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并治咳逆上气,
但伏不得卧,面目浮肿者。
麻黄 桂枝 石膏 甘草 干姜 人参 当归(各三两) 川芎(一两五钱) 杏仁(四
十枚) 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坐则升发阳气,足
以敌邪外散。)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此亦唐人校订《金匮》附方,非仲
景方也。然其方颇合仲景之旨,故选之。)
《录验》续命(汤)麻桂姜,芎归杏草石参 。中风拘急(风邪入络)成风痱,(“痱”,
废而不用也。)今古相传此法良。(方名“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也。)风入络中痰火壅,
驱风自必佐清凉,兼调气血扶其正,络痹通而拘急康。(风入经络,则内风与外风相煽,以
致痰火一时壅塞。惟宜先驱其风,继清痰火,而后调其气血,则经脉可以渐通。此方即从大

当归活血,甘草和诸药。盖邪风中人身痱,必由表虚,络脉弛纵,必由里热,故气宜固,血
宜活,风寒宜散,络脉宜凉,自当内外施治,以辟邪风,非处方之冗杂也。)证既属风风药
主,因人加减法当商,误投温补将邪敛,轻则偏枯重必亡。(凡古人定病之名,必指其实,
既曰“中风”,则其病属风可知。既为风病,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其中或有阴虚、
阳虚、感热、感寒之别,则于治风方中,随所现之证加减之。即使正气内虚,亦宜于驱风药
中少加扶正之品,以助驱邪之力,从未有纯用温补者。今人一遇此证,即用参、地、桂、附
等温补,将风火痰涎尽行补住,轻者变重,重者必死。或有元气未伤,而感邪浅者,亦必迁
延时日,以成偏枯永废之人。此非温补误之耶!)续命(汤)中风之祖剂,若无绝证用皆臧。
口开眼合两手撒,直视摇头面赤妆,遗溺汗淋俱绝证,阴阳离决命难长。(续命为中风之祖
方,苟非中脏之绝证,皆可治之。惟口开眼合,手撒鼻鼾,遗尿吐沫,直视摇头,面赤如妆,
汗出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

<篇名>〔附〕小续命汤

属性:(孙思邈《千金要方》) 治中风 斜不遂,语言謇涩,及刚柔二痉,厥阴风泄。此六
经中风之通剂。
防风(一两半) 生姜(五两) 桂心 麻黄 杏仁 川芎 白芍 人参 甘草 黄芩 防
己(各一两) 附子(一枚) 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
三服。(筋急语迟,脉弦,倍人参,加薏苡、当归,去白芍。烦躁不大便,去桂、附,倍芍
药,加竹沥。
身痛发搐,加羌活。日久不大便,胸中不快,加大黄、枳壳。口渴,加麦冬、花粉。脏
寒下利,去防己、黄芩,倍附子,加白术。汗多,去麻黄,加术。呕逆,加半夏。语言謇涩,

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兼甘草,六经风中此方通。(麻黄、杏仁,
麻黄汤也,治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风。参、草补气,芎、芍养血,生姜散寒,防
风治风淫,防己治湿淫,附子治寒淫,黄芩治热淫,故为治中风之通剂。刘宗浓《玉机微义》
曰∶“此方无分经络,不辨寒热虚实,虽多亦奚以为。”汪 庵《医方集解》曰∶“此方今
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旭高按∶此方即从《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
盖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该也。)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

<篇名>〔附〕定喘汤

属性:(张时彻《摄生众妙方》) 治肺虚感寒,气逆膈热而作哮喘。
麻黄 半夏 款冬花 桑白皮(各三钱蜜炙) 苏子(二钱) 杏仁 黄芩(各一钱五
分) 甘草(一钱) 白果(二十一枚炒黄) 加姜煎。
定喘(汤)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肺寒膈热喘哮尝。(此定
喘之主方也。凡病哮喘,多由寒束于表,阳气并于膈中,不得泄越,故膈间必有痰热胶固,
斯气逆声粗而喘作矣。治之之法,表寒宜散,膈热宜清,气宜降,痰宜消,肺宜润,此方最
为合度。白果收涩,二十一枚恐太多,宜减之。)



<目录>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

<篇名>〔附〕九味羌活汤

属性:(张元素方) 治伤寒伤风,憎寒壮热,无汗,头项腰脊强痛,呕吐口渴,及感冒四时
不正之气,温病热病。此解表之通剂。
羌活 防风 苍术(各钱半) 细辛(五分)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甘草(各一
钱) 加生姜、葱白煎。(自汗,去苍术,加白术。胸满,去生地,加枳壳、桔梗。喘,加
杏仁。夏月,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