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溈山警策句釋記
明 弘贊註 開詗記
溈山警策句釋科文
釋此警策大科分(二)
初題目(二)
一人 二法
次本文(二)
一長行(二)
一教誡(九)
一業因苦果 二生老病死 三生滅時速 四違俗入道 五名利失道 六啟示三學 七不修學過 八業果時熟 九策勵勸修
二示法(三)
一道行(六)
一立行 二懲誡 三求道 四擇友 五結誨 六潛修
二禪教(二)
一禪學(二)
一示法 二讚勉
二教理(二)
一示教 二誡勉
三結勸(五)
一啟發 二示教 三勸勉 四顯示因果 五自行化他
二重頌(三)
一標頌題二頌教誡(十一)
一幻色 二時節 三生滅 四流轉 五愛取有 六虗生空老 七無明惑 八慨時命速 九現因後果 十因果所由 十一循環不息
三頌示法(七)
一依師 二擇法 三了妄 四歸真 五相忘 六寂照 七雙泯
溈山警策句釋科文(終)
溈山警策句釋記序
生死事大。迅速無常。學道人。當時刻以此為念。日月易邁。若弗云來。生者不修。死將奚具。饕餮陋習。誠為可恥。此溈山警策之所以作也。鼎湖。
在和尚。敷揚妙道。誘誨來學。諄懇切篤。獎掖備至。偶一日大眾請師開示溈山警策宗趣。師以無礙慧辯。悅可眾心。因復請師分科句釋。使警策之旨洞然。無論上哲中流。皆可循修。悉詣至道。師之上足石箭詗公。記師日前闡演之言。註于章末。如錦添花。如膏助明。是書大有裨于後學。匪細故也。讀是書者。而如見溈山焉。而如見在和尚與溈山異口同心。能推從上佛祖。竭力為人之處。與大眾相勸勉咨儆焉。昔大安禪師云。我在溈山三十年。看水牯牛。今變作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此真可謂能自警策者也。吾願天下學道人。皆以大安禪師能自警策者而策之。
旹
順治庚子歲臘月禺山弟子鄺裔書于龍江山麓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上
粵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註
門人比丘 開詗 記
將釋此文。大科分二。初釋題目。次釋本文。
●初釋題目二
一人。二法。
○一人
溈山。
題目四字。上二字是能詮之人。下二字是所詮之法。人以山為稱。法以警策為目。人以山為稱者。山踞長沙郡西北。因師居之。以尊人故。而稱山也。師諱靈祐。俗姓趙。福州長谿人也。年十五出家。二十受具戒。精究大小乘經律。二十三遊江西。參百丈大智禪師。丈一見許之入室。遂居參學之首。一日侍立次。丈令撥爐取火。師撥云。無火。丈自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這箇是甚麼。師因而悟入。禮謝陳其所悟。丈曰。此乃暫時岐路耳。經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己物。不從他得。故祖師云。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祇是無虗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自備足。汝今既爾。善自護持。師後充典座之職。時有司馬頭陀。自湖南來。謂丈曰。頃在湖南。尋得一山名大溈。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所居之處。丈曰。老僧往住可乎。陀曰。非和尚所居。丈曰。何也。陀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設居之。徒不滿千。丈令侍者喚首座來。問曰。此人何如。陀請謦欬一聲。行數步。陀曰。不可也。復喚典座來問。陀一見。乃曰。此正是溈山主也。丈夜召師入室囑云。吾化緣在此。溈山勝境。汝當居之。嗣續吾宗。廣度後學。師遂往居焉。其山峭絕。蟠木窮谷。幾千百里。為羆豹虎兕之宅。人迹罕至。師與猿猴為伴。拾橡栗充餐。經六七載。鄉民稍知。率眾共營梵宇。由是道傳天下。禪學輻輳。遂建溈仰一宗。敷揚正教。四十餘載。得悟者。不可勝數。入室者。四十一人。於唐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盥潄趺坐。怡然而化。世壽八十三。僧臘六十四。塔於本山南阜。敕謐大圓禪師。塔曰清淨。
記曰。傳云師住溈山日久。自知前身曾為越州村寺誦法華經僧。師示寂歲。去如來滅度。一千八百零二年矣。司馬頭陀。其人內秘直指之宗。外蘊人倫之鑒。兼窮地理。諸方創寺。多取決焉。首座。即華林和尚也。
○二法
警策。
此二字。乃一卷文之宗致也。警謂警諸未悟。策謂策諸後進。時溈山大師。因覩法末。情敝目滋。僧同陋俗。饕餮懈怠。無向上志。遂作此警策。以曉悟勉進焉。
記曰。按諸經論。或以單人為名。或以單法為名。或以人法為名。今此警策。正以人法為名。溈山二字。是後人所置。非大師自立。如常途註述。於題目下。別出作者名。今就題中標出。故以人法為名也。
○次釋本文二
初長行。次重頌。
△初長行二
一教誡。二示法。
△一教誡九
一業因苦果。二生老死病。三生滅時速。四違俗入道。五名利失道。六啟示三學。七不修學過。八業果時熟。九策勵勸修。
○一業因苦果
夫業繫受身。未免形累。
上句明業果。下句明眾苦。此是業繫苦相。業屬過去。若果屬現在。言其因中有繫。故其果中有累。累非一致。故云眾苦。眾苦者。略言三苦八苦。廣則八萬四千塵勞諸苦。葢由凡夫。不了自心。起惑造業。以業繫縛。故難免分段生死之形累。天臺云。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智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嗔癡。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法句經云。昔有四比丘。論世苦事。一言婬慾惱人。一言饑渴逼體。一言嗔恚擾亂。一言驚怖恐懼。共競是非。佛言。汝等所論。不究苦義。身為諸苦之本。眾患之源。當求寂滅。此為最樂。
記曰。夫萬累本於身有。身由業繫而生。業因煩惱而得。以煩惱無明惑故。作眾生業。由斯業故。繫縛有情。不得解脫。故於三界六道中。受種種身形。眾苦之累。是則因業受身。身還造業。有身必苦。有形必累。老子亦云。吾有大患。為吾有心。吾若無身。何患之有。欲得無身須得無心。心為業用。業從緣起。若一念無生。患累俱捐。故肇論云。萬累滋彰。本於妄想。妄想既祛。則萬累都息。言三苦者。苦苦。壞苦。行苦。謂眾生受於有漏五陰分段之身。性常逼迫。是為苦。又與苦受相應。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若樂相壞時。苦相即至。是名壞苦。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常不安隱。故曰行苦。八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謂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名五陰盛苦也。言分段者。聲聞。緣覺。菩薩。所執法相不忘。受於變易生死之苦。凡夫為愛見所覆。不了境界虗妄。起惑造業。受於分段生死之苦。言煩惱者。謂昏煩之法。惱亂心神。與心作煩。令心得惱。略則三毒十惡。廣則百八煩惱。乃至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塵勞門。即萬累也。
○二生老病死
稟父母之遺體。假眾緣而共成。
上句明色本。下句明假合。此二句總屬生法。即萬累之原也。稟即稟受。體即四大色身。從初一念顛倒。攬父母赤白二穢為身。故曰遺體。假眾緣者。假謂假借。亦藉也。眾緣即四大六根。及十二因緣。圓覺經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風。其體各異。中無實性。亦無主宰能自和合為身。必藉宿因眾緣三事而成。因緣不具。色即不住。十二因緣者。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從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蘊積集而生。然此十二法。展轉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謂之緣。因緣相續。則生死往還無際。若破無明。不起取有。則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從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憂悲苦惱。純大苦蘊積集皆滅矣。
記曰。身假眾緣所成。緣合則起而為生。緣散則滅而為死。是以法從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既從緣有。故無真宰常主。止觀云。從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有我。何處有人。及與眾生。業力機關。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主宰也。十二因緣者。亦名緣起。又名緣生。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名之為因。素有其分。而從彼起。名之為緣。一曰無明。即昏暗之義。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覆葢本性。無所明了也。二曰行。行即行業。謂過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業也。此二支是過去因。三曰識。識即識心。謂由過去惑業相牽。致令此識投托母胎。一剎那間。染愛為種。納想成胎。即攬父母精血二滴。合成一滴。大如豆子。住胎藏中。與三事和合。一命。二煖。三識。是中有報風依風。名為壽命。精血不臭不爛。名為煖。是中心意。名為識。如是三事。缺一則腐敗不住。此是入母胎中初七日位。名歌羅邏。狀如凝酥。從此以後。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止觀云。人托胎時。神識始與精血合。帶絲在臍。臍能連持。謂臍既為諸腸胃之源。在胎之時。以母之臍。注子之臍。故母所食。從臍而入。以資於子。氣息亦爾。子初在胎。依於母息。故俗名子以之為息。四曰名色。名即是心。謂心但有名字。而無形質也。色即色質。謂從托胎後。至第五箇七日。名形位。生諸根形。四支分別。是名為色。以父母精血為身根種。識在其中。故合名名色。五曰六入。謂從入胎已後。至第六箇七日。名髮毛爪齒位。至第七箇七日。名具根位。謂六根開張。有入六塵之用。故名六入。六曰觸。觸即觸對。謂從出胎。乃至三四歲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雖觸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未能了知。生苦樂之想。故名為觸。七曰受。受即領納之義。謂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觸對六塵。即能納受前境。好惡等事。雖能了別。然未起貪愛婬染之心也。此五支是現在果。八曰愛。愛即貪愛。謂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種種勝妙資具。及婬欲等境。然猶未能廣徧追求。故名為愛。九曰取。取即求取。謂從二十歲後。貪愛轉盛。於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四方馳求。故名為取。十曰有。有即後有。因果之不亡也。謂因求取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之果也。此三支是現在因。十一曰生。生即受生。謂今生所作善惡之業。來世於三界六道中受生也。十二曰老死。老即根熟。死即根壞。謂來世受生已。至五陰身熟。名老。熟已壞滅。名死。此二支是未來之果。斯十二支。是三世因果。循環不斷之法。以由過去世無明行為因。感斯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為果。由斯果故。起愛取有。為現在之因。由斯因故。招感未來世生老死之果。果復造因。因復感果。三世相續。無有間斷。如車輪轉。故曰輪廻。
雖乃四大扶持。常相違背。
上句假合。下句乖順。夫人攬外地水火風合集成身。共相扶翼。執持命根。住壽一期。然於其中。常相乖順。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則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所言大者。謂此四法。無處不有。徧諸方域。故稱為大。萬事萬形。皆四大成。在外則為土木山河。在內則為四肢百骸。聚而為生。散而為死。生則為內。死則為外。內外雖殊。而大不異。堅性屬地。即髮毛爪齒皮肉筋骨等。此若不假水。則不和合。濕性屬水。即涕唾精液大小便利等。此若不假地。則便流散。熱性屬火。即身中煖氣。若不假風。則不增長。動性屬風。即出入息。及身之動轉。若無此風。則身不能動轉施為。然此四大。性本無患。以眾緣合集。增損相尅。病患由是而生。故地增則令身沉重。水積則涕唾乖常。火盛則頭胸壯熱。風動則氣息擊衝。即沉重。痰癊。黃熱。氣發。之病也。由此四病。則有四百四病生起。風病百一。黃病百一。痰癊病百一。總集病百一。如是諸患。無時不生。故曰常相違背。
記曰。大論云。四大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風起故。熱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火熱相。地堅相。堅相故難消。難消故能起熱病血肉筋骨脈髓等是地分。除其業報者。一切法皆和合因緣而生也。輔行云。四大不順者。行役無時。強健擔負。搪觸寒熱。外熱助火。火強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為水病。外風動氣。氣吹火。火動水。是為風病。或三大增害於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病。屬地病。飲食不節亦能作病。如薑桂辛物增火。蔗蜜甘冷增水。梨增風。膏膩增地。黃瓜為熱病而作因緣。即是噉不安之食。而生病也。古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此之謂歟。
無常老病。不與人期。
上句明三相。下句明無主。三相本空。原無有我。何能作主任情與之期尅。除其識心達本者能之。昧者不覺也。無常者。謂本無今有。暫有還無。乃剎那不住之謂也。從出胎來。至壯至老至病。乃至命盡。於其中間。念念遷流不住。故曰無常。亦死之異名。老者根熟衰耄。形枯色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將死不久之謂也。病者。四大不調。四百從生。身力疲敗。飲食不安。精神減損。坐起須人。故名為病。若以法次第相因。則死在後。今以無常一法。體徧一切。該於生老病死諸法故也。
記曰。新新不住。念念不停。謂之無常。經云。無常力大。迅速過於山水。折論云。無常有三種。一念念壞滅無常。二和合離散無常。三畢竟如是無常。
○三生滅時速
朝存夕亡。剎那異世。
上句言現生。下句言後世。此二句並釋無常義。下更以霜露等喻明。言剎那者。時之極速也。謂人臨終捨壽。只在最後一剎那頃。即諸根壞日。識遷離際。捨此故身。別受餘質時也。識謂第八識。去居殿後。來為先鋒。一剎那間。攬父母精血住胎藏中。為生死之根。苦果之源也。
記曰。識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譬如春霜曉露。倐忽即無。
上句設體。下句釋性。以霜露遇日即消。體既不堅性亦非常。譬如者。設況之詞。倐忽者。暫有而無也。
記曰。本文二句。是釋朝存夕亡一句。總明時速也。倐者。速疾也。宗鏡云。雖年百歲。猶若剎那。如東逝之長波。似西垂之殘照。擊石之星火。驟隙之迅駒。風裡之微燈。草頭之朝露。臨涯之朽樹。爍目之電光。若不遇於正法。必永墜於幽途矣。
岸樹井藤。豈能長久。
上句出體。下句釋義。臨崖之樹非長。二鼠侵藤豈久。大集經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緣藤入井。下有三龍吐火張爪。彼即懸藤而住。上有黑白二鼠嚙藤將斷。傍有四蛇欲螫。其人仰望。二象已臨井上。憂惱無托。忽有蜂過。遺蜜五滴入口。是人唼蜜。全忘危懼。今以二醉象喻生死。藤喻命根。入井喻無常。二鼠喻日月。四蛇喻四大。三龍喻三毒。五滴蜜喻五欲。三毒乃三惡道之因。故藤一斷。即有墮落之患矣。
記曰。本文二句。釋不與人期一句。斯明年月日速也。身似臨崖樹。業風一至。非力能挽。命如井中藤。日月時虧。使人不覺岸樹是年不長。井藤是日月之速。言井藤者。是井邊所生之藤。或云。樹根。井謂丘墟枯井也。羅什法師曰。昔有罪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云云。三毒者。貪嗔癡也。三惡道者。地獄餓鬼畜生也。五欲者。色聲香味觸也。或以財色名食睡為五欲。謂眾生迷於五欲少樂。全忘生死危險諸苦也。
念念迅速。
念。謂凡夫生滅心之妄念。前念未滅。後念續生。念念生滅。如燈燒炷。起滅不停。如是生滅迅速之相。非具慧眼者莫見。
記曰。此明念速也。妄念。故生滅不停。真心。則常住不遷。
一剎那間。轉息即是來生。
梵語剎那。此言一念。乃時之極速也。僧祇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俱舍云。壯士一彈指頃。有六十五剎那。然念有大小。大念者。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此言一剎那者。小念也。息。即出入息。此息名曰壽命。以一期為壽。連持曰命。一期連持息風不斷。故出入息名為壽命。轉即出已不復更入。名曰命終。此只在一剎那間。即第八識捨前陰。受後陰時。今不言中陰者。以舉前後而該其中也。又中陰遲速不定。遲則七七之日。速則疾於心念。便捨中而受後矣。來生者。總該六道。隨善惡業。而報生其處也。
記曰。本文二句。即釋上剎那異世一句。此明剎那速也。上善生天。中善生人。下善生阿修羅。上惡生地獄。中惡生餓鬼。下惡生畜生。言瞬者。目動也。言中陰者。謂人命終。出入息斷時。第八識捨離前陰身。即有中陰身。在虗空中。冥無所覩。以香為食。於有緣處。即見父母交會。欲火之光。隨念便至。以顛倒想。一剎那頃。攬赤白二點。而成後陰。其中陰即滅矣。若其生方未定。或父母不會。此中陰身。七日一死。乃至七七日。必定托生。不出四十九日。若彼業報已定。或生人天。或墮鬼畜。一剎那間。捨前陰受中陰。捨中陰。受後陰。迅逾電光。非凡所測。唯佛能知。
何乃晏然空過。
何乃猶何為。亦反詰之詞。亦承上轉下之語。以上示知生死過患無常迅速。向下令悟捨俗入道。依法勤修。期出輪迴。晏然者。安然也。總謂光陰迅速。人命無常。何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晏然虗度。不謀上進。以脫生死者乎。
○四違俗入道
父母不供甘旨。六親固以棄離。
上句缺反哺。下句缺敬睦。父母者。子之天地也。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經云。若有供養父母。得無量福。佛言。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若人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百年。便利背上。無有怨心。四事供養無乏。此子猶不足報父母之恩。欲報恩者。當勸父母於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長。無淨戒者。勸受持戒。有慳貪者。勸行惠施。無勝慧者。勸修勝慧。令善安住。以自調伏。乃名真實報父母之恩。六親者。父母兄弟妻子也。又曰。一父。二子。三從父昆弟。四從祖昆弟。五曾祖昆弟。六族昆弟。棄離者。經云。菩薩出家。捨離六親。不記不憶。勤修道行。以速成菩提故。
記曰。甘旨者。美食也。猶不足報父母恩者。謂雖色養無違。而不能置親神於上界。欲利親靈於多生者。必須勸持齋戒。廣修福慧。若出家者。父母貧乏。不能自活。佛聽教令信心。授彼三歸五戒。然後乞食供之。南山云。真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能如是者。名真出家。則可紹隆三寶。度脫四生。利益甚深。功德無量矣。
不能安國治邦。家業頓捐繼嗣。
上句缺致君澤民。下句缺承業繼嗣。釋子出家。捨生育繼嗣。紹隆三寶種族。雖似忠孝有缺。然立身行道。以報親恩。說法勸善。用羽皇化。如斯報德。孰能加焉。昔宋文帝。謂何尚之曰。若率土皆淳釋化。則朕坐致太平矣。尚之對曰。夫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人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此明旨所謂坐致太平者也。
記曰。上文明違俗。下文明入道。
緬離鄉黨。剃髮稟師。
上句離俗。下句入道。緬者遠也。謂遠離鄉俗。趣向無為。即捨家。趣於非家也。剃髮稟師者。棄俗容儀。壞世飾好。倣同如來。具佛德相。稟命於師。從師受學。乃入道之玄規。出世之洪範也。
記曰。世以鬚髮為容儀飾好。比丘出家。違俗慕道。棄世所好。絕滅愛情。今時留鬚長髮。號曰頭陀。名既叛而行復乖矣。梵語頭陀。此云抖擻。謂抖擻三界塵勞煩惱。其行則有十二法。今以披髮。號為頭陀者。訛妄之甚也。佛言。鬚髮爪長。是惡比丘破戒之相。若阿蘭若獨住比丘。無人剃者。聽髮極長一寸。爪長如一麥。不得過。捨家趣非家者。棄世俗之家。入無為之舍也。文殊菩薩白佛言。云何如來說父母恩大。不可不報。又言師僧之恩。不可稱量。其誰為最。佛言。其在家者。孝事父母。在於膝下。莫以報生長之恩。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從師學。開發知見。次恩大也。夫出家者。捨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門中受微妙法。師之力也。生長法身。出功德財。養智慧命。功莫大焉。追其所生。乃次之耳。鄉黨者。鄉向也。謂眾人之所向也。黨朋黨也。古以五百家為黨。周禮云。百家之內曰鄉。漢志以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斯則以萬二千五百家。而為鄉也。稟者。受命也。
內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諍之德。
上句明念慧。下句明和敬。內切念慧。外闡六和。乃入道之功勳。立德之基本也。肇師云。非真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羣眾。如眾不和。非敬順之本也。
記曰。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
逈脫塵世。冀期出離。
上句出世俗家。下句出三界家。欲脫塵俗。須發足超方。期超三界。當斷煩惱。始符出家之本誓也。此二句。總結上文以起下詞。
記曰。上句結父母六親邦國繼嗣鄉黨五句。下句結剃髮內勤外弘三句。逈者。寥遠也。冀者。欲也。望也。
○五名利失道
何乃纔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
上句明無作始霑。下句明止德未備。由名行未當。非稱比丘之義。辭親入道。內勤外弘。本為期出生死。何以纔入僧數。即便饕餮名利。放逸恣情。造有漏因。結生死果。違背初心。失出離行耶。纔登戒品者。方稟具足。無作初成也。戒品有四。謂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前後俱通在家出家。中二唯局出家。我是比丘者。具足戒人也。比丘是梵語。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含此三義。不能翻譯。故存本音。
記曰。無作者。亦名無教。又名無表色。乃戒體也。從三羯磨而得。得此體已。任運止惡。任運行善。不用再作。故名無作。言止者。謂止斷諸惡。令不更起也。破惡者。如初得戒。以三羯磨。發善律儀。破惡律儀故。若通就行解。能破見思之惡也。怖魔者。既能破惡。而魔王念言。此人非但出我界域。或有傳燈。化我眷屬。空我宮殿。故生驚怖也。乞士者。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稱。謂內修清雅之德。外離四邪之食。淨命自居。福利眾生。破憍慢心。謙下自卑。告求資身。以成清雅之德也。今人多求多畜。豈稱清雅之德。既乖其名。尚得為比丘者乎。
檀越所須喫用常住。
上句明信施。下句明僧物。若無戒德。則寸絲滴水難消。況檀越之四供。僧祗之受用乎。檀越者。檀是西音。此言施。越乃此方之語。謂能行施。則生生越度貧窮苦海也。常住有四。一。常住常住。謂僧寺房舍。眾具。花果。田園。僕畜等。以體局當處。不通餘界。但得受用。不通分賣。故重言常住也。二。十方常住。如寺中供僧常食。體通十方。唯局本處。此二名僧祗物。三現前現前。謂僧現得施物。唯施此處現前僧故。四十方現前。如亡五眾輕物。若未羯磨。物通十方僧。若已羯磨。物屬現前僧。此二名現前僧物。
記曰。所須者。通食用。喫用者。喫局飲食。醫藥用通衣服臥具房舍等。
不解忖思來處。謂言法爾合供。
上句失觀。下句癡議。以無觀慧故。不解思法。由癡暗故。別生愚見。無慚無愧。慢怠貪嫉。因之而生矣。忖謂計度。思謂籌量也。謂言者。自出非語也。法爾者。理之當然也。合供者有二。一謂他合當供養於我。二謂我當合受他供。來處者。計一鉢之飯。作者功用不少。施者割妻子之分。以種福田。自德不全。豈合受供。眾德雖備。猶須觀行。方消信施。故文殊問經云。菩薩若無思惟。飯亦不應食也。
記曰。迦葉經云。時五百比丘言。我等不能精進。恐不能消信施供養。請乞歸俗。文殊菩薩讚言。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寧可一日數百歸俗。不應一日破戒受人信施。佛告文殊。若有修禪解脫者。我聽受人信施食。慈恩法師云。不蠶衣。不田食。織女耕夫汗血力。為成道業施將來。道業未成爭消得。慈受深禪師云。如今有等初學。飽食高眠。任性過口。猶嫌不稱意。不知出家人。如一塊磨刀石。一切人要刀利。便來石上磨。磨來磨去。別人刀利。自家石漸消薄。有等更嫌他人不來我石上磨。有甚便宜處。此語最切。如施金針。中人病處。假其石如金剛。不妨嫌他不來磨。智度論云。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煑乃成。用功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成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更無所直。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行者自當思惟如此獘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噉燒紩丸。從地獄出。當墮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猪狗。常噉糞穢。如是觀之。生厭離想。方堪受食。道安法師云。減割之重。一米七斤。無戒食施死入泰山。燒鐵為食。洋銅灌咽。如斯之痛。法句所陳。所謂學道不通理。復身還信施。長者八十一。其樹不生耳。若也一念回光。忽與道合。萬兩黃金亦消得。
喫了聚頭喧喧。但說人間雜話。
上句總標。下句別釋。以喧喧未審何言。故釋曰。人間雜話。喫了者。飽食已。聚頭者。共相聚首也。雜話者。世俗之言。不涉經律之語。猶無克念。外發言非。不修觀慧。奚解忖思。三業不勤。掉舉由生。遺教經云。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解脫。是故急當捨離戲論散亂之心。求於無為寂滅之樂。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攝其心。滅除戲論之患。長蘆賾禪師自警文云。若乃竊議朝廷政事。私評郡縣官寮。講國土之豐凶。論風俗之美惡。以至工商細務。市井閒談。邊鄙兵戈。中原宼賊。文章技藝。衣食貨財。自恃所長。隱他好事。揄揚顯過。指摘微瑕。既乖福業。無益道心。如此游言。並傷實德。坐消信施。仰愧龍天。罪始濫觴。禍終滅頂。何也。眾生苦火四面俱焚。豈可安然坐談無義。古德尚言自警。我等何人好不自思。
記曰。喧者譁也。掉舉者。有三種。一身掉。謂身好遊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二口掉。謂好喜吟咏。競爭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三心掉。謂心情放逸。縱念扳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宋光孝安禪師。在定中見二僧倚檻相語。初有天神擁衛傾聽。久之散去。俄而惡鬼唾罵。掃其脚跡。詢其故。乃二僧初論佛法。次序間濶。末談資養。安自是終身未嘗言及世事。律云。有二苾蒭。隨路而行。說非法語。時有不信心夜叉。欲吸其精氣。佛言。苾蒭在路行。應思惟善法。有二種事。一作法語。二如聖默然。至止息處。說聖伽陀。今人終日閒談雜話。尚不免神鬼呵責。而況求其擁護。可得乎哉。
然則一期趂樂。不知樂是苦因。
上句明逸樂。下句明苦因。謂今生恣情放逸於欲樂。即是當來之苦因。苦因斯集。苦果便至。故云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目前交報。歿後沉淪。斯之謂歟。一期者。謂諸眾生受身。雖云壽命長短不同。然皆是一期果報。是則一生逐樂。誠為萬劫之苦殃矣。
記曰。欲樂者。五欲樂也。
曩劫狥塵。未甞返省。
上句明隨塵習。下句明失慧眼。由無始劫來。一向順自惑習。隨逐諸塵妄境。至今熾然胸中。未甞一念返照知非。何能尅修定慧。破彼惑習。而出塵勞耶。
記曰。曩謂曩昔。劫是長時。即無始劫來也。塵者塵垢。是染污義。謂諸妄塵惑習。能染污自心真性。不得見道故也。
時光淹沒。歲月蹉跎。
上句是晝夜失。下句是年月失。淹沒者。湮滅也。蹉跎者。虗過時日也。若不專修定慧。非但埋沒光陰。實乃徒喪百年矣。
記曰。言時光者。是晝夜互舉也。時謂十二支干。光謂三光也。
受用殷繁。施利濃厚。
上句自用。下句他施。他為求福施之無厭。而受者須生慚愧。知量受用。言受用者。身心納潤。恣情享施。殷繁者。四供滋多。百一盈長。施利者。四事供養百一所須也。殷繁。濃厚。名異而義同也。
記曰。惠休法師。三十年著一緉鞋。遇軟地則赤足。甞誨眾曰。汝今種種受用。未饑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盡。如何消得。殷者盛也繁者多也。濃者不淡。厚者不薄也。四供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百一者。沙門供身所須之物也。
動經年載。不擬棄離。
上句言時。下句言心。由受用殷繁。躭味不休。故致不覺經歷年載。曾未生一念棄捨厭離之心。
記曰。擬者所謂擬之而後為。即揣度以待也。芙蓉禪師云。為厭塵勞。求脫生死。休心息念。斷絕扳緣。故名出家。豈可等閒利養。埋沒平生。直須兩頭撒開。中間放下。遇聲遇色。如石上栽花。見利見名。如眼中著屑。況從無始以來。不是不曾經歷。何須苦苦貪戀。如今不歇。更待何時。
積聚滋多。保持幻質。
上句畜不堅物。下句養夢幻身。謂積聚四供不堅之財。保持五陰夢幻之質。一朝無常到來。積之何用。四大分散。保之奚在。故淨住法云。生不可保。唯欲營生。死必定至。不知顧死。況此危命。凶變無常。俄頃之間。不覺奄死。然其惡因既積。惡果難逃。形曲影咼。豈虗言哉。
記曰。財屬五家。故曰不堅。謂水漂。火焚。賊盜。官得之。惡子敗之。無作禪師云。福劣財強。財必為殃。德薄任大。任速成害。古人只要心達。不要身達。他賢莫揜。我賢莫伐。若如此。則知其命。合其道。終一身而自保矣。
導師有勅。戒勗比丘。進道嚴身。三常不足。
上二句誡勉。下二句示法。如來為三界之法王。四眾之導師。窮盡物性。觀機授法。應病與藥。是故立法制戒。勅令諸弟子。修行進道。必須精勤。少欲知足。以三事而自嚴身。三事。謂飲食。衣服。睡眠。斯三者。使人之所蔽。障道之因緣。故令常須不足。方與道合。
記曰。導師者。引導眾生出於三界之火宅也。思益經云。於諸眾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報恩。故名導師。報恩經云。示涅槃徑。使得無為常樂。故名大導師。遺教經佛言。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又云。汝等比丘。當自摩頭。以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又云。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勗謂勉勗。嚴謂嚴正。
人多於此。躭味不休。日往月來。颯然白首。
上二句貪利。下二句忘生。噫。貪著世利猶未息。不覺白髮堆頭矣。日往月來如旋火。死符不久又將至。
記曰。於此者。三事也。颯者。猶風颯然而至也。如阿含經云。有四事。先不語人。一頭白。二老。三病。四死。是四事。不可避。亦不可却。
後學未聞旨趣。應須博問先知。
上句言他乏益。下句令先自利。謂虗生空老。無言以接後來。欲得利他。先須自利。自利則博問先知。徹佛祖心性之源利他則了達真宗。廣示事理方便之門。博問則不擇尊卑。不恥下就。所謂依法不依人。廣示則不揀怨親。不分貴賤。所謂心慈體正。法施平等。設懷彼我。自他兩失。法句經云。學先自正。然後正人。調身入慧。必還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調體正。何願不至。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雖誦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悟。絕離三界。雖誦千言。不存悲智。不如一聽。自他兩利。
記曰。旨即經律之宗旨。趣則宗之所歸也。宗者尊也。崇也。旨是意旨。謂經律之所崇所尊所主意旨。歸趣究竟處也。博謂廣參。問謂請益。先知者。先覺也。事鈔曰。古云博學為濟貧。僧傳曰。非博則語無所據。故學不厭博。博則通矣。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苟生而貧於學者。懦夫也。死而富於道者。君子也。是知博學乃濟識見之貧也。莊子曰。人而不學。謂之視肉。學而不行。謂之撮囊。弗畔。謂不違道也。
將謂出家。貴求衣食。
此二句。結上起下之文。將者。欲也。擬也。亦抑詞也。然捨俗出家。本以道為重。非以衣食為所貴也。
記曰。道安法師誡眾云。卿已出家。棄俗辭君。財色不顧。與世不羣。金玉不貴。惟道為珍。約己守節。甘苦樂貧。近德自度。又能度人。
○六啟示三學
佛先制律。啟剏發蒙。
上句明五篇七聚。下句明開發初機。以律是定慧之首學。萬善之基本也。蒙是蒙昧。謂從未證聖位以來。皆曰蒙昧。況餘初學薄地凡夫乎。佛先制律者。葢由眾生煩惱熾盛。三毒競興。顛倒亂想。失智慧明。造生死業。是故如來應機設教。首以木叉防非止惡。次以禪定息慮忘緣。後以智慧破惑證真。故南山云。但身口所發。事在戒防。三毒勃興。要由心使。故先以戒捉。次以定縛。後以慧殺。理次然乎。
記曰。佛即本師釋迦如來。梵語具云佛陀。此言知者。亦言覺者。謂於菩提樹下。了了覺知三世眾生非眾生數。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三覺圓明。故稱為佛。一者自覺。悟性真常。了惑虗妄。二者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者覺行圓滿。窮源極底。行滿果圓故。梵語毗尼。此云律。律者詮也。謂詮量輕重。開遮持犯等。梵語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即戒也。謂三業七支。各各防非。別別解脫。又受戒已。隨對殺等事不作。別別無因。則別別無果。故名別別解脫也。剏者。初也。謂立法剏業之始也。五篇七聚詳具大律。乃比丘二百五十戒法。尼則三百四十八戒法。智論云。尼受戒法。略則五百。廣則八萬。
軌則威儀。淨如氷雪。
上句示法。下句設喻。軌則者。律之軌範法則也。人能稟受斯則。即便直趣無上道也。威儀者。謂有威可畏。有儀可敬。由比丘奉持禁戒。眾德威嚴。令人可畏。於行住坐臥。儀端表正。令人可敬。是則內嚴外正。一塵不染。故如水之潔。雪之白也。
記曰。本文二句。是戒體。下之四句是戒用。
止持作犯。束斂初心。
上句明持犯。下句明功能。然止即是持。作便是犯。止則三業不馳妄境。諸惡不生。持則守志堅貞。心離散逸。是為束斂。乃入道之首約。定慧之初門。故云初心。
記曰。止則諸惡不起。持則吉羅無犯。又止則心無妄動。持則執而不失。束則念無散逸。斂則定水湛然。輔行云。有言大乘何須執戒者。此謬也。言不執者。乃是持而不執。若令不持名不執。乃是執破。何名不執。執持尚無。妄持安在。
微細條章。革諸猥弊。
上句明戒相。下句明對治。以戒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故曰微細條章。對治八萬四千諸塵勞。故曰革諸猥獘。
記曰。條章者。即二百五十戒中諸微細條相也。革者。悛除也。猥弊者。即三毒十使諸惑習染也。諸惑者。略言三結十使。廣言八十八使。乃至八萬四千塵勞。能結縛眾生。驅使流轉三界。不得解脫。三結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結。更加貪。嗔。痴。慢。邊見。邪見。見取。為十使。此之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共成八十八使。葢欲界苦諦下。十使具足。集滅二諦下。各有七使。謂除身見。邊見。戒取。三使。道諦下有八使。謂除身見。邊見二使。則四諦合為三十二使也。色界無色界。四諦下皆如欲界。只於每諦下。又除嗔使。以上二界嗔使不行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五十六使。并前欲界三十二使。總成八十八使也。八萬四千。諸塵勞者。以貪嗔癡行。及等分行。各具二萬一千。共為八萬四千也。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者。二百五十戒法。以行住坐臥四威儀。各有二百五十。合為一千。循過現未來三世。為三千威儀。以此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以此二萬一千。復對治貪嗔癡及等分四種煩惱。為八萬四千細行。是為對治八萬四千。諸塵勞門也。
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義上乘。豈能甄別。
此承上起下相因之詞。上二句戒律未習。下二句經教叵明。曾未叨陪者。謂未曾五夏依師。十席就聽。既戒為三藏首學。定慧初門。學擬躐等。教理何明。初門未進。堂奧寧窺。是知戒律未嚴。慧解靡生。而無上了義之宗。安能辯析悟入者乎。言了義者。謂諸大乘經教。乃決擇顯了之談。廣明中道實相之義。非諸小乘經典。及餘覆相。密意含隱之說也。
記曰。忠國師云。禪宗法者。應依佛語。一乘了義。契取本原心地。轉相傳授。與佛道同。不得依於妄情。及不了義教。橫作見解。疑悞後學。俱無利益。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天魔外道。而能破滅佛法矣。毗尼法席者。講演戒律處也。律制比丘。縱證三明六通。亦須五夏依師學律。若律不明。乃至終身不離依止。資持云。律制比丘。五夏已前。專精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然後乃可學習經論。今越次而學。行既失序。入道無由。大聖訶責。終非徒爾。今時纔霑戒品。便乃聽教參禪。為僧行儀一無所曉。況復輕陵戒檢。毀呰毗尼。貶學律為小乘。忽持戒為執相。於是荒迷塵俗。肆恣兇頑。且戒必可輕。汝何登壇而受。律必可毀。汝何削髮染衣。是則輕戒。全是自輕。毀律還是自毀。妄情易習。至道難聞。拔俗超群。萬中無一。請詳聖訓。能無從乎。十席就聽者。昔宣律師。其師勉之十徧往聽毗尼。元宣師非鈍。尚就十聽。葢欲極其精妙。盡其旨趣。為定慧之本。無生之要也。甄別者。分析明了義理之謂也。
可惜一生空過。後悔難追。
此二句是慨歎詞。謂經律不明。即失身戒心慧。而玄道無因契悟。是為空過。生死到頭。悔之不及。故曰難追。
律是戒學。經屬定學。已示二學竟。下明慧學。以道由般若妙慧。方能契會也。
教理未甞措懷。玄道無因契悟。
上句慧解未具。下句頓悟無由。教理者。詮理之謂教。教之所詮曰理。詮理之教者。即十二部經。良由如來依理立言。令羣生修行而證於理。四教義云。說能詮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化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所言詮理者。謂詮真諦理。及中道理也。玄道者。即佛祖心印。強而言之曰。幽玄微妙寂滅無相之道也。若不以如來教理為正因。則佛祖無上妙道。頓悟無由。故達磨西來。以四卷楞伽為心印。黃梅五祖。勸持金剛般若。天台證入法華。圭峰頓悟圓覺。故宗鏡云。西天諸祖。此土六代。乃至馬祖。南陽鵝湖。空山禪師等。並博通經論。圓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誠證。終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陳。是以綿歷歲華。真風不墜。以聖言為定量。邪偽難移。用正教為指南。依憑有據。但莫執義上之文。隨語生見。直須探詮下之旨。契會本宗。則無師之智現前。天真之道不昧。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暫忘。所以從上先聖諸祖。莫不研窮三藏至理。印可自心。觀風化物。今之學者不能全此。反生輕謗。是何心哉。苟得魚忘筌。則經律何過。如來金口所說一言一字。百劫千生尚不聞見。況得受持解悟。故知教不迷人。人自迷教耳。圭峰云。諸宗門下。皆有達人。然各安所習。通少局多。以承稟為戶牖。各自開張。以經論為干戈。互相攻擊。情在函矢而遷變。法逐人我為高低。致使是非分拏。莫能辯析。經如繩墨。楷定邪正。繩墨非巧。巧者必以繩墨為憑。經論非禪。參禪者必以經論為準。當知經是佛語。禪是佛心。律是佛行。如來身口意業。本不相違。良由人與法差。法與人病。捨一執一。自為顛倒。若是至人。回萬法於己者。則奚是奚非。何相違之有哉。
記曰。本文二句。言無慧學。即無因頓悟。是則因律明教。因教明道。問曰。頓悟乃直指之宗。不立文字。何用經教為指南耶。答曰。豈不聞乎。依經解義。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又云。今人看古教。未免心中閙。欲免心中閙。應須看古教。寶藏論云。古鏡照精。其精自形。古教照心。其心自明。若知一切法。本是如來藏中性德妙用。又何是何非。何文字之有耶。十二部經者。如來一代說法。教分十二。統攝三藏。一契經。二重頌。三受記。四伽陀。五無問自說。六因緣。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未曾有。十二論議。南陽忠國師。鵝湖大義禪師。思空山本淨禪師。
○七不修學過
及至年高臘長。空腹高心。不肯親附良朋。惟知倨傲。
上二句明我相。下二句明慢相。又初句年臘高。而無德。次句心高而無道。故曰空腹。不肯親附。是自恃。惟知倨傲。是凌他。此二皆屬慢相。然慢有六種。一過慢。謂於相似法中。執己為勝。二慢過慢。元他本勝己。而強謂勝他。三我慢。謂恃己凌他也。四增上慢。原自未得道。謂己得道。五下劣慢。謂本己無能。反自矜誇。六邪慢。謂執著邪見。凌慢他人也。今於六慢中。此屬慢過慢。及我慢。下劣慢也。
記曰。徒自年高而德不侔。唯知倨傲。而無道可尊。年是生年。臘是戒臘。親附即親近。良朋是善友。倨傲謂不謙遜。即慢他也。
未諳法律。戢斂全無。
上句教律失。下句身心失。不肯親近明師善友。奚識教律修持。未解修持。安能收攝身心。
記曰。教防三毒。律禁七支。未諳者。未識也。戢斂者。收攝也。
或大語高聲。出言無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羅門聚會無殊。椀鉢作聲。食畢先起。
初二句語業失。次二句意業失。亦儀軌失。後二句身業失。亦規矩失。以不知法律。三業無規。故致斯失。若能戢斂。則無事不辦矣。婆羅門者。西國俗士。四姓之一。惟論年尊。不貴德長。故無上中下座之敬。或先至先尊。後來後坐。聚會無規。憒閙非一由無戢斂。是故與彼無殊。
記曰。梵語婆羅門。此云淨行。亦云梵志。四姓者。一剎利。王種也。二婆羅門。貴姓也。三毗舍。商賈也。四首陀。農人也。無度。謂無法度也。聚會。即聚集。或祭祀集。或節會集。或論議集。無殊。即無別也。出家以戒臘高。故其德長。不論生年為尊也。
去就乖角。僧體全無。
上句法失。下句儀失。往來不存些些軌則。如圭之失方。故曰乖角。動靜不具小小威儀。如婆羅門聚會。故曰全無。
記曰。乖。背也。違也。角。方也。方者。法也。道也。去就乖角乃措置乖方也。圭體上圓下方。象天地之規矩方圓也。圭失方即非圭。僧乖法即非僧。故曰全無。
起坐忪諸。動他心念。
上句自失。下句失他。三業不謹。故坐起無恒。躁動非一。是以令他動念。
記曰。忪音忠。忪諸者。心意躁動。情不安隱。舉止非常也。慈受禪師云。使人動念。魔障易生。眾口爍金。自家何樂。作福雖多。不如避罪。暗中動念。自昧不知。日往月來。面黃身瘦。
不存些些軌則。小小威儀。將何束斂後昆。新學無因倣傚。
上二句自失規法。下二句不能法他。既自不存軌法。何能法範他人。是故來學無由取則矣。
記曰。新學即初學。後昆是後賢。即後學也。倣傚。猶取法也。書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世儒尚然。況出家者乎。
纔相覺察。便言我是山僧。
上句他成。下句自慢。謂他賢正欲以善言相成。而自便生我慢。遂出此無慚語也。
記曰。言我是山僧者。謂我是住山之人。只知一箇話頭。那管經律。威儀細行之事。法昌禪師云。有一般漢。記取一肚葛藤。摩唇捋嘴。胡言漢語。道我解禪解道。輕忽好人。作無間業。一朝眼光落地。業境現前。如落湯螃蠏。手忙脚亂。從前學得活計。總用不著。若聞人舉著他肚裏事。嗔心忿起。便道佛法豈有與麼事。大悟不拘小節。斯等好似將牛屎比旃檀。有甚交涉。慈覺禪師云。或自恃天真。撥無因果。妄謂但向胸中流出。不依地位修行。所以麤解法師。不通教眼。虗頭禪客。不貴行門。此偏枯之罪也。或則渾身破碎。滿面風埃。三千細行全無。八萬威儀總缺。或則追陪人事。緝理門徒。身遊市井之間。心染閭閻之態。所以山野常僧。未免農夫之誚。城隍釋子。反為儒士之羞。此懶惰之罪也。向下指出無細行懶惰之由。
未聞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躁。
上句失聞修。下句失戒定。法律未聞。何識行持。戒定未修。故致情同猿馬。
記曰。聞即聞慧。行持即修慧。聞思修三慧。今舉聞修。以該其思矣。三皆云慧者。謂由三法。各能生無漏聖慧。若無此慧。則不能斷惑證真也。
如斯知見。葢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
初句承上起下之詞。次句入道不勤。後句貪利喪日。如斯知見者。如上惡習之識見也。葢為初心慵惰等者。謂由初心入道不勤。故曰慵惰。未聞佛教修持。遂乃饕餮名利。不肯親附良朋。是以因循過日。染緣漸深。惡習滋長。故致如斯知見。正所謂打頭不遇作家者也。
記曰。慵音戎。懶也。饕音滔。貪財也。餮音鐵。貪食也。法滅盡經云。佛言。法欲滅時。諸魔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不修戒律。半月半月雖名誦戒。厭倦懈怠。不欲聽聞。不樂讀誦經律。設有讀者。不識字句。為強言是。不諮明者。貢高求名。虗無雅步。以為榮貴。望人供養。命終死後。當墮無間地獄。五逆罪中。餓鬼畜生。靡不更歷。於無邊恒沙劫。受罪竟。乃出生在邊國。無三寶處。如佛所記。半月誦戒不欲聽聞。今時誦戒尚希。況得聽聞。嗚呼誠為法滅相矣。昔齊僧雲。住鄴下寶明寺。以講演著名。襟帶眾理。於四月十五誦戒時僧集。雲居座首。乃白眾曰。戒本防非。人人誦得。何勞數聞。可令一僧豎義。使後生開悟。眾無敢抗。遂廢誦戒至七月十五日旦。忽失雲所在。眾四出追覓。乃於寺外三里許古塚中得之。血流徧體。問其故。則云。有一猛士。手執大刀。厲聲呵曰。爾何人。敢廢布薩。妄充豎義。即以刀劊我身。痛毒難忍。扶接還寺。竭誠懺悔。經於十年。至心盡敬說戒布薩。讀誦眾經。以為常業。臨終之日。異香來迎。欣然而逝。時咸嘉其即世懲革。不墜[(雪-雨)/粉/大]倫。又大覺寺僧範。戒德清高。甞宿他寺。於十五日。眾議共停布薩。令僧豎義。有僧升座敘曰。豎論法相。深會聖意。何勞布薩。乃僧常聞耳。忽見一神。高丈餘。雄峻驚人。問豎義者曰。今是何日。答云。布薩日。神即以手搨之。曳於座下。捶頓將死。次問上座。答亦同前。搨還將死。陵害二三上座已。神掉臂而出。時道俗共覩。範師既見。由是自勵一生。僧事私緣。無敢說欲。乃至病重。不堪扶轝。由請僧就房。恭敬說戒。斯時崇經論。偏禪學。而輕戒律者。請觀此思之。
荏苒人間。遂成疎野。不覺[(龍-月+日)/足]踵老朽。觸事面墻。
上二句涉俗成野。下二句空老無識。又初句交熏。次句習成。三句奄爾衰至。四句無明日蔽。葢為不修正業。散漫自放。日涉俗緣。攀緣塵境。縱恣六情。故至心行遂成疎野。染習日深。無觀照力。奚覺四相遷流。倐爾衰老時至。心徑不通。百無一曉。矚物成壅。如人面壁。此等皆由不肯博問先知。故至到老遂成骨董。
記曰。荏苒。猶散漫侵尋也。[(龍-月+日)/足]踵。乃行不前也。朽即衰朽。所謂缶既已老。無三種味。空生空死。唐棄一期。無三種味者。譬如甘蔗。既被壓已。滓無復味。壯年盛色。既被老壓。無三種味。一者不能誦經解義。二者不能坐禪修觀。三者不能勞務作福。四相者。生住異滅也。骨董者。墨談云。羅浮頴老。取飲食雜烹之名。今俗多借用之。
後學咨詢無言接引。縱有談說。不涉典章。
上二句他失潤益。下二句言不關典。既爾觸事面墻。將何以接後昆。縱有一言半句。不關佛祖典模。何異不見水老鶴哉。
記曰。如來去世不久。有一比丘錯誦法句經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時阿難尊者聞之。慘然而歎曰。如來正法滅何速哉。乃語彼比丘言。如佛所說。若人生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是比丘回向師說。其師言。阿難老耄。言多錯謬。不可信也。汝當還如前誦。案昔正法尚存。訛替若此。況今去聖時遙。不親良朋。不近明師。而能出言涉於典章乎。
或被輕言。便責後生無禮。嗔心忿起。言語該人。
初句無德被誚。二句不省己過。下二句嗔毒傷人。言既不涉典。何怪他輕。己過不省。反責他非。嗔火一縱。無不燎然。
記曰。嗔。怒也。忿恨也。又忿他為嗔自忿為恚。道安法師云。經道不通。戒德全無。朋友嗤弄。同學棄捐。如是出家。徒喪天年。
○八業果時熟
一朝臥疾在床。眾苦縈纏逼迫。曉夕思忖。心裏恛惶。
上二句身苦。下二句心苦。異熟時至。四大乖常。一大不調。百脈筋抽。伏枕思忖。無善可記。束手泉門。何疑之有。豈不恛惶者哉。
記曰。縈者。繞繫也。纏者束縛也。逼迫者。驅逼急切不安之謂也。曉夕者。早晚也。思忖者。思惟忖度也。恛惶者。昏亂恐遽也。
前路茫茫。未知何往。從茲始知悔過。臨渴掘井奚為。
上二句不知去處。下二句追悔不及。六道險途。生死曠野。不知來處。焉知去處。日前不預打點。臨時悔之何及。佛言。人癡故有生死。何等為癡。本從癡中來。今生為人復癡。心不解不開。不知死當所趣向。此正所謂未知何往也。
記曰。本文初句。言三途六道寬曠無際。次句心識不知去處。第三句臨終始悔先愆。第四句設喻以明之。百喻經云。昔外國有一貧人。善能作鴛鴦鳴。欲偷蓮花。即入王池。作鴛鴦鳴。時守池人疑。而問曰。池中是誰。貧人失口答言。我是鴛鴦。守者捉得。將詣王所。至中途復更作鴛鴦鳴。守者言。汝先不作。今作何益。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終身作眾惡業。不習心行。使令調善。臨命終時。方言我今欲修善。時獄卒將去。付閻羅王所。雖欲修善。亦無所及。如彼愚人欲到王所。方作鴛鴦鳴。
自恨蚤不預修。年晚多諸過咎。臨行揮霍。怕怖慞惶。
上二句自責。下二句失主。日前三毒不除。年晚積罪如山。臨終之際。業境現前。縱饒強作主張。難免怕怖慞惶。正是日前足跟不穩。臨行手忙脚亂。
記曰。過咎者。罪愆也。霍當作攉。乃手反覆也。搖手曰揮。反手曰攉。謂如反掌迅速之間。怕怖慞惶者。畏懼恐遽之甚也。
縠穿雀飛。識心隨業。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
初二句身心隨業。次二句業強牽心。後二句報偏由心重。又初句喻先業果謝。次句心隨業往。三四句喻業強報先。五句妄念非一。六句報從心墮。然善惡之業。強弱由心。果報之處。輕重自分。垢心濁重。即墜三途。善業輕舉。便升人天。若據出世法中。人天原是有漏之果。亦名為墮。唯其一心不生。方脫淪墜。縠穿雀飛者。雀乃小鳥也。大論云。鳥來入瓶中。以縠揜瓶口。縠穿鳥飛去。識神隨業走。今以瓶喻四大。縠喻命根。鳥喻識神。識神即識心也。因其乘前善惡業來受報。如鳥入瓶。為業所繫。如羅縠揜。果報若謝。即便隨業。如縠穿鳥去。去必逐業。故名隨走。由識心繫以業繩在於色瓶。而無處不至。業繩未斷。去已復還。瓶破繫斷。即去不返。謂現今四大若壞。名為去已。復受後身。名為復還。至無學果。方名瓶破。後生業盡名為不返。言識心者。即第八心王阿賴耶識。執持善惡種子為總報主。隨業者。謂六識所造善惡之業。能引第八於六道中受總報身。業為能引。識為所引。故云隨業。先牽者。謂善惡二業。何者強重。即牽之先往。而受來報也。心緒等者。謂第六識。種種妄想。分別非一。攀六塵境。作眾惡業。墜墮三途。心多則墮重。妄少則墜輕。圭峰云。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散亂心。散亂隨情轉。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欲驗臨終受生自在不自在。但驗尋常行心塵境自由不自由。二六時中當省察耳。此是圭峰一貼發汗散。諸仁者。好自檢驗看。切勿蹉過也。
記曰。阿賴耶。此云藏識。謂能含藏善惡。世出世間諸法種子故。以由最初不覺心動。成於無明。薰習真如。而為阿賴耶識。以執持種子。能令生死流轉不斷。故此識亦名執持。或名異熟識。謂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異熟者。謂今生作業。來生受報。因滅果生。異時而熟。舊云果報是也。宗鏡錄問云。諸根壞日。識遷離時。捨此故身。別受餘質。去來之識。相狀云何。答曰。如顯識經云。識之運轉遷滅往來。猶如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而能發動萬物。示眾形狀或搖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聲。或為冷為熱。觸眾生身。作苦作樂。風無手足形容。亦無黑白諸色。識界亦爾。無色無形。無光明顯現。所薰因緣故。顯示種種功用。同性經云。眾生捨此身已。業風力吹。移識將去。自所受業。而受其果。縠音斛是薄紗即方目紗也。
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時不可待。
上二句無常速。下二句時命速。以無常為殺鬼者。謂彼無常。雖無形質可見。而能斷人命根。故云殺鬼。止觀云。無常役鬼。不擇豪賢。危脆不堅。難可恃怙。云何安然規望百歲。四方馳求。貯積聚斂。聚斂未足。溘然長往所有產貨。徒為他有。冥冥獨逝。誰訪是非。念念不停者。是遷流不住之義。智度論云。無常有二種。一相續法壞無常。二念念生滅無常。涅槃經云。菩薩修於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繞。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死。步步近死。命不可延者。命謂壽命。乃前業異熟定報。故不可延也。時不可待者。時即時刻。既是前業定報。非人力可能留待。所謂閻王注定三更死。定不留人到五更。定業難逃。此之謂歟。
記曰。[(龍-月+日)/足]踵老朽。是老苦。臥病在床。是病苦。無常殺鬼。是死苦也。正法念處經云。臨命終時。刀風皆動。如千尖刀。刺其身上。十六分中。猶不及一。若有善業。則苦惱少。
人天三有。應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論劫數。
上二句業果難逃。下二句生死無際。言三有。已該人天。欲令文義互彰。故疊言之。三有。即三界眾生。所作有漏善惡業因。致感當來有漏善惡果報。因果不亡。故名為有。一欲有。謂欲界人天。及四惡趣眾生。皆不離欲染。故名欲有。二色有。謂色界四禪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故名色有。三無色有。謂無色界四空天。四大已空。無有色質。惟餘四蘊。故名無色有。斯等皆由因造有漏。果繫有為。既已無常。不離三界受生。故曰應未免之。果復造因。因還感果。輪迴無際。故曰非論劫數。
記曰。劫數者。世界有成住壞空四時。每一時經二十小劫。四時共經八十箇小劫。一小劫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八十箇小劫。名一大劫。通計一十三萬四千四百萬年。今乃人住二十小劫中。共計三萬三千六百萬年。茲當第九小劫。尚餘十一箇小劫。過已。即壞劫時至矣。四蘊。謂受想行識也。其六欲天。四惡趣。四禪天。四空天。俱如下釋。
○九策勵勸修
感傷歎訝。哀哉切心。豈可緘言。遞相警策。
上二句感切。下二句勸勉。溈山因覩末法緇流。貪利廢道。淪落生死。故此感傷嗟嘆情切。不忍默言。乃作此警策。遞相警悟策發。而勸勵之。
記曰。訝嗟怪也。緘封也。遞傳遞也。
所恨同生像季。去聖時遙。佛法生疎。人多懈怠。
上二句慨不遇聖世。下二句慨法末人頑。像季者。季即末也。葢由釋迦如來教法住世。而分正像末三時也。正法者。正猶證也。謂如來滅度後初一千年間。人有稟教。便能修行。即能證果。像法者像似也。言有教有行。似正法時也。謂如來滅後二千年間。人有稟教。便能修行。而多不能證果。末法者。末即末後。亦微末也。謂如來滅度正像之後。一萬年間。教法垂世。人雖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或云末法有三萬年。溈山唐代出世。如來滅度垂千八百年。故云像季。復與如來相去將二千載。故曰時遙。時代遙隔。傳法大人漸稀。是曰生疎。既失良導。又丁末劫。根器下劣。無向上志。故曰懈怠。
記曰。季次孟仲之後。若以像法一千年言之。後三百年屬季。若以正像末三時言之。季是正像之後時也。聖世者。是如來在日。又正法時亦名聖世。
略伸管見。以曉後來。若不蠲矜。誠難輪逭。
上二句示教。下二句誡勉。既有所感傷。不無言示以勉修持也。略伸管見者。略猶未廣。伸謂伸述。管見。如管窺天之見。此是溈山大師之謙詞也。以曉後來者。以此曉諭後學。懲過遷善之謂也。若不蠲矜二句。是結上勸修之語。謂不滌除如上惡欲習染。傲慢放逸之過。則實難挽回矣。
記曰。蠲音涓。滌濯也。除免也。矜音京。驕矜自負也。又矜誇自飾也。逭音換。轉也。輪逭。猶挽回也。誡勉者。令斷諸惡行。而勉修眾善也。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上
音釋
羆 音卑似熊。
兕 詞字上聲一角野牛重千斤。
橡 音象。栩實乃柞櫟也。花黃色。九月結實。實外有房。可以染皂色。
搪 音唐。唐突觸也。
驟 音騶。疾速也。
隙 輕字。入聲。孔也。
揄 音于。揄揚譽言也。
謔 香字。入聲。戲謔也。
檻 咸字。上聲。軒窻之下欄檻也。
叵 音頗。不可也。不能也。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下
粤東鼎湖山沙門釋 弘贊在犙 註
門人比丘 開詗 記
△二示法三
一道行。二禪教。三結勸。
△一道行六
一立行。二懲誡。三求道。四擇友。五結誨。六潛修。
○一立行
夫出家者。發足超方。心形異俗。紹隆聖種。震懾魔軍。用報四恩。拔濟三有。
初句標宗。次句超塵。三句入聖。四句繼聖。五句降魔。六句報德。七句利生。以德備故能摧惡而安善也。夫出家者。出家有二。一出世俗家。足離塵俗。遠參知識。二出煩惱家。斷妄證真。頓超三有。發足超方者。謂從初發心。即當履踐大方。勿滯時流小徑。以階級不循。乃曰超方。心形異俗者。外則圓頂方袍相同如來。內則背塵合覺。心齊佛慧。紹隆聖種者。續佛慧命。繼踵如來。宣揚正教。三寶由是興崇。震懾魔軍者。德高慧廣。則羣邪驚懾。說法弘道。則魔膽震落。用報四恩者。立身行道。以報親恩。德盈道大。自然福被四恩。一國王恩。二父母恩。三師友恩。四檀越恩。拔濟三有者。一切眾生躭荒五欲。沉溺愛河。說法教化。令出苦津。超登彼岸。
記曰。懾者怖也。伏也。大方者。道經云。大方無隅。今借況真理無際。以初出家。須踐實際之大理。勿滯時俗。及小乘之蹊徑也。國王是水土之恩。以一切水土。皆屬國王故。又蒙治化之力。無強弱凌逼之憂。而得安修道業。恩豈小哉。父母是生成養育之恩。如昊天之罔極。復聽出家修道。恩莫大焉。師友恩者。師有生長戒身慧命教誨之恩。友有善成講明開發之德。斯出世之恩德。孰可比哉。檀越有供給之恩。令得身安辦道。恩非小也。或有以佛。替師友為四恩。菩薩以三寶眾生。替師友檀越為四恩。
○二懲誡
若不如此。濫廁僧倫。
上句違修。下句混法。謂不如上修履。混入法眾。非僧非俗。罪若彌天。如驢混入牛中。皮毛雖似。頭角不同。而鳴聲亦異也。
記曰。濫謂汎濫。廁謂混雜也。有五尺之身。而無智慧。佛謂之痴僧。有三寸之舌。而不能說法。佛謂之啞羊僧。非俗非僧。佛謂之鳥鼠僧。亦曰禿居士。佛言。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此正所謂濫廁者也。
言行荒疏。虗霑信施。
上句解行失。下句信施失。言行不淳。是曰荒疎。無德以報施者之恩。故曰虗霑。古哲云。道德不修。衣食斯費。此之謂焉。
記曰。言是言說。即解也。行即修履。荒是荒蕪。疎謂疎散。亦略也。既無行解之德。施不獲福。是曰信施失。
昔年行處。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將何憑恃。
上二句舊習不忘。下二句無善可記。昔年是舊時。行處是心之所履諸惑習染。此有二種。一是過去無始之無明。二是日前之熏習。寸步不移者。謂於諸習曾未一念捨過自新。恍惚一生等者。謂無潛神玄默之照。終日心逐塵境。不覺月往年來。無善可憑。無功可恃。大智律師云。追遠報恩。棄儒從釋。刮磨舊習。洗滌世緣。截斷眾流。壁立千仞。文章筆硯。盡把焚除。雪月風花。無勞嘲咏。酒色財氣。更莫回頭。聲利榮華。豈須著眼。末流狂妄。正法澆漓。但欲變形。何甞涉道。雖云捨俗。俗習不除。盡說出塵。塵緣不斷。纔親講肆。擬作闍梨。未入叢林。望為長老。避溺投火。豈覺盲癡。却步求前。實為顛倒。
記曰。恍惚。昏懵也。
況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
上二句是現在果。下二句明果由因至。況乃者。發語之詞。堂堂僧相者。堂容也。明也。謂具佛容儀。超塵獨步。人天師匠。巍巍僧寶也。容貌可觀者。六情收攝。五官無妄。威儀具足。不預常流。見者欣仰。故曰可觀。皆是宿植善根感斯異報者。葢由宿世種植良因。今生感得如斯超塵越俗之奇報。豈不異乎哉。
記曰。五官。謂口鼻耳目形也。
便擬端然拱手。不貴寸陰。事業不勤。功果無因克就。
上二句坐喪光陰。下二句因無果失。便擬端然拱手等者。古人重寸陰。而輕尺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等何人。端然拱手。而不修福慧者乎。事業不勤者。事業即戒定慧諸善行也。不勤。謂無勝進也。行既不勤。功無能就。而福智之果。失其因矣。
記曰。雲峰禪師云。今時後生。纔入眾來。菜不摘一莖。柴不搬一束。十指不沾水。百事不干懷。雖則一期快樂。爭奈三途累身。光陰可惜。時不待人。一朝眼光落地。緇田無一簣之功。鐵圍有陷百刑之痛。偁法師云。端拱無為。安閒不役。徐行金地。高坐華堂。身上衣而口中食。豈易消乎。圓却頂而方却袍。為何事也。袈裟下失却人身。實為苦也。泥犁裏受諸異報。可謂屈焉。
豈可一生空過。抑亦來業無裨。
上句因失。下句果失。不修福慧。是為空過。豈惟今生空過無有所得。然亦將來。行業無所補益也。
記曰。將來者後來也。
○三求道
辭親決志披緇。意欲等超何所。曉夕思忖。豈可遷延過時。
初句彰本。次句徵問。後二句思本慕道。辭親決志披緇者。發勇猛心而辭雙親立決定志而入大道也。意欲者。心所希望也。等超何所者。為超何階級。等何佛祖也。曉夕思忖等者心地未明。生死呼吸靜地裏思量。寧不著忙。而可遷延過時。虗度光陰者哉。
記曰。頓悟即超階。情忘即等佛。寶林傳云。楊衒之問達磨云。西國相承稱祖者何義。磨曰。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為祖師。緇音支。是黑紺色。即壞色衣乃沙門所著之服。非五大色也。紺者。青含赤也。
心期佛法棟梁。用作後來龜鏡。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應。
上二句立願垂範。三句志願恒存。四句行解未備。又三句是縱。四句是奪。心期佛法棟梁者。發心立願荷持如來正法。用作後來龜鏡者。垂範來學。龜鏡。即師範義。以龜能卜知去來之事。鏡能鑒照現前美惡。常以如此者。志願不忘也。未能少分相應者。雖具志願。而行解未備。必須行解相稱。願始不虗。若有行無願。其行即孤。有願無行。其願必虗。行願雙全。始曰相應。
記曰。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皆能荷負堂屋之謂。今借言師匠能為法門棟梁。以佛法二寶。皆藉僧弘。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也。
出言須涉於典章。譚說乃傍於稽古。形儀挺特。意氣高閒。
上二句言說有本。下二句身心超卓。謂言須合典。譚要宗古。不可臆見。如同魔說。然解備則言說無謬。行充乃挺特高閒。又內蘊般若。心閒一境名利聲色。莫能動其志。恒以道自處。故曰意氣高閒。外具德相。不預凡流。超羣拔萃。是為形儀挺特。
記曰。高僧法安是其人也。安身長八尺。有三絕。一風儀挺特。二解義窮深。三精進潔己。景德雲法師曰。游三藏之教海。玩六經之詞林。言不妄談。語有典據。此之謂焉。典謂典籍。即諸經律也。章謂章註即解釋經律之語也。傍謂近傍。稽謂稽考。古謂古德之言句也。
○四擇友
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上二句行藉友益。次二句居須伴利。後二句生成之德。謂行要良朋。數以利益之言。清於耳目。居須善伴。時以未所聞法。而令聞之。耳目清則見地正。聞未聞則勝解生。解生則悟入無生。見正則不受渠瞞。是故父母有生身之恩。師友有成立之德。所以聞思悟入。成長法身。實由師友之力也。
記曰。假者。藉也。良朋者。義友也。又同門曰朋。同志相交曰友。擇伴者。家語云。君子居必擇眾。遊必擇方。文中禮樂云。君子先擇而後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多怨。若擇其善者而從之。見賢而思齊之。是為善擇益友。如捨緣銘云。邪師惡友。畏若狼虎。善導良朋。親如父母。低心似地。緘口如愚。摧挫我人。消停意氣。永嘉云。博問先知。決擇之次。如履輕水。必須側耳目而奉玄音。肅情塵而賞幽致。忘言晏旨。濯慮飡微。夕惕朝詢。不濫絲髮。如是則乃可潛形山谷。寂累絕羣哉。
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
上句是親善。下三句喻善益。親附。猶親近也。善者乃善知識諸良朋也。霧露喻善友。行喻親附。不濕衣。喻未證。有潤喻善益。謂親近善者。雖不立證無生。而朝聞夕益。足以潤澤心田。如本行經佛說偈曰。若有手執沉水香。及以麝香藿香等。須臾執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復然。若人親近善知識。隨順彼等所業行。雖不現證世間利。未來當得盡苦因。又與善師相值者。得免眾苦。與惡師相值者。則習惡事。不離眾禍。示語後世之人。不可不慎。
記曰。朋友相資曰麗澤。謂彼此交潤。猶雨澤也。宗鏡云。雖有世智。若無勝友。常迷道故。未能自悟。要須良友也。善知識者。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惡師者。如河北空人。無禁捉蛇。阿梨吒比丘等是也。
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目交報。歿後沉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上句近惡。下六句明惡過失。又第二句是惡見。第三句是惡因。第四句是現報。第五句是生報。第七句是後報。狎習者。親近薰習也。惡者即惡知識不善之友也。長惡知見者。由被熏故。增長惡覺。不正之見。故經云。無知無善識。惡友損正行。蜘蛛落乳中。是乳轉成毒。曉夕造惡者。見既不正。終日惟造不善之業。即目交報者。業因已積。惡果斯至。因果不亡。故即目前交報。歿後沉淪者。死墮三途也。如佛所說。若人親近惡知識。現世不得好名稱。必以惡友相親近。當來亦墮阿鼻獄。一失人身者。從此失却人道也。萬劫不復者。惡因非一。惡果難盡。故得人身如爪上土。墮落三途猶大地坭。得人身者。如龜值穴。可不艱哉。
記曰。現報者。今生作善作惡即今生現受其報。生報者。今生所作善惡。來生方報。後報者。今生所作善惡。來生未報。於後後生。乃至百劫千生方報。業因即三毒十惡。猶此因故。便感當來地獄餓鬼畜生惡果也。地獄日長。壽命難盡。罪若未畢。此界壞時。復寄他方。地獄罪報若盡。更生餓鬼。壽亦無窮。復生畜生。牛馬禽獸魚鱉等形。受身非一。故云萬劫難復值穴者。經譬人身難得。如巨海內。有一楂穴。隨風東西。海中有一盲龜。過一百年。一舉頭。欲穿楂穴。海既無涯。木隨風漂。龜復無目。百年一出。而欲值之。豈可得哉。楂音茶。水中浮木也。
○五結誨
忠言逆耳。豈不銘心者哉。
上句示誨。下句勸持。古云。苦口正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大師如此婆心激切。鐵石人也汗流。其有血性者。可不大生慚愧。銘刻心腑。為終身龜鑒哉。
○六潛修
便能澡心育德。晦跡韜名。蘊素精神。喧囂止絕。
上二句內濯外晦。下二句內蘊外絕。夫欲淨心培德。必須遁跡灰名。蘊潔澄神。非喧囂止絕莫能。澡心則惑習便除。育德而道自高。精神蘊。則六根澹然。喧囂絕。則寂慮寧神。名跡晦。而人神莫測。水邊林下。長養聖胎。斯之謂歟。
記曰。澡育蘊習。是內因自力。晦韜止絕。是外緣助力。然真如體性。本自虗淨。而為無量煩惱垢之所染。若不假內因外緣交熏。種種淘汰。則無由得淨。復本真明。故起信論云。行者為折伏煩惱。故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頭陀等行。溈山云。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聖凡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矣。蘊素精神者。心之最靈曰情。靈而難測曰神。心彌靜而行彌廣。與太虗而合其德。精神蘊而心愈明。寂而常照。故永嘉云。調古神清風自高。神清慮淨。細而研之。此之謂焉。喧囂止絕者。謂內蘊般若以潔精神。外絕聲色以淨六根。由納忠言。便能如是也。晦跡。猶隱跡也。韜音叨。藏也。囂音鴞。喧閙也。澹謂澹泊。恬靜無為也。
△二禪教二
一禪學。二教理。
○一禪學二
一示法。二讚勉。
○一示法
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
初二句標宗。第三句得旨。第四五句窮理。第六句達源。又第三句見道。第四五句是操履。即尋流也。第六句悟本。是達源也。參謂參直指之禪。學謂學無上之道。頓超方便之門者。泯絕權乘。不落階級。心契玄津者。一念相應。便與道合。研幾精要者。研覈也。幾心也。幽微也。謂研覈自心至理之幽微。故曰精要。決擇深奧者。以無漏智慧。決斷揀擇。去其麤淺。擇取幽玄。啟悟真源者。窮源極底也。
記曰。方便者。權方宜便。即權乘之教。教有權寔。權則躡事。寔乃窮理。故云窮源。若歷三阿僧祇劫。廣修六度萬行。而證三賢十聖。皆是權乘。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一地。故曰不落階級。言一念相應便與道合者。謂若得稱真。則無惑可斷。無理可證。無行可修。無位可得。故曰便與道合。心雖契道。力不自由。見有幻相未除。空塵未脫。應以如幻之智。斷幻惑。證幻理。修幻行。求幻位。故曰研覈自心至理。擇取幽玄。直須斷至無斷。證至無證。方曰窮源極底。圭峰云。然禪定一行。最為神妙。能發起性上無漏智慧。一切妙用萬行萬德。乃至神通光明。皆從定發。故三乘人。欲求聖道。必須修禪。離此無門。離此無路。至於求生淨土。亦修十六觀禪。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也。又真性。即不垢不淨。凡聖無差。禪門。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若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若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淨。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禪。亦名如來清淨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磨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達磨未到。古來高僧。皆依前四禪八定修之。並得功用。天台南嶽。令依三諦之理。修三止三觀。教義雖最玄最妙。然其趣入門戶次第。亦只是前之諸禪行相。獲證三賢十聖之階梯。唯達磨所傳者。頓同佛體。逈異諸門。故宗習者。難得其旨。得即成佛。疾證菩提。失則成邪。速入途炭。亦隨人之根器。禪名雖同。而門不一。深入一門。皆證道果。如石膏一物。性分冷熱。南石性冷。北石性熱其熱病者。應服南石。其冷病者。應服北石。以愈病為最。出世為要。學者思之。自取決焉。三止者。一體真止。謂體達無明妄想。即實相之真。二方便隨緣止。謂隨緣歷境。安心不動。三離二邊分別止。謂不分別生死涅盤有無之相。三觀者。一空觀。二假觀。三中觀。三諦者。一真諦。二俗諦。三中諦。謂觀一念之心。即具三諦之法。若觀心空。則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諦。若觀心假。則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諦。若觀心中。則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諦。此之三觀。全由性發。實非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謂一心三觀是也。又三一無礙。即是圓融三諦。廣如別釋。
博問先知。親近善友。此宗難得其妙。切須子細用心。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
初二句參請師友。次二句宗幽理致。後二句悟本惑除。謂此直指之宗。乃心地法門。非麤心淺學者能得其妙。故須參問知識。請益善友。得悟真源。為心地之正因。惑淘業解。塵勞漸出。所謂理雖頓悟。事要漸除是也。
記曰。先知善友。是正緣。欲得正因。必得正緣相助。玄之又玄曰妙。凡聖路絕曰宗幽。言思所不能及曰理致。無窮幽之智曰麤心。非廣參博問曰淺學。永嘉云。應當博問先知。伏膺誠懇。執掌屈膝。整意端容。曉夜忘疲。始終虔仰。折挫身口。蠲矜怠慢。不顧形骸。專精至道者。可謂澄神方寸歟。
此則破三界。二十五有。
上句總標。下句別出。斯明眾生依正二報。約依報則分三界二十五處。論正報則具四生十二類有。此則者。舉上彰下之詞。以頓悟出塵。故破界有。原界因心建。心悟則界破。有從妄立。妄息則有空。故楞嚴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盡成消殞。古德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斯則一念頓悟自心。而三界二十五有。了不可得。是為破矣。三界者。欲色。無色。界也。二十五有者。略言三有。廣言九有。二十五有。以破邪遣執。故分而言之。欲界則四洲。四惡趣。及六欲天。色界則四禪。及梵王。無想五淨居天。無色界則四空天。共為二十五有也。然梵王無想。及五淨居。俱在四禪天中。而別出其名者。以外道計梵王為常。是生萬物之主。計無想以無心故。妄謂涅槃。計五淨居。為真解脫。故經論別出此三天。為對破外道之邪計也。
記曰。有云五淨居天中。有大自在天王處。外道之人。計彼天王。能為造化之本。歸之則得解脫。如來為破此見。故別標之。四洲者。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惡趣者。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欲天者。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自在天。四空天者。一空處天。二識處天。三無所有處天。四非非想處天。四禪者。初禪有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梵王天。二禪有三天。謂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有三天。謂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四禪有九天。謂無雲天。無想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後五。名五淨居天。乃三果聖人所居。亦云五那含天。梵王天。居初禪二禪中間。無想在第四禪中。言九有者。即九地。以欲界人天鬼畜地獄。總為一地。色界四禪為四地。無色界四空為四地。共為九也。
內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變起。悉是假名。
上二句總相。下二句別相。內則身心。外則器界。又內是四蘊。外是色蘊。四蘊是心。色蘊是身。身即四大所成。心乃六塵緣影。器界是眾生所依之境。即三千大千世界界。數雖多。而不出三界。有情雖眾。而不出二十五有。如此身心器界。悉從妄念而有。妄心無體。分別始生。了此心境元虗。是知不實。則五蘊身心器界。當下不可得矣。從心變起悉是假名者。謂諸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四大假合。無我我所。畢竟是空。而凡夫迷自法身。故執四大為自身相。六塵是境。識體是心。心對根塵。即有緣慮相起。六塵是所緣。妄識是能緣。六塵無實。猶如影像。從識所變。舉體即空。故此緣心本無有實。乃至妄起凡聖見等。故曰悉是假名。如是了達。即知本來心性空淨。具足圓明。惑不能染。智無所淨。虗寂澄湛。真覺靈明。本非緣慮。而眾生久迷此心。妄認攀緣六塵影像。乍起乍滅虗妄之念。以為自心。念念隨之。是故輪迴三界二十五有也。
記曰。本來心性既非染淨。云何而為根塵識等所惑。良由眾生。最初不覺心起。與生滅合成阿賴耶識。復由執此為我法。故轉起餘七。成八種識。各由識體。起能見分。由能見故。似外境現。執取此現為定實。故造種種別業共業。故內感自身。外感器界。一切諸法。既由識起。故盡知不實。凡聖見等者。謂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故也。本文四句。不出色心二法。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故經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毗婆沙云。心能為一切法作名字。若無心則無一切名字。當知世出世間名字。悉從心起。
不用將心湊泊。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上句誡擬心卜度。次句敕心離境。下句境不妨心。元至理虗玄。擬之已差。心境本空。將之即錯。情忘執謝。其境自寂。至理現前。何物礙人。所謂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三祖云。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有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記曰。既是變起假名。何用將之湊泊。然情物。即妄心境。心源若止。法界同寂。何物礙人。
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續。
上句得性。下句契理。既不礙人。故任使周流。法性即是物境。心不起妄。法法全真。在有情中名曰佛性。住無情中則曰法性。法性本自如如。體常寂滅。猶若虗空。廓周沙界。取之則迷捨之則喪。若斷若續。即墮斷常。不取不捨。方為妙契。苟能得諸法正性者。則橫臥法界。任使周流。逍遙無礙矣。
記曰。斷即滅。續即常。常即有。滅即空。生滅斷常空有。名異而義同。取即續。捨即斷。故墮二邊。捨二邊故契中道之理也。若妄心取相。即隨境生滅。故若斷若續。真心無著故任之周流。周流故無住。無住故廓周沙界。清涼國師云。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無住。無作心體。靈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該攝內外。能深能廣。非有非空。不生不滅。無終無始。求之而不得。棄之而不離。迷現量則惑苦紛然。悟真性則空明廓徹。雖即心即佛。唯證者方知。有證有知。則慧日沉沒於有地。若無照無悟。則昏雲掩蔽於空門。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無智無得。不取不捨。無對無修。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棄影勞形。若體妄即真。似處陰影滅。若無心忘照。則萬慮都捐。若任運寂知。則眾行爰啟。放曠任其去住。靜鑒覺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未離法界。言止則雙亡知寂。論觀則雙照寂知。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是以悟寂無寂。真知無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雙亡之中道。
聞聲見色。葢是尋常。
上句根塵相對。下句了達心境。情忘執謝。如鏡對像。無取捨心。故曰尋常。兜率悅頌曰。等閒行處。步步皆如。雖居聲色。寧滯有無。一心靡異。萬法非殊。溈山云。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目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聖。祇說濁邊過患。若無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澹渟無礙。喚作道人。亦名無事人也。
記曰。聞見是根。聲色是塵。塵即境也。覺知是心。知心離念。了境元空。耳聞目覩。不起真妄之見。是曰尋常。龐居士曰。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花鳥逢人亦不驚。木人體本自無情。心境如如只這是。何慮菩提道不成。
這邊那邊。應用不闕。
上句得體。下句得用。前舉見聞聲色之根塵。已該盡一切諸法。法法圓融。事理交徹。通身應物。體用全彰。折旋俯仰。縱橫自在。觸目皆真。遇緣受用。所謂臨機不礙。應物無拘。是非情盡。凡聖皆除。誰得誰失。何親何疎。拈頭作尾。指實為虗。翻身魔界。轉脚邪途。了非逆順。不犯工夫。故大珠云。解道者。行住坐臥。無非是道。悟法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四祖云。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善。不作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皆是佛之妙用。所謂念念釋迦出世。步步彌勒下生。分別現文殊之智。動用運普賢之行。門門而皆出甘露。味味而盡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長處華藏之海。晃晃而無塵不透。朝朝而遊日騰輝。豈勞妙辯以宣揚。何假神通而顯示。斯乃無事道人。大自在用。非凡境界識心所知。得者即如如佛矣。
記曰。謂真如法界性全體而起一切世出世間諸法。是則諸法全是性起。起無別起。全體而起。故全體即用。全用是體。體用全彰。事理交徹。故得任運騰騰。體周用遍。是以通身應物。上來了達事理體用。向下正明用德。以大用無方。化被一切。上酬四恩。下資三有。故曰往來三界為他作則。
○二讚勉
如斯行止。實不枉披法服。亦乃酬報四恩。拔濟三有。
上二句明自益。下二句明益他。謂如上修履。誠為不徒在緇門。既而德行備。充四恩自然被益。傳唱敷揚。三界盡沾利樂。
記曰。法服。即袈裟。梵語袈裟。此云壞色。謂以青黑木蘭三如法色染之。三世如來同著此衣。故云法服。披之能斷煩惱。復名離塵服。龍得一縷。則免金翅鳥食。故名救龍衣。亦名忍辱鎧。亦名蓮華服。亦名解脫服。亦名福田衣。有如是種種功能。故佛制之。常與近身。不得離宿。事鈔云。律制謹護三衣。如身薄皮。鉢如眼睛。敬之如塔。常須隨身。如鳥二翼。飛走相隨。諸部律文。并制隨身。今時但護離宿。不應教也。記云。今時希有護宿。何況常隨。多有畢生。身無法服。是則末世護宿猶為勝矣。良由自無淨信。慢法輕衣。現前袈裟離體。當來鐵鍱纏身。真出家兒。願遵聖訓無自輕也。
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往來三界之賓。出沒為他作則。
上二句自行。下二句化他。謂雖頓悟自心。而塵沙煩惱。無始習氣。非一日可淘。故須澡心育德。蘊素精神。始不被隔陰之昏。乃能生生不退。習盡德圓。法身顯露。而佛果自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悲智而相輔翼。運無緣慈。度有情界。隨類分身。入廛垂手。和光同塵。周旋六趣。與眾生作不請之友。為人天三乘之軌則者也。
記曰。前啟悟真源。是契自心真如因地佛。此中言佛階者。乃證究竟果位佛也。欲要不被隔陰之昏。須得此心常不昧。方能往來自由。出沒任己。或曰。既證佛階。是得無生。何有出沒。答曰。諸佛證得無住處涅槃。非同二乘所證灰身斷智無餘涅槃。故不住生死及與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若住涅槃。無度生用。若住生死。無斷障用。以能斷障。及能度生。故名無住。雖窮未來際。具無量利生大用。而體永寂。故名涅槃。又教有權實真俗兩門。真諦門中。則聖凡有無之心俱泯。俗諦門中。則聖凡緣生之心不無。故有感隨應。為他作則也。言和光同塵者。和是渾雜。光是智用。塵謂三界六道塵污之境。而聖人渾和其間。以教智光。而開導之。周旋者。即往來出沒也。
此之一學。最妙最玄。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上二句歎道。下二句勸進。言此教外一宗。離文字相。絕心路學。不落階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為最妙最玄。惟恐當人信之不及。若也無疑。肯心決志向前。必無賺悞者也。
○二教理二
一示教。二誡勉。
○一示教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頓超。且於教法留心。溫尋貝葉。
上二句明機。下二句明教。以如來隨機設教。觀根授法。故有三乘十二之分。教外別傳之異。倘或未能頓超方便之門。必須留心熟研教典。文熟則理彰。因指自見月。所謂尋流達源者矣。
記曰。此不言下士者。謂中人可以語上。下士聞道則笑。故此不錄。且於教法留心者。恐非獅子兒。不能從空翻身。且令沿溪傍徑。免有喪身失命之患。故使溫尋。令從理悟入也。貝葉。即三藏經典。梵語貝多羅。此云岸影。其樹如此方椶櫚。直而且高。葉長廣。色光潤。西國書寫。皆取用焉。
精搜義理。傳唱敷揚。接引後來。報佛恩德。
初句自行。次二句化他。末句報德。欲報佛恩。必須傳揚接引。故偈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牀座徧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夫欲傳揚正法。先須溫尋貝葉。探賾幽玄。研究性相。窮盡義理。不滯筌罤。宗趣爰啟。開發初機。使之悟入。方為報佛恩德也。
記曰。上令熟究其文。此令推窮義理。義者教之所顯。理者義之所歸。筌罤者。筌為得魚。罤為得兔。指為月標。得意忘言。始不滯於筌罤。故經云。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如是知者。方能因教悟心。不迷經旨。自利利他。報佛恩德。誠為國之寶也。
時光亦不虗棄。必須以此扶持。住止威儀。便是僧中法器。
初句讚德。次句矚荷。下二句行稱。具如上解行報德。誠為光陰不虗喪矣。去聖時遙。法音久寂。若不勉力扶持。法滅在邇。終非報德。必須堅志荷持正法。自行化他。覺行漸圓。名真報恩。既爾德充行盈。內外合轍。儼然僧寶。人天師匠即如來使。行如來事矣。故長蘆云。上上之機。一生取辦。中流之士。長養聖胎。至如未悟心源。時中亦不虗棄。近為末法之津梁。畢證二嚴之極果。
記曰。如來使者。頒傳佛旨。故名為使。使即所使。宣佛因果。名如來事。德充行盈。內外合轍。是為住止威儀也。儼然僧寶人天師匠。是曰僧中法器也華嚴經云。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能令三寶不斷。葢由佛法二寶。并藉僧弘。僧寶所存。非戒不立。故云順則三寶任持。違則覆滅正法。是知威儀。不可不具持也。
豈不見倚松之葛。上聳千尋。附托勝因。方能廣益。
上二句設喻。下二句示法。松喻勝因。葛喻附托。千尋喻廣益。勝因即教理。附托即觀智。以智觀理。悟入無生。見齊佛地。辯慧無窮。敷揚利物。誠真法器。
記曰。松喻理。葛喻智。以智觀理。得見法身第一義諦。縱未親證。而法眼已明。不受聲色所惑。方能傳唱敷揚。利濟群品。廣益有二。一自廣益。見齊佛地。二廣益他。敷揚利物。言第一義諦者。最上甚深之理。其體湛寂。其性虗融。無名無相絕議絕思。真俗不二。空有雙非。顯中道義。故曰第一義。又不墮諸數量。故言第一。如經云。雖一亦不為一。為破諸數故。
懇修齋戒。莫謾虧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
上二句戒因。下二句戒果。懇謂懇切。修謂修持。齋之為言齊也。以食齊日中。倣同諸佛。履踐中道之謂也。又佛欲制斷六趣因。故令同三世佛食。如經云。諸天早起食。諸佛日中食。畜生日西食。鬼神日暮食。僧隨佛學。故從中食。然中前得食者。以表前方便。得有證義。中後不得食者。表法界外。更無別法。或曰中士護戒可爾。上士應不在論。答曰。大士護戒猶急於聲聞。畏小罪如怖大愆。歷代祖師。亦未聞有破齋犯戒之者。如清涼國師。乃華嚴菩薩。自以十律嚴身。永嘉不食鋤頭下菜。中峰不離水囊。迦葉尊者。首傳心印。行頭陀自至終身。日中一食。午前不飡。中後不飲果漿。正為斷除三界之習因。不著二邊之過失。亦表頓超方便。不由門戶而證入者也。或曰。教中有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乘戒俱急。乘戒俱緩之語。此則戒似可緩。乘宜可急。答曰。乘理也。戒事也。事由理立。理因事生。事理圓融。方名上士。如鳥二翼。缺一即失萬里之翥。猶人兩目。毀一則無互用之照。故其乘急戒緩。乃墮修羅鬼畜而聞法。由乘戒俱急。遂生人天而悟道其緩急優劣。斯可見矣。戒者防非止惡。滅除三毒之謂也。虧踰者。虧謂虧缺。乃違犯也。踰謂踰越。而弗學也。殊妙因果者。以戒淨故。現則身心皎潔。當來生生報以端嚴之體。乃至三十二相。萬德莊嚴之軀。莫不以戒為因。由其因殊。故其果妙。若不持戒。尚不得人身。況得功德之體。又戒不淨。且無正信縱有懸河之辯。而行解全違。豈能傳唱敷揚。報佛恩德。今之禪學。慢佛毗尼。復違祖誡。尚非信人。焉名上士。奚能敷揚利物。傳佛心印者哉。
記曰。果漿者。謂以諸果壓漿。濾滓澄清。滴淨飲之。三世如來。食不過中者。以諸佛性恒處中道。是故如來自誕王宮。乃至涅槃。於其中間。曾未有非時之食。故論云。如來性離非時食故。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婬。二少睡。三得一心。四無下風。五得身安隱。亦不作病。言謾者。欺也。又與慢同。怠也。忽也。不敬也。起信云。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罪過。斯誠自利利他。荷持正法。敷揚利物。報佛恩德者也。
○二誡勉
不可等閒過日。兀兀度時。可惜光陰。不求升進。
上二句誡無虗度。下二句慨無上進。日既閒過。時復虗度。不謀上向。坐喪光陰。實為可惜。
記曰。大禹惜寸陰。陶侃惜分陰。況為生死出家者。如救頭然。而可虗度哉。兀兀是不動貌。乃悠悠度日。無所用心。不求升進。如窳者焉。
徒消十方信施。亦乃孤負四恩。積累轉深。心塵易壅。觸途成滯。人所輕欺。
初二句無德報恩。次二句罪深障重。後二句由障成失。若無升進。不但無功以消信施。亦乃無德以報四恩。功既不施。德無從立。積罪日深。惑壅心源。無大人之見。失聖人之明。背覺合塵。故乃觸途成滯。慧解既封。焉能開發後來。縱使年高臘長。亦何免人所輕欺。
記曰。障即煩惱惑也。以貪嗔癡垢。壅蔽胸中。豈能心光透漏。既無自利。復缺利他。故為後學之所輕欺。又此心從無始來。惡習種子緣深。今復熏之。豈不易壅乎哉。觸謂遇對。途謂道路。即事理也。滯謂滯礙。是不通之義。以心塵壅塞。故遇事不通。對理不達也。
古云。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
上句令傚先哲。下句勸自勉進。先聖後賢。人人有分。彼既如是。我何不然。豈可自輕而退屈己志。故佛誡羅睺羅云。十方世界諸菩薩。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涅槃經云。若人不知佛性者。則無丈夫相。皆名女人。
記曰。亦爾者。亦然也。丈夫者。智人也。彼既丈夫。我亦智人。不可高推在彼。而自負己靈。一切眾生本亦成佛。是故六凡四聖。同一心源。迷則為凡。悟即成聖。一念相應。便同諸佛。若也未能。當以身戒心慧。內外熏修。則步步離凡。念念階聖。一生取辦。亦何讓他哉。善逝者。謂第一上升。永不復還也。亦云好去。謂於種種諸三昧無量智慧中去。此乃如來十號之一也。聖賢者。三乘人。未見道已前名賢。修習福智。具賢德故也。見道已後名聖。聖者正也。以無漏智。正合理故也。
若不如此。徒在緇門。荏苒一生。殊無所益。
上二句違教。下二句失利。若不如上修行。實乃枉披法服。混濫一生。無功可記。無德可錄。故曰殊無所益。
記曰。徒者空也。緇門者。以服色而稱法門也。
△三結勸五
一啟發。二示教。三勸勉。四顯示因果。五自行化他。
○一啟發
伏望。興決烈之志。開特達之懷。舉措看他上流。莫擅隨於庸鄙。今生便須決斷。想料不由別人。
初二句博達意氣。次二句宗賢杜愚。後二句悟不由他。伏望乃懇禱之詞。興決烈志者。發勇猛心。秉丈夫之氣。開特達懷者。恢擴胸襟。立向上智。舉措看他上流者。動靜履踐。須宗上德。莫擅隨於庸鄙者。不可自專隨習庸流時輩。故范蜀公。送圓悟禪師行脚云。觀水莫觀污池水。污池之水魚鱉卑。登山莫登迤邐山。迤邐之山草木稀。觀水須觀滄溟廣。登山須登泰山上。所得不淺。所見亦高。斯之謂也。今生便須決斷者。一刀兩段。當下決了。今若不了。更待何時。不由別人者。自心還自決。自修還自悟。非關於別人。縱饒父子。亦難相代。所謂借人鼻管出氣不得。是也。
記曰。庸鄙。即庸愚鄙陋之人也。決謂決了。又果決。無猶豫之詞。斷乃判決之謂也。迤音駝。邐音里。山之卑小。而連接。人所常行者也。
○二示教
息意忘緣。不與諸塵作對。心空境寂。只為久滯不通。
上二句遣妄。下二句原真。息意忘緣者。意乃六根之主。主若止息。而攀緣之心自忘矣。不與諸塵作對者。凡夫不了自心。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境界。若一念無生。離諸分別。則意息緣忘。六塵誰與作對。是則根不緣塵。而塵境自寂矣。心空境寂者。真心本空。塵境元寂。良由迷真執妄。故有諸境紛然。心若無執。則終日對境。而境恒寂。亦非泯絕心境。蕩除萬物。然後為寂。但不迷真。其境自寂。故經云。盡見諸法。而無所見。是也。久滯不通者。從無始際。不覺一念心起。則萬劫情生不達本空。執之為有。擁蔽真心。滯而不通。致使本覺圓明變為能見之妄見。無相真體。變為所見之妄境。妄為真礙。故曰不通。若不返照破彼根塵。則無能復其本矣。
記曰。遣妄者。謂離妄根境。妄心元無自體。攬塵成體。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既因境而起。則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則全心是境。而各無自性。唯是緣生。若心離念。則根境寂然。原真者。謂推原其始。唯一真心。性淨明體。逈絕根塵。靈知寂照。湛然無際。周徧法界。鐵圍不能遮其輝。穹蒼不能覆其體。萬法不能隱其真。塵勞不能易其性。由其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妄起。而有其念隨染淨緣。心境互生。障本靈明。至今未曾返省故曰久滯不通。盡見諸法者。心境歷然也。而無所見者。真心無知。真境無相。無知故空。無相故寂。無知者。非同木石之無知。乃心不起分別。寂而常照。無相者。非蕩盡萬物之無相。乃即相無相。照而常寂故也。扳緣心者。即妄想心也。此心分別有三。謂心意識。而初心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之為心。次心籌量。名之為意。了了別知。名之為識。妄想若息。三皆都忘。境界亦滅。唯一真心。虗通無礙。無所不遍。而更有何物之可滯哉。
○三勸勉
熟覽斯文。時時警策。強作主宰。莫狥人情。
上二句依法自警。下二句勉志上趨。熟覽等者。謂須熟讀其文。蘊之胸中。時時自警。深思其義。策勵進修。不可一經耳目。便置之高閣。強作主宰等智。凡夫為無明所熏。久習成性。觸境即便隨緣。苟不自勉。立決烈之志。開特達之懷。秉智慧弓。執堅固箭。暫爾隨流。則必為羣邪所誘。四魔所害也。
記曰。四魔者。一五陰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魔。
○四顯示因果
業果所牽。誠難逃避。聲和響順。形直影端。因果歷然。豈無憂懼。
上二句業報。次二句設喻。第五句不昧。第六句勔慎。業果所牽等者。業即所作不善之因。果由因至。因移果熟。牽報難逃。如法句經云。昔有梵志兄弟四人。俱得五通。各知七日後。命必當終。共相謂曰。我等神通自在。豈不能避此難耶。其兄曰。吾入大海。正處其中。上不出水。下不至底。無常殺鬼。焉知我處。二弟曰。吾擘須彌山開。入中還合。無常殺鬼。焉知我處。三弟曰。吾處虗空。隱形無跡。無常殺鬼安知我處。四弟曰。吾隱居大市。眾人猥閙之中。各不相識。無常殺鬼若至。隨得一人。何必取我。四人議訖。各適所至。七日期滿。各從其處。而皆命終。佛以道眼觀見其死。終不可避。而說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此正所謂難逃者也。聲和形直。喻善因。響順影端。喻善果。若其聲暴。則其響烈。其形曲。則其影咼。理之必然。非有聲而無響。亦非形影而有相乖。聲響不異。形影無差。因果不亡。故曰歷然。業報靡爽。豈容不信。交報目前。寧無憂懼哉。
記曰。如來尚受馬麥金鎗。羅漢不免蛇螫餓亡。況我凡輩。可不懼哉。
故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上二句明因時。下二句明果時。經云者。引如來言。假使者。設況之詞。百千劫者。舉其大數。以該無始也。又舉其近以況其遠。知其遠以曉其近也。所作業者。謂身口意所造不善之行。不亡者。毫釐無失。因緣會遇時者。業果相牽。時至即會遇。果報還自受者果以酬因。交報無謬。自作還自受。別人替不得。
記曰。百千屬遠時。所作屬遠因。會遇是近時。自受是近果。舉百千以知無始。故曰舉近況遠。舉百千以知現前。故曰知遠曉近。
故知三界刑罰。縈絆殺人。努力勤修。莫空過日。
上二句令識苦境。下二句令知修斷。謂令知苦境而勤修出離道也。以三界眾生。生不免老病死諸苦。故曰刑罰。諸惑結使纏縛眾生。輪轉三界。不得出離。是為縈絆。煩惱怨賊。能斷慧命。故曰殺人。努力勤修者。無上妙道。非懈怠者能得。莫空過日者。不可坐喪光陰。須求升進。日有其益。
記曰。苦境者。即三界六道眾生受報之處。然此果報。由積惡因而有。欲免苦果。須斷惡因。欲得涅槃寂滅之樂。當修無上出離之道。苦果是世間惡報。涅槃是出世間妙果。修斷者。謂斷惡而修善也。日有其益者。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則道業踰高。益之則學功踰遠。損益即斷修之異名也。
○五自行化他
深知過患。方乃相勸行持。願百劫千生。處處同為法侶。
上二句自覺覺他。下二句誓同法界。深知者。自覺徹見也。過患者。五欲迷人。如蜜中藏毒。非智者莫知。三界火宅。惟長者乃識。相勸者。覺他也。令識毒而悟火宅也。行持者。依教奉行也。願百劫千生等者。此乃溈山冥古今。析長劫。達生死本空。涅槃如夢。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器界即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誓曰。百劫千生。同為法侶。
記曰。百劫千生者。舉其大數也。以達生死本空。涅槃如夢。不離三界。常處華藏。共為菩提法屬。作他不請之友。故曰同為法侶。
△次重頌三
一標頌題。二頌教誡。三頌示法。
○一標頌題
乃為銘曰。
此銘乃依前長行中文。重宣其義。結之為頌。使學者。記取終身不忘也。然其中文句次第。稍異長行。不必逐文穿鑿。但以意會。則理無不周矣。
記曰。銘者。警戒之辭。所謂刻骨銘心。如鐫石不忘也。今舉其大綱。攝其之要。結之為頌。俾學者而易持誦焉。
△二頌教誡十一
一幻色。二時節。三生滅。四流轉。五愛取有。六虗生空老。七無明惑。八慨時命速。九現因後果。十因果所由。十一循還不息。
○一幻色
幻身夢宅。空中物色。
夢宅物色。俱喻幻身。然夢宅。因寐而有。物色。由翳而生。業繫本虗。四大妄有。故名為幻。如世幻術之人。以草木巾等。幻作人物禽獸。往來動止。色相宛然。幻法一收。人畜了不可得。此身無實。亦復如是。空中既無物色。夢裏豈有華堂。良由迷真執妄。故長夜寐而不覺。為愛見病之所翳。故見空中有諸花相。及第二月。
記曰。第二月者。月本惟一。以目病故。見有重輪。似有二月。空及本月。喻法身。花及第二月。喻幻質。眾生惟一法身。元無幻質。由迷色心。故認五蘊四大幻軀為自所有。如夢所見。長夜輪迴。而不醒覺。
○二時節
前際無窮。後際寧尅。
前際謂無始。後際謂未來。前既無始。故曰無窮。後亦無終。故曰寧尅。謂諸眾生前之生死受身捨身。不能窮其邊量。後之生死寧定其邊際。惟有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矣。
○三生滅
出此沒彼。升沉疲極。
出是生。沒是滅。即生此死彼也。升則人天修羅。沉則地獄鬼畜。疲極者。心神為業驅使。流轉不息。寧不勞倦疲極哉。
○四流轉
未免三輪。何時休息。
三輪者。三界輪迴也。何時休息者。由因感果。果復造因。捨身受身。如牛壞軛。生死無際。何有休息。惟破三界二十五有者能之。
○五愛取有
貪戀世間。陰緣成質。
貪戀是愛取。陰緣成質。是有。世間。謂情器世間。陰即五陰。緣即十二因緣。以眾生貪愛戀著。情器世間。故稟父母遺體。此身本無。由假陰緣而有。故曰成質。
記曰。器世間者。謂世界如器。眾生安住其中。即此三千大千世界也。情世間者。謂五陰和合而成者是也。楞嚴云。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是也。纏縛。即貪戀也。世以隔別為義。亦三世也。間是間差。謂種種差別。而不相謬亂也。然此情器世間。本來無有。以妄想故而建立之。故淨名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天台釋云。若迷無住。則三界六道紛然而有。因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若解無住。即是無始無明。返本還源。發真成聖。楞嚴云。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盡成消殞。此則情器世間俱破。而質不可得矣。
○六虗生空老
從生至老。一無所得。
此言生老二支。生無所益。是名虗生。老無所得。是名空老。
記曰。一無所得者。於戒定慧門。出世諸法。無一安足處也。
○七無明惑
根本無明。因茲被惑。
一切眾生。本具真如實相。妙淨明心。良由最初一念。不如實知。不覺心動。忽然念起。妄見境界。名為無明。斯即無明最初生相。為生死苦本。染法之因。由此因故。熏習真如心體。增長而成六法。一貪。(此以染著為性)二嗔。(此以憎恚為性)三慢。(此以自恃陵他為性)四無明。(此乃於諸事理迷暗為性)五疑。(此乃於諸諦理猶豫不決為性)六不正見。(此乃於諸諦理顛倒推度為性。此見有五。一身。二邊。三邪。四見取。五戒禁取)此之六法。能生隨等諸煩惱。以能生故曰根本。由此根故迷本圓明。覆蔽真心。於諸世出世間等法。不能明了。故曰無明。一切眾生因斯無明。迷惑真性。不能見道。惟造有漏之因。故曰被惑。若能一念返照。則此無明。內被真如所熏。發起正信修行。成於淨業。由此淨因。反熏真如。了明自心。頓同諸佛。所謂一念淨心成正覺也。
記曰。由不了真如實相。妄念忽興。名為無明。既迷真實。故稱為惑。迷惑既深。三業熾然。故造善惡。由善惡業。牽向六道。妄受生死。所以一切眾生迷真逐妄。故於不遷境上。空受輪迴。向無脫法中。妄生纏縛。如春蠶之作繭。似秋蛾之赴燈。以二見之絲。纏無明之繭。以無明貪愛之翅。撲生死之火輪。從生至生。念念相續。故受生死輪迴。無有休息。苟能離念。則一切煩惱生死悉皆盡矣。
○八慨時命速
光陰可惜。剎那不測。
一生空過。是為可惜。無常忽至。非人可測。所謂一剎那間。轉息即是來生是也。
○九現因後果
今生空過。來世窒塞。
今若不植明慧之因。豈招當來通達之果。
記曰。窒塞是壅蔽之。義即不通之謂也。
○十因果所由
從迷至迷。皆因六賊。
從迷是空過。至迷即窒塞。此亦三世互舉也。由昔不悟。至今昏迷。今若不了。迷更轉深。此迷無有別法。皆因六賊所致。雖曰六賊難防。意為其主。主若被獲。五都亡矣。
記曰。不了即迷也。轉深即來生。以至後後生也。賊者。劫害之義。謂此六根數取六塵境界。染污真心。喪失智慧。劫功德財。功德財者。略有七。一信。二戒。三聞。四捨。五慧。六慚。七愧。乃至無漏根力禪定等。
○十一循環不息
六道往還。三界匍匐。
因果展轉相感不息。故曰往還。升沉疲極。故曰匍匐。總由被賊驅使。流轉六道。升沉三界。無有休息故也。
記曰。匍匐。乃匍上匐下。即升沉之謂。又急遽貌。會意可知。
△三頌示法七
一依師。二擇法。三了妄。四歸真。五相忘。六寂照。七雙泯。
○一依師
早訪明師。親近高德。
明師能令法眼明正。高德能使戒德清高。早訪言不可蹉跎延時。親近謂須久久依止。
記曰。明師能令慧光朗發。故得法眼明正。高德能使尸羅皎潔。故得戒德清高。是以古人千里參尋知識。得遇作家手眼。即高掛蒲團。折却柱杖。如南嶽徑山等。若無善知識所護。則為邪師惑亂。內發邪因。外行邪業。何能決擇去其荊棘者乎。永明壽禪師云。若逢真正導師。切須勤心親近。假使參而未徹。學而未成。歷在耳根。永為道種。世世不落惡趣。生生不失人身。纔出頭來。一聞千悟。益非小也。
○二擇法
決擇身心。去其荊棘。
決之在心。擇之以慧。行者當以無漏慧。揀擇身心。去其不善。擇其善者而修之。如鵝王之擇乳也。荊棘。乃無明妄想五葢十習。諸不善法也。
記曰。水乳相和。鵝王入口。則水乳自分。而飲其乳。棄其水也。凡夫善惡二法相參。渾於八識田中。行者修行。須具慧目。擇取善者。棄其不善。使身心皎潔。則去道不遠。斯即七覺意中之擇法覺也。五葢者。一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葢。十習者。一婬。二貪。三慢。四嗔。五詐。六誑。七怨。八見。即邪見也。九枉。謂逼壓良善也。十訟。謂相論得失也。
○三了妄
世自浮虗。眾緣豈逼。
世間一切有為諸法。猶如夢幻遊雲。皆從妄而生。了無實性。眾緣即世間諸法。既自浮虗。豈能逼人。然世諸緣事法。悉從真性隨緣而成。如水隨器方圓。遇風波生。凡夫由妄想風。激於本源。波濤湧沸。見波忘源。故執事迷真。而為種種事緣所逼。如不迷真。即不受其瞞也。
記曰。水喻真性。器波喻眾緣。事法即境也。風喻妄想。知波全水。即了妄歸真。是曰不受其瞞。
○四歸真
研窮法理。以悟為則。
要得無疑田地。直須行到水窮山盡始方休。
記曰。法乃自心之法。法之所顯曰理。研窮如除鏡垢。垢盡光生。故曰以悟為則。然法是軌持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也。任持自性者。一切眾生。皆有本覺妙明真性。雖流轉六道。受種種形。而此覺性不曾失滅。生解者。眾生悟入知見。雖因知識善友開示。然其智解。從覺性生。如水土之潤。生穀等芽。而芽從種生。不從水土生故也。
○五相忘
心境俱捐。莫記莫憶。
心即人。境即法。莫記莫憶。即人法兩忘矣。四祖云。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虗明自照。不勞心力。盤山云。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斯乃空輪無跡。劍刃無虧。若能如是。心心無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無異。始為道矣。
記曰。心是能。境是所。若知能所無體。頓悟人空法空。忽了物我無依。始信境寂心空。無知者。經云。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即本覺心體也。本覺真心。心性寂滅。本無知覺。故能知能見。如鏡無像。故能鑒物。雖曰能鑒。然鑒而無鑒。靈知本寂。故終日知。而未甞知。有知即無明。有見即妄想。智體本無無明。及於妄想。以無知故。故曰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
○六寂照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
心境俱捐。二障解脫。照體獨立。絕知會。忘能所。得於內。應於外。是故六根自若。脫洒洒地。豈不怡然。行住坐臥。動靜皆如。故曰寂默。永嘉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是也。
記曰。目對千山。心閒一境。是以六根自若。優游三界。脫洒四生。不為聲色塵勞所累其神。逍遙物外。故曰怡然。永嘉云。妙悟玄宗。虗心冥契。動靜常矩。語默恒規。恬澹息於內。蕭散揚於外。華嚴論云。唯寂唯默。心造如來之樣。不著不戀。入道合法之轍。是也。言寂照者。寂是體。照是用。道之所極。極於此也。
○七雙泯
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不與萬法為侶者。則前後際斷。是曰俱息。
記曰萬法者。是指其總數。而實該於一切也。今舉前後。則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事理內外諸法盡矣。萬法雖眾。不出心境。心空境寂。獨露堂堂一絲不掛。是曰不與萬法為侶。一心者。本覺妙明真心也。起信論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體離念。故曰不生。楞伽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所謂心異則千差兢起。心滅則萬法坦然。心染則六道四生。心空則一道清淨。宗鏡云。何謂一心。謂真妄染淨。一切諸法無二之性。故名為一。此無二處之法。實不同空性自神解。故名為心。一心之體。來去寂滅。不可以有無處所。窮其幽跡。不可以識智詮量。談其妙體。唯證入者。只在心知。但能內觀一念無生。則空花三界。如風捲煙。幻影六塵。猶湯沃雪。廓然無際。唯一真心。此心本自圓明。元清淨體。無起無生。自體不動。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淨。問曰。心既唯一。妄從何生。答曰。葢由最初迷一法界。不覺妄起。而有其念。如睛勞有空花現。睡熟有夢寐生。即此名為妄心。此之妄心。元無自體。但因前塵隨境有無境來即生。境去即滅。是心是境。各無自性。唯從因緣而生。如鏡裏像。水中月。愚夫認此為真。二祖於此心不安。而求安心法。於一言下。便了此心不生。故云。覓心了不可得。即知真心虗靈明妙。遍一切處。含十方界。既心因境起。若此妄心不生。則塵境頓滅。故云俱息。前云寂照。猶存境智兩立。今智境交徹而兩亡。故曰雙泯。境智既泯。唯一本覺真心。寂滅無相。體同諸佛。故永嘉云。境智冥一。萬累都泯。妙旨存焉。問曰。智泯何以應機接物。境亡則奚能感彼來應。答曰。般若無知論云。智彌昧。照逾明。神彌靜。應逾動。境彌寂。應逾感別行鈔云。由理智冥合。故得一切諸法無非法身。十方眾生。有發菩提心。心識淨者。無不應現。而為說法。故此真如體性。猶若摩尼。隨色所現。何無感應之謂哉。
溈山警策句釋記卷下(終)
音釋
偁古稱字。
窳音與隋也。
勔音免勸勉也。
咼快字平聲不正也俗作歪非。
縈絆上音。榮繫也。下音半繫足也。
軛音厄駕牛領木。
二障煩惱障所知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