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强痛,或为耳鸣鼻塞诸证,皆不仁,其病各异,其名不同。
经云∶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风气俱入,行于诸脉分肉之
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致使肌肉 ,而有疡也。卫气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
不仁也。分肉之间,卫气行处,风与卫气相抟,俱行肉分,故气道涩而不利。气道不利,
风热内郁,卫气相抟,肉 而疮出。卫气被风郁,不得传遍,升凝而不行,则
肉不仁也。谓皮肉 而不知寒热痛痒,如木石也。
经曰∶风者,百病之首也。其变化,乃为他病无常,皆风气所发也。以四时五运六
气千变万化,冲荡推击无穷,安得失时而绝也。故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夏丙丁伤于
风者为心风,季夏戊己伤于风者为脾风,秋庚辛伤于风者为肺风,冬壬癸伤于风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自俞而入,为脏腑之风。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白,时嗽短气,
昼则微,暮则甚。心风之状,(上同。)善怒,色赤,病甚则言不可快。肝风之状,善悲,色
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脾风之状,身体怠堕,四肢不收,色薄微黄,不嗜饮食。
肾风之状,面 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隐曲不利。
又曰∶风寒热,诸疾之始生也。人之腑腑,皆风之起。谓火热,阳之本也。谓曲直
动摇,风之用也。眩运呕吐,谓风热之甚也。夫风热怫郁,风大,生于热,以热为本而风
为标。言风者,即风热病也。风气壅滞,筋脉拘卷,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
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
溺淋闭,或夜卧寝汗,切牙睡语,筋惕惊悸,或肠胃怫郁结,水液不能浸润于周身,而但
为小便多出者。或湿热内郁,而时有汗泄者。或因亡津液而成燥,淋闭者。或因肠胃燥郁,
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湿而泄。或燥湿往来,而时结时泄者。或表之阳和正气(卫气是也。)
与邪热相合,并入于里,阳极似阴,而战烦渴者。表气寒故战,里热甚则渴。或虚气
久不已者。(经言∶邪热与卫气并入于里,则寒战也,并出之于表,则发热。)合则病作,
离则病已。或风热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肾水真阴衰虚,心火邪热暴甚而僵仆。或卒中,
久不语。或一切暴喑而不语,语不出声。或暗风痫者。或洗头风。或破伤、或中风,诸潮
搐,并小儿诸疳积热。或惊风积热。伤寒、疫疠而能辨者。或热甚怫结,而反出不快者。
或痘黑陷将死。或大人小儿风热疮疥,及久不愈者。或头生屑,遍身黑黧,紫白斑 ,
或面鼻生紫赤风刺瘾疹,俗呼为肺风者。或成疠风,世传为大风疾者。或肠风痔漏。并解
酒过热毒,兼解利诸邪所伤,及调理伤寒未发汗,头项身体疼痛者,并两感诸证。兼治
产后血液损虚,以致阴气衰残,阳气郁甚,为诸热证,腹满涩痛,烦渴喘闷,谵妄惊狂。或
热极生风,而热燥郁,舌强口禁,筋惕肉 ,一切风热燥证,郁而恶物不下,腹满撮痛而
昏者。(恶物过多,而不吐者,不宜服之。)兼消除大小疮及恶毒。兼治堕马打扑伤损
疼痛。或因而热结,大小便涩滞不通,或腰腹急痛,腹满喘闷者。
\x防风通圣散\x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朴硝是者。以上各半两)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嗽,加半夏半两,姜制。
\x曹同知通圣散\x
防风 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三两) 荆芥(三钱半) 薄荷(一两) 白术(一分)
石膏(一两) 川芎(半两) 滑石(三两) 当归(半两) 大黄(半两) 麻黄(半两) 山栀子(一分)
连翘(半两) 桔梗(一两)
无芒硝,无缩砂。
\x崔宣武通圣散\x
防风 芍药 荆芥 当归 白术 山栀子(各一分) 川芎 大黄 薄荷 连翘 黄芩
桔梗 缩砂(各半两) 甘草 石膏(各一两) 滑石(三两)
\x刘庭瑞通圣散\x
此方有缩砂,无芒硝,其余皆同。
缘庭瑞于河间守真先生礼师传之。随从二年,始受于方,斯且取为瑞而可准凭以用之,
兼庭瑞以用治病,百发百中,何以疑之,因录耳。但庭瑞临时以意加减,一根据前法。嗽加半夏
半两,生姜制。
\x防风天麻散\x 治风麻痹走注,肢节疼痛,中风偏枯,强,暴音不语,内外风热壅滞,
解昏眩。
防风 天麻 川芎 羌活 香白芷 草乌头 白附子 荆芥穗 当归(焙) 甘草(各半两)
滑石(二两)
上为末,热酒化蜜少许,调半钱,加至一钱,觉药力营运,微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