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加
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喻嘉言《医门法律》曰∶“十四味建中汤治脏气素虚,以之两建其
脾肾之阴阳。盖虚劳病多本脾肾,故引伸建中之法以治之。乃后人超出之方也。”又曰∶“乐
令建中汤,柴胡、细辛为君,意在退热,而阴虚之热则不可退;十四味建中汤,用附、桂、
苁蓉,意在复阳,而阴虚之阳未必可复,又在用方者之善为裁酌耳。”)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篇名>桂枝芍药知母汤

属性:治诸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各二两) 附子(二枚炮) 防风 知母
(各四两) 白
桂枝芍药知母汤,甘术麻黄姜附防。(此桂枝汤合术附汤,去大枣,加麻黄、防风、知
母。)湿热外伤肢节痛,上冲心胃呕眩攘。香港脚冲心为恶候,汉时已有此方详。(旭高按∶此
与香港脚冲心之候颇同。诸家谓唐以前无香港脚,勿致思尔。《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云∶“
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后人不知“脱”字之音义,遂置此条于不论,故此方
从未有诠释之者。抑知“脱”字北音读作“腿”字,试一提出,则形瘦、头眩、短气,岂非
多因脚肿之所致耶?脚肿至如腿,则病非一日矣。揆其致病之由,《金匮》于此方左右,论
列数条∶一则由汗出入水,热为寒郁;一则由风血相搏,血为风动;一则由饮酒汗出当风,
风湿相合;更推及筋骨并伤,营卫俱微,身体羸瘦,独足肿大一条;而殿之曰∶“假令发热,
便为历节。”则知风、寒、湿三气,无不因虚阻袭筋骨,而历节、香港脚,总由风、寒、湿三
气而成,为同源异流之证,但以独足肿为香港脚,诸节痛为历节焉耳。是方用麻、防、姜、桂,
宣发卫阳,通经络以驱外入之风寒;附子、白术,暖补下焦,壮筋骨而祛在里之寒湿。然三
气杂合于筋骨血脉之中,久必郁蒸而化热,而欲束筋利骨者,必须滋养阳明,故又用芍、甘、
知母,和阳明之血,以致太阴之液,斯宗筋润、机关利,而香港脚历节可平,平则眩呕悉已矣
此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法也。)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篇名>〔附〕桂枝黄鳖甲汤

属性:(旭高新制) 治久疟营虚卫弱,汗多洒淅恶风。
桂枝 白芍 黄 (生) 防风 秦艽 当归(各一钱) 鳖甲(酥炙) 浮小麦(各
三钱) 炙草
桂枝黄 鳖甲汤,秦艽芍药草归防,浮麦枣姜疗久疟,营虚卫弱汗多尝。(旭高治一人,
病后元气未复,复感风邪,舍于腠理,与卫气并居,而病为疟,发于夜而汗多。余思疟发于
夜,是邪在营分,营气不能与卫气和谐,故多汗恶风。宗仲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参入秦
全愈。后凡用治久疟营卫虚微,而邪仍留恋者,随证加入补气血药一二味,少佐柴胡以提之,
无不应手辄效。然其中用法,自有操纵之妙∶有连服数剂者;有间日服一剂者;或有今日服
此方,明日服消导药一剂,后日再服此方者。盖久疟之人,脾胃虚薄,饮食稍有不节,便生
胀满,故药必疏补兼施,此又管窥之一得,敢以质之高明。)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

<篇名>桂麻各半汤类

属性:两方合为一剂,《内经》谓之“复方”。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桂麻各半汤类

<篇名>桂枝麻黄各半汤

属性: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
三度发,脉微者,正虚也;面色反有热色,身痒如虫行皮中,邪未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故
也,宜此汗之。
桂枝汤、麻黄汤各取三分之一,合为半服。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桂麻各半汤类

<篇名>桂枝二麻黄一汤

属性: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风乘汗入,玄府反闭,形如疟状,日再发
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分再服。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桂麻各半汤类

<篇名>桂枝二越脾一汤

属性: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桂枝汤二分,越脾汤一分,合二升,温服一升。
桂枝麻黄汤各半,助正驱邪小发汗。太阳如疟脉虽微,热多无汗仍须散。(太阳如疟脉
微,为阴阳俱虚,汗、吐、下皆在所禁。然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无汗,肤痒如虫行皮中,
以邪气怫郁在表,欲自出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