘釋迦也。
從摩醘首羅天王宮。至此道樹下。十住處說法品。為一切菩薩。不可說大眾。受持讀誦。解說其義。亦如是。千百億世界。蓮華藏世界。微塵世界。
合注。是中亦先結此釋迦十處說法竟。次結餘釋迦十處說法竟也。微塵世界下。闕亦如是說四字。
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說無量一切法藏竟。
合注。前五句為別。後一句為總。就五別中。又各具通別二義。心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屬於心。別則指三十心。地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為地。別則指於十地。戒藏者。通則一切諸法。皆名為戒。別則指十重眾輕。無量行願藏者。通亦收一切法。別指六度萬行。十大願王等。因果佛性常住藏者。佛性非因非果。而因果不離佛性。故曰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實相即佛性異名。今因亦佛性。果亦佛性。佛性常住。則因果亦皆常住。通則一切諸法。皆名因果佛性常住之藏。別則如佛性本源品等。
發隱。心藏者。本覺心體。含裹虗空。包羅法界。一切萬法。悉備其中。如寶藏然。故云藏也。地藏者。心體本等不二名地。而出生一切諸善功德。故云藏也。
千百億世界中。一切眾生受持。歡喜奉行。若廣開心地相相。如佛華光王七行品中說。
疏。佛華光王品。應是大本中也。本不同。三千者。是菩薩應學三千威儀。三年者。聲聞五年。菩薩三年。三事者。戒定慧耳。
發隱。略說百億如上。若廣說餘處。則如光王品中。而今無此品。故云應是大本也。相相者。戒是心地之相。戒相總別。重重無盡。故云相相。今品所明。舉概而已。追疏前文。言本不同者。三千學士。有作三千者。三年者三事者。隨文解之。各有一義。義俱通也。千年事。如鳥焉馬。傳寫易訛故。五年三年。學戒期也。
合注。相相者。心地無相。具一切相。重重無盡。總別難思。
明人忍慧強。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間。安獲五種利。一者十方佛。憫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此是諸佛子。
發隱。明人者。言此大戒。非愚人所能持也。以具忍慧。故曰明。忍者。心之操守。其忍至堅曰忍強。慧者。心之靈通。其慧至利曰慧強。忍強則能永持。而終始不移。慧強則能善持。而圓融不滯。如是之人。英敏特達。超出凡夫二乘。非明人而何。未成獲利者。能持此法。決定成佛。然不待成佛。於其中間。先獲五利。極贊持戒之益。以勸導令持也。安獲者。五種勝利。任運自得。非強求也 一。諸佛護持利。此戒是一切諸佛之心地。眾生持戒。則佛法興。眾生毀戒。則佛法滅。持戒之人。佛豈不以慈悲憫念。威神加護。令彼所作。畢竟成辦。二。臨終歡喜利。毀戒之人。死墮惡道。心生怖懼。持戒之人。正見炳然。自知己死必生佛前。豈不歡喜。三。伴侶菩薩利。此戒一切菩薩所持。持戒者。即菩薩儔類也。生生世世。在在處處。豈不與諸大菩薩偕行共住。於菩提中。同為眷屬。四。眾善成就利。戒為諸善功德之本。持戒則一切功德。集聚不遺。如功德有無量波羅蜜門。試舉其一。持戒度毀犯。如是戒度。今已成就。餘度成就。可例知矣。五。福慧雙修利。心地之戒。即佛性也。佛性本體。離過絕非。故名性戒。此性戒福慧皆具。繇性善故。萬行齊修。繇性靈故。萬法俱朗。曰福慧滿也。問。福慧兩足。此佛果也。今未成佛。焉得云滿。答文中曰今後世。則今生植其勝因。後世成其極果也。如是持戒。獲五利者。真是佛子。當紹佛位。即前受佛戒。入佛位之意也。
合注。明人者。能知如來秘密之藏。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也。忍是安忍。即指定力。謂有慧無忍。是名狂慧。有忍無慧。是名愚定。又二乘定多慧少。不見佛性。權位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故須忍慧俱強。方為明人。方能持如是法也。命終正見歡喜者。已具佛眼。則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也。功德戒度悉成就者。戒為一切功德之聚。如地悉能生養萬物也。性戒福慧滿者。達此性戒。則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福由慧滿。全修顯性。故慧由福滿。又性戒即正因理體。當法身德。持性之戒。即緣因福善。當解脫德。悟戒之性。即了因智慧。當般若德。今後世滿者。從觀行滿。乃至究竟滿也。
智者善思量。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欲長菩提苗。光明炤世間。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於學於無學。勿生分別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訶衍。一切戲論惡。悉從是處滅。諸佛薩婆若。悉由是處出。
發隱。是法。即此戒法也。以此戒是眾生本源心地。而此心地不屬有無。計我身而著於幻相。執有者也。滅壽命而取證寂滅。執無者也。斯皆焦芽敗種。妙善戒法。何由而生。故令智者善思之也。智者。即前明人 迎之莫知其所自至。不來也。追之莫知其所向往。不去也 無分別處。中道宛然。是名第一道。纔有分別。即二義故。亦是摩訶衍。纔有分別。即二乘故。又此實相心地。如大火聚。世間所謂執有執無。計彼計我。萬類千家。諸戲論薪至於此中。消滅無餘。又此實相心地。如大滄海。如來所有智慧辯才。神通三昧。一切種智。功德法財。皆於此中。出生無盡。至是。則由菩提苗。結菩提果。智光慧焰。普照何窮。三世古今。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莫不如盲得視如闇得燈。故曰光明照世間也。非大明人。何能善思心地之中。如是妙義。
合注。心地法門。十無盡戒皆如理而證。稱性而修。所謂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凡夫著有。二乘著空。皆背真因。故非種子。應當靜觀察者。靜是止之異名。察即觀之審細。止觀不二。方是真修。諸法真實相。者。諸法。即十界十如權實之法。觀相元妄。無可指陳。則幻惑非真。虗假不實。觀性元真。本如來藏。則無相不相。名真實相。清淨本然。故不生。循業發現故不滅。又循業發現。故生即不生。清淨本然。故滅亦不滅。不變隨緣。故不常。隨緣不變。故不斷。理隨於事。故不一。事隨於理。故不異 如是諸法。即是一心。如是一心即三十心。十地。及重輕諸戒之體性也。悟此體性。然後方便勤莊嚴之。一心是正因理性。靜觀是了因慧性。方便是緣因善性也 持戒。即方便莊嚴。又勤方便而不靜觀察。則有為有漏。無所莊嚴。靜觀察而不勤方便。則枯槁空寂。無能莊嚴。故須於一心中。方便莊嚴。此是菩薩所應作事。應當次第學之。勿謂此是學事。墮在第二門頭。不知稱性之修。學即無學。於無。學道中而熾然習學。雖云次第直如空中鳥跡。不同漸次法門。還與極圓極頓之理。毫無分別。故誡令勿生分別想也。無作妙修。全同理性。名第一道。無學妙性。起於真修。名摩訶衍。摩訶衍。此翻大乘。謂運載自他。同入大涅槃城也。以是第一道故。能滅凡外二乘種種戲論以是摩訶衍故。能出諸佛薩婆若果。薩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乃一心三智。究竟極果之總名也。繇第一道。堪運摩訶衍乘。繇摩訶衍堪到薩婆若地梵網心地。果徹因該。理趣至此極矣。
是故諸佛子。宜發大勇猛。於諸佛淨戒。護持如明珠。過去諸菩薩。已於是中學。未來者當學。現在者今學。此是佛行處。聖主所稱歎。
發隱。承上繇此實相心地而出淨戒。故不可不持。而戒品難持易失。故持之不可不勇猛也。明珠三義。一者潔淨義。護持弗使污染。二者圓滿義。護持弗使殘缺。三者光明義。護持弗使昏暗。淨滿光明。即盧舍那。惡盡善周。而生無不度也。此非但三世菩薩之所共學。亦復恒沙諸佛之所同行。聖主稱歎。豈偶然而已哉。聖主。即佛也。聖中之聖。云聖主也。
合注。欲歸一心實相。須修心地法門。欲修心地法門。須持諸佛淨戒。故結勸護持戒。相以為入道進修之本也。
我已隨順說。福德無量聚。迴以施眾生。共向一切智。願聞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發隱。隨者不背。順者不逆。從上諸佛菩薩。皆崇此心地大戒。我亦隨順而說此戒。所集福德。廣大無量矣。然此福德。不為自求。盡以迴施一切眾生。然此迴施。不向二乘。盡以迴向一切智智。又願但聞此法者。無一不成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依法修行。終成正覺也。至是。則若重若輕。無量無邊之戒品。同會心源。若道若俗。無窮無盡之眾生。咸歸一性。然後知我今盧舍那。不是外來佛。心地法門。極於是矣 問。講者曰。佛旨元奧。在修多羅。楞嚴謂持犯但束身。非身何所束。則戒為淺也。然歟否歟。答。楞嚴論四根本戒。而懇懇乎蒸砂漏巵。律云。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則戒宜先而教宜後也。毀戒而談教。是猶身膺五本口誦六經。脫罪辜而未能。何文藝之足道。問。禪者曰。古德云。戒急乘緩。不如戒緩乘急。然歟否歟。答。爾知取乘急而戒緩者。何不取乘戒俱急者。曹溪謂心地無非自性戒。則乘即戒也。溈山謂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義上乘。豈能通曉。則戒在先而乘在後也。棄戒而言乘。是猶生從負販。出駕鑾輿。不旋。踵而刑誅。尚何論乎榮寵。且夫戒者。佛及眾生本源之心地也。教所以明此。世尊一期說法。說心地也。乘所以證此。達磨西來付法。付心地也。既云心地。則奧淺緩急。俱不可得。戒相教相禪相。亦不可得。併所謂心地者。亦不可得也。尚何諍哉。
合注。本繇發菩提心。方受此戒。今誦此戒。仍迴向菩提也。
附合注跋語
夫本源心地。含生共有。無染性戒。日用不知。目翳而花舞太空。夢蟻而尋羶階下。晴虗之體依然。輪王之身如故。哀哉妄惑。枉受幻輪。勞我慈尊。現身同患。示成不倦於八千。垂化無偏於塵剎。一滴之心地既敷積劫之沈迷立醒。而琅圅久錮。半珠僅呈。繄我愚蒙。得探全寶。竭思殫機。塵培泰嶽。思法緣之匪易。輒涕泗以滂沱。願我同人。深思力學。解行同遵。自他俱利。庶得上報佛恩。不負己生矣。
時崇禎丁丑地藏大士誕日菩薩沙彌智旭閣筆故記
在家律要廣集卷三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三之餘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 菩薩戒弟子 蕅益智旭 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便得滅罪。此金口明訓也。故知法華方等大悲占察等。種種行法。雖各有滅罪得戒功能。而於犯十戒者。仍須別依梵網行法。方使標心不泛。所謂如從地倒。還從地起。又此經所明千里無師。像前自受。但云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而不云苦到禮三世千佛。葢大意與瓔珞地持之自誓受戒同耳。故向年已曾述學戒法。今則特為受菩薩戒之後。犯十重者。別明懺儀。俾依三世諸佛出罪。既見好相。則戒體完復。雖於比邱法中。不任僧用。而或為菩薩沙彌。或為菩薩優婆塞。可無慚德。且密默進道。直證無生。亦非分外事矣。其或八戒。五戒。及沙彌戒。破根本者。依此懺法。見好相已。既得菩薩大戒。亦仍可許進比邱戒。若小乘比邱破根本者。依此懺悔。見好相已。密達無生。或仍可附與學之科。縱令障深。未成感應。而永斷相續。懇惻求哀。必能閉惡趣門。植出世種也。略為十意。一嚴道場。二淨三業。三香華供養。四讚禮歸依。五陳罪悔除。六立誓誦戒。七苦到禮佛。八重修願行。九旋遶自歸。十坐念實相。
一嚴道場
擇取閒靜堂室。掃灑清淨。中安盧舍那像。或釋迦像。更安諸菩薩像。亦得。但須有佛像為主。懸設幢葢。及繒綵旛華。種種莊嚴。須傾竭己財。盡心盡力。至誠為之。勿得苟簡。亦勿輒化施主。必其貧窶無措。方可隨緣求辦。
二淨三業
行者自念繇夙善故。今生幸得受戒。繇惡障故。而復毀犯。我既毀犯三世諸佛所設淨戒。現今即是地獄中人。生大慚愧。生大怖畏。如處溷廁。一心求出。如繫牢獄。一心求脫。不得剎那念世間事。沐浴清淨。著新潔衣。秉志虔誠。口無雜語。如捧滿油。懼其滴墮。獨自專精。勿求伴侶。設有一二同犯戒者。慚懼專志。決定是一。方可同修。必以得見好相為期。不論一七二七。乃至一年。乃至畢世。心無中懈。
三香華供養
行者初至像前。緣想十方一切三寶。性同虗空。無所不在。我罪障故。不見不知。然諸佛菩薩。於我向所作罪。今所修行。悉知悉見。無有遺餘。譬如盲人。在大眾中。所作所為。盲不見眾。眾皆見盲。今我亦爾。無明所覆。妄於清淨法界體中。違犯禁戒。造極重罪。早為諸佛菩薩所見所知。今日覺悟慚懼悔過。諸佛菩薩。亦必現前知我見我。先起如是深信解已。於十方三寶。如對目前。敷具竦立。口當唱云。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
總一禮已。燒香。捧華。胡跪。唱云。
嚴持香華。如法供養。
願此香華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菩薩。無邊聲聞眾。緣覺獨覺仙。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諸眾生。皆發菩提心。
以手散華。次復想云。我此香華徧十方。以為微妙光明臺。諸天音樂天寶香。諸天餚饍天寶衣。不可思議妙法塵。一一塵出一切塵。一一塵出一切法。旋轉無礙互莊嚴。徧至十方三寶前。十方法界三寶前。皆有我身修供養。一一皆悉徧法界。彼彼無雜無障礙。盡未來際作佛事。普熏法界諸眾生。蒙熏皆發菩提心。同入無生證佛智。想已。起立。唱云。供養已。一切恭敬(一拜)。
四讚禮歸依
行者修供養竟。一心緣念三寶真實功德。哀慕眷戀。誓不捨離。胡跪合掌。口出梵音。作是讚歎。
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善調心過惡。及與身四種。到不思議地。故我今敬禮。知諸爾燄法。智身無罣礙。於法無忘失。故我今敬禮。稽首過無量。稽首無倫等。稽首法自在。稽首超思惟。哀愍覆護我。令法種增長。逮及最後身。常在如來前。我所修福業。此世及餘生。由斯善根力。願佛恒攝受。
(偈出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第四十八)。
讚已。一叩首。起立。唱云。
一心頂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諸佛。
拜下。想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一切諸佛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至禮賢聖。即以諸佛二字。改作賢聖二字。
一心頂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尊法。
想云。真空法性如虗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一心頂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尊法。
一心頂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尊法。
一心頂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賢聖。
一心頂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賢聖。
一心頂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賢聖。
各一禮已。胡跪唱云。
我弟子某甲。從今時。盡未來際身。歸依佛。歸依法。歸依賢聖僧。歸依正法戒。
三說已。一叩首。隨俯伏。想云。我及眾生。無始常為三業六根重罪所障。不見諸佛。不知出要。但順生死。不知妙理。我今雖知猶與眾生。同為一切重罪所障。今對舍那十方佛前。普為眾生。歸命懺悔。惟願加護。令障消滅。
五陳罪悔除
行者歸依及運想竟。次應胡跪合掌。作是唱云。
普為法界一切眾生。悉願斷除三障。至誠懺悔。
唱已。五體投地。復作是念。我與眾生。無始來今。由愛見故。內計我人(一)。外加惡友(二)。不隨喜他。一毫之善(三)。惟徧三業。廣造眾罪(四)。事雖不廣。惡心徧布(五)。晝夜相續。無有間斷(六)。覆諱過失。不欲人知(七)。不畏惡道(八)。無慚無愧(九)。撥無因果(十)。故於今日。深信因果(一)。生重慚愧(二)。生大怖畏(三)。發露懺悔(四)。斷相續心(五)。發菩提心。斷惡修善(六)。勤策三業。翻昔重過(七)。隨喜凡聖。一毫之善(八)。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諸眾生。從二死海。置三德岸(九)從無始來。不知諸法。本性空寂。廣造眾惡。今知空寂。為求菩提。為眾生故。廣修諸善。徧斷眾惡。(十)惟願盧舍那佛。一切世尊。慈悲攝受。聽我懺悔。運此順逆十心已。次應胡跪合掌。發露犯戒之罪。求於十方。現住世間諸佛菩薩。以大慈悲。為我洗滌。令得還淨。涕淚號泣。作如是說。
我弟子某甲。至心懺悔。我及眾生。自性清淨。無明所覆。不自覺知。以是因緣。長淪生死。今者幸逢正法。秉受律儀。煩惱亂心。復違學處。造作如是(應隨所犯或殺生。或偷盜或邪淫或妄語。依事說之)。無羞恥法。於佛法海。便為永棄。應墮阿毗大地獄中。猛火熾然。受無量苦。乃至備歷惡趣。無解脫期。如是罪障。因果不虗。
諸佛菩薩。悉知悉見。我今發露。不敢覆藏。起正直心。離諂曲行。奉對。
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不惜身命。悔過求哀。普與眾生。洗滌往業。從前所作。願悉消除。自今以後。誓不更造。惟願。
諸佛諸大菩薩。以大慈悲。憐愍於我。拔我罪根。施我淨戒。
應須具足三說竟起立。唱云。
懺悔已。禮三寶(一拜)。
六立願誦戒
行者。發露悔除已竟。應想罪無實性。既從緣生。還從緣滅。罪惡既滅。堪住菩薩三聚淨戒。胡跪合掌。作如是白。
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從今日。盡於未來。誓不退捨大菩提願。誓不遠離三聚淨戒。惟願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我某甲。重願受持淨戒律儀。咸為作證。
白已。至誠展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法。於朗誦時。心緣文義。勿令散亂。若一時不能全誦者。分作二時三時。乃至六時。共誦一周。亦可。
七苦到禮佛
行者隨誦戒經多少竟。叩首起立。添香致敬。一心緣念三世諸佛。如對目前。殷重懇切。一一頂禮。
一心頂禮。梵網教主。盧舍那佛(三禮)。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次即頂禮三世三千諸佛。一佛一禮。或每時百拜。或八十五十。或四十三十拜。亦可。隨力多少。但令相續無間。禮一部已。未獲好相。再禮一部。乃至十部百部。直以得見好相為期。又行人色力若康。能於七日中禮三千佛一周。如是每七一部。相續無間。彌善。設不能者。二七日方得一周。亦可。如是次第隨意多少禮竟。次復總禮一拜云。
一心頂禮。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頂禮。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微妙尊法(三禮)。
一心頂禮。大小乘毗柰耶藏。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一心頂禮。玄通華光主菩薩。華光王大智明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一生補處。彌勒菩薩。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持律大師。優波離尊者。及一切聲聞緣覺賢聖僧。
觀想偈如前。應知。
八重修願行
行者禮三寶竟。添香致敬。胡跪合掌。隨順彌勒菩薩往昔所修微妙勝行。奉對三寶。如在目前作是唱云。
我今歸命禮。十方一切佛。菩薩聲聞眾。大仙天眼者。亦禮菩提心。遠離諸惡道。能得生天上。乃至證涅槃。若我作少罪。隨心之所生。今對諸佛前。懺悔令除滅。我今身口意。所集諸功德。願作菩提因。當成無上道。十方國土中。供養如來者。及佛無上智。我今盡隨喜。有罪悉懺悔。是福皆隨喜。我今禮諸佛。願成無上智。十方大菩薩。證於十地者。我今稽首禮。願速證菩提。得證菩提已。摧伏於魔軍。轉清淨法輪。饒益眾生類。常願住世間。無量俱胝劫。擊於大法鼓。度脫苦眾生。我沒於欲泥。貪繩之所繫。種種多纏縛。願佛垂觀察。眾生雖垢重。諸佛不厭捨。願以大慈悲。度脫生死海。現在諸世尊。過去未來佛。所行菩薩道。我今願修學。具足波羅蜜。成就六神通。度脫諸眾生。證於無上道。了知諸法空。無相無自性。無性無表示。不生亦不滅。又如大仙尊。善了於無我。無補特伽羅。乃至無壽者。於諸布施事。不執我我所。為安樂眾生。施與無慳悋。願我所施物。不假功用生。觀察了知空。具施波羅蜜。持戒無缺減。得佛淨尸羅。以無所住故。具戒波羅蜜。忍辱如四大。不生分別心。以無瞋恚故。具忍波羅蜜。願以身心力。發起大精進。堅固無懈怠。具勤波羅蜜。以如幻如化。及勇猛精進。金剛等三昧。具禪波羅蜜。願證三昧智。入於三脫門。了三世平等。具慧波羅蜜。諸佛妙色身。光明大威德。菩薩精進行。願我皆圓滿。
(偈出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云。彌勒名稱者。勤修如是行。具六波羅蜜。安住於十地)。
說已。起立。作如是唱。
迴向發願已。歸命禮三寶(一拜)。
九旋遶自歸
禮竟。起立。整理衣服。手執香鑪。立定少傾。緣想三寶賢聖。畟塞道場。各坐法座以次旋身。一一徧遶安詳而轉。口作梵音。唱云。
南無十方佛 南無十方法 南無十方僧 南無盧舍那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三世三千佛 南無梵網經菩薩心地品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如是稱名。或三或七。旋遶畢。還至像前。結三自歸。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十坐念實相
行者禮懺竟。次應別就坐處。端身正坐。閉目合口。調和氣息。如止觀前方便中廣明。次即諦觀向所犯罪。為因心故犯。為因境故犯。為亦因心亦因境故犯。為不因心不因境故犯。若因心故犯。彼境不現前時。何以無犯。若因境故犯。境自犯罪。不應我犯。又若我因境犯。則聖人於境。何以不犯。若亦因心亦因境故犯者。為是心境各有犯性。待合方犯。為是心境各無犯性。合乃生犯。若心境各有犯性者。何須待合。又合時便有二犯。若心境各無犯性者。合何能犯。如一砂無油。眾砂豈能出油。如是因心因境。雙因心境。尚自不得犯之生處。況復不因心。不因境。而生犯耶。當知犯性本自不生。我迷倒故。於無心無境。無持無犯性。妄計有心有境。有於違犯。如是違犯。本性空寂。非滅故空。作是觀已。於心無所得。於境無所取。不見罪生相。不見罪滅相。但以虗妄顛倒因緣故。非生似生。以覺悟虗妄顛倒因緣無性故。非滅說滅。是名觀罪性空。此觀若得相續現前。自然煩惱漸薄。慧性漸開。即是得戒之先容也。又觀此罪。為在內。為在外。為在中間。為在過去。為在現在。為在未來。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有。云何有罪。又觀此罪。為身造耶。為心造耶。若身造者。地大造耶。水火風大造耶。空大造耶。若心造者。心復云何。青黃赤白耶。長短方圓耶。內外中間耶。過現未來耶。心尚無形。安能造罪。如是觀已。不得能造。不得所造。但以無明熏習。虗妄顛倒因緣。於無能無所性中。幼見能造所造。今以正智如實觀察。身心既空。罪福無主。如彼霜露。慧日能消。如久闇室。一燈能破。又觀此心。雖復本性空寂。無能無所。無罪相。無福相。繇無相故。無礙無際。不可思議。橫徧豎窮。無法不具。無法不造。隨其所造一法。仍復即是全體大用。還具一切法。還造一切法。無有一法而非所造。亦無一法而非能造。如是觀已。即於罪相。深達實相。實相即是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此觀若成。必發戒體。是故經云。應當靜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復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也。如上事儀。名福德莊嚴。如上理觀。名智慧莊嚴。有事儀而無理觀。不能清罪之源。有理觀而無事儀。不能竭罪之流。譬如舊井。忽墜穢觸。宿水臭濁。新泉不來。理須汲盡。并撤汙泥。則泉脈冷然。不改渫冽也。問曰。經中制令要見好相。坐時何不諦觀諸佛相好。乃令推簡入空耶。答曰。欲觀諸佛相好。須是戒根清淨。及了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方可修習。今戒既有缺。解未必圓。若作意觀相。恐招魔事。故必以空觀洗滌罪塵也。問曰。經云。觀佛相好。滅無量劫生死重罪。豈不能滌破戒垢。答曰。觀相好者。實能滅罪。然須利智上根。方堪修習妙觀。而推簡性空。則是大乘初門。正治破戒心垢。問曰。彼韋提希。及五百侍女。何必盡是利智上根。答曰。梵語韋提希。此翻思惟修。豈非利智。生值佛世。親感佛臨。豈非上根。問曰。五停心中。多障眾生。應修念佛觀。豈反招魔。答曰。報障重者。令念佛功德。以除夙罪。亦未必單念相好。若現罪未拔。輒求好相。戒慧俱劣。魔必得便。問曰。若爾。則經中不應令得好相。答曰。夫好相者。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無心得。今但深觀罪性本空。罪既拔已。自成感應。譬如磨鏡。垢淨像現。方超有心無心二過。問曰。圓覺經明修三觀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今既觀罪性空。設復得見好相。豈不境觀相違。答曰。此事理二懺。秪期滅罪。原無著意求相之心。惟其空觀既深。罪根永拔。感應道交。好相斯現。雖見好相。仍了性空。故無喜動擾心。亦不驚愕亂意。如此方是罪滅戒復之相。若見好相時。不與空觀種應。或復喜動擾心。不能寂靜。或復驚愕亂意。不得輕安。當知即是魔事。切須諳識。勿被境迷。爾時仍須深入空觀。但念惟心。若是魔事。必漸隱沒。若實好相。倍復增明。而能助發空慧。令無取著。故知推簡法門。於滅罪障。有大功能。初心易入。令蕩無始虗妄我法二執。頓達大乘實相止理。行者若能如是事理二懺。精進勤修。不惟滅罪。亦有三根證相不同。下根先獲戒品清淨。復有三品。一下品者。得諸好夢。并覺諸根明淨。四大輕安。道心增長。二中品者。於坐禪中。見諸靈瑞。光華異香。善聲稱讚等。得法喜樂。三上品者。於靜心中。自見身相端嚴。威儀無缺。篇聚戒相。次第現前。安隱無怖。中根證得定品清淨。或發世間淨禪。或發亦世間亦出世禪。或復發出世禪。是為三品。上根證得慧品清淨。或發觀行。或階相似。或入分真。具如法華三昧等廣明。
在家律要廣集卷三之餘(終)
嘉慶丁丑。由白下買舟詣廣陵。謁性海大師於高旻。溫厚質直。德慧具足。歎為當代善知識。乃歸依座下。蒙開示淨業之要。尤諄諄以戒律相勉。嘗語予學佛以戒為始基。志求佛法。而不稟受佛戒。猶處門外也。更何望升堂而入室。嗣予為業緣所牽。涉洞庭。登南嶽。復由湖湘下九江。訪東林遺跡。素耳浙中為法道所萃。因便至杭。既至不謬所聞。遂止焉。越五年辛巳。修行稍稍進步。思欲稟受五戒。以副性老人囑語。既又思受戒者。當先明戒相。與夫作止持犯之義。今日諸方授受。都只敷衍儀文。未聞委明實義。初發心之士。於律藏望洋向若。知何者為切要之部。而肄業及之。又律文奧衍。律意深微。且不能以句讀。矧能達其旨趣。即欲詢之知識。晨星落落。又烏從而詢之。此見末法講律之難也。而在家為尤難。資生艱難。既不能如出家兒。三年五年。廣閱教典。妻子眷屬之累。復不能如參方人。千里百里。單丁遠行。勢必抱其殘闕。守其固陋。以沒世耳。豈不重可惜哉。曩曾聞明蕅益大師。有在家律要箋釋之刻。年久板朽。傳本寥寥。竊作是念。自欲受戒而苦其懵。推之於人亦當然。何弗即吾世。竭吾才。尋取舊章。以為依據。重訂一善本以行。既以自利。亦以利後之有志於此者。用是留心咨訪。冀獲原集。年餘。值迴龍源洪上人。與武林錢伊菴居士。各檢得集中數種授予。校之原目。尚缺受戒品一種。又年餘。致書越郡戒珠禪遠法師。轉求得之。而原集始全。嗚呼。求法如此其難。守法者宜何如寶貴矣。唯是集所載。猶屬簡略。因勉成予重訂之始願。而增廣之。首錄四分律藏一節。以著歸戒之始。次錄厭離功德一經。以要歸戒之終。他如護身呪經。免惡道經。所以備勸發歸戒之用。無我義經。心地觀經。所以示大乘了義之談。匯入原集。在家持律之要。可云粗備。後復增威儀梵網二經者。威儀詳持守之科條。梵網為菩薩之行履。今既委質於佛法中。即不應以拘墟苟簡之見。自安於小乘之域。至於梵網一懺。則以末世眾生。障深慧淺。易犯難持。有此一法。庶不終棄。錄成。質之源洪上人。以為可行。并為募梓以行。足徵其愛法之誠云。
道光乙酉正月元日。優婆塞真益陳熈願復齋氏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