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1-女科指掌-第7页

先调气,产宝临经 莫嗜酸,气滞风寒 兼血涩,更参脉证下汤丸。
\x【论】\x经水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若外亏卫气充养,内乏荣血灌溉,而被风寒劳役,经候 欲行先身痛也。其或风冷客于胞中,而动冲任之脉,故腹痛也。
\x【脉】\x沉紧细动皆主腹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肝脉若弦月水不利,腰腹疼痛,月水不通,绕脐寒疝痛。
其脉沉紧,此由血积不散,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故痛。
\x腹痛\x 腹痛虽云冲任伤,须分气血与阴阳,风寒湿热参虚实,看脉推源用古方。
风冷∶经来冲任伤风冷,腹内绵绵痛不停,足冷脉迟频欲呕,桂枝桃核及温经。
温经汤。
寒湿∶经水如同豆汁形,腹中 痛不安宁,胫浮两尺皆沉细,四物汤煎合五苓。
血涩∶临经先有腹中疼,血涩因而即不行,渐渐痛来移趋下,调荣顺气可和平。
八物汤。
气滞∶气滞胞门经不通,腹中疼痛往来攻,脉沉走注牵腰胁,抑气延胡大有功。
食积∶妇女炎天临月经,误伤生冷忽然停,后来欲至先疼痛,琥珀延胡及胡苓。
小琥珀散。
虚痛∶经来腰腹痛悠悠,过后缘何反不休,脉弱痛绵手可按,必然血少是根由。
八珍汤加延胡、香附、炮姜。
实痛∶痛阵攻冲血不行,按之破满手难迎,便知里实宣通好,气血流行痛自平。
瓦垄子丸 玉烛散。
\x头痛\x 临经头痛着风寒,莫作寻常一样看,发表必须兼养血,一七五积自能安。
\x身痛\x 临经身痛如何断,或冒风邪气血虚,调卫祛风兼补血,古方趁痛饮堪除。
\x腰痛\x 经病如何腰亦疼,只因两肾系胞门,内经具载今拈出,化育根基在一元。
琥珀散。
\x失血心痛\x 失血心疼人罕知,只因血统在心脾,去多治本归脾好,治标先将补血脾。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经病发热属性:\x【歌】\x劳热神思多困倦,客邪口燥及心烦,内伤有瘀成潮热,外感无时热又温,平昔经前实积看,去多经后 作虚论,实宜清解虚温补,寒热谵言另立门。
\x【论】\x王太仆曰∶如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是无火也,当治其 心。如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助其肾。心盛则生热,肾盛则生寒,肾虚则寒动于中,心虚则热伏于内。
李氏曰∶潮热有时为内伤、为虚热,无时为外感、为实。虚者,大温经汤。实者,四物汤加柴胡、黄芩。经闭者,
滋血汤。骨蒸者,大胡连丸、乌鸡丸。五心烦热,四物加胡连、川连。无汗者,茯苓补心汤。有汗者,加味逍遥散。
\x【脉】\x洪数有力是为实热,细数无力即是虚热。浮主外邪,沉乃里热,表里虚实,以此分别,脏腑经络,具 在脉诀。
\x平时发热\x 平时发热必偏阳,人瘦阴虚火自狂,能戒五辛如淡食,胜如煎服地黄汤。
\x临经发热\x 血去阴虚内热生,口干烦躁不和平,行过初至须分治,客实虚潮另有名。
\x劳热\x 因劳发热为劳热,肢体酸痛盗汗多,烦躁不宁神困倦,急投良剂免沉 。午前热属气分,清心莲子饮。午后 热属阴分,地黄汤。若劳心者,天王补心丹。劳力者,加味逍遥散。
\x客热\x 客热皆由元气虚,卫家浅薄外邪居,心烦口渴肌肤燥,加味逍遥治有余。《良方》曰∶经行体虚,温暖过度,
外邪乘之,故曰客热,其状上焦胸膈之间虚热,口燥心烦,手足壮热是也。
\x潮热\x 要知潮热阳明实,热至如潮不失期,若是太冲停瘀血,桃仁承气可行之。
\x实热\x 脉洪有力名为实,热在先前经未行,便闭唇焦兼口渴,可煎玉烛把衣更。
\x虚热\x 脉来无力便知虚,阴不足兮气有余,必是去多经水后,六神补血自能除。
\x寒热\x 寒热虽云外中风,阴虚阳弱不相同,更寻气血分虚实,寒热交争又一宗。经曰∶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阳不 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不调之,故当分气血虚实治之。寸口脉微为阳不足,则阴气上入于阳中,宜 补中益气汤。尺部脉弱为阴不足,则阳气下陷于阴中,宜益阴地黄丸。若怒动肝火者,小柴胡汤。寒热交争,生地黄丸。
<目录>卷之一\调经门<篇名>崩漏属性:\x【歌】\x阴虚阳搏谓之崩,恚怒忧思风热乘,阴络受伤血内溢,脾家亏损外奔腾,悲哀太过心胞绝,涎滞中焦 气不增,更有阴阳崩两说,须参脉症可为凭。
\x【论】\x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又曰∶悲哀太过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热气在中,故血走而崩也。
忽然大下谓之崩,淋沥不止谓之漏也。
\x【脉】\x仲景曰∶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弱不实,则谷消而水化。谷入于胃,脉 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寸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