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6-内府秘传经验女科-第2页

调和。来而腰膝皆酸痛,漏下 时多骨木枯。脉来弦缓伤乎风,炒姜散服绝其 。伏龙肝散多灵验,脉数樗根效更多。
\x伏龙肝散\x 伏龙肝 艾叶 川芎(各一钱五分) 赤石脂( ) 麦冬(去心) 干姜(炙)
川归 肉桂 甘草 熟地(各三分)
加枣煎服,或为末,米饮酒下。
<目录>卷二<篇名>安胎属性:胎气宜清不宜热,宜静不宜动,有因胎病不安者,有因母病而胎不安者,宜预安之。
【主意】
妊妇全凭气血谐,伤情冷热挫为灾。伤血脉濡宜四物,四君脉大旋安排。挫气缩砂为末服,术芎芩归不伤胎。
\x安胎饮\x 熟地 白术(炒)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 茯苓 黄芩 甘草 阿胶(炒) 地 榆艾叶(各五分) 姜(三片)
水煎服 胎气郁滞者,宜参苏饮。
人参(二钱) 苏叶(五钱)
水煎服 脾气虚弱者,宜六君子汤。
人参 甘草(各五钱) 白术(炒) 茯苓(各一钱) 半夏(制) 陈皮(去白七 分) 加紫苏 枳壳 姜(二片) 枣(二枚)
水煎,不拘时服 郁结伤脾者,宜归脾汤。
人参 黄 茯神 甘草 木香(忌火) 酸枣仁(炒) 白术(炒)
圆眼肉 加柴胡 栀仁(炒黑各等分) 姜(一片)
水煎服 郁怒肝脾者,宜四七汤。
苏叶 浓朴(姜汁炒) 茯苓(各一钱) 半夏(姜制,一钱五分)
加川芎、川归,怒动肝火加五味子、柴胡、姜、枣煎服。
<目录>卷二<篇名>漏胎属性:妊娠月水时下者,皆由冲任脉虚,不能约制经血,血漏尽则 胎毙矣。有劳役喜怒不节,或饮食触冒风寒,或母有宿疾,为风冷所乘,气血失度而血漏下。
【主意】
漏胎血少气偏虚,不能卫护热乘之。脉数黄芩加白术,安胎主药善扶持。弱脉血虚全四物,
艾胶制炒要知宜。下陷升提分湿热,气虚应可用参 。
<目录>卷二<篇名>胎痛属性:夫胎痛者,皆妊妇禁忌不知,或由生冷或触风寒,邪正相击,随气上下,冲于心则心痛,攻于肠胎,则肠胎痛。
【主意】
胎痛分明胎气伤,致令妊妇痛长声。脉来细紧寒食气,缩砂 四气最为良。脉涩血虚宜四物,紫苏香附服安详。尺数热痛连炒入,诊脉须分阴与阳。
\x四七汤\x 苏叶 浓朴(姜) 白茯苓(各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姜制)
加姜、枣,水煎服。
<目录>卷二<篇名>恶阻属性:皆妇人禀受怯弱,或有风气,或有痰饮,凡妊便是有病,其妇颜色如故,脉息和顺,但觉体肢沉重,
头目昏眩,择食,恶闻气味,好食酸咸,甚者作寒热,呕吐痰水。轻者不必服药,重者以半夏汤,茯苓丸可也。
【主意】
血夺胃气呕咽干,一云痰火自相搏,饮食下咽随口出,致令恶阻食难吞。半夏茯苓汤要药,
二陈藿术亦为尊。脉分热冷并虚实,顺气和脾胎自安。
\x半夏汤\x 半夏(姜制) 缩砂(各二两) 茯苓 白术(炒) 杏仁(去皮尖) 芍药(各五 两) 竹叶(三十片) 大枣(五枚) 陈皮(五两)
水煎服 半夏甘而益脾,辛而散滞。姜所以制半夏之毒也。脾喜燥而畏湿,故用白术燥脾,茯苓渗湿。
脾喜通而恶塞,故用杏仁利气,陈皮泄气,竹叶清气,能去水中之火,芍药味酸,能泻土中之水,
大枣取其甘而益脾耳。
\x茯苓丸\x 赤茯 人参 桂心 干姜(炙) 半夏(制) 陈皮(各一两) 白术(炒) 干葛 枳壳 甘草(炙)
共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一日三服 \x半夏茯苓汤\x 半夏(制) 茯苓(八分) 砂仁(炒) 陈皮 甘草(各四分)
加枣、姜、乌梅,水煎服二三剂,再服茯苓丸。此方健脾化 痰滞要药,或加白术为好。若食滞加枳壳,气恼加柴胡。
\x回春散\x 白茯苓(一钱) 半夏(制,一钱) 陈皮(五分) 苍术 浓朴(各一钱、姜汁炒)
砂仁(五分) 藿香(八分) 干姜(二分) 乌梅(一个) 甘草(三分)
加姜三片,水煎服。
<目录>卷二<篇名>胎肿属性:凡孕妇有通身肿者,有脚肿者,俗乎为胎肿,又名胎水。或脾虚不能制水者,血散四肢而肿,有胎 挟水,水血相搏者,有胃虚湿者,有乘风冷者,有痢疟后而肿者,有饮食太过者,有腹胀而肿者。
【主意】
胎肿皆因湿热多,山栀、卜子炒宜过,研末米调稠服下,管教虚肿渐消磨。
<目录>卷二<篇名>子烦属性:夫妊娠而子烦者,是肺脏虚热乘于心,则心烦。停痰积饮在 心胸之间,或中于心,亦烦也。若热烦者,但热而已。若有痰而烦者,恶闻食,气则烦燥。
【主意】
妊妇心惊闷子烦,病因二火君火四月,相火六月在其间。竹叶汤除虚燥病,门冬饮子似仙丹。
\x犀角散\x 生犀角(凉心,镑) 地骨皮(退热) 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