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如旋杯。)辛甘麻二附全枚。姜桂三两枣十二。气分须从气转
回。
(参) 此证是心肾交病。上不能降。下不能升。日积月累。如铁石难破。方中用麻黄、
桂枝、生姜以攻其上。附子、细辛以攻其下。甘草、大枣补中焦以运其气。庶上下之气交通
而病可愈。所谓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也。



<目录>卷四\水气病方

<篇名>枳术汤

属性: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此汤主之。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歌曰 心下如盘大又坚。邪之结(聚)散验其边。术宜二两枳枚七。苦泄转疗水饮愆。
蔚按。言水饮。所以别于气分也。气无形。以辛甘散之。水有形。以苦泄之。方中取白
术之



<目录>卷四\附方

<篇名>外台防己黄汤

属性:(见湿病。) 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
为和。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目录>卷五\黄瘅病方

<篇名>茵陈蒿汤

属性:(歌见长沙方歌括。) 治谷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此汤主
之。
茵陈蒿 栀子 大黄
男元犀按。太阴湿土也。阳明燥土也。经云。谷入于胃。游溢精气。其上输下转。藉脾
气之
为之阻而不利。故有寒热不食之病。经云。食入于阴。长气于阳。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者。谷
入于胃挟浊气以上干也。主以茵陈蒿汤者。茵陈禀冬令寒水之气。寒能胜热。佐以栀子味苦
泻火。色黄入胃。挟大黄以涤胃肠之郁热。使之屈曲下行。则谷瘅之邪。悉从二便而解矣。



<目录>卷五\黄瘅病方

<篇名>硝石矾石散

属性:治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
下热。因作黑瘅。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病也。腹满者难治。
此散主之。
硝石(熬黄。) 矾石(烧。等分。)
上二味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
其候
歌曰 身黄额黑(渐及一身之黄俱黑。)足如烘。腹胀(如水状。)便溏(便溏而色黑。)
晡热丛
徐忠可云。硝能散虚郁之热。为体轻脱而寒不伤脾。矾能却水。而所到之处邪不复侵。
如纸
气血阴阳汗下补泻等法毫不相涉。所以为佳。



<目录>卷五\黄瘅病方

<篇名>栀子大黄汤

属性:治酒瘅。心中懊 或热痛者。此汤主之。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歌曰 酒瘅懊 郁热蒸。大黄二两豉一升。栀子十四枳枚五。上下分消要顺承。
元犀按。栀子、豆豉。彻热于上。枳实、大黄。除实去满于下。此所谓上下分消。顺承
热气
徐忠可云。因酒徒阴分大伤。故不用燥药以耗其津。亦不用渗药以竭其液。谓热散则湿
不能



<目录>卷五\黄瘅病方

<篇名>桂枝加黄汤

属性:(见水气病。) 治黄瘅病。但当利其小便。假令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此汤
男元犀按。黄瘅症多由湿热内郁而成。为病在内也。郁在内者宜内解。故曰。但当利其
小便。小便通则所郁皆去矣。假令脉浮者。病在肌表也。当外解。故曰。当以汗解之。桂枝
汤解肌发表。加黄 助之。以黄 有发汗退黄之专长也。



<目录>卷五\黄瘅病方

<篇名>猪膏发煎

属性:治诸黄瘅病。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千金云。太医校尉史脱家婢
黄病
歌曰 诸黄腹鼓大便坚。古有猪膏八两传。乱发三枚鸡子大。发消药熟始停煎。
男元犀按。猪膏主润燥。发灰主通小便。故神农本草经有自还神化句最妙。谓发为血余。










<目录>卷五\黄瘅病方

<篇名>茵陈五苓散

属性:治黄瘅病。
茵陈(十分。) 五苓散(五分。)
上二味和。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歌曰 瘅病传来两解方。(表里两解。)茵陈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