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若不出二两参。桔梗丢开莫掣肘。
参各家说 阳气不能营运。宜四逆汤。元阳虚甚。宜附子汤。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宜白
通汤
岂能疾呼散阳而使返耶。故倍用干姜。而仍不减甘草者。恐散涣之余。不能当姜、附之猛。
还藉甘草以收全功也。若面赤者。虚阳上泛也。加葱白引阳气以下行。腹中痛者。脾络不和
也。去葱加芍药以通脾络。呕者。胃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逆气。咽痛者。少阴循经上逆也。
去芍药之苦泄。加桔梗之开提。利止脉不出者。谷气内虚。脉无所禀而生。去桔梗加人参以
生脉。



<目录>卷五\少阴方

<篇名>四逆散

属性: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主之。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
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
利下重者。
分温再服
歌曰 枳甘柴芍数相均。热厥能回察所因。白饮和匀方寸匕。阴阳顺接用斯神。
加减歌曰 咳加五味与干姜。五分(去声)平行为正路。下利之病照此加。辛温酸收两
相顾。
法度。腹中痛
三升。去薤纳散寸匕数。再煮一升有半成。分温两服法可悟。
张令韶曰。凡少阴病四逆。俱属阳气虚寒。然亦有阳气内郁不得外达而四逆者。又宜四
逆散主之。枳实形圆臭香。胃家之宜品也。所以宣通胃络。芍药疏泄经络之血脉。甘草调中。
柴胡启达阳气而外行。阳气通而四肢温矣。若咳者。肺寒气逆也。用五味、干姜。温敛肺气。
并主下利者。温以散之。酸以收之也。悸者。心气虚也。加桂枝以保心气。小便不利者。水
道不行也。加茯苓以行水。腹中痛者。里寒也。加附子以温寒。泄利下重者。阳气郁于下也。
用薤白以通阳气。



<目录>卷六\厥阴方

<篇名>乌梅丸

属性: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
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蜀椒(四两 炒去汗。)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
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歌曰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论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
止。此厥阴病之提纲也。经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是厥阴以风为本。以阴寒
为标。而火热在中也。至厥阴而阴已极。故不从标本而从于中治。沈尧封云。此厥阴证之提
纲也。消渴等证外。更有厥热往来。或呕。或利等证。犹之阳明病胃家实之外。更有身热汗
出不恶寒反恶热等证。故阳明病。必须内外证合见。乃是真阳明。厥阴病亦必内外证合见。
乃是真厥阴。其余或厥或利或呕。而内无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证。皆似厥阴而非厥阴也。男
元犀按。论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是以少阴证之脏厥。唤
起厥阴之蛔厥也。然少阴证水火不交。则为烦躁。若真阳欲脱危证。则但躁不烦。与厥阴之
但烦不躁者不同。故曰肤冷而躁。名曰脏厥。非蛔厥也。蛔厥为厥阴病的证。厥阴阴极阳生。
中为少阳相火。名曰蛔厥。此蛔字所包者广。厥阴主风木。若名为风厥。则遗去木字。若名
为木厥。又遗去风字。且用字亦不雅驯。若名为风木厥。更见执着。第以蛔厥二字该之。盖
以蛔者风木之虫也。而吐蛔为厥阴之真面目。拈此一字。而病源病证俱在其中。其人当吐蛔
者。以风木之病当有是证。亦不必泥于蛔之有无。如本节静而复烦。与上节气上撞心心中疼
热皆是也。曰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又用一当字者。言吐蛔者其常。即不吐蛔而呕而
又烦。风木之动。亦可以吐蛔例之也。曰静而复烦。曰须臾复止。曰又烦者。风有作止也。
然通篇之眼目。在此为脏寒四字。言见证虽曰风木为病。相火上攻。而其脏则为寒。何也。
厥阴为三阴之尽也。周易震卦。一阳居二阴之下。为厥阴本象。病则阳逆于上。阴陷于下。
饥不欲食。下之利不止。是下寒之确证也。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吐蛔。是上热之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