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一两,以配桔
梗、贝母各三两。《金匮要略》九痛丸方,附子本作三两,余皆等分。《千金方》但作一两。
盖作一两,则附子亦与诸药等分今从此。凡仲景之用巴豆也,虽备于急卒之病,皆是驱逐膈
间之毒物,荡涤肠胃之闭塞,故诸方皆为等分。夫巴豆同桔梗用,则使毒成脓;同贝母用,
则能去咽喉之毒;同杏仁用,则能驱心胸之毒;同大黄、干姜用,则能吐下心腹结毒急痛;
同附子、吴茱萸用,则能治心中寒冷毒痛。仲景之方用巴豆者,唯此四方,大抵足尽巴豆之
功效矣。



<目录>卷下\巴豆

<篇名>互考

属性:走马汤、备急圆、九痛丸三方,皆不载诸本论,而载诸《金匮要略》,盖脱误矣!走马
汤证曰∶中恶。又曰∶通治飞尸鬼击病。《千金方》走马汤证曰∶治肺脏飞尸鬼注,因名曰
飞尸走马汤。九痛丸证曰∶兼治卒中恶。备急圆证曰∶若中恶客忤,停尸卒死者。按上三方
证,曰飞尸、曰鬼注、曰鬼击、曰中恶、曰客忤、曰停尸,皆是晋唐医人之所附会,而决非
仲景之意,又非疾医家之言。古者巫医并称,故后世遂以巫者之言,混于医事,实晋唐医人
之所为也。故彼所前言诸证,似证非证,孰恶孰鬼,将何以分别之乎?不可从焉!假令巫有
前数事,亦于医事何与之有,故随其证而后治之,则何必论是恶是鬼乎哉?若夫天地之间,
有恶者,有鬼者,有尸者,有注者,有停者,有忤者,亦人无一毒畜积于身躯间者,则是恶
是鬼,亦岂有注之击之中之忤之者矣乎?此人尝有一毒,畜积于身躯间者,故是恶是鬼,亦
能注之击之中之忤之也。医者宜治其一毒而已,晋唐医人之说,不可从矣!况于宋明之医说
乎?



<目录>卷下\巴豆

<篇名>辨误

属性:桔梗白散法曰∶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又曰∶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
走马汤法曰∶老少量之。九痛丸法曰∶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但备急圆,最备
其急卒之病,而其服法,无量老少强弱者何也?曰∶此方者,最备其急卒之病,则服法不必
量老少强弱也。夫病苟至急卒,则岂遑于量老少强弱乎?宜随其毒浅深轻重治之耳。如彼走
马汤白散证,却急于备急圆证矣!然今云量其老少强弱者,恐非仲景之意也。盖仲景之治
病也,惟随其证而治之。故其证重,则方亦多服之。其证轻,则方亦少服之。故虽强人,其
证轻,则方亦随少服之。虽羸者,而其证重,则方亦随多服之,是仲景随证治之之法也。何
必羸者弱者减之,强人壮人多服之乎?所谓量老少强弱者,是唯为粗工垂其戒者欤。医之守
之,慎之至也。至彼饮冷水止,其下多者,最是后人之恐巴豆者之言,其妄添亦可知己。凡
恐药者,不知恐病者也。不知恐病者,则病不可得而治焉。是医者之所常病也。今也不然,
有医而恐药者,是不知治病之方法,与察病之规则者也,无如之何而已。夫病患之恐医也,
恐其医之药也,是医施已恐之之药也。是无他,夫医不知其察病之规则,与治病之方法,而
欲施已恐之药也。可胜叹哉!呜呼!医犹且恐之,病患岂不恐之乎?此天下古今之通病,而
所以恐巴豆及诸药者,为之故也。夫苟有其证,而服其药,又何恐之有?苟无其证,而施其
药,则百药皆可恐焉,又何独巴豆之恐乎?



<目录>卷下\巴豆

<篇名>品考

属性:巴豆带壳者良,是唯一品,无有伪品。宋王硕曰∶巴豆不压油而用之,巴豆之功,多在
于油也。王硕者,能知巴豆之功者也。



<目录>卷下

<篇名>蜜

属性:主治结毒急痛,兼助诸药之毒。



<目录>卷下\蜜

<篇名>考证

属性:大乌头煎证曰∶寒疝绕脐痛。
乌头汤证曰∶历节不可屈伸疼痛。又曰∶香港脚疼痛,不可屈伸。又曰∶寒疝、腹中绞痛。
乌头桂枝汤证曰∶寒疝腹中痛。
以上三方,蜜各二升。
大陷胸丸证曰∶结胸、项亦强。
上一方,白蜜二合。
大半夏汤证曰∶呕吐、心上痞硬。
上一方,白蜜一升。
甘草粉蜜汤证曰∶心痛。
上一方,蜜四两。
下瘀血汤证曰∶产妇腹痛。
上一方,蜜和为丸,酒煎,又与诸药等分之例。
甘遂半夏汤,证不具。
上一方,蜜半升。
据此诸方,则蜜能治诸结毒急迫疼痛明矣!最能治腹中痛者,故同乌头用,则治寒疝腹
痛;同甘草用,则治心痛急迫;同大黄用,则治胸腹结痛;同甘遂用