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防风通圣散
加牛蒡子元参。解毒。通解表里。劳役凶荒。沿门传染。用普济消毒饮。藿香正气散以安之
。表里俱解。肿仍不消。宜针去恶血。热甚者金箍散敷之。后仍不消。必欲作脓。宜托里消
散。加白芷皂角刺托之。脓成胀痛针之。已溃体倦食少。补中益气汤。脓秽脾虚。食而呕吐
。香砂养胃丸。腐溃而不敛。十全大补汤。如毒中三阳。项上俱肿。光如水色。双目合缝。
唇白楮形。口角流涎。声音不出。饮食不入。喉肿闭。牙关难开。破流臭水。秽气不绝者。
不治。年荒时毒流行。忌用攻发。法当和解以养正气。
\r落架风图\p05-c16a46.bmp\r
此症上热下虚。血气俱虚。以致筋不收。或大笑之后。或呵欠久。下颏落下。牙齿不交合。
语言饮食难。一二日可治。久则难治。治者令患人平身正坐。以两手托住下颏左右。治将两
大指捺牙槽。端紧下颏。用力住肩下。捺开关穷。随用绢条兜住下颏。系于项上。虚者服
补中益气汤。或灸颊车穴七壮。
补中益气汤
黄 人参 当归 白术 甘草(各一钱)
升麻 柴胡 陈皮(一钱) 枣(二枚) 生姜(二片)
水煎。食后服。咽痛加麦冬、粘子、玄参。去生姜。
落架风因气血虚。致将筋骨不收拘。或因大笑及呵欠。牙关落下气长吁。平身正坐两手托。
大指入口捺牙槽。食中小指端下颏。望后推之病即愈。
\r面腮肿黑图\p05-c16a47.bmp\r
此症凡食热物出汗过多而生。面黑向下肿。两边腮肿。喉中气闭。治者用热水洗手足。喉内
出气。先针少商穴。如有血出。内吹秘。如不愈。合追风均末吹之。服桔梗二陈汤。或甘桔
数剂。吹追风散于颊内。并吹牙尽处。亦有风串入牙。致牙根脓出齿落。用蜜和秘敷之。
面腮肿黑湿热生。两腮肿黑又多疼。喉中气闭人妨闷。洗和手足少商针。秘均合用追风散。
桔梗汤须合二陈。
\r锁喉风图\p05-c16a48.bmp\r
此症心经毒瓦斯。少腹邪风。发于听会之端。注于会膺之侧。列生如 。闭塞难通。不能饮食
。红肿发热。渐次溃脓。软而胀疼。此症初起用连翘当归散。日久用千金内托。吹秘加生
肌。贴白膏。外腐内溃。汤随水孔出者。曾治数人亦效。
连翘当归散
当归 生地 连翘 前胡 甘草 枳壳 桔梗 黄芩 粘子 白芍 元参 花粉
引用灯心。初起外用蜒蚰片麝。杵烂敷之妙。
锁喉风症心经毒。少腹火气及邪风。发于听会初如 。咽喉闭塞气难通。当用连翘宜进服。
脓成内托散收功。秘合生肌吹患处。初起麝蚰敷即松。
\r喉肿图\p05-c16a49.bmp\r
此症起于脾经。食煎炒油炽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致毒瓦斯不能流行。聚结喉根。若
不速治。毒闭即死。治者先去痰涎。后吹秘药。服八正顺气汤。
喉肿脾家湿热生。醉后行房所致成。气不流通结喉下。先探痰涎秘药噙。八正顺气宜煎服。
管教患者得安宁。
\r骨槽风图\p05-c16a50.bmp\r
此症忧愁多虑。太阳受病。结于大肠之间。邪毒交生。蕴于经络之内。或郁怒伤肝。致筋骨
紧急。思虑伤脾。致肌肉结肿。膏粱浓味。致酿脓秽小儿生此。乃气禀虚弱。感暑风湿热。
食肥甘。而起于耳前。或耳下。腮肿连项。隐隐皮肉痛彻筋骨。略有小核。如李大。红肿。
寒热如疟。或下或上。或左或右。牙关紧急。初生坚硬不消。久则疮口难愈。先探风痰。初
宜艾灸。肿项。及耳下五分。各灸七壮。膏贴之。以泄内毒。用金箍散。加追风散。敷外肿
处。牙关肿处。吹本追风散。刀刺出血。吹秘。服清阳散火汤。溃后服千金内托加五味麦冬
。或中和汤。吹秘。合生肌。使水升木降。脾健金清乃愈。若外腐不合。虚热不退。坚硬
不消。形体消瘦者死。
清阳散火汤。治牙根尽处结肿。连及耳项作痛。
升麻(四分) 白芷(七分) 黄芩 当归 粘子 连翘 防风 荆芥(各一钱四分) 甘草(四分) 石膏(三
钱) 白蒺藜(一钱)
水煎。食后服。
骨槽风起太阳经。皆因郁怒致伤筋。思虑伤脾肌肉结。耳下牙关急痛生。垂下五分针七壮。
吹用追风亦用针。清阳散火初宜用。中和内托值千金。
\r死舌痈图\p05-c16a51.bmp\r
此症因久积热毒于心而起。舌肿色白。如木舌相似。但木舌小硬。此肿而白。治者以刀刮去
白皮。用追风散。加冰麝青皮干姜末。手指湿水。蘸擦舌上即愈。肿甚刺金津玉液。出血。
吹秘。服学士汤。含口水药。时吹本秘。日久脓成。左右挑放舌出黑血。刺治不转色。舌卷
不能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