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3-妇人规-第6页

多少,为细末)
上烧秤锤,淬酒,食前调下三四钱。一方有干姜、白芷;一方以木耳、黄芩等分为丸,俱效。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血热经迟属性:血热者,经期常早,此营血流利及未甚亏者多有之。其有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 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以加味四物汤、加减一阴煎、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加减一阴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此治水亏火胜之剂。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火发热及阴 虚动血等证;或疟疾伤寒,屡散之后,取汗既多,脉虚气弱而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者,此以汗多伤阴,水亏而 然也。皆宜用此汤加减主之。
生地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水二钟煎服。如烦躁热甚便结者,加石膏二三钱;如小水热涩者加栀子一二钱;如火浮于上者,加泽泻一 二钱,或黄芩一钱;如血燥血少者,加当归一二钱。
\x滋阴八味丸\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此方变丸为汤即名滋阴八味煎。
山药(四两) 丹皮(三两) 白茯苓(三两) 山茱萸(肉四两) 泽 泻(三两) 黄柏(盐水炒三两) 熟地黄(八两蒸捣) 知母(盐水炒三两)
上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血寒经迟属性: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阳气不足,则寒从内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谓寒也。至若 阴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内而伤,或至血逆,或为疼痛,是又寒滞之证,非血寒经迟之谓也。当详辨也。
凡阳气不足,血寒经迟者,色多不鲜,或色见沉黑,或涩滞而少。其脉或微、或细、或沉、迟、弦、
涩。其脏色形气必恶寒喜暖。凡此者,皆无火之证。治宜温养血气,以大营煎、理阴煎之类加减主之。
大约寒则多滞,宜加姜、桂、吴茱萸、荜茇之类,甚者须加附子。
\x大营煎\x(见血热经早)
\x理阴煎\x(见《新方八阵·热阵》)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 类;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 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证。又凡真阴不足,或素多劳倦之辈,因而忽感寒邪,不能疏解,或发热,或头身疼 痛,或面赤舌焦,或虽渴而不喜冷冻饮料,或背、心、肢体畏寒,但脉见无力者,悉是假热之证。若用寒凉攻之,
必死。宜速用此汤,照后加减以温补阴分,托散表邪,连进数服,使阴气渐充,则汗从阴达,而寒邪不攻自 散,此最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炒黄色、一、
二、三钱) 或加桂肉(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八分,热服。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 理阴煎;再加人参,即名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若风寒外感,邪未入深,但见发热身痛,
脉数不洪,凡内无火证,素禀不足者,但用此汤加柴胡一钱半或二钱,连进一二服,其效如神。若寒凝阴盛,
而邪有难解者,必加麻黄一、二钱,放心用之。或不用柴胡亦可,恐其清利也。此寒邪初感,温散第一方。惟 仲景独知此义,但仲景之温散,首用麻黄、桂枝二汤。余之温散,即以理阴煎及大温中饮为增减。此虽一从阳 分,一从阴分,其迹若异,然一逐于外,一托于内,而用温则一也。学人当因所宜,酌而用之。若阴胜之时,
外感寒邪,脉细恶寒或背恶寒者,乃太阳少阴证也,加细辛一、二钱,甚者再加附子一、二钱,真神剂也。或 并加柴胡以助之亦可。若阴虚火盛,其有内热,不宜用温,而气血俱虚,邪不能解者,宜去姜、桂,单以三味 加减与之,或只加人参亦可。若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于前方加茯苓一钱半,或加白芥子五 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 属。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
<目录>上卷\经脉类<篇名>血寒论外方属性:\x五物煎\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血虚凝滞,蓄积不行,小腹痛急,产难经滞,及痘疮血虚寒滞 等证,神效。此即四物汤加肉桂也。
当归(三、五、七钱) 熟地(三、四钱) 芍药(二钱酒炒) 川芎(一钱) 肉桂(一、二、三钱)
水一钟半煎服。兼胃寒或呕恶者,加干姜炮用;水道不利,加泽泻或猪苓;气滞者加香附或丁香、木香、
砂仁、乌药;阴虚疝痛者,加小茴香;血瘀不行,脐下如覆杯,渐成积块者,加桃仁或酒炒红花。痘疮,血虚 寒胜,寒邪在表者,加细辛、麻黄、柴胡、紫苏之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