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35-济阴纲目-第144页

香附子(各五钱)
柴胡 黄芩 甘草(各一钱)
上锉散,分作六七服,每服加生姜三片,水煎,空心热服,尽此药,方服调经丸。若肚 痛,加玄胡索、干漆、枳壳各三钱;若呕吐恶心,加良姜、砂仁各二钱;若手足麻痹,加肉桂 一钱半;若咳嗽,加五味子、款冬花、杏仁。
\x加减金匮肾气丸\x 治肺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或喘急痰 盛,已成蛊证,其效如神,此证多因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复伤而变证者,非此药不能 救。(夫土为防水之堤,肾为置水之器,肾为胃之关,而开窍于二阴,土恶湿,肾恶燥,而命门 之气藏于肾,为生土之母,主化津液以利膀胱,故肾气盛则土旺而水有所堤,自无泛溢之 患,若火衰则气不化而水溢,溢则湿土卑滥而妄行矣,故有水胀之病。此方既能益火以生 土,又能化气以利水,此其所以为治肿之圣药也,若于热胀,又非所宜)
熟地黄(四两,酒拌,捣膏) 白茯苓(三两)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牡丹皮 牛膝 车前子 官桂(各一两) 附子(半两)
上为末,和地黄,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下。
<目录>卷之十三\产后门·下<篇名>积聚属性:\x大全\x云∶夫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皆由饮食不节,寒热不 调,致五脏之气积,六腑之气聚。积者,痛不离其部;聚者,其痛无有常处。所以然者,积为阴 气,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聚兼阳气,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产后血气伤于脏腑,脏腑 虚弱,为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血气相结,故成积聚 块也。
\x薛氏\x曰∶前证乃真气亏损,邪气乘之,况产后得之,尤当固真气为主,若求旦夕之效而 攻其邪,则速其危矣,当参前杂证积聚诸方论治之。
一产妇腹中似有一块,或时作痛而转动,按之不痛,面色萎黄,痛则皎白(似字是眼。按 不痛是虚,萎黄皎白浮涩为血虚),脉浮而涩。余谓∶此肝气虚而血弱也。不信,乃用破 血行气,痛益甚,转动无常,又认以为血鳖,专用破血驰逐之药,痛攻两胁,肚腹尤甚,益信 为血鳖(妄言妄听,可笑),确服下血等药,去血甚多,形气愈虚,肢节间各结小核,隐于肉 里,以为鳖子畏药而走于外。余曰∶肝藏血而养诸筋,此因肝血复损,筋涸而挛结耳(血涸 筋挛之说,自立斋始,大概发在肝胆部分者当补金水,然而难愈,惟善守者得效)。盖肢节胸 项皆属肝胆部分,养其脾土,补金水以滋肝血,则筋自舒。遂用八珍汤逍遥散归脾汤,加 减调治而愈。
一妇月经不调,两拗肿胀,小便涩滞,腹中一块作痛,或上攻胁腹,或下攻小腹,发热 晡热,恶寒,肌肤消瘦,饮食无味(两拗即髀厌,属肝经,小便小腹寒热等症皆肝所主,而 饮食无味则脾也,故须肝脾兼治),殊类废症,久而不愈,余谓肝脾血气亏损,用八珍汤、逍 遥散、归脾汤,随症互服而愈。
\x大全\x云∶新产后有血与气相搏而痛者,谓之瘕,瘕之言假也,谓其痛浮假无定处也,此 由夙有风冷,血气不治(虽以风冷为因,总是血气不治),至产血下则少,故致此病,不急治 则多成积结,妨害月水,轻则痞涩,重则不通也。
\x薛氏\x曰∶前证乃寒邪乘客,气血壅结,此因气病而血病也,当补养胃气,调和月经,宽 缓静养为善(此亦大概言耳,至于治法,非行气破结不可,而养正邪自除之说,于胃气不 足,攻伐太过者,切有补焉)。《难经》云∶任脉之病,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当参前后各论治之。
\x河间芍药汤\x 治产后诸积不可攻,宜养阴去热,其病自安。(此方若为风冷所致,与夫 瘀血所积者,当以别治之)
芍药(一斤) 黄芩 茯苓(各六两)
上锉散,每服半两,水煎,温服,日三。
\x四神散\x 治产后瘀血不消,积聚作块,心腹切痛。(此以佛手散温行)
当归(去芦) 川芎 赤芍药 干姜(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同温酒调服。
\x一方\x 治血瘕作痛,脐下胀满,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
当归(二两) 芍药(炒) 桂心 血竭 蒲黄(炒,各一两半) 玄胡索(炒,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热酒调下。
\x桂心丸\x 治产后血气不散,积聚成块,上攻心腹,或成寒热,四肢羸瘦烦疼。(此三方皆 以消瘀为主,而此兼行气,然有轻重之分,在人因病采择)
桂心 当归 赤芍 牡丹皮 没药 槟榔 干漆(炒烟尽) 青皮(各七钱半) 浓朴(制) 三 棱(煨) 玄胡索 大黄 桃仁(去皮尖) 鳖甲(酥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温酒下。
\x产宝方\x 疗血瘕痛无定处。
童便(三升) 生地黄汁 生藕汁(各一升) 生姜汁(三升)
上先煎前三味,约三分减二,次下姜汁,慢火煎如稀饧,每服取一合,暖酒调下。(按 有形,瘕无形,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