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頓悟入道要門論

 唐 慧海撰

頓悟入道要門論原序

夫善知識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類。長夜明炬。善破羣昏。大珠和尚首參馬祖。使入慧海之灋界。令開寶藏於自家。所以靈辯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機疊疊。如圓器之傾珠。於是曲設多方。垂慈利物。發揚至道。烏可以筆舌讚歎哉。

  妙叶維那。四明翠山大中理公之神足。夙具靈根。素培智種。禪餘之暇閱此老語錄。有所證入。平生礙膺之物脫然而去。從上佛祖舌頭一無所疑矣。此亦古塔主覩雲門語而嗣之。正所謂也。故捐資鏤板以廣其傳。期以後之來者同一了悟。存此心者。豈淺淺耶。此之功勳不墜。行願彌堅。蓋可見矣。所幾法流不泯。派永接於曹溪。燈焰長存。光愈明於少室也。 旹歲在癸丑春孟十日阿育王山 沙門釋崇裕書於無異堂

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合下參問語錄)

唐沙門 慧海 撰

  稽首和南十方諸佛.諸大菩薩眾。弟子今作此論。恐不會聖心。願賜懺悔。若會聖理。盡將迴施一切有情。願於來世盡得成佛。

  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

  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

  云何為頓悟。

  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問。從何而修。

  答。從根本修。

  云何從根本修。

  答。心為根本。

  云何知心為根本。

  答。楞伽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遺教經云。但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經云。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佛名經云。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知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為根本也。若求解脫者。先須識根本。若不達此理。虗費功勞。於外相求。無有是處。禪門經云。於外相求。雖經劫數。終不能成。於內覺觀。如一念頃。即證菩提。

  問。夫修根本。以何法修。

  答。惟坐禪。禪定即得。禪門經云。求佛聖智。要即禪定。若無禪定。念想喧動。壞其善根。

  問。云何為禪。云何為定。

  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薩戒經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脫。亦名達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薩。無量力尊。是大丈夫。

  問。心住何處即住。

  答。住無住處即住。

  問。云何是無住處。

  答。不住一切處。即是住無住處。

  云何是不住一切處。

  答。不住一切處者。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中間。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處。只箇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也。得如是者。即名無住心也。無住心者是佛心。

  問。其心似何物。

  答。其心不青不黃.不赤不白.不長不短.不去不來.非垢非淨.不生不滅。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問。身心以何為見。是眼見.耳見.鼻見及身心等見。

  答。見無如許種見。

  云。既無如許種見。復何見。

  答。是自性見。何以故。為自性本來清淨。湛然空寂。即於空寂體中能生此見。

  問。只如清淨體尚不可得。此見從何而有。

  答。喻如明鑑中雖無像。能見一切像。何以故。為明鑑無心故。學人若心無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滅。自然清淨。以清淨故。能生此見。法句經云。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是善知識也。

  問。涅槃經.金剛身品。不可見。了了見。無有知者。無不知者。云何。

  答。不可見者。為自性體無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見也。然見不可得者。體寂湛然。無有去來。不離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見也。無有知者。為自性無形。本無分別。是名無有知者。無不知者。於無分別體中具有恒沙之用。若能分別一切。即無事不知。是名無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無知。無事不知。般若無見。無事不見。

  問。經云。不見有無。即真解脫。何者是不見有無。

  答。證得淨心時即名有。於中不生得淨心想。即名不見有也。得想無生無住。不得作無生無住想。即是不見無也。故云不見有無也。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亦名解脫。

  問。云何是無所見。

  答。若見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於中不起愛憎與不見等。即是無所見也。

  問。對一切色像時。即名為見。不對色像時。亦名見否。

  答。見。

  問。對物時。從有見。不對物時。云何有見。

  答。今言見者。不論對物與不對物。何以故。為見性常故。有物之時即見。無物之時亦見也。故知物自有去來。見性無來去也。諸彼亦耳。

  問。正見物時。見中有物否。

  答。見中不立物。

  問。正見無物時。見中有無物否。

  答。見中不立無物。

  問。有聲時。即有聞。無聲時。還得聞否。

  答。亦聞。

  問。有聲時。從有聞。無聲時。云何得聞。

  答。今言聞者。不論有聲無聲。何以故。為聞性常故。有聲時即聞。無聲時亦聞。

  問。如是聞者是誰。

  答。是自性聞。亦名知者聞。

  問。此頓悟門以何為宗。以何為旨。以何為體。以何為用。

  答。無念為宗。妄心不起為旨。以清淨為體。以智為用。

  問。既言無念為宗。未審無念者無何念。

  答。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

  云何為邪念。云何名正念。

  答。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並名邪念。不念苦樂等。即名正念。

  問。云何是正念。

  答。正念者。唯念菩提。

  問。菩提可得否。

  答。菩提不可得。

  問。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

  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實不可得。亦無前後得者。為不可得故。即無有念。只箇無念。是名真念。菩提無所念。無所念者。即一切處無心。是無所念。只如上說如許種無念者。皆是隨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體。無二無別。但知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得無念時。自然解脫。

  問。云何行佛行。

  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聖行。如前所說。不行有無.憎愛等是也。大律卷五菩薩品云。一切聖人不行於眾生行。眾生不行如是聖行。

  問。云何是正見。

  答。見無所見。即名正見。

  問。云何名見無所見。

  答。見一切色時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愛憎心。即名見無所見也。若得見無所見時。即名佛眼。更無別眼。若見一切色時。起愛憎者。即名有所見。有所見者。即是眾生眼。更無別眼作眾生眼。乃至諸根亦復如是。

  問。既言以智為用者。云何為智。

  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脫。是名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識體用。二性空即是體。知二性空。即是解脫。更不生疑。即名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無.善惡.愛憎。名二性空。

  問。此門從何而入。

  答。從檀波羅蜜入。

  問。佛說六波羅蜜是菩薩行。何故獨說檀波羅蜜。云何具足而得入也。

  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問。何因緣故。名為檀度。

  答。檀者。名為布施。

  問。布施何物。

  答。布施却二性。

  問。云何是二性。

  答。布施却善惡性。布施却有無性.愛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淨不淨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時。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羅蜜。名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處無心是。若得一切處無心時。即無有一相可得。何以故。為自性空故。無一相可得。無一相可得者。即是實相。實相者。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念剛經云。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問。佛說六波羅蜜。今云何說一即能具足。願說一具六法之因。

  答。思益經云網明尊謂梵天言。若菩薩捨一切煩惱。名檀波羅蜜。即是布施。於諸法無所延。名尸波羅蜜。即是持戒。於諸法無所傷。名羼提波羅蜜。即是忍辱。於諸法離相。名毗離耶波羅蜜。即是精進。於諸法無所住。名禪波羅蜜。即是禪定。於諸法無戲論。名般若波羅蜜。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異。一.捨。二.無起。三.無念。四.離相。五.無住。六.無戲論。如是六法。隨事方便。假立名字。至於妙理。無二無別。但知一捨即一切捨。無起即一切無起。迷途不契。悉謂有差。愚者滯其法數之中。即長輪生死。告汝學人。但修檀之法。即萬法周圓。況於五法。豈不具耶。

  問。三學等用。何者是三學。云何是等用。

  答。三學者。戒.定.慧是也。

  問。其義云何是戒.定.慧。

  答。清淨無染是戒。知心不動。對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動時。不生不動想。知心清淨時。不生清淨想。乃至善惡皆能分別。於中無染。得自在者。是名為慧也。若知戒定慧體俱不可得時。即無分別者。即同一體。是名三學等用。

  問。若心住淨時。不是著淨否。

  答。得住淨時。不作住淨想。是不著淨。

  問。心住空時。不是著空否。

  答。若作空想。即名著空。

  問。若心得住無住處時。不是著無所處否。

  答。但作空想。即無有著處。汝若欲了了識無所住心時。正坐之時。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惡都莫思量。過去事已過去而莫思量。過去心自絕。即名無過去事。未來事未至。莫願莫求。未來心自絕。即名無未來事。現在事已現在。於一切事但知無著。無著者。不起憎愛心。即是無著。現在心自絕。即名無現在事。三世不攝。亦名無三世也。心若起去時。即莫隨去。去心自絕。若住時。亦莫隨住。住心自絕。即無住心。即是住無住處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時。只物住亦無住處。亦無無住處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處。即名了了見本心也。亦名了了見性也。只箇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脫心。亦名菩提心。亦名無生心。亦名色性空。經云證無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時。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會。所以會者。一切處無心。即是會言無心者。無假不真也。假者。愛憎心是也。真者。無愛憎心是也。但無憎愛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脫也。

  問。為只坐用。行時亦得為用否。

  答。今言用功者。不獨言坐。乃至行住坐臥。所造運為。一切時中。常用無間。即名常住也。

  問。方廣經云。五種法身。一.實相法身。二.功德法身。三.法性法身。四.應化法身。五.虗空法身。於自己身。何者是。

  答。知心不壞是實相法身。知心含萬像是功德法身。知心無心是法性法身。隨根應說是應化法身。知心無形不可得是虗空法身。若了此義者。即知無證也。無得無證者。即是證佛法法身。若有證有得以為證者。即邪見增上慢人也。名為外道。何以故。維摩經云。舍利弗問天女曰。汝何所得。何所證辯。乃得如是。天女答曰。我無得無證。乃得如是。若有得有證。即於佛法中為增上慢人也。

  問。經云等覺妙覺。云何是等覺。云何是妙覺。

  答。即色即空。名為等覺。二性空故。名為妙覺。又云。無覺無無覺。名為妙覺也。

  問。等覺與妙覺。為別為不別。

  答。為隨事方便。假立二名。本體是一。無二無別。乃至一切法皆然也。

  問。金剛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其義云何。

  答。般若體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可得。是名無法可說。即於般若空寂體中具恒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義云何。

  答。只如有人未遇大善知識。唯造惡業。清淨本心被三毒無明所覆。不能顯了。故云為人輕賤也。以今世人輕賤者。即是今日發心求佛道。為無明滅盡。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更無亂念。諸惡永滅故。以今世人輕賤也。無明滅盡。亂念不生。自然解脫。故云當得菩提。即發心時。名為今世。非隔生也。

  又云。如來五眼者何。

  答。見色清淨。名為肉眼。見體清淨。名為天眼。於諸色境。乃至善惡悉能微細分別。無所染著。於中自在。名為慧眼。見無所見。名為法眼。無見無無見。名為佛眼。

  又云。大乘最上乘。其義云何。

  答。大乘者。是菩薩乘。最上乘者。是佛乘。

  又問。云何修而得此乘。

  答。修菩薩乘者。即是大乘。證菩薩乘。更不起觀。至無修處湛然常寂。不增不減。名最上乘。即是佛乘也。

  問。涅槃云。定多慧少。不離無明。定少慧多。增長邪見。定慧等故。即名解脫。其義如何。

  答。對一切善惡悉能分別是慧。於所分別之處不起愛憎。不隨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也。

  又問。無言無說。即名為定。正言說之時。得名定否。

  答。今言定者。不論說與不說常定。何以故。為用定性。言說分別時。即言說分別亦定。若以空心觀色時。即觀色時亦空。若不觀色。不說不分別時亦空。乃至見聞覺知亦復如是。何以故。為自性空。即於一切處悉空。空即無著。無著即是等用。為菩薩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云定慧等者。即名解脫也。今更為汝譬喻顯示。令汝惺惺。得解斷疑。譬如明鑑照像之時。其明動否。不也。不照時亦動否。不也。何以故。為明鑑用無情明照。所以照時不動。不照亦不動。何以故。為無情之中無有動者。亦無不動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時。其光動否。不也。若不照時動否。不也。何以故。為光無情。故用無情光照。所以不動。不照亦不動。照者是慧。不動者是定。菩薩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故云定慧等用即是解脫也。今言無情者。無凡情。非無聖情也。

  問。云何是凡情。云何是聖情。

  答。若起二性即是凡情。二性空故。即是聖情。

  問。經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其義如何。

  答。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義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絕言。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謂得義實際。更不起觀。不起觀故。即是無生。以無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即是心行處滅。

  問。如如者云何。

  答。如如是不動義。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過去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現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來佛行此行亦得成道。三世所修證道無異。故名如如也。維摩經云。諸佛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乃至一切眾生悉皆如也。何以故。為佛性不斷有性故也。

  問。即色即空。即凡即聖。是頓悟否。

  答。是。

  問。云何是即色即空。云何是即凡即聖。

  答。心有染即色。心無染即空。心有染即凡。心無染即聖。又云。真空妙有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色滅空。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

  問。經云盡無盡法門。如何。

  答。為二性空故。見聞無生是盡。盡者。諸漏盡。無盡者。於無生體中具恒沙妙用。隨事應現。悉皆具足。於本體中亦無損減。是名無盡。即是盡無盡法門也。

  問。盡與無盡。為一為別。

  答。體是一。說即有別。

  問。體既是一。云何說別。

  答。一者是說之體。說是體之用。為隨事應用。故云體同說別。喻如天上一日。下置種種盆器盛水。一一器中皆有於日。諸器中日悉皆圓滿。與天上日亦無差別。故云體同。為隨器立名。即有差別。所以有別。故云體同。說即有別。所現諸日悉皆圓滿於上。本日亦無損滅。故云無盡也。

  問。經云不生不滅。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答。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問。何者善。何者不善。

  答。不善者。是染漏心。善法者。是無染漏心。但無染無漏。即是不善不生。得無染無漏時。即清淨圓明。湛然常寂。畢竟不遷。是名善法不滅也。此即是不生不滅。

  問。菩薩戒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其義云何。

  答。佛戒者。清淨心是也。若有人發心修行清淨行。得無所受心者。名受佛戒也。過去諸佛皆修清淨無受行。得成佛道。今有時人發心修無受清淨行者。即與佛功德等。用無有異也。故云入諸佛位也。如是悟者。與佛悟同。故云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從清淨心生智。智清淨名為諸佛子。亦名此佛子。

  問。只是佛之與法。為是佛在先。為是法在先。若法在先。法是何佛所說。若佛在先。承何教而成道。

  答。佛亦在法先。亦在法後。

  問。因何佛法先後。

  答。若據寂滅法。是法先佛後。若據文字法。是佛先法後。何以故。一切諸佛皆因寂滅法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後。經云。諸佛所師。所為法也。得成道已。然始廣說十二部經。引化眾生。眾生承佛法教。修行得成佛。即是法先佛後也。

  問。云何是說通宗不通。

  答。言行相違。即是說通宗不通。

  問。云何是宗通說亦通。

  答。言行無差。即是說通宗亦通。

  問。經云到不到.不到到之法。云何。

  答。說到行不到。名為到不到。行到說不到。名為不到到。行說俱到。名為到到。

  問。佛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者是不盡有為。何者是不住無為。

  答。不盡有為者。從初發心至菩提樹下成等正覺後。至雙林入般涅槃。於中一切法悉皆不捨。即是不盡有為也。不住無為者。雖修無念。不以無念為證。雖修空。不以空為證。雖修菩提涅槃。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即是不住無為也。

  問。為有地獄。為無地獄。

  答。亦有亦無。

  問。云何亦有亦無。

  答。為隨心所造一切惡業。即有地獄。若心無染。自性空故。即無地獄。

  問。受罪眾生有佛性否。

  答。亦同佛性。

  問。既有佛性。正入地獄時。佛性同入否。

  答。不同入。

  問。正入之時。佛性復在何處。

  答。亦同入。

  問。既同入。正入時。眾生受罪。佛性亦同受罪否。

  答。佛性雖隨眾生同入。是眾生自受罪苦。佛性元來不受。

  問。既同入。因何不受。

  答。眾生者是有相。有相者即有成壞。佛性者是無相。無相者即是空性也。是故真空之性無有壞者。喻如有人於空積薪。薪自受壞。空不受壞也。空喻佛性。薪喻眾生。故云同入而不同受也。

  問。轉八識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幾箇識共成一智。幾箇識獨成一智。

  答。眼.耳.鼻.舌.身。此五識共成成所作智。第六是意。獨成妙觀察智。第七心識。獨成平等性智。第八含藏識。獨成大圓鏡智。

  問。此四智為別為同。

  答。體同名別。

  問。體既同。云何名別。既隨事立名。正一體之時。何者是大圓鏡智。

  答。湛然空寂。圓明不動。即大圓鏡智。能對諸塵不起愛憎。即是二性空。二性空即平等性智。能入諸根境界。善能分別。不起亂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觀察智。能令諸根隨事應用。悉入正受。無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問。束四智成三身者。幾箇智共成一身。幾箇智獨成一身。

  答。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智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別。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無三身應用。何以故。為體性無相。從無住本而立。亦無無住本。

  問。云何是見佛真身。

  答。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

  問。云何不見有無即是見佛真身。

  答。有因無立。無因有顯。本不立有。無亦不存。既不存無。有從何得。有之與無。相因始有。既相因而有。悉是生滅也。但離此二見。即是見佛真身。

  問。只如有無尚不可交。建立真身復從何而立。

  答。為有問故。若無問時。真身之名亦不可立。何以故。譬如明鏡。若對物像時。即現像。若不對像時。終不見像。

  問。云何是常不離佛。

  答。心無起滅。對境寂然。一切時中畢竟空寂。即是常不離佛。

  問。何者是無為法。

  答。有為是。

  問。今問無為法。因何答有為是。

  答。有因無立。無因有顯。本不立有。無從何生。若論真無為者。即不取有為。亦不取無為。是真無為法也。何以故。經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即是取真法也。若了此理。即真解脫。即會不二法門。

  問。何者是中道義。

  答。邊義是。

  問。今問中道。因何答邊義是。

  答。邊因中立。中因邊生。本若無邊。中從何有。今言中者。因邊始有。故知中之與邊。相因而立。悉是無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問。何名五陰等。

  答。對色染色。隨色受生。名為色陰。為領納入八風。好集邪信。即隨領受中生。名為受陰。迷心取想。隨想受生。名為想陰。結集諸行。隨行受生。名為行陰。於平等體妄起分別。繫著虗識受生。名為識陰。故云五陰。

  問。經云二十五有。何者是。

  答。受後有身是也。後有身者。即六道受生也。為眾生現世心迷。好結諸業。後即隨業受生。故云後有也。世若有人志修究竟解脫。證無生法忍者。即永離三界。不受後有。不受後有者。即證法身。法身者。即是佛身。

  問。二十五有名云何分別。

  答。本體是一。為隨用立名。顯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十惡.十善.五陰是。

  問。云何是十惡.十善。

  答。十惡。煞.盜.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乃至貪.瞋.邪見。此名十惡。十善者。但不行十惡即是也。

  問。上說無念。由未盡決。

  答。無念者。一切處無心是無一切境界。無餘思求是對諸境色永無起動。是即無念。無念者。是名真念也。若以念為念者。即是邪念。非為正念。何以故。經云。若教人六念。名為非念。有六念名為邪念。無六念者即真念。經云。善男子。我等住於無念法中。得如是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無餘世界。不可思議功德。佛說之猶不盡。何況餘乘能知也。得無念者。六根無染故。自然得入諸佛知見。得如是者。即名佛藏。亦名法藏。即能一切佛一切法。何以故。為無念故。經云。一切諸佛等。皆從此經出。

  問。既稱無念。入佛知見。復從何立。

  答。從無念立。何以故。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云。喻如明鑑。鑑中雖無像。而能現萬像。何以故。為鑑明故。能現萬像。學人為心無染。故妄念不生。我人心滅。畢竟清淨。以清淨故。能生無量知見。頓悟者不離此生即得解脫。何以知之。譬如師子兒初生之時。即真師子。修頓悟者亦復如是。即修之時。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筍。不離於春。即與母齊。等無有異。何以故。為心空故。修頓悟者亦復如是。為頓除妄念。永絕我人。畢竟空寂。即與佛齊。等無有異。故云即凡即聖也。修頓悟者不離此身即超三界。經云。不壞世間而超世間。不捨煩惱而入涅槃。不修頓悟者。猶如野干隨逐師子。經百千劫。終不得成師子。

  又問。真如之性為實空。為實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斷滅。一切眾生當依何修而得解脫。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體。無形無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於空無相體中。具足恒沙之用。即無事不應。是名亦不空。經云。解一即千從。迷一即萬惑。若人守一萬事畢。是悟道之妙也。經云。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種種見。如此功業。由行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證。無有是處。自誑誑他。彼此俱墜。努力。努力。細細審之。只是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得如是者。即入涅槃。證無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門。亦名無諍。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畢竟清淨無我人故。不起愛憎。是二性空。是無所見。即是真如無得之辯。

  此論不傳無信。唯傳同見同行。當觀前人有誠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為說。示之令悟。吾作此論。為有緣人。非求名利。只如諸佛所說千經萬論。只為眾生迷故。心行不同。隨邪應說。即有差別。如論究竟解脫理者。只是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永寂如空。畢竟清淨。自然解脫。汝莫求虗名。口說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違。名為自誑。當墮惡道。莫求一世虗名快樂。不覺長劫受殃。努力。努力。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總應度盡。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經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問。於來世中多有雜學之徒。云何共住。

  答。但和其光。不同其業。同處不同位。經云隨流而性常也。只如學道者自為大事因緣解脫之事。俱勿輕未學。敬學如佛。不高己德。不疾彼能。自察於行。不舉他過。於一切處悉無妨礙。自然快樂也。重說偈云。

  忍辱第一道  先須除我人  事來無所受  即真菩提身

  金剛經云。菩薩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又云。不取即不捨。永斷於生死。一切處無心。即名諸佛子。涅槃經云。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偈曰。

  我今意況大好  他人罵時無惱  無言不說是非  涅槃生死同道  識達自家本宗  猶來無有青皁  一切妄想分別  將知世人不了  寄言凡夫末代  除却心中藁草  我今意況大寬  不語無事心安  從容自在解脫  東西去易不難  終日無言寂寞  念念向理思看  自然逍遙見道  生死定不相干  我今意況大奇  不向世上侵欺  榮華總是虗誑  弊衣麤食充飢  道逢世人懶語  世人咸說我癡  外現瞪瞪暗鈍  心中明若瑠璃  默契羅睺密行  非汝凡夫所知

  吾恐汝等不會了真解脫理。再示汝等。

  問。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云何是淨心。

  答。以畢竟淨為淨。

  問。云何是畢竟淨為淨。

  答。無淨無無淨即是畢竟淨。

  問。云何是無淨無無淨。

  答。一切處無心是淨。得淨之時不得作淨想。即名無淨也。得無淨時亦不得作無淨想。即是無無淨也。

  問。修道者以何為證。

  答。畢竟證為證。

  問。云何是畢竟證。

  答。無證無無證是名畢竟證。

  問。云何是無證。云何是無無證。

  答。於外不染色聲等。於內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即名為證。得證之時不得作證想。即名無證也。得此無證之時亦不得作無證想。是名無證。即名無無證也。

  問。云何解脫心。

  答。無解脫心。亦無無解脫心。即名真解脫也。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也。法者是有。非法是無也。但不取有無。即真解脫。

  問。云何得道。

  答。以畢竟得為得。

  問。云何是畢竟得。

  答。無得無無得。是名畢竟得。

  問。云何是畢竟空。

  答。無空無無空。即名畢竟空。

  問。云何是真如定。

  答。無定無無定。即名真如定。經云。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定法如來可說。經云雖修空。不以空為證。不得作空想。即是也。雖修定。不以定為證。不得作定想。即是也。雖得淨。不以淨為證。不得作淨想。即是也。若得定。得淨。得一切處無心之時。即作得如是想者。皆是妄想。即被繫縛。不名解脫。若得如是之時。了了自知得自在。即不得將此為證。亦不得作如是想時得解脫。經云。若起精進心。是妄非精進也。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問。云何是中道。

  答。無中間。亦無二邊。即中道也。

  云何是二邊。

  答。為有彼心。有此心。即是二邊。

  云何名彼心。此心。

  答。外縛色聲。名為彼心。內起妄念。名為此心。若於外不染色。即名無彼心。內不生妄念。即名無此心。此非二邊也。心既無二邊。中亦何有哉。得如是者。即名中道。真如來道。如來道者。即一切覺人解脫也。經云。虗空無中邊。諸佛身亦然。然一切色空者。即一切處無心也。一切處無心者。即一切色性空。二義無別。亦名色空。亦名色無法也。汝若離一切處無心。得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禪定見性者。非也。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槃.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何以故。金剛經云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問。若有修一切諸行。具足成就。得受記否。

  答。不得。

  問。若以一切法無修得成就。得受記否。

  答。不得。

  問。若恁麼時。當以何法而得受記。

  答。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即得受記。何以故。維摩經云。諸行性相。悉皆無常。涅槃經云。佛告迦葉。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即名受記。所言一切處無心者。無憎愛心。是言憎愛者見好事不起愛心。即名無愛心也。見惡事亦不起憎心。即名無憎心也。無愛者。即名無染心。即是色性空也。色性空者。即是萬緣俱絕。萬緣俱絕者。自然解脫。汝細看之。若未惺惺了時。即須早問。勿使空度。汝等若依此教修。不解脫者。吾即終身為汝受大地獄。吾若誑汝者。吾當所生處為師子虎狼所食。汝若不依教。自不勤修。即不知也。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努力。努力。須合知爾。

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

吳江居士吳瑞徵施貲刻此頓悟入道要門論上卷資先考霽宇府君冥福了緣居士對 長洲徐普書 溧水端學堯刻。

  萬曆丁酉夏六月 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